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耳朵突然嗡嗡作響,是不是已經耳鳴了?」「我只有晚上睡覺才覺得有聲音,算是耳鳴嗎?」說起耳鳴,總是讓人覺得霧裡看花,但也常因此錯過了早期治療的契機,醫師提醒,耳鳴狀況變化多端,千萬不要忽略任何一個細節,才能即時處理耳鳴狀況。
耳鳴是個讓人很痛苦的疾病,一開始只有細小的聲音,又時有時無,通常經過一段時間後也可以不藥而癒,所以很多人都不放在心上,但是隨著時間或生理、心理狀況變差,耳鳴就變得惡化,從原本晚上聽得到,現在連白天也變得轟隆作響,有時甚至變得大聲而尖銳,讓人難以承受。
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指出,造成耳鳴的兩大主因是內耳循環不良與神經萎縮,以往常發生在老年人身上,這是因為身體老化後血管慢慢硬化,加上一些雜質沉澱,造成血管內部狹窄,組織因為缺血而壞死,所以一般老年人都把耳鳴視為老化正常現象,並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仔細分析會發現,耳鳴病患有越來越年輕話的趨勢,尤其是四十歲以上的中年人,主要的原因就是「壓力」。大家來想像一個畫面,如果把橡皮筋纏在手指上一天,你一定會覺得很不舒服,而耳朵的神經與血管也是這樣,壓力一來血管就收縮,長期這樣緊繃沒有得到休息,自然就慢慢受損,甚至壞死。
由於耳鳴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幾乎都是到了中後期才會發現有問題,這時都已經錯過了今黃金治療期,李宏信院長提醒,耳鳴是可以治療的,越早治療治癒率越高,發作一年以內幾乎都可以治癒,若有四、五年以上的病史,則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才能讓萎縮的神經復活。
目前在治療上還是以血管通暢與神經復活滋養為主,像是血管擴張劑、神經營養、再生等等,此外還有抗氧化物、硒、鋅等礦物質與維他命C與E等,都有助於耳鳴的改善,但是前提一定要是「持之以恆」。
要避免耳鳴也可以從飲食著手,千萬不要吃高膽固醇、高油脂、太鹹的食物,因為鹽分高會讓鈉離子停留在體內引起水腫,甚至連內耳淋巴也會積水,造成內耳病變;此外也要嚴禁喝酒;當然生活調適、睡眠充足與減少生活壓力也是很重要,這樣才能全面性的改善與避免耳鳴的狀況。
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