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浪蕩皇帝秘史 作者:長亭古道 (已完成)

   關閉
Wakemeup 2008-7-26 04:43:2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20 731550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3:28
第十卷 第九十七章 超前的稅收政策

“啟奏皇上,今年農稅雖減少,可商稅卻大幅度增加,足以彌補農稅的不足……”

此言又引起朝堂上一片議論之聲,不少大臣都露出不以為然之色。歷朝歷代農稅都占據絕對的大頭,甚至有的朝代還採取重農抑商的政策,商稅歷來較少,處於一種可有可無的狀態,再增加也增加得有限,若說能填補農稅上的減少,未免讓人難以置信。代丞相崔奢當先對昔日的下屬發難,皺眉道:“許大人何出此言,你可知近幾年朝廷的稅收多少?最多的一年甚至有上千萬兩之巨,區區商稅,怎麼能彌補農稅上的損失?”

翰林院學士白易鴻出列,針鋒相對,道:“崔丞相此言差矣,您怎麼不想想,那最高近千萬兩的稅收是怎麼來的?那是通過多如牛毛的苛捐雜稅,從天下貧苦百姓手裡硬生生搶來的!您可知民間多少百姓因此家破人亡,又有多少百姓實在活不下去,只有挺而走險,落草為寇?怎又可知,前幾年全天下盜賊蜂起,叛亂越剿越多,究竟是因為什麼?”

白易鴻出身寒門,對民間疾苦再了解不過,說到前幾年朝廷的苛政.就忍不住義憤填膺,竟當堂與代理丞相爭執起來。

代速相崔奢頓時啞口無言,找不到話辯駁,最後大袖一揮,氣呼呼道:“乳嗅未乾的黃口小兒,你懂什麼?”

禮部尚書徐豐卿出來打圓場。道:“許大人,請你繼續說完,今年商稅究竟有多少?”

許平宗白了以前地頂頭上司崔奢一眼,繼續說道:“皇上,今年的商稅共計四百六十七萬零三百兩。”鏗鏘有力的語音響徹大殿,擲地有聲。

此言一出,大殿上頓時炸開了鍋。

“四百多萬兩?這……這怎麼可能?”

“商稅怎麼可能有這麼多?都快趕上農稅了。”

“這個真叫人難以置信!許大人,你們戶部該不會弄錯了吧?”

只有皇帝高高端坐龍椅上。全無驚訝之色,似乎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許平宗也不爭辯,待大殿上群臣的喧嘩聲漸漸低落下去,才環顧叢人人一遍,揚起手中的奏摺。緩援道:“今年商稅的詳細條目都在這裡。一條一條記錄得清清楚楚,諸位大人可想一閱?”

文武百官聽他這麼說,這才相信確實沒有弄錯,不過仍然有不少人覺得難以置信。畢竟自華朝天國以來,都是從來沒有的事。

許平宗緩緩道:“因為今年上半年與西域的貿易開拓,下半年與極西地大食國貿易又大量展開,由於皇上英明,高瞻遠矚,降低商稅,極大的促進了貿易往來。使內地與西域及大食的貿易的於短時間內蓬勃發展起來,這裡面的滾滾財源大到你們難以想象,而且得益於絲綢之路地重新開啟。也為朝廷帶來了大量賦稅。”

“而另一方面,由於皇上一改本朝對商品交易征收重稅地做法,大幅降低交易稅,大力鼓勵商業,我們內地的商業交易也呈一片繁榮之勢,商稅反而成倍增長。此外.還有海洋貿易帶來的關稅收入。這三方面相加,才有今年商稅四百多萬兩的驚人規模。依下官看.這裡面還有巨大地增長空間,三年之內。商稅超過農稅,也並非全無可能。”許平宗的話語中氣十足。顯得極有把握。

這番話說完,殿上文武百官先是驚訝不已.隨後嘩啦啦相繼跪倒,大呼吾皇聖明,高瞻遠矚,雖古之聖君.亦有所不及。

以崔奢為首的保守派,頓時打消了勸皇帝恢復苛捐雜稅的念頭。白易鴻等人則眉飛色舞,振奮不己.對皇帝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而對於蕭若來說,卻是意料之中的事。中國數千年來都是農業大國,農業產出對歷朝歷代都舉足輕重,社會上受儒家重農輕商的思想影響,普遍重視農業,輕視商品交易。在這種社會風氣下,歷朝歷代的施政,普遍都是重農輕商,有的甚至有意的壓製商業。

人們普遍認為.農業生產是國家憂關生死地根本大計,應該大力扶持,而商人只會囤積居奇,從中謀取暴利……而忽視了商業交易能互通有無、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利方面。

整個社會普遍都瞧不起商人,商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也非常低下,正所謂“士農工商”.商人乃是四民之末,倍受歧視,即便是非常有錢的商人.也沒什麼社會地位,甚至不如一個貧寒的讀書人。

而蕭若卻不一樣,他來自商業貿易極其繁榮的21世紀,深受自由貿易主義思想的影響.對商品交易的益處認識之深刻,遠遠超出這個時代的任何人。所以他能擺脫時代的侷限,以高贍遠矚地眼光,和超前性的政策,一改歷朝歷代壓製商品,打擊交易地做法,取消對商業交易的壓製,大力鼓勵推動商業貿易的發展。

致使一方面國內貿易於短時間內崛起,空前繁榮起來,而且開拓了天朝與外邦他國的跨國貿易,尤其是絲綢之路的重新開啟,更是意義重大。這些都為天朝的財政帶來了滾滾收入。

商稅超過農稅,這在殿上文武大臣們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和不可理解的,因為畢競是開天闢地以來前所未有之事。

而蕭若卻覺得很正常,農業上的稅收其實十分有限,所以這麼龐大的天朝,一年的稅收才五百多萬兩;而商業貿易的潛力卻是不可限量的,等以後商業貿易完全發展起來。超過農稅再正常也沒有了。

這還是在目前科技仍然不發達地情況下,若是科技發展下去,等到日後交易繁榮、物流通暢的時候,農稅收不收都無所謂了,光靠商稅,朝廷就可以過得很滋潤。正如21世紀的國家,不但不收農稅,反而給種田的農民金錢開始一樣。這在古代人看來。當然是不可思議的,他們說什麼也想不通。

還有一點,許平宗的奏報裡沒有,蕭若卻微服深入民間時卻已經敏銳地覺察到了,那就是在朝廷鼓勵商業。大幅度降低商稅的政策出台後。民間手工藝小作坊也迅速繁榮起來。

因天朝已有足夠的技術積累,一旦朝廷放鬆勒在工商業脖子上地枷鎖,工商業就會迅速發展,在幾年之內出現費本主義萌芽。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一切,朝廷大臣們似懂非懂,反正對高深莫淵英明神武的皇帝,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似乎當個少年天子真的是天神的化身,他決定地事情,就算是再不可思議,日後也一定會證明是對地。金鑾殿上歡呼萬歲之歲之聲久久不絕。

時至今日,柳長風所率的西域大軍正處在班師途中。已過了潼關,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到京城。

另一路,十萬徵東鐵騎入高麗作戰,戰事頗為順利,節節勝利。扶桑倭人打起仗來雖瘋枉不要命,可是在野戰中也不是天朝鐵騎的對手,吃足了苦頭,在幾場小規模戰鬥中連遭慘敗。

後來,倭人也學精了,既然明知野戰打不贏。就索性放棄野戰。入朝扶桑大軍全面收縮,龜縮在堅固的城池內死守。準備搶得天朝大軍鈍兵挫銳,再侍機反擊。

天朝大軍全部由騎兵組成,野戰中固然擁有壓倒性地優勢,所向無敵,然而弱點也同樣明顯,便是攻城能力非常薄弱,用精銳騎兵強攻防守堅固的城池,乃是兵家大忌。

天朝大軍由劉破虜指揮,他是由普通士兵一步步提升上來的,打了半輩子仗,打仗徑驗極為豐富。他兵分幾路,將倭人幾個重兵盤踞的大城團團包圍,隨後遣偏師長驅直入。

高麗人對滅絕人性的倭人侵略者恨之入骨,日夜盼望天朝的救兵早日到來,如久旱盼雨露。這時天朝士兵一到,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加上倭人已放棄城外,頓時天朝旖旗所指,農村鄉鎮紛紛收復,於短短數日之間,便光復了半個高麗。

起初打得順風順水,橫掃千里如卷席,好似秋風掃落葉一般.可是,接下來的戰事,便有些麻煩了。

扶桑倭人主力未損,龜縮於一些易守難攻的堅城內,對於適合野戰,不利攻城的天朝鐵騎來說,就有些吃不下了,只能圍城,設法誘敵軍出城。

無奈倭人鐵了心了,就是一味死守,死活不出戰。圍便由你圍,要攻城就儘管來。

由於倭人退縮城內時,採取了堅壁清野地殘暴做法,各地鄉村集鎮的的糧食都被搶掠一空,實在帶不走的,便一把火燒掉。故而他們城內囤積了極多糧草,一兩年都不會缺糧。

而城外天朝大軍遠道而來,補給困難,高麗人的糧食也被搜刮殆盡,天朝軍要是解決不了糧草問題,早晚都得退兵,那時候,就輪到他們窮追猛打了。

倭人如意算盤打得響,卻萬萬想不到,天朝軍隊與他們倭人不同。倭人是異族侵略者.在高麗各地無惡不作,喪盡天良,激起高麗民眾止此起彼伏的反抗;而天朝大軍卻是救援軍,而且軍紀嚴明,是仁義之師,深得高麗民眾擁戴.高麗國上下視天朝軍為救星。

只因天朝鐵騎推進太快.補拾輸送跟不上,在最困難的時候,高麗人自發地將最後一點點倖存的糧食獻拾天朝軍隊,自己沒吃的,就以糠稗野菜果腹,萬眾一心,哪怕餓死也要支持天朝軍隊打萬惡的倭人。

後來,隨著戰線趨於穩定,天朝在皇帝調度下,充分發樣強大到極點的經濟實力,糧草和軍用物資源源不斷輸入高麗,運抵前線,不但圍城軍隊夠用了,還有多餘糧食按濟饑寒交迫地高麗人。

