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淳 中國慢城探祕…
廣州日報/邱瑞賢報導 世界新聞網 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名不見經傳的江蘇南京高淳縣椏溪鎮,因為一條將於11月被世界慢城組織授予「慢城」稱號的消息,迅速火遍網路——對於30多年來已習慣埋頭奔走於「急行軍」、深陷高速發展帶來種種「城市病」的中國人來說,號稱中國首個「國際慢城」的橫空出現,宛如高速公路上的一個掉頭標誌般,引發廣泛的震撼和矚目。
「比獲得『慢城』稱號更重要的是倡導一種生活模式」,有網民這樣評論。而有民眾更注意到,在剛公布的17屆五中全會公報中,近年來在中央重要檔中幾乎從未缺席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未被寫入——專家解讀,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是「十二五規畫」和此前11個五年規畫的最大不同。
「慢城」概念出現在當今是否適當其時?在仍高速發展的工業化和商業時代,這種「慢」能持續下去嗎?即將誕生的中國首個「國際慢城」,是否真是傳說中的「烏托邦」?一連串的問題在網路上引起熱議,也吸引記者親赴江蘇高淳實地調查。
背書!小鎮變時尚
從南京機場出發,進入高速公路,在高淳縣出口映入眼簾即是一幅巨大的廣告牌:「打造長江之濱最美麗鄉村。」
步入高淳縣,家住大山村村頭的村民芮六春正忙著張羅鎮政府幫他打造的「農家樂」,借助「慢城」的東風,村裡的首批「農家樂」設施於6日正式開張。
提到「慢城」,家住大山村村頭的村民芮六春滿臉自豪和嚮往——這個打他出生起就一直居住的村莊,即將擁有一個時尚的「洋」稱號。
義市長的美麗邂逅
「一個老外帶來的」,芮六春口中的「老外」是義大利波利卡市市長安傑羅瓦薩羅。三年前,高淳縣曾與義大利波利卡市結成友好城市,今年7月1日,市長安傑羅瓦薩羅第三次來到高淳,點名要到「生態之旅」看看。椏溪鎮黨委委員魏桂財全程陪同了這一趟走訪。巧的是安傑羅瓦薩羅本人具有的另一層身份——世界慢城聯盟副主席、國際部主席。他在高淳逗留了三天,繞著椏溪鎮走了幾圈,又在芮六春等村民家裡坐著聊了很久,臨走時撂下一句話,「這裡的一切,完全符合『國際慢城』的標準。」
幾乎高淳縣是立即被納入了這個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個歐洲城市加入的「慢城運動」之中,11月份在蘇格蘭舉行的國際慢城會議上,高淳將以「椏溪鎮」生態之旅被世界慢城組織正式授予「國際慢城」的稱號。目前,由這個組織頒發的「慢城」標誌,已被送到高淳縣政府手裡。
作為中國內首個「慢城」,高淳迅速引發了國人的廣泛好奇。這裡到底有多「慢」?
「慢城中人」芮六春自認確實很「慢」——尤其是這幾年,生活好了,日子真是越過越「慢」,越過越舒心。2006年開始打造的「生態之旅」地區,每條村都已經用上了機械化耕作手段。時下是秋天,但是芮六春卻很閑。「一年到頭沒啥忙的,就是伺候一下家裡的地,平時再搞搞小運輸。地裡的活都用上了機械,每個季度也就忙個一周左右就搞完了。」
加上剛出生的兒子,芮家現在四口人,年收入約在4~5萬元,「不愁吃也不愁穿,還很自由」。最近在高淳縣城工作的女兒買房子,老芮還贊助了一部分。
「我們這裡打造得很好,鎮裡引導我們搞有機農業,我家種了茶葉,還有一些田種水稻、草莓、油菜和紅薯,現在環境好又對外開放,平常週末很多各地遊客來,帶點特產走。紅薯過去100斤才幾塊錢,現在一箱20斤就能賣60元,你說日子能不好嗎?」藍溪村村民張波笑得咧開了嘴。
高淳人均年收入9900
魏桂財說,「慢城」所在地所包括的六個行政村,去年的人均收入約在9900元左右,這些收入中,60%來自當地的有機特色產業。「這個收入數字,比江蘇全省的人均收入5000多元高出一大截,但是和高淳縣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客觀而言,從外觀上看,在國人眼裡,這片地區和很多村莊並沒有太多區別。為何偏能引起老外的「青睞」?「我們一直把這個地區作為生態示範點來打造,被認作是『慢城』,估計老外看重的是三點,」高淳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王正興是土生土長的高淳人,「首先這裡沒有一個工廠,沒有任何工業;其次這裡植被很豐盛,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不斷增加這裡的植物多樣性;第三是最重要的一點,在這個地區人與自然的融合度很高。」
