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lsc0019 於 2009-8-16 00:27 編輯
(台灣新生報 08/15 00:07) 記者李叔霖
莫拉克颱風在南部造成嚴重的災情,在風去水退後,面對殘破不堪的家園,環境衛生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而災民最容易出現的就是急性腸胃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呂庶熙表示,災區環境髒亂、食物不乾淨等情形將引起急性腸胃炎,建議先重掐「合谷」穴來緩解腸胃不適,然後再接受醫師的治療。
呂醫師指出,災區缺乏乾淨的水源可煮食、梳洗,許多畜養的豬鴨等動物死亡也造成環境嚴重污染,加上大量圾垃清運不便、氣候又濕又熱,甚至沒有冰箱可以保存食物等情況下,流離失所的民眾可能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的問題,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否則很容易因為誤食不潔的食物而引起急性腸胃炎。
急性腸胃炎是因為感染所造成,多在用餐後的十二小時內發生,患者可能會慢慢地覺得腹部陣陣絞痛,接下來開始發生連續的嘔吐、拉肚子,每次嘔吐或腹瀉後,腹部的絞痛可能會稍微舒緩一些,但大約半小時後,又開始腹痛與上吐下瀉。對一般人而言,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後就會痊癒,不過有些人可能就沒這麼幸運,比較嚴重的人可能會發燒、血便、脫水、休克,甚至需要進一步住院治療。
呂庶熙醫師進一步指出,其實傳統中醫並沒有腸胃炎這樣的病名,但是對於腸胃炎所引起的「嘔吐」、「腹痛」、「泄瀉」、「痢疾」等都有詳細的分類與治療的對策。中醫認為,急性腸胃炎是患者感受外邪、飲食所傷而造成,一般在急性期常用的治療方劑是藿香正氣散、葛根芩連湯、胃苓湯等,這些處方在現代藥理研究上都發現有止吐或抗菌的效果。
在腸胃發炎的症狀稍微緩和後,如果患者已經完全沒有感覺到腹部疼痛,但卻仍然腹瀉不止,有時需搭配香砂平胃散、保和丸、安中散等處方來調節腸胃蠕動,進而達到健胃整腸的效果。
他強調,在急性腸胃炎的治療上,中醫在必要時可給予緩瀉劑來加速毒性物質的排出,所以適度的腹瀉是正常的。在嘔吐與腹瀉期間,需注意的是有沒有因為上吐下瀉而發生脫水或電解質失衡的現象,所以患者應適度地補充水份或飲用經過稀釋的運動飲料。
在災區因為醫療資源缺乏,萬一發生了急性腸胃炎,一時之間又找不到適當的藥物時,建議可以考慮用穴道DIY的方式來緩解腸胃炎的不適。當腸胃痙攣或腹部絞痛發作時,可以利用指甲,重掐「合谷」穴來達到止痛解痙的效果,合谷就在手部大拇指與食指間,俗稱虎口的地方。
呂庶熙醫師強調,常見的背部刮痧其實也有不錯的止吐與舒緩腹痛的效果,但是民眾進行刮痧時要特別注意,盡量不要在皮膚造成傷口,而且要注意器物的消毒與清潔衛生,以免造成皮膚的感染或發炎。
急性胃腸炎與食物不潔有高度相關性,所以災區民眾要特別注意食物與飲水的衛生,同時如果有機會應勤洗手,而食物在烹煮的過程中,一定要將食物煮熟,以避免「病從口入」,如此才能有最佳的健康狀態,同時重整災後的家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