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及版權擁有:U-car
小心掀背勁敵! Honda Fit試駕,動態篇
撰文/高英凱‧攝影/陳勁學
隨著飛機轟隆隆的螺旋槳漸漸停歇後,走出機艙門迎接我的,是藍天白雲的花蓮好天氣,還有等待親身體驗的國產Fit車系。揮別台北都會的喧擾與陰鬱天空,花東縱谷宜人氣候與良好道路條件,讓整天由花蓮行駛至台東的試駕行程,一開始就有好心情。
1.5 i-VTEC輸出輕快,5AT換檔細膩
就動力性能方面,Fit車系最讓人感興趣的,是搭載1.5升小排氣量引擎,卻有相當亮眼的動力數據與國產同級車首搭的5速自排變速箱,因此,先拿到手的Fit Vti一開上路後,整體加速性能的表現如何,就成為試駕感受的首要重點,而花東地區相對台北稀少的車流,也提供Fit表現的好機會。
1.5升i-VTEC引擎的輸出特性,加上國產同級車首見的5速自排變速系統,在花東縱谷台九線道路上初嘗Fit的加速性能,可謂相當輕快靈活。
儘管較VTi-S版本少了S檔與手自排功能,但就5速自排變速箱與1.5 i-VTEC的純粹搭配下,行駛縱谷區台九線道路上的VTi,已經清楚展現Fit車系在加速性能的特性-1.5 i-VTEC輸出輕快有力,5速自排換檔節奏細膩。
甫踩踏油門後,採用電子油門設計的Fit,立刻呈現輕快的加速節奏,沒有機械式油門踏板的阻力回饋感,Fit油門踏板雖然設定相當「柔軟」,一開始接觸時有些不太習慣,不過,略加熟悉之後,油門踏板深淺與動力輸出的連結緊湊度,Fit倒是處理地相當合襯,若要更多的動力反應時,當逐步加深油門幅度到約一半時,可以感受引擎全油門開啟後的衝力,輕盈的油門與隨傳隨到加速反應,讓開著Fit在平面道路上,著實輕鬆愜意。
這顆排氣量1,497c.c.的SOHC直列四缸引擎,擁有i-VTEC可變汽門正時與揚程系統,可輸出120ps/6,600rpm與14.8kgm/4,800rpm,不僅帳面數據在同級距有相當優勢,實路表現也是可圈可點。
5速自排除了在巡航時有助於油耗表現外,此具變速箱檔位間的跳換也十分平順。
同時,值得肯定的亮眼表現,來自Fit這顆5速自排變速箱,在檔位銜接作動的細膩度,讓加速衝刺過程,達到靈活與順暢兼備的均衡表現。
比起多數同級對手多1個檔位的優勢,不僅讓Fit在台9線依循70km/h速限行駛時,儀表顯示引擎僅1,500轉的低運轉節能效率,不同檔位之間,綿密與柔順的接合,對動態與乘坐舒適性都扮演加分的效果。即便在空曠直線路段,進行全油門到底的衝刺操駕,Fit這具變速箱仍是服貼地,扮演動力綿密傳送的角色,沒有絲毫的明顯頓挫。靜止起跑後,轉速一舉迅速拉升到6,500轉後升二檔,接著,降回4,500轉後接力衝刺至6,500轉後升檔,隨著4,500至6,500轉之間的迅速來回,車速也同步輕快的飛揚。
對於一般的行路需求,Fit所搭載的5速變速箱未有動力輸出的明顯空窗期,對於加速和乘坐舒適性來說皆有所幫助。
仔細觀察後,一檔起步後可直接鼓催至50km/h後,立刻由二檔接手衝刺至80km/h,三檔則在突破100km/h大關後,交手由四檔與五檔挑戰更高車速,整個節奏相當順暢有效率,在日常慣用的車速需求中,Fit並沒有出現動力與檔位銜接落差的加速空窗期。實路測試後,也讓人見識到儘管是小型掀背車定位,Honda仍賦予這套變速系統十足細膩的演出。
「貼地」寬闊視野,四碟制動確實
親身坐上駕駛座行駛後,對於新一代Fit的主動安全設計,也有更進一步的感受。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設計,是原廠強調低死角視野的座艙設計。那種駕駛視覺穿透感,說得誇張點,彷彿是貼地駕駛底盤車的感受,剛開始著Fit在路上時,較舊款Fit前移120mm的A柱,不僅創造寬廣的擋風玻璃面積,加上短車頭設計大幅減少引擎蓋佔據的視角比例,讓前方視線相當寬闊,另外,一路由側邊視野來看,刻意加大的A柱小透光側窗、縮小的後照鏡基座到壓低、大面積低車窗與後座椅頭枕可收納設計,成功營造出全景式的特殊座艙感受,確實讓駕駛、車輛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更為良好。
