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0章 捷報(3)
諸葛亮的書信中,順便還提及了江東的一些情況。
就在劉備進取西川的時候,江東對我荊州發起忽然襲擊,周瑜身死,這個結果讓孫權痛不欲生。之後,諸葛亮親往江東弔喪。這,確實是歷史上本來就有的事情。只不過,這一次,諸葛亮的情境卻是比歷史上不知道好多少。畢竟,去弔喪東吳,是出於劉備方面的禮貌,而他諸葛亮,也並非是殺害周瑜的元兇。
這周瑜死了,用如今劉備的話來說,那叫活該。肆意破壞兩家友好的關係,這種人自然該死。當然,諸葛亮不明說,畢竟要尊重死人,可是東吳之人又怎不心知肚明?便是這般,諸葛亮此去東吳,乃是懷著一番好心,為大局著想的舉動。
卻說諸葛亮見孫權,也並未對東吳的單方面撕毀和平條約有過責問,只研究該如何兩家修好。孫權見諸葛亮如此,如何不大喜,旋即便應承下來,類似趁虛偷襲荊州這般的事情,在他孫權有生之年,多不能再發生了。為此,孫權直言道:「若違此言,天人共怒,教權不得好死!」
孫權竟然說出這樣的話來!
我只想噴一個。不過想想東吳的處境,我自然也感覺得到,他不得不這般說。劉備奪取西川眼看就成功了。若是劉備定下西川之後,將目光停在了荊州方面,到時養精蓄銳一番,想起東吳做出了這般的無恥勾當,說不得就要派大軍討伐東吳的。孫劉兩家爭端,這孫權又不是傻子,如何希望發生?且看如今孫劉兩家的實力,也不能說他東吳面對我荊州,有必勝的把握!如此,孫權這般發誓,確是迫不得已了。
所以在周瑜死後,孫權的戰略目光,就牢牢定在了揚州,定在了合肥這方面。如此,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孫權竟是陸陸續續地不斷對曹操發起了各種不同規模的攻勢。雙方勝負各半,僵持之中。
也就在今年,建安十六年春,孫權聽了呂蒙之計,教呂蒙、甘寧為先鋒,蔣欽、潘璋為合後,權自引周泰、陳武、董襲、徐盛為中軍,大軍渡江,取和州,徑到皖城。原來卻是呂蒙一雙慧眼瞧出,這皖城可以趁虛拿下。
時皖城太守朱光,聽聞東吳大軍廝殺過來,大驚之下,急使人往合淝求救。一面固守城池,堅壁不出。孫權連番攻打不利,本欲持久戰,呂蒙進言急戰。孫權納言,遂在合肥張遼援兵未有趕到之時,發動強攻,雖折損了許多士兵,皖城卻也拿下了。孫權入皖城,慰勞畢,大犒三軍,重賞呂蒙,甘寧諸將,設宴慶功。時凌統亦引軍到,孫權大喜之下,竟又決定繼續北上,攻擊合肥。
卻說孫權令呂蒙、甘寧為前隊,自與凌統居中,其餘諸將陸續進發,引大軍十萬,望合淝殺來。呂蒙、甘寧前隊兵進,正與樂進相迎。甘寧出馬與樂進交鋒,戰不數合,樂進詐敗而走。甘寧招呼呂蒙一齊引軍趕去。孫權在第二隊,聽得前軍得勝,催兵行至逍遙津北,忽聞連珠炮響,左邊張遼一軍殺來,右邊李典一軍殺來。便如同歷史再一次上演,孫權果然中了張遼斷橋三面埋伏之計!
孫權大驚,急令人喚呂蒙、甘寧回救時,張遼兵已到。凌統手下,止有三百餘騎,如何能當得曹軍勢如山倒?
