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的使用安全疑慮,請儘可能告知您身邊的人

 
生命氣息 發表於 2009-7-5 14:11:23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8 15953
本帖最後由 生命氣息 於 2011-5-26 16:35 編輯

服務一般大眾,於2樓底最後一句有精華重點板可以下載。
對於需要經常大量詳細攝取健康相關資訊的專業人員就請慢慢欣賞。

關鍵字:環境荷爾蒙、塑化劑、雙酚A、塑膠安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實說今天早上買早餐店的早餐看到店員拿超大罐罐頭裝番茄醬補充到一般小瓶子,我心裡毛毛的。
最近在查塑膠使用安全結果查到後來就在看雙酚A的問題,因為它算是比較新的問題,也瀏覽不少地方,得到不少新資訊
    Bisphenol A(雙酚A)我國在2009年4月多環保署列為第4類毒性化學物質,目前則沒有特定方式可以知道瓶子是否由PC材質(會產生雙酚A的材質)所製造。也沒看過有什麼政策宣導,但是這真的很重要耶,居然都沒有看到有什麼政策出現,至少也弄個餐飲業者注意指南吧,外食真是越來越恐怖了!!!

總結(看不懂等下面看完就懂了)
說到一號塑膠不得不貼一下這段:
《預防》雜誌(Prevention)一月號(2009)於網站指出,寶特瓶的製程使用一種稱為PET(聚對苯二甲二乙酯)的塑膠,此塑膠若經加熱便會釋放出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的化學物質。NRDC進行的研究同樣發現:瓶裝水貯存10週後出現了鄰苯二甲酸鹽。(註:鄰苯二甲酸鹽會攪亂睪固酮和荷爾蒙之產生。)
     
一號塑膠=加熱水會產生phthalates,跟雙酚A一樣都是環境荷爾蒙的一種,對人體影響都甚遠就是了,所以也不能加到熱水用。
較安全是二號、四號、五號,二號跟四號應該是遇到太高溫會融化的那種。三、六號,加熱或微波=釋放致癌物=慢性自殺,在其他篇有看到,現在有限制使用的是三號,較少見了。
七號=雙酚A目前研究資料眾說紛紜,11年前(1998)才被發現,研究資料還在互相辯論中,列為危險物佔上風,查到的釋放條件常溫下就會釋放,所以最安全的作法就是看到7號瓶子寫PC的不要用,直接丟了。
    完全沒編號者,也一定要丟了 (例如星巴克賣的杯子,我左看右看就是找不到編號,標示方式不太一樣不會看>"<.....,買一年多我可以要求退貨嗎= =,據我同事說它正好是7號PC材質的,又貴又危險的杯子,囧!!)數字越大越安全的概念是錯的,我看到別篇有說到數字越大越安全,錯錯錯錯錯!!!
我國的環保署在2009年4月公告雙酚A(塑膠回收標幟7號字母PC的產品會釋放出)列為第4類毒性化學物質,但是沒看到有什麼政策宣導,市面上還是很容易看到例如塑膠7號運動水壺,外國人不敢用的東西都在我國,連中國早就開始規範。

目前無法保證雙酚A是安全的,您所能做到的是提醒,即使只有提醒親朋好友,請儘可能告知您身邊的人,不會用電腦的婆婆媽媽阿爸阿伯就是看情況抓重點列印下來給他們看。(火力全開,火熱宣傳)

---------------------------------------------------------------------------------------------------------------------------------
遠離化學毒物的生活小常識
【大紀元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宋惠編譯報導)當你懸掛新的浴廉時,一個月中你可能就會吸入超過108種化學製品。當你大口飲水時,你可能喝入從塑膠瓶釋放出化學製品浸泡的水質,其中的化學成分會干擾你的賀爾蒙。 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化學製品。雖然化學製品便宜又方便取得。但據環境工作組(EWG) 於2004年對2,300多人的調查發現,婦女平均使用12種不同的個人護理產品,其中約包含168 種化學製品,而這些護理產品中只有少數經過測試是安全的。
    生活中的有毒化學物質不但傷害身體,也對環境造成污染。雖然現在科學還未能提供確實的證據,化學污染對人體的傷害有多大,但僅僅從動物的實驗中,化學製品對動物產生的影響,諸如減少生殖力,干擾神經發展,甚至引起癌症等,就足以讓研究人員為之咋舌。最近發現在養育嬰兒的母奶裡有疑似致癌物全氟化碳PFC( perfluorochemicals),這是用在織品去漬劑,不沾鍋炊具等產品上的化學物質,顯見這類常用的化學物質已經進入環境賀爾蒙,影響人類的健康。
   
不使用含PFOA的不沾鍋
    為了讓食物不會沾鍋面,鍋具製造商在製程中使用了全氟辛酸銨(PFOA)。這種不沾鍋在料理食物時若遇高溫會釋放有毒物質。除此之外,EPA顧問小組表示,不沾鍋刮下來的全氟辛酸(PFOA)混合物被人體吸收後疑似變成致癌物質。烹調食物時, 應該盡量控制溫度不要過高(美國公益團體檢測標準為不超過攝氏163度), 或者改以其他材質的鍋具如鑄鐵鍋,用陶土經過特殊熱處理的格林鍋(GreePan),或以釉瓷為烹調面的鑄鐵鍋等。

不要用微波爐爆玉米花
    美國紐約州大分校SUNY Albany公共衛生學院(th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t SUNY Albany)教授凱南(Kurunthachalam Kannan)博士的研究發現, 若使用微波爐爆玉米花,會產生有害健康的有毒致癌物質全氟辛酸銨(PFOA)。建議採用傳統鍋爐烹調爆米花。烹調油方面,芥菜籽油是不錯的選擇,也可加入些許果仁。待鍋蓋蓋好後,便可開始加熱爆玉米花。


玻璃瓶裝的意大利面醬比罐頭裝安全
    大部分罐頭的油滑襯裡(slick lining)都含有一種叫做雙酚A(bisphenol-A(BPA), 台灣多稱之為酚甲烷)的化學物質,密蘇里大學專門研究BPA的博士佛德瑞克表示,該物質特別容易滲到酸性食物中像是番茄或番茄醬。BPA被認為是一種內分泌干擾素,在動物實驗中,它會干擾荷爾蒙的正常運作,造成乳房腫瘤、前列腺損傷,和其它不良後果。雖然根據一家貿易機構「罐頭製造機構」(Can Manufacturers Institute)的說法,BPA在罐頭裡的含量是很少的,低於全世界政府機構所制定的曝光安全極限值。不過在購買像意大利面醬這種高酸性的食物時,選購玻璃瓶裝的就沒有這種顧慮。此外,鮪魚罐頭要選泡在水中的而不是泡在油中的,因為BPA是脂溶性的,在油中將滲出更多。

避免飲用塑膠瓶裝水
    研究顯示,如果透明的瓶裝飲料按壓時無法彎曲,可以確定是使用一種叫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的材料,它含有BPA。一次使用的飲料水一般都是使用安全的塑膠材質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E or PET),以1號資源回收標誌來標示於瓶底。然而,這類塑膠瓶會溶濾另一種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的化學物質,被認為會破壞內分泌系統。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從水龍頭取得用水,如果需要隨身攜帶,把它放到金屬材質的運動水壺或是不含BPA的塑膠水壺。

2/21/2009 4:54:17 PM
參考資料取自:http://epochtimes.com/b5/9/2/21/n2437838.htm部份摘錄

結束................才怪!!
---------------------------------------------------------------------------------------------------------------------------------

塑膠製品令人憂 飲食器皿安全指南
飲食器皿和人體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聯
【大紀元6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本真編譯報導)塑膠用途廣泛,舉食物為例,從生產、包裝、運送一直到儲存、加熱,都和塑膠形影不離。人們習慣於它在生活上帶來的諸多便利,因此鮮少探討其安全性。直到近年來研究相繼發表,質疑其滲出的化學物質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才引起大家的警覺和重視。有道是「病從口入」,大眾健康網(webmd)特此提供飲食器皿安全指南,幫助大家儘早擺脫對它的深度倚賴。

各國祭出禁令 廠商捷足先登
近年來,不少報告提到塑膠釋放的化學物質會滲入食物,對人體健康有潛在的危害,雖然尚未構成全面警訊,已有不少政府機構頒布法令予以規範。

截至目前為止,塑膠製品中最令人擔憂的化學物質,首推鄰苯二甲酸酯類(Phthalates)和雙酚A(BPA)。

鄰苯二甲酸酯類是一群化學塑化劑,每年產出數十億磅,廣泛應用在消費性產品,從聚氯乙烯(PVC)管到香水都有。根據webmd網,2005年歐盟早已禁用鄰苯二甲酸酯類。另外九個國家,包括日本、 墨西哥和阿根廷也已明令禁止。

雙酚A是製造聚碳酸酯(PC)塑膠的材質,這類塑膠具質地堅硬,重量輕之特性。從1950年它就廣泛用於商業用途,每年產量約有60億磅,在日常用品中十分普遍,例如嬰兒奶瓶、水瓶、食品收藏罐的襯裡……。

