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大唐 作者:北冥老魚 (完)

   關閉
低等小民 2012-11-29 19:21:4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876 1098732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24
第六百九十九章 伊琳娜來了                                       (來自UU小說網)
     

    巴塞羅那本來是迦太基人建造的居住點,在公元五世紀時,成為迦太基公國的首都,城中遍佈希臘與羅馬式的建築,是伊比利亞半島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之一荷香田園最新章節。※r />

    巴塞羅那的冶鐵行業十分發達,西哥特王國大部分的鐵匠都集中在這裡,每天清晨,城市中就傳來『叮叮噹噹』的打鐵聲。七世紀時的地中海,冶鐵技術還十分落後,一直使用的都是塊煉鐵,所謂塊煉鐵,就是用鐵礦石在較低的溫度下,形成的固體鐵,裡面含有大量的礦渣、沒燒完的木炭等,需要趁著鐵塊溫度較高時,用敲打的方式把裡面的雜質打出來。

    除了冶鐵業外,巴塞羅那的皮革加工和葡萄酒業也十分出名,與冶鐵業一起成為巴塞羅那的三大經濟支柱。李恪在佔據這裡後,看中巴塞羅那的港口與冶鐵業,比當初最開始佔領的馬拉加城更有發展潛力,所以暫時將自己的府邸搬到這裡。巴塞羅那的城主府是原來迦太基公國的大公府,現在也改名為吳王府。

    李恪攻佔了比利牛斯東段的山口後,並沒有急著消滅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西哥特人殘餘勢力,而是開始整頓軍隊,並將自己當初在半島西南實行的寬鬆政策推廣到整個半島。畢竟在這一年的征戰中,他已經打下了比原來大上數倍的土地,若是再不治理一番,很可能會出什麼亂子。

    至於剩下的西哥特人,對李恪來說已經沒有任何的威脅,等到他將各地的統治暫時穩定下來後,立刻就能出兵滅了他們。只是讓李恪沒想到的是,還沒等他將內政整頓完畢。殘餘的幾個西哥特王國的城市中,卻接二連三的爆發羅馬人起義。

    那些瘋狂的羅馬人衝進西哥特貴族的府邸,將自己以前受到的欺壓盡情的釋放出來,雖然西哥特的軍隊拚命鎮壓,但是羅馬人卻知道,整個伊比利亞半島都已經換了主人,西哥特王國已經完了,所以面對西哥特軍隊時,竟然毫無懼色。反而西哥特人卻知道自己已經無路可逃,根本沒有什麼鬥志,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據最後李恪的統計,起義的城市一共的八座,除了一座起義失敗外。其它七座城市中,在起義過後再也找不到一個活的西哥特人。至於那座起義失敗的城市,主要是因為城市中駐紮的哥特軍隊較多,起義的組織者事先又洩露了消息,結果遭到西哥特人的瘋狂鎮壓,最後整個城市的羅馬人被屠殺過半。

    面對這種情況,李恪一邊派人接收起義成功的城市。一邊立刻組織軍隊,準備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那座屠殺羅馬人的城市攻克,並對城中的西哥特人進行審判。這可是個收攏人心的好機會。李恪自然不會放過。

    本來這種收買人心的機會,最適合李恪親自去做,但是還沒等他動身,卻忽然接到一個來自君士坦丁堡的消息——伊琳娜要來了!

    碧藍色的天空下。是一片藍寶石般的大海,一支羅馬戰船組成的艦隊正在緩緩向西前行。其中最中間的一座戰船十分龐大,若是瞭解羅馬海軍的人就會判斷出,這是一艘十槳座戰船,比周圍的那些三槳座或五槳座的戰船要大上數倍,甚至都足以和大齊海軍中的主力戰艦相媲美了。

    不過體型大並不意味著戰鬥力強,比如這艘十槳座戰艦,其實它的戰鬥力很弱,甚至可能一艘小小的三槳座戰船,都有可能把它擊沉,因為戰船的槳座越多,戰船的體型也就越大,需要的槳手也就越多,船隻也就變得更重,承受的阻力也就越大,槳座越多,速度反而會變得越慢。

    也正是因為如此,像十槳座這種船隻,主要用途並不是用來作戰,而是一種身份的象徵,一般來說,身份越是高貴的人,出行乘坐的船隻槳座也就越多,像眼前這種十槳座戰船,乘坐者最少也是大公級別的人。

    伊琳娜站在船頭,遠遠的向西方眺望,她與李恪已經分別三年有餘,幾乎每時每刻她都在想著對方,特別是在一年前,在得知李恪帶著軍隊登陸伊比利亞半島後,更讓伊琳娜激動的一連數日不思飲食,每想到當初與李恪廝守時的幸福時光,她的嘴角總是帶上一絲甜蜜的笑容。

    只是很可惜的是,李恪剛剛登陸伊比利亞半島,軍政大事都需要他拿主意,根本無暇分身去見伊琳娜。而伊琳娜受限於自己的身份,也不能輕易的離開君士坦丁堡,因此兩人一個在地中海的東端,一個在地中海的西端,雖然心中思念著彼此,但卻無法相見美女的貼身兵王最新章節。

    想到這一年來所受的相思之苦,船頭的伊琳娜也不禁輕歎了口氣。不過緊接著她的臉上又浮現出一絲笑容,現在自己終於有機會出來了,而且看這次的情形,自己在短時間內,都不用再回君士坦丁堡了。想到馬上就要見到自己的夢中人,伊琳娜也不禁激動起來。至於東羅馬帝國內部的緊張形勢,以前她可能還會在乎,但是現在她心中只希望能早點見到李恪,其它的一切對她來說都不重要了。

    「伊琳娜,這次你真的不打算參與到任何一方嗎?」正在伊琳娜思念李恪的時候,忽然她的背後走過來一位頭髮花白的將軍。這位將軍身材高大魁梧,強壯的手臂裸露在外,手掌看起來十分粗大有力,由此可知對方肯定是位優秀的戰士。對方年紀約有五十多歲,可能因為長期的暴曬,使得他的皮膚紅黑,頜下留著一副花白的短鬚,看起來雖然有幾分老態,但依然帶著一股彪悍之氣。

    伊琳娜聽到身後的聲音,輕輕的轉過身看一眼老將軍,然後微笑著道:「父親,這次與其說是宗教之爭,還不如說是他們兄弟之間的權力之爭,我們根本沒必要參與進去。」

    這位老將軍正是伊琳娜的父親,名叫奧弗隆,是一位出身於南方行省的貴族,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海軍將領,只可惜他們的家鄉已經被大食人佔去,奧弗隆不得不帶著家人趕到君士坦丁投奔女兒,後來更是在伊琳娜的幫助下,重新進入海軍,現在擔任他們腳下這支艦隊的指揮官。

    奧弗隆聽到女兒的話,臉上卻顯得猶豫的神色,最後還是開口道:「伊琳娜,皇帝陛下畢竟是你的丈夫,而且他這次下令,禁止教會討論基督的神性與人性問題,這顯然是對我們南方行省一性派的支持,若是你能代表我們南方教會在這個時候表態,肯定能讓陛下的聲望大增,到時我們一性派也能趁機擴大影響,日後也更方便招收更多的信徒。」

    奧弗隆是個虔誠的基督徒,雖然知道君士坦斯二世這次的行動主要還是出於某種政治目的,但是現在的情況卻對他們南方教會有利,因此他認為可以藉著這次機會擴大教會的影響,自己的女兒身為皇后,同時也是南方教會的教徒,在這種時候自然也能代表整個南方教會。

    只不過伊琳娜聽後卻依然是搖了搖頭,如水的目光再次轉向西方,只是她心中在思念李恪的同時,也開始回想起這段時間帝國內部發生的事。

    整件事說起來十分複雜,自從公元四世紀時,狄奧多西一世將基督教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整個帝國的命運就開始和基督教緊密的聯合起來,後來東西羅馬帝國分裂,基督教也分為羅馬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其中羅馬教會也就是後世的天主教,君士坦丁教會則是後世的東正教。

    後來西羅馬帝國滅亡,但是羅馬教會並沒有消失,反而依附於各個征服者存活下來,甚至還出現過蠻族教皇,不過這時的羅馬教會也處於歷史上的最低谷,實力十分弱小。

    反觀君士坦丁堡的東正教,卻是十分的興旺,隨著東羅馬的擴張,甚至將教義傳播到埃及等地,不過東正教也不是鐵板一聲,內部同樣有許多流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出現在南方行省的基督一性派。

    無論是天主教還是東正教,都認為基督存在著人性與神性,沒有混合、改變或分離,但是基督一性派卻認為,基督只有神性而沒有人性,於是爭論就出現了,甚至從某種程度上,這種爭論還影響到東羅馬帝國對南方行省的統治。

    不過後來隨著大食的崛起,東羅馬帝國的南方行省接連淪陷,基督一性派的實力大減,正統的東正教成為帝國內部的主要宗教,這使得東羅馬帝國內部變得更加純粹,反而使得國力有所增長,甚至還擋住了大食的進攻。後來更是與大唐結盟,使得大食再也不敢擅自進攻東羅馬帝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羅馬帝國也從戰爭中慢慢的恢復了實力,這讓君士坦斯二世的野心也隨之增長,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正是他的這種野心,使得東羅馬帝國陷入到一場血腥的內亂之中。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25
第七百章 基督之爭                                       (來自UU小說網)
     

    隨著大唐、大齊以及天竺三大帝國的介入,大食不但停止了擴張,甚至現在已經轉為一種防禦的姿態,畢竟無論從哪方面來說,他們都不是三大帝國的對手。 />

    也正是看到這種情況,君士坦斯二世忽然萌發了一個野心,那就是將丟失掉的南方行省從大食手中奪回來,畢竟這些行省都是在他手中丟失的,若是能夠再奪回來,那麼不但彌補自己的名聲,甚至還可能一舉成為羅馬帝國史上最有名的皇帝之一。

    也正是在這種想法的支持下,君士坦斯二世開始了收復失地的各方面準備,其中軍事與經濟方面的就不用說了,這幾年羅馬通過與大唐等國的貿易,也帶動了國內的工商業發展,國庫收入十分充足,自然有足夠的實力發動戰爭。

    另外君士坦斯二世為了爭取到那些已經失陷的南方行省百姓的支持,他想到一個自認為不錯的辦法。南方行省雖然已經被大食佔去,但是這些地區的百姓暫時還沒有改變信仰,主要還是信奉基督一性派。於是君士坦斯發佈了一條法令,那就是禁止天主教和東正教討論基督神性與人性的問題,這也就相當於變相的向基督一性派示好。

    本來君士坦斯二世的這條法令也的確起到了效果,比如像伊琳娜的父親,他和一些從南方行省逃亡出來的貴族在知道這條法令後,就對君士坦斯二世充滿了感激。另外原來南方行省的一些教會也紛紛暗中派來與君士坦斯二世聯絡。

    說起來那些失陷的南方行省教會,他們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大食是個伊斯蘭教國家,只是出於穩定的考慮,並沒有在佔領區內強制傳教,但是卻對非伊斯蘭教徒徵收額外的稅收。這讓那些基督教會感受到一種致命的威脅,所以在君士坦斯二世通過法令向他們示好後,這些教會向君士坦斯二世靠攏也是很自然的事。

    東羅馬皇帝即是政治首領,同時也是宗教首領,所以君士坦斯二世的法令同時也代表了東正宗的態度,但是君士坦斯二世卻忽略了羅馬教會的反應。

    現任的羅馬教宗,或者直接稱呼為教皇的是馬丁一世,而且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君士坦斯二世對這位馬丁一世十分的不喜歡。當初馬丁一世繼位成為教皇時。按教會的禮制,是需要得到羅馬皇帝的批准,只是西羅馬帝國早就滅亡了,所以之後的羅馬教皇,都是向東羅馬帝國皇帝請示登基。

