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架空] 智冠天下之風流軍師 作者:天豪 (已完成)

 關閉
皇無極 2008-5-14 22:02: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54 845969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0:57

正文 第234章 無奈的漢獻帝

建安十四年(公元二零九年)秋天。

    曹操徵集民工十萬,一年之內,一座輝煌的皇宮,屹立在鄴城中,同時建造好的還有曹操已經建造了三年的銅雀台。

    那銅雀台臨於漳河之畔,高台兩側各築一台,左為玉龍台,右為金鳳台,雖不及中央的銅雀台巍峨聳立,卻也各高十餘丈。從玉龍台到銅雀台,從金鳳台到銅雀台,俱有一橋相連。二橋相通,千門萬戶.金碧交輝。

    這天早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在群臣的恭祝下,漢獻帝畏懼的望一眼持劍立於一旁的曹操,多年的傀儡生涯,讓他對曹操產生了十足的畏懼之心。

    漢獻帝見曹操在一旁閉目養神,心中不由鬆了一口氣,曹操自從當上丞相以來,便受命可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也就是說曹操可以見漢獻帝不拜,並且還可以配劍、穿靴上正殿早朝。

    曹操上朝一般只是做作樣子,不輕易發話,可是一發話,幾乎都是讓漢獻帝非常為難的事情。

    因此,漢獻帝見曹操在一旁養神,不但不生氣,反而有幾分欣喜,由此也可看出曹操的權勢多麼的強大,就連漢獻帝也要看曹操的臉色過日子。

    漢獻帝無奈的擺了擺手,道:「都起身吧!」

    接著,一個老太監老套的用他那尖銳的嗓音高聲喊道:「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臣有事情起奏!」老太監聲音一落,殿下一人高聲道。

    漢獻帝訊聲望去。見此人正是尚書令荀彧,心中稍安,雖然荀彧此人是曹操的心腹,不過荀彧對自己卻極為尊重,有幾次他惹惱了曹操,都是荀彧出面請求曹操,曹操才沒有為難他。

    於是漢獻帝笑著道:「荀愛卿有何事起奏?」

    可是荀彧的話一出,漢獻帝臉色就變了。

    只見荀彧道:「起奏皇上,劉備身為漢室宗親,卻不為國家效力,擁兵自重,其日前妄自攻打司州,現又屯兵於虎牢關和宛郡,由此看出劉備意圖攻打皇都。劉備之心,已世人皆知,為了大漢的江山,為了皇上的安危,老臣懇請皇上遷都。」

    漢獻帝臉色一變,立刻反對道:「皇叔乃朕的皇叔,一家人,豈有反朕之理?再說朝中有丞相在,哪會有什麼亂臣賊子?」漢獻帝一邊討好曹操.一邊在心中冷聲道:「曹操就是最大的亂臣賊子,皇叔仁義.一心為我大漢,豈是曹操這漢賊可以比擬的。不行,皇叔此次大勝曹操,肯定是為了救我出苦海,若帝都一遷,朕勢必會深入曹賊的腹中,皇叔救之不易也!我絕對不能同意遷都一事。」

    漢獻帝腦中的那一些小把戲,怎麼可能瞞得了曹操這隻老狐狸。

    曹操突然睜開了雙眼.大步走了出來,雙眼直視漢獻帝,道:「皇上這麼說就不對了。老臣對大漢赤膽忠心,可一虎難抵雙狼,西方劉備蠢蠢欲動,南方孫權也在招兵買馬,此二人已經結盟在一起,意圖兩面夾擊。操抵檔一人尚可,但是同時面對兩人,曹某就比較困難了。為了皇上的安全,請皇上立刻下旨遷都。」

    漢獻帝低著頭。根本就不敢對上曹操的雙眼,心中焦慮不已.一遍又一遍的問自己應該怎麼辦,豆大的汗珠,由額頭上緩緩流下。

    曹操藐視的掃了獻帝一眼,上前走了幾步。這每一步都像一個巨錘不停的敲打著漢獻帝心中的那道防線。

    曹操一腳踏上了大殿上的階梯走了兩步。

    此刻無人知道曹操想幹什麼,也沒有人敢阻止曹操的行動。

    漢獻帝突然覺得他的心臟在飛快的跳動,幾乎都要脫口而出,身上也忍不住的顫抖了起來。

    好在曹操並沒有繼續走上去,只是上了兩個台階,就轉身背對著漢獻帝,先用充滿了殺氣的目光掃視了一下大殿中的眾臣一眼。

    大殿中除了荀彧、郭嘉、夏侯惇等曹操的心腹以外,無一人敢對上曹操的眼睛。

    曹操見了,得意的一笑,知道真正不怕死的迂腐大臣,幾乎都已經死絕了,留下來的也許是一個忠臣,但大多都是怕死的忠臣。

    曹操問道:「皇上既然拿不定注意,何不問問你的臣下,看看你的臣下是如何決斷的?」

    漢獻帝吞了口口水,想極力平復自己顫抖的身軀,和暴跳不定的心臟,可是怎麼努力也無法使自己平靜下來,他戰戰兢兢的開口道:「眾……眾……位卿家……有何看法?」漢獻帝話一說完頓時覺得羞愧難當,一個皇帝居然在一個臣下的氣勢下,被逼迫的說不出話來,同時心中對曹操的憤恨也到達了極點。

    堂下的眾臣並沒有說話,只是一組一組的商量起來。

    曹操冷聲道:「此乃朝堂上,豈能隨意的喧嘩,欺君之罪,可當誅九族,皇上既然讓你們說,你們就必須要說,說出你們的想法,若有說謊者,依照大漢律法,應當誅連九族。」

    曹操此話一說.大殿中的眾人自然明白了曹操話中的真正合義:順從可活,逆從則誅連九族。

    他們也知道曹操說到做到,從來不在乎他們的生死。要是聽話,曹操可以拿出錢來養他們,不聽話,曹操殺他們也就是一句話。

    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家顫抖著走了出來,淚流滿面的說道:「老臣懇請皇上遷都。」

    他怕死.不,他並不怕死。他官拜二品光祿勳.對大漢忠心耿耿,並不是一個怕死之人。可是為了他的家人.他不得不向曹操低頭。

    有一個人帶頭,其他的就好說了。人一個個的走出來,轉眼間大殿上所有的官員都在請求漢獻帝遷都。

    曹操笑了一笑,轉過身子,看著漢獻帝,對他說道:「皇上,既然所有人都同意了遷都一事,那麼就應該這麼做才對!請下旨吧!」

    「可是……可是……」漢獻帝還是在那裡猶豫不決,他並不希望失去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心裡頭早已將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通通罵了一遍。

    曹操看漢獻帝還在猶豫,當下也不給他機會,冷哼道:「王公公,皇上要下旨,你還不給他研磨,難道你是想讓本丞相來替你幫皇上研墨嗎?」

    一旁的太監首領立刻就嚇出了一身冷汗,趕忙上前替皇上研墨。

    漢獻帝看著眼前的空白的詔書,無奈的拿起了筆,頒布了曹操的旨意.並蓋上了傳國玉璽。

    曹操接過王公公遞來的聖旨,打開看了一遍,見無不妥之處,便退回了位子上。

    此時此刻,漢獻帝哪裡還有心情呆在這個早朝上、當下就下令退朝。

    皇宮外,曹操和賈詡共乘一輛馬車。

    曹操把玩著手中的聖旨,道:「劉協那個小子,現在可能已經氣瘋了吧?」

    賈詡淡淡的說:「自從我軍上次失利後,劉協就漸漸猖狂起來了。」

    曹操不屑的笑道:「不給他點顏色看看,他還真的以為操怕他。一個無腦的傢伙,還真以為他的那些小計量能瞞得了我曹操?真是笑話!他的命已經注定了.無論是在我曹操手裡,還是孫權,或者劉備,他的下場都是一樣,還以為劉備會救他,笑話,現在誰還把他當皇帝來看。如果不是他還有些用處,操早就將他送給劉備了,讓他好好看看劉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沒有幾分野心豈能在群雄中脫穎而出。」

    過了良久,曹操突然問道:「計劃進行的怎麼樣了?」

    賈詡陰沉沉的笑道:「非常順利,不需要多長時間,就可以進行了!」

    *************

    許昌皇宮。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曹阿瞞,該死的曹阿瞞!」漢獻帝的所作所為正如曹操料想的一樣.在書房裡瘋狂的發著瘋。

    一旁的太監總管王公公在一旁邊勸邊擦著冷汗,漢獻帝的這些話要是傳到了曹操的耳中,他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曹操砍的。

    漢獻帝漸漸冷靜了下來,他看了一眼一直跟在自己身旁的王公公,歎了口氣道:「王公公,這麼多年來,聯能相信的也只有你一人了。不知道你有沒有辦法,幫助朕對付曹賊。」

    王公公微微歎了口氣,苦澀的道:「老奴只是一個太監,手上無兵無權,怎麼可能對付得了曹賊,曹賊要殺老奴就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漢獻帝道:「你說的也對,現在能救朕的也只有皇叔了,只有他有這個實力可以打敗曹操。也只有他可以幫助朕光復漢室。」

    王公公點頭道:「老奴也聽說劉皇叔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可是他遠在長安,我們無法通知他啊!」

    漢獻帝無奈的說:「是啊!現在朝中已無忠義之人,朕如何才能將消息散發出去.向皇叔求援呢?」

    這時.王公公突然眼珠一轉,對著漢獻帝一陣耳語。

    漢獻帝頓時面露欣喜之色,高興的道:「就這麼辦,如果此計成功,你就是朕最信賴的心腹,以後少不了你的好處。」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0:58

正文 第235章 諸葛亮智激張翼德

烏孫居住在伊利河流域到瑪納斯河一帶。當時,它是西方地域最強大的部落之一,大約有一百一十三萬人口,戰士十八萬;烏孫的南面與天山以南的城郭諸國相鄰,西邊是大宛;西北是康居,東接西涼。

    烏孫首領藍余昆莫起烏孫兵十萬殺奔西涼。(烏孫的首領都稱為昆莫,就像匈奴的單于一樣)

    劉備譴諸葛亮領軍五萬拒之。

    哨馬飛報藍余。

    藍余召集帳下將士商討對策。

    藍余對族內勇士道:「據探子來報,劉備讓一個叫諸葛亮的傢伙,領兵五萬前來與我族交戰,你們有什麼對策,通通說出來,我們好好研究一下。」

    「這有什麼好研究的,就漢人那弱小的身體,哪裡能與我們烏孫戰士相比?只要讓我領一支精兵,就可殺得他們哭爹叫娘,滾回中原去。」一個粗糟的聲音由帳下傳來。

    藍余不用看就知道這是烏孫族中最好戰,也最無大腦的第一勇士——哈特。

    說起哈特,烏孫族中沒有一個不豎起指頭誇獎他的,在充滿危險的草原上,武力就代表了一切。哈特天生神力,十歲就可以射鷹斬狼。其二十歲那年,為替他那命喪狼口的父親狼仇.憑著一把大刀,連殺惡狼五十頭,並斬殺狼王。

    其神勇被烏孫首領藍余看中,命為族中大將,常常打退大月氏和匈奴的進攻,深得全族人的尊重。

    藍余對哈特的火暴脾氣毫無辦法,他瞪了哈特一眼,就望著其他的族人,想聽聽別人的意見。

    藍余唯一的兒子衛特司望了一眼父親說道:「父王,孩兒還是覺得不應該攻打漢朝,昔年漢武帝時期,漢大將霍去病曾經助我族共同抵禦匈奴,將匈奴殺得大敗,漢朝歷來與我族交好,時常譴公主與我族聯姻,漢人不但對我族有恩,而且也非常的強大,我軍不能和他交戰,更何況是和我族的仇人匈奴聯手。」

    藍余搖了搖頭,道:「這不是有沒有恩德的問題,我族被大月氏,匈奴、龜茲、大宛等族包圍了起來,可謂四面受敵,要想發展壯大起來,就必須遷移一個好的地方。而漢人的涼州,是最好的畜牧棲息地。再說了,漢人的丞相已經獻給了我軍黃金萬兩,並將涼州一地贈與我軍,只要我們可以拖住對方一年就可以了,不過匈奴他們不會甘心讓我軍奪得涼州的,只要他們一攻下羌族,就會立刻發兵搶奪涼州,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匈奴前面攻入涼州。」

    衛特司見自己依舊勸不動自己父親的貪心,無奈的在一邊歎氣。

    族中的智者楊南這時提議道:「漢人狡猾,強攻也許會中他們詭計,羌族並不是容易對付的,匈奴人要想攻下羌地,並非短時間內可以攻打得下來。我們不急著和對方交戰,對方從千里趕來,糧草肯定不多,不能和我們打持久戰,糧食一用盡,他們必退;我們等他們撤退時,再出奇兵全力攻打,我族兵精,戰馬剽悍,諸葛亮一戰可擒。」

    藍余深以為然,於是圍塹十餘里,三步一崗,十步一哨,甚是嚴密。

    *************

    卻說,諸葛亮領「黑甲鐵騎」、「陷陣軍團」、「飛羽弓騎」,「神箭營」等共計五萬大軍與烏孫大軍對峙與草原之上。

    諸葛亮命隨軍大將張飛、趙雲、高順等大將輪番在烏孫大營前叫罵。

    藍余得報諸葛亮大軍討戰.便起身到營內探視,見趙雲立馬營前,身後士兵大聲喊叫,一副非常焦急的模樣,心想:「楊南智者說的不錯,對方一定是糧草不多,才急著與我軍交戰,只要等他們糧食一用完,勝利就是我們的了。」

    想到這裡,藍余又傳命各守將不必出戰,謹守寨門。

    諸葛亮見烏孫營中並無任何動靜,便命士兵直至寨門外叫罵,聲聲只道要捉烏孫昆莫藍余,欲使烏孫出戰,士兵們各個破口大罵:「呔!烏孫小子哎,出營交戰才是條好漢,閉門不出是龜兒子啊……」罵至日暮方回,一連數日罵戰,諸葛軍中士兵一個個直叫得口乾舌燥,喉嚨嘶啞.精疲力盡。

    張飛見藍余只守不出,心中異常惱怒,直嚷著要強行攻打烏孫大寨,可是諸葛亮卻下達了死令:誰有不聽軍令,妄動者——斬。

    張飛也只能紅著雙眼看著烏孫的大寨。

    事過十日。

    張飛突然得到消息,說是諸葛亮請趙雲、高順、黃敘等將入大帳商議正事,幾乎所有的將領都有請到,惟獨少了他張飛。這還得了,張飛頓時跳了起來,想道:「好你個諸葛村夫,商量軍事居然不叫上我老張,分明是瞧不起老張,不想讓老張立功。」

    想著,立刻瞪起了豹眼,向軍中大帳衝去。

    ***********

    「好你個諸葛亮,商議正事居然不叫我老張,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張飛衝入帥帳,就對著坐在大堂上的諸葛亮高聲咆哮道。

    諸葛亮靜靜的看著有如怒豹一般的張飛,淡淡的說道:「三將軍啊,熄怒!熄怒!亮不叫將軍並不是看不起將軍,而是有原因的啊!」

    「什麼原因?」張飛極度不爽的看著諸葛亮。

    諸葛亮微笑道:「三將軍的能力是毋容置疑的!不過此次戰鬥最關鍵的一環就是要面對敵方的數萬大軍而面不改色。將軍勇則勇以,但面對數萬大軍要做到面不改色,恐怕也只有二將軍關雲長才有這個膽量。」

    一個以勇武著稱的猛將.豈能甘願被人笑成膽小。

    果然,張飛聞之,「哈哈」大笑:「老張膽子比豹子還大.別說數萬大軍,就算數百萬,數千萬,老張也不放在眼裡。」

    諸葛亮擔心的說道:「即便張將軍不怕,但將軍的手下遠不如高順將軍的精銳,萬一將軍的士兵露出了疲態,那我軍危矣!」

    張飛不滿的說道:「老張的士兵各個都是老張帶出來的,都可以以一當十,絕對不比陷陣軍團裡的兄弟們差!」

    諸葛亮藐視的瞄了一眼張飛,道:「那將軍可敢接此任務?」

    張飛見諸葛亮藐視的眼神,心頭火起,張飛征戰數十載,有誰敢藐視張飛?張翼德這個名號,就連呂布對上他,也要打起精神,不敢馬虎,現在居然被一個書生藐視,這讓他如何受得了?立刻冷哼道:「張飛接了,若我手下將士有一人露出怯相,可斬某頭。」