加拿大政府早於2008年禁用雙酚A於嬰兒奶瓶。五月份芝加哥成為美國禁用含雙酚A塑膠瓶的首個城市。美國麻州政府官員也考慮勸導孕婦以及青少年儘量避免。臺灣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於四月修訂公佈「奶瓶」國家標準,聚碳酸酯製奶瓶經溶出試驗後之雙酚A溶出量不得超過0.03g/ml。

事實上,部份廠商為了讓消費大眾安心,更是捷足先登地率先行動。在美國,沃爾瑪商場和玩具反斗城等主要零售商已經要求將雙酚A產品下架;而一些嬰兒奶瓶和運動水瓶製造商已經改用沒有雙酚A的塑膠,並強力行銷安全的替代品。

塑膠製品令人憂

以下是這兩種化學物質引起危害健康的疑慮:

疑慮 1)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曾於去年底一再重申,現今雙酚A的暴露量是安全的。但是國家衛生院(NIH)最後仍發表聲明,表示對雙酚A有所顧慮。

一直以來人們對使用塑膠製品的安全性不疑有它。webmd網引述環境工作小組(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科學家雅各(Anila Jacob)的看法認為,並非有研究證明它確實安全。他還說,儘管目前對危害健康的報告發表數量仍嫌不夠,但並不表示它絕對的安全,特別是長期使用。

疑慮 2)2008年十月號的《環境研究》(Environmental Research)刊載,動物實驗顯示雙酚A會破壞荷爾蒙的功能,特別是雌激素(estrogen);而鄰苯二甲酸酯類會阻斷睪丸素(testosterone),嚴重影響雄性的生殖系統。

Webmd網引用另一份報告指出,除了老鼠之外,雙酚A也會影響猴子。由於猴子的系統更像人類,此研究發現對人類健康危害具強烈關聯性。

疑慮 3)《環境研究》還舉證雙酚A會擾亂大鼠與小鼠腦部與行為發展。

美國國家毒理學計劃(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在一份報告提出疑慮,認為雙酚A可能導致嬰兒和孩童腦部發育和荷爾蒙系統問題。

部份嬰兒奶瓶和運動水瓶製造商已經改用沒有雙酚A(BPA FREE)的塑膠以避免化學物質的危害。 (David McNew/Getty Images)
疑慮 4)針對1,455名實驗者所做的研究,英美科學團隊發現尿液內含高劑量雙酚A的組別,他們罹患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機率高出2-3倍,甚至還出現不正常的肝酵素濃度。

疑慮 5)一般認為人體內雙酚A含量太低而顯得無關緊要。webmd網提出波士頓塔夫茨大學生物學博士范登貝格(Laura Vanderberg)的質疑說,很多動物研究驚然發現造成危害的雙酚A劑量遠低於以往的認知。而人體內的含量遠高於這些報告中齧齒目動物體內的劑量。

疑慮 6)許多研究發現,男性成人體內低精子數量和品質和高劑量鄰苯二甲酸酯類有相關連。另一份研究指出,孕婦若含有高劑量鄰苯二甲酸酯類,其胎兒生殖器有微妙的改變——胎兒的肛門和陰囊的距離較短。

塑膠飲食器皿安全指南
以下是webmd提供的飲食器皿安全指南,教導大眾如何降低曝露於塑膠製品內化學物質危害的風險:

採買方面:改為採購安全材質的器皿或食物包裝以代替塑膠製品。
☆採買玻璃罐或利樂包等包裝材質的食品。
☆選購玻璃、陶瓷或不銹鋼的餐具或容器來盛裝或儲存食物。
☆選擇安全材質的炊具,像是鑄鐵。

飲食方面:
☆避免雙酚A的危害,勿使用聚碳酸酯製的瓶罐和塑膠容器(標示號碼7號或字母PC);避免食入鄰苯二甲酸酯類,則不要用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製品(標示3號或PVC)。

☆高溫(尤其超過攝式500度)烹調時,鐵氟龍(Teflon)和不沾鍋會釋放毒性化學物質全氟辛酸(PFOA)化合物,因此不要在高溫下預熱不沾鍋。

☆使用不沾鍋烹飪時,打開爐子上的排油煙機。

☆適用於微波爐加熱包裝的爆米花和盛裝速食的容器會釋放和不沾鍋相同的化學毒素,儘可能減少食用微波爆玉米和速食。

☆微波爐加熱食物時,改以紙巾取代保鮮膜。

☆不要用塑膠容器盛裝飯菜加熱,以避免食物遭釋放出的化學物質所污染。

☆假使非得使用塑膠容器,選用安全性較高的產品(底部標示為2, 4或5號)。

☆丟棄刮傷或磨損的舊塑膠容器。

☆少吃罐頭食品,特別是會加速雙酚A從塑膠罐內層溶出的酸性食物,如番茄。多吃新鮮、乾燥或冷凍食物。

☆使用不含雙酚A或強化玻璃製的嬰兒奶瓶餵食。
6/7/2009 4:17:27 PM

參考資料:http://epochtimes.com/b5/9/6/7/n2550742.htm
---------------------------------------------------------------------------------------------------------------------------------


註:此圖片貼在WORD檔案,大小剛好一頁,它有更新喔~還是請點網址去看吧,比較看的懂了...= = |||,在水中的溶解度21.5°C=120-300 ppm。↓↓↓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B%99%E9%85%9AA&variant=zh-tw

---------------------------------------------------------------------------------------------------------------------------------
(一)內分泌干擾素
內分泌干擾素,可模擬人體荷爾蒙(激素)的可擾亂內分泌的物質。英語用「Endocrine disruptor」(內分泌干擾素)或「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簡稱為EDCs 。
內分泌包含激素(荷爾蒙)、雌激素等,因此動物及人類的生殖系統及生殖能力和內分泌不能分開。
所以,內分泌干擾素也就是擾亂生殖系統的化學物質。
(二)名稱
內分泌干擾素? 環境荷爾蒙?
「環境荷爾蒙」這名詞是譯自當年日本橫濱市立大學的井口泰泉教授和NHK所創的「環境ホルモン」,
泛指「來自環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的一些人工合成化學物質。
「內分泌干擾素」譯自英語Endocrine disruptor.
近來英語國家開始多用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干擾內分泌化學物質」的簡稱EDC.
(三)化學物質:
烷基酚(alkylphenols)
鄰苯二甲酸鹽(phthalates)←塑膠回收標誌編號1號相關會使用到,看到1號千萬不能加到熱的東西,耐溫才40度,很容易會釋放,非常危險
多溴聯苯醚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a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
六溴環十二烷(C12H18Br6)hexabromocyclododecane (HBCD)(a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
四溴雙酚A tetrabromobisphenol-A (TBBPA)(一種含溴的阻燃劑)
雙酚A(Bisphenol A)及其變體←塑膠回收標誌編號7號字母PC的塑膠產品會有,很容易會釋放出來,也是很危險
多氯聯苯(PCB)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人工合成麝香 nitromusks: 二甲苯麝香musk xylene, 酮麝香(musk ketone)、多環麝香(polycyclic musk) (HHCB =Glalxolide, AHTN =Tonalide)
可見各日用產品中如含苯、酚、氯等均可在地球形成各式內分泌干擾素。
(四)影響
污染環境後和再經食物鍊(飲食)或接觸等進入動物及人體並影響生殖系統。進入人體後,後遺症禍延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生殖系統的各式異常以至癌症
▓男性女性不妊
▓男性生殖器異變
▓男性精子質量數量下降
▓男性睪丸變小
▓早熟
▓母乳減少
▓肛門及生殖器距離異常
▓生育男孩的能力下降←不知道為什麼提到這個,不孕都一樣吧
▓子宮癌、 睪丸癌、和乳癌等等.
(五)常見來源
各行各業化學品;用塑料工業尤甚,如 人工樹脂(樹脂膠、人造樹脂、合成樹脂、環氧樹脂)(Epoxy resins/Epoxy /polyepoxide )
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產品.
包括製成時、生產前後、不當應用、棄置推填或焚燒後產生
以至產品分解或發生化學變化而成的化學品。
聚氯乙烯的氯可促成戴奧辛/二噁英/二噁莢(dioxin), 多氯聯苯 (PCB)(Poly-Chlorinated Biphenyl)等。
殺蟲劑
清潔劑、消毒劑、殺菌劑
阻燃劑
某些農藥
某些含epoxy 之超能膠
等等。
(六)研究、教育、對策
工商業、廢物、食水、空氣、動植物、食物、等,和人類的生殖及健康環環緊扣。化學品已進入人體並造成長久以至跨代的影響。先進國家開始關注問題。

參考資料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B4%A0&variant=zh-tw
---------------------------------------------------------------------------------------------------------------------------------

PC幾度會溶出雙酚A?
基本上BPA釋出的狀況會隨溫度改變, 不會隨時間改變, 新舊的產品是一樣的, 但是溫度影響很大, 根據報導:
    「我們發現無論瓶子的新舊,在冷水或是溫水中,酚甲烷的釋放量與速率都相同。但是一旦水瓶接觸了滾燙熱水,酚甲烷的釋放速率馬上增加為15到55倍。」
    所以雖然PC是耐溫材料, 但是也不建議高溫使用.
參考資料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8060906699,奇摩知識家

