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 紅色警戒之民國 作者:華麗的虛偽 (連載中)

 
mk2258 2013-4-4 06:29:5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84 64724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3
第兩百五十七章 戰爭的種子

    接到情報的陳紹並不擔心戰爭會打起來,他並不希望兩國這麼早就打起來,那不符合中華中華利益的最大化。也與陳紹的計畫不一樣,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陳紹在背後搞鬼。

    日本的富士號戰列艦交付日本海軍只是一個引子,中華借助德國之手挑起這場爭端。德國是想和蘇聯締結互不侵犯條約,但本質上,希特勒還是一直想對蘇聯動手。陳紹計畫的結果,讓希特勒也很感興趣,他也想看看蘇聯的底線在哪裡。所以才有斯大林看起來十分矛盾的局面。

    希特勒對於日本和蘇聯會不會打起來,並不看重,只要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還沒有簽訂,蘇聯就不會放心後方空缺。所以這場戰爭是很難打起來,除非日本登上蘇聯遠東地區的領土。而現在的庫頁島還不會成為雙方戰爭的導火索。

    希特勒想試探下蘇聯的反應,而陳紹則是想給日本提個醒,別老惦記著中華的土地。這個世界上資源豐富的土地還有很多,日本周邊還有不少可以下手的目標。激發日俄的矛盾,讓雙方緊繃的弦繃得緊點。為以後雙方的戰爭,埋下伏筆,省得日本老是對中華土地垂涎欲滴,引導日本野心的宣洩口。

    以此同時,陳紹也打算慢慢的放鬆對日本的緊箍咒。開放水道給日本,這個好說,反正到時候還可以隨時截斷。出口資源給日本,那也好說,反正只要是戰略級的物資不給日本就行了。

    自要日本能在前面擋風擋雨的,陳紹也不介意扶持日本。只要是有利於中華的戰爭,就是送武器裝備給日本都可以。當然陳紹也不會那麼好說話,特別是對日本,要武器裝備,可以,拿錢買。

    日本是不清楚中華的打算,德國也沒有向日本說什麼,這件事情的始末也就只有希特勒和陳紹兩人清楚。希特勒本來就沒有打算和日本結盟,因為現在的日本和美國走得很近。希特勒對拉攏日本的事情並不看好,一戰時,日本就是站在英法一邊的,在希特勒看來,如今的日本也一樣。不過這件事還是在陳紹的再三建議下,才得以實施的。讓希特勒覺得很意外,日本很快就同意了德國結盟的要求。對此,希特勒也只有高興,畢竟多一個盟友比多一個敵人來得好,反正日本看起來也不弱。同時對陳紹的和他講述的諸多計畫,日後實施起來信心也多了不少。

    陳紹和希特勒是穩坐釣魚台,但其他國家並不這樣想。遠東一副要大戰的樣子,的確是迷惑了不少人。就連斯大林都有些不確定日本到底要不要打,不過他並沒有命令部隊率先出擊。

    而日本也不確定蘇聯的具體目地,也嚴令部隊不要開第一槍。日本只是要得到更多的利益,並不是要現在和蘇聯死磕。現在日本國內還沒有做好和蘇聯這等大國戰爭的準備,發展工業,儲備軍事物資才是第一要務。

    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齊聚遠東的時候,日本的聯合艦隊和蘇聯的太平洋艦隊在韃靼海峽外相遇。

    就在兩支艦隊越來越近時,雙方艦隊響起了警報聲。一個個水兵快速的跑到戰鬥崗位,調整屬於自己的武器裝備。

    不過上方雖然都拉響的警報,但並沒有下達戰鬥命令。反而都同時命令士兵,絕對不能開第一炮。除非遭到了攻擊,否則不能還擊。

    蘇聯太平洋艦隊中的一艘巡洋艦上,阿洛夫斯基和戰友一起操作著一門105mm雙聯裝副炮,看著越來越近的日本艦隊。在艦隊中飄揚的太陽旗,十分的引人注目。特別是當中的幾艘航母,艦載機的馬達聲,傳出老遠。不過艦載機並沒有升空,只是做好升空的準備。

    雙方艦隊相距不到五海里,這個距離已經非常近了。兩支艦隊都沒有主動遠離對方艦隊的做法,反而是直線行前進。反正只要不相撞就可以了。不過這個距離,一旦發生海戰,那場面絕對會超級熱鬧。

    兩支艦隊的炮口相向,都瞄準了各自的目標,但都很克制,並沒有開火的意思。就連日本的航母都沒有遠遠的離開,主要是因為蘇聯的艦隊除了那艘中華賣給他們的崑崙山級戰列艦外,並沒有其他的大艦能對日本艦隊構成威脅。

    「那艘就是日本新的戰列艦,比我們向中華購買的戰列艦大很多。不過那艦橋,歪歪斜斜的太難看了,又造得那麼高。你看我們的戰列艦,艦橋多漂亮,又很有規則。」阿洛夫斯基看著遠處了富士號戰列艦,在看看自己艦隊中的主力戰列艦,對旁邊的一個戰友說道。

    「就算是如此,我們什麼時候才能有自己建造的主力戰列艦。偉大的蘇聯紅軍,連一艘戰列艦都造不出來,你看人家小日本,都能造出五萬多噸的巨艦。要是我們也能自己建造這樣的巨艦,今天就是我們揚威耀武了。」阿洛夫斯基的戰友嘀咕道。他並不敢說得太大聲,生怕被艦隊政委聽到。這種言論很危險。

    「就是,看看人家的艦隊群,再看看我們的艦隊,完全沒有可比性。」阿洛夫斯基看了下周圍,並沒有發現政委的身影,對身邊的戰友小聲說道。其實怪不得他們如此小心,因為這艘巡洋艦的政委有著魔鬼的外號,也可以說是殺人如麻,很多時候都是禍從口出,讓艦上的所有人員不得不小心。

    蘇聯的艦隊比起日本來說,真的是不夠看,除了一艘從中華購買的戰列艦外,其他的軍艦都是老艦,都是從俄國時期到現在的軍艦。不單單火力速度裝甲遠遠不如,最主要的是缺少防空火力。正是因為如此,蘇聯才需要購買中華的戰列艦來充門面。放在遠東,就是為了在庫頁島的問題上,威懾日本海軍,要不然這艘戰列艦早就被拉到北海。只是如今,日本海軍已經有了富士號,已經不懼蘇聯的戰列艦,威懾者反被威懾。

    陸地強國和海軍強國,是一個矛盾體。英國就是一個海軍強國,但他就不是一個陸地強國,日本也一樣。法國和德國的想法差不多,爭奪世界第一陸軍寶座的同時,也不忘記發展強大的海軍。蘇俄也算是一個陸地強國,但並不是一個海軍強國,就連大國都算不上。雖然蘇俄一直都極力改變這種症狀,但效果一直都是微乎其微。蘇俄最強事的海軍除了總噸位外,其戰鬥只能淪為二流。

    現在更是如此,想要造艦就要有專業的設備和技術,蘇聯推翻沙皇后,更是連艘大艦都沒有造過,怎麼去建造幾萬噸的戰列艦,除非蘇聯出了第二個陳紹。

    「你說會不會打起來?」阿洛夫斯基的戰友看到日本艦隊的炮口都對準自己的艦隊,小聲的問道。

    「應該不會,要打的話早就打起來了,哪裡都等到現在,而且還挨得怎麼近。」阿洛夫斯基搖搖頭道。

    「那為什麼炮口都對準我們?」

    「我們的炮口還不是對準日本艦隊,這有什麼奇怪的,無非就是在互相警惕。一旦對方攻擊,那便能快速的反擊。」阿洛夫斯基道。

    「你說要是我們開一炮會怎麼樣?」

    「別幹傻事,要是這樣,我們都要葬身魚腹。你沒有看到日本艦隊強大我們這麼多,炮聲一響就等於戰爭爆發,我們會第一時間成為攻擊對象。」阿洛夫斯基急忙說道,生怕自己的戰友真的開炮,去實驗這可笑的想法。

    正如阿洛夫斯基所說,此時雙方的弦都繃得緊緊的,只要有炮聲,很有可能導致兩國開戰。因為只要炮聲一響,不管誰開炮的,不管有沒有造成傷亡,都必須做出還擊,慢一步對方很有可能會比你更快。海戰搶的就是先機,搶的就是主動。

    如果中華要挑撥兩國開戰,這就是最好的時機,只要來艘潛艇,在這裡發射一顆魚雷,不管對準那個方向,海戰將無法避免。海戰的延續,陸地戰爭也會馬上展開。如果不控制的話,這場戰爭的規模會很大。

    不過一旦蘇聯的太平洋艦隊被消滅了,斯大林勢必不會善罷甘休。其他的軍艦斯大林可能不會在意,但那艘戰列艦,可是現在蘇聯海軍的心頭肉。是斯大林東扣扣西扣扣籌措來的資金向中華購買的,是他海軍強國夢想的第一步。要是這個夢想被日本人敲碎了,那斯大林絕對會真正的爆豆。到時候不管徳不德國,全面戰爭也會來臨。

    這只是一種假設,事實是,雙方的艦隊擦邊而過。並沒有發生擦槍走火事件,戰爭也無從說起。

    當雙方的艦隊相距越來越遠時,兩支艦隊的官兵都鬆了一口氣。

    而在陸地上,雙方對峙的兵力也在心照不宣的緩慢減少,雙方到現在都沒有要打的意思。

    世界各國面對如此峰迴路轉的局面,都十分的意外,兩國打不起來,許多人都很失望,不過並沒有說什麼。

    這件事是過去了,但那顆戰爭的種子已經埋下,總會有生根發芽的一天。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4
第兩百五十八章 安德里

    34年,柏林總理府中。

    總理辦公室中,安德里靠在沙發椅上,饒有閒情逸致的品著手中的香茗。正是來至中華的茶葉,還是一泡上好的龍井,來至中華皇室的貢茶。他可不像其他的德國人,是實實在在的在品茶。

    中華不但訓練德國人的士兵,也將自己的文化傳播給德國人。對於東方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國,各種文化和風俗,都讓不少德國人為之著迷。象棋、圍棋、茶道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更是深受他們的喜愛。喜歡是一回事,但要掌握這些東西,可不是兩三年就可以做到的。棋藝在德國人看來,高深莫測,茶道看起來就簡單多了。很多人學著華人,也開始講究以茶待客。這種習慣在回到德國時,很多都被保持了下來。德國的土地上,漸漸的飄起茶香,隨著時間的推移,茶香也越來越濃厚。

    不過德國人也沒有幾個真正的懂得華人的茶文化,更多是趕新潮,牛嚼牡丹。但安德里和他們不一樣,他算是一個真正的茶道高手。並不是說他深入去學習,而是因為他的心中真正裝著中華,並把自己視為華人的一員。

    作為如今德國政壇的高層,安德里一直都是一副兢兢業業的樣子。同時他也是希特勒的好朋友,雖說政治上沒有真正的朋友,但安德里和希特勒一起共患難了十幾年,其地位,比科林等人還要高。最主要的,他是希特勒的智囊,希特勒很多的決策,都和他有關。

    安德里剛剛放下茶杯時,希特勒便走了進來。這裡是希特勒的辦公室,除了特地的幾個人可以進來外,其他人並不能隨意進來。而安德里就是那幾個人之一,並且比其他人都隨意。這泡龍井還是陳紹送給希特勒,不過很多時候,都是安德里一人在享受。

