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靜候明主
袁譚逃出了鄴城?
聽到這個訊息,文醜略微一愣,雖然自己早已經想到了鄴城之中,
袁譚袁尚兄弟之間肯定要發生什麼變故,
但是文醜卻沒想到,離著袁紹亡故還不到短短的十天,
這兄弟之間,已經是徹底撕破臉面了!
袁譚直接指出,審配逢紀假造袁紹遺囑,矛頭直指袁尚繼位的合法問題。
這種情況之下,袁譚袁尚兩人,就已經是正式的針鋒相對,
幾乎沒有什麼可以緩和的餘地了。
在這個時候,袁譚如果繼續留在鄴城的話,必為袁尚所害,離開鄴城,
回到青州,整頓兵馬,與袁尚相爭,這是袁譚唯一的正確選擇。
袁譚在這樣的清醒下逃離鄴城,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三公子現在,是在整頓鄴城防務嗎?”
文醜深吸一口氣,臉色變得平緩了一些,向袁熙問道。
“三弟此時的確在整頓鄴城事務,自父親亡故之後,
鄴城之中一些官員也是稱病不出,鄴城之中的事務急需整頓。
另外,冀州的兵馬有限,若是大哥回到青州,揮軍北上的話,
怕是三弟根本無法抵擋……”袁熙臉色凝重,緩緩說道。
歷史之上,袁譚袁尚兄弟相爭,結果是袁尚勝出。
不過,現今的情況,卻是有些不同了……
歷史上,袁紹倉亭大敗之後,撐了一年的時間才亡故,
這一年時間之中,袁尚在袁紹的庇護之下,對冀州已然有了相當的掌控。
而最為重要的是,冀州在這一年時間之中,兵力情況也有了一定的復甦。
官渡之戰,袁軍主力,真是冀州兵馬!
倉亭之戰,冀州袁紹本部也投入了相當數量的兵力,
這兩場大戰,使得冀州元氣大傷。
現今整個冀州,都未必能拉出一萬人馬來。
袁紹之死提前了一年,袁尚即便名義上繼承了袁紹的官位爵位,
但是對冀州的掌控還十分薄弱。
另外冀州的兵力也十分稀少,這種情況,
要抵擋袁譚的青州人馬,難度無疑增加了幾十倍!
袁紹死後,袁譚袁尚兄弟相爭,原先袁紹帳下的一些臣子直接稱病不出,
就足以說明袁尚對冀州掌控力不足的問題。
“如今大哥與三弟之間,眼看要兵戎相見,
熙夾在大哥三弟之間,左右為難。
袁熙愚鈍,不知該如何是好,今熙願以師禮待將軍,請將軍教我!”
袁熙說著,忽的猛的從座位上站起,向文醜深深一揖。
“不可!”
文醜連忙伸手扶住袁熙。
“袁公待文某如子,文某又安敢做二公子的老師?
若是二公子不嫌棄文某,你我兄弟論交便可!”
文醜飛快說道。
這一番折騰,袁熙的臉色再度蒼白了一些,
被文醜攙扶著,回到了座位之上。
“文兄,當今河北形勢,若是處置不妥當,怕是還要起大變故。
若是曹賊乘機北上,河北之地怕是再無回天之力啊!”
文醜不願意做自己老師,袁熙知道不能勉強,對文醜的稱呼也改變了一些。
“二公子,方今並州張燕作亂,還未平定,我並州兵馬也難以抽身。
況且,大公子與三公子之爭,乃是袁家家事,文醜也實在難以插手……”
長長吐出一口氣,文醜說道。
袁譚與袁尚相爭,文醜自然不想摻和,
好在現在並州還有一個張燕,文醜完全可以以之為借口,按兵不動。
文醜到並州,並沒有第一時間攻打張燕,
而是前往河東郡駐扎,實際上,乃是一箭三雕之計。
其一,便是暫避張燕鋒芒,使其從內部腐化,將其徹底擊潰。
其二,則是屯兵河東,震懾洛陽鐘繇、西涼馬騰。
其三,就是在袁紹死後,袁譚袁尚兄弟相爭之時,能有個借口,按兵不動。
並州張燕未除,文醜也抽不出兵馬來管袁氏之事,
在任何人看來,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聽到文醜之言,袁熙雙眉緊皺。
河北的事情,的確算是袁家兄弟的家事,這種事情,
最為難辦,文醜不好插手也是正常的事情。
非但是文醜,便是原先袁紹帳下的一些臣子,
此時也感覺到了事情的棘手問題,紛紛稱病不出,持觀望態勢。
然而,這些人可以置身事外,身為袁紹之子的袁熙,卻是難以抽身……
“二公子,文某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正在此時,文醜至忽的開口說道。
“文兄請講,熙必洗耳恭聽!”