    相關研究指出,雖然7號PC聚碳酸脂材質耐高溫撞擊、還能抗紫外線,但即使常溫下也會釋出雙酚A。相關學者也表示,雖然實驗發現100度高溫之下,7 號塑膠釋放出的雙酚A是1公斤8微克,還在歐盟安全範圍內,不過,10億分之2PPM其實就能誘發乳癌細胞生長,使用上還是有風險。
參考資料取自: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81403119,奇摩知識家
---------------------------------------------------------------------------------------------------------------------------------
資料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8/9/9/n2256677.htm
(Cherie Steinberg/Getty Images)
塑膠奶瓶安全與否 各方爭論再起

【大紀元9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安琪編譯報導)塑膠奶瓶內溶解物質「雙酚A」(BPA)疑似會危害嬰幼兒健康的議題喧騰了一陣子。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雖於數週前宣佈這種化學物質對嬰幼兒並無安全上疑慮,然而政府毒理學家於本月初發表報告,重申這個物質對於嬰幼兒健康潛在影響的嚴正關切後,FDA表示,將於本月份召開會議,邀集外界專家討論並評估它的安全性。
今年四月曾有報告初步發現,動物試驗顯示「雙酚A」會對生殖系統產生類似荷爾蒙效應。這種環境賀爾蒙模擬誘發雌性激素,疑會影響男寶寶性器官發育,使其罹患睪丸癌和前列腺癌機率上升,女寶寶則有可能得到乳癌。
「雙酚A」是一種使塑膠變硬成形的化學物質,它廣泛用於生產摔不壞的奶瓶、罐頭內附膜、水壺、牙齒填充劑、太陽眼鏡、CD和DVD等等。
鑑於嬰幼兒的體質較弱,塑膠奶瓶這個議題因此特別引人關注,是而引發立場不同的各界一番你來我往的舌槍唇戰。
FDA上月回應消費者和家長們一年多來的報怨和關切時表示,塑膠奶瓶所釋放出來的「雙酚A」含量對嬰幼兒健康不至於構成威脅。
環境保護團體對此一看法提出抨擊。環境衛生科學(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首席科學家梅耳強烈質疑道:「何以FDA捨棄由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贊助,國家頂尖科學家們參與研究所得的數十份報告,反而寧可相信業界所資助具有瑕疵的研究。這實在令人感到相當諷刺。」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所屬的全國毒物研究計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於近日發表總結報告,重申四月份的發現,認為「雙酚A」有可能影響嬰幼兒腦部發育和荷爾蒙系統。報告還進一步強調,雖然是從動物實驗獲得這項發現,但並不能因此排除它對人體的潛在危害。
根據報導,美國的陶氏化學公司、拜耳等業者每年生產60億磅的「雙酚A」。代表這些業者的美國化學協會(ACC)相當不以為然地反駁說,這項研究提出的證據有限,而且尚無決定性結論。
環境保護主義者則是認為這個發現有助於再次喚起相關單位的重視,促使他們好好評估化學物質對於癌症和其他健康問題的影響。任職環境保護工作小組的雅各表示,它將令FDA認識到「雙酚A」的毒性,進而製定業界使用標準的安全規範,保護最脆弱的消費族群。
針對最近公佈的報告,FDA表示,會繼續留意評估「雙酚A」的安全性,並將於本月份召開會議,邀集外界專家討論它的安全性。
消費者主導市場 相關業者先行採因應措施
主導這份研究報告的雪拜指出,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以俾能更清楚地瞭解這個物質對於人體健康的影響層面。
就在各界爭論不休,尚無統一定論之際,消費者早已主導著市場的走向。
Eveflo和BornFree所生產的玻璃奶瓶銷售量急遽增加,業績持續上揚,他們業已著手提高玻璃奶瓶的產量。此外,包含沃爾瑪和玩具反斗城等主要零售業者更是表明,將於明年停止販售含有「雙酚A」的塑膠奶瓶。
加拿大今年稍早曾表示將禁止將這類物質用於奶瓶的製造。州及聯邦政府的議員們率先提出法案禁止在兒童用品中使用「雙酚A」。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最大的實驗室及醫療用容器生產商之一的Nalgene曾於四月份公佈,在硬質塑膠水壺製程中將停止採用這種物質。
9/9/2008 5:25:59 AM
---------------------------------------------------------------------------------------------------------------------------------

資料取自:http://www.taont.com/item/item3273865908-5.html


如何選擇材料更安全的奶瓶:
    市場上的奶瓶,材料大體可分為玻璃和塑料兩種。玻璃具有加熱不易起化學變更、不易變形、便於清洗、應用壽命長等長處,屬於比較放心的傳統材料。但因為玻璃份量重,嬰兒不容易抓握,也容易造成摔碎和扎傷等事故,所以一般父母只在家中應用,多數情形由父母贊助嬰兒扶握。隨著寶寶逐漸長大,運動規模加大,手指運動才能也增長,相對輕便且不易碎的塑料奶瓶更受青睞。
    不過,很多人都對塑料製品的安全性持疑惑態度。我們可以看看目前塑料奶瓶的主流材料有哪些,比較剖析。
    最常見的是兩種分離縮寫為「PC」和「PES」的材料。
    PC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的簡稱,俗稱太空玻璃。PC奶瓶輕盈、硬度高、透明度好,所以應用普遍,根本上常見大品牌的奶瓶都有這種材料的。不過,這種在全球推廣了幾十年的材料近年來被發明在高溫下會釋出雙酚A而備受爭議。雙酚A能加速性早熟,或造成孩童過動及注意力渙散等精力障礙。儘管目前對於PC材料是否安全有爭議,但很多醫生和父母已經停滯應用。
    是不是所有塑料奶瓶都有危險呢?幸好PES材料現在被公以為更加安全。PES是聚醚砜樹脂的簡稱,PES奶瓶具有PC奶瓶的長處,癥結是它具有更優秀的耐熱性,180°c以下衝泡加熱或蒸氣消毒不會發生化學毒素。在很多國度,PES已經逐漸代替PC奶瓶成為市場主流。不過,PES奶瓶現在的售價比PC奶瓶貴,價位在幾百元人民幣。
    現在,還有一種新型材料的奶瓶,PPSU(聚苯砜)奶瓶,性能與PES奶瓶相似,具有高強度,高耐熱不形變才能,高化學穩固性等長處,價錢比PPSU微貴一點。

針對上面談到的幾種材料,我們可以大致做一個排序:
第一 高溫下化學安全性:玻璃 > PES、PPSU > PC
第二 應用壽命:玻璃(1年) > PES、PPSU(6-8個月) > PC(3-4個月)
第三 價錢從高到低:PPSU > PES > PC > 玻璃
第四 清洗便利度:玻璃 > PES、PPSU (180°c以下) > PC (100°c以下)

最後對媽媽們的一個提示:
以上所談到的奶瓶材料,仍屬於常見大品牌領域。特殊是塑料奶瓶,不乏生產環節的問題報導,所以盡量選擇比較放心的大品牌。如果條件實在不許可,在選購時也要盡量選擇透明度好、硬度高、材料中沒有雜質和藹泡、顏色不要過火鮮艷的奶瓶,給寶寶以盡可能的掩護。

---------------------------------------------------------------------------------------------------------------------------------

資料取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314178.html?fromTaglist

PPSU
百科名片
是一種無定形的熱性塑料具有高度、透明性、高水解穩定性。製品可以經受重複的蒸汽消毒。

介紹
  一、聚砜(Polysulfone) ,簡稱PSF。是60年代出現的一種新穎的熱塑性工程塑料,指在分子主鏈中含有砜基及芳核的高分子化合物,非結晶性。瞭解砜樹脂聚合物(PSF/PSU/PES/PASF)
  目前主要有:
  1、普通雙酚A型聚砜:PSF;
  2、聚醚砜(聚芳醚):PES( polyether sulfone)
  3、聚芳砜:PASF;
  4、聚醚腈砜:PENS
  5、聚亞苯基砜:PPSU(Polyphenylene Sulfone)

性質
  主要品種有雙酚A聚砜、聚芳砜、和聚醚砜等。常以雙酚A型聚砜為代表。為略帶琥珀色的線型聚合物。除強極性溶劑、濃硝酸和硫酸外,對一般酸、鹼、鹽、醇、脂肪烴等穩定。可溶於二氯甲烷、二氯乙烯和芳烴。相對密度1.24,吸水性(24h)0.22%,成型收縮率0.7%,熔融溫度190℃,玻璃化溫度150℃,熱變形溫度(1.82MPa)174℃,連續使用溫度-100℃~+150℃,拉伸強度71.54MPa。彎曲強度105.8MPa,壓縮強度95.1MPa,拉伸模量2.5GPa,缺口衝擊強度6.9-7.8kJ/m2,體積電阻率10e15Ω?cm。聚砜材料剛性和韌性好,耐溫、耐熱氧化,抗蠕變性能優良,耐無機酸、鹼、鹽溶液的腐蝕,耐離子輻射,無毒,絕緣性和自熄性好,容易成型加工,
  制備方法:以雙酚A和4,4′-二氯二苯砜為原料,經縮聚反應制備而成。
  用途:電器、電子、儀器、儀表及宇航部門作耐熱、耐蝕、高強度零件及絕緣制件、工業用膜等