高麗民眾分得天朝送來的糧食,無不潸然淚下,面朝西邊天朝京城方面跪拜,含淚大呼萬歲不己。只可惜,遠在京城地聖天子聽不見。

隨著天朝大軍的補拾狀況全面好轉,扶桑倭人的奸計徹底破產。城內倭人看見城外天朝高麗兩國軍民親密無間的情形,有些詫異,有些驚心。

倭人軍中幾個較為理智的將領突然間意識到,這場戰爭打不贏了。不過,他們的意見在一慣瘋狂盲目的扶桑軍中,顯得微不足道,毫無影響。

在人人皆失去理智的環境中,若有清醒的人,只會被周圍人視為懦夫,甚至會被忠於幕府將軍的愛國熱血青年幹掉,而眾人則會為此歡呼讚揚,只恨動手的不是自己……於是,瘋狂的氣氛進一步升級。

東洋扶桑人與中土天朝人都是農耕民族,在戰場上,都有不擅長野戰,而長於城池攻防戰的特點,現如今倭人待在堅固的城池內,一心一意打守城戰,確實不易對付。

天朝軍今回全是騎兵,而且為了不拖累行軍速度,沒有攜帶任何攻城器械,幾乎沒什麼攻堅能力。面對高聳堅固的城墻,只能望而興嘆。

主帥劉破虜沉著冷靜,下令全軍在城下扎下堅固的營寨,做好長期圍城的打算,一面寫奏報,派快騎火速傳遞回國,奏報皇帝。

不過他自己心理也很清楚,攻城器械一一尤其是結構複雜的大型攻城器械,行動極為緩慢,縱使皇帝一接到他的奏報,就派步兵運攻城器械出發,至少也要幾個月才能到高麗前線。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可是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3:30
第十卷 第九十八章 高麗軍情

左副元帥秦義不甘心,想挾新勝之兵威硬攻城池看看。他命士兵大肆伐木,臨時打造雲梯。兩日的工夫下來,雲梯造好了上百架。

秦義布置妥當,一聲令下,命騎兵下馬步行,攜雲梯硬攻城池,他本人親自擂鼓助戰,以壯軍威。

結果,不到半個時辰就不得不下令停止,因為傷亡實在太大,在缺乏強有力的攻城器械時,以簡陋的雲梯硬攻堅固的城池,無疑是不明智的。

就像當年兩萬契丹鐵騎打到京城城下時,只要城內自己不亂,強行攻城就是進攻方的惡夢。當日契丹不少身經百戰的精銳鐵騎,被頭一回上戰場的百姓輕易消磨掉,在城下流盡了鮮血。

天朝大軍明明占上風,卻偏偏在堅城之下一籌莫展,委實今人不甘心。

右副元帥南昱靈機一動,想出一個有些陰損的法子。他派人收編了大批高麗壯丁,分發給他們兵器,驅使他們爬雲梯去攻城。只許前進,不許後退,有一隊弓箭手在陣後監督,後退就亂箭射殺……

結果打了一個下午,攻城高麗人死了數千,城內倭人死了數百。交換起來似乎十分吃虧。不過南昱不心疼,反正不是自己本國人,高麗人多,讓他們去消耗好了。

城內防守的倭人大驚失色,聞到了死亡的氣息,絕望的氣氛在城內迅速蔓延開來。這種不拿高麗人當人的做法,雖說無比的殘忍血腥,可是也非常有效,如果天朝軍隊鐵了心這麼打下去的話.他們倭人除了硬著頭皮消耗下去之外,還真沒有別的辦法。

高麗人口也不少,除了這回倭人大舉入侵。整個高麗慘遭蹂躪踐踏。大片人口死於戰亂中之外。年青壯丁仍然有一百多萬人。

只消天朝統帥硬得下心腸,驅使高麗人不斷來攻城消耗,不考慮傷亡。今天死一萬高麗人,拼掉城內一千倭人;明日又死一萬高麗人,又消耗掉城內一千倭人……如此下去。用不了多少天,城內倭人非死絕不可。

這種戰法極為殘忍,但也往往十分有效。反正不管高麗人與倭人消耗成怎樣,天朝軍隊都沒有任何損失,立於不敗之地。這是野蠻的游牧民族攻城時地常用戰法,倭人打仗也經常這麼幹。

然而,天朝畢竟不同於野蠻民族,此等殘忍做法沒有在高麗人中引起反彈,卻在天朝自己軍中引發激烈爭執,有叫好的,也有大罵的。

天朝三員領兵大將對此爭許不休。劉破虜堅決反對。說這種做法很沒有人性。高麗人雖不是我們同族人,可也是人生父母養的,不是螻蟻,是活生生的人,也有父母妻兒,怎能忍得下心驅使他們前赴後繼的去送死?何況天朝大軍乃堂堂正正之師,救亡伐罪。師出仁義,那等作為.豈不令屬國民眾寒心,損及天朝威嚴?

南昱也堅持己見,針鋒相對,爭辯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尤其是攻城的時候,死人更是比什麼都快,既然必須強攻倭人的城池。那麼與其死天朝將士,就不如死高麗人。反正這場戰爭原本就是高麗人的。他們為了保衛自己地國家而流血,也是理所應當。對高麗人來說,與其亡國之後被倭人屠殺,就不如在天朝軍隊幫助下與倭人拼個你死我活……

兩人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而秦義也拿不定主意,覺得兩人說得似乎都有其道理。這做驅使高麗人攻城的做法,確實有夠冷血,不過南昱說得也有道理,戰場上哪有不死人的,若是能因此攻下城池,全殲城內倭人,那高麗人的死傷也是值得的,可是打的過程又似乎太難看了點,有損天朝的形象……

而爭論中的主角高麗人,則沒審發表任何意見的權利.靜靜地等待爭論地結果。他們既打不過扶桑倭人,又不敢違抗天朝的意志,如同一群待宰的羔羊,無力主宰自己的命運。假如天朝將領最終決定繼續驅使他們攻城,那麼他們也不會反抗---也不可能反抗的了。

他們攻城.那麼他們也不會反抗一一也不可能反抗得了。

三員大將的爭論沒有結果,最後,一齊寫奏章呈報皇帝,請皇帝裁奪。暫且停止攻城。

半個月之後,欽差大臣火速趕來前線,傳達皇帝旨意,命今全軍將士不得再採用驅使高麗人攻城的血腥戰法,大軍暫且圍困敵城,新式攻城器械不日就將用到,屆時再行大舉攻城。

爭論有了結果。三員大將謹遵聖旨,各自指揮所部做好長期圍城的打算。

消息很快傳遍高麗地鄉村市鎮,高麗民眾無不歡呼慶幸,大呼萬歲不絕,聽說欽差傳來的聖旨中有“高麗百姓亦朕子民,朕不忍見其伏屍城下”之語,無數高麗人感動得泣涕交流,一片嗚咽失聲。

高麗戰局至此陷入膠著狀態,倭人不敢出城,天朝騎兵也攻不進去就這麼對峙著。

天朝京城汴梁,皇宮內。

蕭若看著近日來自高麗的戰報,靜靜的沉恩。周圍侍候的美人們輕手輕腳.不敢弄出聲響打擾他。

面對高麗的天朝大軍有力難施的情況,蕭若時至今日,還沒有派出援兵送攻城械器去。因為柳長風的救援西域大軍就快回來了,一百門新式大炮“武威大將軍”都在回京的五萬兵馬中,到時候,這批大炮連帶新鑄好地一些大炮,一併調去高麗前線就好。

在蕭若看來,擁有了如此強力的大炮。別地攻城器械都屬多餘了,沒有必要再調派那些苯重的攻城器械去高麗,因為即便有攻城器械,只要城內守軍戰鬥意志堅決,攻城仍然得付出不小的傷亡。

而集中使用大炮攻城的話,幾輪下去,便能將城墻轟出缺口,再堅固的城墻都沒用。在這個時代的攻城戰中,大炮才是王道。

高麗戰局在蕭若掌握之中,他唯一顧慮的,便是假如魔教真是參與倭人當中,只怕事情就不那麼簡單了。

轉眼接近年關,京城裡四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準備過大年。

過了年就是中興二年了,天朝國勢蒸蒸日上,平民老百姓的日子也越來越好,民間一片喜慶之氣。

這一日.早朝朝議上,也受喜慶氣氛影響,人人面帶微笑。皇帝心情也不錯,宣布給朝廷三十多萬官吏發年銀,相當於後世俗稱的年獎人人有份。

文武百官大喜,一齊叩頭謝恩。

商議完一些國事,正要退朝,這時,吏部尚書張漢則出列,躬身上奏道:“啟奏皇上,微臣還有一事。”

“講。”蕭若道。

張漢則說道:“當年四大王族聯合謀逆作亂,幸奈吾皇英明神武,親統大軍,彈指間削平叛亂,安定社稷……

他兀自絮絮叼叼說個沒完,蕭若聽得不耐煩,一擺手打斷:“張愛卿直接說重點。”隱隱猜到了幾分他的意圖。

“是,皇上。”張漢則又一躬身.不再羅裡囉嗦,“叛亂平定後,四大王族都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了代價,幾乎舉族不保,這是他們罪有應得,沒人同情。其中卻有一王家族,困及時棄暗投明,事後將功折罪,所受的處罪較輕,那便是宋王趙牧,及其一族。”

說到這裡,禮部尚書徐豐卿也站出來,恭聲接口道:“當時皇上罷免了趙氏一門的官職,令其合族閉門思過,待半年期滿之後,再量才授以官職。而今已有一載有餘,皇上是否要重新起用趙家?”

