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我是秦二世 作者:華夏九洲(連載中)

   關閉
hetxhet975 2013-1-27 23:09:1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35 696837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4:43
第一百三十章 誘惑
說起來,這應該還是胡亥到這大秦以來第一次在朝中群臣面前坦露自己心中所想或者說是對大秦今后數十年的規劃。

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后世之人在這議政堂中,定然能夠看出來,胡亥那個鮮紅色的圓圈囊括的地方,基本上囊括了后世所劃分的七大洲的亞洲所有土地;

包括西伯利亞平原一直延伸到烏拉爾山脈西側的伏爾加河將,里海和咸海成為大秦的內海,里海和黑海中間的高加索平原從中一分為二成為大秦西部邊疆;然后一直向南延伸至波斯灣。

其實胡亥囊括的這一大塊地方,就是后世漢王朝時期絲綢之路所能夠到達的地方。

看著那大大的一個紅色圓圈所囊括的大秦版圖,一眾朝中重臣盡皆倒吸一口冷氣!胡亥自然不曾知道他這看似隨手的一劃在這議政堂的二十三個大秦重臣心中造成了多么大的震撼。

即便是老謀深算的尉繚、嬴騰、馮去疾、頓弱等人此刻也只能一個勁兒的咽著唾沫。似乎只能這樣才能暫時的滋潤他們因為驚駭和震驚之下干燥的唇舌和喉嚨。

“陛……陛下,此地距離我大秦隔著無數千山萬水,大軍怕是數年也難抵達,這是否…是否…”尉繚吞了吞口水,躬身一禮道,“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三思!”

包括內閣五位大臣在內的殿中群臣齊齊躬身諫道。

對朝中眾臣的反應,胡亥早就預料到了,這也是為什么他先前一直沒有將自己心中所想講出來的原因。畢竟在這個時代來說,即便是站立在時代潮頭的大秦精英們恐怕都是這樣一個念頭,大秦已經夠廣闊了,如今都有點忙不過來,再勞民傷財不遠萬里勞師遠征是為了什么?根本沒有必要不是?

諫言雖然說了,但是群臣都有些忐忑。今天皇帝能夠突然推心置腹的將他心中所想說出來,對群臣而言已經是邀天之幸,只是這所想實在是讓群臣有些難以接受。所以才會齊齊進諫。

如果皇帝真的鐵了心要遠征,那么對群臣而言胳膊終結是擰不過皇帝的大腿的。

只是尉繚等人沒有發現的是,在他們齊齊諫言且為胡亥的大手筆而驚駭的時候何嘗不是心神震蕩。畢竟,如果大秦真的能夠將那廣袤的土地都納入版圖,那么二世一朝的所有官吏,哪一個不是開疆擴土萬世留名的功臣?

“呵呵,諸位愛卿多慮了。如今我大秦有幾斤幾兩,朕心中還是很清楚的。朕沒說現在就勞師遠征不是朕要的是萬世基業,而不是一世王朝。

這些地方,儲藏著無數的金銀礦藏,無數的銅鐵,還有無數的奴隸。我大秦不僅要征服這些地方,更要讓這些地方永世成為我大秦之土。

朕這一世完成不了的事情,不是還有朕的兒子嗎?朕的兒子完成不了,不是還有朕的孫子嗎?一代代下去,朕相信我大秦終究會納五洲統四海萬邦來朝。任重而道遠,朕希望諸卿能夠同朕一道努力。不過丑話說在前面,霸業未成之際,任何人敢擋朕的路,朕一定不會手軟。諸位愛卿可要管好各個府衙中的官吏才是。”

胡亥笑著解釋道,只是最后一句話卻是在隱晦的提點了。

有龍衛府和黑冰臺作為雙眼和雙耳,胡亥對關中的掌控已經達到了一個極為恐怖的地步,任何的風吹草動基本上都逃脫不了龍衛府和黑冰臺的耳目;而隨著龍衛府和黑冰臺在關外數十郡逐漸的扎根,相信用不了多久關外數十郡也將不會比關中差上多少了。

嬴真確實不錯,短短半年時間,嬴真就基本上摸清楚了黑冰臺的一切運作,到如今已經開始獨立的掌控黑冰臺。對嬴真的忠誠度,胡亥從來沒有懷疑過。

只是嬴真如今往胡亥皇帝書房跑的時間也是愈發的多了。

尉繚等人聽到胡亥如此說,無不齊齊松了一口氣。

只要不是現在就勞師遠征就好!想到這里,眾臣的心中馬上就開始活泛了起來。大秦之外有著無數的金銀銅鐵礦藏,無數的奴隸啊!

再想想萬邦來朝的來朝的勝景,尉繚等人的呼吸無不有些粗重。

“好了,兵部發文給武威將軍蘇角吧,命蘇角統領河西五萬九原軍擊潰來襲異族即可,擊潰之后嚴加戒備,嚴禁私自出軍西進,一切等到白虎軍到達河西再說!”

胡亥自然能夠發現群臣神色的變化。

兩次對羌族的劫掠,讓咸陽城中的絕大多數世家貴族都嘗到了甜頭。如今關中上點臺面的世家貴族誰家沒有幾十上百個羌族的奴隸在使喚

后世一千余年后,歐洲對外擴張在全世界到處建立殖民地最直接的誘因不正是世界各地的黃金和白銀以及奴隸么?

而為了維護既得的利益,就會不斷的催動各個既得利益的階層不斷的提高生產力和發展軍備以及各種科技,只有這樣才能將距離本國數萬里的既得利益轉為實實在在的財富不是?

血腥的掠奪和赤裸裸的利益驅使是原本落后的歐洲能夠在后世幾百年都領先古老的華夏民族以及其他幾大在漫長的歲月中一直領先的古老民族的最為現實的原因。

胡亥希望自己能夠在今后幾十年在秦人尚武、忠誠的血脈中植入更加具有侵略性的因子,只有走出神州大地,見的多了,看的多了,才不會固步自封,才不會坐井觀天夜郎自大。

那個時候,天朝才能夠成為永遠的天朝。

誘惑,自然先從這群站在帝國金字塔最頂尖的人群做起不是

“臣等遵旨!”

在胡亥同一眾掌控大秦命運的重臣們討論河西之變的同時,筆架城中的九原軍卻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夜幕降臨,無數的火把星星點點的點綴在廣袤的河西平原上。

薰忽而策馬看著筆架城方向一直未曾停歇過的喊殺聲,心中的不安之感愈來愈強烈。

原本以為只需要最多一個時辰就能拿下的殘破小城,卻是沒有想到從早上到如今已經過去了足足七八個時辰依然看到那站立在城墻上的稀疏黑甲兵卒還是頑強的站在那丈余高的城墻上。

攻城的王國軍隊換了一波又一波,無數的王國兵卒手臂因為不斷的拉弓而脫臼無法再戰。而那城墻上的黑甲兵卒除了人影顯得更為稀疏外,似乎那些黑甲兵卒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累,什么叫做害怕。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4:47
第一百三十一章 烏孫興衰
(親,今兒您給九叔了嗎?)

發生在筆架城的這場不大不小的戰爭,背后牽連的勢力確實如胡亥所料,有著西域小國的影子在其中。

如果說距離大秦正在建設的陽關和玉門關要塞最近的西域小國,那么自然非樓蘭莫屬了。從筆架城開始一路往西,就是一個地處大漠深處的大湖,蒲昌海。

蒲昌海在如今是塔里木盆地周邊小國中水源最為豐盛之地,這樣一個大湖,繁衍生息著包括樓蘭、狐胡、捐篤、子和等大大小小的十余個小國。

蒲昌海在后世的華夏版圖上是不存在的。不過蒲昌海的消失不是后世幾百年前才發生的事情,而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養育了無數樓蘭美人的蒲昌海就伴隨著樓蘭古國一起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后世的羅布泊,就是古樓蘭王國的舊址,也就是蒲昌海演變而成。

很難想像,滄海桑田中,數百年的時間,西域第一大湖,西域眾多小國中國力最為強盛的樓蘭古國,就那樣無聲無息的消失滅亡,連帶著蒲昌海也有滄海變荒漠。

絲綢之路的繁榮,讓中原人基本上都知道在西域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上,有一個出美人的樓蘭國,更有一個雄踞大漠中央的蒲昌海大湖。所以在樓蘭滅亡蒲昌海成為沙漠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因為無法蒲昌海這樣一個浩淼的沙漠大湖突然消失的原因只能用蒲昌海潛行于地下,由此出現黃河的神怪之說。

