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論神通
李慕菊在跟顧飛談玄論道,差點忘記了中午還要有商談。
李慕菊笑道:“兩晉南北朝時期流行清流,那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談玄論道,一邊喝茶,真是別有一番享受。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越往後大家一起聚會的娛樂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傾向於yù望和yòuhuò。詩詞歌賦行酒令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聚會很多事去歌廳之類的場所,其中的文化層次太低了。”
顧飛笑道:“千萬別談文化層次,現在的娛樂絕對說不上層次兩次,往往全是發泄,要不是就是打麻將,以前那種文人之間的聚會方式早已消失了,其實想想來說,還真是tǐng懷念的,我們只能從紅樓夢之類的書上去想象當時的那種場景,對於精通古文化的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尋遍天下卻無一知己。王國維當年也是這種絕望的心情吧,他很乾脆,選擇了自殺。因為,這個時代他是活不下去的,他只能活在古代。他的遺言: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此世變,義無再辱。他的死因一直是個謎?為什麼國學大師要自盡?其實我認為很簡單,你看看他做過什麼事情就知道了。集史學家、文學家、美學家、考古學家、詞學家、金石學家和翻譯理論家於一身的學者,生平著述62種,批校的古籍逾200種。研究了那麼多的古書,自己的身心一直沉浸在這裡面,但是當時清朝要完了,時代要變了,他是承受不了時代變遷的,因為他這輩子都是活在之前的時代,社會文化的變革,這點是他不能承受的。”
李慕菊說道:“王國維來說,其實我們大家可能光知道他寫的人間詞話吧,裡面描寫了人生的三種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三種境界廣為流傳,這麼多年來一直流傳不衰說明自有其獨特的魅力,可惜啊,能寫出這種書的人最後竟然自盡。”
顧飛嘆道:“只有這種純粹的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句子。說實話,就算他活著其實也過的沒意思了,他陷入的太深了,時代的轉變,社會的轉變,人們思想的轉變,我想他活一天就是一天的煎熬,這種精神上的痛苦是外人所不能了解的。正是人各有命啊,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其實我們後人對很多事情都不了解,是沒有資格下評論的。尤其從一些膚淺的資料就輕易要結論。那種時代巨變的時刻,其實最痛苦的就是前朝遺民了,那是一種精神上的絕望,比**痛苦百倍。所以我說人活的就要開心,何必那麼執著呢,時代變遷自有其定數存在,不是人為能改變的,隨其勢才是明智的選擇。”
李慕菊說道:“道家的說法確實很複雜,一會順一會逆的。到底是順還是逆啊?”
顧飛道:“這個看情況了,順和逆其實本為一理,不過因為語言的差異強行分開的,所以來說,道很難用語言表達的。這個要靈活,不要死板,我跟你說過了,修道不是簡單的事情,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真正有幾個人修出了大神通的?太少了。”
李慕菊說道:“神通這個詞語好像是佛家提出來的,當時釋迦摩尼說道,神通抵不過業力。現在被跟多人引用,說神通不好。”
顧飛大笑道:“這是太搞笑了,佛祖本身沒說錯,神通隨好,但是抵消不了業力,因為業力是宇宙最基本的法則,是宇宙構成的基礎。但是你要說神通沒用,神通不好那就是胡扯了。後世批判神通的大部分都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主。佛祖只是說神通不是根本,但絕對沒有說神通無用,神通不好,其實神通正是修為的一種標準,區別凡人的一種狀態,自身沒有神通談什麼修道?修不出神通和常人有什麼區別?佛祖等一些宗教的大能有沒有神通?肯定有的,但是他們往往不以神通說事罷了。修行者假如跟常人一樣,沒任何的特異出,那修行還有什麼意義?只能這樣說,有神通而不用,但是你本身沒神通就稱不上是修行人啊。”
