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淡水魚養殖技術(水質篇)

iemi 發表於 2008-4-9 16:46:51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 5250
水質篇


養觀賞魚, 大部分都提議每天餵一至兩餐, 餵食量以 5分鐘左右食完為原則, 而換水一些是每星期換 1/4, 一些是一個月才換小部分. 但對於一些餵食量的魚類, 換水量及次數當然要加多, 什麼是養水呢 ? 什麼是硝化系統呢 ?
水是養魚之本, 水質好壞包含了很多互相影響的因素.
這些因素, 是否一定要用專用 Test kit 來每天量度, 也不一定, 個人經驗, 只要通過固定的水質處理和魚缸清理步驟, 便可達到平衡.
但對養魚的新手, 使用 Test kit 來學習/明白這些因素, 卻是一個很好的基石.
魚和所有生物一樣, 都需要食物, 水和氧氣, 對魚來說, 水提供了當中兩個必要要素, 水本身和氧氣.
魚也和所有生物一樣, 會排出廢物如二氧化炭(CO2), 阿摩尼亞(主要是NH3)和其他物質如磷, 硝酸鹽等.
魚缸裡有這些廢物, 加上其他有機物如食物殘渣, 壞死的水草等, 這些有機廢物的分解過程, 都會消耗氧氣而產生有毒的物質.
以上便是我們的魚缸的大致水質生態, 大自然的水是流動和不斷補充的, 魚缸的水卻不會流動, 所以我們便要通過日常程序來處理這些水裡的問題.
[含氧量]
氧氣是生命第一需要, 魚是經過鰓來吸收水的氧氣, 淡水魚基本需要 5 ppm 的含氧量來生活, 如果含氧量低至 1 ppm, 魚類便會死亡.
[水量影響]
正常我們會以一加侖水可以養一吋魚來計算水量, 自己覺得這是個很安全的約數, 原因是還有以下因素增加或減少了影響.
[水面面積影響]
氧氣和二氧化碳都是經水接觸空氣的面來交換, 正常魚缸主要是經水面更新氧氣和排出二氧化碳的.
如果問, 同樣容量的缸, 是高而水面面積細的缸好, 還是矮而面積大的缸好, 正常是水面面積大的好, 原因便是水面交換空氣面積大便可以交換多些.
[水流影響]
因只有水面是交換空氣的地方, 沒有流動的水, 水面是含氧量最高的, 所以魚缺氧時, 便會浮面呼吸.
而對有打氣的缸, 因換氣量是以水接觸空氣面積來計算, 打氣時的氣泡可加水面面積, 但正常和缸面面積還有一段距離, 打氣除增加水面面積外, 最重要是增加缸內的水流, 使不同的水可以到表面來交換空氣.
在水裡, 同樣水量代表有同樣的總含氧量, 高而面積細的缸, 只要有打氣, 把水底的水流動到水面來增加交換空氣率和總含氧量, 這樣卻可能比矮而面積大, 但沒有水流的缸好.
最好的水流, 是能形成一個水底到水面的環形.
[溫度影響]
水的含氧量會隨溫度變化, 溫度愈高, 含氧量愈低, 正常在 32C 時, 水的含氧量可到 7.4 ppm, 7C 時可到 11.9 ppm.
而對魚來說, 溫度會影響新陳代謝, 溫度高成長會快, 也加快消耗氧氣和產生廢物, 所以溫度愈高, 可養的密度便會變低.
但夏天天氣, 溫度很難低, 那時除降溫外, 還需減低魚缸裡的密度.
[植物影響]
正常植物在有光線下, 會吸收二氧化炭, 排出氧氣, 但晚上卻吸收氧氣, 排出二氧化炭, 但要注意水藻都是植物, 高濃度的綠水, 晚上沒有打氧會很容易出事.
[硝化系統影響]
淡水魚缸的硝化系統, 主要是好氧細菌的工作, 把 NH3 轉成 NO2, NO2 轉成 NO3, 這兩個步驟都是氧化步驟, 是消耗氧氣的, 我們在考慮魚缸含氧量時, 要計算硝化系統也是消耗氧氣的一部分.
在硝化系統建立初期, NH3轉NO2細菌大量繁殖時期, 水會白濁, 這是硝化系統消耗氧氣最高峰期, 是硝化系統和魚爭奪氧氣的時間, 所以為什麼, 新開的缸, 建立硝化系統期間, 不能高密度養魚.
[化學影響]
主要是使用藥物時所產生的化學影響, 福馬林, TDC 和部分醫魚用藥物, 都是強氧化劑, 消耗氧氣的, 所以使用時要加大打氣.
[硝化系統]
阿摩尼亞(NH3) 是生物正常代謝物, 所以排洩, 未食完的魚糧分解, 都會產生阿摩尼亞, 問題是阿摩尼亞對魚是有毒的, 淡水魚能容忍阿摩尼亞的限度是 0.2mg/公升.
NH3 可以經由水面交換氣體排出, 但效果不高, 密度高的魚缸便常有這種氣味.
魚缸的硝化系統, 便是一個生物性的處理阿摩尼亞過程.
[硝化細菌]
