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美學結合 Infiniti G37 Coupe

 關閉
chm317 發表於 2007-12-12 23:35:29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4876
力、美學結合 Infiniti G37 Coupe
【 Carnews 文˙Grand 】


Nissan Skyline車系之所以經典,除本身擁有獨特的歷史價值外,永不止歇的性能追求更是關鍵,即便車型已進入二代車款,引擎也改由VQ35搭載,卻仍受到許多車迷的喜愛,甚至將影響力遠播到美國市場中,並連續13年獲得十大引擎的殊榮。
而在新一代戰神GT-R正式發表前夕,在日本代號為Skyline Coupe的Infiniti G37 Coupe令人驚艷地對外發表,注入日本最新流行時尚風格、日產最新引擎與操控技術,似乎正暗示著日本跑車魅力即將重新席捲世界車壇!

流線圓潤外型設計
展現優雅力量美學

在接觸G37 Coupe之前,事實上已試駕過不少G35車款,從機械增壓版到本月份的雙渦輪重改車輛,每次接觸都能明顯的體會到本車系於車壇中的特殊地位,加上有別於歐系跑車的日系風格設計,每每令筆者為其著迷不已,因此一接觸到G37 Coupe時,內心的興奮之情完全溢於言表,甚至急著想要探究這部雙門跑車的能耐究竟如何。

簡單的兩條線勾勒強而有力的鮮明線條,是Infiniti近年的明確設計路線,全新的G37 Coupe再加上Tsuya「艷」的豐富色彩元素,以及東京新興流行發信地「表參道Hills」的簡約美學,融合成新世代日本跑車設計元素。從A柱至C柱連成一氣的弧型車頂線條,搭配漸進上揚的車側肩線,跑車的流線體格渾然天成,與歐洲複雜、強調家族風格或美式狂野、粗獷文化的設計理念皆有所差異,因此G37 Coupe可說是Nissan刻意塑造日本精緻風格的全球化策略車款。

和前身G35 Coupe相較,新一代的G37 Coupe大致維持了舊有格局,但是隨著車系演進而仍呈現不同的風貌。在車頭部分,除了整體線條更為流線外,也延續著新一代G35 Seden腳步,換上代表Infiniti家族風格的L形燈組,不過造型卻較四門車款更為銳利有神,而同樣的Double Arch雙弧式樣水箱護罩,也不像G35 Seden採用全鍍鉻方式處理,使得本車能在優雅的造型中保留些許性能風格。

走到車尾,除將尾燈線條修飾得更為圓潤外,僅有燈組內的排列有較明顯差異,其它包括左右雙出排氣尾管,以及具有Skyline GT-R精神的四圓尾燈,都被完整保留下來,可算是延續Skyline精神的做法。

和新一代G35四門款外型設計理念相同,G37 Coupe的身形也比前代稍大一點,除了軸距維持相同的2850mm以外,車長、車寬各增加22與9mm,代表車內空間將有所改善;而降低10mm的車高及外擴的前後輪距,亦顯示高速操控性將有進一步提昇。事實上,國內總代理導入的這部G37 Coupe為國外頂級Sport版本,目的是讓國內車迷們能更深刻感受到新款G-Coupe在性能上的進化與魅力。
以Tsuya「艷」的豐富色彩元素,加上東京新興流行發信地「表參道Hills」的簡約美學,使G37 Coupe外型設計成為新一代日系跑車的代表。

內裝設計再進化
展現日式精緻風

打開車門坐進車內,直接感受到的是G37 Coupe內裝質感的進化,與舊款G35 Coupe簡約的設計理念相比,新款內裝不但多了許多豪華的科技產品,連原先獨樹一格的日式精緻風格也完整保留下來,並融入整體內裝設計,各種面板的用料水準也提昇不少,一改過去對此車的印象。

