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雖然名稱有個「溼」字,卻會在過度乾燥時症狀惡化,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林彥君醫師表示,溼疹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病,容易反覆發作,並有慢性化傾向,病程可能纏綿數年,因此需要對症處理。
★中醫怎麼治療?
依體質症狀 分階段治療
中醫治療上,是依個人體質及皮膚受損狀態來辨症施治,林彥君指出,在皮膚出現密集小丘疹、紅斑、或小水泡的急性期,處理上須「清熱利溼」,常用方劑為消風散、龍膽瀉肝湯、草薢滲溼湯。常用藥物為黃芩、黃柏、苦參、銀花、土茯苓、丹皮、白茅根、蒲公英、澤瀉。
當皮膚紅腫減輕,出現結痂及鱗屑的亞急性期,建議以健脾利溼為主,方劑可用除溼胃苓湯,常用藥物包括:薏仁、白朮、蒼朮、滑石、豬苓。若是搔癢嚴重可加地膚子、蛇床子、疾藜等。
若皮膚已增厚、乾燥脫屑,呈現色素沉著的慢性期,須「清熱利溼,養血除風」,常用方劑為滋陰除溼湯、養血消風湯。常用藥物為當歸、丹參、生地、白芍、茯苓、白鮮皮、蛇床子。
★溼疹患者要注意什麼?
少吃蝦蟹 穿棉質衣服
林彥君建議,溼疹患者平時應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少吃辛辣、蝦、蟹、海鮮、羊肉等食物,衣著以棉質為佳。只要配合用藥,改善體質,多可獲良好療效。
/siz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