大自然中有一些細菌是以阿摩尼亞為食物的, 硝化系統的第一層工作, 便由這些工作細菌(Nitrosomonas spp)處理, 這些細菌會使用氧氣將阿摩尼亞(NH3)轉化二氧化氮(NO2), 二氧化氮會以亞硝酸鹽(Nitrite)方式存在於水中, 而亞硝酸鹽沒有阿摩尼亞那麼毒,淡水魚可以容忍 0.5mg/公升.
對於二氧化氮(NO2)或亞硝酸鹽(Nitrite), 硝化系統的第二層工作細菌(Nitobacter spp), 同樣會使用氧氣將二氧化氮轉(NO2)化成三氧化氮(NO3), 三氧化氮(NO3)是以硝酸鹽(Nitrate)方式存在於水中, 同樣硝酸鹽比亞硝酸鹽更沒毒, 淡水魚可以容忍 100mg/公升, 會比海水魚高.
以上兩層工作細菌, 我們統稱硝化系統的好氧細菌, 是使用氧氣使阿摩尼亞(NH3)轉化成比較沒有毒的硝化物, 理論上硝化系統還包括厭氧細菌, 可以將硝酸鹽轉化成沒毒的氮氣 N2.
這裡不談厭氧細菌, 原因有二 :
1. 因為硝酸鹽(Nitrate)的容忍度比較高, 正常的換水過程已經可以保持到在淡水魚的容許度之內.
2. 厭氧細菌的生長地方, 除生長厭氧細菌外, 也是毒性比較高的細菌生長地, 所以不提議養淡水魚的魚缸設計時考慮.
[硝化細菌的生長環境]
好氧細菌比較喜歡生長在暗而凹凸不平的表面, 生化棉或生物環都是最好的居所, 同時因為需要使用氧氣, 所以最好放在水流常常經過的地方.
[硝化系統的建立]
有阿摩尼亞才可以開始有硝化系統, 所以開始時可以放少量平價或淘汰魚, 提供開始時的養分, 又或者空缸加些阿摩尼亞來開始.
而好氧細菌的種, 基本是存在於日常環境中, 所以可以慢慢自己建立, 又可以買些現成的硝化細菌種回來, 但最好的是找一個已建立的系統, 分部分生化棉或生物環來使用.
而建立過程的長短, 和過濾系統, 起始的菌種都有關, 時間可以短也可長至一個月, 拿已經建立好的原個水妖是最立即的方法, 而新缸用頂瀘好多時會有一個白濁期, 過了之後便穩定, 最好的方式是使用 NO2 試劑, NO2 升高回落到零便可, 因為自己沒有用過所有過濾系統, 這裡不為不同系統而詳說.
[增大硝化系統的效率]
1. 加強打氣製造水流, 因為好氧細菌是消耗氧氣的.
2. 減少光照硝化細菌的生長地方或使用深色的過濾, 好氧細菌是怕光的, 所以喜歡黑暗的環境.
[清潔硝化系統的瀘材]
硝化系統的瀘材可以不常清洗, 因為清洗會破壞系統, 如果有廢物積聚, 可以用水輕輕沖一下.
[水裡的化學]
為了給魚兒一個舒適穩定的水質, 我們需要了解魚缸裡水的實際情況, 魚在魚缸中吸收養料, 而排出廢物和二氧化炭(CO2), 二氧化炭溶於水時會使水變酸, 生物性廢物分解時又會酸化水質, 這便影響我們常說酸鹼度(PH).
[PH 酸鹼度]
淡水魚可以舒適地生活在 PH 6.8 - 7.6 之間(當胨要因應品種), 但有些可以生存在 PH 6 以下, 又有些可以生存至 PH 9, 相差很大.
看過以上資料, PH 值最重要是穩定, 而數值只要在範圍以內都沒有問題, 所以現時我們來說影響 PH 穩定度的硬度 KH 值.
[硬度]-
水質硬度有兩個部分 GH 和 KH, 理論上孔雀魚適宜硬度中高的水質.
[KH 碳酸鹽硬度]
個人覺得, 對養淡水魚來說, 控制 KH 是除清理殘餌糞便外最重要的部分.
KH 是量度碳酸鹽Carbonate(CO3--)和碳酸氫鹽Bicarbon(HCO3-)的數字, KH 本身不會直接影響淡水魚, 所以 KH 50ppm 到 200ppm 都適合淡水魚生活, 但因為碳酸鹽Carbonate(CO3--)和碳酸氫鹽Bicarbon(HCO3-)本身會和酸性的最重要離子(H+)結合而變成炭酸(H2CO3), 而炭酸卻會慢慢在水面交換空氣過程中, 而轉變成二氧化炭(CO2)和水(H20), 這個過程會減慢水質的酸化的速度, 是一個緩衝效果, 減少了 PH Shock 對魚所產生的問題.
因為有機物分解多數是酸化水質, 形成我們可以通過提高 KH 來維持酸鹼變化度, KH 提高時正常 PH 都會提高, 所以很多人以為, 孔雀魚比較適合養在 PH 高的原因..... 其實是 KH 問題.
加珊瑚骨, 貝殼, 大理石等都可以增加 KH, 魚鋪也有提升 KH 的粉劑, 或可以加入梳打 Sodium Bicarbonate 來提升 KH 值.
加強打氣製造水流也可以增大 KH 的緩衝效率, 因為可以使 CO2 快速脫離水面.
[自來水處理]
香港的自來水是有加入氯氣的, 看時間, 平時約 0.2 ppm 以上, 而氯氣長期超過 0.003 已經會傷害孔雀魚, 0.2 ppm 基本可以殺死孔雀魚了, 所以我們需要養水, 養水主要是通過水面交換空氣時, 而把氯氣排出, 原理同上.