蕭若靜靜聽完,心裡頭跟明鏡也似的。其實這裡面主要還是自己原因。都是因為自己寵愛皇后趙氏姐妹,才有人這麼說。

要不然,以前根本就沒人敢為四大王族求情,滿朝文武都怕跟四族扯上關係,被人懷疑是他們的同黨。避之惟恐不及。宋王趙牧的情形要好些。可也仍然沒人為他說話。否則半年閉門思過之期早過了,也不會等到今天才開口。

因為近期皇帝寵愛皇后趙氏姐妹,有一段日子,甚至三晚中有兩晚在中宮過夜,朝中大臣們無不看在眼裡。

久居官場的人,最擅於察言觀色,揣摩上意,很自然會以為皇帝愛屋及烏,既然寵著趙氏姐妹,自然會善待趙家。故而有人站出來為趙家說話。一來免得皇帝自己開口,皇帝想做的先做好,皇帝想說的先說出來。才能獲得皇帝歡心;同時,也送一個老大的人情給趙牧那國丈,日後自有回報。

卻不料.蕭若對公事與私事分得極清,二者絕不相干。寵趙氏姐妹是後宮的事,與朝廷不相干,國家大事豈同兒戲!他冷笑一聲,道:“哦?那你們說說看,趙氏一門誰有出色的才幹,能居何職?”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3:31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一章 左右丞相

“這個……”張漢則與徐豐卿二人面面相覷,萬萬沒想到皇帝是這種反應,一時大出意料之外,不知如何接口。

殿上不少大臣感到意外,原本以為皇帝會龍顏大悅,順勢重新重用趙家的,哪曉得皇帝全無喜色,一時之間,沒人啃聲。

蕭若環顧殿上群臣,緩緩道:“讓朕來回答你們,趙氏一門多的是紈褲子弟,那些貴族公子哥吃喝嫖賭,溜狗鬥雞是一吧好手,沒幾個真正有才能的人!”

殿上文武百官噤若寒蟬,垂手肅立,暗暗慶幸好在自己沒開口。

張漢則與徐豐卿二人滿頭冷汗,腸子都悔青了,沒想到拍馬屁拍到馬蹄上了。

倒是代丞相崔奢在一旁幸災樂禍,他原本還擔心趙氏一門重新崛起,趙牧官復原職,他這代丞相的位子可就保不住了。不料事情出乎意料,聖意難測,趙氏一門想東山再起,想來是沒指望了。

崔奢樂翻了心,極力忍住才不至當場笑出聲來,肚子裡暗罵:“該!趙家人有個屁才能,依我說,他們家就那姐妹倆是真正的本事了得!嘻嘻……”

蕭若瞟了幸災樂禍的崔奢一眼,輕輕哼了聲,大袖一揮道:“兩位愛卿既是沒想好,那就回去好好想想,明日再奏。其餘愛卿也可以踴躍發言,表達自己的看法,趙氏一門中若是誰真有才幹,朕定會重用。散朝!”

蕭若回到後宮,本想避閑不去中宮,轉念一想,那樣的話豈不反著行跡?便仍然去中宮。

前面朝堂上出了這麼大的事,後宮不可能一無所知。

皇后估計已得知了此事,盈盈下拜道:“皇上,臣妾感謝您對臣妾姐妹的寵愛。我朝立有祖訓,後宮不得干政,臣妾姐妹一心只為好好伺候皇上,絕不過問其他事。希望皇上處理國事時,不要因我們姐妹而有所偏袒,秉公決斷,我們姐妹永遠支持皇上的決定。”

小趙郡主則在一旁不做聲,只幽幽的望著皇帝。

蕭若聽得皇后此言,心中大感欣慰,嘆道:“皇后能這麼說,朕很高興。朕寵愛你們倆,對你們的娘家自然會厚待,不過朕的厚待不會牽扯到國事方面,朕不可以因自己一人的好惡,誤了國事。”

賢惠的皇后頷首道:“謝皇上,臣妾這就派人去宋王府,勸說父王,讓趙氏一族的人都斷了重新為官的念頭,以免皇上為難。”

蕭若微笑道:“那倒不用,你們父王的才幹朕還是清楚的。趙氏一門中真正有才者,朕絕不會埋沒,不過朕也不會因為你們倆,給他們開後門,哈哈……”

皇后嫣然一笑,攜妹妹謝恩。

當天晚上,暢快淋漓的巫山雲雨過後,蕭若一邊一個,摟著這一對天下最美麗最高貴的姐妹花,兀自在回味方才銷魂蝕骨的余韻。

小趙郡主星眸閃動,鮮嫩的櫻脣翕動,欲言又止,似乎想說什麼,終於挨著姐姐,沒有說出口。

蕭若看在眼裡,猜也猜得到她想為趙家說好話,吹一吹枕頭風,只不過不好說出口。

他也不說破,故裝不知。暗地裡不禁感嘆,皇帝手握天下權柄,一句話就能讓人人頭落地,也能讓人飛黃騰達,不知多少人千方百計想走自己的後門,想絕對不受干擾的秉公執政,真是不容易啊。

翌日,早朝。

主要商討昨日提出的對趙家人授予官職一事,群臣自各發表看法。

張漢則一反昨日態度,猛烈抨擊趙氏一族過往的罪行,並大肆貶低趙氏全族人的才幹,認為他們沒一個人可以為官。

徐豐卿更是圓滑,雖昨日碰了釘子,以為皇帝不喜趙家,為迎合聖意而轉變立場,主要看法類似張漢則,不過他巧妙的不把話說絕對,給人一種模稜兩可的感覺。

蕭若簡直啼笑皆非,這兩個傢伙見風使舵那叫一個快。讓群臣商議一下趙氏一族人的才能,可以擔當什麼官職。

殿上文武百官見皇帝就事論事,毫不偏袒徇情,站在絕對客觀公正的角度處理此事,頓時也紛紛拋開迎合上意的想法,當下實事求是,各抒己見,討論得十分熱鬧。

蕭若之所以讓群臣廣泛討論,是因為以前官員考核升遷的記錄缺乏可信價值,前幾年官場黑暗,世家大閥一手遮天,四大王族的人升遷飛快,科舉出身的官員則舉步維艱,在這種環境下,關於趙氏門中人的考核記錄自然不足采信。

群臣議論紛紛,對宋王趙牧的才幹普遍肯定,其餘族人多是些貴族紈褲花花公子,殊不足道。

趙牧曾在朝中主政二十載,被譽為趙家最傑出的人物,若說全無才能,殿上群臣首先不信。

趙牧對朝政了如指掌,執政經驗極其豐富,早年也有過一些值得稱道的政績,只不過他缺乏魄力及必要的雷霆手腕,如果他在太平年月主政,或許還能平平淡淡的過去,可不幸的是,他碰到了皇帝耽於嬉戲不理國事,朝政日非的歲月,他就沒有撥亂反正的能力了。

面隊世家大族把持朝廷,他也沒有太多的辦法,因為他本身就是趙家家主,世家大族的重要一員,只能眼睜睜看著朝廷一步步滑向深淵……平心而論,前幾年江山動盪亂世將臨的局勢,也有他的一份罪孽在裡面。

群臣討論過一番,已得出結論,趙氏一門中,只有趙牧一人堪為大用,其實人物還是讓他們坐家裡得了。

對於這個結論,蕭若還是比較贊同的。他當皇帝後,有一段不短的時間還是趙牧當丞相,對其有一定的了解。趙牧這人不是很有個性主張,屬於那種與好人在一起,他就是好人;與壞人在一起,他就變壞人的那種任務,不過還算頗具才幹,將政事打理的井井有條,要是換了李岳坐在他位子上,華朝早就玩完了。

要知趙牧還身負宋王爵位---雖說已不在允許世襲,而且趙牧還是堂堂國丈,加上又曾經長期擔任百官之首的丞相,資歷無人能及,讓他當個小官吧,顯然是不合適的,尋常部衙擺不下他這尊大佛。

蕭若正為此犯難之際,忽然瞄到一眼代丞相崔奢老神在在的模樣,暗自有氣,只覺頭好疼。

若說趙牧不適合當丞相,那麼崔奢就更不適合當丞相!崔奢此人出身名門世家,見識學識都是好的,精明也是有的,可是他人品實在不怎麼高明,對自己權勢的興趣,遠遠超過對天下百姓的興趣。所以蕭若讓他幹了代丞相一年有餘,還遲遲不讓他轉正。

丞相一位雖為百官之首,可職權並不固定,與皇帝之權互為消長。碰上不愛管事當甩手掌櫃的皇帝,丞相邊大權在握,可以說是帝國實際上的統治者;而碰上如本朝太祖般的強勢皇帝,朝政大事一把抓,丞相之權就小得可憐了,甚至還不如六部的尚書有實權。

而今蕭若的強勢,比之太祖皇帝也不遑多讓,國家大事盡出於己手,崔奢這麼個丞相幾乎淪為了自己的高級秘書,打打下手而已,這也是蕭若能容忍崔奢這傢伙乾到今日的主要原因。

蕭若其實一萬個想換掉崔奢,可換下他容易,然後又換上誰呢?放眼朝堂,還真沒有一個眾望所歸的丞相人選,蕭若去年科舉雖提拔了一些不錯的少年英傑,可是他們還年青,而且沒有資歷,當丞相是不可能的,還得在地方上磨練個十幾二十年,等積累到足夠的經驗,政績以及資歷後,才能重用。

蕭若腦子靈光一閃,忽然有了個主意,宣布將丞相一職一分為二,改為設立左右丞相,左右丞相互不隸屬,都直接向皇帝負責。

任命原代理丞相崔奢,為左丞相,宋王趙牧為右丞相,共同輔政。

殿上文武百官嗡嗡議論一番,一齊稱善,大呼吾皇聖明,此法最為妥當,

只有崔奢泱泱不樂,原本的權勢一分為二,自然不大樂意,不過他也自知聲望與才能都不足以問鼎丞相寶座,能由一個隨時被取消的代丞相,變為正式的左丞相,也算不錯了。他想通這些利害,也歡歡喜喜的叩首謝恩。

蕭若暗叫得計,如此一來,兩個難題同時獲得解決,自己以後就有兩個高級秘書了,大可以讓趙牧幫自己處理一些不大重要的事情。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3:33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二章 御駕親征高麗(上)

將丞相職權一分為二,既沉重打擊了丞相作為百官之首的權威,又能讓左右丞相互相牽制,達到微妙的平衡,將來即使碰上個弱些的皇帝,左右丞相也只能當皇帝的高級秘書。

散朝後,蕭若回到後宮,皇后與小趙郡主盛裝跪拜於地,代他們的父親及整個家族叩謝皇恩。

隨後,宋王趙牧進宮,叩謝皇恩浩蕩,久久不起身。

趙牧為人低調謹慎,自從叛亂之事後,他便深居簡出,極少進宮,只有皇后產下皇長女那日,他才進宮一會道賀,此外再也不曾進宮,與兩個女兒也有許久未見。

蕭若讓皇后與小趙郡主好好招待趙牧,多聚一聚,留他吃完晚膳再走。

其實,蕭若自己也有點彆扭,以前趙牧是他岳父,而今他小女兒也嫁給自己了,自己成了他兩個女兒的丈夫,那與趙牧是什麼關係?來自21實際的蕭若不大搞的清楚。

雖然天下人都視為正常,蕭若自己心裡卻難免有點彆扭,尤其是跟他們父女三人同時在一起的時候。

過大年前夕,戰局平穩的高麗突然傳來緊急軍情,天朝大軍統帥劉破虜遇刺身亡,兩為副帥秦義和南昱雙雙身染詭異的重病,窩床不起,神志不清,隨行軍醫束手無策,眼看就活不了幾日了。

這個驚天噩耗傳來,整個朝廷為之震動。

蕭若聽完,猛的拍案而起,厲聲道:“怎麼會出現這種事?他們三人不是住在軍營中,有重兵保護嗎?怎麼可能中了敵人的暗算?!”他早知魔教與倭人有勾結,故而一聽到這個匪夷所思的消息,立刻想到著了魔教高手的道。

從高麗的傳訊兵頓首道:“回皇上,劉元帥是出外巡視地形時遇的刺。秦南二位副衰卻是在軍中莫名其妙的病倒。而是在幾乎同時,他們兩人的病情一模一樣,十分詭異離奇,軍中將士們議論紛紛,都說……都說……”

“都說什麼?”蕭若沉聲道。

傳訊兵略一憂鬱,吶吶道:“都說兩位副帥八成是中了邪!”