坐在駕駛座,寬廣的擋風玻璃面積,短促的車頭設計,加上刻意加大的A柱三角窗,使得Fit擁有相當明亮寬敞的駕駛視野。
另外Fit值得一提的主動安全設計,是同級車仍屬少見的全車系標配四輪碟煞。在一般行駛模式下,Fit這套四輪碟煞的煞車制動節奏,雖未到犀利急促的設定,而是偏向線性逐漸增強制動效果,讓煞車到位又不減損舒適性。至於緊急煞車的表現,在試駕過程中,不管是遭遇穿越小路口不減速的機車騎士,還是路口黃燈的煞停動作,兩次路上遭遇的重踩煞車情況,Fit都能即時回應紮實的煞停力道,表現稱得上可圈可點。
Fit採用四輪碟煞的配置,制動力道較為線性,即便是緊急煞車的情況下,Fit也都能即時回應紮實的煞停力道。不過由於重心急遽前移,車尾仍有些扭移的現象。
在空曠直線路段,嘗試100km/h時速下的緊急煞停動態反應,在瞬間全力踩踏煞車時,除了踏板明顯傳來ABS點放動作的輕微震動回饋,會感覺Fit較易因重心的瞬間往前轉移,讓車尾高浮而出現些微扭移的動態反應,顯然Fit的原廠懸吊強度,在面對激烈狀況時,仍然有提升的空間。不過,Fit四輪碟煞系統的煞停反應,整體來看仍是迅速紮實,煞車路線仍舊相當筆直穩定。
而在接連換開Fit Vti與VTi-S之後,VTi搭載的15吋鋁圈與175/65 R15配胎,以及VTi-S升級的16吋鋁圈與185/55 R16配胎,整體的路感差異在一換車後,就能感受VTi-S的16吋配胎,輪胎與路面產生的滾動噪音,比起第一段試駕的VTi頓時放大,當然在Fit也發揮不錯的座艙靜肅隔音工程,讓輪胎滾動噪音不致於造成行車困擾,只能說是換車較易察覺的相對落差。不過青菜蘿蔔各有喜好,VTi-S增加升級輪胎後,也是受惠在更清晰的路感與向上延伸的底盤極限性,偏向乘坐舒適或運動調性,端看自己如何取捨。
VTi與VTi-S車型所配的兩組尺碼輪胎,在交叉試乘時可較明顯感覺到肅靜性上的差別;不過相對在行路性能上的區隔,則要由消費者自己來取捨。
短巧俐落,低重心側傾輕
3.9米短車身加上4.9米的迴轉半徑,帳面數據清楚透露Fit所具備的靈巧轉向條件。事實上,Fit在此次的實路操駕時,呈現的也就是小掀背極佔便宜短巧俐落感,不僅行駛市區道路時,可以感受到方向盤一轉,車頭立刻聽話轉向的俐落感,一般車道的迴轉也是方向盤到底一次Ok搞定,加上適才提道的良好駕駛視野,讓應付日常通勤需求的Fit,具備輕鬆行駛與易於掌握的操控特性。
不僅如此,這具前麥弗遜附行傾桿與後H形扭力桿的Fit全新底盤,儘管國產化仍維持原廠調校參數後,對國內道路環境的適應性,更是有出乎意料的好表現。整體來說,花東地區道路的品質遠優於台北市區,但仍能感受到Fit底盤對於路面起伏與坑洞,處理的手法相當細緻,不易出現過大的彈跳感與擾人的持續晃震。
受惠於小巧身段,Fit靈活的轉向表現不在話下;而彎道內車身側傾的情形,則出乎試車組預期的好,同時車身回正的速度也算迅速。
而在彎道轉向部分,原本預想車身輕盈與強調座艙空間的掀背車頂設計,會對Fit在彎道轉向時的車身側傾,造成明顯影響。事實不全然如使,花東縱谷與海線兩日的彎道路段體驗後,Fit雖不可避免地,車身仍在彎道中受到物理慣性的影響,不過車身側傾幅度與回覆反應的迅速,的確有讓人肯定的亮眼表現,同時,在彎道中的車尾動態,Fit也不太容易滑移的現象,以小掀背車的標準來看,Fit一款轉向輕巧靈活,卻仍保有可靠循跡穩定性的小掀背車。這點就我的感受,除了Fit具備一套調校良好的底盤懸吊外,流線車體設計的降低重心效益,以及油箱前移導致重心往車身中央集中的特色,都是促使Fit整體操控協調感的因素。
以節能為出發點的EPS電動輔助動力方向盤,對性喜操控的駕駛而言,路感回饋的清晰度與指向性可能略打折扣。