    「好,既然將軍如此說了,亮就給將軍一個機會。」諸葛亮高聲說道:「烏孫不與我軍交戰,定是看中我軍遠來糧少,打算乘我軍無糧撤退的時候擊之。我料烏孫大軍有大半在此,其後軍蓄養牲口之處定然空虛,我軍在此處虛張聲勢為之疑兵,另譴大將繞路直奔對方牲口重地,烏孫大軍得知必往回救援,我軍在中途擊之,必獲全功。」

    張飛笑道:「老張應當如何去做?」

    諸葛亮說計道:「三將軍領一千士兵屯於半路,棄馬放槍,坐地休息,烏孫大軍見之,必然起疑不敢前進,停下軍隊觀察。烏孫大軍全為騎兵,對方沒有雙邊馬鐙,只要他們沒有了衝擊力,那對方的戰鬥力就會下降數倍,這時潛伏於烏孫大軍左右兩翼的陷陣將士.就可在瞬間殺出,破敵。」

    眾人稱善。

    這時,諸葛亮在道:「靈風手下有十八護衛,他們在草原上生話了三十餘載,各個異族他們都有呆過,靈風在我軍出發時,就令十八護衛分為兩隊喬裝入烏孫和匈奴探聽情報,剛剛拓跋智來我軍營告訴了我烏孫的後路部隊的具體方向。我料鎮守後方的烏孫王子衛特司,得到了我軍要在半路截殺烏孫大軍的消息後,定會前來增援,亮打算乘機攻打敵後方.不知哪位將軍可擔當此任?」

    趙雲上前高聲道:「雲之『飛羽弓騎』善於奔襲.願當此任。」

    諸葛亮笑道:「有趙將軍在,亮放心。」接著他高聲道:「祝各位將軍旗開得勝,亮擺慶功宴待之。」最後諸葛亮又加了一句:「三將軍切勿心怯。」

    張飛冷哼了一聲,大步走出帥帳。

    此時此刻,張飛的肺中有如數萬的驚雷在怒號,幾乎都快要爆炸,他快步來至黑甲鐵騎的營地。

    召集了一千名心腹士兵,將帳內的事情告之眾人。

    什麼樣的將軍,什麼樣的兵,黑甲鐵騎身為擁有「大漢第一戰鬥力」的騎兵,一身光環無數,人人都以是黑甲鐵騎中的一員為驕傲,一聽張飛所說,各個義憤填鷹,發出陣陣嚎叫,高舉著兵器道:

    「老子要是打一個寒戰.就是他娘的龜兒子。」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0:58

正文 第236章 人算不如天算

一切都依照計劃順利進行著。

    正當諸葛大軍繞過烏孫大軍後三個時辰。

    烏孫昆莫藍余得報:「諸葛亮一路大軍向西方深入,人數不清。」

    楊南立刻道:「快去對面諸葛亮的大營查探!我王昆莫,立刻領全軍做好準備,若對方營寨有大軍,可先將此路消滅,若沒有立刻回軍奔襲至老營。」

    藍餘點頭從之。

    不久,探馬來報:「對面的大寨是空的,並無任何人影,東西也全部撤走了。」

    藍余大驚說:「漢人實在太過狡猾了,對方定是知道我軍老營勇士少,襲我軍老營,打算搶奪我們的牲口,要是後方牲口有失,我軍將士氣大跌,就算不被這些狡猾的漢人消滅,也會餓死在此地,快快回軍,快快回軍……」

    不知道是計的藍余,連續大叫了幾聲,領大軍一路狂奔回援。

    孫武《虛實篇》說:「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可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諸葛亮此番就是採取「攻其所必救」的戰術。

    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張飛帶著手上的一千熱血男兒正坐在地上,兵器、馬匹全部擱於地上,一群人圍在一起,開心的聊著天,一點緊張的氣氛也沒有。

    他們都知道了計策,諸葛亮己經借了張飛的口,安了這一千士兵的心,他們自然也不會露出緊張的神色。

    不至片刻,藍余帶大軍已經向張飛部逼近了。

    藍余探馬報道:「前方有一隊漢人在休息!」

    「他們有沒有什麼奇怪的地方?」楊南搶先問道。

    探馬回答道:「他們非常的奇怪,兵器馬匹全部都丟在一旁,並沒有打算戰鬥的樣子。」

    「漢人的狡猾,想搶掠我族後方牲口,他們和匈奴人一樣,該殺。我願提刀將他們的頭砍下來,獻給天神。」哈特在空中揮舞著手中的大鐵棍,殺氣騰騰的說道。

    「不可」楊南不向哈特一樣沒有腦子,他沉思了片刻,然後不屑的看了一眼哈特道:「漢人是非常狡猾的,我們對他們不能大意,我們烏孫族內勇士無數,但在詭計上,卻遠遠不及漢人。漢人向來膽小軟弱,如果沒有伏兵或者計策他們不會在那裡送死。」

    一個善於用腦的人時常會藐視一些只知道拚殺的將軍,因為他們無腦,同樣的,一個善於力的人也會鄙視只知道動嘴巴的人,因為他們弱小。

    哈特鄙視的對著楊南望了一眼,粗聲道:「你們文人就是膽小怕事,只要一次衝鋒就可以擺平的問題,一到你們手就變得複雜起來,只知道吃軟飯的傢伙,老子一個手就可以將你捏成肉餅。呸!無能!」哈特不屑的向地上吐了口唾沫。

    楊南怒急,刁鑽的說道:「在下不願意和你們這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傢伙計較。」

    正當此二人在發生口角的時候。

    潛伏於附近的高順早已經將他們的佈局看得一清二楚。

    他見烏孫人馬眾多,全布平野,密壓壓一大片,刀槍耀日,但全為騎兵,比自己的人馬,少說也多三倍以上。他笑著對身旁的張南和盂優說道:「此賊人已中軍師之計,猶不自知,這樣愚蠢,雖然人馬眾多,一擊必敗,諸位將軍可隨順破敵立功。」

    於是他命令身旁的張南帶了六千手持長槍的長槍兵,往攻敵方的騎兵:再命孟優帶領三千籐甲兵隨後輔助張南的攻擊,自己率騎兵在後方接應。

    只聽得一聲鼓聲急鳴,喊叫頓時震天。左右兩邊潛伏的陷陣軍衝了出來。

    烏孫的騎兵耀武揚威的列在草原之上,不料張南帶兵突然殺出,手下兵將都持長槍,見馬就刺,烏孫騎兵馬倒人翻,後隊不能再進,再被前面退逃的騎隊一衝,軍心大亂,張南再帶兵一路縱躍衝殺,所向無敵,賊軍騎兵全數潰逃,互相衝突,有好些都被擠墜馬下,死於非命。

    烏孫軍騎兵又被盂優帶領三千籐甲兵衝殺了進去,一路刀砍槍挑,勇不可當。賊兵砍殺不動騰甲,以為鬼神作怪,又是一陣大亂,高順騎軍再往上一湧,殺得烏孫各將帶了殘兵潰卒,四處奔逃。

    陣前藍余大驚,知是中計,正欲退時。

    楊南急忙說道:「我王昆莫,退不得啊!狡猾的漢人既然已經在此地設下毒辣的計謀,一定會想到斷我們的後路,此時撤退就有如將羊送入狼群中,還有我族要是在此地後退,狡猾的漢人一定會出兵攻打我軍老營,老營一破,我軍只能斷糧等死,不如,我們領著勇士直接衝殺過去,先回到老營再做日後打算。」

    藍余聽了楊南的話,也就拔出彎刀領大軍向前衝去。

    楊南說的不錯,只有向前衝才有活路,可是他的對手是諸葛亮。

    葛亮不可能犯這個錯誤,就在藍余領大軍向前衝殺的時候。

    坐在地上的千餘士兵統統起馬向左右兩邊逃去。

    震天的馬蹄聲,突然傳來。

    藍余的視線前多了一支銀光閃閃的騎兵。此時正是日近正午,黑甲鐵騎黑色的鎧甲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了刺眼的銀色關芒。

    為首一人正是黑甲鐵騎的二統領,也就是南蠻第一戰將盂獲,張飛也不甘寂寞,騎著烏錐馬加入了戰鬥。張飛帶領著四千精騎衝殺進去,一路蛇矛飛舞,勇不可當,烏孫大軍一陣大亂。

    烏孫戰將哈特最是勇悍,一根近百斤的大鐵棍,舞得虎虎聲威,黑甲鐵騎防禦極好,尋常刀槍,若不大力拚殺,根本無法傷到黑甲鐵騎中的士兵分毫。不過哈特神力,雖然打不破黑甲鐵騎的鎧甲,但一棒下去,那可開山裂石的力道,足以將人打於馬下,令他們被亂軍踏死,在此時此刻,這鐵棍卻是最好的對付黑甲鐵騎的辦法。

    轉眼就有大約二十名黑甲騎的戰士被哈特打於馬下,讓亂軍殘踏致死。

    張飛在烏孫軍中撕殺之時,見哈特神勇,在短時間內就連傷其二十餘名手下,登時大怒,舉矛去與之交戰。

    哈特一棍又將一名士兵打於馬下,突然見一員手持長矛的大漢向他衝來,哈特想也沒想.只當他也是和以前所遇士兵一樣,憑著手中一根鐵根.一照面便可打於馬下,剛把鐵棍一揚.匹馬當先,未容開口,來將也已衝到馬前,耳聽一聲大喝:「燕人張翼德在此,賊將受死。」聲如洪鐘,甚是震耳,哈特心中一驚,忙把鐵棍一分,揚棍便打。

    哪知張飛矛法精奇,者出敵人身材高大,勢猛力沉,早已打好主意.速戰速決。矛桿緊貼鐵棍架頭微微一起,先持敵人的勁卸去,更不容第二根打到,就勢把矛頭往下一繞,抖起一個寒光,分心就刺。

    哈特這才明白對方的身手。不過也已經晚了,兩軍交戰,心存大意者.十戰九敗。

    哈特的鎧甲立被刺穿,負痛情急之中,再用右手鐵棍猛力一撩,張飛就勢一挑,一塊血淋淋的肉就被張飛挑起。

    哈特雙眼赤紅,奮力大吼,如瘋如魔的揮棍狂舞。

    猛虎在最後的反撲中,會發出超越極限的能力,人也是一樣,哈特的拚死反撲,打得張飛節節敗退,不過張飛槍法並未凌亂,游刀有餘的對著哈特的鐵棍。

    百招已過。

    經過了一陣反撲後,哈特的力量己經到了自身的頂點,全身的力量也幾乎用盡。

    張飛等的就是這個時候,丈八蛇矛槍猛然一送,刺入了給特的胸口,蛇矛一甩,當時就把屍首挑起,撞向烏孫的士兵。

    張飛望了一眼哈特的屍體,又瞄了一下自己被哈特震裂的雙手,心道:「為什麼在這些異族人的眼裡,總是小瞧我們呢?不然老張真的對上這傢伙,要想打勝,可要大花一陣功夫。」

    這一戰,將烏孫殺的大敗,楊南也被孟獲殺於亂軍之中,藍余在族中勇士的保護下,順利的逃離戰場。

    *************

    卻說,衛特司被藍余放置後營,一直憂心重重,他讀過一些漢人的書籍,其中的一些兵法韜略讓他知道,漢人不是容易對付的。當年最強大的匈奴,也被衛青.霍去病等人打得潰不成軍.更何況實力小於匈奴的他們。

    這時,突然有探馬來報,說:「我王昆莫,中了狡猾漢人的詭計,正在東方三十里外,請王子速去增援。」

    衛特司擔心父親安危,得報後立刻命勇士楊可鎮守老營,自己領軍一萬五輕騎快速前去支援。

    衛特司前腳一出,不到半個時辰,早已經混入軍營中的拓跋武,立刻就發起了信號。

    趙雲在拓跋智的帶領下,以輕騎繞至烏孫後營十里之外,此刻一得到信號,立刻領大軍衝入烏孫的老營。

    這時在烏孫的老營中,只有精兵五千,要面對訓練了五年之久,裝備、武器全是精良,又是從天而降的「飛羽弓騎」,勝負不戰可知。

    烏孫勇士楊可得知有敵軍來襲,立刻領兵出來交戰。

    趙雲眼尖,一見敵將也就是勇士楊可,便是當喉一箭,楊可只覺喉嚨一涼,就跌下馬來。

    趙雲熟練的帶著「飛羽弓騎」圍著敵營轉圈,手中的弓,紛紛射出。

    突然帳內火起,原來混入軍中的拓跋武,見士兵都去迎敵,便在軍中放了幾把大火。

    趙雲見營內火起,知道此乃拓跋兄弟的暗號,立刻收起箭支,命全軍拔出戰刀,對著亂成一團的烏孫軍衝殺過去,烏孫潰敗,不至片刻,戰鬥結束。

    趙雲立刻打開了諸葛亮在他走的時候給他的錦囊,趙雲見後,立刻「哈哈」大笑。

    他令士兵收拾戰場,控制羊群,親自布下防線,將烏孫老營重新整理了一遍。

    ***********

    卻說,衛特司領後軍在支援的途中,正遇藍余所領的殘軍,兩軍一合.清點了一下人數,還有士兵五萬。

    藍余雙眼徘紅,咬牙道:「烏孫勇士的大仇,我們來日再報,你我先回老營,在商議對策,為死去的勇士報仇。」

    衛特司的腦中,突然靈光一閃,急忙對著父親提議道:「父王且慢,請聽孩兒一言,漢人中有一個叫做孫武的神人,他寫有《孫子兵法》,孩兒在路過我族的漢人手中買得一本,其中在計謀中有一段話:『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撫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次漢人追我軍逃,我軍的士氣依然低下。我們就算回到了老營,也不一定能抵擋住漢人大軍。而漢人在追擊我軍過程中,一定會產生驕敵的心態,孩兒覺得我們應該趁這大好時機,領我烏孫勇士掉頭重新攻打漢人大軍,以揚我烏孫神威。」

    藍餘低頭想了一會兒,看了他唯一的兒子一眼,下定決心道:「漢人是天下各族公認的弱小民族,若是我們敗在他們的手上,那我們將會被所有草原上的民族瞧不起。為了我族的榮耀,為了身為男人的善嚴,你們願意當膽小鬼,還是願意當勇士!」

    「我們願當勇士!」「勇士!勇士!勇士!………」

    藍余見士氣高漲,立刻高舉手中彎刀大喊道:「殺……勇士們,隨我殺。」

    這一下突擊,頓時打了在先頭追擊的陷陣軍團中的輕騎部隊一個措手不及,雖然陷陣軍團精銳不至於小瞧對手,但是心理的放鬆還是有的。

    這一下迎頭痛擊.烏孫騎兵充分的發樣了它的彪悍,在沒有雙邊馬蹬的情況下,他們用他們的技術.穩佔了上風。

    前來追擊的大將正是高順,高順見對方士兵神勇,又打了他一個出其不意,知道自己再戰下去可能有失敗之險,只有避敵鋒芒,才是上策。

    高順望了一眼烏孫騎兵,果斷的下令道:「後軍轉為前軍,前軍轉為殿後部隊,撤!」

    所有士兵立刻就按照高順的命令行動向後撤去。

    高順又叫來了一名士兵,對他說了幾句話,那士兵領命而去。

    高順親自領後軍斷後,且戰且退。

    藍余見計策成功,立刻就指揮著部隊全力攻擊。

    過了不久,那名士兵來到了高順身旁,大聲喊道:「任務已經完成。」

    高順一笑,讓所有騎兵分兩路左右插開。

    見了高順軍動向的衛特司,心頭一跳,不明白為什麼本來果斷撤退的對方,會做出這送死的舉動。

    不過,下一刻,他知道了答案,可惜已經晚了,一隊霸氣縱橫的騎兵出現在他的面前,在這騎兵面前,他幾乎有了不戰而逃的感覺。尤其是最前頭的兩將,一將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手中的丈八蛇矛左右揮舞,有如一頭無敵的雄獅。