首先是位於前座的兩張14向電動可調真皮座椅,不但擁有桶型乘坐感外,大腿下方依靠部分還附帶手動調整功能,可依據不同體型駕駛者拉長支撐面積,減少長途駕駛的腿部酸痛感。此外,駕駛座還能電動設定椅背、椅墊兩側的夾緊度,使得該座椅在包覆、支撐和舒適性均屬上乘佳作,完全不輸給BMW M3等級的座椅乘坐感。

另外,G37 Coupe的電調方向盤同樣保留過去能與儀錶板連動的設計,加上調整範圍很大,搭配設計良好的駕駛座椅,車主想要找出最合適的駕駛姿勢毫不困難,完全不會發生車主須屈就於車輛設計的問題。
相較於舊款而言,不同的是豪華與科技配備的增加,相同的是簡約風格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展現高性能味的還有三幅方向盤、後方設置的大型鎂合金換檔撥片與金屬踏板等,除這些運動訴求的裝置外,精緻、豪華、科技都能在其上發現。
首先,創新的和紙紋路鋁合金飾板配上紫羅蘭色儀錶板後,整體質感倍增許多,再加上由七吋彩色螢幕所整合的VIS系統,包括音響、空調以及旅程電腦等功能,皆可透過螢幕前方的按鍵與旋鈕操作,同時具備倒車顯影功能,兼顧了便利與科技感。
紫羅蘭色的發光儀錶,不論是白天或夜晚皆能營造出相當迷人的氛圍。

拜長軸距之賜後座膝部空間充裕,但頭部則礙於車體流線造型而顯得非常侷促,頭部直接頂在後擋玻璃上,較適合載物或短程乘坐使用。

再者,包含車門10吋重低音在內共有11具揚聲器的Bose立體音響,總輸出功率可達到307瓦,讓聽音樂變成一種享受,符合各類車主需求,使其集舒適、性能與品味於一身。

至於非雙門跑車強項的後座部分,雖然原廠在進入方式上貼心地採用電動調整功能,方便乘員進入後座,膝部空間也在2850mm長軸距助益下有著出色表現,但受限於先天的流線車體,須讓後座乘客接受抬頭即面對後擋玻璃的問題。
這使得後座頭部空間並不理想,整體仍舊屬於短程乘坐或載小朋友之用,長途旅行可能令人難以消受。
14向電動調整座椅附帶手動腿靠功能,不論是支撐性或包覆性皆屬市售車一流佳作,而One Touch電動收折功能則方便後座乘客上下車之用。


加入VVEL科技系統
VQ引擎出力再升級

雖然外觀上進化頗多,但既然是雙門跑車,本車最受人注目的仍是動力表現,2006年上市的G35配置的VQ35HR引擎,強調的特點為高轉速和加速反應,而G37 Coupe更以此為基礎,維持原本95.5mm的缸徑,加大曲軸的旋轉半徑使衝程從81.4mm增加到86mm,排氣量增加為3696cc,並把壓縮比從10.6提高到11.0後,此顆引擎的廠方代號亦變為「VQ37VHR」,總計共修改了35%的零件。
其中V代表了VVEL(Varios Valve Event & Lift)無段可變進氣揚程系統,和過去的CVTCS連續可變吸氣正時結合後,造就出最佳的性能輸出與燃燒效率。
這具原廠代號為VQ37VHR的3.7升 V6引擎,在VVEL的助益下,最大出力可達328hp/37.0kgm的程度,成為最強自然進氣V6引擎。

VQ37VHR引擎的最大輸出為328hp/7000rpm、37.0kgm/5200rpm,在有VVEL的助陣下,轉速上限也設定至7600rpm。為此特別將缸體高度拉長,鍍鉬的輕量化活塞採非對稱裙部降低側壓,底座亦使用階梯型支架提高剛性(含加大曲軸頸),加上左右對稱的進氣導管與等長頭段減少進排氣阻力,從這些來看不難看出VQ37VHR是追求高轉高出力的性能引擎。