[個人水質處理分享]
基本自己養水是用兩個 6 公升的膠樽, 加水只到水面面積最大和水量最大的位置, 之後加入小量 KH Up 的粉劑和麥飯石, 放上數天便成.
而換水是看餵食量, 基本成魚一星期會換上 1/4 至 1/3, 幼成魚會3天換1/3 左右.
#1  *魚 類 飼 育 手 冊*
.水溫:最適合魚兒的水溫並不一定,視魚的種類而定,一般在攝氏24 ~ 28度之間,而魚兒對劇變的水溫適應力很低,若水溫經常升降不穩,則有礙魚的健康,故可使用自動調節器,以保持一定水溫
.井水:井水因受周圍地質的影響,水質會呈鹼性或酸性,軟水或硬水,故採用井水宜先檢查水質
.自來水:自來水中含有微量的氯,故使用前宜先用盆子盛水,擱置曝氣一天或將一粒米大的海波(低亞硫酸鈉)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與水混合再使用。附註 : 海波用量不宜過多,否則水會呈白色
.天然海水:取用海水時,因在時間上(即季節溫度、日照....等)之各種因素,水中所含之細菌及微生物之數量均不一致,所以所採來之海水,必須先經過玻璃棉或過濾裝置濾過後使用,或在黑暗無光之處,先擱置3~4小時,使水中之微生物及細菌死亡後,再來使用,但是新進之海水,和舊海水混合使用時,常因其中微生物異常繁殖使水質迅速惡化,使箱中生物致死,所以使用天然海水最好將海水加熱到攝氏70度左右,然後待其冷卻到適溫時,才來使用
.海水之濃度:一般海水之濃度比重為1.023(3波美)~1.026(4波美),因水分的蒸發會使海水濃度自然增加,而在高濃度之下,可能適應的魚類不多,故其海水濃度最好要比標準低一點比較安全,可使用鹽分比重器辨讀比重後,在其水面水位,做一個標記,當水蒸發,水位下降之後,注入淡水到標記的水位即可
.pH值:pH值=7為中性水質,pH值>7表示水成鹼性,pH值<7表示水成酸性,普通天然海水的pH值為8.2~8.4之間,呈弱鹼性,而蒸餾水為無酸無鹼之純水,pH值=7為中性水質,pH值之測定,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氯化亞鈷試驗紙或pH值試比液兩種,適合觀賞魚類的pH值介於5~9之間,大部分的淡水魚較喜歡的pH值在6.0~7.5之間,而大部分的海水魚較喜歡的pH值在8.0~8.5之間
.水質與總硬度:所有井水和河水的鈣、鎂含量變化不一,最重要之元素是重碳酸鈣(由重碳酸鈣引起的硬度稱之為暫時硬度或瞬間硬度,又稱碳酸鹽硬度,經由煮沸即可消失)與硫酸鈣(由硫酸鈣引起的硬度稱之為永久硬度,無法經由煮沸消失),含鈣量高的水稱之為硬水,反之則稱為軟水,硬度一度相當於一公升的水中含有10mg的鈣或氧化鎂,暫時硬度與永久硬度的總合稱之為總硬度
.水中的含氧量:水溫越高,水中含氧量越低。水的表面積越大,水中含氧量越高
硝酸鹽:硝酸鹽類對魚類與植物的毒性很小,但濃度超過150mg/1時,可能會有危險
.亞硝酸鹽:亞硝酸鹽類對魚類與植物的毒性很大,只要0.2mg/1,就對許多魚類有害
.硝酸化細菌:使亞硝酸鹽類氧化轉換成硝酸的細菌
.亞硝酸化細菌:使氨和銨氧化轉換成亞硝酸鹽的細菌
.降低亞硝酸鹽與硝酸鹽
1.定期換水,清理過濾系統
2.裝置生物過濾器,或是加裝生化棉過濾器
3.加入含有硝化細菌的濾材、石礫....等
4.清理水族箱,將動植物殘骸、莖葉....等移走
5.減少投餵量
6.種植水生植物
.硝化作用:氮是蛋白質重要的元素之一,以硝酸鹽的形式被植物吸收,而動植物的殘骸、排洩物....等很容易產生氮化合物,累積到一定濃度時,會對水族箱的生物產生危害,因此必須儘可能維持在無害的濃度下
.變因的監測:藉由定期的監測來控制溫度、pH值及亞硝酸鹽....等含量,尤其是要檢查碳酸鹽硬度、鐵質含量....等