    當然了。因為東羅馬帝國早就失去了對羅馬的統治,所以這個批准也只是羅馬教皇登基的一個環節,並不是必須的。比如君士坦斯二世就沒有批准馬丁一世的登基,但是馬丁一世最後還是成為羅馬教皇。

    馬丁一世在召開並主持的拉特蘭會議上,公開譴責基督一志論以及君士坦斯二世禁止爭論基督意志問題的法令。這讓東羅馬皇帝十分惱火,甚至直接對馬丁一世下達了逮捕令。

    雖然羅馬城所在的亞半寧半島被倫巴底人統治,但是東羅馬帝國畢竟是地中海地區的霸主。君士坦丁二世下令逮捕一個人的權力還是有的,因此馬丁一世很快就被逮捕,並且在幾個月後,被押送到君士坦丁堡。

    但是君士坦斯二世卻沒有想到。他的這個舉動卻惹了大麻煩,雖然羅馬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一向不怎麼對付,但其實兩個教會分離的時間並不是很長,很多教義也不像後世那樣相差甚遠。其實若是拋開政治立場,兩個教會的教義也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比如在對等基督一性派方面,他們的立場就是相同的。

    之前君士坦斯二世宣佈禁止討論基督神性與人性的法令已經引起東正教內部一些人的不滿,現在他又直接將羅馬教皇馬丁一世給逮捕,這下讓不少貴族都是心生不滿,紛紛求見君士坦斯二世,希望對方能夠赦免馬丁一世,甚至連元老院也反對逮捕馬丁一世,只可惜在帝國時期,元老院並沒有什麼實權,更不可能對君士坦斯的決議產生什麼決定性的影響。

    在這些貴族當中,反應最激烈的,當數遠在小亞細亞半島的狄奧多西親王,也就是君士坦斯二世的親弟弟。當初在李恪的暗中幫助下,讓他從君士坦丁堡逃到了小亞細亞前線,這幾年憑著他以前立下的軍功,以及打下來的人脈基礎,使得狄奧多西將小亞細亞的軍隊掌握了大半,現在已經有了和君士坦斯二世叫板的實力天元神訣。

    狄奧多西在知道君士坦斯二世下令逮捕馬丁一世的消息後,立刻聯合小亞細亞的各級貴族,聯名抗議君士坦斯二世的這一舉動,甚至不少君士坦丁堡的貴族也紛紛響應。當然了,君士坦斯二世本身也有許多的支持者,再加上那些逃亡回來的南方行省貴族,他們也聯合起來與狄奧多西為首的反對派吵成一團,一時間整個東羅馬帝國的政局變得一團糟。

    不過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狄奧多西之所以如此賣力的反對逮捕馬丁一世,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對宗教有多麼的狂熱,真正的原因是想通過這件事,對君士坦斯二世的威望造成打擊,從而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當初狄奧多西在君士坦丁堡時,雖然名義上擔任著執政官,但其實手中根本沒有多少權力,平時連出城都很困難,可以說那種生活簡單和軟禁沒什麼兩樣。

    也許正是受到那段生活的影響,狄奧多西在重新回到小亞細亞半島後,開始對權力無比熱衷起來,現在不但將大部分的兵權抓到手中,同時也拉攏了一大批當地的貴族,特別是朝中還有伊琳娜為盟友,更讓狄奧多西如魚得水,一切都顯得十分順利。

    只不過隨著地位的變化,狄奧多西的野心同樣也在膨脹,甚至在一些私下場合中,他更是毫不顧忌的表示,只有自己成為東羅馬帝國的奧古斯都,才能更好的保護帝國的安全。所謂奧古斯都,其實就是東羅馬帝國的同治皇帝,地位與君士坦斯二世平等。當初狄奧多西的母親努力了一輩子,也沒能讓他成為奧古斯都。

    對於狄奧多西的野心,君士坦斯二世自然比任何人都清楚,只是小亞細亞那裡的情況特殊,狄奧多西在軍隊中十分有威望,現在又把持著軍隊的實權,使得君士坦斯二世也不敢輕易動他。

    只是讓君士坦斯二世沒想到的是,狄奧多西趁著這次逮捕馬丁一世的機會,竟然糾集大量的貴族向他發難,這讓君士坦斯二世一時間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君士坦斯二世也不是吃素的,他很快組織起自己的支持者,開始與狄奧多西為首的反對派打起了嘴仗,另外兩人也同時想到一個人,那就是伊琳娜。伊琳娜身為皇后,在帝國中的地位僅在君士坦斯二世之下,再加上她與李恪的那種特殊關係,使得伊琳娜在帝國中的影響力大增,若是一方爭取到她的支持,那麼很可能就能壓倒另一方。

    其實伊琳娜當時的立場十分尷尬,狄奧多西是李恪為她找的盟友,以前兩人也互相幫過對方幾次忙,比如像伊琳娜的父親,就是在狄奧多西的幫助下,才重新成為羅馬海軍的艦隊指揮官。所以若是從盟友關係來說,伊琳娜應該站在狄奧多西的一邊。

    但是這次不同以往,以前狄奧多西與伊琳娜只是暗中通一通消息,最多幫對方一點小忙,其它的並沒有太多聯繫。但這次狄奧多西竟然直接與伊琳娜的丈夫君士坦斯二世對上了,而且原因是君士坦斯二世支持基督一性派,剛好伊琳娜的家族全都是一性派的教徒,所以無論是從身份還是宗教方面,伊琳娜都應該支持自己的丈夫。

    本來伊琳娜的立場還是比較偏向自己的丈夫的,畢竟狄奧多西若是真的成為帝國的奧古斯都,那麼就會將君士坦斯二世的權力分走一半,自己身為君士坦斯二世的妻子,地位自然也會下降,再加上宗教的影響,因此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伊琳娜最後還是會站在自己的丈夫一邊。

    不過最後伊琳娜考慮了很長時間後,卻是誰也沒有選擇,而是向君士坦斯二世提出,自己在君士坦丁堡呆的很悶,所以想借這個機會出去走走。伊琳娜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其實就是想借這個機會,去伊比利亞半島私會自己的情人。

    君士坦斯二世開始時雖然被狄奧多西打了個措手不及,但他畢竟是羅馬皇帝,擁有帝國的最高權力,所以很快就穩定住局面,並慢慢的挽回劣勢。所以現在他最擔心的,就是伊琳娜會支持狄奧多西,現在聽到伊琳娜擺明了兩不相幫,這讓他立刻鬆了口氣,同時也答應了伊琳娜暫時離開君士坦丁堡的要求。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26
第701章戀人重逢              (來自UU小說網)
      
 
    想到帝國內部的那些紛爭,船頭的伊琳娜也不禁嘆了口氣,其實她十分討厭政治上的勾心鬥角,這次出來除了是想與李恪幽會,一解相思之苦外,也有偷懶的意思,因為她實在不再想管帝國內的那些權力之爭了。

    “記得三郎曾經說過,大唐或大齊的女子一般都是呆在家中相夫教子,外面的事都由這些女子的丈夫或兒子去處理,雖然這種生活看起來有些平淡,但也許這正是我想要的生活。”站在船頭的伊琳娜低聲自語道。

    伊琳娜的艦隊橫穿地中海後,首先來到了丁吉斯,因為按照當初傳到羅馬的消息,李恪當初最先佔領了這裡,但是讓伊琳娜沒想到的是,丁吉斯留守的官員在熱情的接待了她後,卻十分遺憾的告訴她,吳王殿下已經跟著大軍親自遠征了,並且現在已經將西哥特人的勢力趕出了伊比利亞半島。

    對於李恪在這麼的短的時間內,就把西哥特人趕出伊比利亞半島的事,伊琳娜也是感到十分震驚,以前她只聽說漢人的武力強盛,而且上次也見識到漢人海軍的厲害,但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李恪僅僅帶著數万人,就能在短短一年內橫掃西哥特王國,要知道當初西哥特人可是把羅馬都攻了下來。

    不過在震驚之後,伊琳娜也不禁有些擔心李恪的安全,雖然以李恪的身份,應該不會親自上戰場,但是戰場上的局勢變幻莫測。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再加上戰場上刀劍無眼。萬一李恪被誤傷的話,那她還不得心疼死?

    想到這裡,伊琳娜在丁吉斯是一刻也沒有停留,立刻順著伊比利亞的東海岸前進,最後在終於得到確切的消息,知道李恪帶著大軍駐紮在巴塞羅那,於是伊琳娜的艦隊以最快的速度向巴塞羅那趕來。

    巴塞羅那港的碼頭上,李恪身穿便裝。一臉焦急的等待著伊琳娜的到來。自從前兩天他接到消息後,就立刻將一切事務都推給了岑長倩和王方翼兩人,自己則一心準備迎接伊琳娜。另外他也知道,伊琳娜不可能在自己這里長住,所以李恪也計劃在這段時間多陪陪伊琳娜,讓她在自己身邊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很快,海面上就出現了一支羅馬戰船樣式的船隊。而當李恪看到那艘最大的十槳座戰船船頭那個婀娜的身影時,也不禁激動的向前走了幾步。

    船頭的伊琳娜同樣看到了李恪的身影,正是激動的不能自抑,甚至恨不得直接從船頭跳到李恪的懷裡,慰藉一下自己這幾年來的相思之苦。

    戰船剛剛在碼頭上停穩,伊琳娜立刻第一個下船。然後像是一個與戀人久別的少女一般,飛快的撲進李恪的懷裡,然後緊緊的抱住他強壯的身軀,眼角含淚的低聲道:“三郎,我……我好想你!”

    眾目睽睽之下。李恪顯得有些不太適應伊琳娜如此奔放的感情表達方式,不​​過當他聽到伊琳娜飽含感情的聲音時。也不禁心中一顫,再也顧不得什麼矜持,雙手抱住她的纖腰,同樣滿懷感情的道:“伊琳娜,我也好想你!”

    船上的奧弗隆看著下面與一個漢人男子緊緊擁抱在一起的女兒,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對於女兒和李恪的事,他也早就听說過,只是當初李恪在君士坦丁堡時,他們一家剛好不在,所以也一聽沒見過李恪。

    奧弗隆第二個下了船,然後沒有絲毫做電燈泡的覺悟,走到相擁在一起的兩個人身邊,開始仔細觀察李恪的樣貌。說起來大唐和羅馬的審美觀有很大的差別,不過一個人身上的氣質卻是相通的。

    李恪身為皇子,自小又是文武雙全,因此身上的氣質極佳,再加上李恪的身材高大健壯,這點倒十分符合羅馬人的審美,因此光從外表和氣質上來說,奧弗隆都對李恪十分滿意。最重要的是李恪沒有大部分羅馬男人的陋習,他只喜歡女人,不像君士坦斯二世那樣更喜歡男人,這才是讓奧弗隆最滿意的一點,因為他是少數不搞基的羅馬男人之一。

    也正在這時,享受著溫香軟玉在懷的李恪忽然感覺全身不舒服,當他睜開眼睛時,剛好看到一個強壯的老頭子正在上下打量自己,看對方的衣著,應該是羅馬海軍的將官,這讓他心中暗恨對方沒眼色,因此禁不住瞪了對方幾眼。

    只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時伊琳娜也想到自己的父親也在船上,當下急忙從李恪的懷里站起來,拉過奧弗隆向他介紹道:“三郎,這位是我的父親,你可以稱他為奧弗隆將軍!”