特性與應用
特性
  砜樹脂聚合物(PSF/PSU/PES/PASF)的特性與應用
  1、特性
  a、砜樹脂是一種無定形的熱性塑料:
  高度的透明性;
  高水解穩定性:製品可以經受重複的蒸汽消毒(壽命在145℃蒸汽下至少為12年);
  b、剛性和韌性:可在很寬的範圍內保持物理機械性能和電性能。
  c、連續使用溫度:
  PSF(PSU):140℃;
  PES:180℃;
  d、特有的阻燃性、低發煙性和耐化學藥品性,加工時還具有較高的熔體粘度,易於制得性能均勻的製品。
應用
  2、應用
  砜樹脂主要用於電子電氣、食品用具、奶製品加工設備和一些日用品、汽車、航空、醫療和一般工業部門,製作各種接觸器、接插件、變壓器絕緣件、可控硅帽、絕緣套管、線圈骨架、接線柱、印刷電路板、軸套、罩、電視系統零部件、電容器薄膜,電刷座,鹼性蓄電池盒、電線電纜包覆。砜樹脂還可做防護罩元件、電動齒輪、蓄電池蓋、飛機內外部零配件、宇航器外部防護罩,照相器檔板,燈具部件、傳感器。代替玻璃和不銹鋼做蒸汽餐盤,咖啡盛器,微波烹調器、牛奶盛器、擠奶器部件、飲料和食品分配器。衛生及醫療器械方面有外科手術盤、噴霧器、加濕器、牙科器械、流量控制器和實驗室器械,用於鑲牙的粘接強度高的粘結劑,做化工設備中的泵外罩、塔外保護層、耐酸噴嘴、管道、閥門容器等。我國的聚砜樹脂主要應用於醫療器械、食品加工機械、電子儀表和紡織。

砜樹脂聚合物的注塑工藝
  由於改性後聚砜的性能和用途級別相差很大,其加工工藝變數也很大,故應相應調整如下範圍:
  1、乾燥:90℃-110℃/3-4Hr
  2、注塑溫度:260-280℃
  3、模溫:80-100℃

已有(28)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生命氣息 發表於 2009-7-9 19:59
本帖最後由 生命氣息 於 2011-5-26 21:39 編輯

避免大家眼太花~~~貼在下一樓~~~

-----------------------------------------
資料取自http://ecogoodies.blogspot.com/2009/06/blog-post_1299.html,ECO御宅綠活情報
在大家無法擺脫塑膠用品的使用之前,要學習安全地使用塑膠容器,必須要先知道塑膠容器不同的分類與屬性:


(本人稍微修改了一下)


不同種類的塑膠通常以數字標示來區分,每一種的用途與風險不同, 這1234567七個不同的數字分別代表不同屬性的塑膠。這些數字都可以在塑膠容器的底部可以找到,要購買或使用時一定要仔細看清楚這個數字。
☆一號塑膠;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PET或PETE):常用於瓶裝水、汽水瓶、花生醬瓶罐、裝微波食品的塑膠盤。請不要重複使用,因為一號不容易徹底清洗乾淨,可能造成細菌孳生。
☆二號塑膠;高密度聚乙烯(HDPE):常見於垃圾袋、超市塑膠袋、牛奶瓶、水瓶、洗衣精、洗髮精 、機油等塑膠瓶,可耐酸鹼但不耐高溫。
☆三號塑膠;聚氯乙烯(PVC):常見於透明的食物包裝袋、洗髮精瓶子、水管。經常會添加一種叫鄰苯二甲酸鹽的塑化劑來增加延韌性,它會從塑膠進入食物裡,特別是熱食和高油脂食物。高溫使用可能會產生致癌物。
☆四號塑膠;低密度聚乙烯(LDPE):常用於玩具以及包裝用的塑膠袋,可耐酸鹼但不耐高溫。
☆五號塑膠;聚丙烯(PP):常見優酪乳罐、醫藥瓶、尿布。編號五號的聚丙稀才能微波。
☆六號塑膠;聚苯乙烯(PS):常用於咖啡杯、小吃店的塑膠便當、超市肉架、裝蛋的塑膠盒、養樂多瓶,遇高溫可能會釋放出苯乙烯等可能致癌物。
☆七號塑膠;通常是聚碳酸酯(PC):常用於運動水壺(可重複使用水壺)與奶瓶,可耐酸鹼但不耐高溫。可能會溶出雙酚A(BPA),造成人體激素活動的破壞。要注意有無裂縫,或混著顏色,不要放到洗碗機清洗,以免造成塑膠分解而釋出危害人體的雙酚A。


------------------------------------------------------------------------------
可參考台灣德國萊因的食品塑膠容器使用安全知多少
看了從一號到七號塑膠屬性的說明,如果覺得太複雜的話,我們歸納了以下簡單的安全使用塑膠容器的原則:
1.不要使用裝過任何化學物質的容器,譬如清潔劑或殺蟲劑。
2.不要重複使用接觸肉類及奶製品的容器,除非徹底殺菌。
3.別把裝在塑膠容器裡的食物放到微波爐加熱。
4.如果要用塑膠容器,最好用二號、 四號或五號,因為目前沒有研究顯示這些塑膠會釋出可能致癌物或內分泌干擾物質的化學物質。不過四號與五號,目前是不能回收再利用的,二號則可回收再利用。
5.遠離三號與一號塑膠。
備註:如果你關心雙酚A(BPA)塑膠容器的危害,可以參考我們整理的"【綠常識】還在用含有BPA 的運動水壺或奶瓶?"
"。


--------------------------------------------------------------------------------------------------------------------------------------

參考資料取自http://hi.baidu.com/wtotal/blog/item/60a149fb29fcce6f034f56af.html

  與安全相關的是塑料輔料
  
塑料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現在約有300多種,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樹脂,每種塑料製品常需加上各種輔助材料,如填充劑、增塑劑、穩定劑、著色劑、潤滑劑等,有的還要加阻燃劑、發泡劑、抗靜電劑等。國家批准可以用於食品包裝的塑料本身基本是安全的,而與安全密切相關的主要還是那些輔助材料。

填充劑:填充劑的作用是提高塑料的強度和耐熱性,並降低成本。常用的有白炭黑、滑石粉等等。

增塑劑(塑化劑):增塑劑的作用是為了增加可塑性,常用的是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屬此類) 、硬脂酸甘油酯等及一些含有重金屬的助劑。其中鄰苯二甲酸酯是一種環境內分泌干擾素,具有激素樣作用,影響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的功能,國外已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限用或禁用其在食品包裝中使用,2005年歐盟還規定禁止在兒童玩具和兒童用品中使用。

穩定劑:穩定劑是為了防止合成樹脂被光和熱作用而分解、破壞,常用的是硬脂酸鹽、硫醇甲基錫等。硬脂酸鹽中的鉛遇到酸性或油脂會融出到食物中。

著色劑:著色劑是使塑料具有各種顏色,包括有機染料和無機染料。   

潤滑劑:潤滑劑用於塑料加工成形時防止粘住模具,並使塑料表面光滑美觀,常用的是硬脂酸、石蠟等。

  上述著色劑、潤滑劑中的重金屬可引起慢性中毒和臟器損害,著色劑裡的有機染料還有致敏和致癌作用。
  
 食品用塑料製品有「身份證」

可以用於接觸食品的塑料並不多,根據規定,食品用塑料盒的底部均應該有「身份證」,即編號一一分別是1至7,各代表一種塑料製品。

1號:聚乙烯(PE),由乙烯集合而成。 (←這個有錯請忽略1號不是聚乙烯PE)常用作礦泉水瓶、可樂飲料瓶、果汁瓶等。因它只可耐熱70,所以只適合裝冷飲和暖飲,若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會變形。

2號:高密度聚乙烯(HDPE),適宜於裝食品及藥品的瓶、裝清潔用品和沐浴產品、購物袋、垃圾桶。

3號:聚氯乙烯(PVC),由氯乙烯聚合而成。高溫及與油脂接觸聚氯乙烯塑料容易釋放出鄰苯二甲酸酯及未完全聚合的有毒氯乙烯單體。用聚氯乙烯製成的保鮮膜透明性好,不易破裂,黏附性強,價格低,我們在超市、大賣場看到的盒上粘得很牢的薄膜就是它。根據其特性,它只適用於蔬菜、水果的冷藏保鮮,不宜放肉類、蛋糕等含有較多脂肪的食品,也不宜用作微波爐加熱。   

