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興漢龍騰 作者︰滄海飄零 (已完成)

 關閉
紫電星雷 2008-10-8 18:54:4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17 107076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08
第十一章 再戰北海
蕭言發現孔融蒼老了許多,三十出頭的人已經胡須發白,滿面皺紋,看來最近憂心之事甚多,安慰孔融道︰“大人莫急,叛軍雖然人數眾多,但都是些烏合之眾,不足為慮,待他們到來,下官必定一舉將之擊潰。”

  孔融听了蕭言的話,仿佛安心了許多,握著蕭言雙手,道︰“子鴻啊,這次又是你來救北海,看來我是真的不適合這個亂世,這次過後,我將上奏朝廷舉薦子鴻任青州牧,這青州之事日後就多勞煩子鴻了!”

  蕭言一听,心中大喜,但神色不動,安撫孔融道︰“大人何必如此,如今賊寇當道,子鴻作為大漢一員,自當為國效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正在此時,忽聞城外五里處出現大量黃巾軍蹤跡,孔融臉色大變,看得蕭言心里直搖頭,看來這孔融只適合詩詞歌賦,帶兵打仗也真是為難他了。

  蕭言立刻向孔融告辭,徑直往城頭而去。

  ——————————

  蕭言站在城上,看著城外越聚越多的敵軍,應該是黃巾軍主力了,心中也甚是驚訝,看來這次敵軍的主要目標就是北海城。

  一聲炮響,城門打開,蕭言、趙雲帶著本部人馬來到城外。

  只見對面的敵軍陣營忽的大變,擺出陣勢。蕭言仔細觀察,發現此陣暗藏殺機、奧妙無窮,卻是八門金鎖陣,八門者︰休、生、傷、杜、景、死、驚、開。如從生門、景門、開門而入則吉;從傷門、驚門、休門而入則傷;從杜門、死門而人則亡。

  首次看到黃巾軍也會開擺戰陣,蕭言心中更是肯定了對方背後定有高人相助,但並不畏懼,觀這八門金鎖陣雖然精妙,但是似乎運轉得有些生澀,應該是演練不久,當下對趙雲吩咐道︰“子龍,你引一千兵馬,自東南角入陣,往正西而出,此陣自破,切忌不可戀戰。”

  趙雲領命,自領一千騎兵,從東南角殺入敵軍陣營。

  只見趙雲帶著一千騎兵,如同尖刀般插入敵軍陣中,趙雲一馬當先,手中銀槍帶起一片勁氣,如虎入羊群,砍瓜切菜般,直殺得周圍黃巾軍慘叫淒號不迭,一具具尸體倒在趙雲馬後。

  突然,殺得正爽快的趙雲想起大哥的吩咐,不敢戀戰,大喝一聲,雙腿一夾馬肚,持槍往正北方沖去,一眾黃巾無人可擋,轉眼間沖出敵陣,八門金鎖陣就此破了。

  這時,黃巾軍陣營中,只听聞有一人一聲嘆息︰“哎,如此英雄人物,看來這次踫到麻煩了。”

  見到本方軍陣被破,黃巾軍士兵產生一陣混亂,蕭言見時機到了,揮手下令攻擊,自己則直接拍馬閃電般沖向黃巾軍中路,打算擒賊先擒王,趙雲見狀,又趕忙跟著蕭言殺了回來。

  轉眼間,二人沖至黃巾軍面前,看著眼前涌出的無數敵軍,蕭言氣沉丹田,大喝一聲︰“呔!”

  這一聲斷喝便如晴天打了一個霹靂,那些黃巾軍士兵錯不及防,驚惶失措,都驚得大叫,最前面的幾個士兵干脆癱坐在地,手里的兵刃也丟到了一邊。

  就在黃巾軍眾將士驚恐之時,蕭言、趙雲已來到面前,只見一金一銀兩道光芒相互交織,產生氣勁漩渦,仿佛絞肉機般殺進敵營,一時間寒光如流星般亂竄,兩旁的敵兵都被寒光刺中,便如麥子般被二人輕易放倒。

  望著戰場上英勇無敵的蕭言和趙雲,城樓上眾軍士目馳神搖,心中一股豪情霍然升起,開始扯旗吶喊助威起來。

  忽然,有人大喝道︰“修得猖狂,讓我周倉來領教領教你的功夫吧!”

  蕭言忙注目一看,只見來人揮舞大刀,朝自己砍來。他不慌不忙,直接挺槍擋住。心中暗想這周倉也是三國名將,本領屬中上,看看能不能收為己用。

  周倉原本是此次黃巾軍的將領之一,眼見蕭言二人肆意殺戮,無人可擋,心頭大恨,直接催馬沖向蕭言,此刻見到自己的全力攻擊被蕭言如此輕易就化解了,也是一愣,心中謹慎起來。

  只見蕭言將上身一矮,倏然如流星般刺出一片槍影,罩向周倉。周倉面色一凜,舉刀抵擋,“鐺鐺”的金屬撞擊聲,不絕于耳,周倉雙手被震得陣陣發麻,心下更是吃驚不已。

  周倉心里暗付︰“這員猛將是誰?從來沒听說過北海有如此英雄人物,使槍的速度真的令人目不暇接,力量也是大得離譜。”

  蕭言故意搶下留情,周倉暫時還能抵擋,二人你來我往,直殺得塵土飛揚,只見一片槍影,辨不出人來。轉眼間,二人已戰了十幾合,蕭言瞅準機會,槍桿猛的朝周倉拍去,周倉錯不及防,跌下馬去,被後面跟上的東萊軍抓了正著。

  面前的黃巾軍越來越多,蕭言、趙雲二人殺得都有點手軟,蕭言心下焦急,只見他猛的一聲大喝,凝重如山的強大氣勢忽然猛烈地爆發開來,便如狂風迎面吹過,面前的黃巾軍士兵驚得後退數步,幾乎睜不眼楮來,蕭言舉起霸王槍,大吼一聲,就如晴空打了一個霹靂。

  蕭言開始全力發動沖擊,趙雲也不甘示弱,催動全身氣勁,二人聯合起來向敵軍發動沖擊,只見二人連人帶馬,結合為一個無堅不摧的整體,撕裂前方的空氣,瘋狂地向前飛射而來!

  黃巾軍士兵們拼盡全力阻擋蕭言二人前進,但那破空刺來的搶尖一次次的撕裂了他們的皮甲和咽喉,二人前進的道路上鋪滿了黃巾軍將士的尸骸。

  無數黃巾軍士兵將蕭言二人團團圍住,卻無人能接近他們的身旁,每次金銀光芒一閃,就會有幾人倒下去。

  一個倒下去,後面的又補上來,隨即又被刺殺。當黃巾軍士兵一個個地被殺死,失去主人的戰馬四處狂奔,而敵人卻絲毫無損,後面的士兵們終于開始驚慌起來,沒人願意面對收割生命的殺神,何況這殺神還有二個。

  一時之間,黃巾軍陣營陣腳大亂,便如堤壩崩潰一般,二人四周黃巾軍士兵紛紛四散而逃。而靠近蕭言的幾名騎兵甚至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當他們剛想到要撥轉馬頭時,那鮮血淋灕的槍尖便已刺中他們的咽喉。

  看著落荒而逃的敵人,蕭言、趙雲二兄弟相視一笑,也不追趕,繼續催馬直奔敵人中軍。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08
第十二章 再次大捷
眼見蕭言、趙雲二人肆無忌憚的殺戮著,,黃巾軍首領裴元紹心中無比焦急,但是見到比自己武藝高強的周倉都被擒了,也沒有膽量上前挑戰,一邊讓兵士拼命上前阻擋二人前進,一邊向邊上發問︰“軍師,有何良策對付這二將?兄弟們看來抵擋不住了。”

  邊上一年輕儒生想了想,神情詭異地回答道︰“我有兩個辦法。第一,讓士兵上前結成人牆阻擋,我估計這二人就算勇猛,也無法抵擋數萬人的沖擊;第二,投降,我自幼學得觀人之術,這二人皆世之猛將,其中之金槍青年還顯露出王霸之氣,或許是我們以後的出路。”

  裴元紹其人出身貧賤,性情豪放,辦事果斷,待人赤誠,原為張寶部將,張寶死後,與同是黃巾軍的周倉等人率部嘯聚山林,此次進攻北海,也只是希望為黃巾眾兄弟謀一出路,並非窮凶惡極之悲,听得軍師直言,也甚是猶豫,心想自己兵力優勢如此明顯,勝算還更多些,如果就此投降,怎能甘心,便不理會軍師言中之意,繼續招呼士兵圍困蕭言二人。

  那軍師見狀,暗嘆一聲,也不再言語了。

  無數的黃巾軍士兵,漸漸聚集成堆,朝著蕭言、趙雲,直殺過去,帶起一陣煙塵滾滾,蕭言眼中精光暴射,豪不畏懼,如閃電般直射前方,霸王槍射去閃閃金光,直射眼前敵人。

  蕭言狀若猛虎般沖進敵群,似虎入羊群,慘嚎之聲接連不斷,尸體亦快速的愈來愈多。

  一名黃巾軍士兵只駭得渾身顫不停,牙齒哆嗦的驚呼道︰“這……這麼多人都干不掉

  他,他……真是人嗎?簡直……簡直就象凶神惡煞一樣……啊!”

