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分析七萬名少男、少女出生體重後發現,如果出生時就是體重超過四千公克的「大」寶寶,十幾年後長成「胖」少年或少女的風險,比體重中等的普通寶寶高一.五倍。
專家提醒準媽媽們,懷孕期間留心自己的體重與健康,若寶寶出生體重「比較大」,成長過程應提前留意孩子的體重增加幅度、均衡飲食,並應鼓勵寶寶從小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這份研究是由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黃國晉與該部兼任主治醫師、現任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醫療部主任醫師粘曉菁,分析一九九五年到一九九六年間就讀國中的十二歲到十六歲青少年,當時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他們出生時體重大小的關連性。
粘曉菁說,回溯個案出生狀況,扣除母親懷孕未足廿五周、或大於四十五周等孕程較極端的寶寶後,共七萬○三一六個案進入分析檔案。
七萬人中,出生體重屬體重過輕(二千五百公克以下)有三.七%,九二%為中等體重(二千五百公克到四千公克),另有四.二%為出生體重超過四千公克、體重過重的「大寶寶」。
粘曉菁說,綜合分析發現,整體青少年約二成身體質量指數過重、或肥胖體位。出生時體重大於四千公克的大寶寶,青春期的BMI有略高於其他孩童的趨勢,且「罹患」肥胖的風險又比中等寶寶高一.五倍。
醫師指出,醫界研究顯示,當媽媽本身比較胖、或懷孕期間增胖超過廿.四公斤,或有妊娠糖尿病等因子,比較容易生出大寶寶。
提醒家有「大寶寶」的家長們,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提早留心寶寶體重,更應從小讓寶寶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以便健康長大。
【聯合報】
[ 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8-3-9 20:47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