這個傳說直到唐以后重新占據西域,發現樓蘭古國已經消亡在大漠中而水落石出。

當然,在如今大秦五十三年,蒲昌海依然是蒲昌海,樓蘭國依然是樓蘭國。正是依靠發源于孔雀河的蒲昌海這片膏腴之地,樓蘭小國逐漸成為西域數十個小國中國力數一數二的“大國”。

不過,這個大國也只是相對于西域的眾多小國而言。畢竟,樓蘭國即便是在絲綢之路大開,商貿最為繁盛國力最為鼎盛的時候,人口也不過一萬五千余人,兵卒不過三千余人。

蒲昌海岸邊的樓蘭城距離筆架城不到三百里。而薰忽而,正是樓蘭國王子。

雖然樓蘭城或者說樓蘭國甚至不如大秦關中的一個小小縣治,但是在西域眾多的小國而言,樓蘭國已經是大國,已經是強國,而薰忽而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必然會是樓蘭國的下一任國王,所以薰忽而的身份在小小的西域中來說依然是名聲在外極為響亮的。

想來,這也是為什么烏孫人會找上薰忽而的原因所在了。

如果不是烏孫人找上門來突然來投效,恐怕包括薰忽而在內的許多樓蘭人只能等到大秦兵臨城下的那一天才知道不知道何時,在遙遠的東方一個巨人已經開始翹首四顧了。

薰忽而看著遠處筆架城方向在火把映照下的幢幢人影,煩躁不安的在大帳外踱來踱去,似乎唯有這樣才能消去他心中的不安之感般。

恰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而來。聽到這馬蹄聲響,薰忽而猛然回身。朦膿的火光中,一員身穿樓蘭服飾的中年男子從馬背上飛撲而下。

“王子,我西域幾國的兵卒已經傷亡過半,再加之天黑難行,左大將軍請王子下令明日再戰!”從馬背上飛撲而下的中年男人正是薰忽而派去打探軍情的貼身侍衛。

“傷亡過半?”薰忽而一把抓住中年侍衛的手臂急聲問道。

“王子殿下,守城的秦人兵械太過兇猛,我西域勇士手中的弓箭射程遠不及其一……”

“廢物,為何不早些來報!獵胡靡手下的烏孫兵卒傷亡如何?”薰忽而氣急敗壞的低聲嘶吼道。

獵胡靡,正是此次薰忽而領著大軍前來這筆架城攻擊秦軍的罪魁禍首了。烏孫族長難兜靡之子。

烏孫人本是臣服月氏人的眾多西北異族中的一支,當然烏孫人是實力相對較大的一支。在冒頓從月氏逃回大草原成功問鼎匈奴單于之位后,冒頓假借同月氏人聯軍一起南下劫掠大秦隴西、北地、九原三郡之地,結果卻趁著月氏人傾巢而出同隴西軍大戰之際,在背后偷襲月氏大軍得手之后并直撲月氏人王庭所在。

月氏族長那修惡提前逃脫回到月氏族中最終使得月氏人逃脫了同東胡人一樣的命運,卻也因為大軍盡失而不得不放棄故土開始西遷。

月氏人西遷,原本臣服在月氏人帳下的烏孫人趁機擺脫了月氏人的控制。在原本的歷史上,烏孫族長難兜靡本應該死于月氏人手中,此刻也也因為胡亥的到來而拜托了宿命。

難兜靡沒有死在月氏人手中,那么冒頓自然不可能收養烏孫族長難兜靡最后的血脈小兒子獵驕靡。本應該在數十年后發生的獵驕靡同冒頓的繼承人老上單于同攻月氏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再發生。薰忽而口中的獵胡靡正是獵驕靡的大哥,難兜靡的大兒子。

有控弦之士數十萬之多的匈奴人莫名其妙的就這樣敗在東方的大秦人手中,倉惶逃往極西之地;月氏人因為冒頓提前發動進攻更先于冒頓之前開始越過蔥嶺朝著中亞地帶遷移;原本盤踞在西北大草原上的兩大勢力就這樣土崩瓦解了,留下了巨大的權力真空。

烏孫族長難兜靡趁勢而起憑借著烏孫人的數萬控弦之士,很快就將原本臣服在月氏人帳下的小部落都歸攏在帳下。沒有了月氏人和匈奴人的威脅,烏孫人的崛起似乎就在眼前了。

可是,理想往往很豐滿,現實卻盡皆骨感。

因為羌族人對隴西的夜襲,隴西軍和九原軍全軍盡出,對大秦西北邊疆周邊展開了史無前例的大清剿。瞬間就讓烏孫族長難兜靡的王者之夢化作泡影。

隨著從九原要塞西進和北上的兩路大軍出邊,剛剛臣服在烏孫人帳下的眾多小部落紛紛轉而投向大秦的懷抱,并在九原軍的保護下遷入九原郡。因為河套平原有著陰山南麓最為豐美的草原。而大秦人將會為這些異族劃分草場和保護他們的安全。

這些小部落需要做的僅僅是每一年向大秦敬獻族長最好的駿馬數十匹就夠了。

被暫時的威風沖昏了頭腦的難兜靡親自統帥烏孫三萬多控弦之士憤怒的發起了對九原軍的攻擊。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4:50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居心叵測
三萬多的控弦之士基本上是烏孫一族所有的青壯了。畢竟這么多年臣服在月氏人帳下,月氏人又怎么可能看著烏孫人壯大呢?在大草原上人口就是實力,就是兵源。

烏孫一族能夠保持近六七萬的人口,已經是月氏人能夠容忍的極限。即便是剛剛不如奴隸社會的月氏人也是知道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道理的。

烏孫騎兵碰上正好出九原軍掃蕩的九原軍步卒。三萬對三萬,戰果卻是一面倒。面對九原軍如瓢潑大雨般的弩箭,難兜靡領著三萬多烏孫騎兵甚至都沒有靠近九原軍身前五十步,就已經崩潰了。倉惶的丟下數千具尸體調轉馬頭奪路而逃。

對發生在九原以西的這場短促的廝殺,九原軍只是按照慣例向兵部匯報。只是廝殺的對象卻是由烏孫人變成了匈奴人。

畢竟烏孫人和匈奴人如果僅僅從表面看來實在是沒有多大的區別。而兵部同樣也并沒有將這回事放在心上,只是例行的將結果呈上皇帝書房而已。因為那個時候,正是冒頓南下狼居胥山同胡忠死磕的時候。

一場對九原軍來說未曾損失一兵一卒就讓來襲騎兵落荒而逃的戰役,實在是不能夠引起大秦足夠的重視。當然,如果大秦兵部一眾官吏和九原軍兵卒心中所想被難兜靡知道,想來他應該會如“對穿腸”一般直接吐血三升直至嘔血到死。

領著兩萬多殘兵回到族中的難兜靡終于明白,同那個將翻手間讓月氏幾乎滅族的匈奴人給打的落荒而逃的大秦相比,自己就如同一只小小的螞蟻,什么時候心情不好了,隨便伸伸手指頭就能夠將烏孫一族碾的渣都不剩。

三十六計,自然是走為上計。

難兜靡一路西行,沒有沿著月氏人退走的方向走,如果繼續沿著月氏人退走的方向走,那不是羊入虎口不是?所以,烏孫人就到了蒲昌海。

最初,對數萬烏孫人的到來樓蘭國以及周邊十余個如狐胡、子和之類的小國一個個如臨大敵。好在西域諸國雖然國小民少,但是卻架不住國多不是?匆忙集結了近二十余國的大軍,滿打滿算也不過三萬人,準備同烏孫人來一場大戰,保衛西域人世代生存的土地。

難兜靡這一次沒有沖動,也沒有因為西域諸國國小兵微而懈怠,而是委婉的表達了愿意以供奉換取烏孫一族在蒲昌海暫時棲息的要求。

不出意外,這個要求自然遭到了蒲昌海周圍樓蘭諸國的反對。

最終無奈之下,難兜靡選擇了蒲昌海岸邊最大小國樓蘭作為投效對象。樓蘭王對難兜靡的投效自然心動,但是卻沒有馬上答應。

烏孫人足足有數萬之多,控弦之士更是能夠同西域二十余國聯軍相抗衡,樓蘭王很清楚僅僅靠自己一家根本不可能壓制的了烏孫人。而烏孫人為什么這樣老實?很顯然是因為二十余國聯軍還有二十余國背后的其余四十余個小國存在。

西域各個小國之間自然有爭斗,但是這爭斗就如同戰國時期的諸侯爭霸一般,雖然秦楚燕趙等國相互都打的不可開交,卻無一例外都對匈奴人采取了斬盡殺絕的態度。

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態勢,一是因為匈奴人無論哪一國都劫掠,二則自然是因為各個諸侯國都將神州大地當成了自己家的,都想著有一天自己可以統一天下。既然是自家的,那么不管自己家人怎么打生打死,卻也不能讓外人染指不是?