  他正說著,後面趙雲已將長槍深深地刺進了他的後背,一聲慘叫,便口噴鮮血,墜下馬來。眾黃巾軍士兵驚駭不已,皆驚恐萬狀的看著二人不敢近前。

  二人持槍遠眺裴元紹,威風凜凜得恍若天神下凡,只看得裴元紹心驚膽戰。

  雖然自己兄弟二人殺了無數敵人,但是眼前沖來的黃巾軍士兵越來越多,蕭言見無法沖過去,心中也不由著急起來。

  只見蕭言雙手猛握槍身,內勁運轉全身,接著倏地向上一抬,橫掃一圈,金光大盛,只聞“啵吱……”的空氣激蕩翻滾的巨響之聲,陡然響起。同時,對面那些正往前沖的黃巾軍的戰馬皆齊聲嘶鳴,揚蹄狂跳不前,眾黃巾軍士兵皆大驚失色的緊握韁繩,慌忙喝馬止步……頓時,驚叫聲、馬嘶聲、馬蹄踏地的“砰砰”聲驟然響起,塵煙蔽日。

  裴元紹見狀,緊提馬韁,驚駭無比的道︰“這……這是怎麼了?馬怎的突然狂跳不止呢?”

  那軍師此刻驚駭已極的注視著前面那霸氣凜然的蕭言,滿面惶恐這色地自語道︰“這是……這股強大的‘氣’就是這青年人發出的嗎?這難道是神仙的力量??太驚人了,不知這世上何人能敵!”

  話音未落,只見有兩名身材魁梧,面貌凶惡的黃巾軍將領縱馬而上,齊惡狠狠沖向蕭言,手中長刀凶狠快捷的砍向蕭言。

  蕭言毫不驚慌,冷笑一聲,身逾閃電的沖至二人中間,未待刀落,便倏地單手橫搶一攔,左手怦然分擊二人,其勢快似若流星,令人目不暇接。

  只聞一聲“咯□”的骨折之聲,緊接著那兩人齊慘嗥大叫,“哇!”一聲翻身下馬,氣絕身亡,正欲上前的黃巾軍士兵見狀,不禁駭得大驚失色,止步不前,驚恐萬分的注視著蕭言。

  蕭言毫不停頓,大喝一聲,繼續如猛虎下山沖至幾名蠢蠢欲動的黃巾軍士兵身旁,手中霸王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出。

  慘叫連聲,瞬間那七八名黃巾軍士兵咽喉處多了一個洞,砰然倒地,紋絲不動……裴元紹見狀,不禁冷汗涔涔,雙目暴睜、張口結舌地道︰“好……好厲害!這是……人的力量嗎?”

  就在此時,黃巾軍正營後方煙塵大作,突然產生一陣騷動,只見一大股人馬如下山猛虎般殺出,人數約有二三萬,黃巾軍一時錯不及防,被殺得哭爹喊娘,哀嚎聲一片。

  蕭言二人身邊壓力一下減輕了不少,定神一望,只見是太史慈、管亥二人援軍殺到。

  原來這次黃巾軍兵分四路果然是誘敵之計,除了北海外,前往其余三郡的黃巾軍都只是小股人馬,做騷擾之用,前往臨淄的黃巾軍將領正是廖化。

  當太史慈二人帥軍前往援救臨淄的路上,雙方在半路上相遇,起了一點小沖突,管亥突然認出這位過往的黃巾軍兄弟,廖化隨即投誠,雙方便就此罷手。

  其實廖化其人一直都是忠于漢室朝廷的,只是被生活所迫才加入黃巾軍,靠得一身出色本領,擔任了黃巾軍將領,如今見得管亥得遇明主,萬分羨慕,迫不及待地將這次進犯青州的來龍去脈托盤而出。

  原來這三十萬黃巾軍原本都是張角舊部,自張角三兄弟敗亡後,便一直在冀州各個山頭為賊,其中已裴元紹勢力最大,半年前,裴元紹得一軍師,听聞此人才智謀略世所罕見,裴元紹對此人言听計從,在短短半年中,逐一收服了散落冀州各地的黃巾軍殘余,集結了整整三十萬大軍。這次進犯青州也是出自這位軍師出的計謀。

  太史慈、管亥二人听聞黃巾大軍主力目標是北海,著急蕭言安危,便馬不停蹄地趕了過來,正巧踫到蕭言危機,便從後方殺至。

  黃巾軍從人數上來說損失並不多,但軍紀甚差,先前已經被蕭言、趙雲的驚世武勇所膽寒,現在又踫到太史慈、管亥援軍從後方殺來,以為中了敵人埋伏,頓時軍心渙散,紛紛奪路而逃。

  裴元紹一見心中大急,揮馬沖向太史慈,雖然裴元紹武藝堪稱不俗,但又怎是當世猛將太史慈的對手,交手十余回合就被太史慈所擒。

  一見主帥被擒,黃巾軍士兵更加慌亂了起來,蕭言見狀,橫搶立馬,仿如神人一般,運氣一聲大喝︰“降者不殺!”聲如九天之雷,貫徹整個戰場,清晰地傳入每個士兵耳中,黃巾軍士兵為之膽寒,紛紛跪下投降。

  那軍師見狀,也不抵抗,遠遠看著如神人般威武的蕭言,微微一笑,道︰“終于找到了。”便跟隨其他黃巾軍士兵一起投降,蕭言此時並沒有注意到這些。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08
第十三章 終得賢能
戰後統計,三十萬黃巾軍,傷亡五萬,投降二十五萬;東萊軍傷亡五千,北海軍傷亡百余。

  如此驕人戰績讓孔融無比興奮,剿滅了三十萬黃巾軍,這可是黃巾叛亂以來,朝廷最輝煌的一次勝利,對蕭言也愈發的感激起來,想到自己以往對其還時有猜忌,心中頓感愧疚。

  蕭言等人在一群士兵的簇擁下,如眾星捧月般地緩緩走到城樓的牆邊。蕭言威武地掃視著眼前那一張張激動亢奮的面孔,知道自己已經獲得了北海軍民的認可。

  突然間,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眾士兵包括周圍的百姓中,想起了一陣陣歡呼聲︰“……蕭太守萬歲……東萊軍萬歲……”看來在兩次危難中拯救北海,使北海免遭戰火侵蝕,在北海大部分軍民的心目中,蕭言的威望已經到達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蕭言聞聲神色不動,微笑地揮手向四周招呼著,趙雲等將領則是神情激動,而孔融先是面色一變,後又釋然,面帶深意地看了蕭言一眼,微笑不已。

  隨後不久,其余兩小股騷擾昌邑、瑯琊二郡的黃巾軍也被剿滅了。

  此次北海大捷,蕭言除了收得裴元紹、廖化、周倉三員黃巾軍將領外,更收得投降黃巾軍軍二十五萬,在經過了一番整編後,蕭言此時兵力達到了三十萬。

  蕭言以整頓軍隊為理由,經得孔融同意,三十萬大軍暫時滯留在北海城外,而孔融也似乎對蕭言頗為放心,日日在府上設宴款待蕭言數人,並不著急讓蕭言返回東萊。

  就這樣過了一個多月,蕭言突然想起,自己漏掉了一人沒去招降。正是那黃巾軍的不知名軍師,從各方面了解下來,此人堪稱足智多謀,自己這幾年來兵力是擴充了不少,但是苦于一直沒有一個軍師級人才為自己出謀劃策,趙雲雖文武雙全,頗有智謀,但尚嫌稚嫩,其余如太史慈、管亥眾人則幾乎全是猛將型人才,隨著勢力越來越大,自己迫切需要軍師型人才的加入。

  但自從軍隊整編完成後,剩余黃巾殘余大部分都散去了,蕭言也吃不準那人是否還在北海城中。隨即叫來一員親兵,詢問了一下那人情況,答案倒是讓蕭言吃了一驚,原來此人並沒有離開北海,反而是在蕭言軍中當了一個小兵,日日操練結束後,便聚集一眾士兵,雙方兵陣互博,輸方請客喝酒,一個月下來,場場勝利,所以大部分士兵都知道這個怪人。

  蕭言問及此人姓名,結果更是讓蕭言大吃一驚,單福。

  蕭言腦海中立刻閃現出對于這位單福的一串介紹︰單福,原名徐庶,字元直,三國時代著名的賢能人物,足智多謀,文武全才,忠孝兩全。歷史上徐庶精通治國用兵之道,自投劉備後,戰無不勝,最後是被曹操利用其對母至孝之心,騙至許都,但徐庶對劉備始終忠心不改,至此一生,沒有為曹操出過一計,自此默默無聞。

  原來這人就是徐庶,蕭言暗叫一聲天助我也,興奮得連馬都來不及騎,一路狂奔向軍營,路上行人躲閃不迭。

  蕭言趕到軍營,發現操練已經結束,而場中尚有兩隊人正在拼斗,只見其中一隊人馬陣勢嚴禁,暗含五行之道,領頭者是一年方十八九歲的清秀男人,而另一隊人馬則顯得有些雜亂無章了,果然不出幾個回來,後一隊人馬就給沖散了,只見勝方也不放松警惕,繼續將對手人馬逼于狹小空間,直到對方喊投降為止。蕭言看得暗暗點頭,知道這清秀男子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了。

  眾人見到蕭言,紛紛肅立行禮,而那男人則抬頭看了一眼蕭言,微微一笑,對著蕭言道︰“你終于來了,讓單福好等。”