然而,對於較偏好激烈操控體驗的人而言,Fit設定比較可惜的一點,應該是轉向輔助力道設定上略偏輕手,出於降低引擎負擔的節能考量,而採用的EPS電動輔助動力方向盤,對於路感回饋的清晰度與指向性的掌握,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密集轉向操控時手感還是會轉趨模糊。不過,Fit方向盤左右各1又3分之4的轉向死點,也適時放寬轉向時的容錯值
7千轉斷油,Paddle Shift與S檔添樂趣
為呈現不同的操控調性,Honda Taiwan在規劃Fit車系時,除提供VTi車型外,同一顆5速自排變速箱,還多導入增加Paddle Shift方向盤換檔按鍵與S運動檔的VTi-S車型,讓車系能以雙車型迎合不同偏好的客層。
現在,當然也得把握機會親自體驗玩一下。這套排檔與換檔系統並不陌生,其實就跟先前試駕的Accord同一系列,所以在D檔模式下,VTi-S與VTi兩車在檔位變換與轉速設定並無不同,都是強調高檔位低轉速的經濟與舒適性設定,唯一的不同,是VTi-S設定在D檔時,就能透過按壓左降右升的方向盤換檔按鍵,由駕駛切換為手自排模式,不過,整體節奏還是以省油為考量,所以切換檔位後,如果沒有搭配更密集的油門與換檔動作時,行車電腦會自行回歸至D檔模式,甚至在無關痛癢的升降檔與輕微的油門動作,系統自動切回D檔的時間,還比原廠人員所講的10秒鐘判斷期還快。
VTi-S車型配有Paddle Shift方向盤換檔按鍵,在D檔位下可直接按壓換檔按鍵,進行手操作模式,不過基本上換檔邏輯仍是以一般行路為主。
所以,想要更行探索Fit VTi-S的運動感,我建議還是得切入S檔後比較實際。不同於Accord那股中大型房車的沉穩感,Fit VTi-S接下來在這套手自排模式下,反而凸顯出性能小掀背那股活躍運動感。更靈活的加速反應,來自於切換S檔之後,引擎轉速立刻跳升500轉,Fit維持2,000轉以上的巡航工作轉速,讓任何踩踏油門的動作,更快釋放出1.5 i-VTEC的14.8kgm扭力峰值,加速反應也由原先的輕快,更增添幾分熱血元素!不過,加速衝刺時,檔位之間的銜接轉速域,仍舊跟D檔相同,來回於6,500轉至4,500轉。
換檔按鍵搭配變速箱切入S檔位,VTi-S車型的駕馭樂趣也油然而生;可達7,000rpm的工作轉域,讓駕駛得以盡情壓榨引擎輸出。
整體來說,最符合運動調性的換檔操控設定,還是得回歸S檔模式的手排檔位鎖住設定。輕壓換檔按鍵後,Fit VTi-S毫不客氣盡顯高轉速本領,檔檔奧援駕駛直上7,000轉紅線區方才斷油,比起原本D檔與S檔更加延後轉速極限,讓徹底掌控自主權的駕駛。當然,手自排功能最受用的時機,仍舊在迎戰彎道路段時,藉由鎖定檔位維持最佳轉速,徹底壓榨出Fit每一波衝刺勁道,尤其入彎前的重踩煞車、降轉速、退檔位與檔煞制動效果,一路連接到出彎後的全油門鼓催,熟悉VTi-S方向盤的Paddle Shift系統後,流暢的手排操作確實讓過彎樂趣更加豐富。尤其,聆聽渾身發燙的噗噗超轉斷油聲與動力頓挫,接著輕壓升檔鍵後,再度擁抱Fit的下一波衝刺,也是相當獨特的操駕樂趣。
在拉高轉速超過3千轉後,穿透引擎室防火牆傳來的引擎聲浪,是熱血必須付出的小代價。
不過,這顆小排氣量單凸輪軸引擎,在拉高轉速超過3千轉後,聲浪也會逐步明顯放大,穿透引擎室防火牆傳到相隔極近的駕駛座,對於喜愛音效的車迷或許無妨,但對靜肅性要求的人,這點就成熱血必須付出的小代價。
Fit快跑,小掀背全體注意
挾帶日本與全球市場的銷售盛名,讓Fit車系在始終牽動國內車壇神經,而在經歷無疾而終的第一代導入作業後,第二代Fit以國產之姿捲土重來,進軍小型掀背車市場,整體戰力格外引起各界矚目。而在遠赴花東親身體驗後,一如小型掀背車的特性,Fit同樣擁有靈巧的車身動態與輕快順暢的加速性能,而在輕量車重與120匹亮眼動力,結合方向盤換檔按鍵的手自排功能,更讓快跑的Fit充滿駕馭樂趣,如此看來,現行小型掀背車得全體注意,打起精神面對這輛快跑小掀背勁敵。
[ 本帖最後由 ~混混~ 於 2008-11-3 19:21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