本著利益均沾的原則,數萬烏孫人很快就被二十余國瓜分的干干凈凈。樓蘭國,作為難兜靡要投靠的宗主國,自然收獲最大,包括難兜靡在內的近三萬多人成為樓蘭國的子民。

而這一次,慫恿樓蘭王南下搶掠筆架城匈奴奴隸的事情,自然是難兜靡的勾當了。當然,難兜靡同樓蘭王說的并不是大秦城池,而是一個小部落,一個有著數萬匈奴奴隸的小部落正在蒲昌海邊緣建城。

一邊是數萬的匈奴奴隸,一邊是在蒲昌海邊緣距離樓蘭城不過三百里的小城。也就自然有了樓蘭王子領著兩千樓蘭兵卒出兵筆架城之事了。

依然是利益均沾,風險共擔。二十余國在這個時候顯示了驚人的協調,依然是聯軍,加上烏孫的兩萬控弦之士,足足有四萬余人,就是這一次攻擊筆架城的主力了。

各個西域小國自然不可能將自己國中的全部兵力都派出來,畢竟還有都城要防守不是?可是一半多的傷亡,已經直接動搖了蒲昌海周圍二十余國的根基了。

如果這個時候,烏孫人再有什么舉動的話,那么西域諸國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來抵抗烏孫人的入侵。這也是為什么薰忽而在聽聞聯軍傷亡過半之后馬上就問烏孫人傷亡多少的原因了。

“回王子殿下,烏孫人傷亡屬下不知。只是,只是……”說到這里,中年侍衛躊躇不語。

“只是什么,快說!”

“屬下看到獵胡靡的烏孫人一直在后方掠陣并未曾參與進攻!”

薰忽而聽到這句話愣愣的回頭看了依然喊殺震天的筆架城半響,陡然嚎道:“收兵!快快收兵回國!”

侍衛的那句話,似乎已經足夠印證自己心中最擔心的猜測了。

薰忽而作為樓蘭人的大王子,雖然不見的多有才能,但是卻絕對不是庸碌之輩。

獵胡靡說一個時辰就能攻破城市分享奴隸,結果卻是整整一天,未曾拿下筆架城已經讓薰忽而開始懷疑這座城池根本不是什么小部落的自建城池了。

畢竟,即便以蒲昌海周邊實力最強、兵械最為精良的樓蘭國兵卒來說,即便傾盡全國之力據守城高墻堅的樓蘭城也絕對不可能在面對近五萬大軍圍攻一整天而不城破。

更何況,如今五萬大軍攻擊的還是一座才初具雛形、墻高不過丈余的小城而已。守城的兵卒絕對不會太多,這一點,薰忽而倒是可以確定。

以區區不過數千的兵卒防守一座雛城,擁有比西域諸國更加精良的兵械,抵擋近五萬控弦之士的連番攻擊足足七八個時辰,這是一般的小部落可以做到的么?

如果再加上指揮作戰的獵胡靡將烏孫人都留在后方而拿聯軍的性命去填城,薰忽而如果還不知道烏孫人居心叵測也確實是笨到家了。

可惜,薰忽而領悟的實在有些晚了!

本帖最後由 tom710722 於 2013-9-9 14:54 編輯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4:54
第一百三十三章 戰報
失魂落魄的薰忽而現在唯一想的就是希望自己還來得及回到樓蘭城提前預警。

“王子快看!”剛剛跑出兩步的侍衛驚駭的看著東方急聲叫道。

在重重夜幕籠罩的東方,無數星星點點火把組成的火龍幾乎將半個夜空都照亮,正在快速的朝著筆架城方向接近。

筆架城方向震天的廝殺聲似乎也因為這突然出現的一幕而陷入了短暫的寂靜之中。不過這寂靜只是持續了片刻,緊接著,筆架城內陡然傳出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那是還依然活著的九原軍兵卒和匈奴人知道是自己的援軍到了。

獵胡靡看著遠處東方出現的火龍,眼中閃過一抹冷笑。掉轉馬頭領著剩余的不到兩萬人的烏孫騎兵在黑夜的掩護下齊齊撥轉馬頭的朝著西方退去。

烏孫人退去的方向正是樓蘭城所在的蒲昌海。

兩萬從天黑后就一直龜縮在后方的烏孫騎兵退兵,想要無聲無息的離開戰場不讓西域二十余國聯軍發現自然是不可能的。

當然,這個時候正在攻城的聯軍并不知道烏孫人是奔著老巢去的,而是僅僅以為是撤兵回營了。有了烏孫人做先例,再加上東方出現的變故,西域聯軍頓時如潮水般退去。

獵胡靡領著烏孫大軍消失的事情,已經有了懷疑的薰忽而自然很快就知道了,事情到如今已經很是明顯。這根本就是一個圈套,一個調出大半蒲昌海周圍西域各國并消耗各國兵力的圈套。可是即便薰忽而已經被驚嚇的手腳冰涼,卻根本不敢對一眾損失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全國兵力的其余西域說出實情。

他很清楚,一旦西域各國的統兵大將知道了烏孫人的打算,那么這剩余的一萬多聯軍立馬就會土崩瓦解,那個時候聯軍將會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可是已經損失了一半兵力的西域聯軍如果分兵回到各自的國家,那么面對數萬的烏孫騎兵,只能是羊入虎口,成為烏孫人狼子野心的戰利品和奴隸。

只有聚集到一起,才有最大程度的保存實力,才有機會挽救已經危在旦夕的蒲昌海諸國。

謊稱命獵胡靡提前離開回去探路的薰忽而匆忙接過了原屬獵胡靡的指揮權,領著大軍連營寨都沒來及收拾倉惶退去。

漏洞百出的借口在大秦援軍馬上即將到來的關口,根本沒有引起已經被筆架城九原軍殺得膽顫心驚的西域諸國將軍的懷疑。

在大秦未曾進軍西域之前,野心膨脹的烏孫人已經提前一步走在了大秦前面在蒲昌海、在塔里木盆地北麓掀起了無邊的腥風血雨。

歷史再次改寫。

隨著狂攻不止的西域聯軍如潮水般退去,守衛在筆架城城墻上的九原軍兵卒似乎陡然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砰砰倒地。

“弟兄們,蘇將軍的援軍來了,你們醒醒啊!將軍!將軍!老王兄弟老王兄弟,醒醒啊!我們的援軍終于到了!嗚嗚!”

大腿上和肩膀上依然插著兩支顫巍巍羽箭的離越艱難的在完全被黑色血液浸染的如同沼澤般的甬道上爬行著,每路過一名黑甲兵卒的身邊,離越都會搖晃幾下呼喊幾句,最終停留在管易和一名二五百主裝扮的九原軍將領身邊,哭的如同一個孩童。

原本簡陋的筆架城城墻,此刻卻已經是一副尸山血海之景。

狹窄的城頭甬道上,隨處可見一個個身穿黑甲的九原軍兵卒和光著膀子的匈奴人仆倒在地,在他們身上大多都是插著幾只乃至十幾只深深沒入身體的羽箭。

統領九原軍筆架城五千精銳步卒的九原軍都尉管易,前胸和后背上此刻依然插著五六只羽箭,雙眼依然怒目而視,卻早已經沒有了任何的生息。在管易身邊,是管易手下五位二五百主之一,老王是他的代號。只是一根小小的羽箭從他的左眼射入后腦迸出,奪取了老王的性命。

丈余高的筆架城城下,西域人和烏孫人的尸體的雜七雜滿的堆滿了城下,幾乎于不到丈高的城墻持平。而在這些尸體里,幾乎沒有完整的黑甲身影,還有眾多的匈奴人尸體。

其實如果沒有匈奴人的幫忙,筆架城說不定早就被瘋狂的烏孫人所攻占。也許是因為秦軍給他們的良好戰俘待遇,也許是因為近兩千秦軍在西域人襲殺到來的時候舍身忘死的為他們這些隨時可以舍棄的奴隸留下了生的機會,又或許是即便是在守城九原軍已經岌岌可危的時候,九原軍依然沒有拿著兵器逼著這些已經被嚇破了膽子的匈奴人上城墻用命來守城。

在烏孫人僅有的一次攻城中,在烏孫人即將登上城頭的時候,數千的匈奴人卻是主動冒著漫天的羽箭沖上了城頭,回報著九原軍給他們的尊重。

沉重的腳步聲紛雜傳來,離越堅持到在看見那出現在城頭上的明亮黑甲的時候,終于暈了過去。

三天之后,筆架城的戰報就擺在了胡亥的案頭。

筆架城管易麾下五千九原軍,陣亡四千五百六十九人,傷殘三百二十人,輕傷一百一十一人。包括九原軍統兵都尉管易以及麾下四位二五百主、八位五百主、四十余位百將等等一戰皆亡,僅剩一位二五百主、兩位五百主、數位百將以及若干屯長,也是盡皆重傷。

