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大唐 作者:北冥老魚 (完)

   關閉
低等小民 2012-11-29 19:21:4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76 1098723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4
第三十章 一句話引發的群毆
更新時間2012-10-13 19:08:12  字數:2784

 “他們說什么?”看到燕北的反應,李愔心中一沉。
  “他們……他們說……”燕北氣都喘不上來了,說話時也咬牙切齒一臉狠相,“他們說他們現在要去平康坊玩大唐的女人,然后抓個大唐的公主,回去獻給他們贊普玩!”
  燕北的話音剛落,李愔就怒吼一聲沖了上去,掄起拳頭照著那個說話的吐蕃人就砸了上去,這個吐蕃人雖然長的人高馬大,但一來沒有防備,二來李愔的力氣并不輸于成年人,所以被李愔一拳砸飛出去,撞到身后的人才停了下來。
  李愔心中怒火沖天,這幫吐蕃人在大唐的都城還敢如此囂張,不但打了他的手下,而且竟然還出言侮辱他的姐妹,是可忍孰不可忍,李愔腦子被熱血一沖,立刻變身成二百五,管他娘的什么吐蕃大使,先打了再說。
  李愔身邊的李永、李敬業等人也聽到了燕北翻譯的話,個個都是勃然大怒,一看李愔先沖了上去,怕他吃虧,拎著茶幾桌子也沖了上來,見到吐蕃人就打。
  李恪等大部分人還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既然李愔已經動手,他們也不能這么看著。而且他們也早就看這幫吐蕃人不順眼了。畢竟都是大唐的頂級紈绔,長這么大還沒人敢在他們面前如此囂張。所以一見李愔動手,立刻都是抄家伙砸人,什么花盆、桌子、盤子掄起來就打。
  吐蕃人數比李愔他們多,但卻被李愔眾人打了個措手不及,等他們反應過來還手的時候,已經有六七個吐蕃人頭破血流的倒在地下了。
  為首的祿東贊暗暗叫苦,他也猜到對方肯定是有人懂吐蕃話,聽到了他手下說的那句大不敬的氣話,所以李愔他們才會動手。這里可是大唐的國土,無論是鬧到哪里都是他們沒理。
  李愔可不管祿東贊在想什么,打翻了那個口出狂言的家伙后,心里覺得不解恨,奪過身邊李永手中的硬木矮桌,掄起來照著地上那家伙的腦袋砸了下去,一下就將這家伙開了瓢,又狠砸兩下,直接讓對方暈死過去。
  這時吐蕃人也開始了反擊,畢竟就算對方是大唐親王又怎么樣,打起來可不管你什么身份?而且吐蕃人生性兇悍,其中又有不少專職武士,和程懷亮他們這些從小習武之人打起來并不吃虧。
  李愔和李永、李敬業三人結成一個小團隊,專門找那個落單的吐蕃人打,李敬業武藝精熟,負責正面牽制。李永個矮但十分靈活,負責側面騷擾,李愔則占著力量堪比成年人,抽冷子給對方致命一擊。
  三人配合無間,不一會的功夫就讓他們拍倒四五個吐蕃人。不過其它人也不遜色,其中程懷亮、秦懷玉等人都是一對二,將兩個吐蕃武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李恪武藝也不錯,對上一個吐蕃武士也占了上風,不過李孝節和李景恒等人就差了點,有些聰明的幾個人聯合在一起,雖然打不過但也不怕對方,那些落單的就慘了,被吐蕃人追的滿場亂竄。
  但場中表現最搶眼的,卻是出乎李愔意料之外的一個人,這個家伙就是那個未來的綠帽王——房遺愛。他年紀和李愔三人差不多,但長的五大三粗滿臉兇相,站在那里比程懷亮還要像武將。不過其實這家伙是個文人,正在弘文館讀書,平時被他那個丞相老爹逼著吟詩作對結交文士,李愔第一次見他時就是在李泰身后的那幫文人里。房玄齡甚至不許他和程懷亮這些武將之后走的太近,這次他也是偷偷跑來的。
  不過別以為穿上文士長衫就是個斯文人,打起架來的房遺愛兇相畢露,他也沒學過什么武藝,仗著自己身高體壯、力大無窮,在場上橫沖直撞,碰到他的吐蕃人算是倒大霉了,一拳下去就是骨斷筋折。打著打著他就發起瘋,拎著一個吐蕃人的雙腳把人當武器,哪的吐蕃人多就往哪沖,一時間慘叫之聲接連不斷,清脆的骨折聲更是不絕于耳。遇到這樣一個人形兇獸,周圍不管是吐蕃人還是自己人,都是紛紛和房遺愛拉開距離,怕被他誤傷。
  有房遺愛這個猛將相助,吐蕃人很快就頂不住了。這時程懷亮等人也十分血腥的打倒自己的對手,幾個人聯手對剩下的吐蕃人一頓拳腳,眨眼之間吐蕃人躺了一地。那個大論祿東贊本想趁亂逃跑,但李愔早就注意他了,三個人在樓梯口把這家伙堵住,圍著他就是一頓拳打腳踢,直到對方躺在地上一動不動這才住手。
  “哈哈哈~,真他娘痛快,看以后這幫吐蕃人還敢囂張?”程懷亮擦了擦嘴角的血跡大笑道。混戰之中想不受傷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他功夫再好也沒用。就像現在吐蕃人雖然都躺下了,但其實他們也不好過,絕大部分人身上都掛了彩。
  “呸~,這幫混蛋還真扎手,老子好長時間都沒打過這么費力的架了!”李恪頭發散亂,低頭吐了口帶著血絲的痰說道,剛才他被一個吐蕃人一拳打在臉上,結果咬破了舌頭。
  “痛快倒是痛快了,可這些畢竟是吐蕃大使,咱們可是闖了大禍了!”燕北捂著后腰一瘸一拐的走過來道,他是個文人,根本不會打架,剛才被一個吐蕃人追著跑了幾圈,最后還是被抓住挨了幾腳,后來還是李景恒這小胖子扔了個花瓶砸中對方,這才救了他。
  燕北的話像是一盆冰水從頭上倒下,讓精神正在亢奮的眾人迅速冷靜下來,一個兩個大眼瞪小眼,最后都一起看向了李愔,因為就是李愔先動手的。
  “呸~,這幫混蛋吐蕃人,老子早晚要滅了他們!”李愔狠狠的踢了一腳地上的祿東贊道,可惜動作太大牽扯到腹部的傷,痛的他是齜牙咧嘴,他身上也挨了幾拳,特別是腹部這一腳還挺重,估計都腫了。
  等李愔示意燕北,將剛才那個吐蕃人說的話翻譯出來后,場上的眾人情緒再次暴動,對著地下裝死的吐蕃人又是一頓拳腳,在他們這些皇親國戚和朝廷重臣之后的面前侮辱大唐公主,簡直就是當他們大唐的男人都死光了,怪不得李愔要教訓這些吐蕃人,要是換成他們肯定也是同樣的反應。
  “可就算這些吐蕃人有錯在先,咱們畢竟先動手毆打吐蕃大使,到時鬧到朝堂上,咱們也脫不了干系啊!”秦懷玉心思比較縝密,等眾人鬧了一陣又將自己的擔心提出來。
  “嘿嘿,這個大家不用擔心,我早就有了對策!”李愔捂著肚子壞笑道,“大家快點把自己的樣子搞的慘一點,最好是蓬頭垢面越慘越好,然后讓人抬著咱們去太極殿,來一個惡人先告……,啊呸~,是先下手為強,把責任都推到吐蕃人身上,這樣一來……嘿嘿~”
  “六郎,你太陰險了,不過我喜歡!”李敬業第一個跳起來贊道,其它人也都大聲叫好,同時看向李愔的目光也都不一樣了。之前他們只知道李愔變的文才過人,卻沒想到耍起陰謀詭計也這么厲害?
  “快!快!幫我把衣服撕了……,菜湯,那個菜湯倒我頭上……”既然主意已定,一幫人立刻行動起來,大家互相幫忙扮慘相,一個個搞的想是被人掄了幾圈大米,其中最敬業的要算程懷亮,為了逼真竟然真讓房遺愛打了他兩拳,結果頂著兩個黑眼圈一身犀利哥的造型,獲得了大家的一至好評。
  接下來李愔親自動手,從吐蕃人身上搜出不少大塊的金銀,然后交給王子豪,畢竟現場打壞了不少東西,王子豪又是自己的人,怎么著也得賠償,至于錢李愔他們肯定不會出,當然只能從這些吐蕃人身上找了。
  程懷亮這些年輕人倒一點也不迂腐,甚至還嘻嘻哈哈的上來幫忙。說起來這些吐蕃人還真是有錢,光身上帶的金銀就夠買下半個酒樓了,王子豪高興的雙眼放光,連臉上的傷都忘了痛了。
  在長安城管理治安的金吾衛到來之前,李愔他們一幫人‘凄凄慘慘’的向太極宮趕去告狀。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因為他們的這次群架,改變了歷史上一次重大事件的發生。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5
第三十一章 惡人先告狀
更新時間2012-10-14 19:08:00  字數:3538