4號:低密度聚乙烯(LDPE)塑料薄膜及保鮮膜,對水阻隔性能良好,所以紙做的牛奶盒、飲料盒等包裝盒都用它作為內貼膜。因低密度聚乙烯保鮮膜超過110~C會出現熱溶,所以若使用該保鮮膜包裹食品加熱,食品中的油脂會將保鮮膜中的某些成分融解出來。因此,進微波爐之前需先將保鮮膜除掉,至少不能讓食品直接接觸保鮮膜。低密度聚乙烯本身不具降解性能,現今的「限塑令」主要限制的就是它。

5號:聚丙烯(PP),由丙烯聚合而成,透明度也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硬,飯店裡打包用的盒子大多是它,做成的塑料盒可以放進微波爐加熱。

6號:聚苯乙烯(PS),由苯乙烯聚合而成,常用作於碗裝方便面盒(泡麵碗)、快餐盒。它耐熱又耐寒,但是溫度太高會釋放有害物,所以不要把碗裝方便面放進微波爐中加熱,並盡量不要用它來裝滾燙的食物。同時也不能盛放強酸性(如果汁)和強鹼性物質,否則會釋放苯乙烯及輔助材料。

7號:聚碳酸酯(PC),它是用雙酚A與碳酸二苯酯為原料合成,具有優良的衝擊韌性和機械強度,且透明度很好;所以被譽為「透明金屬」。常用於製造水壺、水杯、奶瓶等。在製作PC過程中,原料雙酚A應該完全成為塑料結構成分,不應在使用中釋放,但是實際上常做不到,會有小部分雙酚A沒有能完全轉化到塑料中,遇熱會被釋放到食品中。雙酚A是內分泌干擾物,對發育中的胎兒及小孩特別有害,可能會引起流產、先天性智力障礙及嬰幼兒的智力發育遲鈍。有的研究還證實雙酚A會干擾、拮抗甲狀腺素及抑制睪丸激素的分泌,影響男孩性發育,妨礙精子的形成,從而可能會影響生育。因此使用中應格外小心,包括聚碳酸酯製成的奶瓶,以免對嬰兒的性發育造成危害。


另外,不在上述7種塑料之列的密胺塑料也是廣大居民及飲食店、單位食堂常用的餐具,它是一種熱固性塑料,常用於製造碗、碟、筷、勺等餐用具。它是以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為主要原料,加入適量的纖維素填料以及著色劑等輔助材料製成的。它的外觀和手感如瓷器,耐酸又耐鹼,表面硬度和抗衝擊強度都比較高,使用壽命長,它可在1 2 00C`以下洗碗機中清洗、消毒。同樣大小厚薄的餐具,密胺餐具要比瓷質餐具輕,但又不像瓷器那樣容易破碎,所以,特別受到嬰幼兒家長的歡迎。·由於密胺塑料分子結構的特殊性,它不適合在微波爐中使用,否則很易開裂。密胺餐具中的三聚氰胺,如果沒有完全被聚合,也會有部分融出至食品中。市場上曾查獲用尿醛樹脂或酚醛樹脂製成的「密胺餐具」,其外形與正宗的密胺餐具很類似,一般人不易鑒別,但含有很高的甲醛,特別是經加熱,或存放「滾燙」的食物後更易析出,所以應該到正規商店購買正宗工廠生產的密胺餐具。

↓參考資料取自http://www.pws.stu.edu.tw/yjchen/TotalHP/Lab/Chen/courseothgers/ManufactureP/95Areport/plastics.ppt

三聚氰銨:化學上言,此種樹脂係由氰氮化鈣與甲醛製成。這種塑膠習稱美臘明(melamine)【或美耐皿】 ,為新型的熱固性塑膠。它雖與尿素塑膠酷似,但在許多重要方面卻優良甚多。第一,三聚氰胺製成之塑膠品耐水性更佳。其次,由於耐熱性更高,在高溫時仍能維持其不透明色而不變暗。最後,這種色彩輕淡的塑膠受輕鹼輕酸和一般溶劑之影響,則較之尿素塑膠製成的彩色塑膠更為厲害。

↓參考資料取自http://www.ginifab.com/forwarder/plastics.html

塑膠依其特性可分為熱塑型及熱固型兩類, 熱塑型塑膠的分子為線狀或枝狀,易因受熱而自由運動,因此可軟化或溶解,就是一加熱就會融化成液體,一冷卻就又可以成為另一種形狀的塑膠。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熱固型塑膠的分子為交聯或網狀結構,不會受熱變化,也不受溶劑的作用,僅能用某些化學藥品來破壞它的組織,常被拿來做餐具,俗稱美耐皿的尿素甲醛樹脂即屬此類。

工業常用"熱塑性塑膠"有以下:
聚乙烯(PE):分為低密度聚乙烯(LDPE)與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熱度LDPE(82-100度C) HDPE(121度C)
聚丙烯(PP):耐熱(93-160度C)
聚苯乙烯(PS):耐熱性 (60~80度C)
ABS樹脂:耐熱度(88-110度C)
聚氯乙烯(PVC):耐熱度(66-79度C)
壓克力樹脂:耐熱度(60-93度C)
尼龍(PA):耐熱度(79-121度C)
POM:耐熱度(85-104度C)
聚碳酸酯(PC):耐熱度(121度C)
氟類樹脂:耐熱度(177-199度C)
纖微素類樹脂:耐熱度(60-104度C)
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耐熱度不高(40度以上會出現影響染色體物質)

工業常用"熱固性塑膠"有以下:
酚樹脂:木粉棉塊充填耐熱度(188-182) 石綿充填(177-260)
尿素樹脂:耐熱度(77度C)
美耐皿樹脂:耐熱度(99度C)
不飽和聚脂樹脂:耐熱度(149-177度C)
環氧樹脂:耐熱度(149-260度C)
矽脂樹脂:耐熱度(<316度C)
聚安基甲酸脂(PU):耐熱度(88-121度C)
--------------------------------------------------------------------------------------------------------------------------------------
↓參考資料取自http://blog.udn.com/hkhk/2284505

三聚氰胺有毒 美耐皿安全?
2008/10/09 14:34:28 
  
    大陸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事件餘波盪漾,但是三聚氰胺卻合法的普遍被使用於廚具及餐具。
    政府對食品中三聚氰胺含量,訂出最嚴格的標準,但是三聚氰胺卻大量製成食品容器,隨時可能因溶進食物而被吃進了肚裡。
    三聚氰胺對國人來說像是新化學名詞,但是提起「美耐皿」大家就十分熟悉,其實三聚氰胺(Melamine)英文直譯就是美耐皿。
    美耐皿是常用合成樹脂,廣泛使用於建材及容器已有半個世紀之久,建材中的美耐板常被用做廚具,而美耐皿餐具則是常用食器。
    美耐皿因價格便宜、輕巧、耐高溫、耐火且不易破碎,受到餐飲業歡迎,但是問題卻出在美耐皿可耐高溫有限。
    經實驗證明,美耐皿做為食物容器,在特定條件下三聚氰胺有被溶解釋出的可能。
    美耐皿製品一般可承受攝氏一百二十度的溫度,但是國內業者表示,市面上美耐皿產品有兩個等級,一級品可耐攝氏一百二十度,但是次級品的耐溫只有攝氏八十度。
    也就是剛煮熟的湯菜,立即置於次級美耐皿的餐具中,有可能會對美耐皿的結構造成傷害,因此而釋出三聚氰胺。
    更糟糕的是美耐皿屬「熱塑性」塑膠,不可微波,如誤將美耐皿置於微波爐中加熱,可能會熔解,甚至與食物混雜在一起。
    除了怕熱之外,美耐皿也不耐酸。
    專家根據1990年日本東京國立衛生試驗所的一篇論文指出,美耐皿餐具以食用醋酸進行三聚氰胺溶出實驗,於攝氏80度,30分鐘後會有0.5ppm三聚氰胺溶出,溫度升到攝氏95度,就有3.0ppm三聚氰胺溶出。
    二小時以上的長時間測試,美耐皿表面會被溶解,次級美耐皿製品甚至會出現溶蝕孔洞的現象。
    舉一個例子就可知道美耐皿的潛在危機,譬如吃飯時以美耐皿碗盛裝熱騰騰的酸辣湯,飯後一碗湯,就會吃下可驗出含量的三聚氰胺。
    因此對喜愛熱食的國人來說,美耐皿根本不宜製成餐具。
    問題是目前市面上美耐皿餐具實在太多了,產品包括:各式杯子、盤子、碗、湯匙、便當盒、飯盒、餐盒、水壺、麵包夾、筷籠、搾汁器、壽司桶及托盤等等。
    塑膠產品太雜,有些可耐高溫有些甚至可以微波,可是家庭主婦卻根本弄不清這些可耐高溫的塑膠製品與美耐皿如何分辨,以及外觀上的不同在那裡。
    每天都在使用美耐皿的人,即使發現杯盤表面變粗糙或龜裂了,因為不知危險性仍繼續使用,三聚氰胺就這樣不知不覺逐漸溶入我們的身體。
    可是市售美耐皿製品,有很多都是通過經濟部商品檢驗局檢驗合格的產品。
    據瞭解歐盟規定美耐皿容許溶出濃度為30ppm,如果國內也採用相同標準,那麼經濟部與衛生署的標準就不一致。