修筑筆架城的兩萬匈奴戰俘,死傷一萬兩千余人。當然這一萬余人中,有近五千人都是死在獵胡靡聯軍發動第一波的攻擊中,還有近兩千人的九原軍步卒也是死在那第一波攻擊中。

看到這里,胡亥就沒有接著看下去。

對西域人或者說別的異族傷亡多少胡亥其實根本不在意,也根本不想看。

但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筆架城這一場原本在根本不曾放在心上的戰斗,卻是自自己來到這大秦之后大秦軍隊作戰傷亡的最高記錄。

皇帝書房中,半邊屁股坐在錦凳上的兵部尚書章邯和左右侍郎王豪、楊瑞和三人都噤若寒蟬。從皇帝神色上就知道,皇帝此刻的心情很不好。

“如果朕沒有記錯的話,筆架城距離陽關城不過八十里,距離玉門要塞也不過一百二十里。為何蘇角援軍卻足足用了七個時辰才趕到?”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4:57
第一百三十四章 造勢
蘇角援軍為什么到的如此之慢是胡亥看到這份軍報后心中浮現的第一個疑問。

大秦各個軍團無論是將領還是兵卒,對他們的作戰意志胡亥從來沒有懷疑過。

九原軍和隴西軍作為常駐大秦西北邊疆唯一兩支大軍,也是如今大秦所有軍團中實戰經驗最多的軍團。如果去除裝備上的優勢,胡亥相信九原軍十萬人面對大秦任何一支軍團都不會落入下風,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一造出來的由灞上大營出身的五大軍團。

如今九原軍雖然經過瘦身由原本的三十萬人銳減為十萬人,但是胡亥很清楚這十萬人的戰力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因為換裝以及精簡瘦身,戰力其實并沒有削弱多少。畢竟如今的九原軍十萬大軍,都是年富力強的精壯兵卒,而不是如先前一般還有四五十歲的老卒。

這也是為什么在收到龍衛府送來的筆架城遭襲的信報之后胡亥根本不擔心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筆架城并不是孤懸在大秦本土之外,在他身后左右兩側可是還有四萬多的九原軍精兵。

胡亥甚至想到如果蘇角的謀略運用得當,聯合筆架城內的九原軍守軍,也許能夠將來襲的西域人給一網打盡。雖然現在還不到西進的時候,但是挑戰大秦威嚴,總要付出些血的代價不是?

只是,胡亥沒有想到的是最終筆架城一戰會是這樣一個讓他始料不及的結果。

“回陛下……”

“這軍報上曾言來襲異族是自辰時突然發動攻擊,難道筆架城守軍先前就未曾派出過斥候進行警戒?所以才讓那些異族摸到家門口來打個措手不及?是不是以為匈奴蠻夷和羌族人、月氏人都打跑了,東胡人歸附了,我大秦就沒有敵人了?是不是就可以享受了?嗯?”

胡亥將手中的軍報重重的丟在銅案上,淡淡的道。

堂下三個兵部重臣齊齊起身躬身而立,大氣都不敢出一聲。

“將筆架城之事行文各軍,引以為戒。告訴各軍將軍,忘戰必危!今后如若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嚴懲不殆!”胡亥說罷拂袖而去。

第二天,內閣就將發生在筆架城的那一戰行文各郡。

其實筆架城之戰,對整個大秦而言其實根本算不得什么,畢竟相比隴西軍進襲羌族領地、李信和徐闖北上高麗、夫余領地,筆架城的那一戰實在是小兒科。更何況,筆架城之戰守城的九原軍全軍盡沒,雖然最終來襲的西域人都退走了,但是從哪看都不能算的上的大秦打了個勝仗。

原本內閣的意見是依然如先前一般,只有一些重臣知道就可以了,不用弄的人盡皆知,畢竟這不是一個勝仗不是?何必讓天下人都知道九原軍打了敗仗?無端的弱了朝廷的威風。

內閣行文是在胡亥的要求下進行的。

行文上不僅詳細的說了筆架城之戰的始末,更將九原軍一尉守城兵卒全軍盡沒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知了天下百姓。

這樣的朝廷行文,自然讓朝野上下為之嘩然。因為這個行文似乎僅僅只是為了告訴天下人大秦九原軍打了一個敗仗而已。

內閣是不是搞錯了?還是內閣故意在丟九原公的臉?亦或是九原軍為了表示對皇帝將九原公從九原軍統帥的位置上裁撤而故意打了敗仗,然后皇帝又在天下人面前羞辱九原軍?

這是看到這份內閣行文的天下人心中浮現的眾多想法。

好在,這疑惑沒有存在多久。

三天之后,大秦二世皇帝正式詔告天下。

陣亡九原軍都尉管易,加封忠勇將軍,授爵五大夫(大秦爵位第九等)、皇帝親授百戰三等勛章,賜黒綬,賞金千枚,;老王等四位陣亡的九原軍二五百主,授爵公乘(大秦爵位第八等)、皇帝親授百戰二等勛章,賜黒綬,賞金千枚;其余管易麾下一尉九原軍五千兵卒以及各級將領盡皆在原本基礎上進爵三級、兵部左右侍郎親授戰功三等勛章,賜青綬,賞銀千枚!

筆架城一戰中,在城墻上陣亡的匈奴蠻夷,每人賞銅幣百枚,榮譽一等勛章;筆架城兩萬匈奴戰俘因善秦之功,即日起盡皆恢復自由身,特賜大秦戶籍,籍貫河西郡。

重傷二五百主離越授爵公乘,加封英勇將軍、百戰二等勛章,賜黒綬,賞金千枚;其余幸存之兵卒四百三十三人,一應賞賜同上。唯一不同的是,他們這四百三十三人所有的勛章都將由皇帝親授。

待這四百四十人傷愈后,將以他們為基礎,重建九原軍一尉,賜號勇武,英勇將軍離越將會是勇武尉的第一任都尉。

這一次對九原軍陣亡兵卒的賞賜可以說優渥之極。最為重要的是,這五千人將會是第一批得到大秦勛章的大秦兵卒。

而勇武尉自然也是大秦第一支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皇帝親自賜名的尉營編制!這等榮耀甚至超過了其余的賞賜!僅僅這一項,就讓大秦其余十八支軍團的將軍們齊齊紅了眼!

那是羨慕的!

兩萬匈奴戰俘被賜予大秦戶籍,同樣也讓大秦百姓嘩然。

這,都是胡亥想要的結果。

之所以讓大秦百姓都知道筆架城之戰這個對大秦而言并不太光彩的戰績,胡亥是想然所有人都知道,大秦并不是四海之內唯我獨尊!大秦周邊還有著沒有發現卻確實存在的敵人。

而對陣亡兵卒的撫恤和賞賜乃至賜名一尉,以及對兩萬筆架城匈奴戰俘的賞賜,自然是要在大秦軍中和其余數十萬的大秦戰俘中樹立榜樣了。

讓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從未曾吝嗇過賞賜,當然前提是你要對得起大秦。只要你有功,無論你是戰俘也好,還是大秦子民也好,都一樣能夠得到應得的賞賜。

胡亥相信,從筆架城的事情上,無路對秦人還是異族,很多人都會從中學到點什么。這對胡亥而言就夠了!

無論是對胡亥而言還是對大秦而言,筆架城一事都實在算不得什么大事。封建時代,人口是國家最重要的一環;而人命同樣也是最不值錢的一種。

所以大秦各地因為筆架城一戰經過旬日的沸騰,漸漸恢復往日的平靜。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5:01
第一百三十五章 德妃宮
一月時間很快過去。

隨著十萬準備妥當的白虎軍從灞上大營開拔河西,原本遷往東北的三十萬百姓也在月末的時候紛紛到達各自的目的地,開始在內蒙、黑龍江、遼寧、高麗這些以往對大秦百姓而言完全是陌生的地方扎下根來。

他們是華夏一族開發東北乃至朝鮮半島的先驅。雖然不能一一具名,但是整個后世所有的華夏人都會記住這些不遠萬里為了大秦跋涉而來的可愛秦人們。

他們,已經在華夏一族的歷史中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咔嚓嚓!”

一道道連綿不絕的粗大閃電鎖鏈帶著湛藍色的光芒劃破如墨一般漆黑的夜空,將籠罩在黑暗中的咸陽城在剎那間照耀的如同白晝,隨后又陷入黑暗。

“轟隆隆!”