關於VVEL的作動設計上,其和BMW的Valvetronic構造很類似,都是以馬達驅動控制軸與搖臂,使連動氣門獲得開啟深淺的調整能力,如此再結合CVTCS可變正時機構讓凸輪作用角最佳化,引擎的進氣效能便能隨時維持在理想狀態。舉例來說,過去車主要將引擎控制於中低轉速的技巧,乃是藉由微開節氣門減緩空氣吸入量來達成,但如此一來就會增加吸氣阻力,並使活塞上下運動效率產生耗損。

但現在有了VVEL機構後,即便是低轉速時電子節氣門也可大開,直接以氣門揚程控制進氣量與轉速,因此瞬間加速時便不會有進氣時間的遲滯問題。
只需調整氣門挺舉量就能增加空氣密度與容量,故油門反應性相對能提高不少,同時也帶來了低油耗與淨化排氣的優點,據說2010年以前此技術會逐步運用在Nissan的新車上。

附帶說明的是,VVEL並不像Valvetronic已取消節氣門裝置,原因是有節氣門的話,在進氣正時變化間其可作更精確地控制,使扭力不致受到波動而讓輸出更加順暢,且準備衝刺前節氣門就會先行開至最大,使得進氣歧管內有了預壓的作用。
鎂合金材質的定軸式大型換檔撥片,不但質感優異,撥動觸感亦令人著迷。

4WAS四輪轉向系統
俐落的高速操控力

變速箱方面,G37 Coupe仍未配置六速手自排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不過其具備ASC最佳檔位控制機能,故山路行駛會自動選擇適當檔位,提供充足扭力與引擎煞車效能;配上降檔前預先補油降低頓挫感,以及換檔更快的DS模式,整體設計其實算是相當先進。

車體部分,除強度提高36%外,著名的前中置平台也提供54:46的合適配重,這當然是拜引擎位於前軸之後、使用鋁質汽缸頭所賜。其前雙A臂、後多連桿懸吊亦大量採用鋁合金結構減輕作動負載,結合VDC動態循跡系統後,底盤先天結構已相當優異。

此外,由於國內販售的為Sport版本,因此原廠便已配有黏耦式限滑差速器、加硬懸吊等部品,煞車系統還用上前四後雙活塞卡鉗與355/350mm大徑通風碟,以及前225/45/19、後245/40/19 RE050A跑胎,讓G37 Coupe一出廠便已擁有傲人競爭實力,尤其4WAS(4-Wheel Active Steering(四輪主動轉向系統的搭載,更使其獲得增進操控力的神兵利器。
雖然原廠只配置五速手自排變速箱,但在換檔程式更新與適當的齒比設計下,依然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

事實上,所謂的四輪轉向系統早在多年前已出現在R32 GT-R上,成為該車款獨門的裝備,不過G37 Coupe上的這套系統則是已經過修改過的配備。簡單地描述4WAS,就是一套結合前輪可變轉向齒比與後輪轉向的裝置。前輪部分乃依據車速、舵角、加減速G值,在12.0∼21.0:1之間調整方向盤轉向齒比;後輪則是從Nissan HICAS不斷發展而來的電子同向可變設定,最大轉角為1度。

因此,4WAS共有三階段的作動方式:在40km/h以下前輪轉向齒比會擴大,讓市區停車、巷道轉彎/掉頭省力輕鬆;40∼80km/h的中速域除了前輪可變還加入後輪轉向,使得山路急彎可獲得靈敏反應;超過80km/h的高速域主要是縮小前輪轉向齒比,同時後輪轉向的控制盡可能減少方向盤轉角,以追求車輛穩定性。


優雅的移動機器
延續Skyline光榮血統

在國外試駕報告中都是將G37 Coupe與BMW 335i Coupe一起捉對比較的,可見實力之堅強。實際上路駕駛更能明確感受到其充滿力學的動力輸出,除0∼100km/h的實測秒速成績為5.9秒可供證明外,VQ37VHR引擎的表現更是令人讚賞不已。

