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療法」對「物理治療」的衝擊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復健醫院 蘇英婷物理治療師
民眾尋求民俗療法的秘辛
「蘇老師,我女兒昨晚扭到腳踝,我已經帶她去給接骨師ㄑ一ㄠˊ過了,今天腳可能會比較沒力……」,我的臨床服務對象是特殊兒童,但我卻超過十次聽到家長帶小朋友去接受民俗療法的事件,我對這個頻繁的現象及背後隱藏的原因感到匪夷所思。
據TVBS民調結果指出,民眾若有腰酸背痛、肩頸痠痛、手腳發麻及運動傷害等,其中有29.6%尋求中醫治療、29%找西醫、25.4%並未就醫,但卻有「11.8%會尋求國術館、跌打推拿等民俗療法」。選擇「民俗療法」的民眾不在少數!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民眾相信民俗療法勝過專業醫療?為何他們會第一時間選擇接骨師來治療?為了探求民眾尋求民俗療法的秘辛,所以這次計畫擬定一份問卷,來深入調查民眾捨棄有科學根據的正統醫療,而另求傳統民俗療法,其背後真正的原因。
本次計畫調查台中市五家醫療院所之病人及家屬,由個案隨機填寫,共回收334份問卷,受訪者年齡層平均分布,但以26~30歲、41~50歲為最多。教育程度以大學/專科為最多。職業以為家庭主婦為最多,其次為學生。統計結果分析如下:
分析一
當民眾有身體酸痛、扭傷或撞傷時,會選擇醫療院所者卻只佔: 55%,近45%的民眾竟然是「直接找國術館或不一定」,所以大約只有五成民眾是信任有科學理論根據的醫療,及經過專業訓練的醫生與治療人員。深入分析造成原因可能有二。原因一、民眾醫學常識不足,並不知可以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事實上,大多數民眾並不了解「什麼是物理治療」,當然不會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強宣傳物理治療的專業範圍,讓民眾有正確的就醫觀念。原因二、可能在尋求物理治療後,仍未獲得如預期的改善。所以我們應該加強物理治療的專業評估,才能對症下藥,以獲得最佳療效。
分析二
民眾選擇到國術館治療的原因,分別是「親友介紹、離家近/交通便利、看習慣了」,其中以「親友介紹」最多,高達53%以上,這反映了兩件事,第一、民眾相信「口耳相傳」的資訊,卻缺乏自我判斷的能力,這也正說明民眾醫療常識的缺乏。第二、「口碑」在民眾就醫上佔很重要的地位,所以物理治療師要獲得民眾的信任,就必須注重病患及家屬的滿意度。
分析三
在到過國術館的民眾當中,約有七成都認為效果還好,約一成多的民眾覺得效果滿意,但是卻超過六成民眾願意下次再去國術館治療,原因是:「治療效果還可以、離家近,複診方便、看習慣了、師傅看診親切」,由以上原因,值得警惕的是「師傅看診親切」,我們必須檢討這個原因是否正透露出醫療人員的態度不佳、冷漠、傲慢、沒有親切感呢?反觀,臨床的物理治理師,長時間曝露在醫療院所,一成不變的工作環境及緊湊的治療步調,很容易造成例行的「機械性治療模式」,正所謂的「on modality」,而缺乏人性的關懷,身體的病痛和心理因素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要重視病患及家屬的心理層面。
分析四
在國術館治療過的民眾中,下次會選擇專業治療師治療者只佔43%左右,約一半民眾不會選擇尋求專業治療師,原因分別是:「不知道看哪個醫生(哪科)、覺得沒有很嚴重、治療效果沒有國術館佳」。這些原因一再地突顯我們醫療教育宣傳的不足,民眾醫學常識嚴重的缺乏,除了不知看什麼醫生之外,竟認為身體的酸痛、扭傷或撞傷只是小病痛,到國術館看看就好,而不需到醫療院所作詳細的檢查及評估,殊不知這可能會延誤正確醫治的時間。
另外,26 %以上的民眾認為國術館的治療效果比醫療院所好,這反映了我們的醫療品質、療效的欠缺,我們必須檢討執行臨床業務是否為了衝「量」,而造成「只求量、不重質」的問題。這個只求高業績的現象,可能將會造成物理治療專業的萎縮,也將失去民眾對物理治療師的信任,這是很可怕的惡性循環,不可漠視!
