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香港《亞洲周刊》2010年第22期載文《從〈葉問2〉看中國人的自信與自欺》,文章說,一九三四年,魯迅在他那篇著名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的文章中語重心長、義正詞嚴地指出,“說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則可,倘若加以全體,那簡直是誣蔑”;原因是“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港產片《葉問2》裡面,洪金寶飾演的洪拳師傅洪震南就是一個“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為民請命和舍身求法”的人——他為了維護中國武術的尊嚴,不要讓中國武術在洋人面前丟臉,走上擂台與公然侮辱中國武術的英國拳王生死相搏,節節敗退、身受重傷卻死不肯認輸,寧願賠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可是,我們在這個角色身上看到的不是中國人的“自信力”,而是他們的“自欺力”。一個真正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有自信的中國人,不會將中國武術等同中國;更不會將中國武術的尊嚴和中國人的榮辱系於一場拳賽的勝負。只有坐井觀天的一介武夫,才會以為中國武術戰無不勝,因而在擂台上死不認輸。也只有一個重面子多於一切、視名譽為生命的人,才會選擇做一個殉道者和烈士,而不要做一個輸家和失敗者。在這個意義上,洪震南這個葉問“最尊敬的師傅”,根本就是一種自戀、自閉和自欺文化的產物。他也許值得我們同情,卻絕對不值得我們尊敬。
更諷刺的是扮演這個角色的是香港電影的其中一個有趣作者洪金寶。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洪金寶在《敗家仔》和《提防小手》等電影中,以活在當下、“愛自己多過愛別人”、更不要說愛祖國的“醒目香港仔”做主角。這些在今日看來仍然很有所謂“香港精神”的醒目仔,是不會為任何人賣命、也不會向任何人道歉的個人主義者、機會主義者和享樂主義者。他們的自私自利當然不足為訓,但至少他們對國家和傳統價值沒有洪震南或者葉問那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