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奈米」?

cocohsu 發表於 2005-2-8 10:56:31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 2741
愛滋病有醫!紙張不怕水!螢幕薄得像紙!講的都是奈米科技。日本的創投有一半已
經或想投資奈米科技,美國預估奈米未來市場有一兆美元,台灣這6年內要投入230億元作奈
米科技……,奈米科技聽起來又神奇又值錢,到底是什麼東西?

奈米是一公尺的十億分之一,也就是一根頭髮厚度的五萬分之一。因為它夠小,使得
材料產生完全不同的特性,形成很多特殊功能。最有名例子荷葉效應(Lotus effect),荷
葉能出淤泥而不染、水珠不會分散的原因是荷葉表面有自然的微小奈米級顆粒,讓污泥、水
粒子不容易沾附表面。奈米科技應用的超微小特性,彷如西遊記中孫悟空縮小去辦事無往不
利(事實上,奈米生物科技會像電影《驚異大奇航》(Inner Space)一樣,讓微小機器在
人體內檢測治療。)

奈米技術最驚人的,是透過對物質極微細尺寸的操縱,技術上已經能直接移動原子
。這層技術的可怕之處在於:如果你可以隨意操縱組成物質的原子,就能任意改變、創造物
質。換句話說,當人類完全掌握奈米技術時,就如同找到點石成金的「仙女棒」。比方說
,矽的特性易碎,奈米級的矽卻可以彎曲,未來電腦甚至可以捲起帶走;金是惰性金屬,不
容易變化,奈米技術做成的金卻是防毒面具的絕佳活性劑。對傳統材料來說,奈米技術就像
「味精」,添加奈米技術會讓物質材料有提味醒覺的全新效果,開啟非常龐大的運用空間
。工研院副院長兼奈米科技研發中心主任楊日昌指出,「奈米材料的新特性,會讓傳統產業
出現顛覆性的改變。」

顛覆性的改變

世界各國都投入奈米科技,聽起來像神話卻一一出現。德國研發奈米牙膏,利用微細
黏膠顆粒能自動修補蛀牙裂縫;英國研發奈米氣喘警告手錶,透過奈米微量偵測技術提早警
告有致喘物質;美國正發展間諜功能的智慧灰塵,灰塵中奈米偵測裝備可以收集資訊;日本
的奈米玻璃照到太陽後,奈米微粒氧化會自動清洗窗戶髒污;韓國發展出奈米碳管顯示器
,螢幕厚度不到一公分。

美國國家科技委員會估計未來10至15年,全球奈米技術產業產值每年將有一兆美元
,其中奈米材料佔3400億美元,奈米電子佔3000億美元。國內方面,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估
計2008年 相關產值會達3000億元,其中民生化工佔1200至1500億元,電子資訊有800至
1200億元,預計投入研究應用廠家會超過800家,到2012年奈米相關產業產值將達1兆台幣
,廠商會增到1500家。

奈米應用的美麗新世界

奈米電子是奈米科技裏最重要的分支,目前IC(積體電路)的微電子技術在過去40年
,運算速度增加了3000倍,記憶體密度增加100萬倍,要再更快更小就得靠奈米技術。目前
全球的半導體業即將從微米進入奈米級量產製程,奈米製程晶片擁有的運算更快(超過
Pentium4速度百倍以上)、面積更小(約為現有0.13微米製程的一半)。著名的摩爾定律
(每隔18個月,性能提升一倍)目前受限於矽的物理性質無法繼續提升性能。如果要讓摩爾
定律仍有效,將來必須利用奈米技術突破。

位於新竹交大校區的國科會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日夜燈火通明進行研究,就是要落實
這個目的。「奈米必須要發展,台灣資源很少,但是頭腦是我們很大資源,」國家奈米元件
實驗室主任施敏說。無塵室忙碌的研究員有一部份來自各大學院博碩士學生,利用6吋晶圓
實際生產設備作實習測試、合作研究。結合學術的尖端研究建立未來產業3至5年的發展基礎
,目前技術已達50奈米水準。建置700坪各級無塵室的舊廠已不敷使用,今年7月新的實驗大
樓又再動工,基地4100坪,無塵室共880坪。