以上四點分析可得知,我們必須再努力的是(1)治療效果及醫療品質的提升(2)服務態度的改善(3)衛教宣導的加強。
各地「國術館」林立,「推拿整復師」眾多
目前國內的「推拿整復師」資格認證取得極為容易,只要加入當地國術會或台灣省國術會,參與該會辦理有關推拿講習的課程,即可以提出推拿整復師證書申請,由台灣省國術會認證。認證後,即可以依照「民俗法」直接申請國術館營業。國術館每次療程收費200~500元不等,若加藥方或膏藥,要另外收費,正因這是極易取得執照,又賺錢的行業,所以造成坊間國術館、接骨所、益身館、民俗療館到處林立,恣意地遊走在民俗法與醫療法間的灰色地帶,毫無受到法律規範。
民國92年7月聯合報專題報導,揭發國術教練、氣弘炊漶B民俗療法整復員擁有的證書是可以用錢買來的。衛生署於民國82年發布的醫字第八二○七五六五六號公告,其中界定傳統推拿、外敷膏藥、外敷生草藥、藥洗摩、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收驚、神符、香灰、拔罐、氣本P內扔央A不列入醫療管理。只要不涉及醫療行為且不為醫療廣告,都不違法。所以這些證書是由台灣省國術會私自頒發,並非經過衛生署的認證,但民眾卻被蒙在鼓裡,誤以為是執業者資格和服務品質的保證。其實,這些證書跟資格、品質並無關聯,基本上是用錢就買得到的。
民俗療法意外疏失事件頻傳
釵h醫療專業人員都勸告民眾不要隨便接受民俗療法,然而,卻依舊有釵h民眾一窩蜂地尋求民俗療法,也發生釵h無法彌補的醫療傷害。
案件一
民國92年6月中廣新聞網報導,一位李姓男子是高雄市台灣民俗療館的負責人,從事推拿、整復業務。李姓男子並未取得合法中醫師的資格,卻於90年12月10日起至91年1月15日止,擅自替罹患「輕度肢障」的潘姓病患看診,從事推拿整復的醫療業務約15次,由於疏於注意,用兩手大拇指對潘姓病患第三、四、五腰椎做局部按摩,致其壓迫性骨折,因而導致成「中度肢障」,案經潘姓病患警方提出告訴。
法官認為,雖然李姓男子持有高雄市傳統整復員職業工會核發的傳統整復員證書,另持有台北市傳統民俗療法協會核發的傳統整復員證書,但此都不屬醫療法的「醫事人員」,不可擅自執行醫療業務,並根據衛生署醫事審議委員會認定,李姓男子對於潘姓病患不當整復治療行為,導致其肢障程度加重,具有相當因果關係,因此判處他1年3月的有期徒刑。
案件二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翁文章在預防腦中風記者會上發布的案例,他表示曾接獲一名三十多歲女性,在坊間做了精油按摩後,出現半身癱瘓、顏面麻痺的症狀,超音波檢查發現,病人的後腦脊椎動脈內膜竟嚴重剝離,經緊急開刀後才脫離險境。
這兩個案例只是冰山的一角,過去還曾傳出民眾貼藥膏治療腿部傷口,結果導致潰爛;也有人到國術館拔罐治療,卻賠上性命,其他未經報導的事件多不勝數。無論是按摩、推拿或整脊,都有引起中風、半身麻痺、四肢癱瘓、內出血等危險性,難道民俗療法的操作不需要政府嚴格的認證嗎?民俗療法不需要被管理嗎?操作這些民俗療法的人員真的必須嚴格把關,才能避免無辜的民眾繼續受害。
「接骨師」執行類似物理治療業務
物理治療的原理是利用物理因子的聲、光、熱、電、磁、力進行治療,包括儀器治療,徒手按摩或運動治療三種方式,可以為傷殘者復健、為痠痛等文明病纏身者進行治療、為健康者增進體適能,達到恢復健康、維持健康、促進健康三大目標。
依據物理治療師法第12條,規定物理治療師業務中包括:
一、物理治療之評估及測試。
二、物理治療目標及內容之擬定。
三、操作治療。
四、運動治療。
五、冷、熱、光、電、水、超音波等物理治療。
六、牽引、振動或其他機械性治療。
七、義肢、輪椅、助行器、裝具之使用訓練及指導。
八、其他經中央衛生主管機關認可之物理治療業務。
其中的「操作治療」包括:牽引運動、按摩、鬆動術…等等。
而國術館或各式民俗療法,治療的手法五花八門,包括:徒手疏筋按摩、推拿、指壓、刮痧、腳底按摩、收驚、神符、香灰、拔罐、氣央B點穴、放血及貼藥膏等,宣稱可以解決跌打損傷、痠痛、神經痛、氣血不順等毛病;為了跟上時代潮流,有些還會增購物理治療的相關儀器設備輔助。其中接骨師執行的徒手疏筋按摩、推拿、指壓與物理治療師執行的按摩、關節鬆動術很類似。接骨師雖然用不同的名稱,但是表面上看起來,類似的手法卻極易讓民眾誤以為接骨和物理治療是一樣的。
「接骨師」缺乏訓練規範及認證
無論是有實證醫學的按摩、鬆動術,或是傳統民俗療法的指壓、推拿,除了必須對治療技術很精練之外,對人體的解剖構造及病症的發生的原因也必須很熟悉,才能在正確的時間,對病人執行正確的治療,所以一定要有嚴格的訓練及政府認證。因此,國內物理治療師資格的取得,一定必須經過四年大學養成教育,其中包括一年的實習教育,畢業後必須通過國家高等考試,頒予合格物理治療師證書後,才能執業。
此外,在治療前,一定要經過正確的評估,並參考理學檢查,才能擬定合適的治療方法。但是,國術館內通常沒有超音波或X光等檢查,無法採用影像數據做較科學的診斷,完全靠「師父」的經驗。另外,至今國內的「接骨師」或「推拿整復師」依舊沒有足夠的訓練規範及認證,常常是代代相傳的手法,在未經正確評估下,立即如法炮製地執行治療手法,也野L們很有治療技巧,但是卻不一定瞭解人體解剖結構及病症,因此,很容易忽略操作時可能會對人體造成的潛在危險。
堅持物理治療專業價值及治療品質
雖然,釵h報章雜誌已經多次報導民俗療法的醫療疏失案件,但是國人對物理治療的認識不足,對傳統民俗療法卻依舊趨之若鶩。除了建議政府加強規範民俗療法之外,我們對內依舊需要檢討。反觀近年來,整個醫療體制變動極大,全國醫療院所物理治療師的工作難求、薪資每況愈下之虞,國術館的林立,已經對物理治療專業造成威脅,我們真的必須深思物理治療專業存在的價值及治療品質的堅持,加強對民眾正確的醫療宣傳教育,以贏得民眾對物理治療的信任及尊重。
[ 本帖最後由 binni67682001 於 2008-7-14 16:3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