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d3c/3/1281728553/20061108135939 原網址 作者:bb
[前言]
台灣山道路彎路況差, 如何選擇適合的山道車是一門學問. 在各機車廠網站, ibike網誌, 還有車輛的車主手冊中, 有些機車規格的參數, 你如何判別這些數字對山道性能的影響呢?
有人說買便宜的車來改性能就會好, 這是真的嗎?
讓BB慢慢說明白~~
[性能參數]
1. 引擎扭力 :
- 山道車引擎扭力比馬力重要, 最大扭力發生的轉速又比扭力值重要.千萬不要被華麗的馬力數字騙了.
- 在山道騎乘, 理想的車是入彎道前不用降檔, 出彎道前立即出現最高加速, 這樣的車是最快的. 當然, 這是理想狀況, 但是, 扭力越大的車是越接近完美的.
- 任何引擎, 轉速都是由 0 開始轉起的(廢話), 山道騎乘, 在3000rpm出現10kg-m的扭力的車, 就比在4000rpm出現10kg-m的車快.
- 一台理想的山道車, 是要在3000~7000rpm就出現最大扭力的車. 而且, 最好扭力值在10kg-m以上. 不過低轉高扭力車的油門控制要精確, 否則死很快. 初學者可選擇7000轉8kg-m的車來練, 性能就夠暴力了.
2. 車重 :
- 扭力大也要配合車子輕才加速得快, 而且才好過S彎. 以台灣人的體形來說, 理想的山道車是車重180kg以下, 最好是150左右.
- 車重也要考慮加了油以後的重量. 山道賽車時, 油箱小一點的車比較吃香, 但是如果是旅遊兼殺彎就不能這樣偷雞了.
3. 軸距 : 軸距是兩輪中心的距離, 軸距越長直線高速越穩, 軸距越短轉彎越快.
- 以台三來說, 軸距1450mm +/- 50mm 的車是很適合的, 但是以東眼山來說, 軸距最好在1400mm左右或更短.
4. 前傾角 : 就是前輪軸與轉向軸的夾角...夾角越大, 一般前輪在龍頭越前方.
- 前傾角越大, 車子直進自動回正性越強, 相對轉彎就很不靈活. 一般車量前傾角都設計在16度(技術腳踏車)到35度(超痞直線嘻痞車)之間.
- 一般重車是設計在25度,但是要有優越的過彎靈活度, 山道殺手是一定要設計盡量接近24度的啦...
5. 後拖曳長 : 就是後搖臂的長度啦.
- 拖曳距越長, 車子過彎或是碰到路面擾動後的前後或上下擺動的幅度越低, 也就是過彎越穩.
- 但是拖曳距越長, 軸距也越長, 這又不好了. 所以取捨很難. 一般需求在100mm左右.
- 後搖臂最好是三角式, 這樣激烈操駕高速鋼性才夠. 但是三角式剛性太強, 無法應付超過半公尺的斷差, 不過台灣山道除了路基流失外, 不容易碰到這種路況.
以下內容需要回復才能看到
6. 重心位置 :
- 重心越低, 走行越穩, 走S彎越靈活
- 重心越在軸距中間, 加減速操控越穩.
- 但是這個最重要的性能參數資料在規格書上通常沒有, 要看技術資料才有. 一般可由坐位離地高與坐位的前後位置, 做車與車的相對比較判斷, 但是不太準.
- 油箱在坐位下的車一般重心比較低.
7.重心集中度 : 車子質量越集中於重心, 則運動慣量越低, 也就是越靈活.
- 一般V缸或單缸車車重心左右集中度高於四缸或臥缸車, 轉彎越靈活.
- 一般車子側面看中央越結實的車, 前後重心集中度高, 加減速與轉彎都靈活.
8. 主車架剛性 :
- 機車的大樑是在油箱下那一板大大的金屬. 其越寬越厚, 越不易在轉彎中變型而影響操控. 你能想像時速120轉彎時, 強大的離心力與重力, 施予大樑中央的折彎力有多大嗎?
- 有些車是沒有大樑的, 如野狼. 有些車大樑太彎, 如速克達, 都不適合高速山路競技.
- 大樑的寬度, 可以用珩架式結構來等效. 所以同樣重量下, 空心大樑可以做得比實心大樑寬. 這就是 Ducati, VTR, ER-6F, 這類鋼管車架性能優越的原因.
- 但是台灣高濕度, 鋼管易生鏽, 所以選購很寬的鋁合金車架車也不錯. 總之, 越寬越好.
9. 輪胎 : 這很重要, 轉彎全靠輪胎摩擦力.
- 輪胎越寬, 直徑越大, 接地面積越大.
- 前輪直徑越大越寬, 高速轉彎的慣量越大, 越要用逆操舵而非只有重心轉移.
- 但是後輪直徑越大, 加減速越不靈活.
- 扁平比越低, 輪子越不易被扯動變型, 但是在機車上, 會有轉彎傾角不足的情況.
- 一般重車前輪120/70-17, 但是在台灣山道上, 16吋胎也蠻好用的.
- 一般重車後輪180/55-17或是190/50-17(馬力超大的車才用得到), 但是在台灣山道上, 170或180都比190靈活好用.
- 當然, 山道要選抓地力最強最不耐磨的胎種.