李慕菊說道:“反正我現在看很多宗教人士都說神通的不好。”
顧飛笑道:“那是他們本身沒修上去,沒神通,才貶低神通的,神通來說,不要高抬,也不要貶低。評價神通的話,必須在自身有神通的情況下才有資格評論,本身沒有神通有何資格評論?現在佛家敗落就是因為有很多學佛的人認識不清太多的問題,隨便的斷章取義。更有很多人根據經典說它派是外道,不足論道,這點來說更可笑,請問你自身達到釋迦穆尼的層次了麼?或者說是九地菩薩的境地?又或者是阿羅漢的境地?這些境地一個個都離你那麼遙遠,你有資格說別派是外道呢?自身不到一定層次不要隨便評論別的宗派,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你不了解的東西,在這個世道,修行者首先修好自身,到了一定層次自然明白自己以前的可笑見解。所以神通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東西,佛家的意思是不要沉mí於神通裡面去,這是針對那種修行到一定境界的人說的,起碼應該在羅漢之類的境界了,現在的人根本沒有神通,沒有達到那種地步,有什麼資格隨意談論神通呢?佛家的經書有很多是對不同修行階段的修行者來說的,這點要分清。
李慕菊說道:“原來是這麼回事,只有自身到了一定層次,才會體會的深切。沒人神通的人隨意談論神通確實可笑了。”
顧飛說道:“其實道家來說是比較注重神通的,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道家不是普傳得法門,往往一個師傅就收幾個徒弟,對心xìng的要求都很高,這樣的話,修出神通的幾率也就很大,並且修成後,把握神通的能力也很大,不至於陷進去而不能自拔。道家可以利用神通行善積德,積累自己的功德,所以把神通當做一種工具來使用的,這其中絕對不是濫用的,門外之人是不可想象的。比如畫符幫助人們消災解難之類的,其實中醫何嘗不是一種神通呢?運用大自然的資源來給人治療疾病,這也是一種神通的展現。但是佛家就不能提倡神通了,因為它是一個普傳的法門,面向很多人的,絕大多數人的心xìng不定,心的境界很低,被yù望所包圍,你跟他們提神通,他們絕對會出偏,最後修煉成神經病,正是由於針對的人群不同,對於神通的態度才有所不同。現在明白了吧,為什麼道家和佛家對於神通的態度不同。
李慕菊說道:“懂了,普傳的法門必定要簡單,不能說的太複雜,一些層次比較高的境界不能隨便透lù,因為眾人的根基在那裡擺著呢,就算偶然修出了神通,由於心xìng不定,最後精神都有問題的人也不少見。人心最難把握啊。“
顧飛說道:“就是這樣,神通說白了其實就是人的本源,人的本源跟宇宙沒有差別,但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所執把我們給限制住了,慢慢的去除了這些枷鎖,神通也慢慢展現出來。但是心xìng不穩的人,猛然接觸神通會嚇壞了得。比如突然你打坐的時候神通漂浮起來了等等,你要是真正經歷了會對你的心xìng產生很大的影響,一開始會非常的震驚,慢慢的又會狂喜,覺得自己了不起,這完全是常人的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怎麼可能修好呢?這只是最初級的情景,以後修到深處,域外天魔來搗亂的時候,非要精神崩潰了不行,越往後考驗越難,尤其是域外天魔的考驗,那種關口才是最難過的。前期身體上出現的異常其實是最簡單的最基礎的情況了。”
顧飛嘆了口氣,說道:“修行真的是太難了,越往後越難,前期是玄關開啟河車轉,精氣神互化,這隻不過是最基礎的轉變,到後期元神的考驗才是真的難關,沒有呂祖在十試中的心態根本別想過關。修道難,難於上青天啊。真的是太難了。現在很多人來最初的玄關開啟都達不到,說明這個心態和層次已經脫離道太遠了,心太不純潔了,只有擁有一顆兒童的心才有修道的基礎可言。”
李慕菊說道:“人人都想要神通,但是赤子之心難尋。成仙不難,有了呂祖的那種心境,成仙指日可待。成仙也難,心境裡充滿無窮的yù望,就是千萬次輪迴也不悟啊,何苦這千萬次中有幾次有機會能得到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