    「你又在動我的龍井,要知道這東西我都舍不得天天喝,你到好,來一次喝一次,看來下次我要把這茶葉收起來。」希特勒關上辦公室的大門,看到安德里又在沙發上泡茶,一臉不爽的說道。希特勒並沒有生氣,每次看到安德里來這裡泡茶,也都會說一次。

    安德里已經習慣了希特勒的話,他也清楚,希特勒並沒有生氣。他瞭解希特勒的性格,在對待一些特定的人物和事物上一直都很大方。只不過口頭上的話一直都沒有停過。

    「呵呵,看你這裡的茶葉挺多的,幫你消耗消耗。」安德里笑了笑說道,說完後,為希特勒也倒了一杯道:「坐下來一起品品,味道可真不錯。」

    「當然不錯了,這可是中華頂尖的好茶,有錢都買不到。」希特勒坐在安德里的對面,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一副很享受的樣子。

    「總理四年前從中華回來後,也喜歡上了華人的東西,茶道正如人生一樣,苦澀過後,總是伴隨著甘甜。」安德里道。

    「你這句話讓我想起了當年你我的相遇,也想起當年在酒吧裡發生的種種。在監獄中,我就後悔沒有聽你的話。之後,正如你勸解我的一樣,用華人的話來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的想法都一一驗證,有時候我都在懷疑,你是不是先知。只是時間過得很快,已經是十幾年了。不過你的智慧才智,卻越來越讓我佩服了。」希特勒端著茶杯,緩緩的開口道。

    時間回溯,19年7月底,希特勒奉命和其他「偵察員」一道前往萊希弗爾德的收容所,肅清那些曾在大戰期間被俘虜過的德軍戰俘們中間滋長的斯巴達克思想傾向。9月,希特勒又接到陸軍政治部的一項命令,要他去調查一下一個自稱「德國工人黨」的小小政治團體的情況。就這樣,希特勒以一個可以說是特務的身份第一次結識了當時只有56(歷史上是54人)名黨員的這個黨。這個黨的綱領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主義和反猶主義的大雜燴。由於希特勒在旁聽這個小黨的開會發言時,痛斥了一個主張巴伐利亞脫離普魯士並與奧地利組成一個南德意志共和國的言論,他立即引起與會者的注意和興趣。兩天後,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張明信片,通知他已被接受參加了德國工人黨,開始這令他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希特勒決定成為這個黨的第57名黨員,並擔任了黨的主席團的第七名委員。而也是在那場小會議中,希特勒結實了安德里等一些未來德**政要員。而一直都不顯山不露水的安德里,「無意中」在希特勒面前展示了他的能力,隨即就得到了希特勒的賞識,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聯繫也緊密了起來。之後,安德里就當上了希特勒的智囊。

    在多次和安德里的交談中,希特勒說起了自己的理想。已經等在一旁的安德里便藉著桿子往上爬,親自為希特勒出謀劃策,支持他按照自己的觀點和目標來改造這個小小工黨,然後他就把自己的思想和前線經歷所得出的認識,在一種政治運動中付諸實現。

    在安德里的幫助下,希特勒漸漸的大權在手,扽希特勒手中的權柄夠大時,便著手進一步鞏固其在黨內的地位,他重新安排了黨的日常管理工作。接著又和黨的主席起草了新的二十五條黨綱,基調是反猶主義、國家主義和「社會要求」,其內容,除了猶太人,幾乎所有人都可以從中得到一點甜頭。為吸引群眾,他利用德國當時盛行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兩股潮流,將德國工人黨正式改名為「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這也是納粹的前身。

    年的酒吧暴動,希特勒以為自己看到了整編成功的曙光。並不理會安德里的勸告,毅然率領600個武裝人員,襲擊了當時再整啤酒罐也就是酒吧的巴伐利亞邦政府三巨頭等要員。這場**篡位最終以失敗告終,當希特勒等人正是被逮捕時,希特勒才想起安德里的勸告,心中很是後悔沒有聽安德里的勸告。

    科林(戈林)等人也都對安德里佩服萬分,當時那些工黨的頭頭,就安德里一個人沒有事。事後,很多人也都瞭解了安德里的能力,之前還把他看成膽小鬼的眾人,也都改變了心中的觀點。

    「那些都是過去式了,我們以後要放眼將來。如今軸心國是建立起來,我們看起來也擁有兩個強大的盟友,還有一個潛在的盟友中華帝國。但人畢竟都要靠自己,不能把命運寄託在那些盟友身上。」安德里緩緩的說道。

    「哦,這是什麼意思,你是擔心他們會倒戈相向。」聽到安德里的話,希特勒皺了皺眉頭道。

    「中華和我們利益聯繫得很深,我們可以對其放心。但是意大利和日本就不一樣了,別忘了一戰時的意大利是怎麼表現的。意大利現在和我們結盟,是因為一戰時英法等國利益分配不均。意大利人認為自己身為贏家,卻得不到太多的利益,一戰後,就對英法等國懷恨在心,這才導致了意大利會和我們結盟。對於這株牆頭草我們必須要注意和警惕,墨索里尼我們不能指望他太多。」安德里思索了一下又說道:「日本方面也和意大利差不多,雖說中日的關係不是很好,但日本方面更恨美國。經濟危機的爆發,美國大量的產品傾銷往日本,這都引起日本人強烈的不滿。只不過當時日本處於中華的封鎖中,不得不依靠美國的支持。所以只要有了我們的支持,日本才會和我們結盟,他們想借我們的手,去拜託美國的貿易控制。不過對於日本這個民族,我覺得還是沒有必要去過多的指望。主要是日本方面資源匱乏,根本無法保證內需,很多東西都是要靠進口。而我們也沒有實力去大力扶持日本,同時還要警惕日本,小心使得萬年船。」

    安德里的話,然希特勒一時間都不知道怎麼說。照這樣說,德國的兩個盟友都不被安德里看到。要是這些話是別人說的,希特勒可能是當成耳旁風。而現在這些話,是安德里說的。故此希特勒並不敢大意。

    「如果這樣的話,那我們的處境不是很危險。」希特勒想了想說道。

    「總理是指哪方面的危險?」安德里說道。

    「一旦戰事開始,那面對隨時可以反叛出去的國家。我們不就變得孤立無援。」希特勒說道。

    「所以在戰事起來前,最少要把意大利決解了,日本是鞭長莫及,而意大利就在德國身邊。一旦意大利倒戈相向,那我們的處境就不妙了。」安德里說道。

    「那需要我們做什麼嗎?把墨索里尼監視起來。還是把整個意大利都監視起來。」希特勒道。

    「到不用這麼麻煩,我有個計畫,不過需要得到你的同意。等你看完這封計畫後,就知道到時候該怎麼做了。」安德里道。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4
第兩百五十九章 清除共和黨

    希特勒看完安德里的計畫後,點了點頭道:「這份計畫,很有你的風範,有夠毒。」

    安德里嘴角微微一翹道:「這都是小節,主要是要斷絕意大利的退路。」

    「中華和我們走得很近,而日本和中華的關係很不好。我擔心有一天中華會對日本動手,屆時為了履行盟友的義務,我們必須向中華宣戰。你說要是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我們該怎麼辦?」放下手中的文件,希特勒道。

    「中華是我們潛在的盟友,和我們德國又是近二十年的交情。我想到時候,中華絕對不會平白無故對日本動手。至於要不要對中華宣戰,這點我們完全不需要考慮。別說一個日本,就是三個日本對德國的作用,也沒有一個中華來得大。不過我們也必須詳細的考慮清楚,會不會寒了其他盟友的心。」安德里想了想又說道:「現在也不是考慮這些事情的時候,華人有句話說得好,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們也沒有必要太杞人憂天了,到時候形勢還不知道要怎麼發展。」

    「嗯!是我想得太遠了。」希特勒點點頭,顯然是同意安德里的話。

    「現如今,我們要考慮下眼前的事情。這也是今天我來這裡的目地。」安德里道。

    「是不是有確切的消息了?」聽到安德里的那句眼下的事情,希特勒眼前一亮。迫不及待的問道。

    「不是,興登堡已經快不行了。雖說他現在這個總統位置有些名不副實,但我們也需要更加名正言順的地位。只要興登堡去見上帝,由總理繼任總統,那閣下才有掌握整個德**政大權的正當名義。」安德里道。

    希特勒點了點頭,如今的德國已經在工黨的掌控中,魏瑪共和國其實已經是名存實亡了。只不過總統的位置還在興登堡的手上,希特勒之前因為時機不成熟,並不著急當上那個位置,一直都是步步蠶食。現在時間已經成熟了,興登堡將亡的消息,讓希特勒很振奮。

    「不過有些事情可以開始辦了。」希特勒淡淡的說道。

    安德里點了點頭附和道:「已經準備好了,就等待總理下達指令。」

    如今的德國雖然都是工黨在掌控,但一些部門,還落在共和黨的手中。而希特勒所說的事,就是把些人都拔除掉,以前是看在興登堡的面子上,如今已經是日薄西山的興登堡,希特勒就沒有那麼客氣了。

    野心勃勃的希特勒一直都在想陳紹看齊,**是他最大的執念。他借助已經掌握的權力,實現建立**的目標。因而在他上台坐上總理的位置時,聲稱興登堡總統宣佈解散國會,將舉行新的選舉。希特勒認為,他將在選舉中穩操勝券,這樣就能排斥聯合政府中的其他政黨,確立一黨統治的體制。又頒布《保護德國人民法》,以便廣泛限制反對黨,特別是限制德共和社民黨在競選中的宣傳活動。解散普魯士邦議會,使普魯士代理內政部長。科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為工黨在普魯士**創造了條件。隨後由衝鋒隊、黨衛隊和鋼盔團成員組成的所謂「輔助警察」又先後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門,並在各大區建立了集中營,關押成千上萬的**人、社民黨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戰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攏國防軍頭目和大資本家,以取得他們的支持和贏得選舉的勝利。

    為了徹底打擊反對自己的力量,工黨徒又一手炮製了震驚國內外的國會大廈縱火案,並將之嫁禍於德國**人,在國內掀起了空前規模的**浪潮,致使德共的機構被全部摧毀,幾千名德共幹部被捕,並被迫轉入地下,在這一事件中,被捕人員還有社民黨人和其他著名人士。

    希特勒還在該事件後頒布被人們稱之為「國會縱火法」的《保護人民和國家法》,授權政府接管各邦權力。他在衝鋒隊和黨衛隊的參與下,對各邦特別是那些不在工黨掌握之中的邦進行自上而下的**。從此,各邦的主權「一體化」,德國這一法制國家趨於瓦解,工黨一黨統治的基礎得以基本建立。

    希特勒通過由希姆萊策劃、海德里希負責執行的「長刀之夜」事件,以衝鋒隊政變為藉口,剷除了衝鋒隊頭目羅姆及前總理施萊切、前軍情局局長布利多等大批要員。借此大肆鎮壓打擊及削弱黨內反對派,獲得了國防軍及總統興登堡支持,鞏固了自身勢力。

