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許多問題,在原著的書中都有交代。(不過大大提到的許多謎題,依然還是個迷XD)
侏儸紀公園裡的恐龍,其DNA都是殘缺不全的,一來是不完整,二來是蓄意的,是拿其他種生物的DNA來彌補片段
如: 刻意讓所有的恐龍都是母的,所以才有經典台詞「clever girl」
雖然失敗了,書中和電影忠都有隱約提到,恐龍在繁殖。
因為他們合成的DNA中,包含了某種生物,能在族群性別比例極端不平衡時,改變性別,目前世界上存在的生物中,是有會變性的生物。但也可能是本來恐龍就有此基因...
(P.S. 書中有提到,他們系統的缺陷,在於關注恐龍少了,而非恐龍變多了...。還有供電系統的缺陷,主電力不足會轉換成輔助電力,確不會聰明到判斷主電力可恢復食,自動轉回主電力。警報系統也不完善)
那頭三角龍,書中有提到有可能的病因和解決方案(細節忘了)
暴龍跑步速度大約每小時32英里,1英里=1.609347公里,相當於51公里。普通汽車從靜止到加速需要時間,而電影場景霸王龍已有初速。此外,馬康姆博士大屁股,壓到變速器。「吉普車」如果因此變為1~3檔,時速可能就在40KM上下左右...
Dennis以現在眼光來看,就是IT技術達人。除了搞系統網路超強,其餘不關心。況且遺傳工程是交給 亨利.吳博士等人開發,他們很清楚,但是其他人只知道「那些是恐龍」。你能分辨的出哪種蜥蜴有毒嗎?
(那隻噴毒液的好像叫雙脊龍,有多少人知道呢?)
「暴龍看不見靜止動物」,那是假設,就好比認為恐龍是冷血動物,神經傳導很慢的大遲鈍。在侏儸紀公園裡,恐龍是溫血動物,比起像蜥蜴更像鳥類。話說回來,如果看過侏儸紀公園2的小說,有提到雷克思霸王龍還是看得到(清不清楚題外話),但是嗅覺靈敏,且好似以追逐逃跑獵物的習性補食,看到不會逃的動物會先威攝,若獵物不逃跑才會嘗試補食。
話說回來,小說中的那個被業界批評為歛屍人,把他人研究重新包裝掛上自己名字的商業間諜(名字忘了),最後被霸王龍吃掉的場景(小說裡的,電影不談),是一大敗筆,有為了收攤而隨便讓他領便當的嫌疑...
Ray Arnold 是總系統工程師,小說裡好似暴風雨來了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放假去了(這部分忘了),應該說Ray Arnold 和Dennis 兩人管理一切系統。不過,這部分即便是小說,也寫的不詳細,不太可能整個島沒有基層人員...。可能那些都是龍套,死了也沒人在乎...
(書中還有獸醫,就是治療馬康姆數學家的醫生,電影中也沒出現。唐納金拿羅,被電影中被在馬桶上被霸王龍吃掉的傢伙,活著離開島的...)
P.S. 此書最有意思的就是馬康姆效應,「水珠在複雜螺旋槳上滾動,會以各種可能性的方式運動,但是可肯定的是會隨著螺旋槳表面移動」
簡單說就是混沌理論,也是柔性運算中常用到的概念,就是隨機性。
系統會隨著迭代而變得複雜,意味著隨機性更加難以被預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切依照著系統需求而發展。
再來是個人所給的解釋: 然而螺旋槳是有運動的,而非靜止。所以最終會出現,水珠被甩離螺旋槳,水珠的運作方式將脫離系統的約束。
這就是馬康姆博士在書中一直強調,侏儸紀公園的潛在危機。生物的行為是混沌、無法準確被預測的,想靠一個系統管理一個生態系,總有一天會失去主導權。
以白話的角度來看,就是沒有一家動物園,可以保證動物永遠不會逃出籠。而單靠系統與制度,也無法正確掌控整個動物園的生態,還是必須靠動物學家不時的觀察。 本帖最後由 pcha0536 於 2013-6-13 18:04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