 太極宮太極殿內,太宗李世民正在與眾臣商議朝政,剛好談的就是關于吐蕃和親的這件事。
  “陛下,現在吐蕃日漸強大,已經擊敗了周圍數個國家與部落,現在吐蕃贊普心幕天朝,多次派人求親,這本是拉攏吐蕃的一個大好機會,所以微臣認為,應當應允吐蕃求親!”身材干瘦的孔穎達上前奏道。
  “此事萬萬不可!”還沒等孔穎達退下,尚書左仆射房玄齡就站出來反對道。
  “房相,和親之事早已有之,古有秦晉之好傳為佳話,我大唐也有公主嫁于突厥、吐谷渾的先例,為何不能嫁于吐蕃?”別看孔穎達年紀已經不小了,但還是一副火爆的脾氣,面對號稱文臣之首的房玄齡也毫不退縮。
  “孔大人有所不知,正是因為吐蕃國力日盛,對我大唐時常表現出不敬之態,如果現在答應將公主下嫁吐蕃,只會助長吐蕃的囂張氣焰,于國于民都不利。”房玄齡休養極好,對于孔穎達的質問絲毫不動氣,十分冷靜的將自己的意見講解出來。
  房玄齡雖然說的十分有道理,但孔穎達卻不是那么好說服的,引經據典和房玄齡辯論起來。朝中的大臣也分為兩派,一派以于志寧這幫正統的儒生為首,為和親大唱贊歌支持孔穎達,認為聯姻有助于加深兩國邦交。另一派則以房玄齡、長孫無忌這些幫李世民打天下的謀士為主,他們的想法和房玄齡一樣,都反對與吐蕃和親。
  兩幫人都是朝廷重臣,孔穎達和于志寧他們仗著人多勢眾,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這邊人數較少,而且兩人平時不和,但個個都是位高權重之輩,每個人說話的份量都極重,所以兩幫人吵了個勢均力敵,誰也說服不了誰。
  朝堂上沒參于爭吵的就剩下一些中間派和那些武將,中間派站在那里裝傻充愣,對于兩邊的話都贊成,卻又都不明確表態,個個都是油滑的老狐貍,而武將則是抱著肩膀看熱鬧,對于朝堂上的事,他們也根本插不上嘴,除非是要動刀子打仗了,那時才是他們發揮的時候。
  李世民也被兩幫人的意見搞的左右為難,其實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在滅了**之后,橫在李世民心中的敵人,只剩下一個高句麗,前隋時楊廣發兵數十萬攻打高句麗,卻依然落得兵敗的下場。如果他能夠打敗高句麗,完成前隋未能完成的事業,那么也就證明了大唐要比前隋更加強盛,以唐代隋也就更加的順理成章。
  但若想征服高句麗,肯定需要舉全國之兵。如此一來,就要先安撫大唐周圍各國,以免在征伐高句麗時被這些小國搗亂。他本以為滅了北方的突厥,征服了西南的吐谷渾后,大唐周邊再無敵手,但沒想到竟然又有一個吐蕃異軍突起,如果現在和吐蕃交惡,必然牽扯大唐不少的兵力,這樣一來,他想要征服高句麗的愿望,還不知道要推遲到什么時候。
  但如果和親的話,房玄齡說的也很有道理,吐蕃以為打敗了周邊幾個小國之后,已經能和大唐正面叫板,時不時就有挑釁之舉,如果現在就答應和親,在別人看來,確實是一種示弱之舉,不但會助長吐蕃的氣焰,也會讓大唐的顏面受損。做為一個高傲的帝王,李世民也絕不希望用自己的女兒來換取和平,之前雖有公主嫁于吐谷渾和突厥貴族,但那都是征服他們之后的籠絡人心之舉,與現在的性質截然不同。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李世民也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當年的**是何等的強盛,就是因為頡利可汗趁大唐權力變更之時,起兵直指長安,逼他定下了渭水之盟,迫使大唐向突厥進貢金帛財物,這讓李世民引為奇恥大辱,后來經過三年的臥薪嘗膽,終于在貞觀三年發兵滅了強大的**,為了抓住頡利可汗,大軍一直追到漠北才功成身退,一雪當年之恥。對于吐蕃之前的挑釁,李世民都記在心里,只要有機會和實力,他絕對不會介意再滅一國。
  就在李世民舉棋不定的時候,忽然殿外黃門進來稟報,說李恪和李愔帶著幫人求見。李世民心中奇怪,李愔先不說,李恪可是一個知進退的兒子,自己在殿中議事,按說他應該不會無緣無故的進來打擾才對?
  “喧他們進來!”忍住心中的疑惑,李世民開口說道。
  等李恪他們一進殿,立刻嚇了李世民一大跳,周圍正在爭吵的大臣也都停了下來,一臉震驚的看著這幫凄慘的紈绔子弟。只見李恪一瘸一拐的第一個進殿,后面的李愔卻被人抬著進來,而且還捂著肚子一臉痛苦的不停呻吟著,程懷亮頂著兩熊貓眼,和秦懷玉等人都是一身的乞丐裝,露出的皮膚上還帶著一道道的血痕,看上去十分嚇人。同樣被抬著進來的還有李孝節、李景恒和燕北等人,因為這些家伙身手最差,剛才挨打最多,樣子也最凄慘,裝重傷員最合適。
  “父皇,請您為兒臣與眾位兄弟作主啊!”李恪這家伙演戲也很專業,一上來就撲倒在地大哭起來,身后的人也很配合,干嚎的請李世民為他們報仇。李愔在擔架上暗暗偷笑,本來他還擔心這些人演的太假,但沒想到個個都是影帝級人物,連李恪這個平時道貌岸然蜀王,哭起來竟然還真的有眼淚流出,根本用不著眼藥水之類的東西輔助,這絕對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好演員,看來以后要多多挖掘。
  “混帳,看看你們一個個都成什么樣子,快點給我起來回話!”李世民也被兩個兒子的慘樣嚇了一跳,心中是又痛又氣,又看到平時神采飛揚最像自己的李恪只知道爬在地上哭,一點王爺的樣子也沒有,心中怒火更盛,忍不住出口怒喝道。
  “啟稟父皇,非是兒臣等人不顧儀態,實在是那些吐蕃人欺人太甚,不但出言無禮辱我姐妹,更蠻橫無理率先出手毆打兒臣等人,兒臣雖然盡力反抗,但仍寡不敵眾,被他們打成這般模樣,逼不得已才想請父皇做主,為兒臣等人討還一個公道。”李恪哭的是淚涕橫流,但說話條理卻十分清晰,一下子就將李愔事先想好的話全都背了出來,將責任全都推到了吐蕃人身上。
  程懷亮等人也紛紛大聲叫嚷,甚至挽起衣服讓周圍的大臣看自己身上的傷勢,以此來博得其它人的同情,搞的大殿上一片混亂。他們的父親或爺爺可都在兩邊站著呢,一個個看到兒子與孫子的慘相,臉上也都是怒氣勃發,只不過礙于在面子,在朝堂上不便發作罷了。
  “都給我住口!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恪兒你將詳情稟報一遍!”李世民看著下面亂成一團的眾人大喝一聲,這才他們安靜下來,又轉頭對李恪問道。
  李恪覺得效果差不多了,李愔也暗中向他打了個手勢,意思是現在就看他的發揮了。于是他站起來擦干眼淚,將事情的經過詳細講了一遍,當然其中做了一些小改動,比如特意加重了對吐蕃人囂張姿態的描述,率先動手的也變成了吐蕃人,特別是引發這次群毆的那句侮辱大唐公主的話,在他嘴里也變成了吐蕃人直接用漢語高聲挑釁,絲毫不將大唐的威嚴放在眼里。
  “呯~”李世民氣的一拳砸在面前的龍案之上,暴跳如雷的吼道:“吐蕃小兒,竟敢如此藐視我大唐,難道真以為我大唐軟弱可欺嗎?”
  “陛下,臣愿領我大唐的虎狼之師,一舉蕩平吐蕃,把那個贊普小兒活捉獻于陛下。”程咬金這幫唯恐天下不亂的武將紛紛叫囂,一個個自從前年平了吐谷渾后,他們好長時間都沒動過了,骨頭都快要生銹了,巴不得現在就有場大仗要打呢。
  “陛下息怒,雖然吐蕃對我大唐不敬,但現在實不是開戰的好時機!”看到那幫武將發瘋,房玄齡怕李世民腦子一熱也跟著發瘋,所以急忙跳出來勸道。
  “房大人所言甚是,前年與吐谷渾一戰,已經將我大唐國庫消耗大半,現在我大唐空有大軍,卻無錢糧相助,實不易輕啟戰端!”魏征也站出來說道。其它大臣也都是紛紛勸誡,除了那些武將外,幾乎沒有人贊同開戰。
  李世民咆哮了幾聲后,也知道現在不是和吐蕃開戰的時候,不過心中的這口惡氣出不來,不由得憤憤的說道:“吐蕃小兒欺人太甚,和親之事休要再提,另外撤消與吐蕃的邊市,禁止吐蕃人進入我大唐境內!”
  房玄齡看李世民已經打消了開戰的念頭,所以他也就不再堅持,雖然取消互市對大唐也有損失,不過對于連鐵器都不能自給的吐蕃來說損失更大,倒也算是一個出氣的辦法。孔穎達這個死硬的老頭還想說些什么,卻被好友于志寧拉住,長孫無忌從李愔他們進來后就一直沒說話,瞇著眼睛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本來一次好好的早朝,被李愔他們攪的一團糟,李世民也沒有了議事的心思,一揮手就要退朝。可正在這時,金吾衛校尉尉遲寶林來報,說吐蕃大使在城中鬧事,現在人已經被他們抓了,現在來請示該如何處理?但卻只字沒提吐蕃人全都被打的暈死過去的慘狀。
  李世民正在氣頭上呢,大聲咆哮要人將這些吐蕃人全部押入天牢。尉遲寶林大聲應喏,然后倒退著出去了,不過出去的時候卻沒忘偷瞄李愔他們這些人一眼,程懷亮則暗中沖他豎了個大拇指。尉遲寶林這家伙也是經常和程懷亮這幫人混在一起的,上次在五王宴上李愔也見過,不過他身為金吾衛校尉,今天又剛好他當班,所以就沒能去赴宴。沒想到今天出了這么一檔子事,剛好能讓他幫上忙。反正他也不用擔什么干系,畢竟他只管抓人,又沒有人問他被抓的人受沒受傷,就算以后追究起來也追究不到他的頭上。
  處理了吐蕃人后,這早朝也就散了,李世民點了房玄齡、長孫無忌、李靖等幾個文武重臣的名字留下來。程懷亮他們這些‘傷員’也都有人照料,李恪和李愔本想隨著大部隊一起撤的,但沒想到被李世民點到了名字,不顧兩人的如此‘嚴重的傷勢’,竟然將他們兩兄弟也留了下來。李愔心中暗叫不妙,估計自己這次要糟?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5
第三十二章 吐蕃之議與修路
更新時間2012-10-15 19:04:50  字數:4667