    國會大選後,工黨獲得了438%的選票,民族人民黨獲得8%的選票,這兩個執政黨雖獲得了51。8%的選票,但沒有獲得2/3的多數,這樣他們就無法保證通過有些對他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立法。於是3月日希特勒軟硬兼施,終於獲得了他所要求的授權法。有了它,希特勒在4年任期中就擁有立法權,就可以把國會和議員們撇在一邊,不許他們問津。授權法是希特勒在權力道路上邁出的所謂「合法」的最後一步,同時也是建立他「元首國家」的基礎,希特勒有了這個授權法以後,又頒布了一系列法規。他通過撤銷邦一級的行政區,取締工黨以外的政治組織,解散全國的工會,摧毀納粹運動內部的反對派,控制經濟和文化這四個方面的步驟,使各個領域進一步實行了「一體化」。就這樣,希特勒在上台後的時間裡基本上結束了從上到下的**活動,並建立了工黨一黨專政的法西斯極權統治。

    恰在這時,年邁的興登堡病逝。這可是給希特勒提供了最後將權力集中在自己手中的極好機會。希特勒立即頒布一項法律,把總統和總理這兩個職務合二而一,叫軍隊以及法官和官員向他個人宣誓效忠。作為元首和總理,如今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了。

    這一串的動作讓許多應接不暇,當事情告一段落時,很多人都發現,原本就名存實亡的魏瑪政府已經消失在德國人的眼中。取代的是一個**的納粹政府。

    事後希特勒真正意義上的執掌德**政大權,再也沒有人能和他對抗。元首的稱呼也隨之傳開,同時希特勒還親任德國最高軍事統帥。已經拉攏了大量軍官的希特勒,頒布這些法案時,軍隊中並沒有絲毫的阻力,反而士兵們還極力的贊成。

    隨後希特勒又公開宣佈,德國再次擴軍三十萬,如此以來,德國將會有七十萬的正規部隊。已經撕毀了《凡爾賽合約》,希特勒開始放開手要大干一場了。

    這回不單單是法國出來抗議,德國周邊的國家也一樣,誰讓現在的德國已經有了威脅整個歐洲的實力。然而英國的態度還是很不明朗,名面上也呼籲歐洲和平繁榮,沒有絲毫的實際動作,暗地裡還是一貫對德國採取綏靖政策。

    本來希特勒再次招兵三十萬,就是想試試各國的反應。結果大出希特勒的預料,特別是英國的動作,讓希特勒心中竊喜。這一次的賭博是賭對了,原本希特勒還打算一旦形勢不好,就立即插銷再次招兵的命令。省得戰爭的真的爆發。

    如今再看到,英法等國只是在嘴巴上抗議,並沒有實際行動後,讓希特勒的野心更加膨脹去來,同時也助長了德國的囂張氣焰。

    身在漢京的陳紹在希特勒真正掌握德國的軍政大權時,便已經街道了消息。

    陳紹很清楚,中德合則兩利,分則兩害,這是注定的。要說陳紹近二十年來,一直都很支持德國,這裡面的原因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陳紹也沒有辦法和英法等國建立其商貿通道。主要是因為後面還有一個美國,而且還很慷慨,武器裝備都是記賬了。那時候陳紹還無法和美國相爭。只能賣的德國人。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賺錢。世界上,沒有比賣軍火的利潤來的更高的買賣了。中華百廢待興,正式需要大筆資金的時候。武器貿易,錢來得是最快的,而且還是黃金支付。可以說,現在中華能有如此快速的發展,當中很大的一部分就是軍火生意的利潤。

    最後一個原因是,中華需要德國站起來,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叫他們別老盯著中華,也該去注意注意德國。

    雖說中德之間很親密,但還是那句話,一切都是利益。國與國,為了利益可以出賣任何東西,只看值不值得而已。後世二戰的意大利就是很好的例子。

    所以對於德國,陳紹在支持他們的同時,也留下了很多的後手。他很清楚養虎為患的道理,對英法美蘇警惕的同時,也沒有放鬆對德國的警惕之心。許多秘密棋子被埋在了德國身上,只要一到關鍵時刻,這些棋子都會發揮其作用。

    陳紹給希特勒很多的指點,不過很多東西,都是點到為止。老虎上樹的技能,絕對不會讓德國人知道。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5
第兩百六十章 希特勒的獠牙

    「綏靖政策」一般的解釋是:西方列強為防止戰火燒到自己頭上,以犧牲弱小國家為代價換取自身的苟安。

    英國的綏靖政策也深深的影響到法國,一方面是法國自己也認識到德國的軍事壓力。尋求英國無果,許多人也傾向於綏靖政策。一廂情願想法慢慢的在法國蔓延,用小國去滿足德國的胃口。

    36年,隨著希特勒一步步緊逼,英法則一步步後退。希特勒也嘗到了勝利的甘甜,但他並不滿足於此,三月份,悍然派遣35萬德軍奉命進入了萊茵非軍事區。當時的德軍無論數量還是質量均與駐紮在萊茵河對岸的法軍有很大差距,但法國政府在希特勒的挑戰面前畏縮不前,英國政府又採取「超然」態度,希特勒再一次動作得逞了。隨後,德軍入侵奧地利的整個過程進行得出奇的順利,使希特勒摸透了「綏靖主義」者的底牌。

    在靠近德捷邊境的捷克蘇台德區,有300多萬日耳曼人。一方面,希特勒利用這地區居民和德國人同一種族的關係,在那裡搞了納粹黨組織,並指揮他們不斷製造事端,要求「自治」。實際上是脫離捷克斯洛伐克,歸附德國。另一方面,希特勒叫嚷著不能容忍有人「欺侮」德國境外的日耳曼人,要替他們「伸張正義」。他揚言要發動戰爭,又大規模的向德捷邊境調集軍隊,擬定了「綠色計畫」,準備10月1日為進攻捷克的日子。

    眼看兵臨城下,捷克政府自然不願任人宰割,也加強了邊界的作戰兵力。兩軍對峙,戰爭似乎就要一觸即發了。在這危急時刻,最傷腦筋的是英法等國的領導人,英國首相張伯倫徹夜不眠。

    38年9月13日晚上,希特勒收到張伯倫一份十萬火急的電報,電文是:「由於局勢越來越嚴重,我有意前來看你,以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我想乘飛機前來,並準備明天動身。」堂堂的大英帝國首相,為何要如此迫不及待地求見希特勒呢?

    原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捷克在英法保護下恢復了主權,同英法都訂有互助同盟條約,如果德國和捷克交戰,英法按照條約必然捲入戰爭,西歐的戰火將蔓延開來。由於考慮自身的利益,張伯倫緊張萬分,法國首相達拉第也膽顫心驚,達拉第打電報給張伯倫,催他去見希特勒,要他「儘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9月15日,張伯倫匆匆趕路,生平第一次坐了7個小時的飛機,在慕尼黑著陸。之後,又乘坐3個小時的火車。來到德國的斯加登拜見希特勒。

    希特勒喜出望外,他正為侵略捷克的事大傷腦筋。因為當時德國實力有限,準備攻打捷克的只有12個師,而捷克卻有35個裝備精良的師。德國的國防軍參謀部反對侵略捷克的軍事冒險。如果英法堅決站在捷克一邊,希特勒的如意算盤就落空了。如今張伯倫登門求和,這不是現成的敲詐機會嗎?希特勒和張伯倫的談判在一間密室秘密進行。據戰後查獲的當時翻譯官的筆記透露,當時希特勒大談他對德國人民、對國際和平、對德英親善的「功勞」。最後,他皺著眉頭殺氣騰騰地威脅道:

    「無論用什麼辦法,這次都要解決捷克境內300萬日耳曼人的問題,就是為此打一場世界大戰,也在所不惜。」

    深怕戰火燒身的張伯倫連忙反駁:「如果元首決定動武,那我們還有什麼談判的必要?」

    希特勒猛然提問:「英國是否同意割讓蘇台德區?」這時的希特勒已不是談蘇台德日耳曼人自治的問題,而是**裸地要求把這一地區割讓給德國了。

    這一問題並沒使張伯倫大為吃驚,來談判之前,他已同法國商定,兩國絕不會幫助捷克作戰,而且決定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以求和希特勒妥協了。張伯倫慢條斯理地說:「蘇台德區的日耳曼人,在德國之內還是之外,原則上對我來說是無所謂的。」

    這暗示他同意把蘇台德割讓給德國了。

    9月16日,張伯倫回到倫敦,當晚召開內閣會議,會議上鼓吹只有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才能阻止希特勒進犯整個捷克。

    9月18日達拉第也愁眉苦臉地趕到倫敦。經過一番秘密的策劃,英、法炮製了一項出賣捷克的計畫:「凡是蘇台德區日耳曼居民佔50%以上的全部領土,都直接轉讓給德意志帝國」。

    第二天,英、法兩國向捷政府提出割讓蘇台德區給德國的「建議」。在人民的壓力下,捷克政府起初拒絕這一「建議」。英、法以解除盟約要挾,還警告如果因此發動戰爭,威脅到歐洲的利益,捷克要付全部責任。在百般無奈之下,捷克政府只好屈從英、法兩國的利益,同意割讓領土。

    1938年9月29日,希特勒、墨索里尼、張伯倫和達拉第等在慕尼黑的「元首宮」裡進行會談。其實這次會談沒有新的內容,只是對已達成的交易補辦個手續。

    第二天,四國便簽訂了《慕尼黑協定》,根據協定,捷克必須從10月1日開始的10天內,把蘇台德區及其附屬的一切設備無償的交給德國。捷克的兩名代表在會談前已經到來,但不許參加會談,只能在會議室外的隔壁房間裡等待著四大國的判決。希特勒在慕尼黑會議上說,佔領蘇台德區是他對西方的最後一次領土要求。

    張伯倫對此毫不懷疑,回到倫敦下飛機的時,還興高采烈地聲稱,他帶回來「一代人的和平」,他對英國人說:「這是我們時代的和平,我建議你們安心的睡去吧!」

    在這份慕尼黑協定簽署後,陳紹當著眾多將領說道:「悲哀的英國,他們建造的那些軍艦和飛機都是玩具嗎?愚蠢的法國,他們難道忘記了一戰,忘記了希特勒當眾撕毀《凡爾賽合約》。一群整天一廂情願的傻子,二愣子都比他們明白當中的厲害。」

    陳紹真的沒有想到,他原本以為德國如此咄咄逼人,英法不會重蹈覆轍,這場戰爭會提前打響。只是一切都回到了原位,和歷史上一樣,慕尼黑協定繼續簽訂。

    有時候陳紹真的想把張伯倫和達拉的腦袋敲開看看,裡面裝的是不是大便。德國動作如此明顯,每年都在擴軍,這都看不出德國的目地?真不清楚他們是怎麼當上所謂的首相和總統的。

    和陳紹一樣想法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丘吉爾。聽到這個協定後,回到家中,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停的咒罵著張伯倫,略顯肥胖臃腫的身體一抖一抖,臉色十分的難看。

    丘吉爾在德國一次次宣佈擴軍時,就已經多次警告張伯倫,德國侵略的野心昭然若揭,再不制止以後就晚了。只不過他的話都被當成了耳旁風,一次次的警告並沒有改變現今英國的態度。

    所幸,英法在軍備發展上並沒有停止下來。只不過很多東西都直指中華帝國,英國還沒有忘記當年戰敗之痛,始終記得中華當年那一「耳光」。而對於中華,英國在生氣的同時,也十分的嫉妒。

