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沒有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時期。高尿酸血症的盛行率約為2.0%到13.2%。病人雖然帶有尿酸代 謝異常的體質,但男性一般多在青春發育期後(女性在停經後)血中尿酸值才見升高。
第二階段:急性痛風期。由於尿酸濃度過高,堆積在關節而引起關節炎,其盛行率估計為1%到4%。尿酸 引發的急性關節發炎反應,通常以單一關節為主。最常侵犯的關節以下肢大拇指的第二節最普遍,約50%的病人 首次發作於此處,其次是其它下肢的關節、手指小關節、腕關節、肘關節等也會受到侵犯,其他關節則很少有 急性痛風發作的報告。受侵犯的關節以紅、腫、熱、痛的急性發炎反應來表現(偏光顯微鏡檢查關節液可以見 到典型的「尿酸盬結晶MSU」)。剛開始時可能只是輕微的疼痛,隨著時間的過去而加劇,於24到48小時達到疼 痛的高峰期,7到10天之後會自然緩解。一般而言,當血中尿酸的濃度越高,發生痛風的機會也就越大,但也有 例外。痛風常發生於足部的原因,乃因:
(1)足部是受壓最大之所在,其小關節最易受傷(尤其是在多次微小創傷後)。
(2)足踝部的溫度約只有280C,尿酸的溶解度較低(溶解度與溫度有關)。其實,影響尿酸沉澱與否(溶解度) 的因素尚包括關節部位之酸鹼度、溫度、受傷與否、身體是否脫水等諸多因素,因此痛風發作時,並非每位病 患的血中尿酸值一定超過7 mg/dl(有些醫院使用比色法定量尿酸,則以7.2 mg/dl為溶解度上限)。此外,任 何因素導致血中尿酸濃度快速上升或下降,均極易引發痛風的急性發作,其中又以下降的速度和急性發作的關 係更密切,因此在急性痛風發作期的頭二星期內,尤其是在沒有充分使用秋水仙素抑制白血球反應的情形下, 醫生通常都不會使用任何改變血中尿酸濃度的藥物治療,以免引發另一次急性痛風的發作。一般而言,壓力、 外傷、感染、住院、開刀手術、絕食、減肥、過度營養補給、飲食過度、飲酒和藥物(例如Thiazide類利尿劑) ,皆是誘發急性痛風發作的因素。
第三階段:痛風發作後的緩解期。急性發作緩解後即進入無痛性的緩解期,這緩解期可長可短,一般多 會在一、兩年內再次發作第二次急性痛風。隨著時間的過去,其緩解期會變得愈來愈短,發作次數(頻率)則 愈來愈多,侵犯的關節愈來愈多,急性痛風期會愈拖愈長但其疼痛的強度則愈來愈不強烈。
第四階段:慢性痛風石期。此乃長期高尿酸血症所造成的併發症,和體內高尿酸持續的期間和嚴重程度 有明顯的相關性,痛風石形成於關節(造成關節破壞變形)及軟組織中(造成腎病變)。高尿酸血症一般可造 成三種常見的腎臟病變:
(1) 腎結石:尤以血中尿酸濃度超過13mg/dl,或尿中尿酸排出量每天大於1100毫克者。
(2)尿酸鹽腎病變:單鈉尿酸鹽沉積在腎臟間質者。
(3)尿酸腎病變:大量尿酸結晶沉積在腎收集管、腎盂或輸尿管所引起的可逆性急性腎衰竭。
不過,有兩種狀況是例外:惡性腫瘤接受化療引起的高尿酸和有急性尿酸性腎病變潛在危險的患者,即應積極 治療。尿酸濃度的高低不是治療上唯一的考量。和降尿酸藥物的應用,當可大大降低急性痛風發作、關節變形 、腎臟傷害的危險。並在各科合作下,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將可大大的提昇。
資料來源:奇摩網
[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8-10-27 20:24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