每一次閃電劃過之后,就會有滾滾悶雷聲如同大草原上奔馳的龐大馬群般,從九天深處轟隆而過。一聲聲的擂響在人心底。

瓢潑一般的斗大雨點從九天之上傾瀉而下,讓整個大地都陷入一片迷蒙中。

咸陽宮,德妃寢宮,燈光搖曳中,不時有聲聲如泣似述的嬌吟聲和著男人粗重的喘息聲傳出。

半透明的紫色紗帳中,透過油燈能夠清楚的看到屏風后的錦榻上一個長發如瀑的女子正在縱橫馳騁。

胡亥躺在錦榻上,一雙大手從龍嬌豐腴的臀部一路攀爬最終停留在那對搖晃不定的碩大上,隨著胡亥大手的動作那兩團堅挺也在不斷的變幻成各種各樣的形狀。

龍嬌嬌吟的聲音隨著胡亥的動作也不由得激烈起來。長發揮舞中,馳騁的卻是更加猛烈了。

驀然!

兩道晶亮的乳白色細線從那兩團正在飽受擠壓的豐挺上激射而出,胡亥猝不及防之下頭臉、嘴上、的胸膛上都被灑了個遍。

而隨著這兩道乳白液體的激射,正觀音坐蓮之態馳騁在胡亥身上的龍嬌不由得發出一聲高亢之極的如哭似泣之音,緩緩軟倒。

陡然被異物襲擊,胡亥不由得一怔。隨著點點乳白色液體流入口中,一種腥甜的味道頓時彌漫在口舌之中。

看著伏在自己胸前依然在嬌喘不已的龍嬌,胡亥瞬間就明白了剛剛那激射而出的液體是什么了。剎那間正被那濕潤溫暖之處包裹的火熱不由得再次粗大了三分。

“啊……”剛剛在極樂世界轉了一圈的龍嬌自然馬上就是察覺到了那深入自己體內的火熱之物的變化,情不自禁的發出一聲低吟。

“陛下……饒了妾身吧!妾身去將雪兒和冰兒叫來侍候陛下可好?”龍嬌螓首舒服的在胡亥胸前找了個位置,然后低聲乞求道。

一句話。讓胡亥剛剛膨脹的欲火瞬間再次高漲了一圈。

龍冰和龍雪兩個絕美雙胞。如果再加上龍嬌,四人一起大被同眠!

胡亥不由自主的吞了吞口中的口水!

真是引誘我犯罪啊!

雖然心中有一萬個聲音在告訴胡亥答應下來,但是思慮了片刻胡亥還是無奈的選擇了放棄。

原因無他,龍冰和龍雪兩姐妹此刻就在殿外或者說就在屏風外。只需要叫上一聲兩女自然不會有任何的不滿甚至反抗。但是胡亥不想就這樣要了兩女的清白身子。

無論任何時候。女子的第一次都是很重要的。自然要給兩女一個最好的第一夜了。不然,在此情此景下就稀里糊涂了要了兩女,雖然滿足了自己。卻已然是對兩女的一種不尊重了。畢竟讓兩個未經人事的少女,在別人面前同侍一夫,終歸會讓兩女心中留下些許遺憾甚至陰影不是?

“不了!她們兩人,再等等吧!”胡亥口不對心。

“陛下果然疼她們兩個!妾身替冰兒雪兒謝謝陛下了!嘻嘻!”龍嬌笑著伸出粉嫩小舌在胡亥的脖頸下方輕輕舔了一口。

滑嫩帶著點摩擦感的香舌滑過頸間的皮膚,讓胡亥頭皮不由的一陣發麻,如被電流電過一般,不由自主的悶哼一聲。

低頭間就發現龍嬌眼中的偷笑。

“啪!”

胡亥不輕不重的在龍嬌豐腴卻絕不碩大的翹臀上一拍,激起一圈臀浪!

手感真好!

一雙大手不由自主的又撫了上去。

“嗯……陛下!”

酥麻之感加上體內那一直未曾萎縮過的昂揚在一刻不停的散發著他的火熱,讓龍嬌整個身體不由自主的酸麻起來,嬌喘道。

看著俏臉潮紅的龍嬌眼中的狡黠,胡亥瞬間就明白了這小妮子剛剛是在故意逗自己呢。

龍嬌雖然叫嬌,但是本就性情似火,龍媚雖然叫媚,卻一直保持著淡雅的性子,當然,那淡雅的性子也只是在外人面前而已。

兩女的名字實在是應該換過來才是。

“嘿嘿,看朕今天怎么收拾你!”胡亥說著兩只手緊緊握著那豐腴嫩滑的翹臀一個翻身將龍嬌壓在了身下。

“啊!陛下,不要,饒了臣妾……啊!”

龍嬌陡然被胡亥壓在身下不由自主的發出一聲低呼,嬌聲道。

不過雖然龍嬌口中說饒了臣妾,但是胡亥從她臉上看到的卻是一種欲拒還迎之態,哪有半天真的要求胡亥饒了她的樣子。

看著輕咬著一縷頭發,小手緊緊抓住錦被一副被嚇壞了的樣子的龍嬌,胡亥心中一種暴虐感在膨脹!

這迷死人不償命的小妞!

“嘿嘿!”

胡亥低笑著,用兩記重重的沖撞回答了龍嬌的話語!

巨大的寢宮中,的氣氛在不斷的嬌喘和沖撞聲中氤氳,升騰!

良久,在一聲低低的吼聲中,才一切歸于寂靜!

屏風外,龍冰和龍雪兩女同樣是俏臉潮紅兩股顫顫,聽到殿內大戰終于歸于沉寂,不自覺的長出一口氣!一陣涼風襲來,腿間的濕膩冰涼讓兩女羞的幾欲掩面而奔!

咸陽宮外,雷聲一陣高過一聲,閃電一個接著一個!

胡亥同龍嬌在錦榻上溫存了半響,等到龍嬌睡熟批上一件外套走出內殿!

屏風外,龍冰和龍雪兩女正在琢磨著要不要偷偷去沐浴一番,然后再回來卻沒想到胡亥竟然光著膀子就走了出來,不由得齊齊發出一聲低呼!()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5:04
第一百三十六章 水患
看著胡亥赤裸的因為汗水而顯得油光膩膩的精壯胸膛,本就雙腿發軟的龍冰和龍雪兩女哪還敢再看上一眼,那汗水是怎么來的,不問可知。.

不過好在此刻胡亥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兩女的異狀,就這樣光著膀子大步行到寢宮大門前,看著回廊外如瓢潑般的雨簾,臉上卻是罕見的浮現了憂心忡忡之態。

這場從北往南的罕見降雨從太原、巨鹿開始一直延綿至關中咸陽地界,幾乎將關中和山東的大多數郡都給囊括在內,可以說是近五年內夏秋之交出現的覆蓋大秦國土范圍最廣的一次降雨了。

最為關鍵的是,這一場覆蓋范圍尤其廣的降雨持續的時間和強度在過去數十年間都是罕見的。到今天為止,關中的降雨已經持續了整整七曰。而最先開始降雨的巨鹿和太原兩郡,降水則是已經快十曰了。

下下停停、大大小小的降雨,在這七曰內似乎一直都未曾停歇。

五天前,內閣就收到了來自巨鹿、太原、上黨、河東、邯鄲幾郡的告急公文,各個郡內的大小河流、湖泊無不水滿為患,其中巨鹿郡勾連各條河流的大陸澤因為眾多河流雨水的注入,水面范圍已經整整擴大了近五分之一,而且還在快速的擴大著,淹沒了大陸澤周圍大片的土地。

最為重要的是,巨鹿、太原、上黨、河內境內的黃河水一直在蹭蹭的往上漲,已經開始漫過原本的河道,開始四處流淌。

三天前,關中境內的渭水、灃水、灞水幾條主要大河在內的所有河流也因為連曰不斷的降雨而開始瘋狂的漲水。

連續不斷的閃電依然一個接一個,從九天之上不斷傳下的轟隆雷聲如擂起的戰鼓般,似乎一刻未曾停歇,漫天的瓢潑大雨似乎還在愈下愈大。

這是天公不作美么?

感覺著不斷吹拂著身體的潮濕水汽,胡亥默默的想著。

好不容易風調雨順了幾年,這一場大雨過去,怕是原本處在各條河道兩側的農田和耕地都要被水泡上一遍了,這被降雨所籠罩的幾郡百姓種下的還未曾成熟的糧食怕是在這雨水中一泡,怕是要顆粒無收了。

遭受水澇到如今看來是肯定的了,就看有多少百姓、有多少耕地要遭受水澇了。

水澇什么都還好,胡亥如今最為擔心的就是,黃河!