    另一人頭頂嵌寶紫金冠,身披纓格紅錦袍,腰繫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嘴抹綠靴,手中的一柄大錘也令人望而心生畏懼。

    「燕人張翼德來也!」

    「南蠻盂獲來也!」

    兩將齊聲大喊,聲音幾乎蓋過了兩軍交戰的聲響。

    衛特司吃驚地望著前頭兩將,感慨道:「誰說漢人弱小,就是這兩人,在草原上也是罕逢對手。」

    兩軍一相交,烏孫騎兵立刻就被張飛和盂獲撕開兩道口子,將他們沖了個七零八落。混亂不堪。

    這時,左右兩翼的陷陣騎兵充分的利用他們靈活的優勢,隨意屠宰著失去衝擊力又被衝亂的烏孫士兵,另外已經撤退的兩支陷陣騎兵也在張南的帶領下迂迴到了烏孫士兵的後方。

    原來,高順在見了烏孫騎兵的反擊後。就審視度勢了一番,他覺得單憑自己士兵的力量要想面對人數高於自己,又強悍的烏孫騎兵,即使是勝利也是慘勝,於是他就果斷的改變了戰鬥計劃。

    用自己的小股士兵來拖住對方,再讓戰鬥力最強的「黑甲鐵騎」來進行突破,打亂對方的陣型,再利用自己的騎兵有雙邊馬蹬的特點,來打殺對方被衝亂的殘兵,最後再借用輕騎兵的速度繞到了烏孫兵的後方,對烏孫士兵給予了致命的打擊。

    前後左右四路一起圍殺。

    藍余和衛特司根本就分不清楚對方到底有多少士兵,烏孫士兵的士氣也急速下跌,不過由於陷陣營的騎兵有限,雖然高順的戰法出色,但是還是被藍余和衛特司等人利用這一缺點強行突破了一個缺口逃了出去。

    藍余領殘兵回老營。

    到了老營前。

    一股肅殺之氣從營中傳來。

    衛特司心生警覺,仔細看了一下營寨,立刻高聲道:「父王,有些不對勁,您看此營中明顯有經過整修的痕跡,還有許多營帳搭的位子並不正確。」

    藍余心頭一驚.看了一遍營帳,這一看立刻嚇了他的三魂六魄.高聲喊叫道:「還好王兒警覺,不然我烏孫必然全軍覆滅。」

    原來,這事要追溯到百年前。

    當年漢人常惠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缺乏和盟誠意的匈奴單于,背棄信義,欲以高官厚祿拉攏蘇武和常惠背棄國家,歸順匈奴。蘇武、常惠不辱使命,不失氣節,義正詞嚴給以痛斥,匈奴單于惱羞成怒,扣留了他們。

    匈奴為消磨蘇武和常惠的鬥志,對他們分而治之,拘遣蘇武於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牧羊,囚常惠於官府牢獄.以繁重的苦役折磨他,妄圖以此淫威,使他們屈服,背叛漢室。如果說蘇武在北海受的是饑寒困頓,罕見人煙之苦。而常惠此時己淪為匈奴達貴的宮廷奴隸,完全喪失了做人的自由。然而,常惠始終不忘自己是堂堂大漢的使節,苦愈重而志愈堅,他嚴格的恪守著自己民族崇尚的「士可殺而不可辱」的氣節和信念,挫敗匈奴人多方面的威脅、利誘和欺騙,堅持19年而不屈。直至漢胳帝繼位,匈奴與漢重新和好,匈奴單于才將不辱使命,十九載如一日的蘇武和常惠釋放,厚待以禮,送回漢朝。

    常惠返漢後,受到同僚們的稱讚和漢胳帝的信任,委其光祿大夫之職,留在宮廷作皇帝處理匈奴問題的顧問和應對事務。宣帝繼位後,匈奴與漢的關係又日趨緊張,邊事時有發生,為了聯合西鄰諸國一道抗擊強敵,徹底清除邊患,宣帝遂命悉知匈奴的常惠為校尉,持節出使西域烏孫國,與其結盟合作,共同抗禦匈奴。

    可是匈奴來去如風,夜襲,偷襲令人防不甚防。常惠根據自己對匈奴的瞭解,和中國的五行創了一套非常出色的防禦匈奴偷襲的下寨方法,最後漢、烏合擊匈奴,大獲全勝,消滅了共同的患害。

    由於常惠是文官,回朝後沒有再次領兵的機會,此下寨方法就失傳於大漢,而烏孫歷代卻是記住了這套下寨方法,此下寨方法一直流傳至今。(以上皆為野史,正誤不論)

    而趙雲等人並不知情.他們也只是依照諸葛亮所給的錦囊所設置的請君入甕之計。他們都不知道有這一回事。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亮的連環妙計再絕,也不是老天的對手。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0:59

正文 第237章 智勇雙全——趙子龍

上回說道,諸葛亮打算用連環計策,以請君入甕之法,將入侵的烏孫異族一網打盡。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的計策雖然絕,但他並不知道烏孫族有一個獨特的安營方法,結果讓心思鎮密的烏孫王子衛特司發現了其中的破綻。

    烏孫國國王藍余也經過了衛特司的提醒發現了這一破綻。

    藍餘憤然道:「狡猾的漢人早已經攻破了我族的老營,他們假扮成我族中人的樣子,準備引我軍中計,然後再利用潛藏於附近的士兵將我們全部射殺。狡猾的漢人比惡狼還凶殘,整個老營的士兵居然沒有一個活的。不過我們烏孫國人各個都是勇士,現在我族人辛苦培養出來的牲口全部都在這些漢人的手上,無論是為了我族的興盛,還是為了族中的尊嚴,我們應該舉起手中的武器,將我族族人辛苦培育的牲口給奪回來。」

    在一旁的衛特司深深的望了一眼已經氣急攻心的藍余,柔聲勸說道:「父王!不行啊!漢人士氣高昂,他們在此地一共有多少士兵,我們並不是很清楚,再說了,我族身後也還有一群不知道數量的漢人部隊,要是他們趕來,給我們來一個前後夾擊,我族危矣。依孩兒的意思,還是撤回本土再進行商議。」

    藍余聽了衛特司的建議,憤怒的心情也已經平定了下來,思索了片刻,就點頭同意了衛特司的建議,大手一揮,令全軍撤退。

    一直在暗處監視對方動向的趙雲,見對方立於帳外卻遲遲未入,心中已經感到了對方已經看出了一些蛛絲馬跡,這時烏孫王突然領著大軍由北方撤離,就更加令他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於是當機立斷,召來副將王平和拓跋智。

    趙雲命令王平領一千士兵死守營地,又讓拓跋智拿自己的親筆書信,前去請求支援,自己則領著四千士兵對著烏孫大軍衝殺過去。

    當然趙雲不會和烏孫族人蠻幹,一支支利符如飛蝗一般射向烏孫士兵。此時的烏孫士兵總共還有兩萬,人數是趙雲軍的五倍,不過烏孫族人害怕後頭諸葛亮大軍的援軍,並不敢與趙雲的部隊交戰。只是留下了一隊士兵殿後,藍余自己領著其餘敗將向西方逃竄。

    顯然趙雲已經察覺了藍余的想法,他並不與殿後的烏孫士兵交戰,只是用兩陣箭雨射亂了對方的陣型就強行突破而去。

    趙雲也學聰明了,他也不跟藍余所領的烏孫大軍交戰,而是利用自己的優勢繞到藍余的前面,不讓他前進一步。

    本來以烏孫的良馬和烏孫士兵的高超騎術,還不至於被趙雲短時間內追上,可是烏孫族人經過連連惡戰,無論是人還是戰馬都已經疲憊不堪,根本就快不過養精蓄銳的「飛羽弓騎」。

    反正就是一句話,趙雲是徹底的粘住了藍余所領的烏孫大軍,不讓他們有任何突圍的機會。

    藍余見突圍不了,就立刻發施號令,領軍馬排列成陣,東一隊,西一隊,整齊的排列起來。

    又過一陣,忽聽左首的一隊士兵角聲響起,幾排兵馬衝了過來,當先的將官是個瘦長青年,身上披了黑色披風,高舉長刀,領頭衝鋒。

    趙雲也令所有的士兵組成一道防線,下令:「若是敵方有打算強行突破的,立刻以連射拒之。」

    副將王射領命。他將所有騎兵排成三排.以作連射之用。

    連射:顧名思義是連綿不斷的箭雨,先是第一排射擊,在是第二,最後是第三。當第三排射完後,第一排也作好了射擊的準備。就這樣循環下去,直到箭枝用光為止。

    趙雲知道藍余擺下陣來,就是為了拖住他的大軍,讓他可以順利的撤出,所以他並沒有打算和烏孫進行兵刀戰,不過對方已經劃出了道來,他豈有不接之理。

    常山趙子龍技高人膽大,他放下弓箭,拔槍取劍,獨自一人對著那衝來的部隊衝了過去。趙雲荷荷狂叫,衝入敵陣,左劍右槍,強行殺開一條血路,直衝到那個瘦長青年之前,敵軍主將見他來勢兇猛,勒馬退開,趙子龍手起劍落,將三名持旗大漢一一砍死,敵將想逃.趙雲不讓,一手將重達數十斤的大旗舉起,對著瘦長青年射去,大旗去勢極快,那人來不及閃躲,旗桿破胸而入,大旗去勢不減,將那個帶飛了出去.直至一丈方才落了下來。

    烏孫王藍余和衛特司見趙雲如此悍勇,盡皆駭然,「飛羽弓騎」歡呼狂叫,紛紛為趙雲神勇而發出震天的呼喊。

    又有一隊人馬在一位黑袍將軍的帶領下越眾而出。

    趙雲一笑,收劍回槍,取出弓箭,對衝了過去。趙雲箭無虛發,接連將烏孫兵射倒了十餘人,兩名烏孫將官持矛衝上前去,被他嗖嗖兩箭,都射下馬來,黑袍將軍也被趙雲一箭射於馬下。

    趙雲突然一笑,突然掉轉馬頭,以訊雷之勢,策馬飛向藍余衝去。

    趙雲衝近射程,弓弦響處,一箭正射在藍余胸口.接著又是一箭,直向藍余喉嚨上射來,藍余左胸中箭,只聽噹的一聲,箭頭有一半沒入藍余胸口,不過藍余的胸甲裡有一護心鏡,此箭並未對他造成很大的傷害,藍余見又有箭到.急提馬韁,斜身躲避,這一箭勁力好生厲害,從左肩插入,直穿沒羽,藍余頓時摔於馬下。

    烏孫王藍余中箭落馬,族中人人大驚失色。

    藍余為安定軍心,忍痛上馬,大喝:「整隊殺敵!」

    幾位將領立刻回身領兵去殺趙雲。

    趙雲見沒有射殺藍余.心中暗叫可惜,重新取出槍劍對著烏孫大軍又一陣衝殺,又有三名勇士齊聲呼喝,手挺兵刃衝了上來。

    趙雲見這三人身高馬大,喊聲如雷,縱馬奔近身來,當即拍馬迎上,長槍一起.「啪」的一聲,將一名勇士手中的大刀刀桿震斷,跟著一矛透胸而入。兩名勇士雙槍齊至,一人壓住趙雲槍頭,令一人的長矛刺向趙雲小腹,趙雲左手一砍斷了快近小腹的長矛,雙腕翻轉,長槍挑起壓在他槍上的長矛,銀光一閃,穿胸而入,另一人也被趙雲快馬砍死。

    趙雲殺的興起,亂砍烏孫士兵,手起,衣甲平過,血如湧泉,染滿袍甲;所到之處,猶如砍瓜截瓢,威風八面。

    不至片刻,趙雲所到之地,竟然無人敢與其交戰。

    遠處被重重士兵保護住的藍余,見了趙雲的雄風,也不由讚道:「真英雄也。」

    突然,衛特司大叫一聲:「不好,我們又中了狡猾漢人的計策了。」

    藍余心頭一跳急道:「王兒,這話怎麼說的?」

    衛特司苦臉道:「此人不知是誰,其智可比天上雄鷹,其勇也可當地上狂獅,他獨自一人上前迎戰.讓我們覺得有機可乘,認為殺他可亂敵兵。而他真正的目的是拖延時間,等待後方的援兵支援,他在不動聲色下,就拖延了我族近一個時辰,實在是太狡猾,太厲害了,不知道他憑什麼認為他一個人可以與我族勇士對擾!」

    藍余這時也明白了趙雲的真正用心,急忙下令全軍由左路迂迴突圍。

    趙雲見烏孫兵的動向,也明白了自己的計策己經失效,被別人識破了.也就急忙組織士兵跟了上去,於烏孫大軍並排而行。

    轉眼半日已過。

    趙雲心中奇怪極了,他與烏孫一路交戰已經有了半日,別說有援軍,他就連一個援軍的影子也沒有看見,派出去的數十名傳令的士兵一個也沒有回來覆命。

    不過,他還是盡力的跟著藍余的大部隊.他既不進攻,也不讓路,反正就是不讓烏孫的大軍通過,如果不是因為箭枝有限,趙雲早用飛射就將他們全數消滅了。

    不過在趙雲的細算之下,「飛羽弓騎」的箭依舊是烏孫部隊的噩夢,前提是烏孫要大舉攻擊才行。

    時間如流水般飛逝,趙雲已經和烏孫這支部隊磨蹭了整整一天,援軍依舊不見蹤影,在這一天裡,趙雲不斷的對著烏孫進行騷擾.烏孫也不斷的對著趙雲發動突破。

    現在藍余的身旁最少也有兩千人作為守護,他怕人一少,就被趙雲衝到了面前,趙雲也不敢合眼,生怕自己一合眼就讓藍余溜了出去。

    在這裡我們不得不說趙雲的厲害,帶著四千人居然把藍余的兩萬人死死的卡在戰線上。

    藍余想群起突擊,趙雲會以騎射法,慢慢的消耗對方的士兵,藍余想分散兵力四竄,趙雲就帶著四千人馬直接對著藍余的所在的地方衝過去,讓他不得不立刻將士兵聚集起來保護自己。藍余想以速度甩開趙雲的部隊,可趙雲的「飛羽弓騎」速度並不比烏孫騎兵差,烏孫又是經過連連大戰,體力比不上「飛羽弓騎」,自然也不可能甩開趙雲。藍余打算以小隊人馬,輪流消耗趙雲的體力,可是趙雲就是一尊戰神,來一個,死一個,來兩個,死一雙。最後還導致了烏孫族中的大將幾乎被趙雲挑了,小將也不敢出戰。不但對戰況沒有任何轉變,還落得士氣大跌的下場。

    反正趙雲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你有你的張良計,我有我的過牆梯,無論烏孫用的是什麼計策,趙雲都一一破解。

    現在兩軍相隔的距離不過五百米,兩軍誰也沒有吃過東西,誰也沒有合過眼睛,兩軍都疲憊到了極點。

    這時,王平帶著一百名小分隊趕了上來。

    趙雲看到了王平大喜過望,神情也頓時變得疲憊起來。趙雲並不是鐵打得,一天一夜,時刻都要提高著警惕,還經常在亂軍中撕殺,體力急劇沾消耗,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意志堅定,可能早就累垮了。

    趙雲問道:「子均,援軍什麼時候來?」

    王平搖頭道:「奉軍師之命,請將軍速速領兵回營!」

    「什麼」趙雲的聲音頓時提高了八倍:「現在只要有不到兩萬人的士兵,就可以將他們徹底打敗,為什麼要撤?」

    「不知道,將軍去追擊烏孫大軍不久後,三將軍和高將軍就到了,本來他們打算追擊的,可是軍師得到了消息後,卻不讓他們追擊,直到今天軍師才命在下來尋趙將軍回去。」王平平靜的回答道。