台積電12廠是配合12吋晶圓的新廠,廠區還有小部份工程正在進行,研究人員、訪客
、工人交錯走動,廠區很熱鬧。近400位的研究人員有一半已經投入90奈米製程的相關流程
,0.13微米(130奈米)製程還在持續提升良率,90奈米製程又要趕快做下去。「手機要更
小、要有彩色影音、要能上網、要有PDA,為了滿足這些需求,非得90奈米的高階晶片才能
整合出這麼多功能來。」製程技術行銷處處長尉濟時指出。

如果說奈米電子技術是高科技產業的維他命,奈米材料就是傳統材料、製造產業的強
心針。楊日昌分析,奈米影響傳統產業以奈米材料為主,奈米材料從塗料、表面處理、粉體
、複合材料、整體材料,從淺到深應用無窮。相對而言,奈米對傳統產業影響會遠大於高科
技產業。

對傳統產業影響來自於原料素材特性的改變,陶瓷表面奈米處理可以防污抗菌、尼龍
加入奈米微粒可以耐熱、紙張衣料加上奈米塗劑可以撥水撥油、金屬摻上奈米物質可以強度
提升、玻璃經奈米觸媒可以自動清潔,改變之大、數量之多、用途之廣非常驚人。

永豐餘把可以防水、防油的奈米技術塗料使用在紙製容器,奈米技術紙容器可以當成
塑膠容器使用,而且這層塗料也能自然分解,符合環保。長興化工研究所實驗室裡正進行防
水布料測試,塗抹上奈米技術的衣服布料,放在水龍頭下沖水不但不濕,連水珠都不沾。

能摧毀癌細胞的奈米炸彈

奈米生技的發展,則是另一項市場新機會。奈米微小的特性創造出奈米醫用機器人
,分子大小的奈米裝置,可以通暢無阻地進出人體去進行檢測、治療、給藥。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發可摧毀病毒和癌細胞的奈米炸彈,尺寸僅20奈米,可以在人體內
辨識病毒、癌細胞然後準確摧毀,也可以改變成攻擊大腸桿菌。德國法蘭克福化療中心在研
究愛滋病治方,將裝有遺傳蛋白的奈米級膠囊,故意讓免疫系統吞噬,遇到潛藏於免疫系統
的愛滋病毒時,會打開膠囊封鎖病毒基因蛋白而控制病毒。國內的工研院也研發出指甲大小
的發燒晶片,能找出發燒原因,利用奈米微小量檢測技術,憑著一滴血滴在晶片上,可以檢
測出25種導致發燒的病毒。

工研院是推動傳統產業奈米技術升級的重要機構,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則專對高科技
半導體產業,他們扮演的角色是望遠鏡也是橋樑。技術研發,有專業研究員與完整設備可以
進行前端研究,產業合作則提供成熟技術轉移與合作開發產品技術。「技術不會是問題
,」與國內產業互動緊密的工研院化工所所長鄭武順說。

技術不是問題,那麼問題是什麼?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主任施敏認為台灣走向奈米
,人才是關鍵。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另一位主持人吳茂昆院士也指出奈米需要上層的創造人
才,這也是他最憂心的事。

鄭武順認為發展奈米的人才需要積極地培訓,工研院與產業合作研發可以培訓部份產
業人才。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也為半導體人才提供學術研究、產業訓練的機會,每年有
170位碩博士接受訓練畢業。奈米國家型計劃把人才培育列為主要項目,希望透過教育體制
來長期鼓勵、培育創造性人才。

產業是真正去寶山開礦的人。台積電、聯電為了保持在全球半導體的領先地位,發展
奈米製程技術是最佳策略,既能夠持續高階技術的領先,又能搶佔未來轉向手機通訊的晶片
市場。所以台積電宣佈年底前可以導入90奈米製程,聯電也宣佈它的90奈米製程規劃。

