小弟拋磚引玉一下
另武則天有發明了則天文字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除了改服易幟、頻繁改元、變更職官名稱外,還相信文字對於思想統治的力量,發明了一些全新的文字,替代原有的文字,以除舊佈新、樹立權威,實際上也有好大喜功和愚民因素在裡面;後世稱這些文字為「則天文字」。
則天文字不純粹憑空創造,也有依托古字而改,例如「天」被改成了「则天文字之“天”手写」,就是利用了「天」字的篆書,表明武則天效法古代先賢,有「法古」之意;但更多的是全新創造,強調了她發動的是一場革命(參看武周革命),不但在政治上革了李唐王朝的命,在文化上也要革命,所以要「自我作古」,創造一個全新的時代。
關於則天文字究竟有多少個,由於武則天命人所作的、收錄有所有則天文字的《字海》已經失傳,因此歷來眾說紛紜,有12個、16個、17個、18個、 19個和21個等之說,而有記載的則天文字則有30個左右。因為有些單字的新寫法有兩種,或者因為印刷、手寫不同而產生錯誤,形成變體字,按原字則算1個字,按新字則算2個字或更多,所以造成了統計的不同。如果按原字計算,則21個的說法是其中字數最多的,17個的說法是被普遍認同的。
則天文字在全中國僅通行十五年,雖然字並不是很多,但都是常用字,所以造成了一定的混亂。文物鑒定上也常常以則天文字的出現視為武周時期的一個特有現象。隨著女皇帝的退位,神龍元年二月初四甲寅日(705年3月3日)唐中宗復國號為大唐,武周王朝告終,原字恢復,則天文字雖未被立刻廢止,但由於書寫困難,漸漸被人們淡忘,最終停止使用。然而,由於武則天的影響力,則天文字不但在中國本土流傳開來,還傳到國外。雖然如今的則天文字已成為死文字,除文史研究外,日常生活中已經不再使用,但仍然保存了下來而沒有消失。
創製與頒行
據《新唐書》和《資治通鑒》等史書記載,這套文字並不是武則天本人親自發明,而是授意其堂外甥宗秦客所造。
起初頒佈通行的則天文字只有12個,即「照」、「天」、「地」、「日」、「月」、「星」、「君」、「臣」、「載」、「初」、「年」、「正」,被改成則天文字——「」、「」、「」、「」、「」、「」、「」、「」、「」、「」、「」、「」,其中「」、「」二字合成了新年號「載初」的全新字形。武則天以臨朝稱制的大唐皇太后身份頒佈的《改元載初敕》中說:
“ ……朕宜以曌為名……特創製一十二字,率先百辟,上有依於古體,下有改於新文,庶保可久之基,方表還淳之意。…… ”
引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9%E5%A4%A9%E6%96%87%E5%AD%97
從此,武氏的名字武媚娘改為武曌,而為了避諱,把詔書(詔發音同照和曌)改為制書。同時,廢帝廬陵王(即唐中宗李哲)的長子李重照(照即曌)為了避祖母武曌的名諱,改名李重潤。同年正月初八丁亥日(689年12月25日),則天文字正式頒佈通行。
而《舊唐書·藝文志》也有類似的記載,說武后(即武則天)著字海百卷,創造了不少新字,所以叫武后新字或則天文字。
新字的頒佈和改元等傳統做法都是同一個目的,就是彰顯一代新人新氣象,做足表面文章,從今天看來實際上是一種愚民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