蕭若心頭咯噔一下。心知其中一定有蹊蹺。他沉吟道:“劉元帥出營巡視地形,不至於不帶護衛吧?”他要問清楚當時的詳情。

傳訊兵拼命點頭,道:“皇上英明,劉元帥每回出營巡視。都會帶五百精騎護衛,最後一回也不例外。”

說未說完,蕭若喝道:“既然有五百精騎保護,那怎地還會遇刺?……恩,難道說,他中了倭人大部隊的埋伏?”想想又覺得似乎不大可能。

傳訊兵答道:“回皇上,我軍已將倭人城池團團圍住,城周圍都在我軍控制之內,劉元帥也沒走出太遠。倭人決計不可能神不知鬼不覺調動大隊人馬出城埋伏。就算有小股敵人潛伏在野外,也應該逃不過我軍斥候偵察。

蕭若深知劉破虜打仗經驗豐富,又不是滷莽之輩,應該不至於犯低級錯誤,這樣的話,就令人費解了,道:“當時的詳細情形究竟是怎樣。你速速給朕如實道來!”

“當日,我們的確中了刺客的埋伏……可是,刺客只有一個人……”

一語未了,蕭若失聲道:“一個人?莫非是妖魔不成?!”劉破虜的五百精騎護衛不是吃素的,他們的使命就是保護主帥,一旦遭遇意外襲擊,必定第一時間衝上去纏住敵人,使主帥有脫身的足夠時間。劉破虜自身武藝了得,刺客又只有一個人。照常理說,武功再高也難以行刺成功。除非是神通廣大的妖魔。

“刺客雖非妖魔,卻比妖魔還要可怕!”傳訊兵目光中流露出恐懼之色,仍然心有餘悸,“刺客是個嬌滴滴的女郎,一身紅衣,手執一柄閃爍著七彩光芒的短劍,突然出現……她的手法飄忽如鬼魅,出劍靈動奇奧,每一揮出,都必有一名護衛栽下馬……五百精騎轉眼就被她殺得七零八落,連她身都近不了……”

“她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將劉元帥一劍刺於馬下,然後從從容容脫身,整個過程不到一柱香的工夫。我們的五百精騎陣亡過半,一百多人身負重傷,倖存的百餘騎追趕不上,只得先將劉元帥送回大營緊急搶救,小人正是其中之一……誰知,劉元帥還沒堅持到大營,便不幸重傷而死!”

蕭若聽的頭皮發麻,背心一股冰流劃過,“難道是……是她??”他想到那曾有一面之緣的紅衣女郎——魔教教主的大徒兒,號稱天下第一殺手的可怕女煞星。

聽傳訊兵的形容,十有八九就是她,應該錯不了了。那就怪不得了,除她之外,世上只怕再沒有恁般恐怖的殺手,能於重兵護衛中刺殺大將,事後再從容全身而退,天下第一殺手果然名不虛傳。當日要不是蕭若奇計百出,自己也險些栽在她手裡。

這麼看來魔教果真和扶桑倭人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圖謀不軌,絕不可掉以輕心。秦南兩為副帥多半也是中了魔教高手的暗算,魔教手段奇軌莫測,令人防不勝防。

蕭若沉著冷靜,問道:“現在高麗我軍情形怎樣?”

傳訊兵忙道:“回皇上,我們三大將領一死二病危,同時出事,目前十萬大軍群龍無首,軍心浮動,加上軍中連出離奇之事,士兵們盛傳鬼怪作祟,越發人心惶惶。小人出發之前,軍中甚至出現了……出現了……”吞吞吐吐的說不出口。

蕭若心頭一緊,喝道:“出現了什麼?”

傳訊兵硬著頭皮道:“出現了逃兵!”在此次出征中,這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此前士氣高漲,打仗時人人奮勇爭先,更不要提逃兵了。由此可見軍心之騷動。

傳訊兵頓首道:“請皇上火速派一員大將趕去高麗,主持大局,以安定軍心。”兩軍交戰的前線,若軍心進一步騷亂下去,後果只怕不堪設想。

傳訊兵說完,蕭若揮揮手,讓他退下。

面隊突然出現險惡局面,滿朝文武議論紛紛。不少武將自告奮勇請纓,願意緊急前往高麗,收拾殘局,安定軍心。

蕭若環顧他們一番,暗暗搖頭。這些將領多少出身士族的公子哥,當然契丹人肆虐天朝腹地時,這匹人爭當縮頭烏龜,寧可被人嘲諷,也不願上陣殺敵,因為戰場有危險,還是窩在家裡最安全。這一兩年來,他們在皇帝的作風激勵下,已經轉變了許多,可是他們當中還是沒有一個能獨擋一面的將才。

而蕭若親自提拔培養的將領都在東西兩路大軍中,放眼今日的朝堂上,還真找不出一個既有威望,又有才能的大將去收拾危局。

蕭若心中暗嘆,看來自己又得御駕親征了,此戰許勝不許敗,否則魔教野心勃勃,與扶桑倭人勾結在一起,必為天朝心腹大患。

蕭若派人前往回京途中的西征大軍,傳達旨意,名他們加速返京。同時,讓太醫院派幾名太醫,快馬火速趕往高麗軍中,醫治秦南兩位將軍的怪病。在另一方面,命阮飛龍率全部艦船北上,準備開赴高麗前線。

高麗戰場突然出現這等意想不到的變故,海寇王孫瀚在京城的代言人孫和難免幸災樂禍,心想這回朝廷總得求我們幫忙了吧,不無得意地表示他們願意派兵助陣,一起對付倭人。

不意,再次被皇帝以時機尚未成熟拒絕,讓孫和著實意外了一下。

高麗之戰主要是陸戰,海寇參戰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何況他們也未必安的什麼善心,反而平添變數。

柳長風所率的西征大軍接到旨意後,一路急行軍,終於在大年三十的當晚趕到京城,

蕭若大喜,下令御廚大治酒宴,當晚,他帶著皇宮地精美酒菜親自去軍營,大擺慶功宴,與征戰在外大半年的三軍將士們共渡除夕之夜,徹夜狂歡。

翌日,大年初一,皇帝親自下達聖諭,朝廷一雷厲風行的速度論功行賞。

凱旋回京的將士們根據個人的戰功,大肆進行封賞,該升官的升官,該授爵的授爵,該賞錢的賞錢……沒有一人落空,皇帝對軍功的封賞一貫豐厚,三軍將士歡聲雷動,人人喜笑顏開。

其中,統帥柳長風勞苦功高,功勛卓著,正可謂國之棟梁。

皇帝下旨,封他為車騎將軍,賜平遠公,加封食邑七百戶,賞賜白銀萬兩,黃金千兩,錦緞萬匹,真個容寵已極。

軍中將士得知,羡慕自不消說,更不知多少人深受激勵鼓舞。要知道柳長風並沒有顯赫的家世,而是跟普通士兵一樣,從最底層幹起,能有今天的富貴,都是他自己拼出來的,可見當今天子重功勞不重出身,只要努力殺敵建功,誰都能封官拜爵。

不少將士摩拳擦掌,暗自打定主意,要以柳長風為榜樣,拼命殺敵報國。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4:59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三章 御駕親征高麗(下)

西征大軍的正副先鋒官裴劍和崔玉二人,也同時加官晉爵,雙雙被封為伯爵,其中崔玉的封號有些特別:經國伯,旁人不知就裡,只是稍微覺得有點古怪,而崔玉本人卻是清楚得很。

“經國”二宇諧音“巾幗”,分明在誇她巾幗不讓須眉,是巾幗女英雄。崔玉為此很是扭捏了一陣,經抗議無效,只得按受了。

還有一位西域貴族隨西征軍回京,卻是樓蘭公主葉依雪。她親自來京城,代樓蘭國主叩謝皇帝救國之恩,表示從今往後,樓蘭國將死心踏地為天朝臣屬,永無二心。

葉依雪既代表樓蘭國,也代表整個西域三十六國,獻上大批各國獻給天朝皇帝的禮品,包括不少西域物產,和來自極西之國的希罕寶物,在中土甚為少見。

蕭若見多識廣,涵蓋東西,倒不覺得有多希奇,其中一批打造精美的彎刀引起了他的注意。

葉依雪解釋說,這些乃是西方最有名的大馬士革出產的彎刀,共一百柄,價格昂貴不說,還很難買到。她拔出一柄大馬士革彎刀.當場試刀,輕易便將普通鋼刀劈斷,而自身絲毫無損。