    緬甸鐵路已經建成通車,每天都有大量的貨物在仰光碼頭裝船,走海路被運往歐洲。這條鐵路成為西南無數工廠的另一個出海口,一個規模不亞於防城港碼頭的出海口,在這裡,西南地區的出口產品,有一半會被運往這裡。

    東南亞試點城市也全部建設完成,繁華的雛形已經在東南亞地區上演。吸引了很多的東南亞民族遷往試點城市,迫於《香港合約》的條款,英法還無法在明面上阻止那些東南亞民族,邊境的守軍只能看著每天絡繹不絕的遷徙人群乾瞪眼。

    看著華人在東南亞的治理區,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英國只能是羨慕、嫉妒、恨。要不是忌憚中華陸軍強大的威懾力,英法早就迫不及待的要奪取中華的勞動成果。只不過理智告訴他們,一個擁有近六億人口的中華,一個擁有一千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軍事強國,不是他們可以隨便揉捏的。

    這些年來,中華雖說一直都沒有軍事行動,但留給世人的教訓已經不少了。很多人的心裡跟明鏡一樣,別看中華現在一直都在安安靜靜的發展生產,軍事實力也蟄伏了,但他們都清楚,中華現在就像一隻刺蝟,身上的刺雖然沒有豎起,那是因為還沒有感受到危險,而一旦發怒,身上的那些刺絕對會讓入侵者鮮血淋漓。

    一個十年前都可以讓世界震動的國家,沒有理由十年後變弱了。沒有看到日本和蘇聯劍拔弩張,但都很謹慎嗎?沒有看到現在中華雖然只有一艘戰列艦,但重新奪回亞洲第一海軍的日本卻不敢有招惹中華的舉動嗎要知道,中日可一點也不和平,就連外交關係都還未建立起來。中華就連辦事處都沒有在日本建立,而且十年過去了,日本島上連一個常住的華人都沒有。

    日本的舉動,已經向世人展示,如今的中華並非表面上看起來如此祥和。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5
第兩百六十一章 中華軍工業

    世界局勢距離中華說遠也遠,說近也近。

    對國外局勢高度關注,陳紹也只是想更好的掌握歷史的進程。歷史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只能用情報來分析。只不過,有些東西改變了,有些東西還是一成不變。一些事蹟又回到了原來的軌跡,原本擔心失去對歷史掌控的陳紹,見到許多事情還是有跡可循,內心也稍微放鬆了下來。

    十年來,陳紹也不得不承認,一些東西改變得很大。各**事發展比起後世,有了長足的發展進步。這主要是歸功於中華在十年前的軍事壓力,有壓力就有動力。很多裝備都提前被研製出來,這不得不說,中華在推波助瀾方面居功至偉。

    只不過有些東西,在陳紹有意的指引下被淡化。分部世界各國上千個間諜,是陳紹手中隱性力量的代表。他們的規模不大,但作用和規模成反比。他們為陳紹研究世界局勢,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可供陳紹隨時閱讀,掌握世界局勢。

    黑暗戰線表面上看不到戰火硝煙,內中的戰場只有間諜們自己能體會得到。作為紅警基地唯一可以戰鬥的生化人,情報手機工作,只是他們一半的工作。暗殺破壞無處不在,擁有各色面孔和各種偽裝技能,讓他們在行動中無往不利。

    在世界各國擺脫經濟危機的陰影后,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濟危機雖然讓世界各國工業受損嚴重,但軍工方面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經濟蕭條後,各國的軍備發展又加快了很多。

    1938年了,陳紹的第一個五年計畫,已經在前三年就完成了,第二個五年計畫也在第一個五年計畫的三年後完成,從29年以來,九年的時間,已經完成了三個五年計畫,並且第四個五年計畫開始實施。三個五年的規模,平均用時三年不到。這個速度也只能說是遠超陳紹的預計,中華各種項目的建設發展也漸漸的趨於平緩。

    隨著戰爭步伐的步步緊逼,陳紹的第四個五年計畫也開始傾向於軍事方面。第一個五年計畫,每年的軍費佔全國財政預算的百分之一。第二個五年計畫是百分之三,第三個五年計畫是百分之五。到了第四個五年計畫,軍費已經增長到百分之十。

    這個預算在戰爭時期算得上很低,但在和平時期,每年百分之十軍費預算,已經算是不低了。軍費的消耗大戶是海軍,其次是空軍,最後才是陸軍。

    按照陳紹的計畫,從明年開始,平均每年要增加一個航母戰鬥群的實力。而且是帝國級航母戰鬥群,不是始皇級航母。也就是說,單單海軍,每年就要增加總噸位十四萬噸的艦艇。

    帝國級航母和名將級戰列艦已經海試完畢,並且直接動工建造了兩種艦艇的二號艦和三號艦。而陳紹的決議,兩種艦艇的四號艦也開始動工。如果全力開工,只要一年半的時間,在40年時,中華就有八艘真正意義上的主力艦,排水量都是在七萬噸以上。

    而且始皇級航母一直都未停止建造,兩年一艘的速度,到如今已經有八艘始皇級航母加入海軍。這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如果要是如今的中華海軍公佈自己的海軍實力,絕對可以讓世界抖上幾抖。他們震驚的不是中華海軍的實力,而是震驚中華有這麼多的航母。八艘四萬噸左右排水量的航母,已經是全世界航母實力最強大國家。正全世界都拚命建造戰列艦的時候,可想而知,這些航母一旦曝光,會引起多大的震動。

    航母的戰鬥力是在二戰時,才被全世界國家所認可,二戰還沒有開始,如今他們還未見識到航母艦載機的厲害之處。雖然很多國家都有航母,但並未被完全重視。他們還陷入在戰列艦強大的光輝中。

    不過讓陳紹感到滿意的不是中華有多少的軍事力量,而是用二十幾年建設起來的強大工業體系。當年的蘇聯閉國建設二十幾年,創造了二十幾年的紅色奇蹟,如果不是有著強大的工業能力,蘇聯是不可能和德國打消耗戰。也沒有辦法擋住德國幾百萬大軍的進攻,迫使德軍只能嘆氣於莫斯科郊外和斯大林格勒。

    而正是有了世界第二的軍工業基礎,隨後才有無數的坦克大炮參與反擊德軍,沒有這些工業的支持,光憑盟國的支持,是絕對不可能武裝起一千兩百萬的軍隊,用人海去填補德軍的裝甲優勢。

    中華現在正是和蘇聯一樣,致力於發展國內的工業能力,努力追趕西方列強。二十幾年的工業建設,已經不是英法如今的工業能力可以比擬的。也完全把蘇德甩開。幾十億資金毫無保留的投入,從全世界收購了大量的工業設備,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和美國比比工業能力。這是陳紹的一個執念,他要創造真正的中華奇蹟。

    如今這個目標距離中華已經不遠了,如果要公開所有國家的工業能力,中華已經可以和美國扳扳手腕了。特別是在造船業上,完全不噓美國。就算美國再牛,也比不上紅警基地。幾天就可以搞出一個造船廠,還近乎於白撿,你美國再厲害也沒有用,超過是毫無疑問的。

    美國可以一個月下水一艘航母,七天下水一艘萬噸貨輪。中華全力爆發也不弱,在造船工業方面,二十幾年來,陳紹培養了幾十萬造船工人,而且這個數量還在每年快速遞增。在他們的努力下,每天都有大型貨輪下水。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都有建造軍艦的經驗。一旦轉成戰時經濟,那真的可以實現,下軍艦如同下水餃。

    十年變遷,在發展造船工業時,中華從未停止過其他工業發展,軍工生產也隨著德國的軍備擴張而漸漸的加大生產速度。一天幾千萬顆子彈的消耗,也讓中華的軍工業持續的工作著。

    平均來算,一個士兵一天兩個彈夾的射擊量,不管是預備役還是現役,不管是武警部隊還是後備力量,都是一樣。一個彈夾就是八發子彈,加上機槍、衝鋒槍子彈的消耗,消耗子彈如流水。

    當年就有人向陳紹提出建議,將實彈射擊訓練變成一個禮拜三次就行,不過被陳紹拒絕了。如果是和平時期,不用別人說,陳紹也明白。但隨著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已經不是省一點的問題了。槍法是用子彈喂出來的,沒有任何的取巧之處。士兵能提高哪怕半分的戰鬥力,都十分珍貴,完全不是金錢能衡量的。

    而且戰車工廠生產出來的彈藥,十分的廉價。子彈這種東西,完全都是自動生產。人工的步驟只有封箱裝車運走而已,就連質量檢驗都不需要。只要有十個戰車工廠連續生產子彈,這樣的彈藥消耗,完全不算什麼。而且彈殼都是回收利用,進一步的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或許用自建的軍工廠生產一顆子彈需要一分錢,而用戰車工廠生產十顆子彈,也只需要一分。這裡面還沒有算上人工節約出來的成本,這個帳,陳紹算得來。比如說,全國所有的軍隊訓練,每天消耗子彈3000萬,假如說十顆子彈要一分,那就是三萬中華幣。而一年子彈消耗的費用就是一千一百萬中華幣。

    喂槍法是必須的,陳紹也不得不如此,他另可多浪費點金錢,也不願意士兵多增添傷亡。而且到是實戰中,一顆子彈打死一個敵人,和十顆子彈打死一個敵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當然陳紹也不奢望每個士兵都是神槍手,都能百步穿楊,但最少要保證有效射擊內的精確度,不說爆頭,命中要害是基本要求。至於那些超過有效射程,那就只能看士兵們的發揮了。

    士兵的槍法從當初保安團成立以來,就百般強調,一直沿用至今。老兵等現役部隊,實彈射擊或許沒有那麼頻繁。而新兵,每天的訓練科目有一點亙古不變,實彈射擊。

    紅警基地對陳紹幫助甚大,這些年來,陳紹一直在關注基地的升級情況。他可不想到二戰後期或者到二戰後紅警基地的再次升級,那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陳紹最關心的是紅警武器還有民用單位,這些年陳紹經過了詳細的計算,發現,紅警基地的民用單位才是最有價值的。不說成本之類的問題,就是裡面的科技,就是對陳紹最大的幫助。這些科技都是成熟的科技,並且都可以大規模生產。這對中華的各領域科技水平,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紅警武器裝備陳紹期待了二十幾年,他的胃口始終被吊著,他不清楚這樣的情形還要持續多久。陳紅左一句右一句都是:「還未達到升級條件。」這句話也差點成為陳紹的魔障,陳紹也經常自我安慰:等待的人會有好東西,來得太快都是水貨。

    陳紹只希望二戰打得正火熱時,紅警基地能升級就行。只不過升級的契機來得很快,很快。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5
第兩百六十二章 戰爭與利益

    十年的發展,讓陳紹可以說得上是雄心勃勃。哪個男人不希望自己能夠橫掃八荒,立下不世功業,成為千古第一人。特別是一國之尊,對他們來說,已經沒有物質上的追求,有的只是那顆創造千古霸業,使自己流芳百世,受後人敬仰。

    陳紹也不列外,因為他也只是一個人,登上神壇,不等於他就是真的成神。人都是有私慾,這是無法否定的。只不過私慾的目標因人而異,能力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也一樣,實力有多大**就有多大。陳紹也不會達到那種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境地,在這方面,陳紹一直都很理智,想得也很遠。

