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鬆新藥致顎骨壞死 多拔牙惹禍
《2010/09/29 18:46》
記者翁順利/南市報導
治療骨質疏鬆症療效絕佳的新藥雙磷酸鹽類藥物,開始出現顎骨壞死的副作用,成為口腔外科最新的重大疾病,成大醫院六年來收治 19名患者,動用複雜的手術才克服難題,由於大都因拔牙惹的禍,因此籲請這類患者應提前治療牙疾。
成醫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陳畊仲說,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眾多,各有優缺點,數年前雙磷酸鹽類藥物問世,因藥效可達到抑制骨質流失,達到增加骨密度及降低骨折機率的效果,成效良好而且使用方便,例如前年才上市的「骨力強」一年打一次,常獲臨床醫師使用。
但美國醫界於七年前發現此藥物因也抑制骨頭細胞再生機制,而出現顎骨壞死的副作用,且傳統藥物或手術治療皆難以根治,後來類似報告接續出現,目前已有超過 300篇文獻及 1萬名病例,美國 FDA已將顎骨壞死列為雙磷酸鹽類藥物仿單的警語。
成大醫院自 2004年起以手術方式治療此類病患,將可見的腐骨清除,清除乾淨後將傷口完全縫合,不殘留任何開放性傷口,再輔以頰側脂肪墊進行雙層縫合,以增加血液供應,提高免疫力,術後使用抗生素,至傷口完全癒合為止,不需再進行其他輔助性的高壓氧等治療。
截至今年 9月,成醫共收治 19位病患,病灶達 23處,平均 72歲,骨鬆患者 12位,平均用藥 4年,其中 14位引發因素為拔牙,顯示為年長者長期骨質疏鬆藥物所致,手術成功率百分之百。
他指出,此病症發生率僅百分之零點一,臨床都集中在口腔疾病誘發,所以一般的骨質疏鬆症用藥患者無需恐慌或停藥,唯年長者應維持良好口腔清潔,強化牙周病、蛀牙等牙疾的治療。若非拔牙不可,術後應將服用抗生素的期限由五天延長至二星期,且須密集回診,直到傷口完全癒合,以避免口腔細菌肆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