 等文武大臣都退出去后,大殿上只剩下李世民和被他點名留下來的這些人。李愔現在還躺在擔架上呢,剛才還有李景恒、燕北那些人做伴,所以倒沒覺得什么,可現在就剩他一個人躺著了,想站又不敢站,躺著又感覺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在自己身上,那種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李世民讓李恪和李愔留下來,卻再也沒理他們,而是徑自對李靖等人說道:“吐蕃現在羽翼已豐,又對我大唐向來無禮,今日吐蕃大使被這些小輩毆打,以吐蕃以往的囂張作派,肯定不會咽下這口氣,諸卿以為該如何應對?”
  “陛下,吐蕃驕橫已久,我大唐在此事上又萬萬不能退讓,所以微臣料定,日后必定興兵侵我大唐,所以還望陛下早做打算。”房玄齡首先出來說道。
  “房相所言不錯!”衛國公李靖也站出來說道,“若是吐蕃興兵,有很大的可能從劍南道進軍,那里屬于大唐南疆,兵力本就薄弱,而且那里又臨近南方六詔,這六詔除了南詔外,其它五詔都與吐蕃交好,更利于吐蕃出兵。”
  “嗯,兩位愛卿所言有理,看來我大唐要做好與吐蕃動武的準備了。”李世民的頭腦也很清醒,對于房玄齡與李靖的分析十分贊同。躺在地上的李愔對李靖更是佩服無比,他記得吐蕃與大唐的第一次交戰,就是在四川的松州,那里的確離吐蕃和六詔都很近。
  “侯卿,你做為兵部尚書,就由你來介紹一下吐蕃現在的情況!”李世民沉吟了一會,轉頭又對侯君集說道。侯君集時任兵部尚書,收集敵國情報這一塊屬于他的職權范圍。
  “是,陛下!”虎目鷹鼻長相兇狠的侯君集站出來說道:“吐蕃位于我大唐西南,與我隴右道中間只隔著一些羌人部落,其國東北就是吐谷渾,東南便是六詔。吐蕃現任贊普名為松贊干布,是囊日論贊之子,松贊干布繼位后,將都城由山南匹播城遷都于邏些,兼并了蘇毗、羊同等部,又破黨項、白蘭,擊敗吐谷渾,取得其舊地,實力強盛之極,雖然比不上全盛時的**,但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敵人……”
  侯君集對著殿上的眾人侃侃而談,主要從軍事方面介紹了一下吐蕃的情況。李愔大概聽了一下,心中對大唐的情報系統十分的失望,本以來能聽到什么絕密的情報?誰知道侯君集講了半天,都是一些關于軍事方面的信息,比如吐蕃軍力幾何?軍隊戰力如何?主要將領是誰?兵力分布的大概情況等等,至于國內民生、政治、經濟等方面,則幾乎沒有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侯君集講了半天,最后喝了口茶又接著補充道:“除了軍力強盛之外,吐蕃還占著地利之勢,因其地勢極高,與我國接壤之處險峻非常,絕大部分都無法讓軍隊通過,而少數幾個關隘,又都有吐蕃重兵把守,可以說是易守難攻。”
  說到這里侯君集遲疑了一下,似乎想到什么難解的事,思量了一下然后接著說道:“而且聽去過吐蕃的人說,除了土生土長的吐蕃人外,外人很難適應吐蕃的氣候,比如有一些大唐商隊,一旦進入吐蕃境內,商隊中的人就會有不少人出現頭疼、眼花、耳鳴、全身乏力等癥狀,而且人也會變得十分脆弱,一場小小的風寒就可能要了人的命。”
  “噢?世上竟然還有這等事?”李世民一臉遲疑的問道,其它文武群臣也都是第一次聽說這種事,紛紛小聲議論起來。
  “啟稟陛下,此事千真萬確,吐蕃人曾自夸那是他們的大神保佑,讓吐蕃多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有此屏障,就算是有千軍萬馬,也讓它國無法踏進吐蕃半步!”侯君集一臉肯定的回答道。
  “鬼神之事雖然荒誕,但卻也不可不信……”李世民說完沉吟不語,看起來十分的糾結,其它大臣也都是一悉莫展。大唐皇族自稱是老子李耳的后代,所以對于道教十分推崇,上層貴族大部分都信奉道教,而道教中傳說最多的就是神仙長生之類的事情。為了求長生,有不少王公大臣都在煉丹服丹,甚至連李世民也不例外,宮中就養著不少道士,偶而也為他煉一些丹藥。所以對于鬼神之事,李世民雖然不全信,但也不是不信。
  “父皇,這根本不是什么鬼神庇護,只不過是吐蕃人自吹自擂罷了!”正在這時,躺在擔架上的李愔忽然站起來說道。
  他剛才忽然想明白了,自己演的這場戲估計早就被李世民等人看穿了,只不過沒有當面戳穿他們罷了,讓他這么躺著估計也是李世民故意的。他正愁沒有正當的理由站起來,總不能自己承認說我是裝的?剛好這時聽到李世民這幫人被一個高原反應搞昏了頭,李愔心中大喜過望,干脆直接厚著臉皮起來,反正自己未成年,耍點無賴也很正常。
  “噢?六郞你且說說看!”李世民先是一愣,本來他將李恪和李愔留下來是另有深意,但沒想到李愔竟然敢戳穿自己的謊言站起來,不過他畢竟是一個心胸開廣的帝王,現在注意力都放在了吐蕃身上,對于李愔這些小節倒不怎么在意。其它文武大臣也都是一愣,估計也沒想到李愔會開口說話!
  “啟稟父皇,侯大人所言外人無法適應吐蕃氣候的事,的的確確是真的,但卻也沒那么神秘,說穿幾乎是一文不值,而且也不是沒有辦法克服。”李愔自信滿滿的說道。
  “噢?老臣愚昧,還請梁王殿下指教!”侯君集臉色有些難看的問道,畢竟他是兵部尚書,掌管整個大唐的軍事情報,連他也沒搞清楚的事情,李愔竟然會知道,而且還將其貶的一文不值,這讓他的面子上可不太好看。
  “呵呵,指教不敢當,侯大人對于吐蕃的情報,已經收集的相當齊備,李愔十分佩服!”李愔對侯君集笑著說道,話說的雖然有些違心,但李愔也是無奈之舉,現在他的力量太弱,實在不是得罪人的時候,有一個長孫無忌已經讓他夠難受的了,他可不想再多一個侯君集看自己不順眼。
  侯君集這個人自傲的很,倒不至于和十四五歲的李愔生氣,聽到李愔的夸獎后,臉色立刻好看了許多。
  李愔松了口氣,繼續開口說道:“其實侯大人剛才所說外人進入吐蕃后所產生的一系列不適,我們可以統稱為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高原?難道這是和地勢有關?”衛國公李靖自言自語了幾下,忽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衛公果然厲害,只憑這一個名字就想到了其中的關鍵,不愧是我大唐軍中第一人!”李愔贊道,對于李靖這位傳奇人物,李愔從心里向外佩服。
  聽到李愔稱呼李靖為‘軍中第一人’,那些桀驁不馴的武將竟然都是一臉理所當然的表情,甚至連自視甚高的侯君集也不例外,由此可見李靖在軍中的威信。不過這也難怪李靖早早的就退了下來,現在只是充當軍事顧問之類的角色,并不掌管實際的兵權,畢竟李世民再怎么寬宏大量,也絕對不希望軍中出現一個能威脅他帝皇身份的人物。
  “呵呵,梁王殿下謬贊了,老夫哪里稱的上軍中第一人?”李靖撫須微笑道,上次五王宴后他倒沒怎么留意李愔,今日經過他仔細觀察之后,心中卻是大為驚訝,無論是風度、氣質、見識,在他見過的年輕一輩中幾乎無人可比,甚至連他一向看好的李恪,現在站在李愔身邊也像是個陪襯一般,這哪里還是以前那個紈绔皇子?
  “哈哈,藥師客氣了,誰不知道你用兵如神,若不是得你與眾與卿家相助,哪里有我大唐現在的興盛?”李世民也笑著說道,順帶還把在場的所有人都夸了一遍,然后又轉頭看向李愔說道,“愔兒,你還是快把那個什么‘高原反應’大概講一講,又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是,父皇!”李愔躬身道,“所謂高原反應,其實簡單來說,主要還是因為吐蕃地處高原,空氣比平原地區要稀薄的多,像我們這些生活在平原上的人,貿然進入高原地區后,身體必然會產生一些不適,其實如果癥狀不是很嚴重的話,只要多適應一段時間就沒事了。”
  “這……竟然如此簡單?”侯君集一臉的不可置信,為了搞清楚這件事,他們兵部可是花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最后得到的仍然只是一個鬼神之說。
  這時英國公李績也忽然站出來說道:“經梁王殿下這么一說,這點倒讓老夫想起年輕時,我曾去高山上拜訪友人,但沒想到剛去一天就病倒了,一開始癥狀倒和侯大人所言相差無幾,后來病情加重差點死掉,我那位朋友急忙將我抬下山,休養了幾天竟然自己好了,估計那次就是高原反應吧?”
  “沒錯,只要是超過一定的高度,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帶的人進入之后,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必然會產生各種不同的反應,不過有人的反應很微弱,甚至本人都沒有察覺,有些人則反應強烈,如果不及時處理,甚至有性命之憂,在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像英國公一樣,迅速的回到平原地區,休息幾天就沒事了。”李愔再次說道。
  “好!”李世民拍案而起,“如果真如愔兒所說,那么我大唐只要在吐蕃尋一駐地,派軍隊先適應那里的氣候,到時何懼區區吐蕃小兒?哈哈哈~”
  估計是想到了以后馬踏吐蕃的壯舉,李世民是仰天大笑,一吐胸中的悶氣。下邊的文武群臣也是議論紛紛,特別是那些武將,大部分人臉上都帶著喜色,這下終于又要打仗了。而文臣則大都皺眉思索,似乎是在衡量與吐蕃爆發戰爭的得失。不過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這時看向李愔的目光卻都帶上了一絲敬佩。
  人群中的長孫無忌一直冷冷的看著李愔,直到這時才突然開口說道:“陛下,吐蕃兵力雖盛,但對于我大唐來說,也只不過是群土雞瓦狗,但大軍未動糧草先行,如果在劍南與吐蕃興兵,首先就要解決糧草的問題,劍南道處于吐蕃和六詔的夾擊之下,那里雖然富庶,但交通閉塞,無法支撐太多的軍隊駐扎,如果兩軍相峙,對于我大唐來說極為不利。”
  長孫無忌的話你是一盆當頭倒下的冷水,立刻讓李世民清醒過來。劍南道包括了后世四川盆地的大部,以及云南、貴州、甘肅的一部分,四川盆地雖然富饒,可是卻被群山懷繞,再加上那里多雨,道路極為崎嶇難行,大唐的軍隊想要進入那里,估計耗費極其龐大。
  李世民沉吟了一會,忽然轉頭向房玄齡問道:“房卿,我記得前年,劍南組織民眾大修道路,現在交通狀況可有改善?”
  “這……”聽李世民提起這件事,房玄齡就是一陣苦笑,“陛下,前年劍南的確組織數十萬民眾修路,可是南方多雨,剛修好沒多久的道路被雨水一沖,就立刻變得泥濘難行,現在已經荒廢大半,多數地方根本無法通行。”
  古代都是夯土為路,最怕雨水沖刷,長安城的朱雀大街倒是用磚石鋪路,可這只是一條大街,如果將大唐的道路都用磚石鋪上,估計就算是大唐政府破產也修不完。
  “咝~”聽到房玄齡的話后,在座的眾人都是倒吸了口涼氣,數十萬民眾修建的道路,竟然不到兩年就全部被雨水沖毀,以前他們只知道南方多雨水,但沒想到竟然如此厲害。
  李靖這時又站出來說道:“其實長孫大人太過多慮了,吐蕃與我大唐相比,無論哪方面都要差上許多,所以老臣料定,這次就算吐蕃興兵侵我大唐,絕對只是一次試探,不敢與我大唐決一死戰,所以我大唐只要派一支精兵,打掉吐蕃的氣焰,之后吐蕃必定退兵。”
  不得不說李靖的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大唐與吐蕃之間的大勢,吐蕃人絕對沒有的膽氣與實力與大唐死戰,所以吐蕃與大唐的第一戰,注定了只是一場試探。
  旁邊的李愔對李愔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據他所知,大唐與吐蕃的松州之戰,吐蕃興兵20萬入侵大唐,將松州團團圍住,可后來大唐的援軍一到,殺了幾千吐蕃軍后,結果吐蕃人立刻退兵,松贊士布更是親筆寫了認罪書認罪,一場氣勢洶洶的松州之戰就這么結束了。
  “哈哈哈~,英雄所見略同,朕也是這么想的!”李世民撫掌大笑,不過很快臉色又轉為憂慮道,“打掉吐蕃的氣焰容易,但是此戰也暴露了劍南道的兵力空虛,只怕以后隨著吐蕃實力增強,對劍南道會再起異心,看來還是要加強劍南與關中地區的聯系才是正理,可是這道路……”
  李世民說到這里,眉頭緊緊的皺在一起,下面的群臣也都是一愁莫展,修路不是問題,問題是修好了很快就不能用,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做的全是無用功,大唐的國庫可經不起這樣的消耗。其實不只是劍南,長江以南的大唐彊域都存在著道路問題,誰都知道南方富庶,但交通卻一直是個大問題,畢竟出產再多,可運不出來也沒用。
  “父皇,兒臣有一物獻上,可以解決道路問題!”這時李愔忽然站出來說道,看著大唐君臣被一個道路問題搞的愁眉苦臉,李愔卻是心中暗笑,這點小事對于他這個現代人來說,還真是小菜一碟,拿出來既能討好他的便宜老爹,說不定還能順手發筆財,簡直是一舉兩得。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5
第三十三章 燒制水泥(上)
更新時間2012-10-16 19:18:26  字數:3042

 正在沉思的李世民忽然聽到李愔的話,雙目微微一凝,轉身直盯著李愔道:“愔兒,之前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但現在我們談論的可是軍國大事,不是你可以擅自參與的,還不快快退下!”
  李世民說到這里一揮手,雖然李愔剛才講解的高原反應幫了他一個忙,但在李世民看來,這不過是碰巧罷了,并沒有從心底里改變對李愔的看法,所以并不相信李愔能有什么修路的好辦法。
  李恪也在李愔的背后悄悄的拉了拉他的衣服,示意李愔不要再說話,畢竟他們身為皇子,妄議朝政如果被有心人抓住,可是對自己十分的不利,剛才李愔站起來講解高原反應就將他嚇了一跳,沒想到這次李愔又跳了出來。
  “父皇,兒臣要說的并不算什么軍國大事,畢竟這些事兒臣也不懂,但兒臣卻知道有一樣東西,如果拿它來修路,不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而且堅若磐石不懼水火,就算是被大水淹沒道路,只要水不太深,仍然可以行走無恙。”李愔再次躬身施禮道。
  “噢?這世上竟然還有這種東西?”李世民也被李愔的話勾起了興趣。下面的房玄齡等人也饒有興趣的看著李愔,他們現在對李愔充滿了好奇,不明白這位出人意料的梁王又要做什么驚人之舉?
  “啟稟父皇,此物名為水泥,是用幾樣十分常見的材料燒制而成,平時如同灰色的面粉,用的時候加水、沙子、碎石攪拌,然后鋪于路上,過幾天就會變成石板一般的水泥路面,硬度與真正的石頭相差無幾,就算是在水中泡上數年也是無礙。”李愔十分滿意眾人的反應,一五一十的將水泥這種新發明講了出來。
  “好,愔兒你盡快制作出來一些樣品,到時我與眾位愛卿一起查驗!”李世民興奮的一拍桌子,雖然還沒有見到實物,但只聽李愔的介紹,李世民已經敏感的察覺到,水泥這種東西出現的重大意義。
  “兒臣遵命!”李愔立刻起身領命。造水泥對于李愔來說,還真不是什么難事,前世他為了生活四處打工,曾經在一個無證的小水泥廠里呆過一個月,后來實在受不了廠里粉塵滿天飛的環境,干一天活頭發上都是水泥塊,洗都洗不掉,所以干滿一個月后直接結錢走人,對于水泥的用料與燒制流程,李愔大部分都還記得,所以對于在大唐制出水泥,他還是十分的有信心的。
  房玄齡等人倒是對水泥不置可否,雖然他們相信李愔不敢在這么大的事情上撒謊,但畢竟還沒有見到實物,不知道水泥的性能到底如何,所以個個都保持沉默的態度。
  接下來李愔向李世民提出,要一些工匠協助自己,但沒想到李世民大筆一揮,直接封李愔為水泥督造使,暫時管理將作監,有權調用將作監所有的人力物力。督造使這個名字倒是好聽,但其實只是一個暫時的官職,在主管官員升遷的史部根本沒有備案,并且也沒有品級,等水泥造出來后就自動解職了。
  李愔欣然領命,然后李世民就將他和李恪就趕出大殿,并且吩咐他馬上去將作監上任,盡量早點將水泥制造出來。
  剛一走出大殿,李恪就一把拉住李愔,臉色焦急的問道:“六弟,你真有把握造出水泥?我們平時胡鬧一些倒不打緊,可是在這些軍國大事上,可千萬不能胡來啊!”
  “呵呵,三哥放心,不就是一個小小的水泥嗎,你看我之前不是制了新式茶葉還有蒸餾酒?”李愔一臉微笑的說道,“別的小弟不敢保證,可要論到制作這些新奇物品上,我敢說整個大唐,絕對沒人能比我強。”
  對于發明這方面來講,李愔絕對是自信滿滿,他可是來自后世,比大唐人多了一千多年的見識,再加上后世四處打工積累的經驗和技術,發明點新東西還不是手到擒來?
  “這……”李恪還是有些遲疑,畢竟這可不是小事,萬一李愔辦不成,到時被有心人抓住不放的話,對李愔可是十分的不利。
  “三哥,要不然你就一直跟著我,看小弟哪里做的不對,幫我指點一下?”李愔看李恪還是不信,只能無奈的說道。
  “如此也好,將作監那里我倒有個熟人,可以幫你介紹一下。”李恪忽然眼睛一亮,想起了一個人,當下十分高興的說道。李愔則是心中大汗,沒想到李恪還真是交流廣闊,什么地方都能有認識的人。
  現在才剛過中午,六月里白天也長,所以時間還早,李恪和李愔就一起趕往將作監。將作監就位于皇城之內,出太極宮過承天門右轉,緊挨著宮墻邊上就是將作監。將作監主管掌土木營造之事,設有大匠二人,從三品;少監二人,從四品下,監中還設有左校、右校、中校、甄官等署,署中設有署令兩人、署丞一人。
  等他們來到將作監的時候,就見將作監的人已經在等候他們了,估計是已經接到李世民的旨意,倒是省了李愔再解釋。
  “將作監大匠宇文護,見過蜀王殿下、梁王殿下!”為首的那個年輕的黑臉官員帶著人行禮道。
  “哈哈~,宇文兄,你我之間就不要玩這些虛禮了!”李愔剛要還禮,卻沒想到李恪卻是上去打了宇文護一拳,神態親密的笑道。
  李愔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李恪認識的熟人竟然是將作監的大匠,怪不得李恪非要為自己介紹,有這位宇文兄協助,他的確能輕松許多。
  “六郞快來,我為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好兄弟宇文護,他的祖父就是前朝建造大師宇文愷,宇文兄家學淵源,在建造上造詣極深,已深得宇文前輩的真傳。”李恪招手拉過李愔,拍著宇文護的肩膀為他介紹道。
  李恪口中的宇文愷可是一個牛人,他出生于武將功臣世家,自幼博覽群書,精熟歷代典章制度和多種工藝技能,親手設計了許多大城的建造,比如長安、洛陽這兩個世界聞名的大城,都是出自他之手,而且還參加京杭大運河的設計,可以說在隋煬帝時期的大型工程,幾乎都有宇文愷的身影在其中。
  “呵呵,早就聽三哥提起宇文兄的大名,可惜一直無緣相見,想不到今日竟然會因為公事相見,改天一定要與宇文兄大醉一場。”李愔也急忙上來套交情,反正李恪又不會揭穿他。
  “梁王殿下客氣了,下官對于殿下才真的是慕名已久,現在整個長安城中,誰不知道李六郞的大名?”宇文護也十分客氣,他與李恪雖然有些交情,但面對初次相見的李愔時,卻仍然不敢太過放肆。
  李愔最喜歡別人夸贊自己,當下對宇文護的印像大好。兩人又相互吹捧了幾句,這才轉入正題。
  “宇文兄,此次父皇派我來燒制水泥,其它事情都好辦,但選派的人手一定要能做到保密,小弟對于將作監不熟悉,所以這點就要有勞宇文兄了。”李愔可不想自己剛搞出水泥的燒制方法,就立刻讓人泄露出去,他還指望著這個掙錢呢。
  “殿下放心,下官一定親自挑選信的過的人手!”宇文護拍著胸脯保證,不過很快又皺著眉頭問道,“不過水泥這種東西我們都沒見過,不知道殿下都需要哪方面的人手和材料,下官也好去準備?”
  李愔微微思索了一下,這才開口說道:“嗯~,不知將作監可有燒制石灰或陶瓷的工匠?水泥的燒制其實很簡單,會燒制石灰或陶瓷的人應該都可以。”
  “呵呵,這兩種工匠監內有許多,分別屬于將作監的右校署和甄官署,下官馬上就能將人找來。”宇文護聽后松了口氣道,他本來還擔心李愔要求的工匠太難找,沒想到水泥的燒制竟然要求這么低?
  “好,另外還請宇文兄準備一些石灰石、粘土、鐵礦渣和石膏,這些都是燒制水泥的材料。”李愔接著再次吩咐道。
  “殿下放心,下官這就去準備,請兩位殿下到廳中稍候!”宇文護不愧是搞技術的出身,典型的一個行動派,聽完李愔的吩咐后立刻動身離開,將李愔和李恪留在他官署的大廳。
  “呵呵,這個宇文兄還是老樣子,做什么事情都是風風火火,一刻也不耽擱。”李恪早就了解宇文護的性格,笑著向李愔說道。
  “宇文兄是個做實事的人,也只有他這樣的人,才能勝任將作監大匠的位置。”李愔倒是對宇文護十分欣賞,這將作監里的工匠種類可比他府上要多的多,以后他要做什么新東西的話,估計少不了和宇文護打交道。
  兩人在廳中坐了一會,感覺有些無聊,李恪是個閑不住的性子,站起來在廳中轉了幾圈,然后很熟練的走到大廳一角,打開一個隱蔽的小門向李愔招手道:“六弟,快來看看將作監制作的新奇玩意,這里面可有不少的好東西!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6
第三十四章 燒制水泥(中)
更新時間2012-10-16 22:04:49  字數:3662