    “呃!”李恪聽後卻是尷尬無比,剛才自己還瞪人家沒有眼色,沒想到報應來的這麼快,真正沒有眼色的是自己,竟然沒有看出來這個老頭和伊琳娜的親密關係。

    幸好李恪受李愔的影響,臉皮也比較厚,當下熱情的上前開口道:“原來是奧弗隆將軍,實在是失敬失敬!”

    奧弗隆也沒有生氣,畢竟剛才他的舉動也的確十分失禮,因此只見他用生硬的漢語說道:“吳王殿下客氣了,早就听人說殿下英挺不凡,今天一見​​,果然像傳聞中的一樣。”

    李恪聽到奧弗隆絲毫不提剛才的事,而且還對他讚賞有加,這讓他一時間也對奧弗隆印像大好,急忙謙虛了幾句,然後就將他和伊琳娜引上馬車。

    巴塞羅那雖然不是羅馬人建造起來的,但卻是在羅馬人手中發展起來的,因此整個城市中充滿了羅馬或希臘風格的建築,這讓伊琳娜父女感覺像是走在君士坦丁堡似的,並沒有什麼不適應。

    三人來到臨時改建的吳王府後,李恪立刻命人將早已經準備好的酒宴擺上,只不過這次全都是按照漢人的酒宴規矩,三人全都是分桌而食。這是因為伊琳娜早就說過,想要體會一下漢人的生活,上次李恪去君士坦丁堡時,身邊沒有帶太多的人和用具,因此無法做到盡善盡美,這次剛好可以補上。

    這次李恪帶來的可是他王府最好的廚子,手藝比以前船隊裡的廚師要強上數倍,再加上李恪又熟知伊琳娜的口味,所以做的全都是她愛吃的,奧弗隆也是第一次品嚐到中原美食,而且他的口味和女兒差不多,因此在他看來,眼前的這些是自己一生中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甚至最後連自己的貴族儀態也顧不上了,開始放開手腳大吃特吃,盡顯軍人的豪爽本色。

    看到父親的樣子,伊琳娜卻是又好氣又好笑,她知道父親大半輩子都在軍營裡度過,所以對一些貴族禮儀並不怎麼在意,平時裝裝樣子還行,但是像今天這種情況,立刻就露出了軍人作風。

    本來伊琳娜還有些擔心李恪會生氣,畢竟父親的樣子實在有些失禮,不過沒想到李恪卻是給了她一個安心的眼神,然後丟下筷子,也和自己父親一樣開始大吃大嚼,不時還會給奧弗隆敬酒。看兩人的樣子,簡直和軍營裡的兩個粗魯軍官沒什麼兩樣。

    看到這裡,伊琳娜不但放下心來,而且看向李恪的目光中也滿是感激與傾慕,這樣細心體貼的男子,比自己的那位丈夫不知要強多少倍,若是有可能的話,自己無論如何也要與他廝守一生。

    奧弗隆在吃喝之時,其實也一直在觀察著女兒和李恪的反應,當看到剛才還彬彬有禮的李恪忽然也變得和自己一般,拿出一副軍人的豪放作風時,這也讓他頓生好感。本來他們家族對兒女的教育十分嚴格,特別是女孩子,不但要婚前守貞,而且在婚後也必須對丈夫忠貞,所以伊琳娜與李恪的交往,已經違背了他們家族的教育,但是在現在看來,奧弗隆終於明白女兒與李恪走在一起的原因了。

    接見的酒宴過後,奧弗隆被李恪帶來的陳年五王醉灌的不醒人事,李恪只得命人將他抬到客房休息,整個大殿上只剩下他和伊琳娜兩人。

    “三郎~”伊琳娜聲音酥軟的輕聲叫道,品了幾杯烈酒的她兩頰酡紅,看向李恪目光也是迷離之極,全身上下無不散發出誘惑的氣息。

    李恪這時也感覺嘴唇髮乾,其實在見到伊琳娜的那一刻,他就想把對方抱在懷裡,然後抵死纏綿一番,以慰自己的相思之情。現在整個大殿只剩下他們兩人,而伊琳娜的神色中也滿是挑逗之意,這更讓他把持不住。

    只見李恪一下子推案而起,大步的走到伊琳娜面前,然後彎腰將她抱在懷裡,並向大殿後面的休息室走去。而伊琳娜感覺到李恪的熱情,也不禁伸出纖手攬住李恪的脖子,火熱的雙唇也如雨點般的印到李恪的臉頰、嘴唇、脖頸和胸膛……

    所謂小別胜新婚,更何況李恪和伊琳娜這對三年未見的戀人,兩人自中午一直纏綿到華燈初上,這才相擁而眠。只不過到了下半夜時,兩人卻不約而同的醒了過來,然後在侍女的服侍下吃了點東西。

    也正是趁著這段時間,伊琳娜向李恪講解了一下東羅馬帝國現在的情況,以及自己能來找他的原因,只不過當李恪聽完伊琳娜的話後,卻不禁面露沉思之色。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27
第七百零二章 李恪立國                                       (來自UU小說網)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用這幾句詩來形容現在的李恪最形象不過,在伊琳娜到來之後,他們兩人幾乎天天粘在一起,甚至連一些軍政大事,李恪都推給了其它人去做她們的秘密全文閱讀。

    另外李恪通過伊琳娜知道了東羅馬帝國的局勢後,總感覺羅馬帝國的這次內部紛爭應該不會在短時間內結束,而且現在雙方還只是打嘴仗,但是李恪的直覺告訴他,狄奧多西與君士坦斯二世之間,很可能會爆發出更加激烈的衝突。

    就在李恪與伊琳娜忘情相守的期間,那個唯一沒有被起義的羅馬人攻克的城市,很快被王方翼的大軍攻陷,城中所有的西哥特人被處死,整個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勢力終於完全被清除,接下來則要開始籌建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建國。

    這下李恪也終於躲不開了,因為建國可不是只舉行一個建國大典就行的,背後還有無數的事要準備,比如各級行政機構的架設以及各地的駐軍等事宜,全都需要他親自處理。這時伊琳娜也表現出一個女子的聰慧,她不但主動勸李恪以國事為重,同時也開始在巴塞羅那城頻頻露面,而且將自己的身份公開,這下讓那些原來的羅馬人都是欣喜若狂。

    特別是通過一些暗地裡的渠道,李恪和伊琳娜之間的關係也慢慢的流傳出去,這使得那些羅馬人的震驚的同時,也對李恪的統治不再報什麼偏見。畢竟現在統治他們的,是東羅馬皇后的情人,這在羅馬人心中,已經將李恪當成了自己人。

    另外有一些癡情的少女。卻是暗中將李恪塑造成一位癡情的皇子,為了他深愛的伊琳娜皇后,所以才來到伊比利亞半島,為的就是能夠在某一天再見到皇后。這種癡情打動了無數羅馬少女的心,同時也讓李恪成為整個伊比利亞半島未婚少女或已婚少婦的夢中情人。

    可惜政治就是政治,不可能像少女們幻想的那麼浪漫,李恪和伊琳娜之間的確有真感情,只不過李恪更多的還是看重伊比利亞半島的位置,以及日後的發展前景。至於和伊琳娜能否長相廝守,這種事卻是強求不得。

    伊比利亞半島的面積並不小,甚至已經接近天竺的二分之一大小,而且經過羅馬與西哥特王國的統治,使得這裡的文明程度很高。整個半島有一半都屬於高原地區。氣候也比較涼爽宜人,適合種植葡萄、油橄欖和小麥等作物,另外手工業與商業也比較發達,只是因為哥特人的野蠻統治,使得島上的各個行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萎縮。

    在將整個半島納入自己的統治後,李恪也終於同意岑長倩等人提議的建國事宜,畢竟他孤身遠赴海外。急需一個大義的名分,同時跟隨李恪的文武官員也需要更大的封賞,因此建國之事自然刻不容緩。

    經過幾個月的忙碌,李恪終於在伊比利亞半島建國稱帝。國號為吳,首都暫定為巴塞羅那,不過現在已經被李恪改名為西京,原吳王妃楊氏為大吳皇后。只是楊氏帶著兒女在台灣,並不在李恪身邊。伊琳娜以羅馬皇后的身份出席了開國大典。只是在典禮舉行時,她卻一直站在李恪的身邊,那本來應該是皇后的位置。

    另外在吳國的開國典禮上,大唐、大齊、天竺三大帝國都派出使者前來道賀,另外羅馬、波斯和大食,以及一些其它的國家同樣也派出使者,只是除了波斯等少數使者是真心道賀外,羅馬和大食等國家的使者卻是表情迥異,讓人觀之是回味無窮。

    開國大典完成後,吳國仿照大齊的行政結構,將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分成數個州,州下設縣,縣下設鄉,鄉下設村進行管理。而且各級官吏全部分劃分到行政結構中,官與吏同樣沒有任何界線,官員的選拔制度同樣也與大齊的相同。

    另外中央官制也幾乎是照搬大齊的制度,同樣設立首相一職,岑長倩雖然年輕,但是個行政高手,再加上腦子靈活,威望也足以服眾,因此被李恪任命為第一任首相。

    從以上可以看出,李恪在行政方面幾乎完全照搬了大齊的制度,而且各級官府也極力推動當地工商業的發展,同時從大齊和大唐引進大批的造船工人,在半島沿海港口興建造船廠,看樣子是想與大齊走同樣的道路。

    不過李恪和岑長倩也不僅僅只會抄襲,按照兩國內部情況的不同,他們也對一些政策做出修改,比如最重要的民族政策方面校園麻雀。李恪招募到的三十萬人,已經陸續的被李愔送到伊比利亞半島上,其中漢人才僅僅八萬,再加上後來自願前來的漢人,加在一起也不過十二萬人左右,剩下的全都是草原胡人、三韓人、倭人等。

    除了以上的三十多萬人外,剩下就是人口最多的原羅馬人,他們佔半島總人口的六成以上,達到了兩百多萬人,剩下的全都是半島本地的一些民族,所以現在半島的總人口已經接近了四百萬,而且民族萬分十分複雜,最關鍵的是,漢人的數量還不到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面對這種情況,若是直接推行大齊的那種四級異族制的話,很可能引起當地人的反彈,畢竟李恪的軍事力量雖強,但想要治理好伊比利亞半島,還需要借助當地人的力量,否則若是實行強力統治,一會這邊起義,一會那邊暴動,那他還不如直接回去做自己的安樂王爺呢。

    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所以李恪並沒有在半島上實行四級異族制,而是宣佈國內各異族在法律上都是平等,漢族也不例外,統一稱為吳人。不過個吳人並不包括西哥特人,這個野蠻的民族在統治伊比利亞半島期間,對半島上的各個民族都實行高壓統治,可以說所有民族都對哥特人十分的仇視,特別是佔人數最多的原羅馬人,更是恨不得殺光所有哥特人。

    不過哥特人畢竟在半島上統治了上百年時間,人口數量也十分龐大,是半島上除羅馬人外的第二大民族,之前的征戰中,雖然造成大量哥特人死亡,但也有不少哥特人都選擇向李恪投降,所以現在的吳國內部,還殘存著二十到三十萬的哥特人。

    對於這哥特人,以羅馬人為代表的當地民族都反對給於他們同等的地位,另外李恪身邊的岑長倩,當初在第一次到達直布羅陀海峽時,也受到哥特人的羞辱,這讓一向小心眼的他懷恨在心,因此他也向李恪提出,絕對不能給哥特人平等的地位。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最後李恪終於決定,將所有哥特人貶為奴隸,從事挖礦、修路、築城等一些苦力勞動,這也是吳國的第一批奴隸。而且在嘗到奴隸的甜頭後,吳國也開始向非洲引進奴隸,這使得整個吳國也很快和大齊一樣,奴隸制度飛快的發展,不過這也使得吳國的各個行業也開始了加速發展。