  蕭言面色一窘,確實這一個月來,自己光顧著對付孔融了,差點就把這位天才軍師給忘記了,立刻躬身對著徐庶行禮,道︰“元直先生,子鴻有禮了,這些日子來對先生有所怠慢,讓先生受累了,請先生原諒。”

  這次輪到徐庶驚訝了,自從離家游歷四方後,從來沒用過本名,一直以單福之名,為何眼前這位年輕的太守大人會知道自己的本名。

  蕭言也想到自己說漏嘴了,忙笑著對徐庶道︰“這里談話有些不方便,請先生隨子鴻回城一聚。”

  徐庶隨即答應了,跟隨蕭言返回北海城。

  二人一見如故,當天晚上秉燭夜談起來。原來徐庶這次告別老母,出外游歷,途徑冀州之地,發現災民無數,紛紛起義,一路哀鴻遍野,心中感觸頗多,正好結識了裴元紹,和這位粗豪的黃巾軍將領相談甚歡,便激發了給起義軍謀一片勢力空間的心思,經過思量後,徐庶覺得冀州以北長年有豪門大戶把持,兵強馬壯,而青州孔融懦弱無能,便制定下了整合黃巾殘余,南下青州,直取北海,然後以青州為基,伺機奪取徐州、兗州,就能形成一個穩固的勢力範圍。

  如果不是在北海踫到蕭言的阻擋,徐庶這個策略可能已經完成一半了。听完徐庶一番話語後,蕭言也是暗自佩服其才能。

  徐庶遇見蕭言後,被蕭言戰場上所散發的霸氣所震撼,感覺蕭言他日絕非池中之物,遂甘心留在青州軍中當一個小兵,等候蕭言的到來。不過徐庶也沒料到,蕭言居然過了一個多月才想到自己,知道是因為孔融日日酒宴款待蕭言這個原因後,也不由得苦笑,自認倒霉了。

  至于徐庶問道蕭言如何得知自己真名,蕭言只得推托是以往游歷途中听聞。

  ……

  “不知道大人的心中,漢室朝廷如何才能再度興盛。”徐庶有所用意地問道。

  蕭言深思了一下,輕聲言道︰“國已民為本,百姓是國之基礎,任何強盛的國家,都需要一個強大的基礎來支撐,如今的漢朝,根基已經受到嚴重的破壞,其原因在于缺乏權力制約,從朝廷到地方諸侯,越來越嚴重地侵犯百姓,百姓沒有活路,只能起義反抗,如果想使大漢重新興盛起來,必定需要一個強悍的勢力,以鐵腕手段改變目前政策,以天下百姓為主,為天下百姓謀福。對內安撫民心,穩固政權,外抗擊強敵,揚我大漢聲威。”

  徐庶沉浸在蕭言這番話中,久久沒有言語。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蕭言的聲音傳至徐庶耳邊,徐庶一下子仿佛眼前一亮,當即在蕭言面前跪拜下來,道︰“徐庶無能,願奉大人為主,為振興漢室,匡服天下出力。”

  蕭言大喜,連忙上前扶起徐庶,大笑道︰“元直不必多禮,快快請起。元直之才曠古絕今,我得元直,如齊桓公得管仲,高祖得張子房,何愁大事不成。”

  徐庶見得蕭言如此重視,也是心中激動不已,

  接下來,蕭言對徐庶問道︰“如今漢室朝廷的天下腐敗無能,四方百姓紛紛起義,十常侍專權,朝綱不振,漢靈帝昏庸貪婪,而各地諸侯又紛紛擁兵自重。我希望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匡服漢室,平定亂世,還百姓以安定,為天下帶來一個強盛的大漢王朝,真正屬于我大漢一族的王朝。但苦于無良策可用,望元直助我!”

  徐庶回答道︰“主公莫急,庶心中已有計策。”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09
第十四章 執掌青州
蕭言聞言大喜,急忙催問道︰“元直,是何良策?快快講來。”

  徐庶回答道︰“自黃巾起義以來,天下大亂,朝廷四處平亂,應接不暇,而各方諸侯大部分擁兵自重,毫不理會漢室朝廷的旨令,數年之內必定生變。而主公未及弱冠之年,便以平亂黃巾此等忠義之舉而名揚天下,威名遠播。正可借次良機,以東萊一郡之兵入主青州,招賢納士,擴充軍備,數年後舉兵北上,則冀州、幽州可定,北伐烏丸,一方面可威懾蠻夷,另一方面也可穩定後方,數年時間即可鞏固北方,然後集結三州之力南下佔兗、徐二州。主公既然一心復興大漢,則可勤修內政,擴充軍備,廣招各方賢能,委以重任,坐擁五州之力,靜觀天下變化,伺機而動,進則震懾天下諸侯,振興大漢,退亦能據守一方,等候良機。如果真的做到這樣,那麼我們大漢就有希望真正復興起來了。”

  蕭言聞徐庶之策與自己當日所想不謀而合,不禁拍手稱贊。要知道他可是熟知歷史的現代人,當時也絞盡腦汁了一夜,而徐庶作為一個古人,能有如此遠見,真是曠世奇才,蕭言心中為歷史中徐庶之才無法得到施展而感到惋惜。

  突然,蕭言心中隱隱覺得有些不妥,腦中閃過一件大事,連忙詢問徐庶︰“元直,家中親人安在?”

  徐庶見主公問及家中,便道︰“庶乃潁川陽翟人,幼年喪父,無兄弟姐妹,如今家中只有老母一人。”

  蕭言裝佯詫異,道︰“如今世道不太平,戰亂紛紛,元直怎放心老母一人留置家中,做人以孝為先,如今我下轄東萊郡堪稱太平,元直速速遣人前往家中,將母親接至東萊,安享晚年。”其實是擔心以後有人用徐庶母親來威脅他,這招在歷史中為曹操所用。

  徐庶本是至孝之人,外出多時,對家中母親也甚是掛念,現在見到新拜主公如此關心下屬家人,心中萬分感動,頓時熱淚盈眶,連連叩頭稱謝,下定決心終身效忠蕭言。

  蕭言見狀,忙上前扶起徐庶,心中自是大喜,遂拜徐庶為軍師,處理日常軍政事務。

  徐庶第二天即遣人前往老家,接母親至東萊安頓下來。

  隨後的一些日子,蕭言便將軍中事務交付徐庶打理,而自己繼續日日陪伴孔融。漸漸的,蕭言發現孔融也並非想向中那樣無能,其待人寬厚仁德,擅長詩詞歌賦,特別是對于國事政務還頗為精通,若生于盛世必定可成為一代良臣,但在此亂世中則顯得有些軟弱了。就這樣,兩人之間的友情日益加深。

  一日,孔融府上,二人正飲酒甚歡之時,突然有一個士兵跑了進來道︰“報,城外來了朝廷的欽使,請二位大人大人速速前去接旨。”

  二人一听,忙帶領城中大小官員,出城迎接朝廷使臣。等他們走到城門附近的時候,城外的使臣已經進來了,見到孔融、蕭言等人前來迎接,于是道︰“跪下听旨。”

  眾人頓時呼啦啦跪倒一片,來使從下人的手上接過一條黃綾包裹,展開來正是聖旨。那個朝廷使者照本宣科念了一遍,果然就是為了此次剿滅黃巾三十萬大軍的事情,前半段是洋洋灑灑的大篇歌功頌德,說聖上如何的英明,青州將士怎麼的勇敢,直听得眾人昏頭昏腦。

  總算讀到了論功封賞的階段,冊封孔融為太中大夫,即日前往洛陽就職,而蕭言則由于在二次剿滅黃巾戰役中戰功彪炳,被封為漢討逆將軍青州牧東萊侯領膠東相,而後對趙雲、太史慈、管亥等人也一一進行封賞。

  等宣讀完聖旨,蕭言已經是青州的最高統帥了,就請欽差與他一起到孔融府邸。

  一路之上,蕭言當然也不敢過分怠慢了朝廷使臣,相互寒暄之中,才得知這個欽差竟然是車騎將軍皇甫嵩。漢末名將,黃巾起義後,為漢靈帝起用,與盧植、朱分三路共同討伐黃巾軍,多次取得勝跡。

  其實皇甫嵩這次作為欽差前來北海,主要是想見一見蕭言。原來蕭言屢勝黃巾的驕人戰績,已是傳遍朝中上下,人人都知道東萊出了個討伐黃巾的青年英雄。皇甫嵩征討黃巾多次,听聞蕭言戰績輝煌,更是想找機會結交一番,正好趁這次朝廷頒旨行賞,他便向漢靈帝討要了這個差使,一路興沖沖趕來。等真正見到蕭言,皇甫嵩也對其如此年輕甚是驚訝,心中感嘆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蕭言知道欽差就是名將皇甫嵩之後,心中也是一陣歡喜,又是一個歷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都要好好的結交一下。

  當天晚上,蕭言在孔融府邸設宴招待皇甫嵩,趙雲、太史慈、管亥等作陪,眾人圍坐一桌,皇甫嵩見對面坐著的趙雲年紀輕輕便英武逼人,心下好奇,于是問坐在身邊蕭言道︰“子鴻,對面這位英武逼人的白袍小將為何人?”

