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Taub等人所提出的侷限誘發動作療法(constrain-induced movement therapy, CIMT),Taub於1970至1980年間進行猴子動物實驗研究。利用背神經根切除術將猴子上肢單側肢體的somatic sensation神經切除;手術結束後,猴子上肢單側肢體馬上無法移動。術後猴子身上可以觀察到患側肢體產生『習得廢用』現象,即患側肢體的大腦對應區域因腦血管病變損壞,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以健側代償的現象。習得廢用現象會抑制患側肢體的動作改善。Taub採用限制好側肢體,上肢訓練技巧應用於患側肢體加上行為塑造技巧。研究結果發現:猴子患側肢體動作能力有改善且患側肢體相對應的大腦皮質區活化程度也有改善。Taub認為限制健側肢體訓練患側肢體日常功能性活動,可以有效克服『習得廢用』現象。此外,猴子大腦皮質分布與人類類似,Taub認為可以將此治療訓練技巧應用於人類身上。並於1993年發表一篇將此治療技巧應用於慢性中風病人身上。
Taub使用的訓練方式包含了限制健側肢體動作及強迫患側肢體的大量使用,Taub所設定健側肢體的限制時間為清醒時間的百分之九十,訓練時間為每天六小時,其中包含了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並使用功能層級取向的評估量表進行評估,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功能上明顯比控制組進步的多,在動作完成的速度上也有顯著差異。
限制誘發運動治療可以引發的神經恢復機轉可能的解釋有:
? 神經重塑﹝Neural reorganization﹞可能是因為軸突成長(axonal sprouting)進而改善動作表現。
? 以動作學習觀點:越早開始接受限制誘發運動治療可以減少習得廢用現象產生。
? 早期開始接受動作訓練可以避免大腦皮質相關區域縮小。
? 受傷後經過一段時間後,突觸開始枝狀化支配,取代壞死的神經迴路。
然而,每天百分之九十的限制時間及六小時的訓練時間對於臨床上的應用困難,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及時間,並且過長的限制時間容易造成病人的情緒反抗與不配合,所以漸漸演變出改良版本,其治療原理及原則與原始版本相同,目前以Dromerick等人於兩千年提出的版本較為大家所延用,其限制時間減少為每天六小時,訓練時間更改為每天兩小時。
限制誘發運動治療適用對象為:
(1) Motor Activity Log Score小於2.7分,顯示病患於日常生活中使用患側肢體的頻率偏低。
(2)病患必須要有手腕與手指主動活動度超過十度,大拇指主動活動度超過十度。
隨著中風急性期與慢性期分期不同,限制誘發運動治療每天治療時數也會有所差別。急性期中風病人每天接受的治療時間約一至三小時,慢性期中風病人每天接受的治療時間約六至八小時。雖然兩者的治療時間不同,但根據先前的文獻回顧發現:限制誘發運動治療不論是急性期或是慢性期中風病人都有一定的療效存在。
侷限誘發療法的優點是可以不用額外購買設備便可以進行,但治療時間與限制時間的過長,常使得病患不易配合甚至不願配合,雖然改良式侷限誘發療法已將限制時間與治療時間大為縮短,但仍比一般治療長,依然可能會有病人不願配合的情形,另外在人力的使用上也比其他一般療法使用的多。
因侷限誘發療法療效的証實,漸漸的被應用於臨床治療上,病人與治療師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依照病人狀況去選擇最適合的介入方式。在侷限誘發動作療法方面,臨床上可能會遇到不配合的病人,可以依病人的意願與狀況調整健側肢體的限制時間及患側肢體的訓練時間。
近年來,因影像學的發達,影像學證據的引用及探討也漸漸成為研究的趨勢,例如:功能性核磁共振影像(fMRI)或穿顱磁刺激(TMS),目前已有研究證實以侷限誘發療法治療組別比起控制組所活化區域為大,影像學證據力比起過去的評估工具更具說服力,未來也將有更多研究朝這方面陸續進行。
這是以前做過的小型TOPIC
PO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CIMT的發展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不過因為費時費力
通常需要病人跟家屬的配合 才能有成效
不知道其他前輩有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可以分享
[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08-6-22 15:09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