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性研究結果顯示GCC可作為大腸直腸癌預後指標

e48585 發表於 2008-7-5 16:04:3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817
作者:Allison Gande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June 23, 2008(伊利諾州芝加哥訊)-一項新研究結果激勵了專家對guanylyl cyclase C(GCC)做為大腸直腸癌的預後因子;這是該領域第一項前瞻性、雙盲、多中心研究,同時研究結果是個吉兆;這項研究結果最近發表於美國婦產科醫學會第44屆年會上。
  
  研究者指出,GCC可以確認潛在的淋巴結轉移,他們使用反轉轉錄酶聚合酶鍊反應(qRT-PCR)來定量,顯示該標記確認出低再發風險病患,以及那些可能因為輔助化學療法受益病患的訊號。
  
  主要作者賓州費城湯瑪斯傑佛遜大學的Scott Waldman醫師在訪談中表示,使用放大技術的分子分析是個有價值的方法;Waldman醫師表示這是該領域令人興奮的新紀元。
  
  賓州匹茲堡大學的Steven Hughes醫師向Medscape腫瘤學評論這項研究時表示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分子診斷學最終將在臨床執業上扮演重要角色,醫師預測,分子分析將是邁向個人化醫學道路上一個重要的部分。
  
  儘管如此,該領域早期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受到不同結果的影響,以及RT-PCR顯示偽陽性的問題,許多人對其診斷上的角色有所質疑。
  
  Hughes醫師表示,RT-PCR的定量方式已經排除偽陽性的問題,對於早期的研究樣本數目太小,且沒有足夠的統計力量提供有用的結果,他也有所爭論;他認為這是個設計良好的研究,具有足夠的能力來回答這個問題。
  
  【標的分子通常與旅行者腹瀉有關】
  研究者針對來自9個醫院261位pN0大腸直腸癌病患進行研究;淋巴結尺寸超過5公厘,切片之後送交病理檢驗與進行GCC qRT-PCR,平均追蹤時間為45個月(範圍從1~75個月)。
  
  GCC是經常與旅行者腹瀉相提並論的標的分子,據說GCC僅存在於腸胃道上皮細胞,並不存在於身體其他地方。
  
  根據GCC qRT-PCR的結果,研究者報告34位病患(13%)的淋巴結沒有潛在轉移現象,除了2位病患外,所有病患的疾病均未再發;相對的,47位(20%)淋巴結有潛在轉移發生再發性疾病(P=.029)。
  
  研究者於多變項Cox模式中指出,在控制T分期、腫瘤位置、淋巴血管侵犯、腫瘤分化、淋巴結中的潛在轉移、由GCC qRT-PCR確認,是預測再發最有力的獨立因子(校正後危險比值為4.51;P=.039;95%信賴區間為1.07~18.90)。
  
  Hughes醫師向Medscape腫瘤學表示並未對這些結果感到驚訝,我們終於有一個設計良好的研究,且我相信這些數據;Hughes醫師表示,他希望看到更長的後續追蹤時間(60個月而不是45個月),但整體來說,他對這項研究感到滿意。
  
  【分子診斷學的新紀元?】
  Hughes醫師是發表在2007年11月分子診斷期刊(2007; 9: 563-571)文獻的資深作者,這項研究評估了大腸直腸癌潛在淋巴結轉移的臨床重要性;在這篇綜論文獻中,他的團隊解析微轉移相關的臨床文獻。
  
  他們指出顯著方法學上的限制,如疾病不一致的病理定義,因為淋巴結數目不足或每個淋巴結的斷面數目造成的採樣不佳、缺乏一致性、以及因樣本數目不足造成的統計力量不足。
  
  Waldman醫師的研究團隊努力克服過去研究設計上的缺陷,他表示還有很多未完成,他希望該領域已經有轉機,正從樣本數目不足的小型研究脫離。
  
  pN0大腸直腸癌患者疾病再發的風險大約是25%;Waldman醫師表示,這部分代表了淋巴結轉移在分期時未被診斷出來的情況,改善後的方法預測再發,將可以確認出因為輔助化學治療受益的病患;Waldman醫師指出,在淋巴結內,或許是偵測僅選擇性在腸胃道細胞表現並於大腸直腸癌出現的GCC,可以因而促進分期的正確性。
  
  賓州南威標的診斷與治療公司有這項檢驗技術的執照,該公司已經將執照轉移給魁北克的DiagnoCure公司,該公司計畫擁有該檢驗技術並希望在今年夏天研發完成。
  
  這項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經費資助。研究者表示與標的診斷與治療有限公司有資金上的往來。

[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8-7-5 18:54 編輯 ]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e48585

LV:1 旅人

追蹤
  • 773

    主題

  • 1025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