 PS:應書友小樓的要求,今天再上傳一章,話不多說了,老魚還要連夜碼字準備明天的章節。
  李愔好奇的隨李恪進入小門,發現里面竟然別有一番天地,這是一個類似庫房的房間,不過面積卻不大,除了兩排擺放物品的木頭架子外,基本沒什么其它的擺設。
  李愔上前仔細看了看架子上擺放的物品,發現這些東西或精巧或笨拙,有些還是半成品,估計這些都是將作監里匠人制作的東西。忽然李愔的目光被一組陶器吸引,這組陶器是由仕女、馬和駱駝組成,而且這些陶器都是彩色的,無論是人物還是動物,都是生動逼真、色澤艷麗,李愔之所以會注意到它們,是因為前世看過一套唐三彩的圖片,而這組陶器則和圖片上的幾乎一模一樣。
  “這就是傳說中的唐三彩吧,果然名不虛傳!”李愔滿臉癡迷的自言自語道,唐三彩可是后世古董收藏大熱鬧,價格更是高的離譜,甚至能拍出上千萬的高價,如果將這組唐三彩一起拿到后世拍賣,估計絕對是以億計的天價。
  “六弟,你老盯著那堆冥器看什么,也不嫌晦氣?快來看看為兄找到的好東西!”正在李愔的口氣都快要流出來的時候,李愔在架子旁邊舉著一個圓柱狀的物體叫道。
  聽到‘冥器’這兩個字,李愔立刻一陣喪氣,唐三彩的確是用來陪葬用的冥器,而且現在也不值錢,虧他剛才還YY了半天,不過李愔很快又被李恪手中的東西轉移了注意力。
  “這……這不會就是傳說中的煙花吧?”李愔上下打量著手中手臂粗細的竹筒,剛才李恪找到的就是這東西,這個竹筒的上下兩個竹節都保留著,里面也不知放了什么東西,使的竹筒很重,在上面竹節的中間,鉆有一個小孔,一根繩子狀的東西從小孔中穿過,李愔越看越眼熟,這東西和后世過年玩的煙花幾乎沒什么兩樣。
  “沒錯,這就是將作監研制的煙花,不知道效果如何,干脆我們去放一支看看?”李恪興致一上來,誰也攔不住。說完也不管李愔同不同意,抱著幾支煙花就到了前廳。
  “嗤~”隨著李恪點燃了引線,然后飛快后退,不一會的功夫,就見竹筒煙花中先是冒出一陣青煙,緊接著一股紅綠色的火花噴出,大約持續了一分鐘左右的樣子,里面的火藥燃盡之后,這才停了下來。
  “嗯,果然不錯,比去年的煙花要艷麗許多,而且持續的時間也長了些,看來將作監還是下了不少的功夫。”李恪十分滿意的點頭道。
  旁邊的李愔卻撇了撇嘴,眼前這種煙花放在后世,估計連小孩子都不愿意玩,甚至在李愔看來,這根本就不算是真正的煙花,他印像中的煙花,應該是那種用禮炮打上天,然后爆炸開來鋪滿半個天空的焰火,那才是真正的煙花。
  雖然眼前的煙花不值一提,不過也提醒了李愔,火藥可是早在晉朝就出現了,但直到唐朝還只是用在造煙花上,甚至連鞭炮都還沒有出現,更別提應用到戰場上了。火藥的出現可是標志著熱武器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然后一步步代替了冷兵器,直接改變了人類的戰爭形式,這種好東西如果只用來造煙花,那也太敗家了!
  看來有機會得把火藥改良一下了。李愔在心中暗暗打定主意,現在的火藥只能用在造煙花,估計還是配方有問題,達不到火藥的最佳配比,所以威力很小,這點對于李愔倒不是難事,托后世天朝教育系統的福,上中學時李愔就學過火藥的最佳配比。
  正在李愔想著火藥的事,宇文護從廳外走了進來,看到李恪燃放的煙花微微一愣,隨即笑道:“殿下好興致,這種改進的煙花剛送到我這里,還有進一步改進的空間,等做好了一定送給你府上一些。”
  “那就多謝宇文兄了!”李恪也不客氣,大方的還禮道。
  宇文護微微一笑,然后又轉頭對李愔說道:“殿下,人手和材料都已經準備好了,請殿下移步!”
  “宇文兄客氣了,以后你就和我三哥一樣,叫我六郞即可,叫殿下實在太生分了。”李愔走上來笑道。
  “這……”宇文護微微一愣,他的出身可比不上李永、程懷亮那些人,而且與李愔又是第一次見面,叫他六郞實在有些交淺言深。
  “宇文兄你就不要推辭了,六郞和我又不是外人,以后打交道的地方還多的是,整天叫殿下殿下的,你不煩我和六郞也都煩了。”李恪也笑著勸解道。
  “呵呵,即如此,那下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宇文護看李恪和李愔都是一臉真誠,也就不再推辭,“那就請六郞與恪兄隨我來,檢查一下人手與材料,若是沒有問題,那就馬上開始煉制,也好讓六郞盡快交差。”
  “好,宇文兄前面帶路!”李恪和李愔同時說道。
  三人一行穿過了幾院子,一直走到將作監最西邊,緊挨著城墻邊的一個院子。剛一進到這里,李愔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石灰味,而在院子的墻邊,立著幾個土窯,看樣子這個院子以前是用來燒制石灰的。
  “參見兩位殿下!”三人剛一進院子,就見到一個身著淺青色官服的九品小官帶著幫匠人跪下迎接。看唐朝官員的品級,只從官服上就能分辨的出來,其中三品以上著紫色;四品,深緋;五品,淺緋;六品,深綠;七品,淺綠;八品,深青;九品,淺青。
  “都起來吧!”李恪一揮手,很親切的讓他們起來,眾人急忙謝恩。
  宇文護上前指著那個四五十歲的九品小官介紹道:“恪兄、六郞,這位是右校丞白清,煉制石灰一直是由他來負責,白署丞在將作監干了有二十多年了,為人忠實可靠,所以這次水泥的煉制工作,主要由他帶人協助六郞,后面的這些人除了原來石灰匠人外,還有從其它署調來的燒瓷匠人,都是技藝精湛誠實可靠之人。”
  “下官白清,參見兩位殿下!”白清很有眼色,聽宇文護向李愔介紹自己,立刻上前再次行禮。他這九品小官已經做了有二十多年了,一直也沒得到升遷,這次是宇文護抬舉他,將這次天大的機會給了他,如果能協助李愔辦成水泥這件事,功勞絕對少不了他一份,到時說不定他的品級也能往上升一升,所以打定主意一定要抱住李愔這個梁王的大腿。
  李愔打量了一下白清,發現這人雖面色黝黑手腳粗大,如果去掉身上的官服,其實和他身后的那些匠人沒什么兩樣,只是滿是皺紋的臉上長著一雙精明的小眼睛,不時靈活的眨上兩下,顯然是個靈活機巧的性子。
  “嗯,以后就有勞白署丞了!”李愔對這人很滿意,看他的樣子就能猜到是個匠人出身,人也很聰明,這種人做起事才不僅踏實,而且懂的變通,是個可造之才。
  看到李愔對自己如此和顏悅色,白清很是誠惶誠恐,嘴里連說不敢。他一個九品的小官,出身又低,在將作監里的地位也只比普通的匠人高一些,哪里受到過如此禮遇?
  “白署丞,你現在指揮匠人,將石灰石、粘土、礦渣和石膏都磨成粉,然后將石灰石和粘土按5:1的比例混合好,再加上少量的礦渣粉!”李愔看了看宇文護準備的材料,發現都很不錯,于是對身后跟著的白清吩咐道。
  “是,小人這就去辦!”白清聽到李愔吩咐,立刻行動起來,指揮著匠人跑前跑后,看樣子是想在李愔面前好好表現一下。
  材料的粉碎是水泥燒制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揚起的粉塵對人體的傷害極大。李愔又不能離開,結果三人被嗆的咳嗽連連,白清很知機的送上三條濕毛巾,讓他們捂住口鼻,這讓李恪和李愔對白清好感大增。
  不一會的功夫,材料都被磨制成粉,然后在白清的指揮下,將石灰石、礦渣和粘土按李愔說的比例混合好,石膏粉則放在一邊備用,然后將混合好的材料放到石灰窖里煅燒,這道工序根本不用李愔指揮,那些匠人都是經常玩火的,煅燒起來比李愔要要熟練的多。再加上煅燒的時間比較長,李愔和李恪也不能在這里等著,所以下面的工作就要由白清來負責管理和監督了,這就是當官的好處,大部分事都不用親力親為,自然有手下人去干。
  李愔在走之前,又向白清交待了幾點注意事項,白清都用筆一一記下,這種認真的態度讓李愔十分滿意。三人出了燒水泥的院子來到大廳,李愔看了看天色說道:“宇文兄,現在天色還早,今天又多虧你幫忙,不如我們找個地方喝上一場如何?”
  一聽說要喝酒,李恪當然不會反對,極力攛掇著宇文護去,但宇文護卻有些遲疑,一臉難色的推辭道:“按說六郎相請,為兄當然要去,但這幾天與我共同掌管將作監的周大人有事不在,整個將作監都靠為兄一人管理,實在是走不開。”
  宇文護說到這里停了一下,然后笑著指著李愔和李恪又道:“而且今天也實在不是請客吃飯的好時機,別的不說,你們且看一下自己身上,哪里還像是一個親王?”
  李恪和李愔經宇文護這么一提,這才發現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是破破爛爛的,他們上午在酒樓打了一架到現在還沒來的及換衣服,而且還故意撕開了幾個大口子,再加上剛才被粉塵飄的滿身都是,連頭發上都是灰撲撲的,如果不是熟悉的人,還真不敢相信他們是身份尊貴的皇子。
  “哈哈哈~,要不是宇文兄的提醒,我倒沒發現自己竟然如此狼狽,這個樣子估計就是進了酒樓,也會被人當成乞丐趕出來!”李恪看看自己又看看李愔,再后兩人一起大笑起來。
  “即如此,那就不打擾宇文兄了,等來日水泥造好,一定要與宇文兄不醉不歸!”李愔也開口笑道。
  “呵呵,能得六郎相請,為兄可是求之不得,早就聽聞梁王府美酒佳肴無雙,只是一直無緣品嘗,到時一定要喝個痛快。”宇文護笑著說道。別看他身著紫服是從三品的大員,但一來家族實力不顯,二來主持的將作監又不是什么重要的部門,所以上次的五王宴他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好,到時小弟一定準備好酒菜,在府中恭候宇文兄。”李愔說完一拱手,這才和李恪結伴離開。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6
第三十五章 燒制水泥(下)
更新時間2012-10-17 20:32:44  字數:3324

