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房中術向來兼有養生學的思想,講究天時地利人和,這是古代性養生的最高境界。
早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養生方》中就明確提出“聖人合男女必有則也”,即性愛也要遵守一些基本准則。宋以前成書的《醫心方·至理篇》援引《素女經》雲:“不寒不熱,不飢不飽,亭身立體,性必舒遲。”這是一條關於性愛時周圍環境與身體基本狀況的准則。意思是性愛時,氣候不宜過冷,亦不宜過熱﹔飲食不宜過飽,亦不宜過飢﹔身體安定,情態舒展。
從現代醫學來看,環境過熱會造成身體不適、大汗淋漓,從而影響性生活質量。環境過於寒冷,性愛過程中肌膚腠理大開,寒邪容易入侵而導致感冒等疾病。此外,性愛是一種中度運動,飢餓時進行,身體疲乏無力,不易獲得快感,對身體也有一定危害。性愛結束后易出現頭暈、出冷汗、面色蒼白,甚至虛脫等症。而飲食過飽,胃部充盈,也不宜立即行房,否則易導致胃部不適等。
性愛應在人體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一般以21─26攝氏度為宜。熱以人體靜坐不覺出汗為度,涼以著單衫不覺寒為度。性生活最好在飯后1─2小時進行,不飢不飽,正合適。
古人講究房事養生,認為在心理、生理未准備充分的情況下行房,有損身體。因此,中國古代房中術都談到了男性陰莖充盈的狀態,對於性愛滿意度及其健康的重要性。它們還強調,若在陰莖沒有完全勃起的情況下同房,男性可能出現勃起障礙等性功能問題。
《玄女經》曾提出了廣為流傳的『四至』,具體內容包括:『玉莖不怒,和氣不至(指陰莖完全沒有脹大,是缺乏男女陰陽相感的和悅之氣);怒而不大,肌氣不至(指陰莖脹大但勃起不明顯,是因為氣血未能流注於陰莖肌膚);大而不堅,骨氣不至(指勃起但不堅硬,是因為氣血未充盈於陰莖的筋脈);堅而不熱,神氣不至(指勃起堅硬而沒有溫熱感,是因為陽神之氣尚未充盈)。肌不至而用則垂,筋不至而用則避,氣不至而用則惰』。這裡的『垂』、『避』、『惰』,說的都是陰莖不能正常勃起,即現代人所說的『勃起功能障礙』。
良好的勃起狀態,反映出男性體力充沛、心情放松、性交適度等健康信息。如果是勉強勃起,或在勃起不堅時行房,則會使性愛滿意度和期望值下降。久而久之,就會對男性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以上取自網路文章~但內容皆來自中國古代典籍
[ 本帖最後由 goodcat1111 於 2008-12-15 13:0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