    只不過在確定了民族平等的法律後,緊接著李恪就開始大封賞,其中幾乎所有漢族家庭,最少都有一人被封爵,特別是他實行的那個歐洲貴族計劃,不但針對大唐和大齊後來遷來的移民,同時也對以前招募的漢人百姓有效,因此絕大部分漢人都擁有爵位,最低也是個男爵,這使得漢人在實際地位上,就比其它民族要高上一籌,不過因為其它民族被封爵的同樣不少,所以並沒有引起這些民族的反感。

    只是這種大封爵位的辦法也帶來了一定的壞處,那就是導致後來李恪國內的爵位含金量下降,比如同樣是伯爵,吳國的伯爵在遇到大唐或大齊的伯爵時,都會感覺矮上一籌。

    至於軍事方面,則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原來的五萬大軍在征討西哥特王國時損失很小,而且很快就被補充完畢,這支全火器的軍隊做為大吳軍隊的核心,被李恪賜名為皇家近衛軍,平時駐紮在西京,戰時才被調往前線,是一支主要對外征戰的武裝力量。

    另外在之前的征戰中,他就已經組織起不少羅馬人的軍隊,現在以這些軍隊為基礎,經過整編與擴建後,暫時組織起二十萬的大軍,只是這些新建的軍隊還需要嚴格的操練,而且上過戰場的老兵也不多,因此戰鬥力並不強,現在主要是駐紮各地維持當地的秩序。

    同時李恪在西京也建立起一座軍校,選拔軍中年輕優秀的軍官進入其中學習,除了軍校的專業課程外,最重要的就是加強忠君愛國思想的教育,畢竟軍隊是一個國家存在的根基所在,想要控制軍隊,就必須控制住軍官們的思想,這點早就已經在大齊和大唐的高層中達成共識。

    只不過就在李恪對自己新成立的吳國進行轟轟烈烈的大改造時,東羅馬帝國那邊卻發生了一件天大的事,而這件事所導致的後果,卻是影響到整個地中海、乃至整個世界的格局。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28
第七百零三章 陽謀與陰謀                                       (來自UU小說網)
     

    自從君士坦斯二世下令逮捕羅馬教皇馬丁一世後,整個東羅馬帝國內部是吵翻了天,以狄奧多西為首的反對派們,堅決要求君士坦斯二世赦免馬丁一世,甚至有些激進者,還要求君士坦斯二世收回之前禁止討論基督神性與人性的法令,並向馬丁一世道歉。

    身為羅馬皇帝,君士坦斯二世有著自己的驕傲,況且他自認為自己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所以在他看來,那些反對自己的人,全都是像狄奧多西這樣別有用心的野心家,因此他絕對不能屈服。

    也正是因為如此,羅馬帝國內部的反對派與支持者們,開始了一場艱苦而漫長的爭吵,兩方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機會,想盡一切辦法打擊對方,

    在剛開始時,雙方的爭吵還比較有克制,爭論的焦點也主要停留在宗教方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爭吵慢慢的變了味道,反對者更多的是將矛頭對準了君士坦斯二世本人,甚至有不少人將南方行省的丟失,都歸到君士坦斯二世身上,更有些人在私下場合罵他無能。

    羅馬雖然也稱為帝國,但是在之前那個久遠的年代,羅馬卻是一個自由氣氛十分深厚的共和國,貴族們共同管理國家,雖然現在有了皇帝,但是皇帝的權威遠不能與大唐那樣的君主集權相比,很多大貴族對皇帝也並沒有太多的敬畏心理,甚至還會公開發表一些對皇帝不滿的言論。

    比如一位名叫切爾諾的大貴族,他在一次貴族聚會時,就公開發表了一篇演講,反對君士坦斯二世逮捕馬丁一世,而且用詞十分激烈。甚至在演講的最後,切爾諾還歷數了君士坦斯二世登基之後,羅馬帝國丟失的海外行省,並公開辱罵君士坦斯二世的無能,引起聚會上許多貴族的附和。

    這件事傳到君士坦斯二世的耳中後,把他氣的是暴跳如雷,但卻又沒有任何辦法,畢竟那個切爾諾不是普通人,他們家族在軍隊中擁有很深的關係。而且據說和狄奧多西也有聯繫。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切爾諾說的話也是實情,他根本沒辦法反駁。

    不過君士坦斯二世卻被切爾諾的話徹底激怒了,他已經不再打算與狄奧多西玩下去了,所以他想到了一個絕佳的辦法解決這件事。

    幾天之後。君士坦斯二世以東正教的名義,宣佈將在三個月後,召開一場所有貴族都能參加的辯論大會,辯論的內容就是關於是否赦免馬丁一世?到時無論是反動派還是支持者們,在大會上全都可以暢所欲言,若是沒有前來的貴族,那麼將會被視為棄權。而且無論這次會議做出什麼樣的決議,那些棄權的貴族都必須絕對服從,不得再有任何的意義。

    君士坦斯二世的這個辦法可謂是一招絕妙的陽謀,關鍵就是這次大會將在君士坦丁堡舉行。而且只要是沒來的貴族,就將被視為棄權,這一條直接指向反對派的領頭人狄奧多西。狄奧多西之所以敢和君士坦斯二世叫板,就是因為他一直呆在小亞細亞半島。君士坦斯二世根本拿他沒有任何辦法,但若是他敢回君士坦丁堡的話。那麼是否赦免馬丁一世就已經變得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狄奧多西恐怕再也回不去小亞細亞半島了。

    當然了,狄奧多西也可以選擇不回君士坦丁堡,但是這樣一來,肯定會對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聲望造成致命的打擊,畢竟反對派以他為首,在辯論是否赦免馬丁一世時他不在場,那麼反對派肯定是必輸無疑,馬丁一世也可能因為他的缺席而獲罪。

    其實這正是君士坦斯二世的優勢所在,他手中掌握著羅馬帝國的最高權力,隨便想出的一條計策,就讓狄奧多西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中,一邊是乖乖的回到君士坦丁堡,然後救出馬丁一世,使得自己的聲望大振,但是日後將再也不會有自由。一邊是像只縮頭烏龜似的呆在小亞細亞,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聲望倒塌,日後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做為,這實在是個讓人難以選擇的難題。

    面對君士坦斯二世的主動出招,狄奧多西也感覺到了沉重的壓力,甚至不少貴族都給他寫信,反對派和支持者都有,有些是勸他不要中了皇帝陛下的計策,有些則是嘲諷他沒有膽子,根本不敢去君士坦丁堡。可以說在一時之間,羅馬帝國貴族們的目光,幾乎全都集中到了狄奧多西身上。

    面對這種艱難的困境,最後狄奧多西不得不做出一個選擇,而身為一個榮耀的軍人,他最後還是選擇回到君士坦丁堡參加大會秦皇紀最新章節。

    只是讓君士坦斯二世也沒想到的是,狄奧多西在做出選擇後,立刻就啟程動身,而且每到一地,他都會在當地最繁華的地段進行演講,宣稱自己為了真理,同時也為了讓馬丁一世免於刑罰,雖然明知道在回去後,很可能面臨牢獄之災,但他依然義無反顧的選擇回去。

    可以說無論話裡話外,狄奧多西都努力將自己描繪成一位偉大的殉道者,而且他的這種行為也的確起到了巨大的效果,一路上狄奧多西的聲望是扶搖直上,整個帝國都在讚頌他的這種犧牲精神,甚至連一些君士坦斯二世的支持者們,也都對狄奧多西改變了看法,聲稱雖然立場不同,但狄奧多西的確不愧是一位英雄。

    只是狄奧多西聲望的增長,卻讓君士坦斯二世是坐立不安,甚至他有些痛恨自己,當初擔心他狄奧多西會考慮很長時間,而且從小亞細亞趕回來也需要近一個月時間,所以他將會議定在三個月後。現在可好,狄奧多西卻是用這三個月的時間,在帝國四處巡迴演講,使得他的聲望是一天強過一天,等到三個月後,還不知道狄奧多西會多出多少的支持者?

    面對這種情況,君士坦斯二世再也坐不住了,急忙命令狄奧多西盡快趕到君士坦丁堡,名義是要與他商量辯論大會的開辦事宜。雖然這個理由十分牽強,所有人都看的出君士坦斯二世的用意,但是狄奧多西在接到這個命令後,卻是選擇了遵從,也不再發表演講,而是真的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君士坦丁堡。

    對於狄奧多西這種反常的舉動,君士坦斯二世卻感覺十分的不安,雖然他不知道中原有句『反常即妖』的古語,但卻也從狄奧多西這一串反常的舉動中,嗅到了一種陰謀的味道,因此在狄奧多西的到達君士坦丁堡後,立刻被他軟禁起來,沒有他的允許,任何人都不許探視。

    雖然君士坦斯軟禁狄奧多西的舉動引起許多貴族的不滿,但是君士坦斯二世卻已經鐵了心要解決這個威脅,因此無論下面的人說什麼,他都沒有絲毫釋放狄奧多西的意思,甚至連小亞細亞的軍方出現一些不穩定的跡象,卻還是被他強壓下來。

    反觀狄奧多西,他在被軟禁之後,卻顯得十分鎮定,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軟禁似的,每天看書喝茶,偶爾還會向守衛打聽一些君士坦丁堡這段時間的趣聞,那種悠閒的樣子,簡直像是在渡假一般。

    就這樣,狄奧多西一直被軟禁到大會開始的那一天,這個辯論大會雖然與宗教有關,但是卻沒有選擇在聖索菲亞大教堂,而是選擇在聖宮中平時舉行官方正式大典的拉馬尼奧爾宮舉行,以此來顯示對這次大會的重視。

    聖宮不但是羅馬皇帝的居所,同時也是政府所在地,以及東正教會的最高駐地,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是防衛森嚴,特別是整個聖宮在君士坦丁堡東南角,東南兩面臨海而建,但是兩面卻全都是懸崖,想要攀登十分的困難,因此防衛力量也十分薄弱。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君士坦斯二世召集貴族討論,是否赦免馬丁一世的問題時,就在聖宮的東南角方向,一支昨天晚上就已經潛伏在這裡的隊伍開始了行動。

    這支隊伍是從君士坦丁堡對方的小亞細亞海岸乘船,然後花了半夜時間到達這裡並潛伏下來,等到天剛剛亮時,聖宮裡開始召開大會,防衛力量全都集中到拉馬尼奧爾宮周圍,這時聖宮裡的內應才有機會趕到懸崖邊,然後放下繩索,讓懸崖下的軍隊順著繩索爬上來。

    這支軍隊的人數不多,剛好是一千人,但是這支千人部隊卻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都是在與大食交戰的戰場上活下來的老兵,不但個人素質強硬,而且也十分擅長小團體配合作戰,一般的軍隊哪怕是數倍於他們,但也很難正面戰勝這支千人隊。

    這支精銳的千人隊登上懸崖後,立刻在內應的帶領下,以最快的速度向拉馬尼奧爾宮趕去。以聖宮的面積,他們這一千人根本無法完全掌控,因此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將君士坦斯二世抓住,這也是他們之前的計劃,至於抓到君士坦斯二世之後的事,就不需要他們操心了。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28
第七百零四章 政變                                       (來自UU小說網)
     

    整個羅馬帝國能派出這樣精銳的千人隊,而且還是趁這個機會殺進聖宮的,自然只有那位被君士坦斯二世軟禁的狄奧多西親王。

    身為一個軍人,特別是一個還擁有相當大野心的軍人,狄奧多西自然不甘心下半輩子都在軟禁中度過,所以面對君士坦斯二世的陽謀,他在一幫忠心耿耿的手下勸說下,終於決定以陰謀應對,在大會召開的同時,派一支軍隊殺進聖宮,然後控制住君士坦斯二世。