    趙雲心中想道:「也許軍師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吧!」想著。他不甘心的看了一眼在軍旗下的藍余,無奈的下令全軍撤退。

    趙雲一來到軍營,先安排好所有士兵,就邁著疲憊的步子向議事營帳走去。

    「在下有事想向軍師請教,勞煩兩位通報一聲。」趙雲有禮的對著議事營帳外的兩名守衛說道。

    「軍師說了,若是趙將軍求見,不必通報,可自行入內相見。」其中一名守衛微笑的回禮道。

    議事營帳中。

    諸葛亮正幽閒的看著兵書,突然趙雲走了進來。

    諸葛亮放下兵書笑道:「趙將軍這幾日辛苦了。」

    趙雲搖頭道:「這點累不算什麼,只不過雲不明白,本來只需一戰就可平定的烏孫,軍師為何要放棄?」

    諸葛亮輕搖著羽扇答道:「烏孫世代與我大漢交好。此次他們入侵我軍疆土,完全是受了漢賊曹操的鼓惑。現在烏孫一族大約有七萬大軍戰死於此地,烏孫國本就人口稀少.此次又少了七萬大軍和無數牲口。他們要想恢復過來,並非短時間就可以恢復過來的,就依照烏孫當前的發展趨勢,想要恢復到未出征前一樣,他們還得經過十年的時光。如果我軍現在將烏孫王殺了,那烏孫就會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他們很容易就會被匈奴或者是其他部落一口吞併掉,到時候曹操還可以用重金收買其他的部落,進攻我軍,在我軍後方搗亂。若是我們放過烏孫族一馬,他們就會回到自己的領地,一面發展自己的實力,一面抵擋別族的侵略.也就沒有時間顧及到我們了。」

    趙雲明白了諸葛亮的意思,說道:「軍師的意思雲懂,不過就算我們放了他們,他們也不會感激我們,反而會視我們為仇敵,這樣一來,有可能會養虎為患。」

    「不會」諸葛亮非常自信的說道:「只要我們將剩餘的兩萬士兵和烏孫王一起活捉,然後在烏孫國最關鍵的時候放他們回去,亮雖然不能保證他們會感激我們,但至少他們不會視我軍為仇敵。」

    趙雲笑了笑,說道:「軍師,這不太可能吧!已經過了幾個時辰了.現在就算怎麼追也追不上了。」

    「本來想活捉烏孫王是不可能的,但是趙將軍憑著自己的能力,將這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此次戰鬥已經勝利在望,此次戰鬥趙將軍應當居於首功。」諸葛亮很認真的說道。

    趙雲不好意思的說道:「只要軍師不怪罪雲沒有服從命令.雲就很感激了,哪裡還敢居什麼功啊!」

    諸葛亮正色道:「軍師只在於出謀劃策,擬訂作戰計劃。而大將才是真正執行計劃的人,一個將才不但要有攻城拔寨,以一擋百能力,最主要的還是根據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的變化而採取相應的對策以保證完成總體的作戰計劃。還有是在軍師的計策中萬一出現了漏洞,那出色的將領就會果斷的採取一系列的措施來彌補這個漏洞,畢竟人總有犯錯的時候,軍師也是人,也會犯錯,也正是因為如此,孫武的《孫子兵法》地『九變篇』上才有了『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合。泛地無捨,衡地合交,絕地無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這一段話。」

    意思是:帥將領兵在外,要根據戰場具體情況獨立行事,不必惟君王之命是從。

    諸葛亮接著道:「將軍正是果斷的出兵圍堵烏孫王,使得亮的過錯得到了彌補,正是因為將軍的果斷,也令亮從中找到了戰機。令亮有十成的把握可以將烏孫王和他的兩萬士兵,全部生擒。」

    趙雲喜聲道:「如此正好,雲還擔心真的讓那些異族跑了,現在軍師已有了定計,雲也安心了。軍師若有吩咐,雲隨傳隨到。」

    諸葛亮笑著說道:「將軍現在的任務就是回營休息,不出三日,烏孫王必定成為亮的甕中之鱉,隨手可擒。」

    諸葛亮說這話的時候,雙眼露出了陣陣精光,臉上亦充滿了鬥志。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0:59

正文 第238章 諸葛亮揮手成兵 智孔明甕中捉鱉

上回說到,趙雲以弱小的兵力,將烏孫國國王藍余卡在涼州境內。不過,就在快要勝利的時候,諸葛亮卻叫退了趙雲,放棄了一次良好的勝利時機。

    這時,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諸葛亮召集了眾將軍議事。

    不至片刻,眾將齊聚一堂。

    趙雲事先已經得知了一些消息,知道諸葛亮此次召集是為了生擒烏孫王,見眾人已經齊聚,便上前說道:「軍師,人已經到齊了,請下令吧!如果晚了,可能真的追不上了。」

    諸葛亮微笑的給了趙雲一個放心的眼神,問道:「如果你們是烏孫王,在趙將軍走後,你們會幹些什麼?」

    張飛習慣性的脫口道:「逃啊!這還用問。」說著還詫異的望了一眼諸葛亮嘀咕道:「軍師是不是瘋了,這麼簡單的問題都想不明白。」

    諸葛亮並不答話,目光繼續掃視著帳中眾將。

    這時,高順站出來回答道:「烏孫經過連方大戰,體力的消耗很大,再加上子龍將軍的近身圍堵,其消耗的體力可想而知。若順是烏孫王,見子龍將軍在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撤退,第一個反應就是對方的後方出了問題。畢竟若是真的有援軍,那援軍早就應該到達了,順有了這個想法後,就不會急於趕路,應當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下營,殺馬充飢,恢復體力,以不變應萬變。只有體力恢復了,才能逃的更快,若是徹夜枉奔,不需要幾個時辰,這支隊伍就會飢寒交迫,再無體力繼續戰鬥,萬一這時有一支部隊出現,那就算是沒有經過訓練的農民,也能打敗這支部隊。」

    諸葛亮撫掌笑道:「高將軍說的不錯,若是對方強行奔逃,現在肯定已經累趴下了。惟有找一安全之地休息,恢復體力和戰鬥力才是上策。對方軍中也有能人,必然知道這一點,亮料定了對方這個時候正在休息,只要我們領大軍將他們包圍起來,那我軍就可將這支部隊全部生擒。」

    「軍師,我軍只有五萬多人馬,要想圍住對方兩萬,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吧?」趙雲問道。

    這問題一出,帳中所以人都紛紛附和,五萬人馬要想圍住二萬,這根本就不可能。

    誰知諸葛亮卻笑道:「誰說我軍只有五萬的,亮隨便都可以召集二十萬大軍。」

    張飛雙眼一番,嘀咕道:「完了,完了,軍師真的是瘋了,我們只帶了五萬人馬.哪有二十萬可召集的。」

    諸葛亮不理會張飛,笑道:「涼州人口有近百萬之多,其中男者就有六十萬,這些皆為大漢子民,亮召集個十幾,二十萬用來虛張聲勢,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我們從烏孫那裡繳來的牲口,剛好是這些百姓的口糧,馬騰將軍的糧食也隨後就到,短時間內,我們不需要為糧食而發愁。」

    趙雲和高順都已經想明白了諸葛亮的計劃.各自都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草原上,藍余、衛特司正在一處比較安全的地方休息。

    原來他們兩人見趙雲大軍撤退,心中的大石頓時落了下來,兩人精神一放鬆下來,頓時一股疲憊的神態湧了上來,在衛特司的提議下兩人快速找了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殺馬充飢,就地休息。

    由於他們害怕火光暴露自己的位置,到了晚上,他們都熄滅了火堆,人人都躺在黑忽忽的草地上體息,就連放哨的士兵,也累得睡了過去。

    他們都不知道,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追蹤高手拓跋尋的監視下。

    夜黑風高,正是殺人時。在趙雲、高順、張飛的引領下,五萬士兵,十五萬臨時民兵隊伍全部馬嘴上嚼,馬蹄裹布靜悄悄的靠近了烏孫大軍的休息地。

    在距離烏孫大軍休息地五里的時候,二十萬人馬緩緩的分為左右兩隊,將烏孫大軍給包圍了起來,這短短的五里路,諸葛亮的部隊居然用了近兩個時辰,不過還好,大軍並沒有被烏孫士兵發現。

    忽然一聲驚天動地的吶喊聲,側後兩邊鼓嗓搖旗,四周火光沖天,左邊殺出了拓跋尋.右邊殺出了拓跋武。

    藍余、衛特司在睡夢中驚醒過來.發現四周的無數火把,頓時一口冷氣直衝頭頂,所有的烏孫士兵全亂了,紛紛四處逃避。

    藍余並不甘心,他瘋枉的吶喊著,全力的召集士兵,可是這一切都於事無補,拓跋尋、拓跋武兩人各領千餘士兵.在烏孫軍中亂竄,他們並不殺人,他們的目標是戰馬,草原上的民族一但沒有了戰馬,那他們就成了軟腳之蝦。

    拓跋尋、拓跋武左右壓制著馬匹,熟練的吆喝著,手中數丈長的馬鞭「啪、啪、啪」的揮甩,將戰馬向東方驅趕。

    待藍余、衛特司發現後,拓跋尋、拓跋武早已經趕著馬群出了包圍圈。

    諸葛亮揮軍團團圍住了烏孫,這一仗,致使藍余陷入孤立無援,束手待斃的絕境。

    天空不作美,就在圍住烏孫大軍的第二日,天下起了大雨。草原上的雨非常的怪異,要不就不下,一下就下個十幾二十天。

    諸葛大軍圍困烏孫士兵,圍而不打,將士同患難,成竹在胸,破敵只在彈指之間。

    這時,正值九月天氣.秋雨連綿,諸葛軍的將士穿著淋濕的衣服,被草原上的秋風一吹,瑟瑟直抖,軍中各個大將紛紛請求下令攻打烏別大軍,以求速戰速決,不再受這鬼天氣的折磨。

    諸葛亮卻穩坐中軍帳,不急不忙的說:「此時攻打有三不可。敵軍精,我軍雜,此一不可;我軍大多為騎兵,草地經雨水沖刷,深淺不一,不利我軍戰鬥,若是逼的太緊,對方拚死一戰,我軍必然傷亡慘重,此二不可;烏孫一族的存亡,關係我軍日後後方安危,此三不可也。

    此刻對方營中並無帳篷,可以食用的馬匹也不是很多,食物必然難以為繼。我軍有充足的糧草供應,久圍不攻,敵軍乏糧,必然軍心渙散,待雨停之後,對方必然來降。」

    眾將聽了,也明白其中關鍵,不過高順依舊擔憂的道:「軍師說的固然不錯,可是即使士兵受得了,那些西涼的百姓卻抱怨不停,如果在這麼持續下去,我怕他們越來越不滿,從而引起暴亂!」

    諸葛亮低頭想了一會兒,道:「多多和這些人交流,交流,跟他們說三日之後,若雨未停,他們可自行離去。」

    「這不妥吧?三日後,雨要是真的未停,那……」

    諸葛亮大笑道:「兵法云:『兵者,詭道也;戰者,逆德也。善因事變。』帶兵打仗,要機動靈活,因地制宜,有時用勇,有時用智,不可熊貓畫虎,一概論之。現在若貪小利而強攻,烏孫兵必死戰作困獸鬥,我軍將遭受不必要的傷亡,不如以逸待勞,我觀天文,三日後天必然放睛,那時對方是飢寒交迫,此刻只要一紙降書,對方必然投降。」

    諸葛亮的滔滔一席話,聽得眾將官眉開眼笑,紛紛翹起大拇指道:「哎呀,想不到軍師早已胸有成竹,穩操勝券了!我等這就去安撫民眾。」

    三日後,果然雨住天睛,橫空裡出現了一條美麗的彩虹,諸葛營中一片歡騰,人人摩拳擦掌。

    此時,被包圍的烏孫大軍景況更慘,烏孫士兵不僅受雨水之苦,無材之愁,更因糧草緊張,而怨聲不斷,病餓交困。

    諸葛亮讓趙雲等將每隔一會兒就佯攻一次,烏孫士兵久被圍困,糧草不濟,哪裡還有鬥志?

    藍余又驚又憂,十日之內,竟然老了十歲,此刻的藍余以無半點出征時的那趾高氣昂的神色,有如一隻鬥敗了的公雞。

    衛特司見父親這個樣子,難過極了,輕聲勸說道:「父王,我們降!沒有退路了!這些生病的戰士是無辜的啊!我們不能成為族中的罪人。」

    藍余萬般無奈之下,令衛特司出面到諸葛大營求降。

    趙雲見衛特司一人走出,趙雲認得他是一直在藍余身旁的那個人,心知此人是藍余心腹,連忙叫軍卒上前擒了,帶到中軍大帳。

    諸葛亮坐於高帳之中,看著衛特司說:「你可是來求降的?」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衛特司躬聲道:「我父王聽信了漢丞相曹操的妖言,冒犯了大漢天威,父王現在已經後悔萬分,特請大人饒我族人一馬!烏孫國上下必然緊記大人恩德。」

    諸葛亮不屑的冷哼了一聲,道:「烏孫國?什麼烏孫國!你以為這世上還會有烏孫國嗎?不怕實話告訴你,漢賊曹操已經買通了大月氏國,讓他出兵攻佔烏孫國所有領土,然後再由大月氏國出兵打我西涼。」

    衛特司神情一震.顫聲道:「此話當真?沒有說謊?」

    諸葛亮勃然大怒道:「呸!你一個亡國奴,一個階下囚,我為什麼要騙你!」

    衛特司失神地搖頭道:「不可能,不可能的,漢相曹操明明送了一份大禮給父王,又和我烏孫國訂立了盟約,他不可能這麼幹的,他不可能這麼幹的……」

    諸葛亮冷聲譏笑道:「你不看看你們烏孫國的實力,憑什麼和我們大漢鬥?漢賊曹操的真正意思是買通你們烏孫國,讓你們送死,消耗我軍的實力,然後再讓大月氏國乘機攻入烏孫國,代替你們的位置來和我軍交戰,哈哈……現在你們從頭到尾就是曹操手上的一顆棋子而已,有什麼值得炫耀的,真是笑死人了。」

    諸葛亮的口才不是吹的,對著烏孫王子一陣冷嘲熱諷,不過在關鍵的時候卻將苗頭指向了曹操。

    衛特司顯然已經相信了諸葛亮的話,氣的全身打顫,淚水都流了出來,衛特司咬著牙齒道:「天殺的曹操,天神不會饒恕你的。」良久,他略微平下了心情,激動的問道:「我國到底被滅了沒有?」

    「沒有」諸葛亮笑著回答道,衛特司心裡剛生出了一絲希望,不過很快就被諸葛亮的下一句話給打破了。

    「不過也快了,你們父子都已經被我生擒,烏孫國已經成了無主之國,烏孫國無首領主持大局,它離滅亡不會很遠了。」

    「大人」衛特司突然跪了下來,有點要哭的道:「大人,求求你救救烏孫國吧!烏孫國願意年年進貢,為劉大人抵擋外族。」

    諸葛亮露出心動的神情,「低聲」自語道:「有了烏孫國幫忙我族抵擋其他各族,對我軍非常有利,比對上大月氏國要攻打我軍,強得多了,可是這種事情我做不了主,必須去問問我家大人的意見。我現在就修書去長安詢問,你放心,來去只要一個月的時間,很快的!」

    烏孫國就那屁股點大的地方別說一個月,只要力量強盛不要十五天就可以全部將他佔領。

    衛特司急得像一隻熱鍋上的螞蟻,突然他下定決心道:「只要大人放我父親回去,在下願意跟隨劉大人二十年。」

    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衛特司是烏孫國唯一的王儲,也就是日後的國王,「跟隨劉大人二十年」這是好聽話,說白了就是當二十年的人質。