    俗話說,一個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一個好士兵,同理,很自然,一個不想為國為民開疆擴土的皇帝也不是一個好皇帝。一個為國為民,一個開疆擴土,陳紹把為國為民放在了第一位。經過二十幾年的建設,為國為民的目標已經基本達成。現如今他要考慮開疆擴土了,二戰就是最好的機會。

    後世中,陳紹就一直對某些人的再三忍讓很不爽。什麼人都可以爬到自己頭上拉屎拉尿,除卻抗議外,根本沒有太大的反應。現在陳紹有些明白他們為什麼要怎麼做了,也只有身居高位才能想這麼多。

    如今的中華和後世很多地方都差不多,中華同樣要崛起。正如前面所說的一樣,一個國家的崛起,只有掠奪和戰火紛飛,你管你再如何強調和平崛起,西方國家都不會相信你的話,他們只會根據歷史的經驗來判斷。所以後世中,儘管多次強調和平崛起,但世界各國圍攻依然沒有停止,各種禁運持續著。

    而現在的中華雖然要崛起,但和後世的世界格局不一樣,這裡多了一個德國,多了一個紅色蘇聯,三個國家一起崛起。這些懂分擔了中華來至世界的壓力。如果其他兩國,那中華要崛起,也和後世一樣,步步艱辛。

    到時候就算有紅警基地,除非陳紹征戰全世界,否則,崛起不知道要多少年。因為很輕易的就會引起全世界的圍攻,特別是白人世界。種族隔閡無處不在。特別中華以前有頗多盛世,他們害怕中華再次恢復漢唐盛世。

    不管成吉思汗的蒙古在大家的眼裡算不算中華,但在世界各國看來,都是華夏文明中的一員。他們也擔心,當年那個打到歐洲的強國再次出現。不管是後世,還是這裡,這個擔心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如果後世要不是有核力量,訛詐會無處不在。你當真以為後世的領導人不想強勢嗎?你以為他們也希望整天抗議,天天披著和平的外衣窩囊的活著?你以為他們不想有朝一日變成新的世界警察嗎?

    只不過他們需要為百姓考慮,況且自身的科技和別人差距甚大,打是容易,但如何收尾,強勢也簡單,但要有強勢的資本。世界的利益蛋糕就那麼大,你一個大國的崛起,第一準則就是去分那份蛋糕。但是蛋糕已經被分完了,你要怎麼辦那就是從別人身上把蛋糕奪過來。而蛋糕的持有者很多,你搶了一個,其他人都會警惕你,甚至會圍攻你。雙拳難敵四手。

    不管如今你是怎麼想的,假如有一天你能換位思考,其實也不難決定。我們不管其他的方面,單單說對外軍事這一塊。二十幾年的發展,生活面貌有了新的發展。假如戰爭有一天來臨了,不管勝敗,經濟打擊是免不了的。現在已經習慣了這種生活,你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嗎?戰火燃燒,你心裡上好過了,但心中舒坦了之後呢?回望那些殘垣斷壁,你還有戰爭的念頭嗎?

    戰爭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軍事上的成功。其本質還是為了利益,是政治的延續。假如戰爭能獲得的利益,能打動所有人,能讓人為那些利益為之瘋狂的時候,你以為他們不會開啟戰爭嗎?(扯得有些遠了!)戰爭它是生命的掠奪者,每一個輕輕的腳印,有多少條無辜的生命在伸冤。它是情感的破壞者,每一個淡淡的足跡,有多少個悲哀的家庭在痛哭。它,是黑暗的招致者,每一個小小的丫痕,有多少人在陽光中躲進被窩……戰爭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災難和苦痛,古往今來歷史長河中,都是百姓們無辜受難,都是戰士們浴血奮殺,他們之中不乏有餓死的、戰死的人們……戰場上瀰漫這永無止境殺戮,生者還沒來得及為死去的人傷心,還沒接受親人的逝去傷感就被敵人的劍斬斷頭顱。可到頭來戰士們的拚死拚殺,只不過是政治家們玩的一場遊戲罷了,只不過是有權勢的人在爭奪更多的利益罷了,只不過是野心家為了自己的**罷了……他們對那些無辜的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他們曾想過沒有,不,他們從沒想過,否則又怎麼會進行更殘暴的屠害呢?那些人們又有何辜?戰爭是可怕的,是血腥的,根本沒有一點人情味,只有無情的嗜血的殺戮。

    發動一場沒有利益的戰爭是白痴者的行為,陳紹很清楚這些東西。為了以後中華的國民不像後世那般,戰爭就是再罪惡,也必須堅持下去。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陳紹就是要帶領這一代軍人當那栽樹人。

    在需要戰爭的人眼中,戰爭就是正義的。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國家,需要戰爭才能獲得現在利益和後世長遠的利益,那戰爭就是最好的選擇。

    陳紹一直謹記德國俾斯麥的一句話:這個時代的重大的問題不是演說和決議所能解決的……這些問題只有鐵和血才能解決。

    正如剛剛所說,世界的利益就是一個蛋糕,而這些蛋糕都已經被人佔據了。後世有核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戰距離我們很遠也很近。但在這個時空,這就是一個大世,是一個強者的時代,誰能在這個大世佔據最大的利益,誰就可以保證未來的百年,甚至是幾百年的繁榮昌盛。

    這裡沒有核武器,各國沒有顧忌,再怎麼打統治地球的還是人類。這裡是野心家的舞台,不管是希特勒、斯大林、丘吉爾、羅斯福,還是如今的陳紹,世界就是他們博弈的舞台。舞台上最後站立的人,就是最大的贏家,也將成為新世界格局的制定者。

    如今和陳紹一樣雄心勃勃的還有一個人值得我們關注,那就是北極熊紅色政權的**者斯大林。和陳紹比起來,斯大林的野心更具有侵略性。

    後世中,斯大林答應歸還遠東地區,當戰爭結束,這樣的承諾變成了一句笑話。不管是沙俄時代,還是現在的紅色時代,骨子裡的那種侵略性並沒有改變過。對領土的渴望,成為他們時刻都保持600萬陸軍的動力。不管是歐洲地區,還是中東以及亞洲,大片的土地一直都是他們渴望的目標。

    中華與蘇聯有世界上最漫長的邊境線。蘇聯面對中華的部分正是蘇聯最地廣人稀、力量最薄弱、最無險可守的「柔軟的腹部」。如果有「軍事強國」從這個方向進攻蘇聯,就可能把蘇聯橫著切開,大卸八塊。

    斯大林就曾今說過:「西伯利亞鐵路一但被『軍事強國』切斷,俄國就完了」

    這並非杞人憂天。「軍事強國」即便不進攻,只要沿著中蘇邊界駐軍與蘇聯對峙,就足以產生足夠的威懾,讓蘇聯日夜精神緊張,防不勝防,不知道要部署多少兵力才敢放心。蘇聯向來把來自這個戰略方向的軍事威脅視為心腹之患,從不敢掉以輕心。特別是在中華軍事力量崛起時,警惕之心更重。

    後世中,1941年夏秋蘇聯在蘇德戰場那麼吃緊,明斯克戰役損兵41萬,斯摩棱斯克戰役損兵76萬,基輔戰役損兵70萬,維亞茲馬戰役損兵66萬,一線部隊幾乎打光了,預備隊供不上了,莫斯科都快門戶洞開了,蘇聯仍然不敢動用西伯利亞的駐軍。

    直到獲得佐爾格的確切情報、得知日本將「南進」而不「北進」、不會威脅西伯利亞時,斯大林才敢把西伯利亞駐軍西調,在「最後一分鐘」趕到前線守住了莫斯科。

    要知道,蘇聯早在1939年的哈勒欣河戰役中就已經把日本最精銳的關東軍打了個落花流水,已經知道日軍的綜合戰鬥力比蘇軍差得不是一星半點,對蘇聯的威脅跟德軍沒法比。

    即便如此,蘇聯對這個戰略方向仍不敢掉以輕心,仍千方百計保持重兵。可見確保中蘇邊界的安全在蘇聯的戰略思想中佔有何等重要的地位。

    既然蘇聯視這個方向為戰略要害,視這個方向上的軍事威脅為心腹之患,那麼蘇聯為對付這種威脅自然會不惜一切,決不會有任何顧忌,受任何束縛。

    然而這個戰略要害是在考慮到遠東大面積土地時才有的,一旦這個戰略目標消失了,那所謂的戰略要害就不存在了。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6
第兩百六十三章 蘇聯欲分裂蒙古(上)

    克里姆林宮。

    已經持續了兩年的大清洗,讓這裡看起來有些「清靜」。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雖然還是有那些人在工作,但很多都是新面孔。

    朱可夫一身上將軍裝,來到斯大林的辦公室門口。徵得斯大林的同意後,朱可夫整理了下著裝,打開門走了進去。

    身為遠東地區第一集團軍的司令兼遠東兵團集群副司令的朱可夫來到這裡面見斯大林,目地耐人尋味。

    大清洗並沒有影響到朱可夫,就是後來的清洗也沒有波及到他,是為數不多被斯大林看中的蘇聯高級將領。

    如今的遠東地區是斯大林的一塊心病,不單單是因為這裡有日本,還有庫頁島問題。最主要的是,中華一直都在一旁。漫長的邊界線,一直都讓斯大林寢食難安。

    如果現在的中華還是原來的中華,斯大林完全不會去在意。而斯大林分割蒙古的政策也能順利的執行下去。也不用時刻擔心中華是不是要進攻蘇聯進攻點又是在哪裡?

    當年蒙古的事情,陳紹妥協,斯大林何嘗不是在妥協。雖然陳紹也讓出了很多的利益,讓斯大林省下了幾千萬,但斯大林放棄了分裂蒙古的計畫。這個妥協直接導致,斯大林不得不多派軍隊前往遠東地區,無形中也增加了軍費負擔。

    本來要把蒙古搞成一個緩衝區,現在這個計畫的破產了。斯大林不會認為陳紹會放過遠東那一百五十萬的土地,因為這不是陳紹的風格。按照斯大林對陳紹以往的事蹟分析,這位強勢的中華帝王,一向是有仇必報。就連英法日的罪人都沒有放過,來個大審判。而且還把英法從中華收刮走的大量文物要回去,擺在中華博物館,供人觀賞。

    種種事蹟證明,這個中華領袖絕對不是吃素的。雖然蟄伏了十年,但斯大林相信,這是對方在積蓄力量,和此時的蘇聯一樣。發展自己的工業,等待時機的到來。

    十年的發展,蘇聯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和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經濟危機並沒有對蘇聯造成多大的影響,特別是在軍工業和重工業的建設上,蘇聯一直都在快速的增長。

    這也是斯大林叫朱可夫來這裡一個重要的因素,再加上,即將要和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已經有了足夠的底氣和中華或者日本較量較量。

    對比日本方面,斯大林更看中蒙古,因為中華給蘇聯的壓力太大了,特別是一個人口近六億的陸地大國,而此時蘇聯還不到兩億。中華還是公認的陸軍強國,這些都給斯大林帶來很大的壓力。

    而日本,作為中華的手下敗將,斯大林也不是很在意,在陸地國家中,如今的斯大林只把德國和中華當成對手。其他的國家,均不在斯大林的考慮之內。

    斯大林並沒有和朱可夫寒暄什麼,直接就進入了主題。

    「蒙古計畫重啟得如何了?」斯大林道。

    列寧在世的時候曾經說,要把沙皇掠奪的亞洲土地還給亞洲人民,他承諾,當中華革命取得成功後,蒙古將自然成為中華的一部分。但在列寧死後,斯大林完全背棄了列寧的諾言,他殺掉了曾經對列寧的講話有過記載的一位國防部副部長,然後拒不承認列寧說過的話。

    後世,而在和德國對抗正為艱難的時候,斯大林也說過類似的話,不過和放屁差不多。當蘇聯開始反攻時,這就是一個屁話,頓時就煙消雲散。需要你時,就說得很好聽,當局勢一改變,就是一句毫無營養的話。

    現在,斯大林又惦記起分裂蒙古的計畫。

    「剛剛展開,還沒有正式的接觸。」朱可夫也不知道該怎麼去描述他此刻的心情。分裂蒙古的計畫,說句心裡話,要是真的成功,朱可夫也明白其中對蘇聯的價值。等於是在中蘇間建立一個緩衝地帶,十分有軍事價值。但他並不看好這樣的計畫,這個計畫在中華收復蒙古前就全部進行完畢的話,就不會出現蒙古被收復的情況,除非是中華當時和蘇聯打一場,用勝利來決定歸屬。

    當年斯大林把蒙古讓給中華,朱可夫是人微言輕,無法說什麼。現在,中華已經穩定了十年,發展了十年,當年的軍事實力已經那麼強大了,如今只能是更加的強大。到頭來還是要打一場,只是現在蘇聯准備好了嗎?