時那張遼引二千餘騎,當先殺至。凌統翻身死戰。孫權勒馬後退跳橋而過,得幸逃脫。
而孫權部將如凌統、谷利等,依舊在河對面負責抵住張遼,糾纏難以脫身。
甘寧、呂蒙引軍回救,卻被樂進從後追來,李典又截住廝殺,吳兵折了大半。凌統所領三百餘人,盡被殺死。呂蒙、甘寧、凌統皆死命逃過河南。
此一戰,東吳損失慘重。如此,卻是戰局對孫權極為不利。也因此,會發生如今東吳要向我荊州請求支援的事情了。
諸葛亮書信中對我言明這個,自然是我自己原先去問的。那是諸葛亮繁忙,自然沒有時間當面解釋給我聽,碰巧襄陽這邊事急,我又要出江陵,如此,諸葛亮才會在書信中將此些事情詳細告知於我。
書信看到這裡,我當下卻也感嘆了。歷史上的所有事件都相應提前了。這張遼逍遙津一戰,在此時依舊是順風順水,殺出了自己的威名了。當下我也只在嘆息,我嘆息甘寧啊。
在我的印象中,逍遙津一戰,正是甘寧的最後一次在歷史中出場了!這也就是說,甘寧以百人偷襲曹營之後,接下來,再有孫曹碰撞的話,甘寧就要陣亡了!
如今曹操尚在漢中,一時半會怕是趕不來合肥幫場了,這自然意味著,甘寧百騎偷襲曹營的事情,是鐵定不可能再發生了。
而這時,我卻是忽然又想到,這凌統與甘寧的仇怨,放到如今,該怎麼化解?
曹操不來,這甘寧不表現一下自己的能力,如何讓凌統側目?這曹操不來,這凌統又如何臨陣與曹操大將單挑,又如何會出現甘寧救凌統的一幕?
我笑了!只要甘寧和凌統有仇隙,對我來說,就有好處。
三國之中,我最喜歡的三個人,無非就是趙雲、馬超和甘寧了。
趙雲早隨了劉備,馬超新近又被我拉進了劉備陣營,接下來,這甘寧我如何能放過?只要這甘寧和凌統相處不下去,我便有一線希望,當下,我只是祈禱,希望這凌統能幫上我一忙了。
想完,我心下大是痛快!
從諸葛亮的書信中,我已經算是對如今的局勢有所全面的瞭解了。
此時,漢中方面,劉備劫持了張魯,在南江、葭萌關、褒城、白水關一線與曹操對峙,誰勝誰負,實未可知。這劉備算是佔據了人和,畢竟張魯現在看來,是必須投降劉備了。而曹操呢?他佔據了南鄭,定軍山,又守住了陽平關,由此北上,直到漢水,這漢中之地大多都將會成為曹操的地盤,換句話說,曹操佔據了地利的優勢!如此,勝負實難預測。
只要曹操不退兵回救宛城、合肥,漢中的局勢就一定會僵持很長時間。
而在荊州這邊,關羽擅自出兵了,拿下了樊城,攻破了新野,接下來,自然就是要繼續北上,先打破宛城,而後,進逼許昌….
關羽肯定是這般想法的!我如何不知?只是,這宛城能攻破麼?我心裡有大疑問。
照如今荊州的局勢來看,這曹操捨不得漢中,不肯分一軍回救東線,而如今新野又是如此地輕鬆被馬謖攻破了,我自然知道其中頗有意味了。莫不是,曹操帳下某人,亦是明白弓箭之理,此時在緊急收縮軍隊,集合到一處,準備與關羽大軍來一場決戰?
對!眼下只有這一種可能。我在想,如此事情,關羽能想到麼?
就算關羽想到了又能怎樣?憑他的性格,我敢確定,他是巴不得正面與曹仁來一場決戰呢!
對此,我只能苦笑面對。
而如今東吳與合肥的張遼,也是在僵持之中。張遼合肥兵少,卻是極有士氣,反觀孫權,今番大敗,亦是不敢輕易再出軍了。孫權自然有必要重新認識一下張遼了!
如今這天下的局勢,這般分析來,漢中、揚州兩線陷入僵持,也只有關羽這一面存在所謂的主動了!
我能看清局勢,這關羽如何不能?也便正是如此,我更敢確定,關羽此番要有堅決的大動作了!
思及此,我也沒有必要再聯想下去了。當下,收起諸葛亮的書信,小心翼翼地放入懷中,我提槍拍馬,下令道:「加速前進,直奔新野城!」
次日大軍抵達新野,城門處,我又遇徐庶。
徐庶道:「有事商議,可速隨我而來。」
我應道:「待我交割完自身任務再說。」
徐庶一臉平靜,囑咐道:「如此,伯虎交了糧草之後,可速來原先主公府上,庶便在那恭候伯虎來。」
我點點頭,徐庶遂告辭,走進城去。
望著徐庶的背影,我一直在想:「這徐庶,到底有何事要與我商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