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大體可以分成三個部分,由上往下分別為:標尾、標體與標腳。
這三個部分即獨立又是一個整體。說它們獨立是因為它們的材質、形狀、長短可以不盡相同;說它們是一個整體是因為這三個部分相互制約、缺一不可。浮漂基本結構標尾是浮漂的靈性所在,也是直接反應魚訊的“載體”部分。
它的材質隨著科技的進步而不斷發生著改變,從早期的粗空心塑膠製品,到現在的實心玻璃纖維標尾以及製作精良的細軟尾,不但在長度上增加了很多、色彩上也亮麗了很多,目數也由早期的五、六目變成了十幾目。
標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就其靈敏度來講取決於標尾的粗細、長短。
(一)一般的硬質標尾都比較細,軟尾相對來講就略顯粗了些。
雖說現在的軟尾已經能夠做得比較細,但堅實程度又令人堪憂。標尾纖細對浮漂整體的浮力影響小,且受風力的影響不大,有利於訊號體現,也就是說靈敏度會很高。
硬質標尾自重大於水,軟質標尾自重輕於水,故條件相同的兩支浮標,軟尾要比硬尾吃鉛——配重要大一些。
相對來講,硬質標尾作為一個沉體(本身沒有浮力)對訊息的反應能力,幅度要大些;而軟尾作為一個浮體,它對訊息的反應能力就有些滯後、幅度輕微(這是與硬尾相比較而言的)。
(二)標尾越長,訊號就越明顯、越穩定;標尾越短,訊號越多、越急促。
(三)標尾對浮漂的影響還有一個方面就是浮漂的站立速度。
依據槓桿的原理,標尾在整支浮標上所佔的比率會對浮漂站立的速度有直接的影響。
標尾長的浮漂站立的速度比較慢、均勻、穩定性強,標尾短的浮漂站立速度就較快、迅急、穩定性差。
有花紋圖案的新型浮漂因此我們在依據魚情選擇浮標的時候,標尾的軟、硬、長短、粗細是首先要確定的。
簡單的歸納一下:硬標尾,訊息幅度大、動作多、靈敏;軟標尾,訊息幅度小、動作沉穩、真實;標尾細,訊息靈敏、抗風性強;標尾粗,訊息弱、抗風性差;標尾長,翻身慢、下降均勻、訊息沉穩;標尾短,翻身快、下降快捷、訊息靈活、複雜。
浮漂的標體,它是浮漂整體浮力的主要提供者,是浮漂自身價值的承載者,是浮漂的靈魂所在。
(一)標體的材質方面(我只列舉蘆葦、孔雀羽、巴爾沙木三種常見的製標材料)。
蘆葦。顧名思義就是用蘆葦桿製成的標體。
也就是在實心的蘆葦桿中間插入一支長碳纖維棒,再將蘆葦桿削成所需的浮漂形狀,塗上防水漆和保護漆之後,即成為一支葦標。
然而,蘆葦由於材料的採集不易,損耗率大且製造的技術要求高、費時費功,所以,它的價格還無法大眾化。
不過,葦標的材質輕、浮力大、靈敏度高、能準確捕捉微弱魚訊的特點是其它材質的浮漂所無法比擬的——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賊”標。
但其易開裂、耐用度底的缺陷也無疑是它謀求“生存”的致命傷。
如果經濟能力許可的話,可以買個1~2支備用。
孔雀羽。
這恐怕是廣大釣魚愛好者,尤其是競技釣手最最鍾愛的,它良好的穩定性與靈敏度也常常為釣友們所津津樂道。
孔雀羽是高級浮漂材料的一種,製作過程繁複、技術要求高。
其又分為去殼和不去殼;單根(由單隻的孔雀羽毛根製成)和多根(由多只羽毛拼成)等多種製作方式。
其中尤以去殼單根為上選——穩定、靈敏、浮力適中。
孔雀羽浮漂的缺點:受溫度的影響比較明顯;去殼孔雀羽柔軟——頻頻起竿時易開裂;如果粘接的技術與塗裝不夠精密時,浮漂就會吸水而影響靈敏度。
巴爾沙木。
又稱洋梧桐木,是現在使用的最最普遍的浮漂材料。
由於它的浮力很大,可以用機器來加工,成本低、能大量生產,就連手工塗裝都可用機器來完成。
因此,許多製標名家,都投入到巴爾沙木浮漂的製造和研究當中。
巴爾沙木標——高、中、低檔的都有,已成為浮漂市場的主流產品。
浮漂標尾不過,巴爾沙木浮標也有它本身的缺點:毛細孔間隙較大,材質不均勻,在打防水底漆時,易塗裝不當(以機器上漆)而造成吸水現象;材質易碎,應用不當會破損、折斷。
因此,釣友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的挑選。
簡單的總結一下:葦標體:浮力大、靈敏度高、耐用度底;孔雀羽毛體:浮力適中、靈敏度高、溫度影響大;巴爾沙木體:浮力大、靈敏度中、溫度影響不大、耐用度中。
(二)從形狀上看大體可以分為三種(常用的):楔型。
也就是頭部較大而逐漸向下變細的標體。
其又可分為長、中長、短身三種。
特點是:愈細愈長,水阻愈小、浮力越小;翻身慢、下降平穩;訊息穩定、頓感十足。
橢圓流線型。
有點類似梭型(俗稱溜肩膀),兩頭尖、中間粗的標體。
一般浮體都不太長。
特點是:翻身快、有較高的靈敏度、能偵測較小的魚口訊息。
水滴型。
類似棗核型。
多用於釣水皮魚。
特點:翻身極快、魚訊靈敏;下頓短促、上送穩健。
簡單的總結一下:楔型:翻身慢、訊號穩、頓口清晰、適於打底和底浮。
橢圓流線型:翻身適中、訊息靈敏、利於接口、全水層搜魚。
水滴型:翻身極快、訊息靈活、利於浮皮、送口清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