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星島)8月20日
學生哥放假期間夜睡遲起牀,生理時鐘大兜亂,假期後上課無精神是普遍的「假期後遺症」。有醫生指出,身體短暫不適應引致的睡眠不足,很快便可調適過來,但學童長期「唔夠瞓」則會影響學習表現,更易致高血壓、心臟病 及肥胖等問題。
人體內也有時鐘?我們經常說的生理時鐘究竟是甚麼呢?生理時鐘,是指幫助調校體內器官和組織功能的一套系統,並於適當時候發揮應有作用,兒科學教授 說:「生理時鐘位於大腦的Hypothalamus(丘腦下部)的位置,主要靠外來刺激如日光和燈光來感應運作,當人受到環境光源刺激,體內的生理時鐘會作出配合,告知你是時候起牀了。除了影響睡眠,它還會影響荷爾蒙功能、體溫、排泄系統、免疫功能和日常飲食和精神狀況。舉例說,人被長期困於黑房中,其意識亦被混亂,日常生活模式可能與外界完全顛倒,正如某些抑鬱症 病人也可能是生理時鐘出了問題,其生活模式不能配合外面世界。」
一星期前習早睡早起
醫生表示,假期愈長,生活模式愈易顛倒,需要花更長時間和氣力才可調校至正常,「建議學童可於開學前一星期至十天,每兩、三晚提早半小時睡覺、半小時起牀,『臨急抱佛腳』一定不成功。如果太疲倦,則可午睡一會稍作休息,但不可睡得太久。」不過,李醫生稱,睡眠時間與質素未必成正比,父母應多加觀察子女睡覺時可會常常輾轉反側、易醒過來,甚至出現打鼻鼾、多汗和開口呼吸等睡眠窒息症的徵狀,以便盡早求醫。
兒童睡眠不足會矮小
醫生說:「如發現子女經常賴牀、日間渴睡、脾氣變得暴躁、精神不能集中,以及學業成績突然退步,可能是睡眠出現問題,家長需要多加留意。」他續指,發育中兒童如長期睡眠不足,會影響生長速度,長大後可能較矮小。八至十四歲兒童的睡眠時間長期少於十小時,也將提高日後患高血壓、中風 及糖尿病 的機會,更有三分一機會成為胖子。
醫生表示,每人的生理時鐘都不同,年紀愈大,生理時鐘行得愈快,需要的睡眠時間愈少。故初生嬰兒每天至少要睡十八小時、三至十三歲平均要睡十二至十五小時,而十四至二十歲亦需要八至十小時充足睡眠。
全情投入迎開學
生理方面:放假時習慣了完全放鬆和自由的狀態,突然要回復「天未光」便要起牀的日子,以及交功課、溫書、測驗等規律模式,學童一時未能適應絕對正常。一般兒童最不習慣是早起牀,故家長有必要提早替子女調校上學的生活節奏,家庭基建的徐惠儀(左圖)表示,幼稚園至初小學生最有機會出現「假期後遺症」,她建議開學前一星期已要讓子女重新適應上學節奏。
心理方面:恢復上學時的睡覺和起牀時間;早上與子女來個Morning Walk抖擻精神才吃早餐。每天做適量運動,鍛煉體魄迎接新學年的挑戰。
買新課本、試穿校服、適量添置上學文儀用品。預先編排來年的學習和課外活動時間表、執書包等,能予學童心理準備迎接新學年。
不過,徐惠儀指,小朋友適應力很強,當他們見到老同學、老地方,一兩個星期後便會適應下來,但放假時最好別過分顛倒生活,對身心皆不健康。
入學首天最難熬
對初入學的幼兒和小一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頗大的轉接期。徐惠儀稱,開學首星期通常最難適應,隨後兩、三個星期結識到新朋友和學習新知識後,情況會慢慢改善。很多幼兒首天上學都會扭計、嚎啕大哭,令父母不知所措,「入學前,家長應予子女做足心理準備,如和子女一起布置書枱、翻看新課本,適應入學準備;給子女講解首天上學程序,替他們穿上校服參觀新校園,見見老師和其他小朋友,預先演習上學程序讓子女知道上學是甚麼回事。」徐惠儀說。
開學當天,若子女扭計大哭不願上學,怎麼辦?「其實這是正常表現,父母要先鎮靜自己,別反應過大或發脾氣,表現愈緊張,只會更影響子女情緒。父母可盡量安撫子女情緒,比如說『約一頓飯或一齣劇集時間便可見到媽媽,放學後帶你吃漢堡 飽』。看見子女哭得淒涼,很多父母會心軟,不過,這正是子女成長的必經階段,父母硬着心腸,也要學習放手。」
■午睡可紓緩疲勞,補充體力。
■與子女一起做課外練習,加速適應新學習模式。
[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8-8-29 19:59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