  蕭言如實回答道︰“這是下官二弟,趙雲,字子龍,自幼便與下官一齊習武,勇冠三軍,當世罕有敵手。”

  皇甫嵩听得一陣驚疑,而後見得太史慈、管亥二人也是身姿魁梧,一看就知道是罕見的猛將之才,不由得對蕭言的實力暗暗吃驚。

  筵席中,蕭言偶然從皇甫嵩口中獲知,自己這個青州牧是孔融大力推薦的,否則即便自己戰功彪炳,也絕不可能單單憑借二次勝仗就做到一州最高長官這個位置的。孔融任職朝中,也是他自己的要求。蕭言知道後大為驚訝,忙向孔融道謝。

  孔融淡然一笑,道︰“這些年來,我常常為朝中之事擔憂。子鴻胸懷大才,一心振興大漢,二次北海平亂後,民心皆所向,足可擔當此任。至于我自己,朝堂之上可能更適合于我,這次西去洛陽,我可以經常接近聖上,必定力勸當今聖上遠小人、近賢臣、納良策。這青州之地以後就交托子鴻照應了。”

  皇甫嵩聞言稱是,蕭言也欣然接受,眾人一席酒宴吃得其樂融融。

  次日,皇甫嵩便告辭離返回洛陽,孔融也隨之而去。臨走時,孔融將自己府邸贈與蕭言,蕭言望著遠遠離去的孔融,心中不由對這位一生憂心國事的當代名士產生了一絲感激之情。

  至此,公元185年12月,蕭言就任青州牧,整個青州納入了蕭言的勢力範圍,而蕭言也正式成為了各方諸侯中的一員。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10
第十五章 招賢納士
坐擁整個青州後,蕭言心中首次有了踏實的感覺。想想自己從二十一世紀來到東漢末年,結義趙雲、拜師左慈、結識劉備、敗黃巾、發展東萊、坐擁青州,一路而來仿佛如在夢中,自己從一個處處走霉運的現代人,真正蛻變成了一個一心復興大漢王朝的亂世諸侯,稱霸一方。想至此,蕭言心中感嘆不已。

  既然已經身處這個時代,蕭言也開始真正融入這個時代,把自己作為東漢王朝的一份子,蕭言心中暗下決定,要把青州治理好,作為自己匡復天下的根基之地。隨即召集徐庶等人,連續商議了數日,決定在青州轄內改革內政,廣置軍馬,富民強兵以待亂世。

  首先在內政方面,蕭言做出了極為大膽的改革,即便是其中有些政令與朝中體制相違背,但蕭言並不在意,漢朝原有的舊體制中弊端太多,如今自己手握青州軍政大權,民心所向,也並不顧忌太多。

  蕭言在接掌青州開始,陸續實行了一些鐵腕政策,派徐庶著手調查原有大小官吏的所作所為,考核官吏的政績,根據其平時的表現,予以升降,如遇到為惡地方的墨吏,命徐庶一概斬殺,族人為奴或驅逐出青州,家產盡沒于府庫,同時對地方上的地主豪強,凡有為惡鄉里之事者,皆比照官吏的處治辦法處治,一時間,在青州全境,徐庶共斬為惡墨吏、豪門多達百多家,頓時整個青州為之震粟,廉政之風盛行,但有所命,未有敢違者。

  與此同時,比照後世各朝例子,廣設學堂,不計出身門第,只要自認有才者皆可報名,如此招考錄取了大批有為青年儒士,蕭言又對這些人進行了集中教育培訓,擇其優者任命為縣以下各級府吏,使青州吏治為之一新。

  其次,蕭言開始在整個青州境內大範圍推行屯田制,重新調查統計了青州的人口,丈量土地,改以土地為納稅依據,取消人頭稅,改稅率為十中抽一,大召流民安置,選無主荒地居住耕種,稱為民屯,由此,各地流民皆至,人口數量急劇上漲,實力大增;同時規定青州兵士,除平日日常操練外,編營分組,輪流至各郡開墾荒地,進行耕種,囤積軍糧,稱之為軍囤,並負有保護郡縣,給蕭言省了大量的兵力用于防守。

  第三,大力發展商業。規定凡至青州經商者,其賦稅減半,改為二十取一,這麼優越的條件,大大吸引了各地客商,青州各地一時商賈雲集,同時令徐庶建立情報機構,在各地州縣原有客棧的基礎上,又建立了許多客棧、酒樓作為情報點,作為蕭言了解各地訊息、尋覓人才之用,實施後,出乎蕭言意料之外的是居然賺了不少銀錢。

  第四,在東萊郡建設碼頭港口,制造大型船只,大力開展海運,準備將來不久的將來開展海上貿易,同時命人集中建造戰艦,相信不用多久,蕭言就會擁有一支強大的水軍,雖然目前漢朝根本不重要海軍建設,但是蕭言是知道歷史的人,他明白控制海域對自己今後發展的重要性。

  通過這一系列的內政改革,青州的百姓生活日益穩定,在青州境內,蕭言人氣也越來越旺。之後,蕭言听取徐庶進言,于每郡設立招賢館,招纜有才能之人,明確規定,不論門第,唯才是舉,一時間各地才俊紛紛來投,其中也不乏名人,如廣平人沮授,字則注,從小有遠大志向,喜歡謀略,听聞蕭言處招賢納士,就投奔而來,成為蕭言帳下謀士;泰山鉅平人于禁,字文則,引家丁數百人來投;又有泰山華陽人臧霸,聞蕭言招賢,自覺有武勇,也來相投;另外出乎蕭言意料的是,蔣欽、周泰兄弟帶三百余水寇來投,原來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人,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二人原在揚子江中為盜,聚眾以劫掠為生,听說蕭言神勇舉世無雙,二度大破黃巾共三十多萬,二人深為崇拜,又听說蕭言招賢納士,用人為才,于是率眾來投。蕭言得知大喜過望,這幾人卻是三國名將,均各自重用,蕭言又親自拜訪各地名流,如王烈、管寧、炳原等人皆青州大儒,頗受世人尊重,地位極重,幾次拜訪之後,幾人終于同意出仕,蕭言安排幾人分管教化、刑責、建設等要職,幾人也都全力為之。

  另外,徐庶也大力引薦了二人,其一潁川人石韜,字廣元,是徐庶的至交好友,擁有雄辯之才,徐庶稱之勝己百倍;其二陳群,字長文,潁川許昌人,其祖父陳?,父親陳紀,叔父陳諶,于當世皆負盛名,陳群自己也是才智過人,治世之才。蕭言大喜過望,即任命二人一負責外交事務,一負責政務建設。

  隨後,徐庶提醒蕭言這一系列的改革有違漢朝體制,唯恐朝中有人非議,便建議蕭言遣人往十常侍張讓等人處以大量的金銀錢帛進行賄賂,蕭言連忙稱是,隨即派人前往。張讓等人貪得無厭,收下蕭言送來的大量錢財後大喜,言道必定在漢靈帝面前多多美言,如此一番,蕭言的改革順利地開展起來。

  內政改革基本就緒,蕭言開始整頓軍務,首先任命各級將領,任命趙雲、太史慈、管亥為軍中上將,于禁、臧霸等為偏將軍,蔣欽、周泰為水軍都督,周倉、裴元紹、廖化為校尉,任命徐庶為軍師別駕從事,沮授為兵曹從事,陳群為簿曹從事,石韜為治中從事,余下眾人也皆有分封。

  然後整編軍伍,原有七萬多東萊士卒加上後來歸降的二十五萬黃巾軍兵士,又算上原有青州境內各郡縣數萬守軍以及新招募的五萬青壯年,去除老弱,留其精銳,整編後軍隊共計三十萬人,稱之為“青州軍”,其中長槍兵十五人,刀牌兵十萬人,弓弩兵共三萬人,另有一萬輕騎,一萬重騎,分駐北海、齊國、泰山、濟南等地,至此,蕭言實力大增。

  蕭言命太史慈領五萬步卒駐于北海,以防徐州方向來敵;周倉領領一萬步卒駐于東萊,駐守蕭言的老家;蔣欽、周泰也駐扎東萊,蕭言命他二人為正副水軍都督,監督戰艦建造,並組織精壯漁民及善水者組建水軍;臧霸、裴元紹領二萬步卒駐于泰山,以防袞州方向;管亥、廖化領二萬步卒駐于濟南以防冀州及司隸方向。

  蕭言則與趙雲、于禁領剩余二十萬青州軍進駐臨淄,時刻關注冀州動向。

  蕭言見基業已成,短期內已穩固根基也主,便也不再著急,開始耐心地等待亂世的來臨。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37
第十六章 古之惡來
這日,蕭言正在府中與徐庶、趙雲等人商討政事,呼听門外喧嘩聲一片,便出門看個究竟。

  來至門前,但見府中侍衛十數人正圍著一魁梧漢子,拖拉硬拽。觀此漢足有一米九高,相貌凶狠。只見此人猛然雙臂一震,眾侍衛皆倒飛出去。蕭言驚嘆,好一個惡漢。身旁趙雲眼中隱隱透露出一絲戰意。

  蕭言上前喝止眾侍衛,仔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漢子,詢問道︰“請問壯士何人?”