    諸葛亮一呆,急道:「不瞞你說,我也很想和你們結盟,不過如果我自作主張會被殺頭的,我不願意冒這個險。」

    衛特司繼續哀求道:「大人……」

    諸葛亮突然神色一變,一副烈士的模樣說道:「不管了,為了我軍的利益,死我一個算的了什麼,你快些回去告訴你的父王,我同意了。」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謝謝大人!烏孫國上下將永感大人的恩德!」衛特司說著急忙跑了出去。

    諸葛亮在衛特司走後,臉色露出了奇怪的神情。

    一旁的趙雲感慨道:「還是軍師厲害,曹賊的計謀就被軍師給破壞了。」

    諸葛亮沒有好氣的說道:「什麼曹操的計謀,是我讓人假扮曹操的使節,去誘感大月氏國攻打烏孫的。」

    趙雲聽了呵呵的笑了一笑,乖乖的閉上了嘴巴。

    這一路烏孫國的威脅,就這樣被諸葛亮給化解了,並且巧妙的將所有的錯都推卸在曹操的身上,讓曹操吃了個啞巴虧。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1:00

正文 第239章 大破匈奴

卻說,另一頭龐統率「天罡軍團」「地龍軍團」兩大軍團共計六萬大軍齊入西羌,增援羌族。大軍一到,就受到了羌族百姓的熱情款待。

    羌族上下也一掃原來的煩憂,各個士氣高漲,信心百倍。「天威神將軍」的到來.讓這些生怕滅族的百姓,人人都燃起了新的希望。

    匈奴是中國古代北方的遊牧民族。其族屬尚無定論,主要有突厥、蒙古等說。無文字。戰國末,帶擾掠秦、趙、燕北邊,三國相繼築長城以拒之。冒頓單于在位(前209~~前174)時,統一各部,建立國家、統有大漠南北廣大地區。老上單于(約前174~~前160)時,匈奴勢力東至遼河,西越蔥嶺,北抵貝加爾湖,南達長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草原遊牧帝國。漢初,匈奴不斷南下侵掠。公元前200年,圍漢高租劉邦於白登山(今山西大同東北),遂迫漢朝實行和親,且歲奉貢獻,並開關市與之交易。然而,匈奴仍屢屢背約南侵,成為漢朝一大邊患。漢武帝時國力強威,曾3次(前127,前121,前119)大舉出兵反擊匈奴,匈奴勢力漸衰。漢代,匈奴由於天災、人禍及漢軍的打擊,發生過兩次分裂:一次是公元前57年左右出現的五單于並立局面。結果是公元前53年呼韓邪單于歸漢,引眾南遷徙至陰山附近。公元前36年,漢西域副校尉陳湯發西域各國兵遠征康居,擊殺與漢為敵的邦支單于,消滅了匈奴在西域的勢力,公元前33年,漢元帝以宮人王嬙(昭君)嫁呼韓邪單于,恢復了和親。另一次是王莽篡漢後,匈奴的勢力有所發展。但到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日逐王比被南邊八部擁立為南單于,襲用其祖父呼韓邪單于的稱號,請求內附.得到東漢允許,匈奴又一次分裂,成為南北二部。

    南匈奴屯居朔方、五原、雲中等郡。

    此次匈奴南下攻打西羌,領兵元帥是匈奴的名將甘欒。不過甘欒在攻打西羌的戰鬥中被羌族死死的給卡在了族外,一個月中並無任何值得炫耀的戰功,也沒有什麼建樹。匈奴單于大怒,立刻摘了甘欒的元帥頭銜,命新任的左賢王阿拉達領兵十萬前去支援。

    阿拉達是匈奴單于的叔叔,為人狡猾多智,極富有才幹.是匈奴單于最粗的一根臂膀。

    阿拉達人馬點齊,辭別王駕,出了番城。一路旗旛招展,軍令嚴明,大非從前出兵氣象。

    不數日,到了大寨,早有甘欒率領眾將等一齊出營迎接,阿拉達進營坐下,眾將參見已畢,甘欒已有諭旨降職,繳上元帥印,退居監軍之職,阿拉達帶來十萬人馬一併編入隊伍,共計十五萬大軍。

    甘欒一面擺酒,替阿拉達接風,一面犒賞三軍。

    席間,阿拉達問甘欒道:「甘將軍奉我王之命征南,起先還聽了才報捷頻傳,怎麼到後來懈弛了軍務,只是觀望,並不進攻,不知是為何?」

    甘欒道:「回賢王,並非末將敢於停兵不進。一來,羌族戰士的抵抗過猛,他們各個都手拿利刃,身穿鎧甲,裝備都精良了不少,強攻只會增加傷亡;二來西羌姜昆是一員宿將,他的長子薑慶也是智勇雙全,他們堅守領地,就是不出戰,任憑我們百般罵戰,他只佯佯不睬。末將亦無可奈何,所以在下就打算先尋找戰機,等時機一到再做打算。」

    阿拉達聽說,點一點頭道:「這也怪你不得了。羌族也是草原上的民族,他們以箭稱雄,若是死守,他們的箭確實可以給我們帶來一些麻煩。」

    突然,「報!」一個探馬的聲音由帳外傳了進來。

    阿拉達揮手讓探馬進來。

    探馬躬聲稟報道:「漢人的人馬已經來到了羌族,在離我軍以南的三十里處安營,人數大概六萬人。」

    阿拉達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高聲叫道:「先鋒聽令。」

    吳奇上前打拱道:「末將在此聽候調遣。」

    阿拉達道:「你可自帶本部人馬,於今夜二更時分,悄悄趕對方漢人的軍營,趁漢人遠來不及防備,強行攻打,便宜行事,萬事小心在意,本王這裡隨後就會讓士兵前去接應。」

    吳奇領令而去。阿拉達又點族中勇士幸力、哈狼、石慶龍、石慶豹,「各帶兵三千,前往漢人營寨接應吳奇,只要漢人一中計,諸位就分兵包抄攻打,不得有誤。」

    四將答應.領令而去。

    **************

    卻說,那龐統在羌族受到了強烈的歡迎,為此羌族還刻意舉行了一個小型的歡迎宴會,來款待他們。

    龐統吃飽喝足後,就在帥帳中思考著破敵妙計。

    匈奴不同於其他各族,匈奴人雖然在草原長大但是他們打仗並非像其他部落一樣.靠的是勇力,決大部分的匈奴人,都是依靠計謀來取勝的,這也是匈奴的部落能在草原上一方獨大的主要原因。

    龐統一時間也無法想到什麼妙計,心煩之下,就灌了幾口酒,想讓腦袋靜一靜,猛聽帳外一聲雷響,如同天崩地裂之勢,好不嚇人。

    龐統頓時心頭一跳,想道:「匈奴人最善於的就是夜襲,我軍千里趕來,人人都有疲態,萬一匈奴乘機夜襲,我軍雖不至於殘敗,但在羌族面前就會威嚴掃地。」

    想到這裡,便急急打起聚將鼓。一聲鼓響,但見那些帳下眾將,紛紛進帳,向龐統請令。

    龐統佈置了一番,這才放心下來。

    時間一久,正是二更,恰是吳奇帶了本部人馬到了營外。

    吳奇見營內防守鬆懈,一聲吶喊,領大軍朝正營衝去,吳奇身先士卒,手持大斧,飛馬而行,那些番兵,一個個隨後上來,勢不可當。

    吳奇舞著大斧對著帥帳衝去,路還沒有奔至一半,吳奇突然連馬帶人顛下土坑,這是一個巨型陷阱,陷阱下都是一根根尖銳的木棍,吳奇當場被木根刺穿,死於非命。

    匈奴人雖然善騎,但他們也無法在高速飛馳的情況下再瞬間就停下馬來,一個個步入了吳奇的後塵,匈奴兵頓時陷入了恐慌之中。

    這時又是一陣火箭的襲擊,左邊殺出馬岱,右邊殺出程銀,後面又殺出了成宜,三路齊攻打死匈奴兵無數。

    幸力、哈狼、石慶龍、石慶豹四將見己方中計,領大軍出來相救。四員匈奴將官只是沖了一半,左右兩邊就殺出了兩人。一人正是手持飛翼神槍,頭帶獅盔腰束獸帶,一身銀甲白袍的西涼貴公子——『錦馬超』,另一人身穿鱗甲,腳蹬戰靴,獅鼻虎目,不怒自威的大漢,正是西涼戰將——龐令明。

    好一個西涼馬超.在黑暗裡看得清楚,馬超神槍飛舞就對著石慶龍、石慶豹兩兄弟殺過去。

    石慶龍、石慶豹兩兄弟也不甘示弱,催馬舉刀,嚷著要來取馬超的首級揚威,石慶龍手揮大刀,當頭猛砍,馬超身子一矮,突然鑽到馬腹之下,那武官一刀砍空,正待回馬,後心已被一槍刺進,馬超擲開屍首。

    石慶豹見哥哥戰死,怒喝一聲:「還我哥哥命來!」舉起狼牙搾往他頭頂猛砸下來,馬超舉槍格開,還了一槍,那人回體橫掃,棒法奇特。

    馬超與石慶豹斗了數合,槍招突然加快,挺槍把那人刺於馬下,餘眾大驚,發喊逃散。

    幸力也在戰場上對上了龐德。

    龐德魔刀連續猛斬了十刀,幸力不敵,想逃,被趕上的龐德一刀砍為兩斷。

    哈狼見三人在瞬間戰死,心生怯意,不敢再戰,敗出圈子,馬超與龐德趁勝追殺番兵,只殺得血流成渠,頭如瓜滾,才打得勝鼓,回大營去了。

    這一戰匈奴連死四將,共損失士兵三千有零。而龐統的大軍卻只有百人傷亡而已。

    戰一打完,龐統就立刻召集眾將議事。

    眾人一到達議事廳,龐統就立刻下令道:「馬超、龐德、馬岱聽令。」

    「末將在!」

    「你們立刻領所有騎兵,以最快的速度,強行攻打匈奴大營,能多快就多快。」龐統嚴肅地說道。

    「領命。」三個立刻召集了二萬騎兵,向匈奴大營衝去。

    卻說,哈根獨自一人領著殘兵退回了大營,此時天已濛濛亮了。

    一宿都在等消息的阿拉達,見哈狼傷痕纍纍的模樣,不用哈根說就知道自己的計策失敗了。

    阿拉達現在最關心的就是吳奇、幸力、石慶龍、石慶豹這四人的生死,他焦急的問道:「吳奇、幸力、石慶龍、石慶豹這四位勇士呢?」

    哈狼泣聲道:「幸力,石慶龍,石慶豹已經死於馬超和龐德之手,吳奇中伏,恐怕也是凶多極少。」當即哈狼將戰況說了一遍。

    阿拉達抬頭望著蒼天,久久才冒出了一句話:「是我太小看漢人了,一時大意.居然連折四員大將。」

    阿拉達望著哈狼,歎了口氣道:「哈勇士回營寨歇息去吧!」說著阿拉達自己也轉身走回了帳篷。

    阿拉達進帳不久,忽聞報:「不遠處塵土沖天,不知何處兵馬來到。」

    阿拉達大驚,親自出帳觀看,只見遮天蔽日的塵揚中飄著三面大旗,上書「建威將軍馬超」、「建武將軍龐德」、「昭武將軍馬岱」。可能吧?是不是看花了眼?揉揉眼,再看,那旗已飄到離自己還有數百米的地方,旗上清清楚楚繡著「馬」和「龐」兩個大字。

    阿拉達這個驚呀,腦袋嗡地大了,頭髮唰的豎起來了,真個是魂飛魄散,六神無主,好半晌,方緩過勁來,急忙下令集合兵力戰鬥。

    此時此刻阿拉達根本就沒有想到對方會這個時候會出兵。匈奴人雖然受到了漢文化的熏陶.但是他們並沒有象漢人那樣受過嚴格的訓練,尤其是在整隊上面,短時間內匈奴人根本就無法整理出個像樣的作戰隊伍。

    也許就是因為清楚了這一點,龐統才命馬超、龐德來一個如此奇怪的出其不意。

    三百米……一百米……五十米……十米

    馬超大吼一聲:「天威神將軍在此,誰願上來受死。」咆哮之餘,手上的神槍也化作萬道槍影,不至片刻就有十餘人死在他的槍下。

    馬超連殺數十人,把手中長槍一揮,率領那數千多名健兒,同催戰馬,旋風般的對著中軍大帳衝去,馬超本意是自己人少,上來先將敵人指揮全軍的主旗砍倒,再以部下輕騎精銳猛攻敵軍中軍。只要敵人中軍一亂,左右兩軍自然也就跟著亂了起來,不由分說,上來便往中軍猛攻,飛翼神槍舞動如風,匈奴士兵挨著一點,便是筋斷骨折,頭破血流,後面千百健兒再跟蹤搶上,所到之處,宛如虎入羊群,銳不可當。

    馬超殺得正有勁頭時,瞥見前面有一個看似大將的模樣,忙催戰馬,趕上前去,三槍連挑將他斬於槍下。

    可憐的哈狼剛一出自己的帳蓬.沒有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喉嚨就多了一個窟窿。

    馬超不管是也不是,就仰天大喊道:「左賢王已經被我斬殺,不怕死的儘管過來。」喊著,馬超一槍就打斷了中軍帥旗。

    「左賢王已死!左賢王已死!左賢王已死!……」

    這消息在瞬間就傳遍了整個匈奴士兵的耳中.匈奴士兵無不驚惶,龐德、馬岱也在軍中來回衝殺。匈奴軍心已亂,自相殘殺,死者不計其數,一路上拋旗投槍,潰不成軍,紛紛向北奔逃。

    可憐的左賢王本可以振臂一呼.再次召集士兵撕殺。可是馬超和他的距離不過百米,他根本就不敢說出自己的身份,只能混在軍中逃竄。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1:01

正文 第240章 是戰還是不戰

卻說,西方的異族之戰依舊如火如荼進行的時候,一股強大的陰謀正吹向劉備軍的都城——長安。

    長安酒館中。

    「喂,你聽過羅麟,羅大人嗎?」一個醉漢對著一旁的黑衣人問道。

    「切,羅麟乃『天下第一才』,為人足智多謀,待人和善,誰沒有聽過?」黑衣人不屑的說道。

    醉漢笑著說道:「是啊!羅大人可是上天派來拯救我們窮苦百姓的啊!如果沒有了他,劉大人也許就沒有現在這麼威風了。」

    黑衣人也在一邊點頭同意道:「你說的不錯,記得當年,劉大人還是平原的一個小小縣令,可是自從劉大人有了羅大人後,沒有幾年,劉大人就是『天下第一霸主』了,這其中羅大人的功勞可不一般啊!」

    醉漢道:「這是自然,劉大人要是沒有了羅大人,沒準現在也許還是一個小小的平原相呢!」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一些話越傳越神,不到個把月,這消息就傳遍了劉備軍中的所有城縣。

    這時,在長安城的議事廳中,劉備正在接見一個由許昌來的神秘人物,那個人就是宮中的御醫——吉平。

    整個議事廳中只有劉備和吉平二人。

    劉備望著神神秘秘的吉平,略帶些好奇的問道:「不知道御醫到長安有何事情?」

    吉平神秘的望了一眼四周,彷彿在擔心隔牆有耳,生怕自己將要說的事情被別人聽去。

    劉備見吉平神經西西的模樣,不悅的說道:「這裡是議事廳,是商量我軍主要物事的重地,在平時就連一隻螞炸也跳不進來,這附近都是備的心腹,有什麼話就直說!」

    也許是聽了劉備的抱怨。

    吉平再一次確定沒人後,這才慎重的從頭頂拿下髮簪,不顧形象的在頭髮中尋找著什麼,不久,吉平在頭髮中找到了一個小小的圓球,遞給了劉備,說道:「這是陛下讓我給大人的求援信,請大人過目。」

    劉備神色一變,立刻上前從吉平的手中搶過那個圓球,展開一看,見信上寫道:

    「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近日曹賊弄權,欺壓君父;結連黨伍,敗壞朝綱;賴賞封罰,不由朕主。曹賊欺天罔地,狠戾不仁.罪惡充積。朕懇請皇叔念在同為漢室宗親的份上,興仁義之師,扶持王室。拯救黎民。討伐曹賊。」