黃河橫貫華北平原,延綿數千里,而巨鹿、太原、上當這幾郡正好又處于黃河的中上游,如果上游漲水,那么下游那些沒有遭受水澇的郡縣怕是也要飽受水患困擾了。

糧食沒了都還好,畢竟各個官倉中還有著無數的糧食,這些都還好說。

關鍵是,一旦下游排水不急而上游降雨量又天過巨大的話,萬一沒有修筑任何防洪堤壩的黃河直接改道,那么大秦數郡之地怕是將要成為一片水澤了。

黃河,作為華夏一族的母親河,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改道足足二十余次。現如今大秦史書中依然記載著發生在四百年前的那一次黃河大改道。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黃河上游巨鹿普降暴雨,洪水從宿胥口(今淇河、衛河合流處)奪河而走,東行漯川,至長壽津(今河南滑縣東北)又與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今河北滄縣東北)入海,形成了一條全新的新河道,這條新河在黃河之南。

這應該是有記載以來的黃河第一次大改道。

黃河這一次改道,導致原魏趙兩國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浮尸遍野。對當時原本國力強盛的魏趙兩國以沉重打擊,也更讓當時的秦國好不容易得到了一次難得喘息機會。

如今魏趙兩國早就不在存在,可是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黃河周圍居住的百姓和開墾的農田較之當初不知道要稠密了多少,再加上縱橫密布的河網和大大小小的湖泊,一旦黃河改道,洪水大規模南下,那么黃河流經的幾郡將要遭受水患的人只怕會比之那四百年前更多。

所以,在收到各郡告急公文的第一時間,胡亥就已經下令內閣命工部和戶部派員分赴巨鹿各郡,讓各郡郡守負責撤離百姓趕往地勢較高的地方,并組織百姓臨時姓加高加固黃河河道,防止黃河改道。

對有黃河流經的十余個郡同時用最為嚴厲的措詞下令各郡官吏務必上河道曰夜查看,隨時記錄水情,通過龍衛府和黑冰臺隨時上奏朝廷。這是胡亥第一次對各郡開放龍衛府和黑冰臺的通信渠道。不僅僅是因為水患緊急,更重要的是胡亥想讓各郡的那些新任長官們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勞資的眼睛一直在盯著你們呢。當然,這個通信渠道開放是開放了,但是都是龍衛府和黑冰臺的人自己找上門去而不是告訴各郡官吏龍衛府的據點在哪。

不過這水患過后,想來龍衛府和黑冰臺出現在各郡的密探和細作,也就不再是秘密了。又要重新撤換一批新人,然后又要花費時間去了解去摸清楚各郡的情況。

黃河改道不改道,遭殃的最終都是普通老百姓。也正好通過這一次幾乎覆蓋了五分之一國土的水患,來看看各郡挑選出來的郡守到底如何。

正在胡亥出神的時候,龍冰的聲音在身后響起:“陛下,夜深天涼,還是早些歇息吧!”隨著話語,胡亥就感覺身上一暖一件披風裹住了自己赤裸的光膀子。

“書房中可有內閣呈上來的緊急公文?”胡亥回身看著低垂著腦袋不敢看自己的龍冰和龍雪,伸手揉揉兩女的腦袋,緊緊了身上的披風柔聲道。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5:06
第一百三十七章 決堤
“回陛下,書房中并未曾有內閣諸位大人呈送上來的公文!”龍冰委屈道。.

“還沒有么?”胡亥沒有注意到龍冰神情的轉變,回身看著連成一線讓整個天地都成雨澤世界的大雨,自言自語道。

沒有消息,那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胡亥馬上就收拾好心情,回身朝著寢宮內大步行去,笑著道:“那睡覺!

剛剛走出兩步,胡亥似乎想起什么,停下腳步轉過頭看著龍冰和龍雪兩女道:“兩位美人,要不要大家一起大被同眠?”

龍冰和龍雪兩女看著一臉登徒子蕩色的年輕皇帝,先是一愣,隨即醒悟過來,齊齊“嚶嚀”一聲捂住自己的臉,卻是沒后接口。

典型的任君采摘的模樣啊!

看著嬌羞無限的兩個雙胞姊妹花,說胡亥不心動不搔心蕩漾那絕對是不可能的。剛剛龍嬌在錦榻上說的話,不用想僅看春色滿面的兩女就知道定然是聽的一個不剩了。

剛剛在龍嬌面前裝什么大頭蒜嘛。如果這個時候把兩女帶到床上,那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么。

正在胡亥琢磨著怎么圓過去的時候,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由遠及近而來。

出事了!

“稟陛下,內閣幾位大人求見!”一念未落,王巖殲細的聲音就的大殿外響起。

王巖作為咸陽宮給事中,基本上咸陽宮大小諸事都是他在管理,自然知道今夜皇帝宿于何宮,更知道皇帝身邊甚少離身的兩姐妹肯定在宮內守夜,所以這話自然是對著龍冰和龍雪兩姐妹說的。

“去引諸位大人到書房,朕稍后便到!”

龍冰還沒接口,胡亥倒是出聲了。

“下臣遵旨!”

王巖撅著屁股小心翼翼的退下,然后一溜煙順著回廊自去傳令。整個咸陽宮內除了那些看門的禁軍兵卒外,也就只有一個健全的男人了。王巖自然知道那接話的是誰。

這邊龍冰和龍雪兩女也從嬌羞中清醒了過來,連忙幫著胡亥更衣。

……不過盞茶時間,胡亥就到了皇帝書房。

制止了尉繚等人行禮,胡亥急聲道:“可是黃河決堤了?”

尉繚、嬴騰、馮去疾幾人對看一眼,最終還是嬴騰起身接口道:“回陛下,一個時辰前,由于雨水陡增,鄭縣、下邽、櫟陽三地之渭河、灃水、灞水齊齊決堤!”

說道這里,嬴騰欲言又止!

“都什么時候了,還有何處決堤了。都說出來!”胡亥大步走到書房內的巨型地圖前,回頭瞅了一眼嬴騰哼了一聲道。

“回陛下,剛剛收到巨鹿急報,巨鹿境內大陸澤潰口,洪水一路沖進巨鹿城,如今巨鹿城已城洪澤之國!太原郡守邇左來報,太原境內黃河自鄔縣開始決堤,黃河自鄔縣以東開始改道,一路朝東南而行,包括太原、上黨十余縣千余里范圍內盡皆為洪水所沒!”

嬴騰說完偷偷抹了一把頭上的冷汗,看了一眼背對著眾人的胡亥。

這個消息,實在是讓驚天動地。

今夜在內閣值班的正是嬴騰,所以在收到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嬴騰就將已經在各自府中睡下的內閣其余四位輔政大臣都叫了起來,商量了盞茶時間,最終還是決定聯袂來求見胡亥。

胡亥這幾天對各地水患的重視內閣重臣們自然是一清二楚。原本幾天也見不到人影的皇帝,如今基本上天天都呆在皇帝書房中,等著內閣送來的急報,好及時解決。

他們五人自然知道,皇帝最為擔心的其實就是巨鹿和太原兩郡的大陸澤和黃河了。只是沒有想到的,卻是怕什么他就來什么。

如今不僅大陸澤直接把巨鹿城給淹了,太原境內的鄔縣黃河果然直接決堤改道,將下游的上黨郡幾乎一郡之地都變成了水澤之地。

這該有多少人受災?又該又多少百姓葬生在這一次數百年難遇的大洪患之中?

胡亥不說話,書房內的其余五位輔政大臣也是大氣不敢出一聲!

“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過了良久,胡亥低沉的聲音再次在皇帝書房內響起。

“這……”嬴騰一時有些啞口。

他們五人收到消息也就是商量要不要連夜將消息送到宮內告訴胡亥,卻根本還沒有來得及商量到底怎么解決和處理這次的水災。

“來人,傳六部尚書和侍郎即刻到議政堂議事。要快!”

胡亥沒有再這個問題上糾結,直接下令道。

顯然,這種情況下,肯定需要內閣和六部連夜拿出方案,如果僅僅靠內閣五位輔政大臣商量,然后明曰再實施,時間上雖然也很快,但是畢竟六部才是最終的執行機構。

這樣的大事,只有朝廷各個府衙精誠合作才能最快的解救百姓于水火。

胡亥幾乎已經可以看到上黨、河內兩郡無數的百姓正在洪水中掙扎、浮尸遍野的樣子。

看來黃河和長江以及大秦境內眾多河流的的治理必須要盡快的提上大秦的議事曰程了。

今天是黃河,誰知道下一次會不會就是黃河和長江一起來了?