讓傳統產業一夕翻轉

至於傳統產業,奈米技術的「加持」能有返老還童之功。高雄的長興化工從傳統化工
轉型,這幾年投入研發高科技產業使用的奈米級化學研磨液成功,奈米微粒有不沉積少刮傷
的效果,受到國內外大廠矚目。負責產品研發的長興研究所位於高雄路竹,無塵室裡有幾個
像太空人的研究員在忙,另間實驗室在做塗料測試,架上滿滿各種顏色、大小不一的瓶子
,牆邊陳列數十種木板,長興研究所所長黃舜仁笑著介紹說,他們都忙著新研究。很難想像
這是已經38年,原本生產樹脂起家的老公司。

國內衛浴龍頭和成欣業(HCG)採取則是提昇的策略,「你看,奈米處理過的這半邊
畫不上去」,和成欣業研發人員陳世傑拿鉛筆在一片瓷板畫著,一邊解說。衛浴設備加上奈
米級釉藥有防污抗菌功效,這是和成推出的新系列產品,看完現場實驗,外表普通的奈米馬
桶還真的比較抗污。奈米技術並沒有創造一個飛天馬桶,但確實讓產品的功能提升,創造出
附加價值。

等待消費者和市場的青睞

傳統產業的製造強但研發能力較貧乏,楊日昌認為,台灣製造導向要轉為創新導向
,引入奈米技術會創造很多新的特性,不只做成本競爭。這樣的想法落實在鶯歌的百康陶瓷
。原本只負責陶瓷原料生產的典型傳統產業,與工研院技術合作後能生產奈米級黏土,百康
成功開發5種不同功能應用的奈米黏土。

但是百康的董事長黃森貴也說出了他的憂慮,上游企業投入很多研發經費,等成果出
來要煩惱中下游產業沒有辦法接上,市場得靠自己開發。 HCG的研究開發處協理吳岳龍則表
示,奈米技術的防污抗菌衛浴設備要推廣,等消費者會接受較高價位的東西。市場之外,研
發經費也會是中小企業的顧慮。

經濟部最近宣佈資訊電子、金屬機電、民生化工產業,投入奈米技術研發,可以5年
免稅或股東投資抵減租稅,屬於新興產業獎勵的範圍,對有意投入奈米研發的公司帶來一線
曙光。百康參與工研院的奈米技術研發,部份的研發經費也由經濟部科專補助負擔。

台灣以前種稻米,現在改種奈米。奈米可不能正月播種,6月收割,但等到它豐碩收
穫時,有機會填滿整個台灣榖倉。「奈米技術能發展成功,台灣製造業就能上去,失敗,大
概就完了,」楊日昌說。

奈米的全球世紀大賭局,台灣手上籌碼雖然不多,但進場的時機不錯。能不能一把全
紅翻身,現在還很難說。起碼,先小贏個幾手,台灣產業正積極在做。

施敏奈米元件實驗室主任──推動奈米搖籃的手

7月5日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NDL)新建工程動土典禮上,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主任
施敏手持著鏟子開掘基土,這一幕讓在場的科技公司董事長、教授、研究員都很感動。施敏
,國際學術地位崇高,投入推動台灣半導體多年,半導體界裏被尊為教父的人物。

1967年他發明Flash(非揮發性記憶體),後來成為手機、數位相機發展的關鍵技術
。1969年他以英文寫的「半導體元件之物理」在國際間廣受推崇,彷如半導體聖經。光芒赫
赫,卻在施敏溫厚樸直的外表上不著痕跡,不是半導體界的人,很少知道有這麼一位推手。

「他原本要退休了,但是我們還很需要他,所以又留了下來,」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
副主任林鴻志談著他的老闆。60多歲的施敏說起奈米仍精神奕奕,他強調台灣資源雖然有限
,但人才卻是最大資產,包括半導體、材料、生化各方面都應該運用奈米技術保持台灣優勢
領先。施敏當年從美國回來,因為看好台灣發展半導體的前景。現在台灣已是半導體大國
,施敏再次看好奈米技術,相信台灣的半導體也能在奈米時代保持領先。