    「這件事不能著急,千萬不要引起中華的注意。」斯大林道。

    「我們要做好和中華打一仗的準備,一旦中華發覺我們的計畫,那戰爭爆發的幾率會很高。」朱可夫無法勸說斯大林改變主意,也只能考慮後面的事情,做好和中華戰鬥的準備,絕對沒錯。

    「只要和德國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那我們就放手和中華打一場又如何。反正這些年來,我們的軍事實力進步了很多。」斯大林不介意和中華打一場,只是不想兩面開戰而已。再者說,如今的蘇聯有600萬軍隊,而中華才兩百多萬,在斯大林看來,用數量都可以堆死中華。

    「什麼時候要簽署?」朱可夫道。

    「時間還沒有確定,不過我們可以加快速度。只要解決了德國,把我們在歐洲方面的幾百萬大軍解放出來,到時候重兵壓境,中華也要掂量掂量。他們有坦克飛機,我們的坦克和飛機也不差。」斯大林一臉自信的說道。他自信的來源就是那些蘇聯自己的坦克飛機,這些東西都是在中華出售給蘇聯坦克飛機的基礎上研究出來的,經過測試,已經完全超越了中華出售的坦克飛機。

    聽到飛機坦克,朱可夫皺了皺眉頭。這些東西他又不是不清楚,他也經歷過中華的閱兵。朱可夫不相信中華這十年來,軍事實力就一直停止不前。如今蘇聯有了超越對方十年前的武器裝備,還是外賣的武器裝備,朱可夫並不為此感到多大的榮幸。本來還想說什麼,如今看到信心滿滿的斯大林,到嘴的話卻說不出來。

    「在備戰中華的同時,我們也要警惕在一旁虎視眈眈的日本。庫頁島的問題還沒有解決,我擔心日本人會插一腳。」朱可夫並不打算再說中華了,他清楚,如今的斯大林是聽不下去任何勸解,乾脆就把話題轉移到日本身上。

    「哼!」斯大林哼了一聲,一臉不屑的說道:「日本也只是海軍還可以,陸軍連一輛像樣的坦克都沒有。怎麼和我們打,到時候,只要一個裝甲師,三百輛坦克都可以直接把日本人的朝鮮拿下。」

    「面對一個中華,我們就已經是捉襟見肘,如果再搭上日本。我們就算是勝利了,那也要損失慘重。」

    朱可夫聽到斯大林如此自負的話,心中嘆了口氣。日本的陸軍是沒有強大的裝甲部隊,但畢竟日本軍隊也不是紙糊的。哪有斯大林說的那樣,一個裝甲師就可以拿下整個朝鮮。要知道,如今的朝鮮有整整的八十萬精銳關東軍。也不缺少坦克和裝甲車,火炮和飛機也有不少,絕對是一支無法忽視的力量。而且一旦朝鮮有事,日本可以從本土快速的增兵,不需要幾天,朝鮮的日軍就可以增加一倍。面對一百多萬的日軍,朱可夫可沒有如同斯大林那樣樂觀。要知道,當年的日俄之戰,勝利國可是日本。

    「現在我們在遠東有多少軍隊?」斯大林道。

    「一百二十萬陸軍。」朱可夫毫不遲疑的答道,身為這支重兵集群的副司令,這個數字一直都記在他的腦海中。

    一百二十萬的軍隊除了要防守庫頁島和朝鮮的日軍外,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力量去和中華軍隊對抗。這條幾千公里的國界線,這些兵力只能維持正常的防禦,就算要集結起來和中華軍隊大戰一場,也不是短時間可以辦到的。

    「裝備情況呢?」斯大林並不是不清楚這些事情,只不過還要確定一下。

    「為了防禦中華,我們在遠東地區有四個裝甲師,坦克數量達到了一千三百多輛,裝甲車也有六百多輛。火炮的數量三千多門,扣除一百毫米的火炮外,有近千門重炮。其他的火炮除了小口徑步兵支援火炮外,很多都是戰防炮和防空炮。飛機有近千架,是我們最強大的空軍力量。」和回答數量一樣,朱可夫在回答這些問題時。都不用考慮,事實上,這些數據他每天都要溫習一遍。

    「三千門火炮,一千多輛坦克和裝甲車,近千架飛機。你說這些東西來對付中華,夠不夠?」斯大林想了想道。

    「根據情報,中華在十年前,就已經最少有三千門重炮,坦克的數量最少也有一千輛,飛機也有上千架。這些都是保守估計,事實情況並不為人知。我覺得中華的這些數據再翻上一翻是沒有問題,因為中華完全有實力可以達到。」朱可夫道。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6
第兩百六十四章 蘇聯欲分裂蒙古(下)

    照你這樣說,我們的實力不是差中華很多?」雖然斯大林很不喜歡這個答案,但他也並非是一個沒有辦法接受現實的人。

    「是的,一旦中華和我們全線開戰,我們的勝算不會很高,能有個一半就不錯了,這還是我們在坦克和飛機方面,性能優於對方,而得出的答案。」朱可夫還有一點沒有說出來,那就是士兵的戰鬥力。

    憑藉中華對外兩場戰爭得出的結論,都可以說明,中華士兵的戰鬥力不俗。雖然朱可夫沒有在戰場上和中華軍隊交手過,但在閱兵式上,朱可夫已經見識了中華士兵那煞氣逼人的氣勢。

    這是一種在蘇聯軍隊身上看不到的氣勢和士氣,以前,也只有在德國士兵看到這樣的士氣。不過在朱可夫看來,德**隊有這種士氣,但沒有那樣的煞氣。這樣的煞氣,非百戰精兵所無法具備的。

    也只有這樣的士兵,才能在戰場上發揮最強的戰鬥力。這點是任何武器裝備所無法取代的,是一種戰鬥意志,對士兵來說,這樣的鬥志,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朱可夫雖然不想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但事實就是如此,他再不願意承認也改變不了事實。

    在其他方面,朱可夫也很擔心,如今很多蘇聯軍官都和斯大林一樣,有一種盲目的自信。在他們眼裡,視中華軍隊如土雞瓦狗,彷彿一碰就碎,不堪一擊。朱可夫已經百般交代下去,但效果怎麼樣,他心裡並沒有底。

    「才一半的勝算嗎?」這個答案讓斯大林有些不解。

    「這是我的保守估計,除非我們的坦克和火炮部隊的數量能再增加一倍。用絕對的數量去對付中華軍隊,這樣我們才有更大的勝算。」朱可夫道。

    這個想法就像是後世,蘇聯在反攻德國時,就是依靠數量向德軍進攻。在那些戰爭中,基本找不出一例以少勝多的戰例,就連平等數量的戰績都很少很少。

    當時蘇聯很多戰法都是依靠龐大的步兵,為坦克部隊開道,用反坦克炮去擊毀德國的坦克。而不是坦克部隊為步兵開道,用坦克去對付德國的坦克。當然也有坦克戰,只不過這樣的場面很少見而已。

    斯大林現在已經很信任朱可夫的軍事才能,不然也不會把遠東地區一百多萬的部隊交給他。對朱可夫的話,斯大林也很重視。雖然他說的不多,但斯大林也聽出了朱可夫話中對蘇聯軍隊的不自信。

    「那你說這場戰爭是打的好,還不是打的好。」斯大林現如今又在考慮這個問題,在他宣佈分裂蒙古計畫開啟時,說這個問題已經晚了。不過這只是斯大林對自己的一個反問,他也清楚裡面的問題。

    「現在不是打不打的問題,而是要怎麼把蒙古分裂出來。幾千公里的防線,我們已經不堪負重了。而且就算我們不打,中華也早晚有一天會對我們動手。」朱可夫道。

    按照朱可夫的設想,是要先解決日本,奪回庫頁島,再來解決中華的問題。只不過,斯大林已經選擇了對手,他也無法改變什麼。不過別看朱可夫現在只是一個上將,和集團軍集群司令是一個級別。但他的職務很高,全因為斯大林的賞識,不過要是叫他去改變斯大林的決定,很難。

    斯大林點了點頭,德國已經暗中在聯繫蘇聯要一起瓜分波蘭,並且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斯大林已經看到歐洲局勢風雲突變,一場大戰已經悄然來臨。斯大林也明白,必須在戰局開始前,就解放出一隻手,不能分兵兩頭。蘇聯就算對土地有再大的野心,但畢竟蘇聯的重心在歐洲。比起亞洲的土地,蘇聯更看著歐洲的土地。

    分裂蒙古的計畫,並不是真的要和中華爆發全面戰爭。斯大林也只是想要解放出遠東的軍力,去歐洲和各國博弈。最多也只是要中華知難而退,打一場局部戰爭,讓中華見識下蘇聯的厲害,省得老是對遠東土地戀戀不忘。只不過,斯大林想錯了一個因素,那就是陳紹對土地的態度。

    按照斯大林的計畫,一旦蒙古分裂計畫被中華知道,要是戰爭無法避免,只要蘇聯紅軍能取得局部戰爭的勝利。那事情就簡單多了,斯大林分裂蒙古的主要目地就是為了搞一個軍事緩衝區,在他看來,只要勝利了,那離這個目地就不遠了。軍事緩衝區也不一定要分裂別人的國土,完全可以簽訂一個邊界協議,各自劃定緩衝區。

    在斯大林的想法中,計畫有很多個方向,能不被發現就不被發現,因為蒙古能真的獨立就更好了。戰爭也是斯大林的一個想法,其實是斯大林的私心在作祟,他想讓陳紹見識下蘇聯強大的軍力,並且對中華實行軍事威懾,順便也可以試探下中華的虛實。