  那大漢听得有人問話,憨憨的說道︰“我叫典韋,字惡來,陳留己吾人。在家鄉時,常听人談起青州牧蕭言武勇天下第一,我不大服氣,便趕往北海與之比試,沒想到他卻跑來了臨淄,我又趕了過來,盤纏用光了,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如果不是肚子餓得沒氣力,就這些侍衛,不夠我一只手的。”

  典韋,這個名字讓蕭言心頭一驚,這不就是後世人所稱的“古之惡來”,歷史中曹操身邊數一數二的猛將,肯定是自己府上侍衛看到這典韋相貌凶惡,不讓其進入,這才產生摩擦。

  蕭言想想好笑,之前的太史慈和如今這典韋都是被阻于門外,看來以後自己需要重視一下府中各類人等的素質教育了。

  蕭言想罷,已有了收服這員猛將的心思,對典韋道︰“典壯士,請先隨我入府用些酒食,然後我們再細談。”

  典韋也不客氣,都沒問蕭言是誰,便跟著蕭言走了進去。

  大廳中,看著典韋面前一片狼藉的桌面,眾人心中暗笑,看來這“惡來”確實餓了許久了。

  這一頓直讓典韋吃得連連打起了飽嗝,手一摸嘴,滿意道︰“總算吃飽了,好久沒吃得這麼爽了,你這小哥為人不錯。”

  蕭言見眾人臉色略顯不睦,忙示意眾人不必介意,接著對典韋道︰“典壯士,請問此次前來臨淄何事?”

  “我是來找蕭言比武的,我在我們那里可是打遍鄉里,從未有過敵手。”典韋得意洋洋地說著,突然想起自己還不知道眼前這年輕人是誰,便問道︰“小哥是這里什麼人呀?這次謝謝你的酒食了,以後若有用得著典某的地方,盡管開口。”

  “典壯士,我就是你要找的蕭言,你是要和我比武嗎?”蕭言微笑著問典韋。

  “啊!?……你就是青州牧蕭言,剛吃了你一頓,我欠你個人情,那就不比了,我瞧你除了還算高大外,並不怎麼強壯,要是你輸了,也挺丟人的……”典韋面露難色,畢竟吃人的嘴軟,這時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蕭言笑道︰“典壯士,這樣吧,你跟我兄弟比試一場,如果你贏,任由你提條件,如果你輸,便留下給我當個親衛軍統領吧。”

  典韋想也不想,立刻同意。在他看來,不管輸贏,似乎對自己都有好處。就是輸了,能留在這年輕州牧身邊,貌似也不是什麼壞事。

  接著,蕭言對趙雲說道︰“子龍,接下來就看你的了。這典韋武藝超群、膂力驚人,可不要大意。”趙雲忙點頭示意明白,遂看向典韋,目光中透露出一絲見獵心喜的光芒。

  蕭言指著趙雲,轉頭對典韋道︰“典壯士,這是我二弟趙雲,與我一同學藝,本領也與我不相上下,如果你能贏他,那也就表示能夠勝我。”

  說罷,便帶著二人前往練武場,眾人連忙跟往。

  ——————————

  練武場中,趙雲、典韋二人如天神般肅立其中。

  只見典韋緊握手中雙戟,看著眼前不動如山、持槍而立的趙雲,驚訝了片刻,目露精光,射向趙雲,憨聲道︰“看來你的確是很厲害。我可要出全力了哦!”

  說罷,典韋雙手連晃,只見漫天戟影己將整個人完全的遮住,朝聲呼嘯,戟影挾著罡風如山如海地將地上的塵土葉草卷起,飛揚彌漫。

  驟然,典韋一聲大喝,收起雙戟看著趙雲,面色凝重的大喝道︰“來吧!讓我典韋見識見識你的實力吧!”

  話音未落,他便一挺手中雙戟,如怪嬌出洞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趙雲前胸。這一戟帶著銳耳的破空風聲閃電般己刺到趙雲胸前。

  圍觀眾人看得大失驚色,唯有蕭言面不改色,對趙雲充滿信心。

  只見趙雲不慌不忙,待那戟己近身前,隨即飄逸地晃動腳步,頓時,便現出一片人影,那刺來的凌厲的戟,便落空了。

  蕭言微微一笑,對這飄逸的步法他很熟悉,是趙雲在常山學藝時候自創的,在與自己比武時,因為彼此熟悉而甚少使用,但用來步戰對敵之時,常常能克敵制勝。

  典韋見狀,大驚失色的驚呼道︰“這……這是武功?竟能幻出這麼多人影!”

  一旁觀戰的眾人不禁驚的膛目結舌,都不約而同地驚呼道︰“子龍將軍果然厲害!”

  典韋見到一擊落空,不禁惱羞成怒,他大喝一聲,手腕一振,也抖出千百條戟影,分刺趙雲那些虛虛實實的身影。

  趙雲見此情形,身子不由晃得更快了。他那如鬼魅般的身影,令人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典韋所刺來的千百戟影又落空了。

  典韋仍是疾如閃電的向趙雲狂狂的連連狠刺,趙雲依然沒有還手,依靠快速絕倫的奇妙步法,幻出一片片實虛莫辨的身影,避開他那凌厲威猛的戟影。

  典韋見久攻不下,心中愈發郁悶,對著趙雲怒道︰“你這家伙,為何一直躲閃,不敢還手,是不是看不起我。”

  趙雲聞言腳步頓住,那些幻影驟然消失不見了。

  典韋見狀,手中的雙戟立刻如閃電般直奔趙雲前胸,來勢又疾又狠,令人目不暇接!

  趙雲大喝一聲,挺起亮銀槍,突刺倏抽之間,斜掠攻來雙戟,同時,身子閃開一邊。

  只听,“轟”的一聲,典韋的雙戟登時將地上砸出了一個偌大的深坑,石土飛濺四揚。

  趙雲見狀,暗驚不己︰“啊!他這一戟就能將青石地面砸出如此一個大坑,這典韋力量的確驚人!”

  當即收起輕視之心,橫搶肅立,氣貫槍身,“喝”一聲,銀槍刺出滿天槍影,閃電般刺向典韋全身,典韋也毫不示弱,雙戟瘋狂舞動,罩住全身。

  只听得“當當……”聲不斷響起,兩人你來我往了七、八十個回合,漫天銀光如銀蛇狂舞,讓眾人看得眼花繚亂,在場眾人也唯有蕭言看清楚了場中形勢,趙雲的亮銀槍逐漸的佔據了上風。

  典韋見處于下風,大吼一聲,擋開銀槍,然後退後幾步,猛吸口氣,全身力量于雙戟猛的砸向趙雲。

  趙雲凝神定氣,氣勁灌注槍尖,凝聚成型,似慢實快的直線刺出,銀槍所過,引起空間一陣撕裂,“轟轟”兩聲巨響,場中頓時煙塵彌漫,眾人一時間無法看清場中狀況。

  待得煙塵散去,眾人方看到場中情景。

  只見趙雲後退一丈而立,槍尖微垂,面色一陣潮紅,低頭輕喘,看來適才接下典韋的全力一戟,讓趙雲也感到甚是吃力;而典韋的情況則略顯狼狽了,踉蹌後退了三丈多遠,衣衫凌亂,左手之戟也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滿面通紅,怒視趙雲,面貌更顯凶惡無比。

  蕭言見狀感覺差不多了,該自己出場當和事佬了,隨即步入場內,對二人道︰“典壯士果然勇猛無比,這可是子龍首次與人較量得如此辛苦,這次比試雙方勢均力敵,就算平手好了。”

  “輸了就是輸了,趙將軍武藝驚人,我典韋輸得心服口服。”典韋也是個豪爽漢子,毫不做作,當下對蕭言跪下,道︰“主公在上,請受典韋一拜。”
蕭言大喜,忙上前托起典韋。典韋還想跪下,只覺得蕭言雙臂仿佛有無窮神力,任憑自己如何使勁都無法掙脫,不由自主地被蕭言拖起,心下對蕭言的力量一陣駭然,這下是真的心服口服了。

  蕭言這是故意給典韋一個下馬威,見起到效果了,便收手道︰“典統領,以後我的親衛隊就交托你了,望好生管教,”典韋連忙稱是。

  出得練武場後,趙雲從後面叫住典韋,道︰“典統領本領果然高強,子龍佩服,希望以後可以經常有機會與典統領切磋,望典統領不吝賜教。”

  典韋對趙雲也有些惺惺相惜,便道︰“典某自當奉陪,趙將軍不必客氣,”

  二人相視一笑,看來在剛才的比試中,二人打出了友情。

  此後,二人常常在練武場比試,搞得整個府邸烏煙瘴氣的。對此,蕭言也甚是無奈。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37
第十七章 狂生禰衡
見青州的局勢逐漸穩定了下來,蕭言便將大小事務都交由屬下打理,平日里也無所事事。這一日,在府中待得無聊,便帶上徐庶、趙雲、典韋,在臨淄城中游逛。

  行至招賢館外,听得館內甚是熱鬧,蕭言等頓覺好奇,便悄然進入一觀。

  只見館內一眾士子正圍著一青年文士,似乎在激烈的爭論著什麼。

  這青年文士衣冠不整、面貌丑陋,神情倨傲,對周圍的一眾士子面露不屑之色。

  一士子上前說道︰“先生之才,我等確有不如,但是天下之才何其多也,豈能說天下只有你一人有才乎。”

  那人狂笑道︰“吾禰衡,天文地理,無一不通;三教九流,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顏。豈與爾等俗子共論乎!”