    劉備看完了信,頓時覺得兩眼發酸,五內俱焚。

    不過這出兵討伐曹操一事,並非是一件小的事情,劉備為人本就少了一份魄力,在處理這等大事情上免不了要和羅靈風等人好好商議一番。

    劉備咬牙忍著出兵的慾望,對著吉平行了一禮,說道:「備謝過神醫為大漢所做的一切,不過出兵一事,非同小可,曹操與孫權已經結盟。若是我軍出兵攻打曹操,就必須要有著充分的準備,貿然出兵只會招來很嚴重的後果。若是我軍戰敗,那曹賊的野心勢必會更加龐大,氣焰也會更囂張,出兵這事,還容備好好的與手下研究一番。」劉備說的話合情合理.任何一次出兵.都必須慎重,理應作好充足的戰前準備。

    可是吉平是誰?吉平只是一個只知道愛國,什麼也不懂的大夫,他根本就不明白打仗是怎麼一回事,他根本就不清楚戰爭的殘酷,他一聽劉備拒絕了立刻出兵這個愚蠢的想法,就自以為是的認為:劉備這是在敷衍他,劉備並不是傳言中的那個忠於大漢,忠於百姓的劉皇叔。於是便諷道:「好一個仁義的劉皇叔,好一個忠義的劉皇叔,皇上陷於危難之中,你居然不立刻起兵去救,反而在這裡敷衍我,皇上現在已經被曹賊逼的寢食難安,他將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你劉大人的身上,沒想到原來你是這麼一個人,皇上真的看錯人了,天下百姓也都瞎了眼了。」

    劉備聞之大怒,他強壓下心中的不快,冷聲道:「吉太醫,備敬你為大漢甘願冒此生命之險,替皇上送信,可你別再次血口噴人,備對大漢的忠心天下可鑒,日月可表,豈容你在這裡說三道四,你根本就不懂什麼是打仗,你想過沒有,萬一這一戰打輸了,那後果會是怎麼樣?曹操會怎麼樣?」

    劉備的這番話,對吉平來說就是對牛彈琴。

    吉平怒聲道:「我是不懂什麼是打仗,可是我知道皇上所受的苦,在皇宮裡,就連太監也不把他當成一回事情,曹操的逼迫,大臣的二心,為了可以脫離苦海,為了不再受曹操的壓迫,皇上居然以假病來施延前往鄴城的時間,他可是……」

    「不要說了!」劉備面色鐵青的看著大殿的屋頂,開口道:「備立刻召集群臣商議出兵一事。」

    「來人,立刻召集眾人商議大事!」

    **************

    渭水下游河畔,羅靈風正揮舞著令旗,為待會兒水軍的軍事演習做好準備。

    渭水邊劉備軍列出了水師方陣,江上佈滿了「乘風」「破浪」兩大水師軍船,這時盛暑方消,秋高氣爽,在洪濤巨浪中,水軍演陣,數百艘船隻在渭水上來回穿梭。

    羅靈風揮灑著令旗,數百條戰船都以最快的速度準確的執行著羅靈風的命令。

    隨著時間的推移.軍事演習已經到了最後一個項目,那就是——潮射。

    潮射是周瑜發明的一種訓練水軍平衡和射擊能力的一個項目。潮射需要先將上游的水堵住,然後一次放出,那時潮峰呼嘯著推進,頓時河水猛漲,波濤泛白,經久不息,但見浪濤滾滾,如萬鼓齊鳴,似千軍吶喊;像驚雷掠空,若沙場鬧海,直攪得銀山滾動,雪屋聳搖,艦隊不但要在這個時候控制好戰艦,還需要在波濤中以箭射岸上的稻草人。

    水上和路上最大的差別就是平衡。在水上平衡力往住要強於武力,這一點羅靈風深有體會.武藝超絕的典韋曾數次在船上敗於甘寧之手,因此.對於水上平衡力的訓練,這一點是水軍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這也是江東水軍厲害的原因之一。

    羅靈風也為此創造了練習水上平衡力的二個娛樂項目,分別是:「水上摔交」和「過木橋」。

    「水上摔交」:故名思意,就是在河上架一塊木扳,用鐵索牽住,但不固定.只要扳上的人一用力,那木扳就會四處移動,讓士兵們上去練習摔交,此法不但可以練習水上的平衡力,還可以揀習士兵的靈活和力量。

    「過木橋」:就是在河上架數十個木塊,以鐵索固定,可練習水上的平衡力和短距離的跳躍力。

    還有許多象划龍舟,游泳比賽,團體游泳比賽等等一些培養感情,練習水性的小娛樂項目,當然獲獎之人,羅靈風也會發一些小獎品助興。

    久而久之,劉備軍水軍的實力,在艱苦的訓練中得到了加強,在輕鬆的娛樂中得到了鞏固,水軍的實力大大的提升了一個等次。

    就在準備要放水練習潮射的時候,突然傳令兵來報:「秦侯急令,命軍師和各位將軍即刻前往議事廳,商議正事。」

    羅靈風得報後立刻放棄了剩下的潮射項目,帶上了甘寧,周泰火速向長安趕去。

    二個時辰後的長安議事廳裡,劉備召集文武,商議伐曹大事。

    待文武參見畢,劉備先將血書事情說了一遍,接著又道:「諸位先生、將軍,曹賊欺壓君父;結連黨伍,敗壞朝綱,搞得大漢君非君,臣非臣,備身為漢室宗親,不忍看漢室毀於一旦,願『清君側,斬奸臣』,討伐曹操。」

    「不可!種種跡象看來,曹操已經和孫權結盟。我軍實力如對付一家可以,但若同時對付兩家,恐難以取勝.此時進兵非明智之舉動,請主公三思。」羅靈風急忙勸道。

    一旁的吉平跳著說道:「什麼不可以,只要出師有名,何懼孫、曹連兵?幾年前,你們不是打敗過孫、曹連兵嗎?」

    羅靈風立刻反駁道:「情況不一樣,以前能勝曹操完全是因為抓住了曹操的弱點,一擊擊中了曹操的心臟,迫曹操退兵,不然勝負也是未知之數,現在曹操以守代攻,我軍很難應付孫、曹的連兵。」

    劉備恨不能一步踏上北國疆土,立斬曹操,哪裡肯聽羅靈風的這番話,說道:「軍師勿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南方有元直、則注鎮守,備放心,陛下現在正受盡曹賊折磨,備身為大漢一員,豈能坐視不理。」

    「主公……」

    「軍師不必阻諫,旁側請坐。」劉備見羅靈風還想說話,立刻就堵住了羅靈風的嘴。

    羅靈風就像是被人潑了一盆冷水,從頭涼到腳底,他的話一向被劉備言聽計從,近日來,居然接二連三的遭到回絕,這使羅靈風好生難堪,心想:「那件事情,還是對劉備有了影響,看來勸阻伐曹操,還得費一番周折。」羅靈風遂不復言語,一旁坐定。

    羅靈風也聽到了那些謠言,說劉備能有今日的成就,全部都是來自於羅靈風,劉備本身並無半點才華。

    雖然越傳越過,羅靈風也不好明著阻止,他知道是曹操或者孫權的離間計策,對此也不屑一顧。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自然也沒有在意。

    可是羅靈風卻是忽略了人的爭勝之心。

    劉備並不甘心被人說的一無事處,在聽了這個消息之後,劉備也覺得應該證明證明自己的能力。恰好這時,吉平送了一個讓他表現自己的機會,光復漢室一直是他的夢想,現在夢想就在眼前,於是他就有了這個想法。

    另一邊座上又有人起身:「寧啟奏主公。」

    劉備聽聲音就知是甘寧,便問道:「興霸,有何事奏來?」

    甘寧諫言道:「曹操為之漢賊欲篡大漢,神人共怒,不過此時並非出兵良機。孫、曹各懷詭計,伺隙而乘,主公只需按兵不動,待孫、曹不時,乘機出兵伐之,可也。」

    劉備微微皺了皺眉頭,將手一擺,「興霸不願伐曹,便留於雍州,備不勉強。」

    一個個都被劉備斥退,大殿上頓時肅穆起來,因為像這種場面,文武都覺得再勸也沒意思,所以都懶得開口。

    這時,殿下有一人道:「啟稟主公,稷雖然年幼,但也知曹賊之害,願隨主公出戰。」

    西川將領吳懿、吳班兩人一直在軍中效力,由於軍中戰將良多,他們二人就算是出戰、也為一個副將,眼下無人上前討命,兩人對望了一眼。

    吳懿便從座上走了出來,朗聲道:「主公,懿原本一降將,承蒙使君知遇之恩,在下銘心鏤骨,常記在心,使君若起兵東伐,懿願當先鋒,赴湯蹈火,血戰沙場,以報使君恩德,為侯君揚威。」

    吳懿語剛畢,又有一人走出,吳班健步走到吳懿身旁,向上拱手道:「啟稟主公,在下雖然不及族兄神勇,但驅馳疆場也不在話下,願助主公共往豫州.與主公一起光復漢室!」

    劉備見終於有人同意了他的意見,笑道:「備此次出兵伐曹,全仗二位將軍出力。」

    吳懿、吳班二人聽了劉備的話,當即表示道:「我等願效死力,以報主公之恩!」

    大殿上當真沒有人讚成劉備伐曹?有,非但是有,而且大有人在,只是沒有人出頭。

    只要有人開了一個頭,願戰的人就接踵而來,馬上閃出了一大批戰將,其中沙摩柯道:「我族中人深受主公恩德,沙摩別的沒有,蠻力卻有一點,主公說打誰,沙摩就打誰。」

    西川將張翼走到劉備面前一躬到底,道:「曹賊久有窺漢之心,其奸相已露,不可不伐,翼願助主公掃蕩北地,光復大漢。」

    張翼的死黨卓鷹也上前附和道:「鷹也願意隨主公出戰!」

    一時間,叫戰呼聲漸高,大殿上站滿了文臣武將,這樣一來,劉備心中有了底,遂說道:「待備調齊人馬,即刻出兵。」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1:06

正文 第241章 關羽揚威

劉備見殿上有這許多人都贊成伐曹,便覺放了心,遂吩咐退殿。

    羅靈風神色沮喪的走出議事廳。

    羅靈風到殿外,暗示法正、甘寧等人同往羅府。

    忽聞身後有人叫喚,羅靈風回身一看.正是劉備的侍衛長管亥。

    管亥快步走到他的身旁道:「軍師,主公有請。」

    羅靈風先是一楞,隨即道:「主公在哪?」

    「後花園裡,軍師跟我來吧!」管亥說著就向後院走去。

    長安府衙後院。

    劉備雙手扶於後背看著院中水池中的落葉,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這時,羅靈風已經來到了劉備的身後.對他行禮道:「見過主公!」

    劉備轉身扶起羅靈風指著一旁的石凳說道:「這裡就是我們兩人,就不必多禮了,我們坐下來談。」

    羅靈風、劉備相繼坐下。

    二人一時無語。

    沉默了良久,劉備長歎了口氣,道:「備自小家貧,稱之為家徒四壁一點也不為過,父親大人去世的早,備全靠母親大人一手帶大,家母常教戒備,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臨終之前,還教戒備,要以光復漢室為己任,母親大人臨終之言,備絕不能忘,現陛下正在許昌受苦,備若是再無動於衷,如何對得起九泉下的母親?如何對得起劉家的列族列宗?」

    羅靈風聽後無語,過了片刻,他說道:「光復漢室,並非只有救皇上這一條路走,我們還可以……」

    「別說了,備知道靈風想說些什麼,備絕對不做亂臣賊子,受萬民的唾棄,現在的情形很清楚,曹操在沒有一統天下前,絕對不會自立為帝的,要想光復漢室,唯一的做法就是從曹操的手上迎回天子。」劉備立刻回絕了羅靈風的意見。

    劉備的話很明顯,他可以當皇帝,但是絕對不會篡劉家的位,只要劉協當一天的皇帝,劉備就不會自立。

    羅靈風繼續勸道:「可是這一戰的勝算不大,我們很難從曹操的手上迎回天子。」

    劉備搖了搖頭,道:「戰場瞬息萬變,誰勝誰負,現在還言之過早,就算是失敗,備也可以對劉家的列族列宗說一句『我盡力了』。」

    羅靈風再次說道:「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主公生死關係我軍安危,為君者,應當以德服人,自統大軍,歷山川之險、江河之危,親冒矢石,非為君者所為也。若蒙不棄,麟願代主公出征。」

    劉備見羅靈風苦諫,心中也有些猶豫不決,但是一想到光復漢室.原本動搖的心情也就堅定了下來。

    羅靈風的勸解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劉備的出兵幾乎已經是事在必行。

    羅靈風告別了劉備,召集了法正,甘寧等將軍入羅府商議。

    眾人商議了幾天由於,仍然沒有想出個阻止東征的主意來。

    幾日下來,羅靈風幾乎都瘦了一圈。

    此次,劉備是鐵了心了,得到劉備要攻曹的消息後,遠在洛陽、襄陽、成都的田豐,徐庶、沮授三人也寫信送來勸阻,劉備也只是大略一觀,就放置一旁,提也不提。

    劉備的東征計劃勢在必行。

    建安十五年(公元二十年)秋天。

    秦侯劉備領大軍二十萬高舉義旗,以關羽為先鋒,法正為隨軍軍師,黃忠、劉封、吳懿、吳班、張翼等人為副將,討伐漢賊曹操。

    由於需要,長安一地必須有一人鎮守,在劉備軍中可以鎮守此地的人只有羅靈風、田豐、徐庶、諸葛亮、沮授這幾人而已,可是田豐守司州,徐庶守荊州,沮授守益州,此三地是軍中的關鍵之地,他們根本就離不開,諸葛亮又在征討烏孫,這唯一的人選自然就落在了羅靈風的頭上。

    羅靈風也因為這個關係被留在了長安。

    *************

    卻說,關羽領前部先鋒之印,自出征以來,所到之處,望風而降,兵不曾血刃,將不用施謀,軍勢洋洋,直到汝南郡下。

    汝南郡守正是山陽滿寵。

    關羽命人前去勸降。

    滿寵不准,將來人亂棍打出。

    關羽得報後,頓時大怒,喝道:「滿寵鼠輩小兒,豈敢與關某抗衡,豈有此理!來人,眾將士隨我一戰。」

    「父親大人且慢!」帳下關平上前道:「滿寵乃一文官,安勞父親大人虎威.孩兒願討之!」

    關羽撫鬚笑道:「既然吾兒有此孝心,為父自當允許。」

    周倉也上前道:「倉也願隨少將軍前去討賊!」

    關羽知周倉的武藝不會比關平差,便放心道:「有子威(周倉字)相助,甚妙。此次討戰,切不可墮我軍威。」

    關平、周倉拜別關羽,領著一萬輕騎於城下叫陣。

    城中滿寵得知關平、周倉前來叫陣,也讓大將張郃、李通前去迎敵。

    兩陣對壘,張郃、李通立馬於城門之下,見對方軍前擁出二員大將,上首關平,青甲紅馬橫著青龍刀;下首周倉,黑甲黑馬,提著大砍刀。

    關平喝罵道:「你等豎子!死到臨頭,居然還敢抵擋我軍天兵,不想死的可速速投降。」

    張郃挺槍而出,也高聲罵道:「劉備乃販履織席之小輩,焉敢妄稱天兵,吃我張郃一槍!」

    關平正想出戰,下首周倉驟馬而出,高聲道:「不勞少將軍動意,看倉擒之。」拍馬挺槍與張郃大戰起來。

    戰有三十餘合,周倉漸漸不敵。

    周倉心想:「此人槍法好生精湛,再鬥下去,非敗不可,還是用絕技為好!」想著周倉突然翻身下馬,棄了大砍刀,拔出腰間補刀,潑開雙腿,一陣旋風捲到了張郃的馬前.略一站穩身子,單腳一抬.足已騰空,右手一刀向張郃的馬頭上蓋頂劈去,「呔!賊將招打!」