    只要能把君士坦斯二世控制住,那麼狄奧多西也就掌握住了主動權,到時以他的威望,可以直接逼君士坦斯二世將皇位傳給自己,畢竟在法律上來說,他也擁有皇位的繼承權,而且之前他又爭取到大批的貴族支持,到時他只要許諾給這些貴族一些好處,就能讓他們支持自己登基稱帝。

    也正是報著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有了這支精銳的千人隊,另外狄奧多西還買通了一位聖宮中的守衛軍官,讓對方可以接應這支千人隊進入聖宮,結果一切順利,而且自從千人隊登上懸崖的那一刻起,狄奧多西的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

    拉馬尼奧爾宮內,一場激烈的辯論正在進行,為了這次的大會,拉馬尼奧爾宮內也進行了改建,形成一個圓形的大會場,參加的貴族分成兩側,一側是響應君士坦斯二世的支持派,另一側是以狄奧多西為首的反對派。

    「馬丁一世公開反對皇帝陛下的法令,觸犯了羅馬皇帝的威嚴,因此可以判定,他有罪,若是連這樣的罪行都能赦免的話,那麼我羅馬帝國的威信何在?我羅馬皇帝的威嚴何在?帝國法令的權威何在……」

    一位年輕英俊的貴族站在中間的圓形演講台上,正在慷慨激昂的發表一篇鼓舞人心的演講,演講的核心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緊抓馬丁一世違抗帝國法令這條罪行。支持君士坦斯二世之前逮捕馬丁一世的行為。

    看著台上神采飛揚的年青貴族,君士坦斯二世的目光中卻是流露出一種不太正常的迷醉目光,最後更是低頭對旁邊自己的基友福裡斯問道:「福裡斯,這個年青人名叫什麼?」

    「啟稟陛下,這個年青人名叫烏裡莫,是外交官西羅閣下的侄子,現在跟著他叔叔學習一些外交事宜,另外聽說他的漢語說的比他叔叔都要好。」福裡斯神色如常的說道。只是在看向台上烏裡莫的目光中,卻帶上一絲隱晦,因為他從君士坦斯二世的語氣中,聽出對方對烏裡莫很感興趣,這很可能會對他的地位產生威脅。

    烏裡莫支持逮捕馬丁一世的演講剛剛結束,立刻就有反對派的站出來走上演講台,只是當君士坦斯二世看到這個人時,卻不禁氣呼呼的怒哼一聲,因為這個人正是之前公開辱罵他的大貴族切爾諾。

    切爾諾是個長相威武的中年人,身材十分強壯。站在那裡像是一頭勇猛的獅子,事實上他的確是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而且還參與過與大食人的戰鬥,最有名的是他帶著一支兩千人的部隊,死守一個並不堅固堡壘,數次打退上萬大食人的進攻,為之後的反攻爭取到了時間。同時這場戰爭讓切爾諾成為整個羅馬的英雄,現在是駐紮在君士坦丁堡的四支部隊的指揮官之一。

    只見切爾諾快步走上演講台,掃視了對面的君士坦斯二世等人後。立刻開口演講道:「偉大的羅馬是一個自由的國度,天主賜於我們自由討論的權利,馬丁一世身為羅馬教會的教皇。自然有維護宗教教義的權利,陛下禁止討論基督的神性與人性的法令,不但剝奪了天主賜於我們的權利,同時也侵犯了馬丁一世身為教皇的職責,這顯然違背了天主的意願,因此我認為,陛下之前的法令根本就是不合理的、無效的……」

    切爾諾不愧是將軍出身,話裡充滿了火藥味,而且在演講剛一開始,他就將目標對準了君士坦斯二世,而且他也十分聰明,根本沒有從法律上來為馬丁一世辯解,反而是從宗教入手,認定君士坦斯二世發佈的法令違背了天主的意願,所以是無效的,馬丁一世反對正是順從了天主的意志,因此不但不應該受到懲罰,反而還需要受到獎賞。

    「反對!我反對!切爾諾這是在混淆概念!」就在切爾諾的演講剛一結束,君士坦斯二世身邊的福裡斯立刻站起來反對道,他的確是個很聰明的人,一下子就看穿了切爾諾的把戲。

    只不過切爾諾這篇演講已經點爆了現場的氣氛,福裡斯反對的話音剛落,立刻就有反對派對他進行辯駁,然後支持者們也都不甘示弱,一個個紛紛站起來發表自己的意見,甚至連中間的演講台也沒有人再上去,都是直接站在座位上與對面的人爭吵,而且這種爭吵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看著眼前的爭吵馬上就要失控,君士坦斯二世和狄奧多西卻都顯得十分鎮定,對於君士坦斯二世來說,在狄奧多西被軟禁之後,是否赦免馬丁一世就已經不重要了,現在他正在考慮該如何處置自己這位弟弟?而對狄奧多西來說,他正在擔心自己之前的計劃能否順利實施,那支精銳的千人隊現在是否已經進入聖宮?

    就在兩人各懷心思,表面上卻都不動聲色時,忽然拉馬尼奧爾宮外傳來一陣陣的慘叫聲,同時還伴隨著兵器的撞擊聲,以及士兵的呼救聲,這下讓整個宮殿中的貴族全都是臉色一變,一個個全都安靜下來,或迷茫或恐慌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宮殿的大門處。

    拉馬尼奧爾宮周圍雖然調集了數百士兵守衛,但根本不是那支精銳的千人隊的對手,所以外面的廝殺很快結束,緊接著這支精銳的部隊就排著整齊的隊列衝進宮殿,這讓宮殿內的所有貴族都感受到一種壓力。

    看到這支軍隊的到來,狄奧多西的臉上露出一種興奮的笑容,緊接著這支部隊的首領上前向他行禮道:「屬下參見親王閣下!」

    「你們做的很好!」狄奧多西這時站起來,走過去拍了拍對方的肩膀道。看到這種情形,在場的所有貴族全都明白發生了什麼,雖然他們有些想不通這支軍隊是怎麼攻進聖宮的,但是現在情況已經十分明了,狄奧多西竟然發動了武裝政變,而且現在也控制住了局面。

    「狄奧多西,你……你竟然私自調動軍隊進攻聖宮?」正在這時,明白過來的君士坦斯二世也臉色蒼白的站起來,眼中的怒火幾乎都要噴湧而出,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狄奧多西竟然會有這麼大的膽子。

    「哈哈哈~,尊敬的皇帝陛下,若不是你一再逼迫,我也不會用到這個辦法,難道你讓我睜睜的看著刀架在自己脖子上,還不允許我反抗嗎?」狄奧多西的笑聲中滿是得意,現在形勢逆轉,局勢已經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君士坦斯二世已經對他開不成威脅,現在他需要的是得到在場貴族們的支持。

    「狄奧多西,你不要癡心妄想了,難道你以為綁架了皇帝陛下,就能成為羅馬的皇帝陛下嗎,別在做夢了,我們是不會允許一個篡位者登上皇位的!」正在這時,君士坦斯二世的鐵桿支持者福裡斯再次高喊道,他也知道狄奧多西肯定不敢殺死在場的貴族,最多是尋求這些貴族的支持,然後登上皇位,因此才開口叫破他的野心。

    只不過福裡斯的話音剛落,一直站在狄奧多西身後的切爾諾忽然上前幾步,從一名士兵的手中搶過一柄羅馬短劍,然後一下子刺進了福裡斯的胸口,並且高呼道:「福裡斯你這個無能之輩,全都是你和君士坦斯的無能,所以才讓我們羅馬丟失了大片的土地,只有狄奧多西才能帶領我們羅馬再次走上輝煌!」

    福裡斯根本沒想到會有人當場對自己動手,他只感覺胸口一涼,然後全身的力氣都在消失,當他看到胸口的短命時,滿臉都是不可思議的表情,然後緩緩的軟倒在地,引起周圍貴族的一片恐慌。

    君士坦斯二世同樣也是嚇的面無人色,從小長於宮廷之中的他,根本沒想到會有人敢當著自己的面殺人,而且被殺的還是他最親密的人,這讓他在憤怒的同時,更多的還是感到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恐懼,甚至這種恐懼已經壓倒了憤怒,讓他整個人的身體都禁不住微微顫抖。

    其它的貴族也同樣如此,無論是之前的支持者還是反對派,他們也沒想到切爾諾會當眾殺人,雖然福裡斯平時有些囂張跋扈,但畢竟也是貴族中的一員,他的死讓其它貴族感到有些恐懼,一個個目光帶著驚恐的看向狄奧多西與切爾諾。

    看到這種情況,狄奧多西知道自己震懾的目的已經達到,下面就需要安撫這些貴族,同時讓出一定的好處,讓貴族們放棄對君士坦斯二世的支持,幫助自己成為新一任的羅馬皇帝。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29
第七百零五章 伊琳娜的選擇                                       (來自UU小說網)
     

    狄奧多西發動的這場政變,事先的保密工作做的極好,除了他和幾個心腹之外,外人沒有接到任何的消息,哪怕是反對派中的那些貴族,也是在軍隊衝進拉馬尼奧爾宮中時,才知道狄奧多西竟然早就做出這種決定,因此一時間即震驚又意外。

    不過狄奧多西在政變前也做了足夠的準備,在控制住局面,並且由切爾諾殺死福裡斯,震懾住局面後,狄奧多西立刻出面安撫在座的貴族,特別是其中幾個勢力強大的大公,全都被他許以重利,其它貴族也都得到或多或少的好處,這讓在座的貴族雖然沒有當場表示支持他登基,但也沒有對這場政變報以強烈的反對跑到韓國當明星全文閱讀。

    狄奧多西是個很聰明的人,雖然他知道這些貴族的命都掌握在自己手中,那麼他完全可以用這些貴族的性命威脅,要求這些貴族支持自己,這樣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他登基稱帝的目的。但是狄奧多西卻沒有這麼做,因為他這樣一來,他將會得罪羅馬的大部分貴族,這會讓他在登基之後,根本無法治理國家,甚至可能會在不久之後被這些貴族聯合起來,把他再次從皇位上逼下來。

    也正是因為如此,狄奧多西在給出自己的好處後,就十分大度的將大部分貴族都釋放了,不過還有一小部分貴族是君士坦斯二世的鐵桿支持者,這些人被暫時看押起來。至於君士坦斯本人,則在狄奧多西的逼迫下書寫手令,而狄奧多西的手下開始拿著手令接管君士坦丁堡的防務。

    本來一些比較偏向君士坦斯二世的貴族回到家中後,還在考慮是否要將皇帝陛下營救出來,這可是一個天大的功勞。但是在第二天早上,卻傳來君士坦斯二世的死訊。狄奧多西解釋說他是自殺,原因就是昨天福裡斯死後,君士坦斯二世受不了愛人的去世,所以就自殺殉情。

    雖然這個解釋看似很合理,但是整個羅馬都沒有人相信,況且據一些見到過君士坦斯二世屍體的人說,屍體的兩支手臂、大腿、胸口等部位,全都有刀傷存在,加在一起最少也有十幾刀。一個自殺的人怎麼可能連砍自己十幾刀,這簡直就是侮辱人類的智商!