王正興說,「我們這裡有水塘、果園、一年四季可以自給自足,有最自然的生態,還有文化遺址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在這裡生活,可以達到與大自然最融合的狀態,沒有城市的節奏和緊張,高度放鬆,回歸自然。我想,這才是能稱為『慢城』的理由。」王正興認為,所謂「慢城」,本質上應該是一個「環保」概念,而這一點和高淳已經走了十多年的「生態立縣」之路不謀而合。
「必須搞差異化,我們走不了人家的路,只能走錯位發展的高淳之路。比如人家都利用土地招商引資,我們就賣得遲一點嘛,先把環境保護好,把地方弄好弄成熟,等別人都賣完了沒得賣了,我們不就值錢了嗎?」王正興笑說。
「能評上『慢城』我不奇怪,這裡本來就是蘇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慢的地方。」今年43歲的高淳縣環保局副局長陳雙全是南京大學環科系的首屆畢業生,正宗科班出身的他早在1989年就回到了生養自己的家鄉開始事業。「和其他地方做環保的相比,我的幸福感是很高的,這是一個特別早具有環保意識的地方。」
這些年上門來找陳雙全的上億元投資專案不少,「都知道到高淳來,要先問環保局,我們有第一審批權,說不讓進就不讓進。」陳雙全笑說。
跟風?四川樂山也要比「慢」
無疑,中國首個「慢城」尚未正式亮相,但是「慢城」概念卻迅速俘獲人心。已經長久被高速「城市病」折磨的都市人,幾乎看到了心目中的烏托邦。然而,「慢城」是否真的能承擔國人的厚望?就在高淳被評為「慢城」的同時,擁有峨眉山和樂山大佛的四川樂山也宣稱要打造「國際慢城」,而煙台市更在嘗試打造城市街區「慢行系統」。
在網民眼裡,這些被稱為「跟風行為」的「比慢」現象,有滑入近年來各地爭當名人故里、爭奪文化遺址,已作進一步旅遊開發噱頭的嫌疑。甚至讓網民擔憂,一個「慢城」稱號,會否反而將把曾經低調「慢行」多年的高淳,拉上更符合當今大環境的經濟「快車道」?
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高淳人自身對「慢城」這個稱號的感情也相當複雜。王正興說,「高淳自身也不可能避開經濟發展的命題。」王正興說。今年,高淳相關39個部門依然有招商任務,招不到專案的一把手要讓位,更難的是這些項目必須經得起「最美鄉村」這把尺子來量。面對外界對於高淳評上「慢城」之後前路的擔憂,高淳人並不諱言,「慢」是一種從容,一種品質,但是追求「慢」不代表在經濟發展上沒有緊迫感,窮美不是真正的美。
西方國家已經有很多「慢城」,和它們相比,高淳還有很大差距。王正興說,他給高淳打65分。比如道路,高淳現在只是水泥路,而「慢城」組織的要求是柏油路;現在個別農戶為了提高產量還是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而按照要求必須用有機肥;還有如葡萄架,為了耐用過去都用水泥架,按照要求則要用木架子。「慢城」裡的休閒設施,按要求應儘量保留原生態面貌,像石子路、親水棧道等,但高淳卻弄成了大理石、花崗岩、鋼板,這些都不符合「慢城」宗旨,顯然,比起西方國家的「慢城」,高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慢城」在哪?
步入「慢城」之前,須先明確概念——在本月將被世界慢城組織正式授予「國際慢城」稱號的,其實不是一座城,而是位於高淳縣椏溪鎮西北部一塊面積約49平方公里的地區,當地人稱其為「生態之旅」。
高淳是南京市下轄的一個縣,屬於長三角經濟區和江蘇沿江開發區域。東鄰溧陽市,南接郎溪縣,西臨當涂縣,北臨溧水縣。境內西部為水網圩區,東部為丘陵山區,全境為固城湖、石臼湖和水陽江環抱,是首批「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被稱為「慢城」的這個區域自成體系,屬於長三角經濟區和江蘇沿江開發區域,目前人口約2萬人,6個行政村分布在一條長達48公里的風光帶兩旁。
「慢城」是啥?
其實「慢城」概念在西方已流行了10年。「慢城」是一種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是指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村莊或社區,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綠化,支持綠色能源,支持傳統手工方法作業,沒有速食區和大型超市。根據「慢城」運動聯盟的規定,成為其中成員必須在城市人口、環境政策、城市發展規畫、基礎設施、食品生產甚至青少年教育等方面滿足54項的具體規定。
截至去年,全球已經有24個國家的135個城市獲得「慢城」稱號,在亞洲國家中,日本、韓國都有『慢城』。」魏桂財說。(大陸新聞組整理)
[轉貼自世界新聞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