 第二天上午,李愔剛吃過早飯,白清就跑到梁王府上求見,李愔急忙召他進來。
  不過一會的功夫,只見滿身灰塵的白清從廳外小跑進來,頂著兩只紅通通的眼睛當頭就拜:“下官白清,參見梁王殿下。”
  “嗯,起來吧!”李愔品了品茶笑道,“看你來的如此急迫,想必是昨天的水泥已經煅燒好了吧?”
  “殿下英明,昨天我和匠人們忙了一夜,終于將水泥煅燒完畢,果然如殿下所說,得到的是一種灰色的粉末,正想請殿下前去一觀!”白清十分興奮的回答。
  “好!”李愔一拍桌子,站起來就跟白清去了將作監,在路上時還特意讓他與自己同乘,結果把年近半百的白清感動的熱淚盈眶,一路上不停的訴說著自己的感激與仰慕之情,日后一定唯李愔的馬首是瞻。
  還是昨天的燒石灰的院子,只不過在院子中間的一塊席子上,卻堆著一堆十分不起眼的灰色粉末。李愔快步走上前去,伸手抓起一點搓了搓:嗯,手感不錯,和后世的水泥基本沒什么區別。
  “殿下,這水泥煅燒的是否可用?”旁邊的白清一臉緊張的問道,雖然燒出來的水泥和李愔描述的基本一樣,但他心里還是沒底,生怕哪里疏忽了導致水泥不能用。
  “嗯,干的不錯,這水泥煅燒的極好!”李愔看白清和周圍的匠人都是一臉緊張的樣子,不禁失聲笑道,看來他們把水泥想的太復雜了,其實這東西賤的很,隨便找個人告訴他制造的方法,就能搞出能用的水泥來,更別說這些經驗豐富的匠人了?
  聽到李愔的夸獎,白清等人這才松了口氣,這可是李世民親自交待下來的事,雖然做不成有李愔頂著,但他們這些主要辦事的匠人也免不了受牽連,最少也會罰上半個月的俸祿。
  其實這還不算是真正的水泥,因為還差最后一道工序。李愔讓人將昨天磨好的石膏粉取來,然后按比例加入大概有百分之三的石膏粉調均,加石膏主要是為了延緩水泥的硬化速度,以便于之后的施工。直到這時大唐第一批水泥才算是真正的制成功。
  “白清,你讓人去準備水、沙子和碎石,地面上再挖一個五尺見方的池子,深度不要超過半尺。”水泥雖然制好了,但還不是獻給自己老爹的時候,最少也要試驗一下,看看效果如何,至少要做到心中有底。
  白清聽到李愔的吩咐,立刻帶人行動起來,挖坑的挖坑、挑水的挑水,不一會的功夫,就全都準備好了。白清和那些匠人都只是接到上頭的命令,要協助李愔燒制水泥,但至于是水泥是干什么用的,他們卻根本就不知道,昨天李愔來的時候也沒說,他們當然也不敢問。現在看李愔的架勢,肯定是要試驗一下水泥的效果,所以這些工匠一個個伸長了腦袋等著看,畢竟好奇心人人都有。
  李愔指揮著匠人,將沙石和水泥用水調全成漿,然后傾倒進地面上的方坑內,為了增加制成的混凝土強度,李愔還特意減少了沙石的比例,要不是水泥太少,李愔甚至都想不加沙石,直接做成純水泥板。
  水泥漿倒進坑里后,李愔讓人用木板將上面壓平,然后又鋪上一層稻草,并叮囑白清要不時撒水,這樣做出來的混凝土才不會開裂,白清依然十分認真一一用筆記下。
  等這混凝土真正干了通用,估計最少也要一個星期,這七天也不能讓匠人們干等著。于是李愔吩咐白清,讓匠人這幾天全力燒制石灰,并且還交給他一個比較挑戰耐心的任務,那就是讓他將水泥與沙石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然后像他剛才那種做成混凝土板,做出個比較,找到一個最佳配比。
  白清自然是欣然領命,李愔能將如此重要的事交給他,足見對自己的信任,而且這事也沒什么難度,只要花費點心思,任何人都能做了,顯然是李愔白送給他的功勞,想通了這一點,更讓白清對李愔感激莫名。
  交待完事情后,就沒李愔的什么事了。不過既然已經進了皇城,李愔也沒急著回府,先去找到李世民稟報了一下水泥制作的進度,聽到水泥已經制成,現在正在試驗效果,李世民大喜,拍著李愔的肩膀直叫好,若不是李愔攔著,估計李世民現在就會跑去欣賞那池爛泥般的水泥漿。
  搞定了老爹之后,李愔又去望云殿看望楊妃,結果這次是自投羅網,楊妃對李愔在五王宴上,對蕭文心當眾‘表白’的事十分不滿,拎著他的耳朵教訓了半天,最后好不容易才找到個機會逃出來。
  七天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這七天里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件是吐蕃大使出言侮及皇家,被金吾衛抓住,本應處以極刑,但念在兩國交好,所以只殺了吐蕃大使的幾個隨從,至于大使祿東贊本人,則被判重打五十大板,并囚禁兩年以示懲戒。而且太宗李世民還寫了一封措辭嚴厲的信給吐蕃贊普,語氣十分強硬的訓斥了他一頓。同時又派大將牛進達,率精兵三萬進入劍南道,嚴密監控吐蕃人的一舉一動。
  第二件事就是李愔和李道宗、李孝恭等五人合次開辦的釀酒作坊,已經正式開工釀酒了。本來釀酒作坊最快也要到月底才能開工,但李愔既然把水泥搞出來了,所以他就讓作坊里的建設一切從簡,房屋道路之類的暫時將就一下,等水泥出來了全換成水泥的,那可比磚石土木結構要結實的多。
  將作監那個燒水泥的院子,正式被宇文護劃出來做水泥作坊,由白清全權負責,白清每天早上都會到李愔府上,稟報水泥作坊的一切事宜,當然水泥的凝結情況更是匯報的重點,今天天還沒亮呢,白清就來稟報說,那些水泥終于凝結成堅固耐用的混凝土了。
  李愔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從床上崩了起來,以最快的速度穿好衣服,到前廳找到白清,兩一起來到了將作監。
  水泥作坊的院子里,除了李愔親自監制的那塊水泥板外,還有后來白清指揮人制作的水泥板,其中有幾塊也都差不多干了。其中第一塊水泥板前已經圍滿了工匠,眾人不時用手摸著水泥板,小聲的討論著什么。
  “快點讓開,殿下來了!”這些工匠的注意力被身下的水泥板吸引,竟然都沒有注意到李愔和白清的到來,直接白清出口提醒,這讓趕緊讓開了一條道路。
  李愔對眾工匠笑著點了點頭,這才快步走到水泥板前,上面的稻草已經被人清掃干凈,露出一塊十分平整的水泥板。李愔用腳踩了踩,發現果然已經凝結。
  “來人,把水泥板挖出來!”李愔興奮的命令道。立刻有早就準備好的工匠上前挖掘,不一會的功夫,一塊半尺厚的水泥板被挖了出來,并被工匠們用棍子支撐著立了起來。
  “殿下,這水泥真是一件奇物,誰能想到,只是用幾樣常見的材料煅燒后,竟然能將碎石和沙子粘合起來,而且堅硬無比,就算比不上大理石,估計也相差無幾。”白清用手指敲著水泥板,一臉贊嘆的說道。
  “嗯,堅不堅硬,還要試過才知道,去拿把大鐵錘來!”李愔可不會被這水泥板的表象迷惑,他相信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想知道水泥板是不是堅固?很簡單,用鐵錘砸幾下就知道了。
  不一會的功夫,一個工匠就拿來一把大錘,錘頭足足有半個西瓜大小,李愔拿過來試試了,感覺還行,然后掄起來狠狠的砸到水泥板上。
  “呯~”隨著一聲悶響,李愔只感覺雙手震的發麻,手臂也是隱隱作痛,再看被砸的水泥板,卻只是飛出幾片碎屑,砸出一個淺淺的凹痕而已。
  “嘶~,竟然如此堅固!”周圍的匠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同聲贊嘆道。
  李愔接著又砸了幾下,最后震的自己雙臂都沒有知覺了,這才停了下來,水泥板上雖然留下被砸的痕跡,但對于厚達半尺水泥板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呵呵,質量不錯!”李愔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塊水泥板的質量,幾乎和后世通用水泥制成的板子也差不了多少,當然這主要是匠人們把材料打磨的都很細,從煅燒到之后的硬化都十分用心,如果以后要大規模生產的話,沒有后世機械的幫助,估計質量會下降一些,但也足夠滿足大唐現階段的需要了。
  “這全都是大人指揮有方,才能制出水泥這種奇物!”白清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拍李愔馬屁的機會,看李愔如此高興,立刻湊趣上來奉承道。
  “哈哈哈~,我只是動動嘴,若沒有白清你和眾位匠人的幫助,哪里能造的出水泥?你們都在這里等著,我現在就去請父皇來一觀,并順便幫大家請功!”李愔笑著拍了拍白清的肩膀夸贊道。
  白清和身后的匠人聽了李愔的話,個個高興的臉都快笑出花了,白清本想還謙虛幾句,李愔卻已經轉身準備離開,不過他剛走到門口,忽然又轉身對白清說道:“別忘了把宇文兄請來,這里的功勞也有他一份。”
  白清心中一驚,立刻答應一聲,看著李愔離開后,他立刻小跑著去請宇文護,同時心中也在慶幸,若不是李愔提醒,他還真忘了請宇文護,宇文護可是白清的頂頭上司,而且他們這些人也都是宇文護挑選的,所以論功勞當然也少不了他一份。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6
第三十六章 巧遇牛人
更新時間2012-10-18 19:08:11  字數:3777

