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傅作義在綏遠練兵,經常是一夜行軍60里,而且負重50斤。35軍練兵的最重要的口號,就是“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所以,35軍向以“集合快、出發快、行軍快”著稱。而今,35軍完全反了個兒。從郭景雲這位35軍老兵身上,又如何能看到一絲一毫當年的傳統、作風?
本文摘自《槍桿子·1949》 作者:張正隆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郭景雲一錯再錯
400多輛深綠色道奇卡車馳出豐臺,在黃褐色的華北平原上拉出20余華里的長列,黃塵蔽天,吼聲如雷。
這是馳援張家口的35軍。
這在1948年的中國也不多見,在華北則是唯一的全美械機械化軍。
這是一支在內戰中橫行華北、被稱為“王牌之王牌”的驕狂部隊。
還曾是一支抗戰勁旅。
自1933年長城抗戰起,這支傅作義的起家部隊35軍,就為國家、民族屢建殊勳。
那是長城抗戰的最後一場惡戰,日軍鈴木旅團及川原旅團的福田支隊,步兵伴隨坦克,在空地優勢火力掩護下,輪番發動攻擊。因守涿州而一戰成名的傅作義,對工事構築頗有研究。陣地前沿挖開兩道反坦克壕,外壕前面埋設地雷。各種掩體均有偽裝,且非常堅固,炮彈、炸彈除非直接命中,否則難以摧毀。掩體之間交通壕縱橫交錯,前後左右四通八達。待敵接近外壕時,輕重機槍和炮火同時轟射,神槍手專門射殺日軍指揮官。日軍很頑強,軍事素質也好,有時攻至近前就發起衝鋒。35軍素有拼刺刀傳統,肉搏近戰是平時訓練的重點科目之一,小鬼子這一招正對傅作義的心思。而且兩軍攪殺在一起,日軍的飛機、大炮完全失去效用,“武士道”再兇也討不到便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