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news=http://video.appledaily.com.tw/video//20110629/b7a294b77bae5ed68d11.mp4]http://twimg.edgesuite.net/www/extfile/artvideo/20110629/b7a294b77bae5ed68d11_640.jpg[/applenews]
【孫友廉╱新北報導】新北市陳姓宅男長期失業在家且吵著要分祖產,不滿被父趕出家門逼自食其力,竟埋伏狙殺父親,並依韓國電影《朋友》的殺人手法,用生魚片刀和菜刀,在6分鐘內砍殺父親118刀致肚破腸流慘死。他被捕後還對檢警嗆聲:「後悔不在我心中。」法官昨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將這名逆子判處死刑。
陳男昨當庭得知被判極刑,不發一語,還押台北看守所。目睹悲劇的陳母事發後無法原諒兒子,請求法官判死刑,她昨受訪時說:「兒子長年威脅殺全家、心中只有財產,還曾毆打父母。」對於她請求法官判兒子死刑,她說:「這是痛苦的決定。」
看《朋友》學殺人手法
陳男模仿殺人手法的韓國電影《朋友》是10年前賣座片,由張東健等主演,描述4名男孩結為好友,後來歷經黑社會幫派的友情、道義、背叛的考驗,劇情近似《艋舺》。
檢警調查,陳男(28歲)是長孫,下有兩個弟弟。他自幼由祖父母扶養長大,祖父寵愛他,曾開玩笑表示以後家產都要給他。9年前祖父過世,陳男不滿父親和叔叔繼承家產,又認為父母較偏愛兩個弟弟,而他工作不穩定,失業後就躲在家裡上網,常被父親叨念要求去找工作,但他不去工作,缺錢就向家裡伸手要錢,並對父親等家人日生怨恨。
抄寫「生魚片刀極品」
去年9月初,陳父下最後通牒,要兒子在11日搬出家門。陳男想起曾觀看的韓國電影《朋友》,於是在筆記本抄下劇中談及的殺人方法,「刀不用大,有6吋長就能殺人,刀鋒也不能太薄,否則砍到骨頭容易折斷,所以生魚片刀或三明治刀都是極品。」「刺中對方後,把刀旋轉90度,當他感覺刀子插進身體時,他就不敢亂動。」
離家的陳男決定實行「殺父筆記」,先去買生魚片刀、菜刀;13日晚間11時許,埋伏在老家門口,等擔任紡織廠保全員的50歲父親下樓上大夜班。陳父一看到兒子就喝斥:「你被趕出家門了,怎麼還有臉回來?」
嗆聲還想再殺母弟叔
陳男悶不吭聲,持菜刀砍向父親頸部,陳父用手阻擋並拍落菜刀,大聲呼喊:「救命!」陳母聽到後開窗目睹長子行兇,連忙報警。
但陳男殺紅了眼,再拿出預藏的生魚片刀插入父親右胸,由於力道太猛,刀柄脫落,近23公分的刀刃全插入父親胸內。陳男仍不放過,再持菜刀猛砍,砍累還換手、喝水休息;直到警方趕到大喝:「你在幹什麼?」才罷手就擒。
檢警追查時,陳男對行兇動機、犯案經過交代十分清楚且毫無悔意,表示「沒什麼好說的」;另對母、弟和叔叔,他更表明「恨之入骨,也想對他們行兇。」
陳母到庭時表示,長子常買刀,家人一看到刀就會藏起來,全家長期生活在恐懼中,丈夫對長子期望最深,卻慘死刀下,因此她永遠不會原諒長子。
依《刑法》規定,陳男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須處死刑或無期徒刑。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陳男抗辯他有輕度精神分裂症,是發病行兇,盼減刑輕判。但陳母認為長子申請身心障礙手冊,是要預謀脫罪。
法院認泯滅天良判死
昨板橋地院宣判,考量陳男行兇是先依筆記,去購買一般人不會買的生魚片刀,再去埋伏,模仿殺人手法刺向父親胸肺處並轉動兇器,行兇始終意識清楚,檢警訊問時也記憶清晰,可見精神狀態正常,未採信陳男主張行兇時有受精神疾病幻聽、多疑的影響。且陳男經醫院鑑定也認為犯案時意識清楚,並未受罹病影響。法院認為,陳男不知回報養育恩情,不去思量父親仍要不辭辛勞上大夜班,不反省自己應去工作分擔家計,反預謀殺父,可見惡性重大,手段兇殘,泯滅天良,因此判處死刑。至於引發陳男殺機的陳家祖產到底有多少?陳母昨說,僅有一點房子和土地,價值不便說明。
精神病患弒親案例
★2011/06/20 減刑※高市憂鬱症宋姓男子拿拐杖打死80歲老母,事後辯稱是要打死母親身邊的鬼。※檢方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起訴,但精神鑑定指宋男犯案時受幻覺影響,建請減刑。★2006/08/24 不減刑※嘉義市精神分裂症呂姓男子幻想母親要殺他,持菜刀砍母68刀致死。※呂男被依殺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無期徒刑定讞,因法官以他殺母後還換衣、洗兇刀丟棄,認定他行兇時意識清楚、沒有幻覺。★2006/05/19 不減刑※高市精神分裂症魏姓男子酒後持菜刀砍傷母親,再砍死中風父親。※高雄高分院更二審依殺害直系血親尊親屬罪判無期徒刑,因為經精神鑑定,魏男行兇時知道自己行為犯法。★2004/11/24 減刑※北市精神分裂症病患董姓女子,持菜刀割3歲兒子脖子2刀,後救回;隔天又把1歲女兒從高樓丟下摔死。※檢方依兩份鑑定報告,認為董女因急性精神分裂症發作才犯案,處分不起訴,但向法院聲請強制治療。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本資訊轉錄自蘋果日報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3491742/IssueID/201106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