 李愔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太極殿,現在天剛剛亮,正是李世民上朝的時候,到了太極殿后,李愔本想直接闖進去,卻被守門的千牛衛攔了下來,領頭的中郎將是個精悍干瘦的中年人,無論李愔怎么說,就是黑著臉死活不讓進,李愔沒辦法,只能讓人先進去稟報,自己在外面等李世民召見。
  估計里面正在議什么重要的事,稟報的人一直沒見出來。李愔在外面等的無聊,和那個千牛衛中郎將大眼瞪小眼看了半天。李愔忽然發現對方有點意思,面對自己這個親王竟然毫無懼色,又看他面生,于是開口問道:“不知將軍如何稱呼?”
  “啟稟殿下,末將乃千牛衛中郎將蘇定方,若是殿下不滿,可去大將軍那里告某一狀!”蘇定方硬梆梆的說道,他以為李愔對自己攔著他不讓進殿的事心生怨恨,想問清楚自己的姓名,以便日后報復,所以才會如此回答。
  “呵呵,蘇將軍誤會了……”李愔看對方誤解了自己的意思,笑著開口解釋,但忽然間腦子中靈光閃現,‘蘇定方’這三個字如同彗星般從腦海中劃過,讓他一下子想起了一個初唐大名鼎鼎的人物,李愔一激動,上前抓住對方的雙手問道:“蘇定方?可是那個率兩百騎,馬踏頡利可汗大營的蘇定方?”
  蘇定方也是一愣,沒想到李愔聽到自己的名字后,竟然會有這么大的反應,而且竟然還知道自己最得意的那一戰,當下臉色轉為緩和說道:“啟稟殿下,正是末將。”
  “哎呀~,失敬失敬,沒想到在這里遇到了定方兄,不知定方兄家住哪里,改日小弟一定登門拜訪?”李愔一幅挖到寶的表情,十分親熱的和蘇定方套近乎。
  這位蘇定方可不簡單,別看現在只是一個小小中郎將,可是在李治登基后,蘇定方這顆明珠終于洗脫沙塵,開始大放異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其先后滅三國、擒三主的非凡戰績,而且更讓人驚嘆的事,那時的蘇定方竟然已經六十多歲了,以花甲之年還能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代表了。當然同一時期還有另外一個和他經歷十分相似的牛人,也是在六十歲后開始發跡,不過那人是文官出身,現在估計還在做小史。
  “呃~,殿下……”蘇定方被李愔的熱情搞的渾身不自在,張著嘴也不知道說什么好,同時心中也有些愧疚,人家梁王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種小心眼,剛才那點事更是沒放在心上,現在竟然還要親自登門拜訪,這讓蘇定方心中有些莫名的感動。
  “殿下,陛下召見,請殿下進殿!”正在這時,剛才進去稟報的小黃門從殿中出來,向李愔施了一禮說道,剛好給蘇定方解了圍。
  “真不湊巧!”李愔低聲咕噥了一聲,他還想借這個機會與蘇定方多拉拉關系呢,可現在卻不是好時機,只能轉頭對蘇定方說道:“定方兄,今日我還有要事在身,既然已經知道你在千牛衛任職,來日定來與你把酒言歡!”
  “殿下客氣了,末將到時一定恭候殿下,現在還是正事要緊。”蘇定方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說道,他和李愔只是初次相見,卻沒想到李愔如此熱情,這讓他一時間搞不清頭腦,正盼著李愔能快點離開,他也能有時間理一理。
  李愔向蘇定方一抱拳,這才轉身進入大殿。殿中文武群臣都在,文官以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為首,武將則以李靖為首,本來還有一個李孝恭與李靖同列為武將之首,但為了避嫌,李孝恭早早閑賦在家,幾乎從來沒有上過朝。
  “兒臣李愔,參見父皇!”李愔在文武群臣疑惑的目光下,快步走上前去道。
  “呵呵,朕還是第一次見六郎起的這么早,看你滿面紅光的樣子,估計是那個水泥已經完成了吧?”李世民也一直關注著水泥的事呢,剛才聽到李愔求見,他算算日子,剛好和李愔估計的時間差不多,立刻就猜到了他的來意。
  “父皇英明,現在水泥板已經制成,剛才兒臣用大鐵錘砸了幾個,震的雙臂發麻也只是留下幾個淺印子。”被自己的老爹開玩笑,讓李愔感覺一陣溫馨,不過他也沒忘正事,立刻將之前自己試驗的事講了出來。
  “好!剛好列位臣工都在,大家隨朕一起去看一看!”李世民都等了好幾天了,現在一聽水泥已經試驗成功,當下就坐不住了,站起來就想馬上去看。
  “陛下,朝堂之上政務要緊,現在正在商議劍南修路之事,怎可中途被一些不相干的事打斷?”正在這時,老頑固孔穎達站出來勸阻道,上次李愔進獻水泥時,他并不在場,再加上李愔做水泥的事又沒有大肆宣揚,所以孔穎達并不知道水泥是做什么用的。
  李愔一聽,心中暗叫真巧,沒想到今天朝堂上竟然也在商議修路的事,自己還真是好運氣。
  李世民卻是一笑道:“孔卿誤會了,水泥可不是什么不相干的事物,此物朕有大用,到時你一見便知。”說完也不理孔穎達,跟著李愔急匆匆的趕向將作監,孔穎達無奈,只能跟著文武百官一起跟在后面。
  一行人亂糟糟的趕到水泥作坊,把白清這個九品小官嚇的兩眼發直,人家大部分穿的都是緋袍,甚至還有不少穿紫袍的,自己這個穿綠袍的在人堆里一站,怎么看怎么扎眼。
  “微臣宇文護,恭迎圣駕!”幸好這時宇文護已經來了,所以倒不用白清這個九品小官出面。宇文護雖然是從三品,也算是朝廷大員,他這個將作監大匠職位特殊,并不像一般的朝臣那樣要天天上朝,只是偶而用到將作監時,李世民才會召見他。
  “愛卿平身!”李世民剛一進院子,就看到了那塊立著的水泥板,讓宇文護起來后,他徑直走到水泥板前轉了幾圈,并且還伸手摸了摸,這水泥板看起來和石頭差不多,但摸起來卻比一般的石頭粗糙的多。
  李愔向白清一招手,白清立刻會意,從放水泥的庫房里提出一桶水泥粉交給李愔,李愔提著水泥上前說道:“父皇請看,這就是煅燒好的水泥,除了顏色外,看起來和面粉一樣,用的時候只要將水調和倒入模具,陰干之后就能成為堅固無比的水泥板,當然為了節約成本,一般都要加與一些碎石和沙子,只要比例合適并且攪拌均勻,凝結之后的強度并不會降低。”
  李愔指著水泥侃侃而談,房玄齡等人雖然早就知道水泥的事,但今天親眼看到實物后,仍然感到十分的驚異,而孔穎達等人雖然迂腐,但這時也明白過來了,根據李愔介紹的水泥特性,他們也能猜出來肯定有修路大有關系,只不過讓他們奇怪的是,如此重要的事,為什么要讓李愔這個不受重視的皇子來負責?
  李愔將李世民等人引到一個剛攪拌好的水泥池邊說道:“父皇請看,這就是加碎石和沙子攪拌而成的水泥,等到陰干之后,就成了這些堅硬無比的水泥板。”李愔說著又指揮匠人,將地上有幾塊也差不多干了的水泥板挖了出來。
  “這水泥的確奇妙,誰能想到這面粉似的東西,加水和沙石之后,竟然變的像石頭一樣。”李世民手里抓著一把水泥粉末,一臉贊嘆的說道。
  李愔看李世民情緒高昂,于是把地上的大鐵錘拿起來笑道:“父皇,可有興趣砸兩錘,試一試這水泥板的硬度?”
  “哈哈~,好,今天就讓朕也活動一下筋骨,想當年朕也是勇冠三軍,雙膀一絞,最少也有數百斤的力氣?”李世民看兒子如此湊趣,當下也是興致大起,接過鐵錘試了試,然后掄起來狠狠的砸在石板上。
  “呯~”李世民的力量雖比未成年的李愔大的多,可惜對上半尺厚的水泥板也是無用,除了飛濺的碎片多了些,印子也深一點外,水泥板根本沒什么大的損壞。
  “咦~,這東西不光看著像石頭,甚至硬度也不比真正的石頭差。”李世民也是十分的驚訝,他實在想不通,為什么這面粉一下樣的東西,加了水和沙石之后,竟然真變成如石頭一般堅硬?
  “陛下,老臣也有些手癢,讓老夫也試試看!”最喜歡湊熱鬧的程咬金看這水泥板如此神奇,也忍不住想親手試試,他是大唐有名的勇將,功勞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如果只論力量,他可比李世民要強的多了。
  “好,知節你也來試試。”李世民也想看看這水泥板到底有多硬,于是立刻答應。
  程咬金沒用李世民手里的那柄鐵錘,而是讓匠人又給他找了一個最大號的錘子,光錘頭就足有西瓜大小,錘柄則有成年人的手臂粗細,一般人還真拎不動它,真不知道這么大的錘子以前是干什么用的?
  “呸~呸~”程咬金向兩只手上吐了口唾沫,這才緩緩的將錘子掄到頭頂,然后在周圍文武百官的注目下,用盡全身的力量砸了下去。
  “轟~”李愔只聽得一聲巨響,就好像是有顆炸彈在耳邊爆炸一般,將腦子震的‘嗡嗡’作響,同是水泥的碎片飛濺,有不少離的近的人躲閃不及,反應快的用寬大的袖子擋住臉,反應慢的則被水泥碎片臉上生疼,脾氣差的直接就當場開罵,可惜程咬金臉皮厚的很,根本沒把眾人的怒罵放在心上。
  等到灰塵散去,再看被程咬金砸的石板,眾人驚訝的發現,那柄超大號鐵錘的錘頭竟然嵌到了水泥板里,水泥板的表面以錘頭為中心,向內陷下一個大坑,不過即便是這樣,水泥板依然沒有碎裂,這可比不少石頭都要堅硬了。
  “陛下,此物有大用,若是用來修筑城池,不僅快捷方便,而且比磚石所建還要堅固數倍,真乃上天賜于我大唐的一大利器!”從開始就一直默默看李愔表演的李靖,這時忽然站出來說道,軍神就是軍神,李愔還沒有說,他就已經看到了水泥的軍事價值。
  李世民聽后眼睛一亮,他本以為這水泥只是用來筑路的,但經李靖這么一提醒,水泥應該還有其它重要的用途,李愔這渾小子真是長大了,給自己帶來不少的驚喜。
  “陛下,若是用此物筑路,那么劍南便再無交通之苦,即便有事,大軍朝發夕至,可一舉蕩平禍亂,若是能將全國道路都換成水泥路,到時交通發達貨運流暢,百業也隨之繁榮,我大唐也能更加興盛,因此臣請陛下恩準,就算花上數年甚至數十年時間,也一定要將水泥路修建起來。”房玄齡不愧是大唐的文官之首,眼光之長遠,非它人所能及,一下子就看到交通的重要性。
  聽到李靖和房玄齡的話后,下面的文武百官也都是議論紛紛,贊嘆的有之,沉吟不決的有之,但不管態度如何,他們也都知道,這水泥絕對是個利國利民的好東西。
  “殿下,老臣有一事想要請教一下?”就在這時,一個李愔最不喜歡聽到的聲音向他問道。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7
第三十七章 修路的深層原因
更新時間2012-10-19 18:50:30  字數:3785