由於試駕路線是從台中市區開始,行經中山高速公路到中部山區,各種路況皆有也正好用來測試此車的各項表現,首先是高速公路上的激情,在熟悉G37 Coupe的各項駕駛介面後,開始放手用力試駕。從中港交流道轉上高速公路後,立即遇到車流量不少的狀況,即便如此依然無法阻擋筆者內心一探本車實力的熱情。

將檔位切換到DS模式後,左手輕撥方向盤後方的定軸式大型換檔撥片,只見引擎自動補油後瞬間降至三檔,身體馬上感受到一股順暢且源源不絕的推力不斷湧現,車速迅速攀升,眼見轉速達到7400rpm的極限,輕彈右手撥片,檔位升至四檔,加速G值不見疲軟,速度逼近200km/h,此時遇到前方慢車擋路,輕轉方向盤切換車道,明確感受到4WAS發揮作用,體積不小的車身卻俐落地從車縫中穿越,完成超車動作。
19吋鋁圈、前225/45/19後245/40/19的RE050A跑胎與對向四活塞卡鉗,出廠時都已經幫車主改好了。

4WAS系統作動時雖不明顯卻不難察覺,最主要的感覺就是高速切換車道時的車尾橫向應力消失了!
過去筆者在試駕各種車輛時,於連續高速切換車道時,總需等輪胎將車尾的橫向應力吸收完後,才能接著轉動方向盤進行下一個動作,否則容易因車身重心失去左右轉換的正確節奏而導致車尾失控,有點像在進行連續繞錐時的節奏掌握一樣。但這樣的情形在G37 Coupe卻顯得輕微許多,使得駕駛者不需等待橫向應力,便可連續轉動方向盤完成切換車道的動作,不但迅速且更加穩定。
至於VQ37VHR的出力反應就如同原廠設計的取向一般,是注重高轉速表現的引擎,4000rpm就像個關卡一般,一過此轉速引擎反應便顯得活潑、加速力道也充沛許多。
但這不代表這顆引擎在低轉速時是個軟腳蝦,在大排氣量的先天有利因素下,低速扭力的表現絕對能滿足多數車主的需求。

試車環境來到多彎的山路中,說真的G37 Coupe並不是一部適合用來劈彎的車輛,雖然其回饋的路感清晰、轉向也非常準確,尤其在髮夾彎的場合,方向盤不用急打就能順利通過,但2850m的軸距卻使得本車無法靈活地攻克沒每個彎道,更不用說想要與日系四驅車一較高下。
畢竟原廠將諸多配備加諸於G37 Coupe上的用意,本來就是為了讓車主能更安全、穩定,敏捷地享受高速奔馳的暢快,而非追求攻克急彎的刺激感!
4WAS四輪轉向系統的加持,將G37 Coupe高速行駛穩定性與極限推向更高等級,且使用時不需練習,電腦在不知不覺中早已幫您提昇高速切換車道的安全性能。

誰與爭鋒!
G37 Coupe v.s. Porsche Carrera
為了徹底展現G37 Coupe的高性能體質,Infiniti原廠特地邀請國內知名車手陳俊杉與施世偉,分別駕駛G37 Coupe與Porsche 996 Carrera車款於龍潭賽車場上一同較量。
據陳俊杉表示,G37 Coupe最大的特點在於靈活的油門反應與充沛的動力輸出,使得本車即便在多彎的龍潭賽道中,依舊能透過油門的收放擁有不錯的操控能力,發揮出超越純種跑車的實力。


試駕感言-該有的都有了!
這部車是筆者從事編輯以來感到C/p值最高的車款,不論是外型設計、內裝質感、動力輸出與底盤配置等,全部都是市售車的頂級水準,入庫時原廠都幫您改好了,加上接單價只有210萬元,每匹馬力只要負擔6,402元,不論怎麼算都是消費者占便宜!更重要的是Skyline威名在G37 Coupe身上已完全展露!


[ 本帖最後由 ~混混~ 於 2007-12-13 21:11 編輯 ]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hm317

LV:3 士兵

追蹤
  • 181

    主題

  • 208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