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好做得對
他當時十一歲,一有機會就到湖中小島上他家那小木屋旁的碼頭釣魚。
就在釣鱸魚季節開始前一天,他跟父親在薄暮時去垂釣。魚竿彎折成弧形時,他知道一定是有大傢伙上鉤了。他父親投以讚賞的目光,看著兒子沿碼頭邊技巧地和那條魚鬥。
終於,他小心翼翼地把那條筋疲力竭的魚拖出水面。那是條他從未見過那麼大的鱸魚!父親擦亮一根火柴,看看手錶。是晚上十點,離釣鱸魚季節開始的時間還有兩小時。
「孩子,你必須把牠放掉。」他說。「爹!」兒子大嚷了起來。「還會有別的魚的,」他父親說。「但不會有這麼大。」兒子嚷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沒有漁舟,也沒有釣客。他再望望父親。雖然沒有人見到他們,也不可能有人知道這條魚是什麼時候釣到的,但兒子從父親斬釘截鐵的口氣中知道,這個決定沒有絲毫商量餘地。他只好慢吞吞地從大鱸魚的唇上取出魚鉤,把魚放進黑油油的水中。
那魚擺動著強勁有力的身子沒入水裏。小男孩心想:他這輩子休想再見到這麼大的魚了。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後,他再也沒釣到過像他幾十年前那個晚上釣到的那麼棒的大魚了。可是,這條大魚一再在他眼前閃現--每當他遇到道德課題的時候,就看見這條魚了。
因為他父親教誨他,道德只不過是對與不對的簡單事,可是要身體力行卻不容易。我們能否做到沒人看見時也循規蹈矩呢?要是小時候有人教誨我們把魚放回水中,我們是會做得到的。因為我們從中學到了明辨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