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發現45億年前隕石 提供太陽係形成新線索
近日美國科學家發現了生成于45億年以前的隕石殘骸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報道,近日美國科學家發現了生成於45億年以前的隕石殘骸,由於太陽係的生成年代僅僅比該年代早300萬年左右。因此,這些隕石向人類提供了研究太陽系誕生的新線索,具有重大研究意義。
據介紹,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行星與地球科學學院教授本傑明-P-韋斯(Benjamin P. Weiss)表示,“星際隕石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岩石之一,而像我們這次所發現的這些隕石,更是有著45億年的歷史,它們的研究價值尤其高。
我認為如果我們充分的利用好這一研究途徑,我們必將最終解決掉無數此前一直困擾我們多年的星系起源以及其它相關棘手的問題。”另一名工作人員將這些年代久遠的隕石比作一個存儲硬盤,工作人員將它們從失事的遠古電腦中搜尋出來,雖然時間間隔十分的久,但是它們的功能還保存著,它們仍然記錄著無數鮮為人知的信息。
韋斯教授表示這些隕石殘骸是目前所有已知隕石中最為古老的,而且科學家們通過這些隕石進行化驗分析得到十分令人振奮的信息,這些殘骸是較大的隕石在太陽係形成的過程中,太陽周圍地帶相互撞擊時所形成的。此外與這些殘骸構成完全相同的岩石結構在經過不斷的積累,撞擊合成後最終形成了眾多行星,如水星,火星等。而行星的形成也是一個不斷合並的過程。整個融合過程漫長而復雜,科學家們將該過程叫做planetesimal。在這一過程中,小行星體成分不斷相互融合;而其中的輕物質如硅酸鹽漂浮物則在行星表面構成外殼,而另外一些重質量結構物質則會沉積在行星的內核地帶。而這些重質量結構會在成型的開始階段便旋轉並產生“磁極發電機”。而科學家們現在的工作正是努力揭開這些隕石所產生磁場的奧秘,對磁場信息進行有效的跟蹤。韋斯教授表示,“長久以來,隕石內部的磁性信息就一直困擾著無數的科學家們,這倣佛就是一個不解之謎,它們牽動著科學工作者們的每一個神經。而這些隕石殘骸都有無數的磁場信息,當我們把它們進行匯總加成之後,我們就能夠得到形成它們集合總集的信息,而這正是行星以及其他大型天體。我們最終也就會找到太陽系的誕生之謎。總之這是一個極其關鍵的一步。
直到最近的一段時期以前,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為行星殘骸以及隕石的匯集過程沒有任何秩序,或者換句話說,它們就僅僅是單純的疊加而沒有任何方向性。然而,我們如今才意識到事實並不是這樣,所有的行星體包括最小的行星都包含著所有應該具有的結構。如外沿,內核等結構。韋斯教授表示,我們所看到的事實情形已經將我們所過去一直的認識進行了修正。小型天體在相互結合形成行星的最早期過程中也許就已經改變了自身的結構,大行星體的內核形成過程是緩慢而復雜的,小行星自身結構轉變至大行星的結構一部分,這一過程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而與此同時,我們通過不斷的研究論證,也就能夠將地球的形成過程中,各個結構的作用以及成型有個清晰的了解。在過去的5至10年中,我們對於太陽係的早期形成過程是有偏差的,我們常常用純化學分析方法進行假定論證;而如今,我們在這些隕石以及其他研究資料裏更多的是運用了物理學思想進行辨證,來闡述一些新想法。
在太陽系的早期成型階段,各種過程結構形成的都驚人的迅速,韋斯教授認為這些隕石大都在太陽係出現之後300萬年左右就出現了,它們對于研究太陽係的早期演變發展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它們當時匯集的母體磁場強度也已經是如今地球磁場強度的20%至40%左右。韋斯教授表示,“此前我們一直認為在隕石結構中,磁極場是一個不是很普遍的物理現象;然而事實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磁極場在所有的行星形成早期結構中都或多或少的普遍存在。”據介紹,韋斯教授的最新研究發現將被發表在權威科學期刊雜志《科學》的10月31日的版本中。
源自~http://www.twbbs.net.tw/2868741.html
[ 本帖最後由 Sadako 於 2008-11-5 20:4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