端的不愧是名刀,都快趕上天朝的寶劍神兵了,朝堂上一片讚嘆之聲。

蕭若對西方這種享譽千年的名刀也有所耳聞,心中歡喜,高興的接受了。將其中五柄拿去軍備部分析研究,五柄在宮中收藏,剩下的分發給大內侍衛使用。

西征軍中倒是沒看見“賽李廣”易秋疾回來。蕭若問起他,柳長風解釋道,易秋疾在軍中當弓箭手教頭兢兢業業,十分稱職,後來與大食軍交戰時,

他大展弓箭神技,箭不虛發,一連射倒了一百多個衝在最前面的敵人。使敵軍膽寒,壯我軍軍威。

不過戰爭結束後,他醒悟到以往助封為虐罪孽深重,無顏回京見皇上。自願留在西域駐守軍中,繼續當弓箭手教頭,為國守邊疆,同時也是贖罪。

柳長風說他曾言道,等日後有朝一日,他自覺以往的罪孽贖清時,便會掛印離去,遠走天涯,繼續當他的游俠。

柳長風等幾個將領談到易秋疾。懼都唏噓不已,及對他的端方人品感到可敬,又為他一身本領最將卻要埋沒江湖覺得可惜。

蕭若暗說可惜了一個人才。不過,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他若游走江湖行俠仗義,早晚會明白行俠仗義只能幫助數人,是小俠:而投效朝廷,卻能造福於天下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那才是俠之大者。沒淮兒他又會回來。

至於留守西域的五萬官兵。封賞也半點不少,蕭若派人將賞銀運送去西域駐軍處。待半年之後,蕭若會調派另一支軍隊去西域輪換,屆時,他們就可以回來了。

當天下午,將士們還未從升官領賞的喜悅中恢復過來,皇帝又下了一道聖旨,內容是命他們稍事休整一日,後天——也就是大年初三,五萬精銳再奔赴高麗作戰。由皇帝親自統帥。

將士們得知高麗軍情後,儘管身體疲憊,仍然非常興奮,完全支持朝廷的決定,何況軍情緊急,皇帝都不等過完年就御駕親征,他們還有什麼好說地,一個二個摩拳擦掌,只等著去高麗狠狠教訓狂妄的東洋矮子。

蕭若讓他們加緊準備,損壞的裝備該修的修。該換地換,還有就是好好休息。作好出征的一切誰備。

五萬返回的西征軍,帶回了全部大炮,以及大部分護國努,除了損壞和報廢的之外,還有大炮七十七門.護國努一千二百多具。

而西征軍出征的這大半年來,軍備部又鑄造出了八十門大炮,護國弩一千七百多具,蕭若決定全部帶上.要讓扶桑倭人嘗嘗超越時代的強大火力。去年炮轟倭人時,無知的倭人還以為是打雷,這回他們該要以為天崩地裂了。

此次皇帝御駕親征,三萬最精銳的御林軍也出動。再包括在高麗地十萬鐵騎,共計十八萬大軍。天朝軍隊的精華基本上都投進去了,在這個時代,放眼整個地球,只怕再也找不出一支這麼強大的軍隊。

蕭若就是要以泰山壓頂之勢,將東洋扶桑人壓個粉碎,永絕後患。

不料,第二日,南邊又傳來十萬火急的軍情:大理城已被安南軍攻陷,大理國主陣亡,大理國滅亡。

胡廷大為震動,召開緊急會議商議對策。

大理國的突然滅亡,無疑打亂了天朝的軍事部屬,天朝要麼按受既成的事實,承認安南人對大理的占領.要麼就只有派遣大軍前去征伐,可是目前正值非常時刻,天朝全力用兵朝鮮半島,實在沒有更多的兵力投入南方。

不過,隨著大理城的陷落,無數大理人不願臣服於殘暴地安南人,便蜂擁去投靠正在南方邊境等候時機的賈續,請求天朝的庇護。

賈續如今是天朝貨真價實的平南將軍,名正言順,便來者不拒,大肆收留大理國難民,甚至不少大理殘餘軍隊也來投靠。

到後來,天朝平南將軍簡直成了絕望中的大理人眼中的明燈,不甘當亡國奴的大理民眾潮水般涌來。安南軍隊也禁止不了。

賈續所部於短時間內急遽鼓脹起來,加上響應天朝號召的土著部落蠻兵,以及南方邊鎮兩萬天朝官兵,賈續所部竟達到了五六萬兵之多,令安南為之側目。

安南王深深忌憚,不敢輕易來挑釁,何況賈續背後是強大無比的天朝。

蕭若見南邊局勢有驚無險,短時間內應該不至於有太大問題,便決定暫時不派援軍,因為正要前往高麗的八萬兵馬當中,五萬步兵是要強攻倭人城池地,不能抽調,而御林軍是皇帝的親兵,無論什麼時候都該跟著皇帝行動,也不便調往南方,所以出兵計划不變。待到了高麗後,再從高麗的十萬騎兵中抽出一半,去增援南方賈續。

考慮到賈續聚條的兵力越來越多,賈續雖深通謀略,足智多謀,卻不怎麼精通軍事,特派柳長風都往南方邊境,指揮全部兵馬,賈續專門負責外交事務,以及用陰謀詭計算計敵人,充分發揮他的長才。

蕭若胸有成竹,調兵遣將,一樣樣布置妥當。群臣一齊嘆服。

次日一早,五萬禁軍步兵與三萬精英御林軍出城北上,前往高麗增援前線部隊。

軍中精銳盡出,皇帝一手提拔栽培的將領,除柳長風之外,全在軍隊中。而且包括一百五十多門大炮,三千餘具護國努,實力空前強大。上至將領,下至小兵卒,都具有必勝的信念。剩下的十多萬非精銳禁軍則繼續留守京城,以備不測。

車騎將軍柳長風則帶著一千騎兵反方向南下,去安南邊境幫助賈續。臨行前,皇帝曾交給柳長風一道秘旨,準他便宜行事,除了與安南談和之外。

柳長風領會聖意,此去絕不與安南人談和,一定要想方設法平定安南,為皇帝收復那一塊遠在蠻荒之地的華夏故土。

蕭若本人卻沒有隨入萬大軍北上,他為了盡快趕到高麗,帶著一群美人登船走水路。

後宮眾美人都想隨皇帝御駕親征,可這回是去打仗,又不是去旅遊.自然不可能都帶上,人數得越少越好,搞得跟個旅行團似的,會被天下臣民笑話地。

此次要與扶桑倭人作戰,北條夫人和齊木靈子他都帶在身邊;鐵寒玉是最佳的貼身護衛,自然是不會少地;王楚月原本可以為他出謀劃策.但因身懷六甲,便留在宮中;昭儀阮江燕在鄱陽湖長大,熟悉水戰,又是水軍統帥阮飛龍的親妹妹,也可以同去。

此外,樓蘭公主葉依雪揚言想代表西域人見識一下大海,說什麼也要去,敢情不淮備回她們樓蘭國了:還哨張素蘭也來湊熱鬧,說要將皇上縱橫東海的英姿畫下來.以便傳之後世……

賢慧的皇后自然不會爭搶,然而臨走前的最後一晚,皇后幽幽的說她不願與皇上分離,原本是想隨皇帝出征的.可她身為皇后,不便擅離後宮……

蕭若聽到這裡,私了口氣,連誇皇后賢慧大度善解人意顧全大局,真乃千古賢後,自己也非常非常非常的舍不得與她分開,無奈實在不想影響了她千古賢后的修行,所以只好忍痛揮淚離別了……

誰知皇后嫣然一笑,說既然如此,臣妾倒有個主意,讓與臣妾長得一模一樣的妹妹隨皇上出征,就當臣妾日夜跟隨在皇上身邊好了。

蕭若後悔得直想打嘴,說那麼多廢話幹什麼,這下可好,又加一個,想不帶旅行團都不行了。

於是乎,皇后自己雖不好意思爭,卻硬是為妹妹爭取到一個名額……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5:00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四章 皇帝親臨高麗前線

蕭若帶著一眾嬪妃,以及隨行侍侯的太監宮女,還有數十名大內侍衛,登上新造出來的全部十艘火炮戰船,沿汴水順流而下,直入東海,與阮飛龍率領的朝廷遠征艦隊會合,然後一併北上,浩浩蕩蕩駛向東北的朝鮮半島。

這十艘火炮戰船是數月以來軍備部造船部門夜以繼日趕造出來的,可以說調動了朝廷絕大部分的造船力量,並且不惜一切代價,才終於造出這麼十艘。

這種最新式的火炮戰船由蕭若新手設計,船體龐大堅固,每一艘船上配備的火炮多達六十門之多,分部在左方船弦,各三十門,在船艙裡分上中下三層布置,平常航行時,擋板關上,外人看不到火炮,一旦需要開戰,擋扳抽開,火炮推上前,炮口伸出船艙,便能作戰。

這些威力巨大的戰船,耗費了極多的金錢,光上面的六十門火炮,價值就堪稱驚人,每一艘戰船造價高達數十萬兩,可以說是用白銀堆出來的船隻。天朝雖強,打造這麼十艘戰艦出來,戶部的官員也叫苦連天,要不是皇帝乾剛獨斷,沒有誰能有這麼大的魄力。

蕭若深感時不待人,要徵扶桑,就必須要有強大的海軍力量,所以下旨優先打造戰船,正是為了十艘戰船上的六百門船載火炮,軍備部鑄炮部門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趕工鑄造,陸軍用的“威武大將軍”反而造得很少。

故而,這十艘戰船上的火炮數目總共達到驚人的六百門,比陸軍用的還要多出數倍,也由此可見皇帝的決心。

阮飛龍率領的天朝遠征艦隊規模也不小,集中了天朝海軍力量的全部精華,有大型戰船共四十五艘,中型戰船七十七艘,因為要跨海作戰。較小的各種戰船派不上用場,就沒有帶來。

會合了皇帝帶來地十艘新式火炮戰船。總共也只是一百三十多艘,相對於天朝的國力及至高無上地地位來說,這麼薄弱的海軍力量實在顯得很寒酸,與天朝數量既龐大。戰鬥力又強的陸軍力量一比.顯得極不相稱。

造成這等局面的原因很複雜,主要因為天朝一慣忽視水上力量地建設,再加上並幾年天下大亂時,長江水師曾被叛軍一把火燒得元氣大傷。一直沒有恢復過來,還有就是不少戰船年久失修,巳不堪作戰使用。使得天朝誨軍力量比起東海扶桑國。都相形見絀。更不如勢力遍布東南亞的海寇王孫翰了。

自阮飛龍以下的水師官兵。隱隱都有某種令人泄氣的想法:天朝陸上力量雖所向無敵,可到了海上.尤其要面對海洋國家扶桑國和海寇時。就難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他們自然不知道皇帝帶來的這十艘火炮戰船地威力,皇帝此時也沒有必要讓他們知道,秘密武器應該在敵人面前展示.而不是自己人。