↓參考資料取自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w/2009-06/02/content_11474666.htm

臺衛生部門:島內美耐皿容器三聚氰胺屬安全標準
2009年06月02日 14:34: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消基會抽驗市售美耐皿食具,發現有三聚氰胺溶出。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要求衛生部門訂定食器三聚氰胺限量標準。臺衛生部門表示,島內美耐皿容器三聚氰胺屬安全標準,民眾不須疑慮。
    臺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4月間在大臺北地區量販店、生活用品雜貨店、10元商店等地採樣購得美耐皿碗14件、盤子6件,共計20件,進行三聚氰胺溶出試驗,發現100%溶出三聚氰胺、4成未標示勿用微波加熱警語。
    國民黨團上午舉行記者會,與會的「衛生署」食品衛生處副處長謝定宏表示,「衛生署」對食品容器含三聚氰胺訂有蒸發殘渣上限30ppm(百萬分之30)的管控規定;根據消基會這次抽查結果最高濃度20ppm為例,對照歐盟對三聚氰胺規定上限為30ppm,因此,針對島內美耐皿容器安全部分,民眾不須過度疑慮。
    黨團副書記長林鴻池表示,衛生部門應訂定食器三聚氰胺限量標準,目前市面上一些食品容器竟標示可耐高溫到攝氏120度,這會讓民眾產生誤解;衛生部門應要求生產美耐皿容器的廠商嚴格標示使用說明。
    謝定宏說,消基會這次檢驗採用的溶出試驗方法,是在極嚴苛條件下浸泡在酸性溶液下進行,與民眾實際使用食具的狀況並不同;但衛生部門會呼籲消費者避免將超過攝氏90度的食物放在美耐皿容器上過久。
    對於業者標示容器耐溫為120度,他指出,衛生部門會呼籲消費者小心使用,若有新證據出爐,將要求廠商做正確標示,希望在6月底左右整理完相關數據,要求業者改善容器標示。  

--------------------------------------------------------------------------------------------------------------------------------------

↓參考資料取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1%91%E8%86%A0%E5%88%86%E9%A1%9E%E6%A8%99%E8%AA%8C 維基百科

↓自製改良版表格,把上面的第二種耐熱度說明配進去,耐熱有點差異,個人取嚴格標準,若飲食用途就以越低的為主,例如2、4號一種說60度,另一種說2號121度、4號82-100度,就以60度為主,應該是因為用在不同用途所造成的差異。日常生活最常接觸的就是1號寶特瓶,3號PVC材質跟4號PE材質保鮮膜,7號PC材質水壺。




基於上面表格說4號LDPE過熱易產生致癌物,於是就又詳細查了一下:

↓參考資料取自http://www.rd-china.com.cn/pack18/bz2764.htm
  LDPE的特性是:(1)LDPE是密度為0.91~0.925g/cm3的白色蠟狀顆粒狀固體,無味無嗅無毒;(2)LDPE是典型的結晶型聚合物,結晶度為55%~65%,熔點為105~126℃;(3)LDPE是非極性材料,易帶靜電,表面能低,因而在印刷、復合前應進行電暈處理,以提高表面能,加工過程中,應注意防靜電,避免靜電積累影響製品質量或電火花放電,引起火災;(4)LDPE透明性優良,熱封性優良,可廣泛用於透明低溫冷凍包裝製品的生產;(5)LDPE阻濕性優良,是製作乾燥食品或需要良好防潮物品包裝的優質原料。但LDPE阻氣性大,易透過各類氣體;(6)LDPE雖有一定的耐油脂性,但其耐油脂性和耐有機溶劑性不如聚丙烯,因此,當厚度小時,不適宜長期放置汽油、酒精、油脂等。使用LDPE時,最好厚度應超過50mm;(7)LDPE具有易燃性,燃燒時,火焰無煙無色,且有燒滴現象並有蠟燭氣,是鑒別的一個特點。

↓參考資料取自http://hi.baidu.com/wtotal/blog/item/60a149fb29fcce6f034f56af.html
「4號」LDPE:保鮮膜、塑料膜等
  保鮮膜別包著在食物表面進微波爐
  使用:耐熱性不強,通常,合格的PE保鮮膜在遇溫度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會留下一些人體無法分解的塑料制劑。並且,用保鮮膜包裹食物加熱,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將保鮮膜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因此,食物入微波爐,先要取下包裹著的保鮮膜。

(同個資料來源,前面沒提到特別貼一下↓)
「1號」PET: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
  飲料瓶別循環使用裝熱水
  使用:耐熱至70℃,只適合裝暖飲或凍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融出。並且,科學家發現,1號塑料品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DEHP,對睪丸具有毒性。
  因此,飲料瓶等用完了就丟掉,不要再用來做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乘裝其他物品,以免引發健康問題得不償失。


↓參考資料取自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46200e0d5f343781
  低密度聚乙烯分子鏈上有長短支鏈。結晶度較低,分子量一般5~50萬,它是一種乳白色呈半透明的蠟狀固體樹脂,無毒。軟化點較低,超過軟化點即熔融,其熱熔接性、成型加工性能很好,柔軟性良好,抗衝擊韌性、耐低溫性很好,可在-60℃~-80℃下工作,電絕緣性優秀(尤其是高頻絕緣性),LDPE的機械強度較差,耐熱性不高,抗環境應力開裂性、粘附性、粘合性、印刷性差,需經表面處理,如化學侵蝕、電暈等處理後方可改進其粘合性、印刷性。吸水性很低,幾乎不吸水,化學穩定性優秀,如對酸、鹼、鹽、有機溶劑都較穩定。對CO2、有機性臭氣滲透性大,但對水蒸汽、空氣的滲透性差。易燃燒,燃燒時有似石蠟昧;在日光和熱作用下容易老化降解而變色,由白轉黃轉褐色,最終呈黑色,且性能下降或龜裂,若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劑、紫外線吸收劑等可改善性能、在化學交聯劑或高能輻照下交聯,可提高軟化點、耐溫性、剛度、耐溶劑性等。

  低密度聚乙烯(LDPE)適合熱塑性成型加工的各種成型工藝.成型加工性好,如注塑、擠塑、吹塑、旋轉成型、塗覆、發泡工藝、熱成型、熱風焊、熱焊接等。

  LDPE主要用途是作薄膜產品,如農業用薄膜、地面覆蓋薄膜、農膜、蔬菜大棚膜等;包裝用膜如糖果、蔬菜、冷凍食品等包裝;液體包裝用吹塑薄膜(牛奶、
醬油、果汁。豆腐、豆奶);重包裝袋,收縮包裝薄膜,彈性薄膜,內襯薄膜;建築用薄膜,一般工業包裝薄膜和食品袋等。

  LDPE還用於注塑製品,如小型容器、蓋子、日用製品、塑料花、注塑一拉伸一吹塑容器。醫療器具,藥品和食品包裝材料、擠塑的管材、板材,電線電纜包覆,異型材、熱成型等製品;吹塑中空成型製品,如食品容器有奶製品和果醬類,藥物化妝品、化工產品容器、槽罐等。

--------------------------------------------------------------------------------------------------------------------------------------
參考資料取自http://www.glp123.com/plashome/Plastic_materials/81/pe_properties/

聚乙烯PE的特性

聚乙烯PE樹脂是無毒無味的白色顆粒或者粉末,外觀呈乳白色,手感似蠟;易燃,氧指數僅17.4%,燃燒時有低煙並有滴落,火焰上黃下藍,有石蠟氣味;吸水率低(<0.01%);耐水性較好;PE薄膜透水率低,但透氣性較大,因此適合用於防潮包裝而不適合用作保鮮包裝;PE薄膜透明,透明度隨結晶度的提高而下降;由於PE分子對稱無極性,因此聚乙烯製品表面難以印刷與粘合,需經表面處理方可。

聚乙烯PE屬於烷烴類惰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在常溫下可以耐酸、鹼、鹽類水溶液的腐蝕,如稀硫酸、稀硝酸、任何濃度的鹽酸、氫氟酸、磷酸、甲酸、乙酸等,但不耐強氧化劑如發煙硫酸、濃硫酸、鉻酸等;PE在60℃以下不溶於一般的溶劑,但是和脂肪烴、芳香烴、鹵代烴等長期接觸會發生溶脹、龜裂現象;而在溫度超過60℃後,PE可少量溶於甲苯、乙酸戊酯、三氯乙烯、松節油、礦物油、石蠟;溫度超過100℃,PE可溶於四氫化萘。

由於聚乙烯PE分子中含有少量雙鍵和醚基,因此PE的耐候性不好,日曬雨淋會引起老化,需要加入抗氧劑、光穩定劑來改善。

聚乙烯PE的力學性能一般,拉伸強度低,抗蠕變性不好,唯有抗衝擊強度比較好;其力學性能和相對密度、結晶度、分子量大小成正比;LDPE的衝擊強度>LLDPE>HDPE,而其它力學性能正相反;聚乙烯PE的耐穿刺性很好,特別是LLDPE最好;PE的耐環境應力開裂性不好,但隨分子量增大而有改善。