    張郃沒料到下了馬的周倉動作會如此敏捷,人來如風,說話帶風,出手生風,就像江洋大盜搶東西一樣迅速。

    張郃被周倉突然下馬,丟兵器的動作弄得呆了一下,張郃為人心細,不過和自己交手的人突然丟了自己的兵器。腦子也不由轉不過彎來。

    還來不及出聲嘲笑,周倉的補刀已到,張郃這才回過神來,無奈之下,只得起長槍抵擋招架。

    沒等長槍架上,周倉的大腳已經狠狠的踹在了張郃的馬頭上。

    戰馬遭踢,頓時受驚,上下亂跳,還好此時曹軍已經裝有了馬蹬,不然,張郃非摔下馬不可。

    李通見了急忙上前支援,關平也掣馬迎上,關平便起手中青龍刀,先使一個迎面砍,李通忙起槍抬架,未及還手,第二刀又到,向李通肩窩中戳去,份量足,速度快,李通急忙以大力相迎,關平借他這股勢,連蕩帶收,李通不及還手,青龍刀又向他腰中劈去。

    李通將槍一橫,剛好招架住。關平的青龍刀毫不停滯,下翻上,又向他頭上劈去,李通心中有些慌亂,見關平的刀法,變化多端,更兼連綿不絕,時間一長,能夠招架住已算僥倖,根本無法施展出自己的武藝來,更談不上用絕技了,想著忙將身體一側,立刻翻身下馬避開。

    口中大叫:「將軍援我!」說著長槍就對著周倉刺去。

    張郃見李通替他擋住了周倉,心中更是高興,馬下的周倉就像是泥鰍一樣,滑不溜手,周倉躥上落下,跳東躍西,看上去就像人的影子一樣,老是粘在別人的身上,只要稍不防備,就會中他的大刀。

    張郃拿他沒有一點辦法,現在有李通抵擋了周倉。張鄰差點笑出聲來,他興奮的舞動著長槍和關平戰了起來。

    兩將戰的棋逢對手,你來我往,槍來刀砍,打的如火如荼。

    另一邊就不怎麼樣了,李通本是馬上將軍,打步戰實力本身就發揮不出來,更何況他遇上了一流的步將。

    周倉的一把補刀砍得李通節節後退,險象還生。

    城上的滿寵見李通已經快要死在周倉刀下,急忙鳴金收兵。

    張鄰逼開了關平,借馬速帶走了李通,逃回了城中。

    關平、周倉兩人也領兵回營。

    關羽嘉獎了兩人,便在一旁思索破城之計。

    軍中糧官忽在夜間來報:「因為大軍急行,後面糧食接濟不上,暫時還不能到.糧草恐不敷用。」關羽便問:「餘糧還有多少?」糧官答說:「夠吃兩頓。」關羽思索了片刻,笑說:「我軍明早已時便可破賊.只消一頓飽餐足矣。」

    關羽當夜召集眾將。

    關羽道:「關平,你領五百精兵,連夜繞至東北角,潛於附近,待為父吸引了對方注意力時,在瞬間殺出奪城。周倉、廖化隨後接應。其餘地隨關某在城北隱蔽,等天到四更,突然進攻。」

    眾人領命。

    當夜,全軍在一更飽餐,關羽大軍趁著月初天陰,堰旗息鼓,輕悄悄藉著地形和樹木的隱蔽,先進到汝南城腳不遠。另外派關平帶領了五百精兵,在東北城角敵樓附近隱蔽。

    次日四更。

    關羽大軍在正面北門攻城,虛張聲勢,喊殺震野。滿寵聞報關羽親自領軍攻城甚急,忙上正面城樓防禦。

    在同一時間,關平已經帶了五百精兵進到東北角了。

    那敵樓依城而建,很是高大,下面全是野草雜樹,內有兩條小路可通城角。

    關平領軍全力衝殺。

    守城士兵由睡夢中驚起,匆匆迎敵。見關羽軍勢猛,正在驚慌,那五百精銳士兵,已頭頂特製的牛皮頭盔,手持護手鉤,一個踏著一個的肩膀,分幾處連肩而上,守城賊兵立被殺散。

    關平手持青龍刀當先,剛一上城,便將迎面趕來的一名賊將一刀砍死,剛爬上城牆的眾士兵看出對面來的全是敵人,一聲喊殺,紛紛拔出腰刀,上前猛砍,只殺得這伙守城兵狼逃鼠竄,鬼哭神號,好些墜城而死。

    關平一見曹軍士兵,怒火就往上冒,一路窮追,恨不得斬盡殺絕才能解恨,轉眼由城上殺到城下,先一刀劈開了門栓,將城門格開,放進周倉、廖化兩軍,三人一會合,那威勢更盛。

    城內除守兵之外,還有曹操派來的三員大將和好幾千人馬,不過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關羽會此刻攻城,正忙不迭的召集手下兵將迎敵。

    周倉等人經城中百姓指點,分頭殺到。二將連馬都沒來得及騎上.便被周倉一刀砍死,另一大將,也為廖化所殺。

    對方的士兵心膽已寒,再聽周倉等人同聲吶喊:「投降免死!」便忙丟了兵器,紛紛跪倒。那些還想突圍逃走的士兵,均被關羽軍追上殺死。

    關平更是勇猛,見了黑衣曹兵,舉刀就砍,所帶精兵又都武藝高強,動作如飛,轉眼便殺到正面城門左近。

    滿寵正在城上指揮士兵守城頑抗,因見關羽軍來勢甚猛,便下令準備滾木擂石,等關羽軍攻到城腳,往下打時,正好聽見遠處城內的吶之聲。

    多次命人往探,均未回來,也無任何人來報信。心正憂急,不料關平來勢如此之快,所向無敵,等到發現,關羽軍已由城內殺來。

    滿寵知道不妙,果斷的下令撤退。

    滿寵、張郃、李通三人剛由城上撤下,一躍上馬,正遇關平。

    李通大喝:「張將軍,你護伯寧先生先走。」

    喊著忙將手中長槍猛刺過去。

    關平斜身用青龍刀一擋,震得李通兩膀發麻,長槍幾乎脫手,他知這員小將比他厲害得多,不由報必死之心,招招強攻,用出不要命的打法。

    關平連防了十幾招,趁著李通力竭,猛然一砍,將李通斬於馬下,城上守軍見主將撤退,李通被殺,也紛紛潰竄。

    關平見滿寵、張郃已經消失在了他們的視線,無奈只好放棄追趕,將城門打開,關羽的大軍立時衝殺進來。

    不至片刻.汝南已經被關羽佔領。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1:07

正文 第242章 黃忠斬將

這一仗,關羽大軍共殺死了曹軍一萬三千人,餘下士兵全部投降。

    關羽取得汝南後,分了城中的糧食,就留下川將吳班鎮守汝南,自己領大軍前去剛剛被劉備佔領不久的襄城與劉備的大軍匯合。

    ***********

    許昌城。

    曹操正在城中議事廳焦急的等候著戰報。

    殿下群臣也紛紛將頭移向殿外,各個一副心急如焚的模樣。

    過了許久,屋外突然傳來哨兵求見的消息。

    曹操聽了,立刻道:「快快有請!」

    此刻,曹操對一個小小的哨兵都動用了「請」字,可見他的心情是多麼的焦急。

    傳令兵一到。

    曹操第一件問的不是戰況,而是他最忌諱的羅靈風的情況,曹操問道:「羅麟隨大軍進發了沒有?」

    傳令兵答道:「根據可靠消息,羅麟正鎮守著長安,並沒有隨劉備出征。」

    曹操噓了口氣,大笑道:「有羅麟在,即使是一萬軍隊,操也要將它看成百萬來對待。羅麟不在,劉備的二十萬大軍,在操的眼裡,五萬都不如,此次劉備自取滅亡.怪不得別人,量劉備小兒也看不透操的計策。」

    荀彧心頭也很是高興,不過作為首席謀士,他自然不能向曹操那樣隨便的抒發著自己的心情。

    荀彧沉聲問道:「如今的戰況如何?」

    曹操這時也停下了笑聲,低頭聆聽戰報。

    傳令兵答道:「劉備大軍以關羽為先鋒,不久前已經奪下了汝南郡,豫州以南的一片土地已經全部被劉備佔領了,眼下劉備的大軍正聚集在襄城,斥候也開始在穎川附近遊蕩,相信不久,他們就會全力攻打穎川了。」

    曹操點了點頭笑道:「既然羅麟不在了,那一切就按照計劃進行吧!」

    「是」眾人也都笑聲說道,彷彿勝利已經到了眼前。

    ***********

    襄城。

    劉備與關羽匯合於此地,二兄弟數年未見,此時相遇自然喜不勝喜。

    劉備親熱的拉著關羽的手,感慨道:「二弟近來可好?」

    關羽笑道:「還是老樣子.就是時常想著大哥和三弟!」

    劉備也道:「是啊!為兄也時常想起昔年,你我兄弟三人,戰黃巾,治平原的開心日子,那時我們形影不離,食同桌.睡同寢,何其快哉!可是如今你我兄弟想見一面,哎!……難啊!」

    劉備有些傷感的歎了口氣。

    關羽那赤紅的臉上這時也露出了懷念之色,顯然是想起了當年三兄弟一起征戰的日子。不久.關羽回過神來道:「大哥也別太傷感了,待弟助大哥光復漢室後。我們三兄弟自然會天天在一起的。」

    劉備笑道:「沒錯,日後漢室復興,何愁沒有敘舊的機會,我們現在還是商議正事要緊。」

    兩人一起走入議事大帳。

    眾人就坐入定。

    劉備問道:「我軍一路凱歌,所到之處,曹操大軍無不望風而降,對於今後打算不知諸位有何建議?」

    一旁的陳宮上前道:「宮覺得此行事有蹊蹺,宮當年與曹賊有過交往.曾是其手下的一謀士,只是由於曹操過於殘暴,才離開了他,不過,宮和曹賊相處的幾日中,日日暢談大事,覺得他無論是文滔還是武略都有獨特的本領,決不可能如此不濟。」

    劉備點頭沉聲道:「文台說的不錯,備與曹賊也相交了一段時間,其確實有一身不尋常的本領。」

    法正想了一會兒,說道:「現在我們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現在已經沒有後退的可能了!無論是贏還是輸,都需要一個結局,『討伐漢賊、清君側』的口號已經發了出去,如果我們現在後退,那將會遭到外人的唾棄,我軍威望勢必大跌。」

    帳中眾人也點頭稱是,此時此刻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

    法正繼續道:「截糧道,斷後路是曹操打戰慣用的把戲,眼下我們只要保住宛郡和汝南郡不失,曹操在短時間內,就不能拿我們怎麼樣,我們也可以安心的出兵穎川。」

    劉備想了一會兒,立刻下令道:「糜芳聽令,你帶五千人馬立刻前去支援汝南郡。」

    「領命」糜芳大聲說道。

    劉備笑道:「宛郡有叔至在,備放心,眼下誰願意前去穎川破敵?」

    「黃某願往!」黃忠年紀雖大,但好勝之心,比之年輕人還猶過之而無不及,黃忠見關羽立了頭攻,心中很不情願,心想:「無論如何這第二的功勞,自己一定要搶過來。」於是黃忠從入帳以來,一直在注意劉備說的每一句話,一到劉備下命令的時候,黃忠就本能的站了出來,先了眾人一步。

    眾人見黃忠搶先一步,各個都露出了懊惱的神情,恨自己的腿慢。

    劉備曾經見過黃忠和龐德的比試,深知黃忠的武藝並不亞於馬超、龐德等將,見他出來討命也就答應道:「老將軍有此心,備在此地恭候佳音。」

    法正站出來道:「穎川守將姓徐名晃,是曹操帳下的一大將,為人智勇雙全,有他在奪城不易,老將軍勇則勇以,要想在短時間內破得此城,並非易事,我軍大軍在外不意久劉,還是以計攻之,速戰速決為好。」

    劉備問道:「孝直有何妙計?」

    法正微笑的答道:「徐晃智勇雙全不假,但畢竟是一武將,好勇是他們的優點.同樣也是缺點。」法正邊說邊從袖中取出一份地圖,掛在一旁,他指著地圖上的穎川郡說道:「穎川郡附近有座嵩山,此地借山之利,易守難攻,並非短時間就可以攻破的,不過只要我們先潛一員大將領一支隊伍在嵩山山腳下隱藏待命,黃老將軍領三千人馬叫陣,對方不知老將軍的本領.定會認為老將軍年老好欺負,到時必然會派將領出來迎戰,徐晃是主將,見到老將軍決不會自己出戰,屆時黃老將軍只需力斬此出戰之人,挫敵士氣,徐晃必然會隨後出戰,老將軍只需拖住徐晃,不讓徐晃回城,餘下的就交給伏兵就可以了。」

    劉備喜聲道:「孝直此計甚妙,誰願意前去嵩山山腳下埋伏?」

    吳懿急忙上前道:「懿願往!」

    劉備笑道:「有勞子遠了。」

    當夜,吳懿領五千士兵就潛伏在了嵩山山腳。

    次日清晨。

    黃忠就依計,領著三千士兵出征,一條近二十里路的大路走完,直抵穎川城之外,駐馬停隊.設立旗門,黃蓋橫刀勒馬於旗門之前。

    劉備軍向城上喊道:「呔!我家老將軍在此,速命徐晃出城迎接。」

    城牆上的曹操大軍見黃忠領兵前來挑戰,大為吃驚,忙不迭去議事廳稟告,徐晃聽說有人挑戰好奇之下,前去城上觀看,見遠處馬背之上乃是一個白髮之將。

    徐晃低聲道:「久聞劉備軍中猛將如雲,今日卻只派一個老將出場,分明是瞧不起我等,待晃擒之,以壯軍威。」

    徐晃帶馬扛刀,領軍出城迎戰。

    兩軍對壘。

    從後面急匆匆上來一將,渾身烏油盔甲,黑臉蛋子.鬍鬚毛糙的年輕漢子.年齡不過三十餘歲,此人姓楊名全,他見徐晃打算出戰,忙應聲而出,說道:「將軍且慢出馬,就這個老傢伙能有多大能耐,卻要將軍親自出馬?只就咱楊全出馬,定然活捉此老頭。」

    徐晃微笑的點了點頭,心想:「和六旬老頭打,就算贏了也落得一個欺負老人家的名頭,這小子不錯,知趣!」便站定身子,關照道:「你須當心了!」

    楊全一馬掃出。

    黃忠見對面衝出一將,以為是徐晃,喝住道:「叱,來者莫非是徐晃?請住馬!」

    「呔!老傢伙的聽著,我家徐將軍英勇無敵,豈肯與你交戰!咱偏將軍楊全夠你受用了。」楊全囂張的大喝道。

    上了點年紀的人最怕別人說他老,因為人老珠黃不值錢。而黃忠性烈,一直都不服老.認為這次出征正是一生中的黃金時期,所以人家稱他老.他就來氣。心想.乳臭未退的小子,竟然如此藐視於我,倒要叫你看看我這老頭兒的手段!便喝道:「無名小子,好不知禮貌,膽敢鄙視老夫,老夫便與你較量一番,可曉得老夫老是不老!」

    楊全見黃忠眼光如電,心中不由一陣發虛,只覺得全身寒毛倒立,如坐冰窟,楊全咬牙全力一劈。

    黃忠藐視的一笑,七聖刀猛然劈下,只聽得「噹」的一聲,楊全的銅刀已經被斬為兩斷.楊全也被屍分為兩段,摔於馬下。

    黃忠大笑道:「原來是一個廢物,莫非曹賊手下的人都是吹出來的?」

    三千劉備軍的士兵頓時轟然大笑,齊聲喊道:「吹出來的……吹出來的。」

    徐晃頓時駭然,要一刀斬殺楊全他也可以,可是要象黃忠那樣,騎在馬上動也不動的揮刀斬殺一員借馬速衝刺的將軍,這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不過當他聽到了黃忠的話後,也不由大怒。