10. 前叉直徑與行程 :
- 直徑越大剛性越大高速彎越穩, 但是太大的話龍頭太重, 饒性不足, 也不行,一般43mm是正好, 輕的車 41mm 就夠了.
- 前叉行程是應付越野路面用的. 台三線走行至少要105mm行程才夠, 至於路況不良的山道要選行程120mm以上的.
- 倒叉比前叉好的地方是, 離把手近的地方大, 所以轉動慣量變小, 龍頭靈活.
11. 後避震 :
- 單避震比雙避震在大傾角的轉彎中起和落都比較穩定線性.
- 在台灣, 後避震行程最好要130mm以上,150mm以下. 越長越能耐越野.
12. 避震阻尼 :
- 這是很重要的參數, 太強車子會巔, 容易把騎士甩走, 或是龍頭抓不穩, 太軟車子晃動, 加減速或轉彎都很危險.
- 但是這個參數偏偏和騎士體重有關, 一般是選廠牌型號來判定, 並且要選可調式, 買來後視體重當場調整.
13. 前煞車 :
當然要敏銳有力, 但是又不能太猛. 所以要選 :
- 前煞車碟越大越好, 煞車力才夠, 但是碟太大和輪太大的問題一樣, 慣性變大. 一般配17吋的輪框是320mm雙碟.
- 另一個煞車力的來源就是煞車皮, 一般規格上不會寫用什麼煞車皮, 通常是自己買來改, 但是改煞車皮要注意雨天的煞車力, 避免使用卡夢系列.
- 卡鉗和總幫的內徑要配合, 拉桿行程太短雖然煞車來得很快很猛, 但是不夠Q, 需要較高的騎乘技巧和很有力的手指, 拉桿行程太長則煞車會來不及, 產生"後段煞" 而輪子就打滑摔車. 所以卡鉗和總幫需配合, 不可只改單樣.
- 個人偏好比較短的煞車拉桿行程.
- 卡鉗活塞數越多, 施力越均勻, 最好車子原廠就是對四.
14. 後離合器 :
- 面對車子扭力越來越大, 收油或降檔產生的引擎煞車造成後輪不穩定也越來越需要技巧去克服, 不過最近的高級超跑與山道車, 都開始加後離合器來減輕這個狀況了. 在車輛的選購上也要注意.
15. 防甩頭 :
- 對於前傾角較小的車或是高速過彎地面擾動的波與前叉是成一個夾角的, 也就是說會有個分力前叉無法吸收而會轉動龍頭. 這種波力因為不被前叉吸收, 所以會累積越轉越有力, 最後手抓不住龍頭, 就是甩頭.
- 對於高速走行的車(時速大於100過彎), 防甩頭是蠻重要的. 有些車內建防甩頭(龍頭阻尼), 有些車沒有, 但是自己買來改倒是不難, 只是沒有原廠的有整體性好看.
[改裝]
車子的重心集中度好不好改? 車子的軸距好不好改? 車子的前傾角拖曳距好不好改? 這都是很難改的, 但是這些參數, 是車子的絕對性能所在.
一台車好與不好, 原廠參數決定了80%. 改裝所能改善的, 只是20%. 如果有人說性能提升超過20%, 那我敢說, 所花的錢加上原車價, 一定還是比買更高一級的原廠車還來得高.
但是有些人就愛改呀.... 每一項參數我們來看看怎麼改比較好 :
1.1 低轉速的扭力值增加 :
- 改大汽缸徑增加排氣量 - 大車很少這樣改, 小車可以考慮.
- 改善低轉氣密, 例如低轉時幾個閥關起來不要動.
1.2 縮短到達最高扭力轉速的時間
- 改電腦增加噴油/換大口徑噴嘴或化油器, 以油耗換取扭力的提早到來.
1.3 將扭力峰值下移至低轉 :
- 換顆引擎.
2. 減重 :
- 拆掉擋風罩擾流板, 後座...等等山道用不到的零件.
- 卡夢或鈦排氣管
- 卡夢油箱.
- 自己減肥.
- 原廠後胎若是190, 改180.
3~8都是不能改或是改了會很危險. 挑車時多注意規格就可以買到最佳體質的山道車, 總不能換車架吧.
9. 輪胎...這個是基本改裝, 應該不用我再說了吧, 總是錢砸下去就對了.
- 減低慣性還有...卡夢輪框...夢幻逸品耶...有錢真好. (板主言:框重量馬力消耗比 1:4)
10~12靠調整與換油來最佳化.真的要大改就換名牌什麼O老師之類的
13. 上面內容已包含改裝與昇級. 大家比較迷信的名牌就是Brembo.
14. 選車就要考慮. 不能加裝.
15. 上面內容已包含改裝與昇級. 大家比較迷信的名牌就是O老師
- 車不好, 山道很難騎得快又穩.
- 就算是完美的車, 不會騎還是得吃煙.
- 就算是會騎, 不敢衝還是得讓路.
- 敢衝, 就容易死.
山道賽車, 贏就是贏, 輸就是輸, 輸的人沒什麼好牽拖的.
人生路上, 活就是活, 死就是死, 死的人沒有機會講話的.
以上文章是我朋友轉貼在其他論壇,
而我又轉貼過來,
我認為這種文章十分重要,
很多人喜歡買車之後再來改,
卻忽略了車子先天的優勢。
那是難以改變的。
[ 本帖最後由 gayforum 於 2008-1-15 12:1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