    至於和中華全面開戰,斯大林壓根沒有這個想法。本來就是為瞭解放一隻手,哪裡會把本來要解放出來的手陷得更深。畢竟中華的戰爭潛力也不小,六億的人口,不記後果的武裝部隊,完全可以拉起一支幾千萬人的軍隊。到時候,蘇聯真的會陷入戰爭的海洋。這樣就不是斯大林的本意。

    「不管戰局如何,軍事緩衝區一定要建立起來。一百多萬的部隊被拖在這裡,實在是浪費。」斯大林開口道。

    ……當朱可夫離開克里姆林宮後,也只是在心中嘆了口氣:這一天還是要來了。

    朱可夫很清楚,中蘇必然有一戰,只不過他想不到,這個時機已經來到了。朱可夫不清楚這樣戰爭一旦爆發,會打到什麼程度,這是他無法預料的。

    不過,朱可夫不清楚斯大林的想法,也不瞭解陳紹的算盤。一個是不想讓蘇聯的軍力陷在遠東地區,另一個更是是富含深意。

    半個月後的1938年10月15日,當朱可夫回到遠東指揮部的時候,那些偷偷進入蒙古的蘇聯政工還未開始接觸蒙古人。出於謹慎,蘇聯的政工在詳細調查了一個月後。在朱可夫開始命令秘密集結的命令後,這些政工才開始執行計畫。

    蘇聯政工的傳播獨立宣言地點就是庫倫(今天的烏蘭巴托),這寫雖說是蘇聯的政工,但都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都是當年跟隨蘇聯一起撤出蒙古。受到蘇聯的熏陶和利誘,如今又回到蒙古,妄想繼續搞**立的夢想。

    只不過他們也不想想,當年的饑荒,他們在哪裡。要不是當初中華大力救助,現在的蒙古人口要少多少人。

    如今這裡的生活已經十分的平穩,最少以前常見的饑荒,現在已經看不到了。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牲口,有固定的牧場,有各種商業渠道。這裡雖然沒有多少工業,除了那些基礎軍工業和一些小作坊外,並沒有其他的工業存在。而這裡的畜牧業發達,陳紹也有意把這裡變成一個肉食類和奶製品原料基地。

    牲畜養殖基地,這個一直伴隨基地成長一直存在的民用單位,在這裡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一個加工作坊,源源不斷的肉食品和奶製品銷往國內外。

    而這裡的經濟也在飛速的發展,牧民們已經手中有了餘錢,生活條件也改善了很多。不單單是物質生活,就是精神生活也十分豐富。

    對這裡的牧民而言,自從建國後,他們的世界就改變了。每家每戶都可以去免費領取牛羊,也可以聯合承包大型養殖場,養大的牛羊多餘的,都可以賣個好價錢。養殖場單單每天擠出的牛奶,就是一筆不菲的收入。婦女們也可以去當擠奶工,能多賺點錢貼補家用。小孩子都可以免費去上學,老人不再擔心過冬沒有禦寒衣物。

    從1928年收回蒙古以來,再也沒有一個被餓死蒙古人,也沒有一個被凍死的蒙古人。每年冬季,他們不需要再冒著嚴寒走出家門,尋找活計。如今的整個冬天,一家人都可以安安穩穩的待在家中,享受每年自己的勞動成果。不用擔心沒有食物,因為一個夏天的收穫,已經足夠一家人吃一年了。也不用再擔心寒冬時牛羊被凍死,因為只要到了冬天,就可以把牛羊去送到牲畜養殖基地託管,只需要一點點小小的費用就夠了,冬天一過,保證還你同等數量白白胖胖的牛羊。

    到了38年時,蒙古地區都牽上了閉路電視,一個冬天,不用去關心牛羊的安危,不用擔心沒有食物,都可以待在熱乎乎的家中享受可口的食物。並且不出家門,通過電視也可以知道天下大事,聽聽小曲,看看電影。有時候,叫上親朋好友,幾家人在一起聚餐玩樂。

    這樣的生活面貌,在十幾年前只是一個夢想,如今夢想成為現實。牧民們可以很自豪的說:「自己很幸福!」

    幸福很簡單,真的很簡單。對如今天下窮苦百姓而言,不需要多富足,不需要太多的享受,一日三餐能溫飽,老有所養,少有所教,這就是最大的幸福。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6
第兩百六十五章 漢京空軍基地

    在距離漢京市市區兩百公里外的西面地區,這裡是中華國防軍空軍第三師駐地,漢京空軍基地。

    空軍第三師駐地,佔地近百平方公里。在遷移了大量居民後,歷經三年的時間,才建設完畢。是守衛帝國首都和周邊幾個省市重要的空中力量,同時這裡也是北方地區空軍部隊的指揮中樞,負責指揮中華北方地區所有國防軍的空中力量。

    空軍基地和漢京之間,是中華英雄英靈的安息之地,烈士公墓。而空軍指揮學院也坐落在這片區域中,周邊也是禁衛集團軍的駐地。

    漢京周邊的軍事防禦力量,基本上都聚集在這個地方。

    中興11年(1938)10月18日,也就是在蘇聯正式開始執行分裂蒙古計畫的三天後。

    漢京空軍基地,一支車隊經過層層的檢查,才進入了這個守衛嚴密的空軍基地。車隊由四輛轎車組成,每輛轎車的車頭上都插著中華帝國國旗,騰飛中的中華神龍。這四輛轎車的車牌和普通軍車已經民用車牌都不一樣。

    根據中華帝國頒布的車輛拍照法規,凡是機動車輛上路都必須掛上車牌,車牌是根據地方省市進行區別。在車牌的問題上,陳紹並沒有多想,而是直接照搬後世的那一套。

    而如今車隊中的牌照很特殊,一般的車牌都是省市簡稱加數字,它們的車牌上,只有一條金色神龍。在龍形標誌的後面,也有數字。車隊中的第三輛轎車,車牌上的數字為1。

    只要是熟悉中華如今車牌性質的人,看到這樣的車牌造型,第一時間就會明白,這是中華帝國皇帝陛下的座駕。而且也只有陳紹出行的時候,這輛專車才會出現在街上。

    車隊在進入空軍基地的時候,對一道道的檢查關卡,陳紹並沒有不耐其煩。從當初發家之時,軍紀是陳紹一直強調的。特別是那些軍事基地和其他重要部門,從陳紹一下,任何人都沒有特權,該檢查的必須要檢查。這個規矩已經伴隨國防軍成長了二十四年,始終如一。

    今天陳紹來這個空軍基地,不是為了來視察,而是他的專機,屬於中華的空軍一號,就停靠在這個基地進行日常維護。陳紹很少出遠門,而身為陳紹的座駕,又是飛機,必須要做到時時刻刻能夠起飛的標準。而空軍一號上面的許多東西,在民用機場和一些小型空軍基地中,根本無法進行有效的維護。所以,這架專機,一直都停靠在漢京的空軍基地中。

    二十四年的時間,比陳紹在後世生活的時間還長,原本的年輕人,現在已經變成了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只不過陳紹始終保持著天天鍛鍊的習慣,加上專業的醫學護理。已經四十四歲的陳紹,看起來好像還是三十多歲。彷彿時間的痕跡很少出現在他的身上。

    車隊在空軍基地的一號跑道邊停了下來,陳紹並沒有後世其他人那麼矯情,也沒有講究那麼多。在禁衛下車後,陳紹自己打開車門走了下來,和陳紹一起走下來的還有謝雨欣,同時還有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傢伙。

    在後世,這是很標準的一家人。陳紹的第二個孩子正如謝雨欣期盼的那樣,是個男孩子。也是到如今,陳紹唯一的一個兒子。謝雨欣並沒有再懷孕,已經有了個兒子,謝雨欣心中的大石頭也落下,一切都順其自然,並沒有刻意去追求什麼。如今大女兒陳韻已經長得亭亭玉立,兒子也一天天長大,她已經無限滿足了。

    不過在這些人中,一直被譽為陳紹跟屁蟲的王傑並沒有跟來。陳紹的這趟行程有些特殊,而且這次要出來很久,漢京有些事情還需要王傑來幫助陳紹處理,或者向陳紹轉達。

    就在陳紹下車後,中華空軍第三師司令林尚志中將,一身戎裝,肩膀上的將星璀璨,走到陳紹面前,敬了個標準的軍禮,隨即又向謝雨欣也敬了個軍禮道:

    「中華國防軍空軍第三師司令林尚志見過陛下、皇后,專機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起飛。」

    沒有歡迎儀式,沒有過多的禮節,簡單就好。

    空軍基地的跑道邊,那些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以及守衛機場的士兵也都只是遠遠的向陳紹等人敬了個軍禮,隨後便是繼續忙碌手中的工作。

    這樣的場景,不管放在哪裡都很不可思議。一個堂堂的國家領袖,竟然面對這樣的場景,算得上是千古第一怪事。

    不過這樣的場景卻讓陳紹很滿意,他不想到哪裡都搞得沸沸揚揚的,這樣既耽誤正事,又沒有好處。場合不一樣,今天來這裡不是來和士兵溝通,也不是來視察部隊,沒有必要搞那些形式主義。況且,陳紹也很討厭那些形式主義。

    當初,陳紹在路過一個團級駐地時,決定去看看部隊的訓練情況。駐地的團長得知這條消息後,特地搞出了一個很大的歡迎儀式,歡迎陳紹的到來。士兵一天的訓練被都耽誤了,而陳紹想要看士兵的訓練也看不到。陳紹當時的臉色一下子就黑了下來,直接把那個團長貶成連長,並且這個團的上級以至到軍長,都被記過。這件事,隨即在部隊流傳,同時,陳紹也再次強調,軍隊就是來保家衛國的,野戰部隊,不是儀仗隊,堅決禁止搞那些形式主義。遇到一次,罰一次。

    陳紹點了點頭說道:「帶我們過去。」

    一行人順著跑道邊的通道,朝著不遠處的專機走去。機場各個跑道中,飛在頻繁的起降著。為了考慮安全情況,而陳紹也不想影響到空軍的訓練,所以車隊並沒有直接開到專機旁邊。反正也只需要走幾步路就可以。

    陳紹時不時和那些敬禮的士兵點頭致意,一邊向林尚志詢問著空軍的訓練情況。漢京空軍基地並不是國防軍空軍總部,也只有第三師駐紮在這裡。而第三師的指揮官林尚志,就是這裡的最高長官。

    林尚志是國防軍當年在防城港成立空軍部隊時的第一批飛行員,並且幾次進入軍校進修。和錢鵬飛一樣,是國防軍空軍的老人。親自參加過當年的中英空戰,也是一個實戰經驗豐富的老飛行員。現在,他也是中華空軍中為數不多中將之一。是這個幾萬人基地的指揮官,權柄不小。

    林尚志和其他軍官一樣,對陳紹可以說是敬若神明。算起來,他們都是陳紹的學生,都是跟隨陳紹南征北戰一步步走上來的將領。從士兵到將軍,對陳紹的忠誠高於一切。這裡面不單單是紅警兵營的原因,很多還是陳紹的人格魅力和實際行動,來打動這些將士,讓他們心甘情願的追隨陳紹,無條件的聽從陳紹的吩咐。