    但政治就是政治,無論事實是什麼,狄奧多西卻是一口咬定君士坦斯二世是殉情自殺,其它人也根本沒有辦法。而且君士坦斯二世死後。使得那些想要營救他的貴族也只能放棄之前的想法。

    不過狄奧多西雖然囚禁了君士坦斯二世大部分的鐵桿支持者,但是還有一部分因為某些原因,而沒有參加這次大會的貴族,這些貴族有相當一部分都是深受君士坦斯二世的信任,所以身擔要職,平時根本就走不開,因此並沒有參加大會。這也讓他們逃過一劫。在這些貴族中,其中有一個手握重權的老將,那就是福裡斯的父親默坦。

    默坦和伊琳娜的父親奧弗隆一樣,都是個海軍老將。而且默坦深受兩代羅馬皇帝的信任,一直負責指揮整個黑海海峽的羅馬海軍,負責整個海峽的安全事宜。福裡斯也是從小跟著父親,擁有豐富的海軍管理與作戰經驗。他能擔任羅馬海軍的執政官,除了與君士坦斯二世的特殊關係外。也的確有著真才實學。

    默坦在得知兒子的死訊,立刻也是怒髮衝冠,福裡斯是他最看重的兒子,年紀輕輕的就成為海軍的執政官,身上肩負著家族興盛的重任,但是現在卻被人殺死,這讓他的希望也破滅了,因此對於篡位的狄奧多西,他的心中充滿了仇恨與怒火,因此立刻命令手下的海軍封鎖整個海峽,特別是小亞細亞方向,更是嚴禁任何人通過海峽來到君士坦丁堡。

    對於默坦的反應,狄奧多西也早就預料到了。其實在當初計劃時,他並不想殺死福裡斯,主要就是默坦的海軍控制著黑海海峽,但是福裡斯不但是君士坦斯二世最親近的人,同時也他的得力助手,君士坦丁堡的軍隊將領中,大部分都受福裡斯的控制,若是這個人不死,那麼他就無法真正的掌控君士坦丁堡,因此權衡之後,狄奧多西還是選擇殺死福裡斯。

    事實上也的確如狄奧多西所料,福裡斯死後,他很輕鬆的就控制住了君士坦丁堡,默坦雖然封鎖了黑海海峽,使得他和小亞細亞的聯繫暫時中斷,但是默坦也不敢輕易進攻君士坦丁堡,畢竟這裡是羅馬的首都,城中居住著無數的貴族,甚至連默坦的家人也在這裡,若是他敢強行進攻的話,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不過也正是默坦封鎖海峽的舉動,讓君士坦丁堡的貴族們也開始猶豫起來,他們並沒有急著支持狄奧多西登基稱帝,而是選擇了一種觀望的態度,看狄奧多西如何處理這件事,若是對方能夠解決默坦的話,那就說明狄奧多西的確很有實力,到時再支持他也不遲,若是他連默坦也無法解決,那麼他的能力也將會受到貴族們的質疑,到時別說是做皇帝了,恐怕連命都保不住權財。

    狄奧多西也十分清楚自己的處境,因此在最開始的時候,他也積極與默坦接觸,而且還許以重利,希望能得到對方的諒解。但是默坦卻是個十分古板的人,特別是在經歷了過喪子之痛後,他恨不得親手殺了狄奧多西,因此自然不可能與他和解,再加上狄奧多西暫時無法稱帝,也根本沒有權力命令他,因此默坦是鐵了心要與狄奧多西死磕到底。

    另外默坦也並不是有勇無謀之輩,他知道君士坦斯二世並沒有兒子,那麼在他死後,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中,排在第一的就是皇后伊琳娜,所以他在接到狄奧多西發動政變的第一時間,就派人去通知伊琳娜,希望她能盡快趕來,到時借助她的威望,狄奧多西根本沒有任何稱帝的機會。

    遠在伊比利亞半島的伊琳娜正在幫助李恪安定國內的民心,同時也負責照顧李恪的飲食起居,白天李恪處理政務,伊琳娜就在旁邊端茶送水,晚上兩人更是雙宿雙飛,儼然和一對夫妻沒什麼兩樣,甚至有時候伊琳娜完全忘記了自己的羅馬皇后身份。

    但是當狄奧多西發動政變,丈夫君士坦斯二世身死的消息傳來時,伊琳娜卻是震驚的無以復加,甚至她根本不敢相信這個消息是真的,但是在經過幾經確認後,她終於相信了這個殘酷的消息,當場伏在李恪的懷裡痛哭不已。

    雖然她和君士坦斯二世並沒有多少感情,但是兩人畢竟是夫妻,伊琳娜也不是那種絕情的人,所以對於丈夫的死,她自然也感覺十分的悲傷難過,但是她畢竟不是普通的女人,在悲傷過後,擺在她面前的,就有兩條路需要她選擇。

    第一條路是再也不會羅馬,就在吳國與李恪雙宿雙飛,做一對真正的夫妻,雖然吳國的皇后不是她,但是她相信李恪絕對會好好的對她,日後也幸福生活也將唾手可得。

    第二條路則是冒著危險回到羅馬,然後聯合默坦,將狄奧多西抓住,這樣一來,即可以為君士坦斯二世報仇,而且她也很可能成為羅馬的下一任皇帝,畢竟羅馬的法律規定,女子同樣可以成為皇帝。

    按照伊琳娜的本心來講,第一條路無疑是最適合她的,畢竟她早就厭倦了複雜的政治生活,只想像現在這樣,每天都呆在李恪身邊,簡簡單單的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過伊琳娜在經過兩天的慎重考慮後,卻違背自己的意願,反而選擇了第二條路,這也就意味著她不但要冒險回到君士坦丁堡,而且日後也可能陷入到那種她厭倦的生活中去。

    對於伊琳娜的這種選擇,連她的父親奧弗隆都有些不贊成,雖然奧弗隆知道,若是自己的女兒回到羅馬,很可能會成為下一任的皇帝,這將對他的家族產生巨大的影響,甚至整個家族也可能成為真正的皇族。但是做為一個疼愛女兒的父親,他在這段時間親眼看到,呆在李恪身邊的伊琳娜無比快樂,特別是她臉上那種發自內心的笑容,奧弗隆已經好多年沒有在女兒臉上看到過了。

    再加上奧弗隆也知道,狄奧多西肯定不會讓伊琳娜順利的回到羅馬,所以他們這一路上,肯定會遇到一些危險,身為父親,他不想讓自己的女兒置身於險地,因此對伊琳娜選擇回到羅馬的事極力阻攔。

    可惜伊琳娜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認定了一條路後,誰也無法讓她改變主意,最後奧弗隆無奈,只得將這件事告訴暫時被伊琳娜瞞著的李恪。

    本來李恪在知道君士坦斯二世的死訊後,心中著實高興了一段時間,因為在他看來,伊琳娜再也不用回羅馬,也不用與他再分離了,但是卻沒想到伊琳娜竟然會做出這樣的選擇,這讓感到十分意外。

    另外李恪對伊琳娜還生出幾分誤會,認為伊琳娜之所以要回去,無非就是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為君士坦斯二世報仇,第二則是成為羅馬皇帝。無論伊琳娜因為哪個原因回去,對他都不是件好事。不過在李恪冷靜下來後,他很快發現,事情肯定不是自己想的這麼簡單,伊琳娜選擇回去,肯定有更深一層的意思。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30
第七百零六章 李恪也要去                                       (來自UU小說網)
     

    這裡是吳國皇宮的後花園,李恪稱帝后,西京中的吳王府經過簡單的改造後,就升級為皇宮,雖然這座皇宮的規格很小,但是李恪認為現在吳國還處於草創階段,處處都需要花錢,所以沒必要在皇宮上面花費太多,因此整個皇宮也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改造了一下,使得整個皇宮多了一些中原建築的特色。

    「伊琳娜,你真的決定了嗎?」花園的涼亭內,奧弗隆看著女兒,一臉鄭重的問道斗羅大陸ii絕世唐門全文閱讀。

    伊琳娜卻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熟練的從茶筒裡倒出幾粒茶團,丟到茶壺之中,然後拿起旁邊的紅泥爐中的沸水倒下,洗過茶後將茶水倒出,再次倒入沸水,這才給父親斟了一杯茶笑道:「父親,您快嘗嘗這茶如何,聽三郎說,這可是大唐產的貢茶,只有皇家之人才能喝到,而且昨天才剛剛送到,三郎說您若喜歡,就拿回去一些品嚐。」

    奧弗隆現在哪有盡情品茶?特別是看到女兒沒有正面回答,更讓他急的要命,不禁再次開口道:「伊琳娜,你……」

    不過還沒等奧弗隆的話出口,卻見伊琳娜笑著打斷他道:「父親,我已經決定了,這次不但要回把狄奧多西繩之以法,同時也要爭奪皇位,成為羅馬女皇。」

    「可……可是你不是最不喜歡那種爭權奪利的生活嗎?」奧弗隆十分不解的問道,做為父親,他自然最清楚女兒的性格,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對伊琳娜做出的選擇更加不解。

    伊琳娜臉上依然帶著淡淡的笑容,輕輕品了口茶水,立刻感覺唇齒留香。當下也不禁暗讚一聲『好茶』,然後這才放下茶杯,笑著對父親解釋道:「父親不必擔心,我現在是羅馬皇位的第一繼承人,只要我能安全的到達君士坦丁堡,立刻就能得到大部分貴族的支持,得到皇位並不難,另外我也沒打算一直做羅馬皇帝。」

    伊琳娜說到最後,臉上露出一個調皮的笑容。這讓奧弗隆一時間有些精神恍惚,當年伊琳娜小時候,每次她趁自己午睡,拿刀子刮自己鬍子被發現時,就是這副調皮的表情。

    奧弗隆同樣也不笨。他很快就抓到了伊琳娜話中的關鍵,當下一臉震驚的道:「伊琳娜,你說你不打算一直做羅馬皇帝,難道是想……」

    「沒錯,我就是那麼想的!」伊琳娜再次打斷父親的話道,臉上洋溢著一種幸福的笑容。

    同樣,在皇宮前殿的書房內。李恪和岑長倩也在進行一場關於伊琳娜決定回羅馬的談話。

    「陛下,伊琳娜皇后之所以如此出人意料的選擇回羅馬,恐怕最終的原因還是因為您!」坐在書房中的岑長倩品著貢茶,一臉愜意的微笑道。今天李恪將他找來,並將伊琳娜回羅馬的事情講給他聽後,岑長倩幾乎立刻就明白了對方的打算。

    李恪聽後卻是苦笑著點了點頭道:「沒錯,開始我還誤會了伊琳娜。不過後來仔細的想了想,發現以伊琳娜的性格。無論如何也不應該選擇回到羅馬,唯一的一個可能就是,她想到一個有些異想天開的主意。」

    「不,陛下您不應該用『異想天開』來形容,恰恰相反,在臣下看來,伊琳娜皇后的想法,有著很大的可行性。」岑長倩這時卻顯得有些興奮的道,若是伊琳娜真的那麼做了,那麼對於他們吳國來說,無疑是個實力上的巨大飛越。

    還沒等李恪問什麼,只見岑長倩再次興奮的道:「首先,在君士坦斯二世死後,按照羅馬的律法,伊琳娜就成為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狄奧多西雖然發動了政變,但是大部分貴族並不喜歡他這種暴力的手段,再加上那個默坦的支持,只要伊琳娜能夠回到君士坦丁堡,皇位幾乎是唾手可得。」

    「可是……」

    李恪聽到這裡,卻是一臉為難,剛想再說些什麼,卻又被岑長倩打斷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而且兩國聯姻古已有之,咱們中原地區的暫且不說,羅馬人以前不就是通過聯姻正式取得了埃及的統治嗎?」

    聽到岑長倩連羅馬歷史上的埃及艷後都搬了出來,李恪這下徹底的啞口無言了。按照伊琳娜的性子,她應該不會對羅馬的皇位感興趣,唯一可能的就是,她想要奪得羅馬皇位後,然後與自己成婚,這樣一來,李恪也就具備了羅馬皇位的繼承資格,到時伊琳娜將皇位讓給他,也是在情理之中,誰也無法阻攔。

    關於這點,李恪已經從奧弗隆那裡得到了確認,伊琳娜可能擔心李恪會阻攔自己回羅馬,所以她自己並沒有告訴他,甚至李恪也是悄悄的向奧弗隆確認的,現在伊琳娜還不知道李恪已經知道她的打算這件事邪師。

    看到李恪還是有些躊躇不定的樣子,岑長倩轉念一想,立刻明白了李恪心中的顧慮,當下笑著說道:「想必陛下您是擔心伊琳娜皇后的安全,那個狄奧多西雖然以前得到過咱們的幫助,而且又與伊琳娜皇后做了一段時間的盟友,但這個人能屈能伸,絕對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輩,所以他肯定會在伊琳娜皇后回去的路上動手腳,甚至讓皇后死在路上。」

    「沒錯,我堂堂男子,怎能讓心愛的女人去為我冒險?」李恪這時也是歎了口氣道,岑長倩的話的確說到了他最擔心的地方。

    不過岑長倩的臉上卻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道:「陛下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解決,只需要有一個人陪著伊琳娜皇后一起回羅馬就行了。」

    「誰?」李恪本能的問出來,但是他立刻就反應過來,岑長倩口中的那個人除了自己還能有誰?