袁熙聽到文醜突然開口,不由得眼前一亮,連忙說道。
“兄弟之情難以兩全,二公子此時,也必須要作出決斷了,
大公子與三公子之間,二公子只能選擇支持其中一人。
若是二公子也持觀望態勢的話,怕是河北之地,必遭人吞並!”
“另外,河北事變,有己方勢力怕是將要蠢蠢欲動。
許都曹操倒是好說,曹操為蔣欽所破,傷了元氣,況且文某身在並州,
隨時可威脅洛陽,曹操此時怕是沒什麼餘力威脅我河北。
倒是遼東公孫度,不得不防。
二公子還需盡快回到幽州守備,以防萬一!”
文丑面色凝重道。
現今袁譚袁尚相爭,正是文醜最想要的結果,只不過,
文醜要的是這兩人勢均力敵的爭鬥,而不是一方強勢,另一方頹勢。
此時袁尚相比袁譚,明顯處於絕對的劣勢,
文醜想要扭轉袁尚的這種劣勢,
只能讓袁熙支持袁尚,和幽冀二州之力應對袁譚。
另外,袁熙對袁尚的支持,也必須有個限度,否則兩人聯手,
袁譚必敗,也起不到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的效果!
好在,還有個遼東公孫度。
袁熙要防備遼東公孫度,就不可能傾盡全力,幫助袁尚。
袁氏三兄弟之中,袁熙與袁尚相善,
另外袁尚到底是名義上的河北繼承人,
所以文醜也不擔心袁熙會在袁譚袁尚兄弟之中選擇支持前者。
聽完文醜之言,袁熙臉色飛快閃爍,最終目光之中透出一絲堅定之意。
“多謝文兄解惑,熙已是明白了!”
深吸一口氣,袁熙正色向文丑說道。
文醜此刻,內心之中卻是顯露出了一絲笑意,
河北之局,自己已然布好了,就等著局勢發展了。
袁譚袁尚之爭,保守估計,也要持續幾個月的時間。
這一段時間,足夠文醜剿滅張燕,徹底掌控並州了……
——————————
鄴城,崔琰府中。
一間書房之內,端坐著兩個中年人,這兩個中年人都是容貌姿偉、
身材高大,其中一人,看身形足足八尺往上,
比起身為武將的文醜都還略高一絲。
長須飄飄,竟是足足有四尺上下長短!
這一人,正是崔府主人,崔琰崔季!
古人以長須為美,加上崔琰容姿本就不凡,
歷史上曹操見匈奴使者,以崔琰代替自己,也確實有道理。
而崔琰面前的那個中年人,則是崔琰的至交好友,陳琳陳孔璋!
陳琳,和崔琰一樣,先前也是袁紹帳下臣子。
陳琳在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事情便是袁紹發動官渡之戰之前,
曾經讓陳琳寫了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
洋洋灑灑,連曹操父祖一輩的事情都扯了出來。
曹操見到這片檄文之時,曾是大怒,
不過攻破袁紹之後,還是因為愛惜陳琳之才,沒有計較。
實際上,陳琳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只是因為他是三國人物,
還因為,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歷史有名的文學大家!
這樣的兩個人物,此刻就在崔琰書房之中,相對而坐。
“崔兄,先前大公子和三公子數次征召崔兄,為何崔兄都不應允呢?
莫非崔兄認定,大公子與三公子,都難以成事?”
此時的陳琳,低聲向崔琰問道。
陳琳,雖為建安七子之一,史書上知名的文人,
但是此人卻是十分熱衷於功名。
現今袁紹亡故,陳琳也和崔琰一樣,稱病不出,
但是不過幾日,陳琳就有些按捺不住了。
陳琳是崔琰好友,自然清楚,崔琰此人,最有識人之明。
陳琳雖然想要出仕,但卻也重視自己的前途,
不想隨便跟一個沒有什麼前途的主公,
正因為如此,陳琳這才跑到崔琰府邸,向崔琰請教。
“陳孔璋啊陳孔璋,你這性子,到底還需改改啊!”
看了陳琳一眼,崔琰輕嘆一聲。
陳琳此人,多少有些趨炎附勢,少了一些文人的氣節。
袁紹滅公孫瓚,陳琳就寫一篇《武軍賦》,稱贊袁紹的豐功偉績。
袁紹要討伐曹操,陳琳也是親自撰寫檄文,
其中更是多有對曹操詆毀之言……
不過,崔琰也知道,陳琳本心並不算壞,否則,崔琰也不會與陳琳為友。
“袁譚袁尚,皆是豎子,難成大事;袁熙胸無大志,
更非明主,陳孔璋若想要投奔明主的話,還需靜候啊……”
崔琰輕捋長須,沉聲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