    不管中華如今的武器裝備多麼的先進,就是現在中華的軍隊拿著小米加步槍,靠著這種無形中的凌聚力,就是一股強大的戰鬥力。這才是衡量一支部隊有沒有戰鬥力,最重要的因素。

    就在陳紹等人要剛剛走到飛機邊時,空軍基地裡又開來一輛轎車。車子停穩後,走下一個戴著眼睛的中年人。看到陳紹一行人之後,快速的走過去。

    汽車聲引起了陳紹的注意,當看到來人時,陳紹的眉頭微微皺起。特別是看到來人有些匆匆的步伐,心中一頓:來事了,而且還是大事。

    本來就要登上飛機的腳步停了下來,一旁的林尚志並不認識來人。但他很清楚,有資格通過機場幾個關卡檢查,順利進入這裡的非軍事人員,來頭一定不小。況且看到一旁的陳紹還特地停下腳步,都說明,來人的身份一定很不簡單。

    當那個中年人走過來時,並沒有被那些禁衛阻止,林尚志的判斷得到了證實。要不是陳紹身邊的人,禁衛根本不可能放任其走到陳紹的身邊。因為這是對陳紹安全的一種不負責任。

    來人並沒有直接說話,只是手上做了個小動作。這個動作很隱蔽,就算被人看到了,也只是認為手動了一下,屬於人的正常動作,並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個小動作在陳紹眼中,就不一樣了。裡面的意思很簡單,有重要情報,這裡不方便說。不方便說,指的是一旁的林尚志。

    「你們都在這裡守著。」陳紹對周圍的禁衛說道,隨即又向林尚志吩咐道:「先去忙你的事,飛機要起飛前,會直接通知機場指揮塔。」

    「是。」林尚志沒有問什麼,直接敬了個軍禮,轉身離開。他很清楚,該他知道的事情他自然會知道。而那些不該知道的事情,就不要去試圖知道,那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再者說,他只是一個軍人,也沒有太大的好奇心,幹好自己本職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先上飛機。」陳紹對謝雨欣母子說道,同時也對那個中年人說道:「你也一起上來。」

    (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31 20:37
第兩百六十六章 點燃戰爭的導火索(上)

    這架空軍一號專家,也只是在大鵬運輸機的基礎上改造的。飛機本身並沒有擴大,不過容納個十幾人是沒有問題。裡面隔成三個單間,其中一個是陳紹專屬的辦公室。

    空軍一號上面有完善的電子設備,是如今中華在電子設備領域,最先進的代表。集成了中華各個研究領域的結晶,有些東西甚至都沒有正式列裝或者大規模出產。

    不過,如今的這架空軍一號也快要過時了。主要是飛機機身容量太小,裡面的空間略顯擁擠。新的運輸機已經快要列裝部隊,只要技術完全成熟了,空軍一號就會換個軀殼。

    謝雨欣母子待在中間最大的機艙中,陳紹直接帶著中年人一起走進飛機中獨立的辦公室中。一個空勤人員端來兩份茶點後,在走出辦公室時順手關上艙門。

    「是不是蒙古那裡?」在中年人急匆匆的趕來時,陳紹微微有些猜到是哪裡出現了問題。早在斯大林準備要啟動所謂的分裂蒙古計畫時,陳紹就知道了。和蘇聯的疆域問題,陳紹和斯大林的想法差不多。斯大林的舉動,也在陳紹的預料之中。如果斯大林不這樣做,陳紹反而會覺得很奇怪。

    兩個並不對路的陸地大國,兩國間還有著幾千公里的邊界線。這些想法也是很正常的,有時候,一些細微的舉動,都能導致局面的緊張。特別是兩國都在邊界上陳兵百萬,一旦爆發衝突,很有可能是一場大戰。

    斯大林忍受不了遠東地區一百多萬的部隊,陳紹也不想時刻去警惕這個劣跡斑斑的鄰居。何況這個鄰居還是一個整天對別人的土地望眼欲穿,巴不得把整個世界都納入懷抱。遠東的一百五十萬平方公里土地,就是這個鄰居傑作。

    蘇聯在遠東地區陳兵百萬,中華方面三個集團軍在東北時刻警惕著。而在蒙古地區邊界線上,這裡距離西伯利亞鐵路並不遠,為了預防中華的突然襲擊,這裡也有龐大的兵力在鎮守,而朱可夫負責地區就是這裡。

    在中華方面,為了應對蘇聯在蒙古邊界上的兵力部署,當年在整編部隊時,蒙古軍區(戰區)便隨即成立,和東北軍區一樣,蒙古軍區也佈置了三個集團軍。總共百萬大軍對準蘇聯,這可是陳紹現役部隊中一半的兵力。

    對蘇聯的軍事動作,陳紹一直都很注意,面對一個戰爭潛力十分巨大的陸地強國,他也不得不去在意。一個隨時可以組織起上千萬軍隊的國家,而現役軍隊就有六百萬,和這樣的國家做鄰居,就算中華士兵的戰鬥力再強大,也不能不去警惕。

    斯大林在擔心中華會不會突然就打過來,陳紹還不是在擔心斯大林哪天腦筋轉不過彎來。陳紹不怕現在的蘇聯,但他也不想現在就和蘇聯死磕。要是真的把蘇聯的千萬紅軍吸引到中華這裡來,就算中華能勝利,自身損失也絕對不小。到時候,還有多少力量去面對整個世界,如何在二戰中為中華謀取最大的利益。

    在德國沒有和蘇聯死磕前,陳紹實在是不想過多的去觸及斯大林的神經。對於陳兵百萬在北方,陳紹也想改變下現狀。百萬兵力要是真的和蘇聯全面開戰,那是遠遠不夠,因為還要警惕一旁的日本。百萬兵力,能用於對付蘇聯的數量並不多。

    現在是非戰時,百萬大軍,還都是現役部隊,對後勤的負擔不小。後勤負擔是一個原因,但這個因素可以克服。陳紹想撤掉一些兵力,主要是為了戰略大局來考慮的。

    本來陳紹還打算在蘇德簽訂完互不侵犯條約後,中華也和蘇聯簽訂一項協議,雙方都從邊界撤銷點兵力。這個設想,陳紹是打算通過談判來決解,因為他相信,斯大林也絕對不願意一百多萬的部隊被拖在這裡。中華保持百萬大軍的邊界後勤負擔很重,而蘇聯的一百多萬部隊的後勤負擔更重,很多東西都需要經過西伯利亞鐵路運送過來。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資,這對蘇聯來說,養著遠東地區一百多萬的部隊,裡面所花費的軍費,比在歐洲地區養三四百萬的部隊還貴。

    只要協議簽訂後,蘇聯能保持個七八十萬,中華也撤掉一半的兵力,那對雙方都有不少的好處。最少在短時間內是這樣,同時也可以讓蘇聯更加專心的去應對日本。省得因為中華的原因,讓斯大林在面對日本的挑釁時,顯得有些畏首畏尾的。讓斯大林解放出大部分的力量,讓他明白,現在的中華還不打算做趁火打劫的事。

    計畫趕不上變化,陳紹考慮的是很好,但事情的發展出乎陳紹的預料。在斯大林開啟分裂蒙古計畫時,陳紹就清楚,中蘇之間在正式全面戰爭前,還是要先打一場。

    陳紹錯誤估計了斯大林的野心,不管斯大林最終的目地是什麼,分裂蒙古的心思一直都未消失。

    「不錯,三天的時間裡,蘇聯的政工人員在庫倫地區暗中宣傳獨立的思想。他們宣揚蒙古是蒙古人的蒙古,不是中華的蒙古。如果再讓中華統治下去,那蒙古族會被中華徹底同化,而蒙古族將會在無形中消失,徹底變成華人。」中年人也就是間三說道。

    「砰!」聽到間三的話,陳紹心中十分的不爽,做為發洩心中的不爽,旁邊的辦公桌成為陳紹發洩的對象,一巴掌直接排在上面。

    「哼!夢宇你說說,三天的時間他們取得了多少成效。」陳紹哼了一聲道。

    「如果是在十年前就開始宣傳這樣的思想,或許會取得很不錯的效果。因為當時蒙古地區還有少獨立份子,他們會站出來響應。而蒙古百姓的生活面貌還未改變,很容易受到煽動。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那些獨立份子都被慢慢的清理掉了,並且蒙古的百姓都獲得了實惠,我們用實際行動把他們的心都『俘虜』了過來。那些蘇聯的政工人員雖然口才一流,也很會煽動人心,但效果幾乎為零。」間三,也就是陳紹口中的夢宇說道,這是間三給自己取的,夏夢宇。身為整個中華地區的特務頭子,所有間諜和情報機關的直接領導,說得上是位高權重,除掉詹姆斯外,也就是歐洲的間二能和他相比。

    「十年前他斯大林有這樣的膽子嗎?要不是現在蘇聯的軍事建設有了不小的成果,他斯大林哪敢走這步棋。」聽到夏夢宇的話,陳紹鬆了一口氣。在聽到他說的十年,陳紹很不屑的說道。

    其實早在蘇聯的政工秘密潛入庫倫時,陳紹就可以命令情報部門,把這些暗地裡的「小老鼠」清除掉,而且是來多少人就清除多少人。不過陳紹並沒有這樣做,他很想知道,蒙古人對這件事情的反應。藉著這件事情,試探下蒙古人對中華的態度。看看這些年,陳紹在蒙古建設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到底值不值得。

    從夏夢宇的情報中,陳紹已經得到了答案。聽到這些政工宣傳並沒有取得效果時,陳紹就明白了,如今的蒙古已經中華大家庭中的一員,不可分割的一員。就算有一兩個別樣的想法的人,也掀不起多大的風浪。

    夏夢宇並沒有把詳細情況告訴陳紹,並不是說他對陳紹不忠心,身為生化人,完全沒有必要考慮這些問題。只不過他覺得沒有必要而已。

    蘇聯的政工在宣傳之初就遇到了極大的阻力,上百個政工人員在庫倫地區及周邊地域宣傳。宣傳時講得很動聽,為蒙古人劃出了一副脫離中華獨立後美好的生活畫面。在這些政工看來,那些蒙古人應該是心動不已,準備要為那副美好的生活畫捲去拚搏,爭取**立出來。

    只不過蒙古人是蠢蠢欲動不假,每個漢子都是躍躍欲試。只不過他們的對象是那些政工,一些脾氣火爆的蒙古漢子,直接就把那些正在噴灑口水的蘇聯政工,揪出來狠狠的修理了一頓。隨後這些政工都被送到了當地的警察部門,而在警察還沒有搞清楚是怎麼回事的時候,有些莫名其妙的警察只能看著那些鼻青臉腫的傢伙,被那些手持特殊部門證件的人帶走。

    如今已經有了穩定幸福的生活,蒙古人都很清楚這些東西是誰帶來的,是誰讓他們拜託了飢餓、寒冷、貧窮,他們不用擔心哪天再次鬧饑荒,也不用擔心自己能不能熬過冬天。蘇聯的政工描繪得再美好再生動,可那畢竟都是虛了,都是看不到的。而一但受到蠱惑,真的那麼做,那今天的生活就會消失,到時候他們還要面對飢餓和寒冷。

    已經習慣今日生活的蒙古人,哪裡會去聽他們在那裡說得天花亂墜。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該怎麼選擇,他們雖然不知道這些人是什麼來頭,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這些人絕對不是什麼好貨色。同時在很多人看來,這些人就是來破壞他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所以,被打也很正常。

    (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