 “哦?長孫大人請講!”雖然很討厭這個陰人,但李愔卻不得不接下對方的問話。李世民和文武官員也都看向兩人。
  “這水泥的確神妙,但不知造價幾何?”長孫無忌微微一笑,一下子就問到了關鍵。剛才還在興奮的李世民等人也都冷靜下來,一臉緊張的看向李愔,這水泥好是好,可好東西一般都是很貴的,如果水泥的造價過高,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李愔微微一笑,作為一個后世人,哪會不知道貨物性價比的重要性,雖然他不了解水泥的材料和人工費用,但白清這個主事人卻一清二楚,所以李愔向白清一招手,然后說道:“長孫大人問的好,水泥的燒制方法雖然是我提供的,但具體操作卻是由白署丞來做的,所以還是由他向大家介紹一下。”孔穎達等人聽到水泥竟然是李愔發明的,心中都是遲疑不定,怪不得這件事由李愔來負責。
  白清激動的腿都在打哆嗦,顫顫巍巍走到場中,向李世民和百官行禮道:“將作監署丞白清,拜見吾皇萬歲,參見各位大人。”
  “快快平身,這水泥造價幾何?”李世民有些急切的問道。
  “啟稟陛下,這水泥用到的材料都很普通,價格也都很便宜,只是煅燒時很費木炭,耗費都在燃料上。”說這里時,白清用手指了一下那塊立著的水泥板道,“如這塊水泥板,用到的水泥再加上沙石,造價大概在十五文左右。”
  “十五文?”李世民眉頭一皺,這個價格可不低啊,要知道現在的糧價也不過五文錢一斗,如果要修一條從長安到洛陽的水泥大道,大概估算一下,最少也要四五百萬貫!而大唐一年的稅收才有多少,修幾條水泥路就全都沒了。
  “父皇,白署丞說的只是現在的造價,如果以后大規模燒制水泥的話,成本可以進一步降低,兒臣估計絕對不會超過十文,而且隨著以后工藝的改進,價格還有下降的空間。”李愔上前一步保證道,他的話也立刻得到了白清的贊同。
  “若是能瘵價格壓到十文之下,我大唐就算是拼著虧空,也要將道路修建起來,這可是保我大唐萬世永存的圣舉啊!”房玄齡一聽,再也忍不住了,無比激動的站出來說道。
  聽房玄齡這么一說,不少目光長遠的官員也紛紛贊同,上前請李世民下旨,由工部負責擴大水泥的生產。有些性格謹慎的大臣也沒有反對,只是提出可以先試修幾條路看看效果,如果可行的話,再大肆修建也不遲。
  李世民也很為難,國庫里本來就不是很富裕,他心里又一直想找機會征伐高句麗,吐蕃那邊也不太平,不知什么時候就會爆發大戰,大唐雖然家大業大,但處處都要用到錢。他又何嘗看不到道路的重要性?可要是大唐拼著幾年的虧空修路,到時可就什么事都做不了了,而且大唐對外也要采取守勢,這對于一個野心極強的帝王來說,的確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
  思量了好長時間,李世民也沒下定決心,最后只是說道:“水泥是一定要擴大生產的,道路也一定要修,不過這個花費還是太大,容朕考慮幾天再說吧!”
  李世民說完之后直接就散了朝,這次也沒叫什么人留下,徑直乘御駕回宮了。下面的文武官員也都散了,不過有些好奇心重的人還不舍得走,圍著水泥作坊想看看水泥的生產過程,可是出于保密的原因,都被李愔出面請了出去。
  一般官員倒也好辦,李愔上前一說人家也就出去了,有些甚至根本不用李愔親自去請,聽說水泥作坊要保密,立刻很自覺的出去了。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眼色,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這個人竟然不是程咬金那種潑貨,而是一個身著紫服的三品文官。
  李愔從剛開始就注意到這個人了,而且他與對方也認識,只是礙于情面,他不好意思上去趕人。本以為憑這個人的身份,看到自己在這邊趕人,會很自覺的離開的,但沒想到的是,直到其它官員都離開了水泥作坊,這個人還是笑瞇瞇的站在那里。
  李愔無奈,只能硬著頭皮走上前去,一躬到地這才說道:“小侄參見房伯父!”別看李愔貴為皇子,但房玄齡卻是和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老人,私下里李世民都是和他們平輩論交,所以只要不是正式場合,李愔對房玄齡這些老臣都是以長輩稱呼。
  “呵呵,六郞是來趕老夫出去的?”房玄齡一笑道。
  李愔卻在心中腹誹,既然你都知道,那為什么還如此不知趣?可是這些也只不過能在心里想想,他可不敢當面說出來。
  “房伯父言重了,這里對別人來說當然是保密的,可對您老人家當然用不著。”李愔口不對心的笑道。
  “行了,梁王殿下就不要在我面前耍你那些小花招了。”李愔的那點小心思,怎么可能瞞的過他這個官場老狐貍的雙眼?他之所以留在這里,當然是有事要找他,李愔也隱隱約約猜到了這一點。
  房玄齡斟酌了一下,然后又說道。“梁王殿下對修路之事如何看?”
  李愔卻是一愣,沒想到房玄齡留下來就是問修路的事,這可和水泥不是一個性質,水泥再怎么說也只是一個利國利民的新東西,他獻上去只有功而沒有過,但修路就不同了,這可是關系到大唐根基的政事,他這個皇子沒有李世民的允許,是不能妄議朝政的。房玄齡在朝堂上打滾這么多年,不會連這個也不清楚,那么他這么問自己到底是什么意思?
  李愔一時猜不透房玄齡打的什么主意,幸好他反應快,愣了一下急忙笑道:“房伯父你這可問錯人了,我一個閑散之人,哪里懂得朝堂之事?”
  房玄齡炯炯有神的雙眼一直觀察著李愔的一舉一動,看到李愔反應如此之快,心中也是暗暗贊賞。做為大唐的丞相,觀人之術可是為官的基礎,從上次小學李愔背三字經開始,房玄齡就已經注意到了李愔,經過這段時間直接或間接的接觸,房玄齡可以斷定,在太宗諸子之中,如果論才能與聰慧,幾乎無人能及的上李愔。
  可惜,李愔和李恪這兩個最出色的皇子,身上卻流著兩朝皇家血脈,這就注定他們與大唐的皇位無緣!房玄齡想到這里,心中也是暗嘆一聲,李世民雖然還年輕,太子也早早選定,但這幾年太子的表現卻讓許多大臣不滿,李世民心中也動了易儲的念頭,房玄齡做為李世民手下最重要的謀士之一,當然也為這個問題煩惱。
  想到這些煩心事,房玄齡情緒有些低落,也就無心再和李愔轉圈子,于是開門見山道:“六郎,這次我是有要事和你商量,你也別有那么多的顧及,怎么想的就怎么說,你稱我一聲伯父,那今天老夫就賣個老,咱們就當是長輩和晚輩聊天,你看如何?”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李愔還能說什么,而且自己與房玄齡無怨無仇,以他當朝第一人的身份,也用著對自己耍什么陰謀手段,于是李愔也就不再打哈哈,轉而正色說道:“既然伯父這么說,那小子就說一下自己的淺見。”
  李愔說到這里頓了一頓,看房玄齡聽的認真,于是接下去說道:“修路當然是百年大計,道路的重要性小侄也就不多說了,以伯父多年為官的經驗,想必看的比任何人的都清楚,所以小倒認為,這路是一定要修的,但這路不是一兩天就能修起來的,所以不能急于一時,可以在劍南或其它重要之地,先修幾條主干道試行,等時機成熟之后,再大肆修建不遲。”
  李愔話說的很婉轉,剛才房玄齡對修路可是十分熱心的,態度也十分的激進,甚至說要拼著幾年虧空也要將路修起來。當然李愔就有些奇怪,按說以房玄齡的穩重,應該不會如此激進才是,更加奇怪的是,他這一說法竟然還得到不少人的支持。
  “呵呵,看來賢侄是覺得老夫太過激進了一些吧?”房玄齡當然聽出李愔的話外之音,卻也絲毫不生氣,反而微笑說道。
  “小侄不敢!”李愔急忙躬身施禮,嘴上雖然說不敢,但意思卻剛好相反。
  “唉!其實老夫又何嘗不知道這事急不來,但為了我大唐社稷,我卻又不得不急啊!”房玄齡忽然長嘆一聲,說出一句讓李愔感到無比震驚的話。
  “伯父此話怎講?”李愔震驚過后,卻又是一頭的霧水,現在才是貞觀十年,正是國家強盛百業興旺的時候,甚至被后人稱之為‘貞觀之治’,是歷史上有名的盛世之一,歷史上也沒聽說有什么事情能威脅到大唐的江山社稷啊?
  “六郎可知陛下之志?”房玄齡沒有回答李愔的問題,反而又問了一個讓李愔摸不到頭腦的問題。
  “這……”李愔遲疑了一下,他忽然發現,雖說自己是李世民的兒子,可要是論對李世民的了解,還真比不上房玄齡,畢竟人家可是皇帝老爹手下的頭號重臣,自己這個皇子十天半月還不見李世民一面,而房玄齡幾乎天天和他在一起議事。
  “陛下乃一代雄主,與秦皇漢武相比亦毫不遜色!”房玄齡說到這里,語氣轉為高亢,“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在有生之年,將大唐周邊所有強敵掃平,為你們這些后輩留下一個太平盛世,現在突厥已滅,北方草原亂成一團,吐谷渾也已被平定,只剩下東南的高句麗還未征服,雖然這兩年吐蕃日漸強盛,但在太宗陛下心中,最想征服的還是高句麗,當年高句麗趁著中原內亂,占據了遼東,前隋煬帝幾次征伐,卻都是無功而返,反而使得數十萬大漢兒郎戰死遼東,每每講到此處,陛下都為之扼腕嘆息……”
  房玄齡不愧是大唐丞相,對李世民的想法十分清楚,在他的解說下,李愔也明白了房玄齡迫切想要修路的原因。原來這段時間大唐外無強敵,國內也十分安穩,李世民也動了征伐高句麗的心思,房玄齡和李靖雖然全都反對,但卻無法改變李世民做下的決定。
  正當房玄齡感到無計可施的時候,李愔忽然發明了水泥,這讓房玄齡靈機一動,想到如果大肆修建全國道路,肯定會耗費大量錢財,就算是大唐的國庫也拿不出多余錢糧支撐大規模的征戰,這不但可以極大的改善大唐的交通狀況,而且還能拖延征伐高句麗的時間,可謂是一舉兩得。畢竟修路可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再加上修完路積蓄實力的時間,這一下七八年的時間就過去了,到時說不定李世民已經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正是有此打算,所以他才如此積極的贊成修路。
  政治果然是世界上最復雜的事,搞政治的人更是沒有一個簡單人物!聽完房玄齡的解說后,李愔心中不禁哀嘆道,本來一件挺簡單的事,可一到房玄齡這些人手中,卻又變得無比復雜,誰能想到修個路竟然還牽扯到征伐高句麗的事?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7
第三十八章 兩頭受堵的李愔
更新時間2012-10-20 19:15:52  字數:2979

 “伯父所言小侄聽明白了,可……可這和我有什么關系?”房玄齡極力主張修路的原因李愔是明白了,可房玄齡為什么要對他說這些,水泥是他發明的沒錯,但方法已經教給了將作監這些人,以后怎么用就沒他什么事了。
  “呵呵,修路之事因水泥而起,水泥又是殿下發明的,怎么能說這件事和你沒有關系?”房玄齡笑道,李愔剛要辯解,又聽他接著說道,“陛下雖一心想要征伐高句麗,但之前我與百官的勸阻,也不是沒有一點的效果,現在又有了修路這一正當理由,陛下就算是心有不甘,可也不得不慎重衡量兩件事的得失,以我對陛下的了解,他肯定會再次召見我們這些心腹大臣商議,而殿下做為水泥的發明者,也一定會被叫去參加,現在你可明白了?”
  “噢,原來是這樣!”李愔恍然大悟,搞了半天房玄齡是來當說客的,“房伯父是想侄兒在那天,與您以及各位大臣統一口徑,一起勸誡父皇,讓他打消征伐高句麗的念頭,不知小侄說的可對?”
  “哈哈哈~,六郎果然聰慧!”房玄齡大笑道,他費了這么多的口舌,其實就是想說服李愔站在他們這一邊。
  “呵呵,其實房伯父不用轉這么大的圈子,小侄對于現在就對高句麗用兵的事,也是不贊成的,畢竟現在時機未到,我大唐周邊也不太平,為了一個小國而大動干戈,實在是得不償失。”李愔微笑道,對于李世民的高句麗情結,李愔倒是有一些了解,他記得在原來歷史上,李世民舉全國之兵征伐高麗,雖然前期順利的收復了遼東,但后來卻被一個小城擋住了腳步,最后不得不黯然退兵,根本沒有達到自己的戰略目地,一直到李治當政的時候,大唐第二次征討高句麗,這才一舉滅亡這個給中原帶來無窮麻煩的小國。
  不過李愔記得,老李同志征伐高句麗是貞觀后期的事,現在才貞觀十年,也就是說歷史上這次老李同志并沒能去攻打高句麗,估計還是和房玄齡他們這些人的勸誡有關。
  “沒想到六郎你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見識,真乃我大唐之福啊!”房玄齡有些驚訝的說道,李愔同意站在自己這邊他并不意外,讓他意外的是李愔竟然能看到,現在不是征伐高句麗的時機,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能有這種戰略眼光,這可比絕大部分朝臣看的還要明白。
  “哈哈~,房伯父謬贊了!”李愔最喜歡聽別人夸自己,更何況夸他的還是大唐的丞相,更讓他高興的差點連北都找不到了。
  正事談完了,好不容易房玄齡能求到自己,李愔仗著這點人情,向房玄齡為房遺愛求了個情。上次房遺愛和他們一起暴打吐蕃大使,他可是瞞著房玄齡偷跑去的,因為房玄齡向來反對兒子和程懷亮那幫武將之后走的太近,再加上后來闖下了那么大的禍,雖然錯不在李愔他們,而且房遺愛也不是主謀,但房玄齡卻不管這些,不尊父言和打架斗毆兩罪并罰,聽說現在被禁足在家里抄論語,一直要抄到房玄齡的氣消了為止。李愔和程懷亮他們聽說之后,都在心中為房遺愛默哀,真不知道他上輩子作了什么孽,遇上這么一個又臭又硬的老爹?
  房玄齡的氣雖然還沒消,但看李愔為兒子求情,自己又剛欠他一個人情,于是也就答應解除房遺愛的禁足。其實作為一個父親,看到如此出色的李愔能開口為兒子求情,他心中也有些異樣的歡喜,房遺愛是他最疼愛,操心也最多的兒子,如果他能和李愔交好,倒不失是一件好事,所以他才會如此輕易的答應。
  房玄齡果然是信人,下午房遺愛就被他放了出來。這位綠帽兄出來第一件事就是找李愔道謝,經過上次打架的事,讓李愔看到了綠帽兄的勇猛,心中也有結交的意思,于是一看他出來,立刻招朋喚友為他接風,將上次一起打架的人都請來了,在他的梁王府擺下宴席,一幫紈绔子弟吃吃喝喝玩玩鬧鬧一直到半夜。
  第二天早上李愔睡的正香的時候,宮里卻來人宣他進宮,昨天李愔喝了不少酒,睡的又那晚,所以無論文兒怎么叫,他就是不醒。文兒雖然心疼李愔,但又不敢耽擱,急忙讓人將李愔抬上馬車,自己在車上服侍李愔穿衣。
  進了宮之后,李愔迷迷糊糊的跟著引路的小太監去兩儀殿,剛走到門口,就聽見李世民在殿內在大聲咆哮,嚇的他渾身一哆嗦,腦子立刻清醒了。
  打量了一下周圍的環境,又想到昨天房玄齡對自己說的話,李愔立刻明白了召自己進宮的原因。聽聲音里面的情形好像不妙啊,要不然李世民也不會發這么大的火?難道是房玄齡和李世民扛上了?
  “陛下,前有煬帝三征高句麗之敗,致使損兵折將動搖國本,陛下不聽勸誡,難道也要學隋煬帝做一個無道昏君嗎?”李愔剛一進去,就聽見一個毫不畏懼的聲音說道。殿中的人不多,但大部分都是身著紫袍,個個都是位高權重之輩。現在李世民正一臉怒容的坐在殿上,殿下一個老臣滿身正氣的與李世民對視,剛才的話就是他說的。
  看到殿下的老臣,李愔心中立刻釋然:也就只有他才敢這么對李世民說話。這個老臣不是別人,正是以直諫出名的魏征。
  “魏征老兒,你竟然敢將朕比作昏君,真當我不敢殺你嗎?”李世民也是氣的夠嗆,本來他今天想要說服群臣同意先征伐高句麗,修路之事可以向后推遲一下,但沒想到下面的群臣無論文武,都是一致反對。房玄齡他們顧及李世民的面子,勸誡的十分婉轉。但魏征這家伙卻根本不顧什么情面,直接就和李世民硬頂起來,現在更是連昏君都罵出來了,氣的李世民殺氣四溢,恨不得親手宰了魏征。
  “陛下要殺要刮,那是陛下的事,不過征討高句麗一事,老臣是萬萬不會同意!”魏征牛脾氣也上來了,硬著脖子又將李世民的話頂了回去。周圍的房玄齡等人都默不作聲,心里卻對魏征佩服不已,連那些膽包天的武將也都不得不佩服他的膽量。
  “你……”李世民氣的說不出話來,指著魏征的手都在顫抖,雖然恨不得想殺了對方,但他卻知道魏征對自己的重要性,說說氣話可以,但要讓他真的下手,他還真舍不得。
  正在李世民滿腔怒火無處發泄的時候,忽然看到了站在角落里的李愔,當下手指轉向李愔道:“六郎,現在文武百官都反對父皇征討高句麗,你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反對父皇?”
  李愔聽到李世民的問話,心中是暗暗叫苦,這明顯是李世民的怒火沒處發,要拿自己這個兒子出氣啊!只要自己敢站在大臣這邊,估計立刻就會引來李世民的滔天怒火,他拿魏征這些人沒有辦法,欺負一下自己這個兒子卻沒有任何問題,畢竟老子教訓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誰也不能說什么。
  “啟稟父皇!兒臣……兒臣……”李愔左右拿不定主意,說話也是吞吞吐吐的,如果說支持李世民,那未免有些太不負責任,畢竟他也知道現在不是征伐高句麗的時機,去了也只能損兵折將,原來的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而且昨天他已經答應了房玄齡,如果現在變卦,那不成反復無常的小人了嗎,絕對會讓房玄齡等人看不起自己。可要是說反對,看李世民憤怒的樣子,自己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哼~,支持就是支持,反對就是反對,吞吞吐吐像什么樣子?”李世民本來就是想找茬,看到李愔的樣子,當下就要發作。房玄齡和魏征等人也都很同情的看著李愔,可是卻沒有一點辦法,現在是他們父子之間的對話,他們這些外臣根本插不上嘴。
  李愔急的汗都下來了,放在他面前的有兩個選擇,可無論選哪個,后果都十分嚴重。在這里就不得不說人是一種十分奇怪的動物,在強大的壓力下,有些人會因為無法承受而崩潰,有些人卻在壓力下表現超常,能做到平常根本做不到的事情。
  李愔明顯屬于后一種人,在李世民的強大壓力下,他忽然感覺自己竟然變得十分冷靜,腦子里也無比清晰,之前亂成一團的思緒很快變的井井有條,只是眨眼間的功夫,他就想好了應對之法。
低等小民 發表於 2012-11-29 19:48
第三十九章 忽悠皇帝老爹
更新時間2012-10-21 18:53:23  字數:3858