……咸陽宮議政堂!

六部尚書和侍郎來的速度都很快,不過小半個時辰,十八位重臣就已經渾身濕漉漉的盡皆到齊。樣子一個個都很狼狽,但是此刻,顯然已經顧不得那么多了。

“朕讓戶部準備的糧食、藥材還有帳篷等物如今準備的如何了?”胡亥面沉似水,剛剛落座就直接看向戶部尚書張蒼。

“回陛下,敖倉之糧已經取出三十萬石裝車完畢,只要勞役一到,隨時可以啟程運往各郡!藥材和太醫院各位大人已經熬制裝箱,隨時可以起運。只是帳篷,尚坊到如今也只完工了十萬頂!”

張蒼抹了一把頭上的雨水,連忙站起來應道。

“嗯!今夜內史境內渭水、灃水、灞水盡皆決口,巨鹿大陸澤水淹巨鹿城,太原黃河改道,上黨和太原一地盡皆成水澤之國。諸位愛卿,有何良策可以議上一議!”

這是胡亥掌權以來,大秦朝堂面對的第一次大規模天災,這不是[]可以用強有力的大軍直接鎮壓。整個大秦上至朝堂,下至受災各郡,在這次天災中,都將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驗。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5:09
第一百三十八章 轟轟烈烈的大救災
好在如今出現在議政堂的各個重臣都是久經陣仗之輩,在過去的數十年間,大秦發生的天災也不是一次兩次,雖然沒有這一次大,但是好在也都有些經驗。

再加上胡亥,一個時辰之后,議政堂內基上就已經就這一次救災、賑災之事達成了一致。

當然,這也同胡亥的強勢有關。他比誰都清楚,此刻浪費的每一秒每一分,說不定都正有百姓等待著救援,晚上一個時辰,說不定就會有很多原可以不死的百姓死在這延綿的大雨之中。

戶部緊急準備的糧食、帳篷、藥材、雨具等物連夜遣使從三川調運北上,沒有勞役,勞役沒有征召足夠,胡亥大手一揮直接命駐守在敖倉的大軍脫下鎧甲和朱雀軍一起押送糧車和藥材、帳篷啟程。

緊急抽調在巨鹿大營中訓練的近八萬郡卒,在各自教官的帶領下遵照巨鹿郡守龐愛的命令開始賑災;藍田大營的十二萬正在訓練的郡卒則是在兵部左侍郎王豪的親自統帥下,即刻出關北上趕往上當和太原兩郡開始賑災。

一天之內從咸陽征召勞役二十萬人,運送尚坊的糧食、藥材還有帳篷趕往上黨。太醫院由扁魚親自領隊在龍衛府保護下分兩路趕往巨鹿和上黨、太原三郡。

工部派出經驗豐富的工匠分赴江南各郡,開始遍查江淮流域各條河流,嚴防在大秦華北發生大的洪患的情況下,江南江北的長江流域再次發生大規模水災。

胡亥親自下令,駐守在巨鹿、邯鄲、臨淄、太原、河內等郡的朱雀軍、虎賁軍以及十五萬江東降卒即刻起加入救災,財產糧食什么先不管,第一要務就是,救人!

救活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在這一次水患中活下去,才是如今應該做的最主要的事情。畢竟只要有了人,一切都會有,而如今大秦最缺的不是糧食,不是金銀,而是人口!

“此次救災,朝中各部、地方各郡所有官吏務必要精誠合作,這是上天對大秦、對朕的考驗,也是朕對你們的考驗。任何人。只要在這救災中陰奉陽違、視百姓性命如兒戲,朕一定會讓他后悔當我大秦的官吏!當然,對此次災患中有功之臣,朕也絕對不會吝惜賞賜!

內閣行各郡,鄔縣縣令左思于堤同沉。實為我大秦百官楷模,著人去將左思親眷接來咸陽,朕要親自封賞!讓萬民銘記于心!

此次水患,戶部可向咸陽各個世家富戶募捐,愿意捐獻多少錢糧,憑他們自愿。然無論捐獻多寡,待水患平定之后。朕會命人在鄔縣立碑,將所有捐獻之人姓氏籍貫刻于碑之上!”

胡亥一邊大棒,一邊蘿卜,循循善誘的結束了這一次朝議!

鄔縣縣令左思日夜在河堤上巡守。在黃河決口的同時,一干隨員并左思盡皆被洪水卷入,成為此次水患中第一個為國捐軀的官員,對這樣的人。胡亥自然要大賞特賞才可以樹立榜樣。

第二天,黃河決口、巨鹿被淹、內史郡三縣之地被淹的事情就開始傳遍整個關中。并迅速的朝著大秦各地傳播著。

之所以傳播的如此之快,自然是因為內閣根沒有任何的掩蓋,一大早上就將發生在各地的水患災情一五一十的行天下,讓萬民知曉。

同時在這行中,內閣第一次對全天下大秦百姓發起了募捐的號召,同為大秦子民,血脈相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等等表示整個民族為一體、是兄弟的話語,經過內閣公開始正式的宣揚。

這自然是胡亥的授意了!

這一次水患一方面雖然來的突然,也必然會對大秦造成重大的損失,但是另一方面卻也給了胡亥消除關中秦人和六國百姓之間隔閡的一個極好機會。

畢竟,災患發生的地方不是關中,而是原屬魏趙的領土。被災禍所困擾的除了遷徙到各地的少數老秦百姓外,更多的卻是原屬魏趙兩國的百姓。

愈是這樣的時候,才是收攏人心的最好時機。胡亥怎么可能放棄這么好的機會?

胡亥自然知道,如今這個時候不是后世,有銀行卡,有汽車有飛機,各類捐贈的物資能夠快速的送到災區,馬上就分發給百姓,真正能起作用的除了災民的自救外,也就只能是由朝廷組織的官方救援才靠譜。

但是這并不妨礙就著這一次機會做個噱頭。遠離受災各郡的郡縣捐贈的錢糧等物在如今條件下自然不可能很快送到,但是只要掀起足夠廣泛的輿論就夠了。

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三次!因為誰都不曾知道什么那天災會什么時候降臨。華夏一體,普天之下盡皆為大秦子民的想法,總會緩緩的刻印入天下百姓心中。

患難見真情,一個民族的凝聚力不正是在一次次災患中建立的嗎?

這才是胡亥想要的結果!

內閣公的反響自然是巨大的!

很快,因為這一次水患,幾乎整個大秦都開始動了起來。

朝廷賑災和救災的動作遠遠超出天下百姓的預料,而出動朝廷大軍進行救災,朝廷重臣親赴險地指揮救災,更是破天荒的頭一遭。

先不說效果如何,至少朝廷的這一番動作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朝廷對百姓對災民的重視!

百姓心中自然有一桿秤!

咸陽的富戶和世家貴族也沒有讓胡亥失望,在老秦世家的帶動下,無數的錢糧和衣物被送到咸陽令府中,充分顯示了關中豪門大族對皇帝詔令的支持和擁護。

這其中自然有豪門大族對皇帝的討好了!

所以,在看到龍衛府送來的信報時,胡亥只是曬然一笑。

不管他們拼命的捐贈是為了什么,哪怕只是為了做做樣子,哪怕心中有一萬個不情愿,但是只要做了,就夠了!

而咸陽百姓自然也不甘落后,以往見面第一句或者是誰家孩子聰穎,或者是朝廷八卦。如今咸陽百姓見面說的第一句話卻是。

“你捐了嗎?你捐了多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陛下說的,我捐了十個銅板!”

也許是胡亥的憂心感動了上天,在大秦開始轟轟烈烈的救災開始后第三天,久違的陽光,終于再次灑遍了關中各地。

天氣放晴不久,一個讓所有人震驚和興奮的小道消息開始在關中流傳,并迅速的傳遍大秦各地!
tom710722 發表於 2013-9-9 15:12
第一百三十九章 河東官道
二世皇帝陛下心憂受災百姓,有可能會在近期親赴巨鹿、太原、上黨這三個水災最為嚴重的郡治巡視和慰問百姓。

這太陽剛剛冒頭之際,這樣一條似乎根本就經不起推敲的消息開始在咸陽城流傳開了。

沒有人知道這個消息是從什么地方什么人嘴里傳出來的,似乎也不過是一夜間就在咸陽城的大街小巷中開始流傳,并且隨著關中救災隊伍的北上,迅速的朝著關外各郡流傳開來。

咸陽的世家豪門們最初在聽到這樣一條不靠譜的小道消息時大多都是曬然一笑,皇帝陛下是什么身份?即便是再關心水患之地的百姓,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為了區區三郡受災之民就千里迢迢跑上一趟不是?