施敏帶領的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扮演著人才培訓、提供學術研究環境、產業技術合作
以及進行前端性研究的角色,目的希望國內微電子科技仍持續發展,奈米技術、奈米元件能
走得更快更好。「到2030年,全球電子工業年銷可達10兆美元,這裡面微電子科技會是最重
要基礎,」施敏強調未來發展趨勢,在他厚重的黑框眼鏡下洋溢著希望。

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在半導體奈米元件研發的腳步快了產業界3至5年。大量培訓人才
,每年約170位碩博士在這裡受訓畢業,另提供500個名額可使用設備平台,實際進行晶圓製
程。半導體製程要從微米走向奈米級,施敏最關心最強調的仍是人才和技術。

1960年代,半導體剛萌芽,施敏從美國貝爾實驗室回國客座講學,位台灣灑下微米技
術種子,他教出的學生許多成為台灣半導體的中流砥柱。30年後,微米縮小為千分之一的奈
米,半導體再次歸零重新開始,施敏再次扮演園丁,散播希望的種子。

黃森貴百康陶瓷董事長──一堂1億6000萬的奈米課

搞奈米不見得都要博士,黃森貴初中畢業,聊起奈米黏土連工研院專家都佩服。
1980年代的鶯歌陶瓷土業景氣不錯,當年黃森貴的百康陶瓷供應日常用品的陶瓷器原料為大
宗,每年有近億營收。過了十多年,市場慢慢萎縮,大陸便宜的陶瓷原料甚至成品大舉進攻
,打得鶯歌陶瓷原料產業日漸西山,這個時刻,多數廠家只有兩條路可選,去大陸設廠投資
或是產業轉型提升。黃森貴選擇後者,一條多數同業不選的路。

97年初,黃森貴和工研院化工所開始接觸,參加奈米級複合材料開發的科專計畫
,99年底可量產高純度奈米級黏土,至今已經研發出5種奈米級黏土,依保暖、抗菌、保氣
密、強化、耐熱等不同特性可用於各種產業應用。技術上的成果是很豐碩。

將近3年研發過程,繳給工研院合作研發經費還不算,光是百康本身建置實驗室、生
產設備、訓練實驗研發人員等等,花了1億6千多萬元。砸下錢也花了時間,黃森貴從傳統中
小企業老闆變成熟稔奈米科技的準專家,他俐落地解說著國外實驗室寄來的百康奈米級黏土
分析報告,說明奈米黏土保溫、抗菌等特性的實驗指數證據,黃森貴的努力可以看見。

奈米黏土可以進行量產,但是下游應用的市場還要培養。黃森貴覺得要讓更多人知道
奈米黏土的好處,他也分送樣本到各相關大專院校、研究單位,「學校有打電話來要,我們
就送給他們研究,從南到北的大學幾乎都送過了,」他說這麼做只希望幫助台灣在奈米原料
的應用研究,至於樣品成本花費也就暫且不管,因為只要百康不做了,台灣奈米黏土的原料
就沒了。最近的付出開始有了收穫,學術研究與市場開發漸漸都有了回音。傳統產業的奈米
應用其實技術水平不高,多半可以從原有基礎往上提昇。當奈米技術潮流已然來臨,多數人
覺得還離我很遠時,台灣也已經有很多人踏進去,雖然辛苦,但是這場未來競賽,他們跑在
前面。

[ Last edited by nccucc on 2005-4-6 at 04:58 AM ]

已有(3)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largeone 發表於 2005-2-8 11:39
21世紀的生活的確有滿多要學習及之道
現比如奈米科技,走到哪裡或者是任何產品現在都會冠上這個名稱
當然有些是假的,而且消基會曾報導出市面上所販售的產品有加奈米的
要三思
vx2275 發表於 2006-9-4 12:52
有了您的知識提供:學到了一些新知識
現在我了解囉
謝謝大大的分享…
h12226 發表於 2006-9-14 10:40
研讀兄台一席話,讓小弟獲益斐淺。
多多大大分享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cocohsu

LV:3 士兵

追蹤
  • 48

    主題

  • 55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