阮飛龍近年練兵卓有成效,現在這些水師官兵中,就有不少以前的鄱陽湖水寇,憑著他們的水上功夫,現在都成了水師的精英。半年多前,他率長江師溯江直上,參加平亂這戰,牛刀小試,眼下朝廷出兵高麗,他們大顯身手地時候終於來臨了。

皇帝親率艦隊奔赴前線,水師上下官兵無不精神抖擻,摩拳擦掌,求戰心切,準備與東海扶桑人一決雌雄。

艦隊在靠近鴨綠江邊地高麗平安道登陸。蕭若頭一回踏上這塊土地,心中感慨萬千。

東北朝鮮半島的高麗人,與天朝人恩怨糾葛數千年,高麗人絕大部分時期都對天朝稱臣納貢,必恭必敬,五體投地,簡直像對親爹一樣恭順。但因高麗人實在太窩囊,屢屢被東洋扶桑人侵略,每次都向天朝主子求救。天朝人為救援這個東北的恭順小弟.沒少付出代價。

縱觀史冊,先是唐朝時,大唐軍隊與扶桑人在高麗打了一仗,結果是白江口一役扶桑海軍全軍覆沒,打得扶桑矮人老實了數百年,虛心學習大唐。

後來明朝萬歷年間,統一了扶桑國地豐臣秀吉頭腦一發熱,妄想吞併高麗,進而征服中國,派傾國之兵占領了整個高麗國,大明漢人沒辦法,又只有派大軍入朝作戰,結果打了數年,雖然打退了倭人,自己也損失不小,致使滿州努爾哈赤做大,自己反而倒了大霉。

第三次是請朝末年,明治維新後的日本侵略高麗,大清又與日本在朝鮮半島大戰一場,是為甲午戰爭,最後的結果卻是大清戰敗,從此萬劫不復,迅速滑向深淵;日本反倒踏著大清的骸骨倔起,成為新的列強。

最後一次,是新中國建立後的“抗美援朝”之戰,浴火重生的中國人付出了巨大代價後,終於與當時全世界第一強國——美國打成平手,總算扳回了些顏面,國勢復振。

一次又一次,如此這般,漢人又不欠高麗人什麼,一次又一次被窩囊的高麗人拖累,仿佛成了一種宿命。攤上這種沒出息的屬國,也是天朝倒霉。

蕭若不希望這麼下去,有機會的話,很願意一手結束掉這種宿命。既然天朝不能失去高麗,那麼將高麗並入版圖,應該是個不錯的主意……

天朝皇帝御駕親臨高麗國,這一爆炸性消息,以驚人的迅速傳遍整個高麗。

在高麗作戰的十萬天朝將士欣喜若狂,好似驟然間有了主心骨,全軍因失去主將而騷亂的軍心,重新歸於穩定。

深得全部將士愛戴,戰無不勝的戰神天子親自來指揮作戰,是每一個將士夢寐以求的事,全軍士氣大振,充滿必勝的信念。如今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有戰神天子在,他必定會帶領他們由勝利走向勝利,從輝蝗走向輝煌——像以前無數次那樣……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5:02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五章 高麗國主

天朝皇帝聖駕蒞臨高麗,可是千古未有之事,對於高麗的老百姓來說,天朝皇帝幾乎是天神般的至高無上。

消息一經傳開,高麗民眾莫不驚喜交集,附近老百姓懷者朝聖般的心情拖老攜幼趕來,在皇帝經過的道理兩旁拜倒於地,戰戰兢兢,大氣也不敢喘。

只見這些高麗百姓一個個面黃肌瘦,衣不蔽體,比天朝的叫花子還不如,一個兩個在嚴冬的喊風中瑟瑟顫抖。

皇帝身邊的美人們看著難受,心生惻隱,拿出銀錢來,散發給這些苦難的民眾。

高麗百姓受寵若驚,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當場大片大片的民眾情不自禁,嗚咽失聲。天朝娘娘賜給他們的銀錢,他們說什麼也不會花掉的,只會當作傳家之寶,代代相傳。

蕭若心中一動,趁機大肆收買人心,宣布等趕走了倭人侵略者後,他將命令高麗國王,免除高麗全體百姓的賦稅三年,以便讓他們修養生息。

此言一出,高麗百姓無不喜極而泣,大呼萬歲不已。這一刻,他們無不打心底裡希望成為天朝百姓,成為仁慈皇帝的子民。

皇帝一行人還未走出多遠,就見高麗國王也不知從何處鑽出來,屁顛屁顛地趕過來,無限恭迎天朝皇帝。

這代高麗國主名叫王值,是個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此刻狼狽萬分,一見到天朝皇帝。便有如兒子見到父親,撲倒在皇帝乘坐的皇攆下,哭天搶地,嚎啕大哭,“皇上啊……皇上!臣日盼夜盼,總算把您給盼來了,嗚嗚嗚……能見到皇上一面,臣這輩子就不算白活了,死也甘心!嗚嗚……”

蕭若肚子裡一陣反胃,雖說對這無恥的高麗王絕無好感。也只有步下皇輦,熱情的將他攙扶起來,柔聲安撫慰問。

這一幕,活象大難之後君臣九死一生重逢的感人場景。附近無數老百姓目睹了這一幕。

高麗國主王值見過皇帝,又參拜了各位娘娘。見天色已晚,殷切帶皇帝一行人去他住的地方安歇。

自數月前,倭人大舉入侵,高麗人在戰場上一敗塗地,高麗軍隊便徹底瓦解,不等倭人侵略軍兵臨京城,高麗國主邊跑的不兔子還快,帶著一些親眷隨從連夜離京,北上逃命。

後來隨著高麗國整個被倭人占領。高麗國主身邊已經沒有軍隊了。帶著他的親眷藏身在一處偏僻的小村莊,苟且偷生。

爾後,天朝十萬騎兵開進高麗,高麗國主大喜過望。曾派出心腹與天朝大軍統帥劉破虜聯繫,劉破虜打心眼裡瞧不起高麗王,又得皇帝授意,對他十分冷淡。

高麗國主也沒別的辦法,只有繼續躲在村莊裡,等戰爭結果出來了,再說。而今天天朝皇帝到來,他邊第一時間出來迎接皇帝,說什麼也要抓住這根最後的救命稻草。

一路上,王值對天朝皇帝極盡諂媚巴結之能事,到來到他住處之後,他重新大禮叩拜皇帝,死皮賴臉要認皇帝為父,自己當孝子伺候。

蕭若心頭一陣受不了,不油然想起21世紀的名言:“無恥無極限。”“人至賤,則天下無敵。”

這高麗國主已屆中年,而蕭若剛滿二十歲,年紀都足夠當他的父親了,卻恬不知恥的要認他為父,一般人還真做不出來。

高麗國主王值其人無德無能,當政期間倒行逆施,貪得無厭,從不關心百姓死活,早就弄得高麗百姓怨聲載道,在倭人入侵之前,國內便屢有叛亂。

而今高麗國已事實上王國,王值手中也沒有了軍隊,句戶變得一無所有,國家落到這般地步,他在高麗民眾當中的威望一落千丈,離心離德。

他心裡很清楚,就算天朝軍隊擊退了扶桑倭人,光復高麗,高麗民眾也未必會仍然擁戴他為王,他現在只有拼命討好天朝皇帝,只要天朝皇帝仍然支持自己,底下民眾的感受根本不重要,他照樣能繼續當他的高麗國主。是以,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天朝皇帝身上。

蕭若對這無恥到極點的高麗人全無好感,不想再跟他多囉嗦,道:“朕累了,愛卿先退下,朕要休息了。”

“是,是,臣這就退下。”高麗國主王值忙不迭道,頓了一頓,想起一事,有說道:“皇上,臣這處村莊雖不甚豪華,卻也還算安全。現如今前線兩軍打得正激烈,有道是刀槍無眼,皇上萬金之軀,千萬不要上前線,不如就住在這裡,運籌帷幄,指揮作戰好了。如此最為安全。”

“而且還不止倭人,不瞞皇上說,我們高麗國禮崩樂壞,老百姓十有八九都上一刁民,目無君上,連臣都不放在眼裡,要是有人衝撞了聖駕,臣萬萬擔當不起……”

“住口!”話未說完,蕭若終於忍無可忍,狠狠一腳踢將過去,把王值踢了個跟頭,龍顏大怒,喝道:“你以為別人個個都象你那麼貪生怕死?!在你眼裡,百姓個個都是刁民?……哈哈,可笑之至!常言道:君視民如草芥,民視君為仇寇。依朕說,高麗亡在你手中,一點都不冤!可嘆的是,你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覺悟。”

高麗國主王值趴在地上,嚇得大氣也不敢喘,唯唯諾諾不已。

王值臨走前,還不死心,又表示要安排美女伺候皇帝,說是高麗名門淑女雖大部分落入倭人之手,可他好歹還帶出了一群王室女眷,其中一個女兒和一個侄女都是高麗有名的絕色佳人,皇上要是不嫌棄,他這就給皇上帶來……

說到後來,見皇帝面色不善,他說不下去了,灰溜溜的告辭離去。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5:04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六章 皇帝貌似胡鬧的進攻計劃

高麗國主走後,蕭若兀自余怒未息,眾美人自屏風後轉出來,唧唧喳喳數落那高麗王既糊塗透頂,有不知廉恥,真是世間少有。

鐵寒玉道:“皇上,那傢伙怎麼看都是個扶不起的阿斗,皇上不如乾脆廢掉他就算了。”

此言一出,美人們都覺得這個主意好,紛紛附和。

蕭若早有此意,不過現下時機還未成熟,高麗王還有利用價值,此事得等戰局明朗了再說。

齊木靈子忽道:“皇上,那高麗王無恥歸無恥,不過有一件事倒真做對了。”

美人們聽了,好奇心大起,“什麼事做對了?快說快說,別賣關子了!”