 “啟稟父皇,高句麗占我遼東,而且屢抗我中原大軍,致使中國子弟傷亡慘重,實乃我大唐的心腹之患,所以兒臣以為,當早日發兵奪其城、滅其國、絕其嗣,以除后患!”
  李愔的話剛一出口,魏征等人都是暗暗搖頭,覺得李愔年紀太輕,目光也太過短淺。而房玄齡則在心中嘆息,認為李愔雖然足夠聰慧,但是卻欠缺膽氣和魄力,在李世民的壓力下竟然倒戈投降了。
  李世民也有些意外,本以為李愔會和其它人一樣反對征討高句麗呢,沒想到他竟然是唯一一個支持自己的人,這讓孤立無援的李世民感到格外欣慰。
  李愔將眾人的反應一一看在眼里,心中卻在暗笑,接著說道:“父皇,高句麗雖說是個小國,但因其地處遼東苦寒之地,而且現在國內又沒有什么大的變故,所以并不好打,為此兒臣這里有‘平遼三策’獻上,希望能對父皇有所幫助。”
  “好,還是愔兒知我心,快將你的平遼三策講一下,讓朕與眾位卿家聽聽。”李世民是拍案大笑,好不容易有一個支持的人,看樣子還是早有準備,竟然連計策都想好了,而且這個人還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所謂上陣父子兵,古人誠不欺我也!
  房玄齡則是遲疑不定,難道昨天李愔是敷衍自己,其實他早就打定主意支持攻打高句麗?可這也說不過去啊,李愔只是一個閑散的王爺,怎么可能關心這些軍國大事?其它大臣則對李愔的話嗤之以鼻,李愔只不過是一個十五歲的半大小子,又從來沒有帶過兵、議過政,怎么可能有什么平遼三策,估計最多只是一些淺薄之見罷了。
  “是,父皇!”李愔向李世民和眾人施了一禮這才說道:“我這平遼之策是依據高句麗的實際情況制定,一共分為三策,第一策為疲敵之策:高句麗地處遼東,土地出產不多,每年夏秋時節,是他們糧食收獲的關鍵時刻,此時我大唐可以派小股精銳進行騷擾,使其國人疲于應付,耽誤農時,同時封鎖大唐與高句麗的邊境,嚴禁大唐的糧食流入高句麗,幾年后即可使高句麗因糧荒而國力大損。”
  “嘶~”李世民和文武群臣聽了李愔的第一策后,都是倒吸了口涼氣,李愔此計可謂是毒辣之極,有道是‘民以食為天’,如果真的實行李愔這條毒計的話,估計幾年后高句麗已經不是國力大損,而是直接陷入內亂和崩潰的邊緣了,到時哪里還用大唐派兵,估計只用糧食收買人心就能平定遼東了。小小年紀竟然能想出如此老辣之計,這讓李世民和文武百官不得不對李愔刮目相看。
  李愔已經完全陷入自己的思維中,并沒有注意到李世民和文武百官的反應,繼續說道:“第二策名為離間之策:高句麗內部并不是鐵板一塊,除了國君榮留王外,還有不少將軍手握重兵,不聽國君的號令,而榮留王也一直想要收回軍權,我大唐可以派細作進入高句麗,或收買或威脅,挑撥榮留王和實權將軍之間的關系,以達到分化之目地,甚至讓其暴發內亂,到時我大唐再發大軍,就可一舉將其蕩平。”
  “第三策為強已之策:遼東乃是苦寒之地,特別是冬季尤為寒冷,如果大軍在冬季之前無法攻克高句麗,就只能退軍等到來年春天再戰。不過兒臣聽聞高昌國有作物名為白疊子,其花如絮,不但可以用來織布,而且將白疊子填充進衣物做成棉衣,比之皮裘還要保暖,若是能大量裝備,將士們再也不用懼怕遼東的苦寒。”
  李愔說完長出了口氣,幸好前世他喜歡歷史,對于大唐這個輝煌的年代,他了解的也比較多。再加上前世棒子國老是叫囂高句麗如何如何,所以李愔特意留意了一下唐朝與高句麗之間的歷史,所以才能在這關鍵時刻侃侃而談。順便再說一句,高句麗可不是棒子國的祖先,新羅這個小國才是。
  聽完李愔的平遼三策后,李世民和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覷,一時間都不知說什么好了,最后一條還好,白疊子他們也聽說過,長安就有賣白疊布的,只是沒想到白疊子還能用來做棉衣保暖。可前兩條計策卻是一個比一個毒辣,甚至可以說的上是為達目地而不擇手段,雖說國與國之間并沒有什么仁義可言,可大唐畢竟是一個大國,表面上的文章還是要做的,而且就算是要做,也不用說的如此露骨吧?
  不過李世民和群臣也都承認,李愔前兩條計策的確很好,就算是達不到預期的目地,也能把高句麗搞的半死不活,那時再發兵,絕對可以事半功倍。
  “咳咳~,諸位愛卿以為如何?”李世民第一個反應過來,有些尷尬的向下面的群臣問道。對于自己兒子的這兩條毒計,他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難過?李愔可是才十五歲啊,這些毒辣的手段他都是從哪學來的?
  “陛下,老臣認為殿下的第一條計策可行,遼東本就地廣人稀,若以小股精銳騷擾,只要不和大股敵軍硬碰,絕對可以使高句麗疲于應付。”李靖第一個站出來,從軍事方面說道,他是一個軍人,在站場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為了取勝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對于李愔的計策,他卻是十分的欣賞。
  房玄齡別有深意的看了李愔一眼,嘴角帶笑也上前說道:“陛下,高句麗榮留王之事,老臣也有所耳聞,其國中以泉蓋蘇文為首的幾大將軍手握重兵,對于榮留王十分不敬,我大唐做為宗主之國,怎能對這種欺君之事放任不管?因此老臣覺得,應該派人與榮留王聯系,幫助他鏟除蓋泉蘇文等人,還高句麗一個朗朗乾坤。”
  李愔聽完房玄齡的話后是慚愧不已,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樣,看看人家房玄齡,明明是挑撥離間,可到了他嘴里,卻成了宗主國幫助屬國鏟除奸佞。李世民和一幫文官聽的是眉開眼笑,卑鄙一些無所謂,但卻要在丑陋的卑鄙外面,罩上一層美麗的外衣。而那幾個武將則對此嗤之以鼻,看向房玄齡的目光中都帶著鄙視。
  “哈哈哈~,兩位愛卿說的不錯,這兩條計策的確可行。”李世民大笑道,不過很快又轉向李愔說道:“愔兒你小小年紀,竟然能有如此見識,為父感到十分欣慰,不過你說的那個白疊子朕也知道,朕的御苑中還種了一些,但是此物價格昂貴,想要如你所說填充衣物的話,是萬萬不可行的。”
  “父皇,現在不行并不代表著以后不行,白疊子比較耐旱,我大唐有許多無法耕種的旱地皆可種植,只要朝廷大力推廣,想必不出幾年時間,價格就會降下來,白疊子的花可以織布,種子也可榨油,而且產量很大,如果能大量種植,無論于國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想不到殿下對于農桑之事也如此了解,真是讓臣等感到汗顏!臣請陛下下旨,大力推廣白疊子的種植。”房玄齡很湊趣的上前說道,而且還偷偷看了李愔一眼,看來他已經清楚了李愔的用意。
  “哈哈哈~,好!如此利國利民之事,朕當然要大力推廣。”李世民現在心情轉好,剛才的怒火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去了。
  “咦~?不對,這平遼三策有問題!”正在興頭上的李世民忽然臉上一僵,他發現自己好像是上當了,而且還是被自己的親生兒子給忽悠了。李愔的平遼三策雖好,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耗費時日太久,無論是騷擾疲敵還是挑撥離間,都不是短時間內就能看到效果的,至于那個白疊子就更不用說了,從推廣到真正的實際應用,估計最少也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行。
  “哼,好一個欲擒故縱,六郞你小小年紀,可是心眼倒是不少。”想明白了這一節,李世民怒哼一聲,冷冷的說道。
  “父皇您說的什么‘欲擒故縱’?兒臣實在聽不明白?”李愔睜著一雙無辜的大眼睛死不承認。別看李世民表面很生氣的樣子,但李愔卻知道老李同志并沒有真的生氣,而且已經決定采納他的計策,放棄了在最近就興兵征討高句麗的打算。
  李世民看著李愔耍無賴的樣子,雖然很有自己當年的風范,但一想到被自己的兒子擺了一道,實在抹不開面子,一氣之下怒氣沖沖來到李愔面前,飛起一腳狠狠的踢了李愔屁股一下,然后大聲喝道:“在老子面前耍無賴,你還太嫩了點!”
  在這個講究綱常的古代社會,老子打兒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李愔連躲都不敢躲,硬生生的挨了一腳,然后只能一臉委屈的看著自己的皇帝老爹:封建社會就是沒有人權,好不容易獻上三條妙計,而且也被采納了,結果不但沒有一點獎賞,反而還挨了一腳,這都是什么世道啊?
  早就明白他用意的房玄齡是拈須微笑,在場的也沒有一個笨人,立刻都反應過來,一個個對李愔都是心生好感,再看看李愔挨了一腳后委屈的模樣,眾人不禁是轟然大笑。宋代之前的君臣關系,并不像宋之后那么等級森嚴,比如平時議事大臣們都是和皇帝一樣坐著的,說話也比較隨便,開個玩笑也是很平常的事,只要做的不太過分,就不會有御史閑的蛋疼,彈劾他們的‘失儀之罪’。
  李世民畢竟是一代英主,雖然心中急切的想要征伐高句麗,但李愔獻上的計策不但穩妥,而且效果比直接用大軍征討更好,有如此妙計,他當然會采用,雖說耗時長了點,但與大軍征討所付出的代價相比,絕對是物美價廉之極。所以李世民當下就和眾位大臣商討起李愔計策的實施細節,看到李世民改變了主意,房玄齡他們當下都十分配合,爭相發表自己的意見與想法,將李愔的三條計策補充的更加完整,其中白疊子將在長安周邊選荒地試種,一是積累經驗,二是多培育種子,以備來年的大規模推廣。
  這些事上李愔根本插不上嘴,等李世民和房玄齡他們議完事后,李世民卻沒有直接散會,而是轉頭對李愔說道:“六郎,你先是獻上了水泥的制作之法,今天又獻上了平遼三策,兩者都是大功,有功當然要賞!不過你身為皇子,平常的獎賞對你并不適合,所以為你想先問問你想要什么,只要是父皇能給的,為父絕對不會小氣。”
  聽到李世民如此大方的承諾,李愔是心中大喜,他在燒制水泥的時候,心中就已經有了一個模糊的計劃,又經過這幾天的慎重考慮,一個相當龐大的計劃已經出現在他的手中,如果這個計劃能夠成功,那么不但會對整個大唐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而且還可以將一大批人用利益團緊緊的團結在自己身邊,大大增長自己梁王府的實力。不過這個計劃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先決條件,正需要有李世民的點頭,現在剛好是提出來的好機會。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9

    主題

  • 3064

    回文

  • 1

    粉絲

200 字節以內<br />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