  蕭言一听,原來是東漢著名的狂生禰衡,頗有才學,但為人狂傲不羈,但在當時的文人學者中間很有影響。

  徐庶也在邊上輕聲說道︰“主公,這禰衡乃青州人氏,辯才堪稱一絕,才學俱佳,不失為一個人才,或可收之。”

  蕭言想再觀察一下,便示意徐庶等一旁靜觀。

  原來這禰衡向來狂妄自負,加之學識確實出眾,向下瞧不起天下人,又自覺滿腹才學無法得到施展,听聞蕭言求才若渴便起了投奔之心,隨即來到臨淄招賢館。

  按照禰衡的想法,自己學識過人,天下聞名,見到自己前來投奔,是看得起蕭言,怎麼地這蕭言也會對自己倒履相迎吧。但沒想到,禰衡在招賢館中一待就是月余,壓根就沒瞧見蕭言人影,心中勃然大怒,當眾怒斥起蕭言來,引來眾人一片口誅討伐聲。

  但這禰衡確實辯才驚人,一通歪理狂言直辯得著眾學子啞口無言。

  一士子怒道︰“吾等雖才不如你,但也不屑與你這等無視先賢之人為伍。才華可勝汝者,數不勝數,豈容你來放肆。”

  禰衡傲慢道︰“何人之才,可與我相提並論。”

  士子答道︰“單單臨淄城中可勝你之人已是不少。現膠東相蕭言麾下文有徐庶、陳群、石韜、沮授等,各個智深如海;武有趙雲、太史慈、典韋、管亥等絕世猛將;加之王烈、管寧、炳原等人皆當世大儒,豈是你這狂妄之徒可以比擬的。”

  禰衡不屑的答道︰“徐庶只是一流民;陳群、石韜、沮授之流皆為農夫;趙雲、太史慈可以去殺豬;典韋、管亥只是家奴而已;王烈、管寧、炳原等人更是沽名釣譽、欺騙世人之徒;此些人物皆為市井無能之徒,其能與我相比之。”

  此言一出,現場一片嘩然,就連剛才對其頗有贊許的徐庶也是滿臉不愉之色,趙雲、典韋更是怒氣沖沖,看架式如果不是蕭言在場,就要準備上去大打出手了。

  蕭言也是听得目瞪口呆,天下居然有如此狂妄、不要顏面之人,真是讓蕭言大開眼見,本來心中對禰衡的一絲好感頓時消失了,對其很是失望,冷冷地看了一眼尚在場中得意洋洋的禰衡,心想︰“此人志大才疏,狂妄無理,雖然口若懸河,能言善辯,但根本無大用,若用之,反而為其所亂。”即心下決定了這禰衡不可用。

  眾士子更是怒氣中天,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以上所說的幾人,都是他們平日里最為敬佩的人物。而此時這些人卻被禰衡說成為流民、農夫、屠夫、家奴……這叫他們如何能不怒。

  又見一士子上前,道︰“吾听聞一人,自由便懷匡復漢室之心,僅僅剛出道,便剿滅數萬黃巾,年前更是統兵五萬,大破三十萬黃巾大軍,以未及弱冠之年執掌一州之地,甲兵數十萬,麾下能人異士無數,更是連施仁政,招賢納士,民心所向。此人之才,與你相比又是如何?”

  禰衡問道︰“你所說的可是蕭言,蕭子鴻嗎?”

  “然也!”

  禰衡听後又是一陣狂笑,道︰“蕭子鴻之才,只配于吾端茶遞水,看守門戶的雜役而已,其小小熒火安能與我這浩瀚烈日相提並論。”

  狂,果然夠狂。蕭言雖然一貫欣賞言論自由,但是被人比為一個守門雜役,心里也是很不舒服,但他還是制止了怒火中燒的趙雲等人,靜觀事態發展。

  這時,只見從門外走進一青年文士,指著禰衡吃驚的大叫道︰“那里來的野鬼,居然光天化日之下,出來嚇人。”但見此人年紀不大,面貌清秀俊美,只是臉色蒼白,略帶病態。

  禰衡皺起了眉頭,不悅的說道︰“哪里來的小鬼,居然在此地胡言亂語,吾之才天下無人可比,稱當世之先賢,一點也不為過。你怎能誣蔑我為野鬼。”

  館內眾人听後,徹底的無語,什麼叫做臉厚如牆,什麼叫做括不知恥,大家終于是見識到了。在這個封建禮教尊卑極嚴的時代里,居然有人自己封自己為先賢,真乃當世第一吹牛大王。蕭言一下子哭笑不得起來,心想怪不得此人在歷史中早早被殺,都源于這張臭嘴,心下對禰衡此人是徹底失望了。

  青年文士顧作一驚,然後恍然大悟,道︰“原來先生是世之先賢,晚輩失敬,此事都怪晚生有眼無珠,適才晚生無意中看見先生相貌,一時不察之下,還以為先生是從地下爬出來的惡鬼,勿怪勿怪。”

  禰衡氣得渾身打抖,這青年文士的幾句話,明明白白的是在諷刺他長得像厲鬼,以他之才怎會听不出來。要是普通人說此話,他可能不會生如此大的氣,可是說話之人,確實比他俊美數百倍。看著眼前之人俊雅不凡的相貌,再想想自己的相貌,想不嫉妒都難,怒聲喝道︰“相貌天生乃父母所賜,豈是我能夠控制的。”

  青年文士故意輕嘆一聲,干咳了幾下,輕聲道︰“哎,說雖如此,可是明知道自己長得丑,還要出來嚇人,這就是你的不對了。”

  話音一落,整個招賢館內一陣哄堂大笑,大家見到禰衡首次吃鱉,頓時興奮起來。

  蕭言看著這青年文士,暗暗猜想此人究竟是誰,看其談吐頗為不凡,心中不禁動了收攬人才之心。

  禰衡見眾人哄笑自己,心知這次丟臉丟大了,看來這里是待不下去了,停止了繼續發表狂言,悻悻然離去,投奔他方而去不提。

  一場鬧劇就此收尾。

  蕭言也無心留在此地,以免被人認出,悄然離開了招賢館。臨走前,叮囑了徐庶,讓他盡快把那青年文士帶來見自己。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38
第十八章 巧遇郭嘉
不多時,徐庶就帶著那青年文士來見蕭言。經過徐庶一番介紹,蕭言才知道原來此人就是郭嘉。蕭言腦中立刻閃現出一段記憶。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東漢末年曹操手下著名謀略天才,素有鬼才之稱,常與曹操公論天下大事,可惜其人素來體弱多病,英年早逝,曹操痛拗失聲。當曹操兵敗赤壁之時,曾嘆曰︰“若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又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蕭言朝郭嘉仔細地打量著郭嘉,英俊瀟灑,面白似玉,無須,一身青衫,顯得十分儒雅,只是臉色蒼白略顯柔弱,順勢向邊上徐庶使了一記眼色。

  徐庶立刻領會,給郭嘉指引道︰“奉孝,此乃吾主公,現官拜討逆將軍,青州牧。”

  郭嘉在徐庶介紹完蕭言後,躬身對蕭言施了一禮道︰“原來是蕭將軍,將軍威名天下皆知,嘉失敬了,恕罪,恕罪。”

  蕭言忙一把扶住郭嘉,道︰“奉孝不必多禮,素聞奉孝乃天下大才,言敬仰已久,不知奉孝可否屈就青州,與我共商大事,匡復大漢天下。”

  徐庶在旁也對郭嘉言道︰“吾主公,天下至仁至義者也!戰黃巾、收流民、施良政、招賢人,現在青州境內百姓安定,百業繁榮,人人歸心,如吾主公這般當世豪杰,舉世難尋!奉孝,你可千萬不可自誤啊!”

  郭嘉也是早聞蕭言賢明,但始終有點不放心,于是問道︰“蕭將軍除寇安民之舉,令人佩服。不過此刻青州境內賊寇蕩滅,四方清平。不知蕭將軍,今後又是作何打算?我又有什麼地方可以幫得上將軍呢?”

  蕭言搖了搖頭,今後會怎麼樣?這點蕭言心中很清楚。亂世即將越演越烈,想到今後將有無數無辜的百姓,就要枉死于這個亂世,不禁有些感嘆,說道︰“一州清平又有何用。四海清平,又談何容易。這亂世也只是剛開始罷了,將來青州能否幸免還是未知之數。如今,我迫切需要奉孝這樣的天下大才前來鼎力相助,這樣才有希望盡快匡復大漢、安定百姓、揚威四海。”

  蕭言一番話語,令郭嘉大為吃驚,他沒料到蕭言有如此遠見。此時天下黃巾亂黨雖然大部分都被剿滅,可是漢室江山的根基,已經動搖,元氣已是大傷!而此時,朝綱依舊腐敗,朝野之中還是奸佞當道。漢靈帝無心國事,將朝廷權力下放到地方,雖然可以解朝廷一時之急,可是當枝冠大于樹干之時,天下就又會大亂了,漢朝的江山,也就離滅亡不遠了。看來這蕭言不光是武功高強、天下皆知,連才智見識都是如此的驚人。

  郭嘉隨即又欣慰了起來,蕭言有如此大志,如此的遠見,言談之間,對自己又是十分的看重,自己自負謀略不輸于任何人,在這里必定可以一展所長,在這個亂世中建功立業。

  郭嘉想罷,對著蕭言倒地就拜,口稱︰“主公在上,請受郭嘉一拜,我郭嘉願追隨主公左右,為實現主公的宏願,竭盡全力。”

  蕭言連忙攙扶郭嘉,高興的說道︰“有奉孝助我,我有如武王得之子牙,實乃我蕭言之幸,大漢之幸也。”言罷,大笑起來。

  當下,郭嘉也不客氣,立馬回去收拾東西,搬進蕭言的府內。

  當晚,蕭言又吩咐下人擺酒款待郭嘉,和郭嘉徹夜詳談,徐庶作陪。一宿下來,三人都是十分高興和滿意。

  蕭言是高興郭嘉果然是高人,聞音而知雅意,自己說什麼,郭嘉都能立刻明白過來,接得上話茬,讓自己說得痛快,這點徐庶就比不上了。而且對于天下大勢,郭嘉了如指掌,分析透徹,令自己和徐庶二人受益匪淺,對于將來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起來。

  而郭嘉高興的則是蕭言果然非常人,思維跳躍奇快,這也就是自己,平常人哪跟得上蕭言的思路。而且蕭言的話語,每每令人驚奇,奇思怪想不斷,也是令自己大開思路,獲益良多,他可不知道蕭言是來自現代。尤其是郭嘉在聊天時候,知道了徐庶手上掌管著情報部門,欣賞不已。郭嘉本來就是一個多思善謀的人,生平最愛的就是好打听一些消息,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揣摸對手的心思,做出有利于大局的判斷。現在就有這樣的部門,郭嘉怎能不見獵心喜?