齊木靈子不緊不慢說道:“皇上若有意吞併高麗國,那娶一名高麗美女——最好是高麗王室女字——在政治上是大大有好處的,一來可以讓高麗老百姓安心,二來正可以顯示汗高一體的意思。”

眾美聽得似懂非懂。樓蘭公主葉依雪聞聽此眼,沒來由俏臉緋紅,也不知為什麼,自個兒羞窘得垂下頭去。

蕭若一聽,也覺得大有道理,征服者的領袖迎娶被征服民族的王室女子,是有效減低被征服民族反抗心理的最廉價做法,古今中外都經常這麼做,倒不完全是為了貪圖美色。

蕭若忽而心頭一動,目光驚奇對齊木靈子上下打量,微笑道:“愛妃,這番話不是出自你自己吧?”齊木靈子一貫寡言少語,沒必要的話,她幾天都不會開一下口,今天大反常態,其中必有緣故。

齊木靈子點頭,道:“皇上英明,這番話是離京前王娘娘跟臣妾說的,要臣妾在適當的時候轉告皇上,還說……”

“還說只要是真正出色的美女,皇上會樂意笑納的,反正後宮夠大,不怕住不下,嘻嘻嘻……”北條夫人搶著笑道。

他們話語中的王娘娘,自然是因身懷六甲不能前來的王楚月。

眾人一聽,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齊木靈子突然說出這麼充滿政治智慧的話,原來是王楚月告訴她的。

張素蘭美眸幽幽的望著皇帝,小聲道:“皇上可是後悔了,要不派人傳話給高麗國主,讓他將他的女兒侄女帶來,皇上從中挑選一個……”

“或者兩姐妹一起收了也是可以的!”小趙郡主也不知怎地,氣不打一處來。

蕭若哈哈大笑,一手一個將兩美抱起來,望錦床處走,“吃醋的兩個小妮子,今晚就由你們給朕侍寢好了。等會不可求饒哦!”惹得懷中美人嬌嗔連連。

……

第二日,天才濛濛亮,就有天朝騎兵獲得消息,連夜趕來迎接皇帝聖駕。

蕭若一行人在騎兵團團簇擁之下,一路往北走,於入夜前來到定州城外的天朝大營裡。

皇帝駕臨軍營,全軍將士一片歡騰,大呼萬歲之聲響徹雲霄,久久不絕。

很快困守定州城的倭人士兵也明白髮生了什麼事,為之惴惴不安,似乎末日就快來臨了。

定州城位於鴨綠江以南兩三百處,乃高麗平安道的一大重鎮,城內本有居民三十多萬人,現如今被倭人占領,是高麗北部扶桑軍隊困守的幾個堅城之一。城中有扶桑軍近兩萬人,城墻高聳而堅固,並有寬深的護城河環繞,非常的易守難攻。

城外包圍城池的天朝騎兵有兩萬多人,這一部由秦義統帥。十萬騎兵兵分數路,分別包圍幾座倭人困守的城池。

蕭若來到軍營,首先去探望詭異病倒的副帥秦義。見秦義躺在床上,神情僵滯,雙目無神,呆呆的好似丟了三魂七魄一般,然而身體上倒很正常,能吃能睡,就是神志不清。

營中的軍醫們為此束手無策,一籌莫展。

一旁江湖閱歷豐富的鐵寒玉看了,小聲道:“皇上,他似乎中了魔教迷魂大法一類的手段。”

蕭若也有同感,讓軍醫們好好照顧秦義。幾名醫術高超的太醫已在趕來的路上,等他們到了,再想辦法醫治。

想必另一為副帥南昱與秦義的情形大致相同,目前他們雖神志不清,可暫時沒有生命危險,不用為他們擔心。

蕭若看過秦義,出得病房,立時下旨追封為國犧牲的元帥劉破虜為“討虜將軍”,加官進爵,極盡哀榮,並破例恩准劉破虜的長子承襲其爵位,以告慰他在天之靈。

旨意一下,營中將士無不心中悲戚,對城內的倭人恨得咬牙切齒,紛紛想皇帝請戰攻城,要為劉將軍復仇雪恨。

卻不料,皇帝接下來的一道聖旨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皇帝下旨,命在高麗的十萬騎兵各部抽調一半兵力還朝,去馳援南方的安南戰場。即刻出發。

這道旨意一出,所有將士都認為看來皇帝暫時不會發動攻城了,必須等到正開赴而來的八完援軍到達,才有可能攻城。

不單單天朝將士如此認為,連城內的倭人也都這麼想,他們親眼看見圍城的一半騎兵列隊北返,不禁都松了一口氣。不少狂妄的倭人見圍城兵力較少,頭腦一發熱,就想出城反攻,若能活捉天朝皇帝,那就反敗為勝了。

不過倭人的統兵大將比較謹慎,深知世上沒這麼好的事,這說不定是天朝皇帝布下的一個圈套,嚴禁任何士兵擅自出擊,違令者斬。

天朝八萬援兵要不了多久就會開到高麗,而天朝皇帝本人就在城下,那可是比他們扶桑至高無上的天皇還要至高無上的人物,倭人普遍心裡打鼓,難免有種敬畏之情,更對未來的戰局難以樂觀。

如此,又平靜的過了兩日。十萬天朝騎兵中的五萬已離開高麗回國,定州城中的倭人終於確信援軍到來之前,天朝軍絕不會攻城了,他們雖對援兵到達後的戰鬥心裡沒底,然而至少在這段時間,他們是無比安全的。

正是在這種局面下,城內的倭人不禁放鬆了警惕,一入夜邊一窩蜂去尋歡作樂,醉生夢死,一副活一天賺一天的德行,城池防備遠比往日松懈。

誰也沒想到,就在這一日的傍晚,城外軍營裡,皇帝召集中層以上將官來御帳議事。

不多時,八名將官來到御帳裡。他們品級不高,要換了平時,根本沒有進御帳議事的資格,面對至高無上的皇帝,不禁有些緊張。

蕭若負手卓立地形圖前,這時轉過身,也不跟他們多客套,開門見山道:“你們立刻回去,督促部下做好準備,今晚四更時分,朕要攻城……”清朗的語音鏗鏘有力,迴盪在御帳裡。

此言一出,無異於一個青天霹靂,在場的將官都整個人傻掉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此事簡直匪夷所思,不可思議。

他們圍困定州已有三四個月之久,因缺乏有力的攻城器械,遲遲攻不下城池,現如今皇帝剛剛調走了一半士兵,目前還剩下一萬二千多人,突然要攻打城池,簡直是異想天開。

在場將官們面面相覷,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愕。一陣異樣的死寂過後,一名膽大的裨將硬著頭皮道:“皇上……皇上,您的意思是,要今晚發動總攻?”

蕭若微笑道:“不錯,正是今晚!現在城內倭人放鬆了警惕,他們一定想不到,我們會在今晚發動總攻。”

皇帝說出這話來,在場的將官們一時間面色各異。別說城內倭人想不到,就是城外的天朝將士和高麗百姓,也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因為這違背了常理。兵法上確實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然而他們目前兵力占劣勢,又沒有攻城器械,就算倭人疏於準備,他們也沒有辦法攻進城裡去的。

帳內一時默然無語,眾將官拿不準皇帝是在說笑,還是當真的,有將官小心翼翼道:“皇上,我們就這樣子攻………攻城?”

蕭若笑道:“一點沒錯!我們今晚發動總攻,此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明日這個時候,朕要在定州城府衙大院擺慶功宴。”語氣見顯得胸有成竹,不容質疑。

眾將官見皇帝不象是在開玩笑,一時間你望我,我望你的,大眼瞪小眼,相視苦笑,不約而同升起一個想法:據說皇上幾年前就是個荒唐胡鬧的主兒,該不會皇上荒唐胡鬧的毛病又犯了吧!

的確,這不像是夜間奇襲,倒象是意氣用事般的胡鬧。

只有蕭若一派輕鬆,目光掃過眾人臉上,道:“你們一定覺得很不可思議對吧?呵呵……城內的倭人也一定這麼想。現在朕讓你們看一樣東西……”說到這裡,啪啪啪,他拍了三下巴掌,

只見帳簾掀起,進來六名佩刀的大內侍衛,分成三組,每兩人抬著一口沉重的大木箱子,抬到御帳中央放下,衝皇帝施了個禮,無聲退了出去。

只剩三個大木箱子並排擺放著,蕭若微笑著道:“朕雖然調走了一般的士兵,可是朕也帶了點好東西來。你們打開看看。”

將官們懷著滿腹疑竇走上前,打開木箱蓋子,只見三口箱子裡面裝的都是墨黑色的粉狀物……

有將官識得此物,失聲叫了起來,“火藥!”

“不錯,正是火藥,而且是朕以最佳配方比例製作出的黑火藥。哈哈,其實火藥的用途非常廣,可不僅僅用來做煙花爆竹的,今晚該它大顯身手了……”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5:05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七章 暗夜攻城

對於城內倭人來說,這兩天是最輕鬆的日子,哪怕再愚蠢的人也不認為天朝大軍會大舉攻城。

在這之前天朝軍隊圍了城池己有幾月,都沒正兒八經的攻過城,如今他們剛調走了一半的兵力.就更不可能發動進攻了。聽說天朝的八萬精銳大軍正日夜兼程朝高麗而來.他們開到城下的時候,就是天朝發動總攻之日。

城內倭人對未來的戰局普遍感到悲觀,趁這段時間,盡情的去狂歡。想做什麼做什麼,因為以後只怕就沒有機會了。

這一日深夜,四更時分,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從生理上說也是人一天當中最打不起精神的時候,整個定州城沉浸在一片寂靜之中。

城內倭人都進入了夢鄉,連在城墻上值崗的士兵也又困又累,各自找地方打盹。反正這幾天也沒仗可打。

便在此萬籟俱靜之際,突然,城池東面忽然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似乎整個城池都為之震動了幾下,硝煙滾滾之中,東面城墻一片慘叫之聲。

只見原本堅固的城墻也不知發了什麼事。竟坍塌了一半,城墻上不少倭人兀自睡得正香.便摔得骨斷筋折.在廢墟中呻吟掙扎.爬不起來。

附近城墻上的倭人頓時被驚醒了,望著這難以置信的一幕,一個個呆若木雞,完全想不通發生了什麼事。

猛聽城下黑暗中響起一個清朗的聲音:“將士們,給朕進攻!”