    以李恪的身份,借給狄奧多西幾個膽子,他也不敢對自己不利,所以只要伊琳娜天天與自己呆在一起,保證安全肯定是沒有問題,更何況他身為大吳的皇帝,若是去羅馬的話,肯定是帶著大量的艦隊去,以他們海軍的實力,哪怕是與羅馬海軍正面交戰,也能殺出一條血路去。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吳國初立,身為國君的李恪若是冒然離開的話,會不會對國內造成什麼影響?萬一被趕出伊比利亞半島的哥特人趁機來攻的話,那麼對於吳國來說,絕對是一場生死悠關的大考驗。

    想到這裡,李恪臉上也不禁露出猶豫之色,不過這時岑長倩卻接著又道:「至於國內的安全,陛下也不必擔心,您這次的出行肯定無法保密,因此我們索性就直接公開,告訴國內的百姓,讓他們知道羅馬發生了什麼,您是為了護送伊琳娜皇后才離開的,這肯定會讓那些羅馬人心懷感激,再加上軍隊的威懾,最少在半年之內,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

    「至於被趕到歐洲的西哥特人,他們想要進入伊比利亞半島,只有通過比利牛斯山脈兩端的山口,東端的山口已經落到我們手中,現在建陽城駐紮著重兵把守,兩側的山體上也建有炮台,根本不用擔心哥特人的進攻。至於西端的山口,那裡是巴斯克人的領地,這些巴斯克人本來就不服從哥特人的統治,現在哥特人被趕走後,我們派使者與他們積極接觸,已經讓他們同意成為我們的屬民,並禁止西哥特人通過西端的山口,所以除非對方從海上攻來,否則根本不會可能出現在伊比利亞半島!」

    岑長倩足智多謀,而且年紀又輕,做事比較喜歡冒險,他知道李恪現在離開吳國可能會讓吳國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卻也知道,若是伊琳娜真的能夠成為羅馬女皇,那麼帶給他們的收益也將是十分的巨大,至少在他看來,這個險值得冒。

    李恪也知道岑長倩的才能,現在看他分析的頭頭是道,各方面也都有了足夠的準備,這讓他也不禁十分心動。只見他忽然站起來,在書房中來回走動幾圈,最後忽然一咬牙道:「好,既然如此,那我朕就陪伊琳娜走上一趟,至於國內的事,就交給你和方翼了!」

    「謝陛下信任,微臣必定不負陛下所托,與眾臣齊心協力,共同守護我大吳江山的安全!」岑長倩也是一臉鄭重,最後想想,再次十分認真的叮囑道:「不過陛下這次此去羅馬,也要小心再小心,狄奧多西這個人十分能忍,但萬一被逼到絕路上,也很可能會放手一拼,因此陛下在對付他時,一定要不動則已,一動就必須把對方徹底拔起,絕對不能像君士坦斯二世那樣,留給他翻盤的機會!」

    「這點我明白,另外為了保證安全,我需要帶去一支強勁的軍隊,其中以海軍為主,這件事你要和方翼商量一下,盡量多調幾艘主力戰船。」李恪聽後點了點頭道。

    緊接著李恪又想到,這件事他還需要先與伊琳娜說一下,想必她在知道自己也要一起去羅馬時,肯定會十分高興吧!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30
第七百零七章 默坦之死                                       (來自UU小說網)
     

    幾天之後,一支十五艘主力戰艦的海軍離開了西京港,同時還有奧弗隆護送伊琳娜的海軍緊緊跟隨,只不過伊琳娜並沒有在奧弗隆的船上,而是和李恪一起,坐在前面的海軍主力戰艦上。

    船尾的李恪與伊琳娜緊緊的偎依在一起,看著西京慢慢的消失在海平面下,一種默默的溫情在兩人之間慢慢傳遞。

    「三郎,謝謝你願意陪我去羅馬!」伊琳娜輕輕的開口道。之前李恪提出想要陪她一起去羅馬時,伊琳娜開始時並不同意,因為她知道李恪離開吳國可能帶來的後果,但是在李恪再三保證,自己離開吳國一段時間並沒有問題時,這才讓伊琳娜同意。

    「不,伊琳娜,要說謝謝的應該是我才對,其實你完全可以不回羅馬,就呆在我的身邊,過那種簡單快樂的日子。」李恪同樣也是滿臉柔情的道,對於伊琳娜,李恪也的確動了真感情,特別是在兩人三年未見之後,伊琳娜對他的感情竟然絲毫未變,這也是讓李恪最為感動的地方。

    感受到李恪話語中的深情,伊琳娜露出一個甜蜜的笑容,一陣海風吹來,帶來絲絲的涼意,這讓伊琳娜不禁向李恪溫暖的懷裡縮了縮身子。不過緊接著伊琳娜的眉頭一皺,忽然離開李恪的懷裡,捂著嘴巴跑到船舷處乾嘔了幾下,卻什麼也沒吐出來。

    看到伊琳娜的樣子,李恪急忙跑上來扶住她的肩頭,然後關切的問道:「怎麼了,是不是暈船了?」

    「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暈船吧?」伊琳娜也有些疑惑的道。之前她來的時候也是乘船,但是卻從來沒有暈過船,剛才也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感到一陣噁心,難道是因為第一次乘坐這種巨大的軍艦的問題?但好像也不對,這種軍艦比她的那艘十槳座戰船還要平衡,乘在上面應該更不容易暈船才對啊?

    雖然暈船隻是小事,但是李恪還是有些不放心伊琳娜的身體,所以立刻將船上的御醫找來,讓他幫伊琳娜診治,結果這位年紀不是很大的御醫在給伊琳娜診過脈後,一臉驚喜的向李恪稟報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伊琳娜皇后懷孕了!」

    「懷孕了!」李恪聽後是一臉的不敢相信。要知道伊琳娜之前與君士坦斯二世成婚數年都沒有懷孕,之後與李恪在一起的時間加起來,也有大半年的時間了。卻也沒有懷孕,所以這一度讓伊琳娜認為,自己是個不能懷孕的女人,甚至連李恪心中也這樣認為。

    但是上天卻給了他們一個驚喜,這才剛剛離開西京。伊琳娜卻懷孕了,這不但讓李恪驚喜萬分,同時也讓伊琳娜激動的直流眼淚。一直以來,她都認為自己無法生育,這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實在是件殘酷無比的事。甚至她這次決定回羅馬,也有在其它方面向李恪補償的意思,但是她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會在這時懷孕。

    「伊琳娜,我們回去吧,不要再管什麼羅馬了,我們回到吳國,然後你平平安安的生下我們的孩子!」寬大豪華的船艙裡。伊琳娜半躺在床上,李恪一臉關切的坐在床邊開口道。這次去羅馬是有危險的。而伊琳娜現在懷著孩子,所以李恪改變主意了,他不想讓伊琳娜母子二人受到任何的傷害。

    不過伊琳娜卻是滿臉溫柔的撫著小腹道:「三郎,你不要太擔心了,御醫說我才懷孕一個多月,離生產還遠著呢,這段時間足夠我們處理完羅馬的事情,到時羅馬和我們的孩子,就是我送給你最好的兩份禮物!」

    「可是……」

    李恪剛想再說些什麼,但是卻被伊琳娜抓住他寬厚的手掌,然後打斷他道:「好了,我的皇帝陛下,你的擔心我都知道,現在我們母子的安全就全都要靠你的艦隊了,所以現在你不是勸我回去的時候,而是要多想想怎麼才能保證我們能順利的回到羅馬!」

    看到伊琳娜堅持的表情,李恪也只能無奈的歎了口氣,他也知道伊琳娜是個外柔內剛的性子,只要她認定的事,很難會聽別人的勸。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艦隊並沒有因為伊琳娜的懷孕而回航,而是依然向黑海海峽前進。而且在艦隊到達巴爾幹半島的南端時,他們還在雅典城停泊了一下,然後伊琳娜以羅馬皇后的身份,召集當地貴族議事,結果得到當地貴族的熱烈歡迎。

    在會議上,伊琳娜和李恪發表了聯合演講,鄭重強調了狄奧多西發動政變的惡劣影響,並號召當地貴族支持自己,譴責狄奧多西的罪行,這點也得到了大多數雅典貴族的支持。

    雅典是羅馬海軍最重要的駐地之一,所以這裡的貴族大都與海軍息息相關,而海軍以前被福裡斯掌握在手中,所以這裡的貴族對於福裡斯與君士坦斯二世之死,大都報以憤怒的態度,現在伊琳娜要回君士坦丁堡,站在他們的立場上,他們自然也願意支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雅典貴族的支持也並不僅僅是口頭上的,一些直接負責指揮雅典海軍的貴族還提議,希望可以帶領海軍追隨伊琳娜,這樣在回到君士坦丁堡時,伊琳娜手中也能有可用之兵。

    對於這些雅典軍事貴族的提議,伊琳娜與李恪商量過後,決定在雅典海軍中選拔出一批海軍,不過數量不多,只有二十艘戰船。不過船上的指揮官全都是雅典的重要貴族,他們將代表雅典貴族支持伊琳娜,增加伊琳娜的政治籌碼。

    離開雅典之後,艦隊一直向東北方向前行,經過數天的航行,黑海海峽終於出現在他們面前。只不過就在他們要進入黑海海峽時,卻接到一個令人十分震驚的消息的,老將軍默坦死了,黑海艦隊也分裂成兩部分!