  郭嘉的神色間不覺就露出點羨慕徐庶之情,蕭言看到後,二話沒說,就把這個情報部門交給了郭嘉管理,徐庶也樂得輕松,因為他手上所管的事情也確實太多了,誰叫蕭言這個主公生性懶惰,平日里所有事情都是張嘴吩咐下來,任由徐庶一個人去張羅,確實也把他累得不輕,此時見得有人可以為自己分擔,徐庶高興還來不及,哪里還會拒絕。

  郭嘉卻是受寵若驚,沒想到蕭言竟能把如此重要的一個部門,交給自己這樣一個初來駕到之人,真是對自己信任有加。郭嘉對蕭言的忠誠之心,不禁又加重了幾分,覺得為這樣開明的主公效力,的確很值得。

  當問到郭嘉怎麼會出現在這里時,郭嘉自豪地說道︰“嘉,自幼,一歲能言,三歲能寫,七歲遍讀百家之經義,十歲精通兵書戰策,同鄉再無可教之人,即使是我那同鄉文若、公達對我也是甘拜下風。故此,我游學于外,廣開眼界,這次正好游歷至臨淄。之前听聞鄉中長者欲舉我為孝廉,剛準備出城返鄉,不想湊巧路過招賢館門口,听得那禰衡滿口狂言,一時沒忍住,就沖了進去。不過,也正是如此,嘉萬幸得逢主公,才可以一展所長。”

  蕭言听後恍然大悟,原來自己是走了狗屎運了,閑得無聊隨便出去逛逛,就踫到如此名士,真是太幸運了,也多虧了禰衡那番狂言了。

  此時听郭嘉提起的文若、公達二人字號,蕭言仿佛听聞過,應該也是才智人士,不由問道︰“奉孝,不知這文若、公達是否可以請來,與我等共成大事?”

  “主公,這文若、公達二人乃潁川潁陰人士,才華蓋世,乃是質樸、耿直之人,平日里尊聖人言,對朝廷忠誠不二,此刻二人正在家中,以主公目前的聲望想求得此二人相助,不是難事!”郭嘉笑了笑說道︰“我即刻書信一封前往,招二人至此,共圖大事。”蕭言大喜。

  不多日,二人皆至。蕭言見後才知道,原來此二人便是荀彧、荀攸二叔侄。蕭言知道二人皆是曠世奇才之流,不由得大喜過望,熱情迎接二人。荀彧、荀攸見蕭言如此客氣,也是極為高興,皆願奉蕭言為主,共同匡複大漢。
  至此,蕭言見手下一眾謀士聚集,總算也是人才濟濟,大大的松了口氣。

  後來,蕭言想起郭嘉在後世描述中年紀輕輕便因肺癆而亡,遂千叮嚀萬囑咐地讓郭嘉去治病求醫。搞得郭嘉有些莫明其妙,但內心還是很感激主公對下屬的關懷,對自己的身體也開始關心起來。除了服食當地名醫所開的藥方外,平日也開始勤奮地鍛煉起身體來。時日一久,這身子倒真的日益精壯起來。蕭言見之甚是心安,至此便在青州之地囤糧整軍,靜待天下大亂的到來。

  ————————

  注︰目前蕭言麾下人才一欄︰按出場順序排列

  文官︰徐庶,字元直;

  沮授,字則注;

  石韜,字廣元;

  陳群,字長文;

  郭嘉,字奉孝;

  荀彧,字文若;
  荀攸,字公達;

  王烈、管寧、炳原等一眾青州大儒。

  武將︰趙雲,字子龍;

  太史慈,字子義;

  管亥,字忠德(杜撰);

  裴元紹(無字號);

  周倉(無字號);

  廖化,字元儉;

  于禁,字文則;

  臧霸,字宣高;

  蔣欽,字公奕;

  周泰,字幼平;

  典韋,字惡來(杜撰)。

[ 本帖最後由 紫電星雷 於 2008-10-12 14:07 編輯 ]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38
第三部 諸侯討董 第十九章 亂世序幕(上)
此時,漢室朝廷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十常侍等仗著漢靈帝的寵信,又手握重兵,愈加的飛揚跋扈起來,大將軍何進也奈何不得。于是,十常侍開始把持朝綱,朝中大臣若有不從者,殺之貶之。漢靈帝又封趙忠等為車騎將軍,張讓等十三人皆封列侯。朝政愈壞,人民嗟怨,天怒人怨。

  朝廷公開買賣官餃,只要出的起錢,上至一二品將軍,祿卿,下至七八品縣令,都可以購買得,而士族之間土地兼並日趨嚴重,天下之地十之八九已經都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了。百姓已經到了無路可走的地步了,各地起義紛紛爆發。各地災禍不斷,百姓紛紛流離失所,青州由于蕭言治理得當,民生富庶,各地許多逃難百姓流入,蕭言一概納之,現在青州已經可以算是天下的第一大州了,人口驟然突破千萬。

  各地起義已經紛紛爆發,奏章像飛雪般涌向京師,但都被十常侍攔截下來,密而不報。一日,漢靈帝與十常侍等在後花園飲酒,諫議大夫劉陶徑直來到漢靈帝面前,伏地叩拜道︰“現在天下已經快分崩離析了,陛下怎麼還有心思與宦官在此飲酒。”

  漢靈帝驚奇的道︰“現在國家太平,人心安定,哪有什麼危機之事啊。”

  劉陶哀怨的道︰“四方盜賊並起,侵掠州郡。其禍皆由十常侍張讓之流賣官害民,欺君罔上。朝廷正人皆去,禍在目前矣!”

  十常侍听到劉陶這麼說馬上摘掉帽子跪在地上哭泣的道︰“大臣不相容,臣等不能活矣!願乞性命歸田里,盡將家產以助軍資。”

  漢靈帝對劉陶大怒道︰“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獨不容朕耶?”說完就下令武士將其推出去斬了。

  劉陶悲泣的大呼道︰“臣死不足惜!可憐漢室天下,四百余年,到此休矣!”

  幾名武士推著劉陶出去,剛要行刑,忽听一人喝住道︰“刀下留人,待我諫陛下去。”眾人一看,乃司徒陳耽。陳耽徑入宮中來諫漢靈帝道︰“劉諫議得何罪而受誅?”

  漢靈帝道︰“毀謗近臣,冒犯天子。僅這兩條之罪就可斬之。”

  陳耽曰︰“天下人民,欲食十常侍之肉,陛下敬之如父母,身無寸功,皆封列侯;誅殺有功之臣,是為內亂︰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

  漢靈帝大怒道︰“忤逆之臣,自然誅之。十常侍中,豈無一二忠臣?”

  陳耽用頭來柱子想要以死來諫漢靈帝,漢靈帝大怒命人把陳耽也一起抓去和劉陶關在一起。晚上十常侍就在牢房中把這兩個大漢的忠臣給殺死了。這樣一來十常侍就更加的趾高氣揚了,十常侍假傳聖旨,命孫堅,劉虞,劉恢,曹操等出征平叛。

  天下的起義又暫時被這幾人給鎮壓下去,在此期間,劉備投靠了劉虞,幫助劉虞平定河北四州的農民起義。劉虞上諫表奏劉備有功,因此劉備被朝廷封做了平原太守,接到命令之後劉備也就高興的到平原郡上任去了,也陸續吸納了不少人才,其中不乏如孫乾、簡雍、許攸、審配這樣的名士,平原郡也開始慢慢的發展起來了,更因為剛發生起義,當地的士族也都逃走了,更好的給劉備發展的機會。周邊的流民也開始又回到自己的故鄉。劉備也開始在平原招兵買馬,自此不提。

  曹操也多有軍功,被朝廷封做東郡太守。曹操在東郡也開始發展起來,有文臣潁川戲志才、東郡程昱,名將樂進,李典,王忠、王植等也可謂兵強馬壯。

  孫堅在荊州也有了較大的發展,荊南四郡也基本落入了孫堅之手,與益州相鄰。

  其他各地的諸侯也借鎮壓起義之名肆意的招兵買馬,朝廷對他們的約束越來越弱,各諸侯心中也越發不把這個腐敗的朝廷放在心上了。

  公元189年4月,漢靈帝駕崩,少帝繼位,天下正式開始大亂。

  洛陽城,何進府中,何進,袁紹,曹操,淳于瓊,司馬潘隱等一眾人正在密謀。曹操也是剛剛從他的東郡回來。司馬潘隱剛從內宮中探得消息,道︰“漢靈帝已崩。今賽碩與十常侍商議,秘不發喪,假傳聖旨要宣何國舅入宮,欲絕後患,然後冊立皇子協為帝。”

  何進听了用力的拍案而起道︰“閹臣賊子,安敢如此放肆,待我召集部下盡誅之。”

  曹操听了急忙挺身道︰“宦官之勢,起自沖、質之時;朝廷滋蔓極廣,安能盡誅?倘機不密,必有滅族之禍,請細詳之。”

  何進一看說話的竟然是曹操,宦官曹騰的孫子,雖然現在曹操已經是一郡之太守,但是何進打心眼里看不起他,喝斥曹操道︰“汝小輩安知朝廷大事!”