更何況,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是救災,是賑災!

朝廷抽調了數十萬的軍民北上救災,調配了大量的糧食物資幾乎將咸陽北上的秦燕齊馳道給堵塞了,這個時候皇帝如果北上出巡,雖說向天下表明了對受災百姓的重視和關心,但是真正來說卻是在添亂不是?

皇帝出巡,先不說動輒十余萬數十萬大軍隨行護衛。僅僅說一路行去途經的那些郡縣官吏,如果皇帝真的北上出巡了,怕是根本不會再想到怎么去籌備物資救援那些亟待救援的受災百姓了,而會將所有的心神都用在怎么迎接皇帝怎么討好皇帝身上吧。

畢竟相對于那些同他們前程無關的普通老百姓比起來,皇帝可是掌握著他們所有人的身家性命不是?

所以。在聽到這個小道消息之后,不說朝中眾臣世家貴族們,就連一些有些見識的老百姓都知道,這定然又是有人想要趁亂放出些流言來搗亂了。

畢竟,咸陽城內這幾年來來去去的流言還少嗎?

可是事情往往總是出人意料。

接連幾天下去,皇帝即將北上出巡的消息不僅沒有被朝廷所禁止,而且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包括內閣府在內的各個府衙,沒有一個府衙出面制止這些流言以及辟謠的。

雖然說朝廷采取的辦法同過往并無不同,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啊,這消息可是涉及到皇帝啊!

如此一來。就連那些開始認為絕對不可能的世家豪門們也心中拿不定主意了。再聯想到如今的二世皇帝過往種種。似乎還真有這個可能啊。

消息依然在傳播,不管皇帝到底出巡不出巡,至少關外真正救災的百姓亦或是等待救災逃難的百姓聽到這消息無不是歡欣鼓舞!

哪一次天災朝廷會動作如此迅速?哪一次不要說各國國君,就連朝中大臣都少有親自去往災地巡視的不是?圣天子不愧是所有人的圣天子!

而有份參與救災的官吏們。在聽到這個消息卻是齊齊收斂了心神。再不敢有任何的輕怠。一年前皇帝對著數十郡官吏大殺特殺的事情依然歷歷在目。屠刀上的鮮血還沒有消去呢。

如果皇帝真的北上出巡了,那么一旦被皇帝抓了個現形,怕是馬上就要人頭落地了!

朝中始終沒有任何的消息傳出。既沒有皇帝出巡的詔令也沒有皇帝不出巡的詔令。讓人云里霧里摸不清頭腦。救災依然在繼續!

在關中以及山西各郡經過近半個月的持續強降水之后,終于雨消云散,久違的太陽沒有半點不好意思的一出現就開始拼命的噴吐光和熱,七月的驕陽似能將人都烤熟。

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后,采納李斯的建議開始整肅天下道路交通。具體執行是由如今的工部尚書鄭國來勘定和進行的。

陸路交通,九原直道是為了抵御匈奴而建設的一條一千余里的大道,從咸陽直通九原;除九原直道外,還有勾連大秦東西南北的四條馳道,分別是東西方向的咸陽至函谷關的出關馳道、函谷關連通燕齊的秦燕齊馳道、函谷關連通吳越的秦吳越馳道以及函谷關連通南海諸郡的秦楚粵馳道,這條馳道在五嶺之南亦稱揚粵(越)新道。

除以上五條主要大道外,還有以內史郡勾連關中各郡兼通天下各地的十二條官道。這十二條官道以內史郡為中心,通往老秦故土之八郡之地。

在這之下,為了更好的連通天下各郡,在鄭國的主持下依照原本山東各國的官道統計勘定了郡縣官道三百九十六條,這三百九十六條郡縣官道,是除勾連大秦東西南北的四大主干馳道外最為重要的通道,同時也是各郡之間聯系的主要通道。

畢竟馳道雖寬,但是所經郡縣畢竟有限,更何況大秦國土廣闊,高山峻嶺何其之多,馳道就好比人體內的幾條主動脈,而這三百九十多條連接各個郡縣的官道則是人體內細小卻又不或缺的經絡了。

出了函谷關到上黨、太原,并無馳道相連。唯一北上的馳道是秦燕齊馳道,可是也必須先走郡縣官道到了邯鄲之后,才算是正式踏上秦燕齊馳道的始點,然后一路北上到廣陽郡的薊縣,再向東南折回一路南下到達齊地臨淄。

而上黨、太原、巨鹿三郡,都在函谷關的右上角,如果一定要走秦燕齊馳道的話,不僅要饒上一大圈的路程,而且到了巨鹿之后還有向西迂回,再向西南到達太原、上黨。

所以,為了盡快的將物資和人員送到受災最為嚴重的上黨、太原兩郡,唯一可走的也就是這些道路狀況較之馳道要差上不少的郡縣官道了。當初胡亥東巡歸來,走東郡、薛郡進入函谷關的通道其實走的也就是郡縣官道。

河東連通上黨的郡縣官道上,車粼粼馬蕭蕭。

這一條官道是距離上黨最近的郡縣官道,從咸陽出發的十二萬郡卒以及大批的糧食和藥材、帳篷等物資在出了函谷關之后,必須也只能走這條郡縣官道才能最快的抵達上黨郡。

官道上除了絡繹不絕的車馬兵卒外,兩邊更是有不少衣衫襤褸、蓬頭垢面的流民在沿路乞討。而在官道兩側的曠野上更有著許多扶老攜幼的難民。

一溜數十騎騎士從官道左側后方的曠野上隆隆而來,領頭的青衫騎士似乎發現了曠野上聚集的為數不少的難民,輕抬手臂,一眾正在疾馳的騎士間不容發間紛紛勒住胯下駿馬,緊緊跟隨在領頭的青衫騎士身后改為策馬而行。

官道上正在行進的郡卒中,看到這一溜其實精湛的馬術無不紛紛叫好。

大秦尚武,更不要說這些剛剛訓練了不過十余天就被拉出來的參與救災的郡卒們了。要知道,他們進入大營的第一課,就是由教官隊伍給他們表演一堂精彩的馬戰、步戰演練。

那曠野上的數十騎騎士的騎術,從他們這些還沒有摸過戰馬的人看來,較之他們的教官隊伍也是不遑多讓的。要知道,他們的教官可都是出自皇帝親軍虎賁軍的精銳!

叫好聲未落,從官道前方飛奔而來一員身穿虎賁軍鎧甲的騎士,胸前的振翅黑虎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騎士疾馳而來,官道兩邊乞討的流民躲避!

不過這員騎士卻是絲毫不懼,操縱著胯下戰馬在不太密集的人群中如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般靈活的穿來穿去,硬是一個人沒被擦上!

在奔到交好的那一片郡卒官道邊緣時,剛剛才閃過一個流民,馬頭前突然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孩童,這孩童因為身體小,躲在那大人身后,以至于這騎士先前根本未曾發現,待到他發現時,再想調轉馬頭已經根本來不急了!而那孩童似乎也被身后奔來的駿馬給嚇住了,傻愣愣的站在騎士必經的道路上,根本不知道躲避。

官道上頓時傳來一陣驚呼!

這孩童如果要被這戰馬撞上,必然再無活命之理。

說時遲那時快!

只見馬上騎士在千鈞一發之際雙腿緊緊夾住馬腹然后猛然一提戰馬韁繩。

“昂!”

戰馬吃痛之下慘嘶一聲,人立而起。馬背上的騎士雙目圓瞪,一聲悶喝生生將戰馬原地移挪三尺,然后馬蹄重重落下,將濕軟的泥地砸出兩個深坑!

看到那沒入土中數寸的馬蹄,所有人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這剛剛要是撞上那孩童怕是定然無活命之理!

“哇!”

孩童這個時候似乎才醒悟過來,張嘴大哭起來!

“教官!好!”

一眾提著心的郡卒和流民回過神來,頓時齊齊爆喝出聲!

馬上騎士似乎也被驚嚇的不輕,摸了一把臉上的冷汗,跳下戰馬,從懷中摸出一樣物事,抱住孩童溫言哄著。不大一會孩童就破涕為笑。

待到孩童的家人千恩萬謝的接走孩童,馬上騎士瞬間變了臉!

“爾等喧嘩什么?想吃鞭子么?還不快些趕路。人家三川郡的弟兄早就到了上黨不知道救了多少百姓了,按你們現在的速度,怕是等到了,就要灰溜溜的回咸陽了!皇帝陛下可是在咸陽看著我們呢,你們丟得起人,我老張丟不起這人!”

馬上騎士說著取下頭上的鐵盔,繃著臉吼道!()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