.熱帶魚的選擇 :選購時宜挑選色澤鮮豔,外表無傷痕、爛尾、爛鰭、生命力強,習性有趣者
.人工飼料:依據魚兒的喜好、營養價值....等條件製成粒狀、片狀....等飼料,種類繁多,但容易在水中腐壞,不宜一次投餌太多,以免吃不完而污染水質
.天然飼料:採集河流、池塘、泥沼....等處的魚類飼料,但容易在水中產生寄生蟲和病菌,使用前,宜先用甲基藍、孔雀綠....等藥劑,進行數分鐘的殺菌措施
.稚魚飼料:市面上有一種鹽水蝦孵化器,只需在瓶內裝入市售的鹽水蝦卵及海水或比重相等的食鹽水,並送入空氣即可孵化,以吸管吸出餵食稚魚。或在玻璃容器中注水,放入高麗菜及少許奶粉,經過數天,菜葉腐爛,便可看見水中有一薄膜,即為纖毛蟲,以吸管吸出餵食稚魚。亦可將蛋煮熟,取蛋黃餵食稚魚,一次不宜餵食太多,以免污染水質
.投餌回數與分量:在一天裏應該餵養2~3次的餌食,並給予3~5分鐘就能吃完的分量,避免殘餌過多,造成水質腐敗,危害到魚兒,甚至使魚兒致死
部分性換水:水質激烈的變化對於有些魚兒會無法適應,如屬可能的話,最好換掉全體1/2或1/3的水,部分性換水不必把魚兒抓到水族箱外面,只要利用虹吸管或橡皮管把水及髒物抽出來,再把預先利用硫化硫酸鈉中和的水慢慢地倒入即可
全部性換水與掃除:每隔2~6週應清理水族箱一次
1.把預先在別的容器中和的水,再注入水族箱裏1/3的水,並以空氣輸送器送入空氣
2.將魚兒撈起,放置在中和水的容器裏並覆上蓋子,防止魚兒跳出
3.把水族箱裏的水全部倒掉,並取出水族箱裏的巖、砂、過濾裝置....等,若因為魚兒染病而換水,則必需先使用高濃度食鹽水消毒,再用清水徹底的洗淨,絕對不能使用洗劑
4.僅於洗滌水族箱時,如欲使用中性洗劑時,必需在事後徹底的洗淨,不能使洗劑殘留
5.將取出之巖、砂先置入水族箱裏,並放入1/3的水,用以種植水草,然後把殘存的水注入,再安裝保溫器具、過濾裝置、照明器具....等
6.經過數分鐘後,裝置若無異常,再測量水溫,水溫必需比未換水前提高2度C(水溫差異魚苗不可超過2度C,魚種不可超過5度C),最後方可把魚放入水族箱中
.一般過濾效能:利用過濾棉、海棉、矽藻土來過濾,可規律性的清除水中部分的污濁,而人工樹脂的使用,可以軟化水質,若使用乾、濕式或滴流式過濾器的細菌培養,可產生細菌性生物過濾作用,高效能活性碳則有除色脫臭的功能,對水族箱具有化學性過濾和去毒性作用的水質處理效能
.小型魚類體重測定:此法用於藥品與飼料需摻合,以進行口服藥,測定時,先將燒杯與水重給予測定,再將魚放入,並又測一次,兩次測重數值之差即為魚重。
.機械損傷
1.體表損傷:如鱗片脫落、鰭條折損,小塊皮膚創傷與潰瘍,通過傷口導致病微生物能侵入魚的血液,引起局部性發炎、潰瘍、水霉菌寄生
2.內傷:魚類運輸、撈捕過程中受到碰傷、壓傷、撞傷,於體表不一定顯現症狀,而是內部的組織或器官受損,影響魚的生命活動
3.防治方法:機械損傷大部分是人為因素,因此養殖過程中,儘量減少搬運、撈捕和改進撈捕與運輸方法
.化學物質引起中毒
1.酸鹼值(ph):酸能侵蝕鰓組織,使組織產生凝血性壞死,粘液分泌增多、腹部發生充血,發炎,其陽離子能與蛋白質結合成為不溶解的化合物,使於組織器官失去功能;鹼能使鰓的分泌物發生凝結,使魚呼吸受到阻礙,導致魚的死亡
2.重金屬鹽類:重金屬如鉛、鋅、銅、汞、鎳、銀、鈷、金、鎘、鉻等,在水中達到一定含量時,也能對魚造成毒害
3.含氯的水:自來水經過氯化作用,雖然含氯量很低,但換水時亦有發生魚類死亡的現象,其致死的原因之一即為水中含有氯,煮水至沸騰或使用市售的氯氣去除劑
4.鹽類:水中溶解的鹽類如硫酸鈉過量,對魚類是有害的
5.裝水容器:新木材一般含有單寧酸和樹脂等,用新木材做裝魚的容器,或用有新木材停留的河流換水時,也會對魚產生毒害作用
6.酚及其衍生物:這些有機化合物會影響神經系統,破壞鰓的表皮層、腸道、皮膚、肝臟、肌肉組織、生殖系統,雖然其引起的疾病不常見,一旦感染,無藥可醫
7.清潔劑:會破壞魚體表面的黏液層,影響呼吸並破壞血液中的紅血球、故任何使用於水族箱的器材,請勿使用清潔劑清洗
8.藍藻引起的中毒:藍藻含蛋白質很多,但外層有膠質膜包裹著,魚類吃了都無法消化,影響魚的生長,若藻體死亡,其蛋白質很容易產生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當累積多了,就能毒死魚