  曹操听了臉色一陣青一陣白的,退了回去,不再言語。袁紹看到自己從小玩到大的對手被人罵了,心里那個高興啊。袁紹勇猛的挺身而出道︰“願借精兵五千,斬關入內,冊立新君,盡誅閹賊,掃清朝廷,以安天下!”袁紹就一向都是這樣做事只顧前不知道顧後的,曹操心里在譏笑,憑你這五千人馬能一直殺入宮中,盡誅閹黨?只不過是去送死而已。

  想那何進本是殺豬匠出身,本無什麼謀略,但還自知出身不好,看到袁紹自薦,欣喜萬分,這袁紹可是司徒袁逢之子,袁隗之佷,家中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于天下,有他支持,天下士族都會支持自己,那他還有什麼不答應的,急忙點了五千御林軍給袁紹。

  何進帶著何、何苗、鄭泰、馬日禪等三十多個官員相繼來到漢靈帝的靈柩之前,擁立皇子辯繼皇帝位。待得百官拜見新君主之後,只見袁紹全身盔甲,帶領著五千御林軍殺氣騰騰的來到宮內尋找蹇碩。蹇碩慌不擇路,來到御花園被中常侍郭勝所殺。蹇碩所統領的御林軍都投降了郭勝。袁紹建議何進道︰“中官結黨。今日可乘勢盡誅之。”

  張讓等人現在也知道到了最危機的時刻,張讓去拜見何後悲泣道︰“剛開始要加害大將軍只有蹇碩一人,不關我們的事,現在大將軍听從袁紹的建議,想要殺光我們,請娘娘憐憫我們。”

  何後一婦道人家,見狀一時心軟,道︰“汝等勿憂,我當保汝。”

  于是何後下旨傳何進入宮。何進來到太守寢宮之後,何後秘密對何進道︰“你我兄妹出身寒微,當年要不是張讓等人舉薦我入宮,我們怎麼能享有如此的榮華富貴呢,現在只有蹇碩對我們不仁,既然已經伏誅了,你干嘛還要听從別人之言,殺盡張讓他們呢。”

  何進這個殺豬的哪來有什麼主見啊,听了自己妹妹這麼說想想也對,出去對大臣們說︰“蹇碩設謀害我,可族滅其家。其余不必妄加殘害。”

  袁紹還不死心,繼續道︰“如果不斬草除根,我們也必將身首異處”。

  何進道︰“吾意已決,汝勿多言。”

  百官听何進這麼說也都十分無奈的回家了。
紫電星雷 發表於 2008-10-8 19:39
第二十章 亂世序幕(下)
次日,何進被封為大將軍錄尚書事,可謂權傾朝野。

  十常侍在得到何後的庇佑之後也暫時的免了性命之憂。但是他們的野心還是不死,漢靈帝之母董太後不甘心何後一人專權下去,于是兩幫人一拍即合。董太後召見張讓等人入宮商議,董太後道︰“何進之妹本是我推薦她給皇帝,她才有今天,現在她兒子已經貴為大漢天子,內外大臣都是她的心腹,權傾朝野,我現在該怎麼辦呢?”

  張讓這只老狐狸對這些宮廷內斗之事非常的熟悉,立刻上奏道︰“太後娘娘可親自臨朝,垂簾听政;封皇子協為王;加封國舅董重,掌握軍權;重用臣等︰大事可圖矣。”

  董太後听了非常的高興,決定按照張讓的主意辦。次日早朝,董太後就下旨,封皇子協為陳留王,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共預朝政。旨意一下,立刻激起了何後強烈的反感。何後怕董太後的勢力高過于她,于是她在宮中設一鴻門宴,邀請董太後,打算預先警告于她。

  董太後還不知道這是何後的計策,還真的親自赴宴。酒至半酣,何後道︰“我等皆婦人也,參預朝政,非其所宜。昔呂後因握重權,宗族千口皆被戮。今我等宜深居九重;朝廷大事,任大臣元老自行商議,此國家之幸也。願垂听焉。”

  董太後聞言大怒,道︰“你當初心懷嫉妒,鴆死王美人。現在又仗著你兒子貴為天子,你兄弟何進權勢滔天,就開始在這里胡言亂語,我讓驃騎將軍董重殺你的兄弟易如反掌啊。”

  何後也憤怒道︰“我以好言相勸,你竟然還惱怒我。”

  董太後又怒道︰“你們家事世代殺豬,對朝廷大事又有什麼見識。”

  這句話直插何後的軟肋,何後也越發的憤怒,于是兩人就開始大吵起來,張讓等人在一邊看熱鬧,看夠了也就回宮去了。

  何後連夜召見何進進宮商議把與董後的這些話告訴何進。何進听了怒上心頭,隨即出宮去召集三公共同商議大事。

  來日早朝,何進帶頭上奏道︰“陛下,董太後原本就是藩妃不宜久居宮中,應該送回河間安置。”其它的大臣也紛紛附和。

  現在這個漢少帝什麼事都是听她老媽和舅舅的,听完之後在何後的提醒下道出兩個字“準奏。”

  自此董太後徹底的失去了在皇宮中的地位。何進一面派人送董太後,一面派人封鎖驃騎將軍府,追索印綬。董重知大勢已去,就在自家的後院自縊了,手下一眾士兵也都歸順了何進。

  十常侍見董太後一黨覆滅了,馬上就用金銀珠寶去收買何進的弟弟何苗和他的母親舞陽君,又經常在何後那里溜須拍馬,又幸存下來了。

  送走董太後之後,何進並不甘心,暗中派人鴆殺董後于河間驛庭,把靈柩抬回京師,葬于文陵。何進得手之後,也有點感到害怕,就假裝托病不出。這時,已經是司隸校尉的袁紹唯恐天下不亂,向何進進言道︰“張讓、段等在外傳言,都是是您鴆殺董後,欲謀大事。我們如果不乘此時誅殺閹宦,後必為大禍。昔竇武欲誅內豎,機謀不密,反受其殃。今公兄弟部曲將吏,皆英俊之士;若使盡力,事在掌握。此天賜良機,不可失也。”

  何進听了也覺得有點道理,本想就此答應袁紹,但這個時候何進的弟弟何苗收了十常侍的好處。何苗進言道︰“大將軍輔佐新君,不行仁慈,專務殺伐。今無端又欲殺十常侍,此取亂之道也。”

  何進听自己弟弟這樣說,也覺得很有道理,就先采納了何苗的建議進宮找何後商議。何進進宮問何後,道︰“我欲誅殺宦官一黨,不知太後意下如何。”

  何後道︰“中官宦黨掌握禁宮防衛和朝廷大部分的官職,現在先帝新喪,如果我們就殺舊臣恐遭天下之人非議啊。”

  這個何進本就是沒什麼主見的人,見何後都這麼說了也就答應下來,出宮而去。袁紹見何進出來急忙上前問道︰“將軍,太後什麼意思啊,是否要誅殺宦官。”

  何進泄氣的道︰“太後不答應啊,我們該怎麼辦。”

  袁紹心里在想,要是讓你們和宦官勾結在一起,那我們袁家豈不是沒機會上台了嘛,一定要想個辦法讓他們兩伙人火拼起來,這樣袁家做為士族之首機會就要來了。于是袁紹上奏了一個導致東漢王朝徹底混亂的建議,袁紹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後不從。”

  偏偏何進也是個笨蛋,听了居然大喜,道︰“此計甚妙。”于是何進就下令廣發檄文至各地諸侯,召赴京師。

  何進一提出這個建議就遭到各大臣的強烈反對。陳琳上諫道︰“今將軍仗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耳。但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邀大臣,臨犯京闕,諸侯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反生亂矣。”

  何進譏笑道︰“爾等腐儒之見也。”

  這時的曹操還是很忠于漢室的,曹操上諫道︰“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于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但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盡誅之,事必敗露。吾料其必敗也。”

  何進出身貧賤,本就沒什麼好氣量,在袁紹這些士族面前還給三分面子的,但現在見到連太監的孫子都敢來教訓自己,怒氣就不打一處來,諷刺曹操道︰“孟德此言是否含有私情啊。”

  曹操听何進這麼說大怒,直接拂袖而去,道︰“亂天下者,必進也。”何進見曹操這等不給自己面子,本欲直接誅殺曹操,但見眾大臣都在,才作罷。接下來,大臣們也都不敢發表言論了,于是何進就正式下令傳召各地諸侯進京勤王。

  自此,這個亂世的序幕正式拉開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