話音未落,東面城墻下戰鼓聲大作,殺喊聲四起,驚天動地,響徹四方。緊跟著,就見全副盔甲的天朝士兵自城墻坍塌的缺口處涌入城中。直如潮水一般,源源不斷。

東面城墻上倖存的倭人士兵,看得簡直要當場暈倒。他們根本理解不了突然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天朝士兵仿佛從天而降,原本固若金湯的城池根本阻擋不了他們的前進。到此地步,城池陷落己成定局。

也不知哪個當先發一聲喊,城墻上的侯人士兵如夢初醒。鬼叫著掉頭就拼命逃跑。只恨爹娘少生了兩條腿。

涌入城中的天朝士兵顯然事先有周密的計劃與安排,各個領兵將校各自領著部下。直撲城內各重要交通地點,控制關鍵要道。使分散在城內各處地倭人無法集結,難以形成有效的組織抵抗。另外。還有一些小隊士兵專門負責四處放火。

城內到處火光沖天,人喊馬嘶,刀光劍影,整個城池都沸騰了起來。自夢中驚醒的倭人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進一步加劇了他們的混亂。

天朝士兵有組織的分成一隊一隊,衝進民房,搜殺倭人。不少倭人在睡夢之中便稀裡糊塗被殺。城內火光熊熊.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廝殺慘叫聲不絕於耳。

定洲府衙大院內,統領這支倭人軍隊地將領,原本正摟著兩個高麗美女睡的正香,被外面震耳欲聾的殺喊聲吵醒。

他也是久經戰陣地老將,經驗豐富,立刻意識到事情不妙,大驚失色,飛快穿起他的一身暗紅色扶桑盔甲,提著倭刀衝將出來。來到街上,只見他手下地倭兵丟盔棄甲,象沒頭蒼蠅似的四處亂撞,尖叫著只想逃命。

這扶桑將領大怒,猛地拔出倭刀,接連劈倒四個奔逃地倭兵,大聲呼喝,要他們歸隊抵抗敵人。然而在這等混亂地環境中。卻起不到多大效果。

突然,身前黑影閃處,一個黑衣蒙面的忍者單膝跪在他面並,慌急叫道:“報告將軍,天朝皇帝親自率兵……率兵攻進城了!”

扶桑將軍聽到這句話,只覺眼前一陣陣發黑,身軀都劇烈晃了一下。險些摔倒。他勉強定定神,暴喝道:“怎麼可能?!天朝人怎麼進城的?”他也無論如何都想不通。

忍者露在外地兩隻眼晴露出驚駭莫名之色,“小人也不清楚,似乎東面城墻發生了地震,震塌了半邊城墻,天朝大軍便趁機攻了進來。”他也只能這麼解釋了。

扶桑將軍呆了呆,為之一陣失神,喃喃念道:“地震震塌了城墻,這、這……莫非是天意?”

忍者急急道:“眼下我軍已潰不成軍,敗局巳定,將軍快些出城逃命去吧!再晚就來不及了,小人當拼死為將軍開路。”

扶桑將領見敗局已不可輓回,連忙吩咐手下去牽馬來,並命這名忍者四處去偵察敵情,為他指引出城之路。

忍者點頭,黑影晃得一晃,便消失在原地。忍術極為高明。

便在此時,黑暗的半空中刀光乍現,血霧迸濺,一聲慘叫沖天而起……

這扶桑將領急忙抬頭望去,就見那蒙面忍者的身軀墜落下來,撲通一聲跌落在地上,抽搐兩下,便不動了。他頸脖間血流如注。傷口又細又窄,卻正好能一刀致命,分明中的也是忍者暗殺刀法。

同時黑影疾閃,又是一名黑衣蒙面的忍者出現在屍體身旁,緊身包裹著婀娜曼妙的嬌軀,卻是一個女忍者,頸脖處系著一塊紅色絲絹,面紗後一雙明媚的美眸冷冷盯著扶桑將領,手中倭刀上鮮血不住滴落。

扶桑將領又驚又怒,大聲狂喝道:“你是什麼人?為何殺了我家忍者?”

“因為,她是朕的忍者!”右側黑暗中傳出一個清朗年輕的聲音。

扶桑將領駭然回首,只見暮靄重重中,一個身著金黃色盔甲的年青人緩緩走了出來,骨秀神清,英挺絕俗,舉手投足之間,君臨天下的氣度自然流露。

扶桑將領瞳孔急遽收縮,寒聲道:“你,你……天朝皇帝……”
Wakemeup 發表於 2008-7-31 15:10
第十一卷 東瀛風雲   第八章 一夜攻陷

扶桑將領瞳孔急遽收縮,寒聲道:“你、你……天朝皇帝……”

“不錯,是朕。”來者正是蕭若。

扶桑將領不由倒抽一口冷氣,面死如,顫聲道:“你,你們是麼攻進城的?”

蕭若情知對方若不搞清楚這個問題,死也不會瞑目,笑笑道:“你很意外吧?其實非常簡單,朕派人在東面城墻墻根處埋了整整三大箱黑火藥,然後一點火……轟隆一下子,城墻就被炸塌了一段。呵呵呵,你的,明白?”

對於運用火藥的本事,他當世不做第二人之想。

扶桑持領聽得似懂非懂,他從沒見過火藥,對皇帝說的不太理解得了,唯一肯定的一件事,是己方已一敗塗地,城池陷落已成定局。扶桑將領惡狠狠瞪著皇帝,突然之間獰態畢露,厲聲大喝,腦門上青筋暴凸,雙手緊緊握著倭刀刀柄,高舉過頭頂,猛的縱身撲向皇帝,“吃我絕技,迎風一刀斬!!”

蕭若英目中寒芒一閃,冷笑道:“螢火之光,豈與浩月爭輝!”說著,身形一晃處,不退反進,正面迎將上去。半途中嗆啷一聲清越龍吟,天子配劍出鞘,一篷絢爛劍芒擊射而出。兩人相對急衝,寒光閃處,鮮虹迸濺,兩道人影一觸即分,攸忽交錯而過,生死存亡剎那間已見分曉。深深夜幕之中,兩人交換了位置,背對著對方,不言不動。

這一下交手委實太快,連一旁的齊木靈子也沒看清他們交手的經過。

扶桑將領面孔抽搐扭曲,眼中顯出難以置信的神色,喉中喀喀兩聲輕響,一口氣喘不上來,頸脖中央出現一道殷紅的血痕。觸目驚心。

蕭若好整以暇抖抖寶劍。甩去劍身上的血跡,歸劍入鞘,淡淡道“將此人首級拿去示眾,勸城內倭人放下武器投降,降者免死;不降者,殺無赦!”言罷,看也不看敵人一眼。負手漫步而去。

齊木靈子頓首,身形急掠而前,方手疾探,抓住扶桑將領頭頂的頭髮,整個人頭便脫離了身體。她展動身法。悠然消失在黑暗之中。扶桑將領的無頭身軀這才緩緩倒在地上,鮮血噴泊而出,再無聲息。

城內某種僻靜的小巷子。一道輕煙般地人影躍過院墻,撲入巷子一處民宅裡。起伏無聲,身法翩若驚鴻,輕功極為高明。

宅子裡一燈如豆,散髮著昏暗暗地光芒。隱隱可見一個女郎趴在桌上喝酒。

“大師姐!”進來者心急火燎喚了聲,嗓音清脆嬌柔,也是個年輕女子。“大師姐,你怎麼還在喝酒?這座城池就快被朝廷大軍攻陷了,你快想想辦法啊!”

桌邊喝得醉醺醺的女郎卻沒有太反應,一手拎起酒壺,又仰頭咕嚕咕嚕灌了兩大口,醉醺醺道:“辦法?想什麼辦法?難道你還妄想以一己之力。助倭人扳回局面不成?哈哈……”

進來的少女氣急道:“就算不能反敗為勝,可我們也不該袖手旁觀哪!那樣一來,我們如何回去向師尊交待?”桌邊醉女郎怪笑道:“我們已經做了我們該做的事,朝廷大軍的三員領兵大將,一夜之間一死兩病,十萬大軍群龍無首,軍心大亂,這樣倭人都打不贏,嘿嘿……這些個矮倭人真是扶不上墻的爛泥呢!”

“那是因為皇帝御駕親征。親自來高麗了。也不知他如何做到的,這麼堅固地城池,這麼多的守軍,皇帝一到就以劣勢的兵力一舉攻陷城池,這個人簡直……簡直太可怕了!”桌邊醉女郎半開半合的美眸中泛動著異樣的神采,低沉笑著。

“因為那是他啊!他總能給人驚喜,我果然沒看錯他……怪不得我三個師妹當中,就有兩個為他神魂顛倒,嘿嘿……還是你最好……”她指著門口地少女,一陣十分暖昧的怪笑,“不過,你沒有跟他接觸過吧?你要是跟他多接觸,沒準兒你也會心向他那邊……”

門口少女聽得一陣羞急,氣呼呼道:“大師姐,你怎麼這麼說!該不會喝酒喝得被酒精燒壞了腦子吧?”醉女郎咯咯咯一陣脆笑,花枝亂顫,“開玩笑……”跟你開玩笑啦!”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總不能眼睜睜者著倭人這座城池被攻陷吧?好歹也是共謀大事的盟友,那樣太說不過去了。”“當然!”桌邊醉女郎搖搖晃晃站起身,“我們不可以不看”

門口少女愕然,“大師姐什麼意思?”“我們該做的都做了,事到如今,也該走了,讓倭人自生自滅吧!我們再不走,等天一亮,就走不了了。”暮靄沉沉的街道上,兩道無形有質的人影急掠而過,輕功驚世駭俗,轉眼間消失得無影無蹤,似乎從來就不曾出現過。

東方天際漸漸顯露出魚肚白時,城內各處的廝殺聲已漸漸平息下去。自睡夢中驚醒的倭人原本就昏頭
昏腦,亂轟轟地,一部分人四處逃竄,一部分人倉促應敵,沒組織的各自為戰,難以形成起有效的抵擾,被天朝將士追著打,一股股被殲滅。

後來當他們領兵將領的首級出現時,倭人的抵抗意志頓時就崩潰了,因為他們效命的對象巳死,再打下去也不知為誰而戰,而且在這種局面下,已是毫無意義的,在天朝皇帝的勸降下,便紛紛放下武器投降。

倭人軍隊受武士道精神熏陶,普遍瘋狂而頑強,即使在這等絕望地形勢下,也有一半人死也不降,繼續負隅頑抗。這部分人就遭到天朝士殘酷的圍殺,迅速被粉碎。等到天亮時分,天朝軍隊已控制了整個城池,城內兩萬倭人士兵或死或降,抵抗完全平息下去,攻城之戰至此宣告結束。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