    徐晃高舉宣花大斧,喝道:「是不是吹的,比比就知道。」

    黃忠見徐晃士氣逼人,面上也露出慎重之色,揮刀迎上,「嚓啷……」刀斧相碰,火花四濺,刀斧同為力兵,功底的深淺佔一方面,力氣的大小,就要占另一方面。今日兩將相逢,各人臂上都有千鈞之力,稍一懈怠,就有生命之險。

    徐晃用足十分之力,把七聖刀梟開,順手向黃忠肩窩中一刀戳去,喊一聲:「老將軍看刀!」

    黃忠哪裡敢怠慢!雙眼盯著宣花大斧,使勁將它架開,一刀化六刀,一口氣向徐晃劈來,徐晃只是招架而並不回手,把大斧招架得水洩不通,黃忠見此刀法不能進門,暗暗欽佩徐晃的武藝高強。

    徐晃也使出了自己的絕學,一桿大斧使得變化莫測,招招奪命。

    黃忠到底是一位名將,憑著自己精嫻的功夫和充足的經驗。左遮右攔,上掩下擋,也招架得無懈可擊,兩個人在旗門前打得只見刀光,不見人影,戰馬轉得滴溜圓,一個好比猛虎下山奪食,一個恰似蛟龍出水戲珠,打得難解難分。

    兩員虎將已打了數百個回合,勝敗難分,黃忠得不到便宜,徐晃也無法取勝。

    兩旁觀看軍士鼓嗓助威,大聲吶喊:「我家老將軍,老當益壯,真厲害啊!」「咱們徐將軍英勇無敵,其強悍啊!」兩邊彩聲不絕,喊聲震天。

    這時,突然一陣吶喊聲傳來,此刻吳魏已經領了五千士兵乘機殺了出來,簇川郡的將士們正在為著徐晃加油,哪裡顧及得到那麼多!頓時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

    等城上將軍反應過來,準備關城門的時候,吳懿已經衝入了穎川城中,手中的大刀不斷的收割著四周軍士的性命。

    徐晃聽了喊殺聲,回身一看,頓時大急。只見吳懿已經攻入了城內,城中士兵正陷入混亂之中,根本就無法組織士兵反抗。

    徐晃打算立刻殺回城去。

    可是徐晃忘了,他正在和人單條。而且是和一個高手單條,一點點的疏忽就會讓他死無葬身之地。

    黃忠暴喝一聲:「受死吧!」

    七聖刀有如一條白虹化過徐晃的前胸,徐晃只覺得胸口一陣絞痛,吸了一口冷氣,道:「主公,晃沒能完成您交給的任務……無顏面對您了……您的知遇之恩……晃來世再報。」

    最後,徐晃奮力大喊道:「主公,願你霸業……萬古長存!」

    一代豪傑,墜於馬下。

    黃忠看了徐晃的屍體.良久,讚道:「是條好漢。」接著吩咐道:「來人,將徐持軍的屍體好好安置,其餘眾將士,隨我殺……」

    黃忠斬了徐晃,曹軍士兵見主持已經陣亡,軍心大亂,各自逃生而去,黃忠乘勢攻下了穎川郡。
a57095 發表於 2008-5-21 21:07

正文 第243章 初次交鋒

許昌丞相府。

    曹操正高高興興的和荀彧、郭嘉等謀士商議著計策的細節。

    突然.哨兵傳來了徐晃戰死的消息。

    曹操聞之,頓時跌坐回自己的位子上,「什麼?公……公明戰死了?這……這是真的嗎?」曹操直盯盯注視著廳下的哨兵失魂落魄的問道,他的眼中充滿了詫異和不敢相信的神色。

    「回丞相,此消息千真萬確,穎州已被劉備大軍攻下,徐將軍確實是戰死了。」哨兵異常低沉的回答道。

    得到了哨兵的再次確認,議事廳中一片寂靜,人人都被這個消息給驚住了。

    徐晃深通兵法.治軍嚴謹,智勇兼備,在人才濟濟的曹營中依然是出類拔蘋的頂尖人物,他一生儉撲,對自己約束很嚴,履立戰功,卻很少邀功請賞,在曹操的軍隊中流傳著一句話「不得晌,屬徐晃。」

    「古人患不遭明君,今幸遇之,當以功自效,何用私譽為。」這句話就是徐晃常掛在嘴邊的名言,他把為曹操的統一事業而戰鬥當作自己效力的機會,以此為動力,鞭策著自己的行動。儘管這些認識打上了封建思想的明顯印記,然而,也顯出了他那可貴的品格。

    「將戰況一一道來。」曹操沉聲道,他語氣異常的平靜,外人根本無法看出他在想些什麼。

    哨兵不敢怠慢,將自己所探聽來的消息,一字不漏的告訴了曹操。

    一盞茶的時間,哨兵說完了自己知道的一切消息。

    曹操沉思了良久,睜開雙眼,冷聲道:「劉備小兒,以詭計折我大將,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郭嘉眉頭深鎖,沉聲道:「主公,此刻還不是衝動的時候,我們計劃已經快完成了,眼下只需靜待時機,不可妄動。」

    曹操面色一凌,厲聲說道:「此事操自有分寸。」

    突然又是一名士兵急步來到議事廳外,雙膝跪地,手捧一絹密封文書,氣喘吁吁的高聲熏報道:「丞相大人,滎陽急報!」

    「滎陽急報」曹操聞之一笑,沉聲說道:「呈上來!」

    曹操拆開布袋,取出絹書,迅速的將文書瀏覽了一遍,說道:「洛陽田豐已經派大將張遼領大軍出了虎牢關,滎陽太守曹仁緊急求援求救。」

    聽了這個消息,殿中所有人都露出了笑意,彷彿早已經知道了一般。

    曹操立刻吩咐道:「快請夏侯惇將軍來此!」

    片刻,夏侯惇大步的走進了議事廳,雙手抱拳道:「見過丞相!」

    曹操望了夏侯惇一眼,下令道:「你立刻領大軍十萬前去滎陽支援子孝(曹仁)。」

    「是!」

    曹操接著又招來傳令兵,說道:「你火速給大公子,二公子傳令,命他們合兵一處.屯大軍於黃河北岸,隨時準備出兵司州。」

    「是!」傳令兵高聲道。

    *********

    在穎川郡中,劉備和他的謀士們也在商議著對策。

    「諸公!適才『疾風』傳來消息,說張遼將軍領三萬大軍出虎牢關,打算牽制曹操後方,曹操聞訊居然派遣他麾下最得力的戰將夏侯惇.領大軍十萬前去與張遼將軍對陣,備覺得曹操此舉非常的可疑,不知諸公有何意見?」劉備微微皺著眉頭,疑惑的詢問道。

    在此時此刻,最主要的一戰應該就是曹操和劉備在許昌城的一戰,曹操為了一個張遼而調動了十萬大軍,明眼一看,就知道是一個非常不明智的決定,曹操雄才偉略,帳下既有虎狼之將.也有睿智之士,沒有道理會做出如此不明智的決定。

    陳宮暗自思索了片刻,說道:「也許曹操根本就不想和我軍正面交鋒?」陳宮的語氣帶著疑問,並沒有確切的肯定。

    法正沉吟片刻後,微微點頭道:「公台說的在理,眼下局勢乃三足鼎立,曹操的領地並不像我軍那樣,處處可遙相呼應,易守難攻,只要孫權願意.隨時都可以發兵淮南,曹操不願與我軍正面交鋒,合情合理,不過這種前怕狼,後怕虎的打仗方法好像不符合曹操的性格。」

    謀士鄭度突然說道:「對方也許另有意圖,比如……司州!」

    法正雙眼一亮,道:「有這個可能性,曹操令夏侯惇領大軍拖住張遼將軍的大軍,然後乘張遼將軍再外,司州空虛的情況下,領大軍渡過黃河一舉奪回司州。至於許昌,曹操就會與我軍乾耗!」

    陳宮也贊同道:「孝直說的不錯,諸葛軍師和龐軍師出征在外,對方很可能抓住這次機會意圖奪回司州。」

    劉備考慮了一會兒,笑道:「曹操此計劃,定會失敗。有靈風在,他不可能讓對方佔到便宜的。」

    頓了一頓,劉備面色一整.厲聲說道:「事到如今,我們只能攻打許昌了,現曹操兵力分散,正是與其交戰的大好時機,是否能光復漢室,就要看這一戰了,眾將官回營整肅軍馬,子修(鄭度)你速去籌集糧草,等糧草一齊,立刻出兵。」

    ***********

    十日後,劉備領大軍二十萬在許昌二十里處安營紮寨。

    全軍休息一日,劉備帶兵三萬,一路來到許昌城下叫陣。

    城中曹操聞之,想道:「到我的地盤還這麼囂張,還真以為操怕了你不成。」想到這裡,曹操大喊道:「來人,召集眾將先挫挫他的銳氣。」

    於是傳令點將校,大開城門,兩陣相會,排成陣勢.殺氣遮天。

    劉備身披銀龍甲,腰桂雙股劍,獨自一人來於陣前,怒目橫眉,高聲道:「曹賊可敢上前答話!」

    對面的曹操不屑的笑了笑,快馬而出,高聲道:「有何不敢。玄德兄大遠來到此地,所謂何事?操見玄德兄一副殺氣凜然的樣子,莫不是想造反乎?」

    曹操心頭很是不快,被人罵成「曹賊」自己卻無法辱罵回去,實在是不太好受,心中憤然道:「該死的大耳賊。擺什麼大義凜然的樣子,還裝得這麼好,讓操連反駁的借口也沒有。」

    劉備得意的笑道:「曹賊你有十大罪狀。備得天子血詔,奉天子之命,特來討伐。挾天子以令諸侯一大罪也:帶劍上殿,立而不跪;宮門駐重兵,聖天子身被牢籠,此乃二大罪也;殺國舅,絞皇后,三大罪也;許昌圍獵,四大罪也(注,劉備不在,不代表沒有發生,曹操此舉為的是試探一下朝中,究竟能有幾個是真正為了捍衛皇帝而敢於與他曹操為敵的,故而,曹操的試探是勢在必行的);殺呂伯奢全家,五大罪也;打徐州,發掘墳墓.六大罪也:殺孔融.害忠良.七大罪也……」

    曹操聽到這裡,心中暗暗一笑,站在你劉備的方面,要罵我二十大罪也可以,有些明明是我做得對的事情,而在你的眼中看來卻以為是錯的,倘使我罵你,也可以數你數十大罪;你以為對的,我也可以說是錯的,這是各人見解不同而已,那裡論到你來廢話。

    於是高聲道:「你一個織席販履之庸夫,豈敢在此地大呼小叫,看箭!」

    曹操取出馬上弓箭,對著劉備射去。

    劉備一驚,突聞耳邊傳來黃忠的聲音:「主公勿慌,忠來接之。」

    黃忠話一落,猿臂伸屈,長箭飛出,一連串的動作,只在眨眼間完成,長箭對準曹操發來的那箭射去,半空中雙箭相交,將曹操來箭劈為兩截,曹操剛呆了一呆,突然疾風勁急,又一箭射來,錚的一響,手中大弓已經斷折,長箭繼續向他心窩射來。

    曹操心中一涼,冷汗狂冒。

    就在這時,曹操耳中傳來一陣暴喝:「呔。」曹操聽得是護衛虎癡許褚的聲音,沸騰文學101du.net心中大定,但見淒厲的長箭,快接近心窩時,一隻巨手緊緊的抓住了箭桿,奮力一拉,竟將箭枝硬生生的拉開。

    許褚將箭向地一扔,不顧手上的鮮血,虎目怒視射箭之人黃忠,眼中殺氣瀰漫,在他的眼中無論是誰.只要能威脅到曹操安危的人,那就應該死。

    一旁的曹操也瞧見了許褚手上的傷口,心中駭然,腦中出現了四個字「好強的箭」。舉目望去.看見了身軀雄壯,劍眉飛揚的老將黃忠,雙眼也閃過陣陣殺機,黃忠他不認識,但是向黃忠一樣可在近六旬之齡,斬殺一員壯年虎將,天下恐難再找出第二人,經過黃忠剛才的表現,曹操已然明白了此人就是殺他愛將的黃忠。

    曹操冷聲道:「誰願替操去斬此人,為公明報仇雪恨?」

    曹操麾下文丑為人弩鈍,不善於言辭,但與徐晃關係相交甚厚,聞迅,立刻拍馬而出,槍指黃忠,喝道:「老傢伙,還我兄弟命來。」

    「老傢伙」三字,正是黃忠逆鱗,時見文丑這般威氣凌人,好不惱怒,拍馬上前,掄起金刀就砍:「徐晃正是死於此刀之下,有本事來取!」

    「呼……」寶刀未到,淒厲的風聲就起,文丑為之一驚,要是沒有一流的刀法,決不會有這樣響亮的刀風,數十年沙場經驗告訴他,面前這個白髮老將確有一手好刀法,並非以詭計斬殺除晃的。文丑不敢輕慢.忙起點鋼槍招架,情不自禁道:「老頭兒厲害!」

    不料話音落,黃忠的刀突然不見了,原來劈馬頭的刀已移到了自己的面門上來,文丑大吃一驚,想不到這樣一個不起眼的白髮老將,竟有如此神出鬼沒的絕妙刀法,身子立刻躺在馬上,七聖刀便貼著他的臉皮一閃而過,文丑躲過此刀,不覺歎服,大叫道:「好!老將不老,真是老當益壯!」

    此刻,文丑已然將黃忠當成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來看待,對著黃忠也由仇視.轉為敬佩。

    文丑掣馬飛奔,點鋼槍化做雷霆之勢,向黃忠胸口刺去,

    黃忠見他槍動,回轉七聖刀,從上至下往文丑坐騎的前蹄上橫掠過去。

    文丑見七聖刀己落在馬蹄之側,收槍已來不及,便單手執槍,一手握住翎鬃毛,雙膝在馬腹上狠狠一夾,這匹馬久戰沙場,一聲長嘶,馬頭一提,前蹄高高提起,只見銀光一閃,刀從馬蹄下面劈了過去。

    文丑長槍一抖,風聲大作,再刺黃忠咽喉,黃忠閃身避過,二人盤馬大戰,斗的旗鼓相當,不分勝負。

    一旁的關羽也不由熱血沸騰,關羽雙腿輕輕一夾.赤兔通靈立刻飛奔而出.一對丹鳳眉直視.問道:「曹軍第一虎將,許褚何在?」

    許褚聞之,冷笑一聲.「許褚在此。」話音落完,膘馬而去。鬼刃刀疾劈而來。關羽力貫全身,青龍堰月刀迎面而上,兩兵器發出清脆的相交聲,火星四射,兩人同一時間知道臂力不分上下。

    兩人相互大戰,關羽有赤兔之助,許褚又受傷在先,自然不是關羽的對手.百合一過.就露敗跡。

    曹操急忙讓顏良前去支援,關羽大笑:「以一當二,何懼哉!」關羽以一當二依舊如有神助,三人混戰,一時間也難分勝負。

    李典,樂進二將也出來叫戰。

    關平,管亥上前抵擋。

    盞茶功夫之間,一旁的曹操冷汗直流,身旁的將領幾乎己經出盡,可對方陣前還有數名驍將,場上的情況也不是很樂觀。

    文丑、黃忠一隊,兩人戰成平手;關羽、許褚、顏良一隊,許褚、顏良雖微微略佔上風,但關羽也未露敗跡;李典、關平,關平攻多守少,勝負一望便知;樂進、管亥,由於管亥一直擔任劉備侍衛長,劉備不像曹操一樣,四處征戰,因而他有許多空閒的時間練武,一身武藝比之樂進已然高出許多,盞茶功夫就殺得樂進手忙腳亂,勝負只在眨眼之間。

    曹操恐眾將有失,連命曹洪、牛金各領八千士兵衝殺。

    劉備也命張翼、吳懿領軍前去增援。

    兩軍混戰半天,各折了些人馬,這才收兵回營。

    此次交鋒,劉備軍微微佔了些上風。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皇無極

LV:5 騎士

追蹤
  • 10

    主題

  • 868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