聚乙烯PE在惰性氣體中的熱穩定性很好,分解溫度可達到300℃以上;但在受熱狀態下溫度超過50℃時熱氧就會引起降解反應,因此需要加入抗氧劑來改善,如主抗氧劑1010和輔助抗氧劑168;PE在空氣中的耐熱性不好,隨分子量和結晶度的提高而有所改善;但PE的耐低溫性很好,其低溫脆化溫度在-50℃以下,並隨分子量增大最低可以達到-140℃;PE的熱導率較高,HDPE>LLDPE>LDPE;PE的線膨脹係數大,在塑料品種中算較大的,最高可達(20~24)×10-5K-1,LDPE>LLDPE>HDPE。

由於聚乙烯PE無極性,因此其電性能十分優異:介電損耗極低,而且受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很小,可用於高頻絕緣;PE耐電暈性很好,介電強度又高,可用於做高壓絕緣電纜材料。


參考資料取自http://www.glp123.com/plashome/Plastic_materials/79/pe/

聚乙烯PE簡介

聚乙烯是由乙烯單體經自由基聚合而成的聚合物,英文名為:Polythylene或Polythene,簡稱PE,俗稱軟膠。PE的合成原料來自石油,其產量從1965年超過PVC後就一直排第一。

聚乙烯的發展很快,其中最早工業化的品種是LDPE,在1951年首次實現萬噸級工業規模生產。當前,世界聚烯烴聚合物的產量有35000萬噸,其中聚乙烯占65%,而占總塑料產量的30%以上,為最大的通用塑料產品之一。聚乙烯的各種性能與其密度、分子量分佈和熔融指數有著密切的關係。一般說來,它的物理機械性能優良,可用多種加工方法和成型設備生產不同用途的制件。但不同的聚乙烯品種應用的領域也有所不同。

聚乙烯PE為乳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熱塑性樹脂。按其密度的大小可分為以下幾種:

①低密度聚乙烯(LDPE),密度為0.910~0.925g/cm3,因其為高壓法(ICI)聚合所得的聚乙烯,也稱為高壓聚乙烯。

②高密度聚乙烯(HDPE),密度為0.941~0.965g/cm3,因其為低壓聚合(齊格勒法)所得的聚乙烯,也稱為低壓聚乙烯;也可以採用中壓法(菲利普法)制得,密度在0.965g/cm3以上。

③中密度聚乙烯(MDPE),密度為0.916~0.940g/cm3。

④此外還有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茂金屬聚乙烯、甚低密度聚乙烯(VLDPE)等。

⑤改性品種有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氯化聚乙烯(CPE)等。


-----------------------------------------------------------------------------------------------------------------------
參考資料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Go ... -/article?mid=14648  某人的部落閣,我不認識他因此尊稱"某人"
發現塑膠之毒的遺傳學家


在杭特的職業生涯轉向完全不同領域的那一天,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裡她的研究生正抱怨著,他們急著要在實驗中引用一些令人興奮的新數據,卻被告知要等到杭特(不過是最後一次)檢查完她的實驗材料才行。

遺傳學家杭特當時是在探索為什麼人類的繁殖會如此複雜。她直覺認為,人類的卵因染色體異常而會影響懷孕,與我們的激素有關。當時杭特有一篇報告已準備刊登,內容是概述她對雌性小鼠激素量的實驗結果,她需要確認她的控制組(也就是研究中未受影響的小鼠)是正常的,但卻發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結果:40%小鼠的卵有缺陷。

於是杭特擱置了報告,詳細檢查實驗中使用的所有方法和實驗室設備。四個月後,她終於找到了嫌犯。就在實驗室裡,清潔工使用的地板清潔劑中。

程序中的一個缺失,使得老鼠的安全環境變成含劇毒的棲境。一位清潔工人用了具腐蝕性的地板清潔劑,而不是一般溫和的洗滌劑來清洗籠子和水瓶。酸性溶液破壞了塑膠堅硬的聚碳酸酯表面,因而溶出一個化學物質,那罪魁禍首就是雙酚A。

1998年令杭特不安的發現,使她開始宣傳雙酚A可能對人體健康帶來威脅。她和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的生物學家馮薩爾現已成為提出這項警訊的著名科學家。不過,批評者認為杭特和馮薩爾危言聳聽,他們辯稱,沒有任何案例指出含雙酚A的塑膠會危害人類,恐懼這個化學物質是杞人憂天。

雙酚A初次合成於1891年,在1930年代則被用來當做人工合成的雌性素。後來化學家發現,雙酚A與光氣(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一種有毒氣體)和其他化合物結合後,會產生透明聚碳酸酯塑膠,可用來製造耐磨損的頭燈、眼鏡鏡片、DVD和奶瓶。

但是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聚合物工程專家奧斯瓦德解釋,在製造過程中,並不是所有雙酚A都會因化學鍵的結合而固定。殘餘的雙酚A本身可以自由來去,特別是當塑膠受熱時;無論是在洗碗機裡的Nalgene水壺、微波爐中的食品容器,或高壓滅菌鍋中的試管,皆是如此。近年來,全球各地數十名科學家以齧齒動物做實驗發現,雙酚A與無數健康上的狀況有關,其中包括乳癌和前列腺癌、雄性生殖器官缺陷、雌性的早發性青春期、肥胖,甚至是行為問題,例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參考資料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Go ... -/article?mid=14648  某人的部落閣,我不認識他因此尊稱"某人"
很多看不太懂,我貼精簡重點版,兩段話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塑膠類器皿中,不能重複使用的是超商賣的微波便當,由於微波便當時,很容易因為某些食物過燙而造成接觸的塑膠產生質變,因此超商塑膠便當盒絕對不能重複使用。

盛裝米酒安全嗎?

有些市售的米酒是以寶特瓶盛裝,酒精為有機溶劑,是否也會使寶特瓶釋出有機物質?吳家誠表示,酒精很容易溶出抗氧化劑、抗光劑等有機物質,這些添加物通常只需兩天即會溶到米酒裡,因此使用瓶裝米酒存在一定的風險。
--------------------------------------------------------------------------------------------------------------------------------------

自製給阿公、阿嬤、阿伯、阿姨、大叔、大嬸看的精簡重點版,字體比較密密麻麻,但是有盡量調整到起碼印下來看比較清楚。
印下來再自行畫分隔線,因為用電腦畫會超過頁數。

用微軟正黑體也會超過頁數,超過2頁範圍外,字型再選其他的,看不會超過就好了。


(因為擠版面省紙張,所以下載檔案內沒貼上資料來源)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註冊會員

x
生命氣息 發表於 2009-11-13 23:38
本帖最後由 生命氣息 於 2009-11-13 23:59 編輯

09/11/13又出了一條BPA的新聞嚕~~
其實我很想挖出是哪個研究說常溫下也會釋出雙酚A,可是我找不到>"<,中文以外的網頁對本人來說太艱難辦不到>"<
深深的懷疑,等政府全面禁止宣導至少也要等個二十年以後了,整天只會作秀跟貪污= =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9/11/13/n2720685.htm



研究﹕BPA污染 中國工人性功能障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紀元1113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 一個新的研究發現,暴露於高量雙酚A(BPA) 的中國工廠工人,患有陽萎和性慾衰退等性無能的機率大大提高。


《健康日新聞》(HealthDay News)11日報導,研究員強調,這些中國勞工接觸BPA的程度是一般中國人或美國人日常生活的50倍以上。


即使如此,這個結果加強了這種普遍存在的化學物質BPA可能對人體有害的結論。用來製造聚碳酸酯塑化產品(硬質,透明的塑膠)和環氧樹脂的BPA,可以在電子和醫療設備、汽車、運動安全設備以及塑膠瓶和罐頭內裡等食物和飲料包裝中發現。


主要研究作者加州生殖及生產流行病學家李德坤(De-Kun Li,音譯)博士表示,「我們發現在工作場所暴露於高量BPA的男性勞工,比同一個城市年齡和其他因素相仿的工人,有更高的機率罹患性無能。」


這個研究於11月11日公佈在《人類生殖》(Human Reproduction)期刊網路版。


在研究中,李和同僚檢查了中國上海附近4家製造BPA或使用BPA製造環氧樹脂工廠的230名工人。這些工人和404名從紡織到機械廠等沒有高量BPA工作的工人做對比。這兩個群體的工人有類似的年齡、教育程度、性別和工作史。
在BPA工廠的工人無法勃起、性慾減低以及性生活不滿意的機率是一般人的4倍。患有射精困難也是一般人的7倍。研究員還發現,BPA工廠的工人在開始工作的一年內性功能就衰退。


研究員以採集空氣樣本、檢查工廠記錄並且訪問勞工他們的個人衛生習慣,是否使用保護設備和接觸其他化學品來測量BPA的污染程度。一小組工人尿液中的BPA量也被測試。
在暴露在BPA工人當中,接觸量越高,越可能患有性功能障礙。


多數人接觸到BPA是發生在這種化學物從包裝溶入食物和飲料中。本月稍早,《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s)宣佈測試發現,幾乎美國所有19種品牌的湯、果汁、鮪魚和四季豆等罐頭裝食品中都有BPA。