    默坦死的十分突然,而且也十分的壯烈,原因就是他太信任一個人,所以最終才導致了自己的死亡。

    默坦手下有兩個最得力的助手,其中一個是他的侄子西克多,另一個是他的學生夏萊爾,西克多就不必說了,是默坦家族中最優秀的子弟之一,當初與福裡斯齊名,同樣是個十分年輕的海軍天才,但是傳聞兩人之間有些不合,具體原因不明。

    夏萊爾也是貴族出身,從小喜歡海軍,後來跟著默坦學習,今年三十多歲,是個十分沉穩的人,在海軍指揮上同樣十分出色,兩個人都十分的受默坦信任,但也正是這種信任,導致了默坦的死亡。

    整個黑海海峽以馬爾馬拉海為界分成兩部分,其中西側與地中海連接的部分由夏萊爾負責,東側與黑海相聯的部分由西克多負責,至於馬爾馬拉海,則由默坦自己親自帶領數支艦隊駐守巡視。

    出賣默坦的人是他的親侄子西克多,就在李恪他們到達黑海海峽的一個月前,默坦帶著一支小艦隊在海峽中巡視,他先是在巡視完自己和夏萊爾的駐紮的海峽後,然後帶著這支小艦隊來到君士坦丁堡的東側,也就是西克多負責的海峽。

    默坦的這種巡視主要是檢查海軍們的軍容,看看有沒有海軍違紀等等,相當於海軍的內部檢查,雖然十分嚴格,但一般沒有什麼危險,默坦也根本沒帶多少人,因為他相信在整個黑海海峽艦隊中,沒有人會傷害自己,特別是西克多和夏萊爾還與自己有著深厚的感情。

    但很可惜默坦只猜對了一半,夏萊爾的確對他十分忠心,但是西克多卻背叛了他,就在默坦巡視的小艦隊進入黑海海峽的東段時,忽然被兩支艦隊從左右兩側包夾,同時也截斷了他們的退路。

    緊接著西克多親自指揮著艦隊將默坦包圍,並勸說默坦投降,而且還拿出狄奧多西開出的許多條件,企圖用這種方式說服默坦。

    但是生性古板甚至可以說頑固的默坦卻並沒有屈服,特別是看到自己一向疼愛的侄子竟然背叛了自己,這讓他更是倍感心疼,因此他不但拒絕了狄奧多西開出的條件,而且還大罵西克多背叛了自己與家族的信任。

    面對叔叔的痛罵,西克多是氣的臉色發白,因此立刻下令發動攻擊。不過他之前已經得到狄奧多西的命令,必須要活捉默坦,這樣就可以用默坦來威脅夏萊爾,從而一舉控制整個黑海海峽。

    面對十倍的敵人,默坦和身邊的嫡系部隊卻是毫無懼色,各個戰船都堅決的執行抵抗到底的命令,可惜戰船數量上的差距實在太大了,所以默坦最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一方的戰船或失守或沉沒,最後終於只剩下他自己的座船。

    在這種情況下,西克多再次向默坦招降,但是倔強的默坦是不會屈服的,他也知道對方想要活捉自己。因此他先是命令自己戰船上的海軍跳海求生,但卻還是有一半海軍選擇留下來,最後默坦親手打破船上的希臘火燃料箱,結果整艘戰船立刻被大火籠罩,船上的將士無一倖免!

我只是一個路人 發表於 2015-7-10 21:31
第七百零八章 馬爾馬拉海戰                                       (來自UU小說網)
     

    狄奧多西根本沒想要殺死默坦,因為他十分清楚的知道,默坦若是死在自己手中,只會對他的聲望造成更大的打擊,同時夏萊爾以及默坦的嫡系海軍也不可能再投降,他們一定會反抗到底清末北洋海軍提督。

    但是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狄奧多西和西克多根本沒有想到,默坦竟然會這麼頑固,寧可自殺也不投降,這下讓狄奧多西和西克多都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狄奧多西不愧是個優秀的將軍,他很快就從震驚中平靜下來,然後分析了一下當前的局勢,立刻做出最快同時也是最明智的選擇,那就是在默坦死訊傳出之前,命令西克多帶領他的海軍,進攻駐紮在馬爾馬拉海的默坦嫡系海軍。

    事實證明狄奧多西的判斷是正確的,馬爾馬拉海的海軍根本沒想到西克多已經叛變,所以西克多的艦隊很容易就混到駐地,然後突然開始攻擊,結果使得默坦的這些嫡系部隊損失極大,最後不得不退出馬爾馬拉海,甚至若不是夏萊爾看到情形不對,派出艦隊接應他們的話,這支默坦的嫡系海軍很可能會全軍覆沒。

    當夏萊爾得知西克多背叛的消息後,也是怒火沖天,同時他也預感到自己老師恐怕已經遇難,他手下的軍官,以及那些倖存的默坦嫡系軍官都是紛紛請戰,希望夏萊爾能夠發兵攻打西克多,為默坦將軍報仇。

    但是夏萊爾畢竟是一個十分穩重的人,他告訴眾位軍官,現在還不清楚默坦將軍是否還活著?若是默坦將軍活著,那麼西克多肯定會向他們提出條件,甚至威逼他們投降,而他們選在這個時候進攻,恐怕會讓默坦將軍陷入危險的境地。

    萬一默坦將軍已經遇難。那麼現在最重要的不是為默坦將軍報仇,而是繼承老將軍的遺志,守住黑海海峽這一重要的出口,使得狄奧多西的勢力無法伸到地中海,同時等待伊琳娜皇后的到來,到時聯合皇后的力量,一舉將狄奧多西與西克多拿下,這樣才能真正的為默坦將軍報仇。

    夏萊爾的冷靜分析終於說服了大部分軍官,他們在海峽西端的出口收縮力量,做出一副防守的力量。牢牢的守住海峽的出口,這讓狄奧多西十分懊惱,之前他的確想過趁著夏萊爾進攻時。一舉將整個黑海海峽打通,可惜夏萊爾比他想像的要聰明。

    當李恪他們的艦隊趕到黑海海峽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就是這種局勢,整個黑海海峽的三分之二已經被狄奧多西佔據,夏萊爾則佔據著海峽的西端。等待著他們的到來。

    「三郎,我們現在要怎麼辦?」伊琳娜顯得有些憂心忡忡的道。她雖然對政治也算瞭解,但是在軍事方面卻是一無所知,而且面對這種大事,她身為女人也一下子沒有了主意,甚至她心中已經在打退堂鼓了。

    看著伊琳娜擔心的表情。李恪卻是笑了笑道:「伊琳娜,當初雖然我不同意你回來,但現在我們即然都已經來到黑海海峽的入口了。那麼再退縮也就晚了,所以現在我們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率領大軍打敗西克多,然後憑實力殺到君士坦丁堡下,逼迫狄奧多西認罪!」

    「皇帝陛下說的不錯。現在的局勢已經容不得我們有任何的退縮,否則不但會讓羅馬的貴族失望。同時也會助長狄奧多西的聲望,到時他肯定會坐下羅馬皇帝的位子,那時對我們來說,都絕對不是個好消息!」奧弗隆也開口說道。

    這裡是李恪座船的仁義室內,除了李恪和伊琳娜外,奧弗隆和夏萊爾也在。夏萊爾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人,個子不高,但卻十分強壯,五官十分立體,看起來十分穩重。

    這是李恪看了看一直沒有說話的夏萊爾,然後笑道:「夏萊爾將軍有何看法?」

    夏萊爾聽不懂漢語,伊琳娜就暫時充當翻譯,只見他聽後考慮了一下,然後開口道:「啟稟吳國皇帝陛下,我是個軍人,對政治方面的事並不關心,我現在只知道,狄奧多西和西克多合謀害死了我的老師,因此現在我只想報仇,其它的與我無關!」

    聽到夏萊爾的話,李恪與伊琳娜卻是對視一眼,因為他們都從夏萊爾的話中聽出一些其它的意味,對方特別強調他是個不關心政治的軍人,其實就是在暗示他們,無論日後伊琳娜做什麼,他都不會干涉,也就是保持中立的位置,不過卻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抓住狄奧多西和西克多這兩害死他老師的兇手最強殺手系統全文閱讀。由此可見這個夏萊爾也是個精明無比的傢伙,從李恪陪伊琳娜回來這件事上,已經猜到了一些事情。

    聰明人與聰明人的對話總是讓人十分愉快,李恪在聽完夏萊爾的話後,別有深意的看了對方一眼,然後笑著說道:「夏萊爾將軍果然是名真正的軍人,我決定在三天之後,對西克多的海軍發動總攻,以我們大吳海軍的實力,擊敗他們不成問題,不過到時還希望夏萊爾將軍能夠多留心一下,不要讓西克多逃跑了。」

    夏萊爾聽後也是眼睛一亮,立刻開口道:「陛下放心,只要陛下能打敗西克多的海軍,他就肯定逃不了!」

    「很好,等我們包圍了君士坦丁堡,狄奧多西也將無路可逃,到時必定用他的鮮血,來祭奠君士坦斯二世以及默坦老將軍的英靈!」李恪也是一臉果決的保證道,默坦在海軍中擁有巨大的聲望,現在他死了,夏萊爾肯定會成為海軍中的重要人物,現在能得到對方中立的立場,這對他和伊琳娜都是一件巨大的好事。

    經過三天的休整後,李恪終於決定對西克多發動進攻,其中以李恪的十五艘主力戰艦做箭頭,雅典和夏萊爾的上百艘戰船在後,氣勢洶洶的殺進馬爾馬拉海。

    之前夏萊爾已經封鎖了李恪和伊琳娜到來的消息,因此西克多事先根本沒得到消息,因此在見到那十五艘陌生而又熟悉的大吳戰艦時,一時間也都嚇了一跳,當初李恪在金角灣讓海軍試射火炮時,他和默坦也都在場,深知火炮的可怕,想到要與這些可怕的軍艦作戰,這讓西克多也一下子沒了必勝的把握。

    事實證明西克多還是太樂觀了,還停留在接舷戰的羅馬海軍,在遇到已經將火炮做為主要攻擊手段的大吳海軍時,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特別是在馬爾馬拉海這種比較狹窄的海域,西克多一方的戰船根本連躲都沒地方躲,一艘接一艘的被火炮擊沉。

    看到這種不妙的情況,西克多也知道再這麼硬拚下去,他手下的上百艘戰船只能全軍覆沒,所以在交戰不久,戰船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他立刻命令全軍撤退,準備回到君士坦丁堡以東的海峽中,那裡是他海軍的駐地,可以憑藉著駐地的防禦工事防守。

    但是西克多顯然太高估槳座戰船的速度了,大吳的戰艦雖然是大齊海軍中淘汰下來的舊式戰船,但是操作性能極佳,而且十分靈活,因此在看到西克多撤退時,李恪立刻命令戰艦加速追上,一直緊緊的咬住對方射擊,這讓西克多的損失更大,最後逃到君士坦丁堡以東海峽的戰船隻剩下三十餘艘,還不足原來的三分之一。

    這場被後世稱為馬爾馬拉海戰的戰爭只持續了兩天時間,最後以西克多逃回自己的老巢結束。再加上李恪又是突然襲擊,使得君士坦丁堡中的狄奧多西根本來不及反應,當他得知西克多戰敗時,君士坦丁堡已經被李恪和夏萊爾的海軍團團圍住。

    不過李恪並沒有急著進攻君士坦丁堡,而是集中兵力進攻西克多的老巢,因為之前他已經答應夏萊爾,要抓住西克多為默坦報仇。另外西克多的海軍佔據著黑海海峽的東側,這讓狄奧多西與小亞細亞半島就有了一條聯繫的通道,對方隨時都可能通過西克多逃到小亞細亞,因此想要捉住他,必須先把這條通道打掉。

    在海軍這個技術兵種,火器的優勢更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在進攻時。比如在這場戰役中,無論西克多躲在什麼樣的防禦工事中,都架不住數百門火炮的齊射,特別是對方還缺乏有效的遠程攻擊手段,唯一可以對李恪造成威脅的,也只有和弓弩差不多的弩炮,但是這種弩炮的威力卻還比不上床弩,所以無論是射來的長矛或是石頭,對船體的傷害都不是很大。

    最後西克多的防禦工事被火炮擊毀,駐地內的戰船同樣被摧毀大半,西克多帶著人跳上岸,本想逃到小亞細亞半島去,但是卻被早已經埋伏在岸上的夏萊爾伏擊,使得他的手下損失過半,西克多本人也被俘虜。

    由此,整個黑海海峽艦隊的叛變最終被平息,整個海峽再次落到支持伊琳娜的一方手中。接下來就是要解決君士坦丁堡內的狄奧多西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9

    主題

  • 3064

    回文

  • 1

    粉絲

200 字節以內<br />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