[ 本帖最後由 周志 於 2008-4-10 14:03 編輯 ]

已有(5)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小海龜 發表於 2008-4-9 19:22
大大的解說真詳細~受益良多
感恩喔!!
bluedunhill 發表於 2008-4-10 18:16
大大解說精闢
小弟受用無窮
再此奉上一推
感謝!!
HMVETT 發表於 2008-5-18 08:56
解說的很詳細
可以讓一些觀念變正確
linf6 發表於 2008-6-1 02:38
其實水族箱不用洗~~
到是2星期換4分之1的水就好了~~
要是蒸發掉到4分之1~那加水就好了~當然也要加水質穩定劑~
因為硝化菌好不容易培養好了~又被你喜掉~那生態就不會平衡了~
還有濾材不用常換~你去水族管看會嚇一跳~
因為通常很髒~~那才是有硝話菌的生態~
當然過濾棉要是已經沒濾水功能那才換~
記得一次換一至2愧就好~不要一起換~
換的時間要分開約一天~~
Vixon 發表於 2008-6-1 13:43
以往我的缸也是常常換洗濾材,結果導致水一直處於黃濁的狀態...
大量換水也不見有什麼幫助!
後來反倒因忙碌而長時間忽略清洗...使得魚缸的水變得清澈無比...魚也活得悠遊自在!
現在我也不大換水了,只在水位降低後進行補充水分!
樓主提供的文章正可說明這樣的狀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iemi

LV:4 遊俠

追蹤
  • 32

    主題

  • 107

    回文

  • 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