最近幾年,擔心BPA對人體特別是對胎兒和年輕孩子的影響日益升高。這個研究的背景資訊指出,動物研究顯示BPA可以擾亂內分泌系統,造成男性和女性的生殖異常。


由於BPA大多透過食物和飲料容器吸收,衛生人員一直特別關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如何規範這種化學物。食品藥物管理局一直聲稱BPA安全。不過這10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BPA導致許多動物實驗中的體重增加、行為改變、性早熟、癌症和糖尿病等健康問題有關連。


消費者對這種化學物的質疑,已經給市場帶來壓力。廠商承諾不用BPA製造嬰兒奶瓶和水瓶。美國有許多判決禁止BPA用於嬰兒產品,也有州立法在考慮類似的措施。

同時,聯邦政府上個月宣布,未來2年提撥3千萬美元促進這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對BPA的了解,並結束它的安全性爭議。
11/13/2009 4:23:50 AM
生命氣息 發表於 2009-11-15 11:18
本帖最後由 生命氣息 於 2010-10-3 11:54 編輯

為什麼奇摩學術搜尋倒了>"<,這些資料都學術搜尋查來的,超好用的說>"<

後來我用酚甲烷AND釋放才查到這篇:

PC塑膠水壺遇熱 會釋出有害物質

摘譯自2008年1月31日ENS美國,辛辛那提市報導;劉仲恩編譯;蔡麗伶審校
  人們在運動或登山時常會用各類彩色透明塑膠瓶攜帶飲料,最新的科學研究顯示,如果裝入熱的液體,將會釋放出擾亂荷爾蒙的化學物質。

  根據辛辛那提大學的科學家的研究發現,無論水瓶的新舊,這種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的材質遇到滾燙的熱水將會放出擾亂內分泌的化學物質酚甲烷(bisphenol-A),又稱BPA。

  這種化學物質常見於各種用途,包括可重複使用的水瓶、食物收藏罐的襯裡、水管接著劑、牙醫用的溝隙充填劑等。在動物實驗中,此物質會對生殖與腦部發育造成影響。

  貝屈博士(Scott Belcher)與他的研究團隊發現,當聚碳酸酯水瓶短暫接觸滾燙的熱水,酚甲烷的釋放速率將會增加55倍。先前的研究也顯示,

  重複摩擦、刷洗與烹煮嬰兒用的聚碳酸酯瓶會釋放酚甲烷。這讓我們瞭解了酚甲烷能夠從各式聚碳酸酯塑膠中被釋放。

  貝屈博士說:「這研究的靈感來自於攀巖團體的疑問,於是我們根據消費者的習慣對這些塑膠水瓶做測試,而結果顯示,唯一對釋放濃度造成影響的因素是液體溫度,而使用九年的水瓶與新的水瓶釋放的酚甲烷數量相當。」

我們發現無論瓶子的新舊,在冷水或是溫水中,酚甲烷的釋放量與速率都相同。但是一旦水瓶接觸了滾燙熱水,酚甲烷的釋放速率馬上增加為15到55倍。」
貝屈博士強調,雖然目前對於酚甲烷濃度多高才有害人體尚無共識,但他建議消費者慎思長期暴露在此物質下對健康的影響。

  他說:「酚甲烷是人類接觸的一種類似雌激素的化學物質,這類物質包括了黃豆中有益的的天然植物雌激素,而科學家還在嘗試瞭解這些內分泌干擾素在交互作用下如何影響人體健康。」

          「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這些物質多半對健康有負面的影響。」

此研究由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院資助,發表於最新一期「毒理學通訊」期刊。

資料來源:http://green13224.pixnet.net/blog/post/21791214

-----------------------------------------------------------------------------------------------------------------------
剛好查到原來5月份還有新聞.....


哈佛證實塑膠水瓶釋出BPA 潛在威脅嚴重


【大紀元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鍾伶綜合編譯)最新一期的《環境健康透視》學術期刊報導,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研究發現,使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塑膠水壺盛裝飲料,七天後尿液檢驗發現酚甲烷(bisphenol A,簡稱BPA)濃度增加了69%,證實了聚碳酸酯製水瓶會釋放BPA。雖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曾聲明,沒有足夠證據證明BPA有害人體,兩週前,芝加哥成為美國首個禁止使用含BPA成份的塑膠瓶的城市。

BPA從1950年代以來就廣泛用於商業用途,它提供聚丙烯塑膠防碎功能,美國製造商每年的產量是20億磅,在日常用品中十分普遍,常見於可重複使用的硬塑膠容器,包括水瓶、食物收藏罐的襯裡、水管接著劑、牙醫用的溝隙充填劑等。它耐磨防銹的特性使罐裝食品能夠保存,尤其以湯類食品和嬰兒食品類最常看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BPA可能導致人體的多種疾病,尤其是嬰兒使用的奶瓶釋放的BPA可能導致嬰孩產生荷爾蒙分泌異常及腦部發展障礙。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去年聲明,目前沒有確切的證據顯示BPA有害人體。雖然如此,許多父母已經開始改用玻璃奶瓶。

哈佛公共健康研究院的博士生卡薇(Jenny Carwile)進行一項實驗,讓77名哈佛學生在一週內完全禁止使用塑膠容器改以不銹鋼杯裝盛冷飲飲用,藉此洗淨體內留存的BPA,然後一一驗尿、記錄。

接著發給每位學生兩個塑膠水壺讓他們盛裝日常冷飲,七天之後再驗尿。結果顯示,每位參加實驗的學生第二次尿檢時體內的BPA成分高於一般人平均水準,且比第一次尿檢時增加了69%。由於這些學生並未改變任何生活方式,唯一的改變只是用塑膠容器盛裝飲用的液體,所以卡薇斷定體內的BPA成分應來自於PC容器所釋出。

在動物實驗中,BPA會對生殖與腦部發育造成影響,並可能導致人類心臟疾病、糖尿病和肝臟不正常。

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團隊曾根據1,455名實驗參加者尿液中的BPA含量,將他們分為四個群組,發現BPA含量最高的組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最低組的將近3倍,得到糖尿病的機會是2.4倍。較高的BPA可能也和不正常的肝酵素濃度有關聯。

美國辛辛納提大學藥理及細胞生物物理系的貝屈博士(Scott Belcher)與他的研究團隊發現,無論瓶子的新舊,在冷水或是溫水中,BPA的釋放量與速率都相同。但是一旦水瓶接觸了滾燙熱水,BPA的釋放速率馬上增加為15到55倍。先前的研究也顯示,重複摩擦、刷洗與烹煮嬰兒用的聚碳酸酯瓶會釋放BPA,可見BPA能夠從各式聚碳酸酯塑膠中被釋放。

美國國家毒理學計畫(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的一份報告中提到,BPA可能導致嬰兒和孩童腦部和荷爾蒙系統生長問題的「一些疑慮」。哈佛醫學院資深教授米雪斯(Karin B. Michels)說,嬰兒奶瓶加熱或盛裝熱水時釋出大量的BPA,極可能就是使他們內分泌不正常的元兇。

國家毒理學計劃提出一些減少接觸BPA的方法:

‧不要用微波爐加熱聚碳酸酯塑料製成的食品容器。(含有BPA的聚碳酸酯容器在底部有一個7的標誌)。

‧減少食用罐裝食品,特別是像番茄這樣可能加速BPA從塑膠罐內層濾出的酸性食物。選擇用比較安全的鋁或是聚乙烯塑料製成的容器(標示#2)。

‧改用玻璃、陶瓷或是不銹鋼容器,特別在處理熱食或液體時。

加拿大政府於2008年禁止將BPA應用於嬰兒奶瓶,美國包括沃瑪爾商場和玩具反斗城等幾家主要的零售商,已經要求將BPA產品下架,而一些嬰兒奶瓶和運動水瓶製造商也已經改用沒有BPA的塑膠並且強力行銷比較安全的替代品。美國麻州政府官員也考慮勸導孕婦以及青少年儘量避免BPA滲入食品對人體的危害。◇

美東時間: 2009-05-25 12:13:32 PM  【萬年曆】

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9/5/26/n2537993.htm
dulio5 發表於 2009-12-27 18:36
有些光加熱水就會有一個塑膠味出來了~我都不敢喝~因為就覺得味道怪怪的~現在大大又這樣說更可怕了~
bdarkp 發表於 2009-12-27 21:10
這樣看起來,還是用玻璃杯或馬克杯比較安全
zinga 發表於 2009-12-27 21:30
謝謝大大分享
不過現在樣樣都有毒
真的很難防阿@@"
mosquitokyo8396 發表於 2009-12-27 21:35
痾..目前都沒聽過身旁有人說過這種東西耶..
難道我們台灣的健康資訊已經落後了@@"
能跟幾個人說就跟幾個人說吧= =
fyears 發表於 2009-12-27 22:03

很重要的資訊
不過對外行人來說
有點過於雜亂了
重點應該放在愛用pp上面
lbclyd 發表於 2009-12-27 22:19
很有料的知識

少用塑膠袋

為了你我他
123下一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