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導,由於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暫停業務,部分投資者遭遇了慘痛的損失,整個虛擬貨幣支付行業再度陷入到爭議之中。
儘管傳言此起彼伏,但有關這家交易所背後運作者马克·卡佩莱斯(Mark Karpelès)的故事仍然鮮為人知。《華爾街日報》網站的調查報導揭開了這層神祕的面紗。
以下為《華爾街日報》題為「Mt.Gox背後的『極客』」一文:
2009年6月來到日本時,法國人馬克·卡佩萊斯(Mark Karpeles)只帶了他的貓和硬碟。
這之後不到5年,他的公司便遭遇了千夫所指的命運。客戶紛紛指責他的比特幣交易所Mt.Gox弄丟了自己的數十萬美元。到目前為止,該交易所的業務一直處於中止狀態,客戶也拿不到自己的錢。
在LinkedIn的個人頁面上,卡佩萊斯為自己描述了一個「科技極客」的形象。他的履歷聲稱,自己「有豐富的創辦公司的經驗」。但是,比特幣滾雪球般的風靡速度,加上由此導致的Mt.Gox的客戶猛增,個中挑戰並不是這家公司所能應付的。
本週三,在Mt.Gox交易所關閉後一天,卡佩萊斯在官方網站上發表了一份簡短的聲明。聲明寫道,「我還在日本,在各方的支持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那些和卡佩萊斯一同經歷過起起落落的人表示,這個生於法國東部城市第戎郊區的28歲小夥子言語溫和、行事恭謹。就像某個瞭解他的人形容的那樣,「做事像個極客但心不壞」。他們同時稱,這是一個有天分的軟體開發者。
按照2007年一部法國紀錄片的的說法,在卡佩萊斯年幼的時候,計算機就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在該片中的言論,還有他在Facebook、LinkedIn以及Twitter上用「魔法企鵝」這個ID發表的文章,描繪的都是一個求知慾很強的人的形象。
「我無法想像沒有電腦的生活,」他在那部紀錄片中說到。該片的確提及了卡佩萊斯,但更多是關注極客人士。他說他有時會宅在家裡好幾天不出屋。
「在現實生活中,對那些和我在地鐵上閒聊的人來說,我只是個無名小卒。但在網上,我是魔法企鵝,」他在影片中表示。即便到了現在,比特幣圈子中的人們在提到他時,還是會使用這個名字。
在最後更新日期為2012年的一個部落格上,一個使用「魔法企鵝」ID的人表示,自己對量子物理以及平行宇宙的作品感興趣。這個在東京的部落格似乎於週四早些時候被關閉了。在2010年3月的一篇帖子中,他表示自己一直熬夜熬到凌晨5點,閱讀那些可以給予「有意識的生物另外一種存在方式,甚至讓他們長生不老」的理論。
在網路上,卡佩萊斯也會顯示出普通人的一面。他會在網上發佈貓咪的照片,誇耀自己烹製蘋果派的技術有多麼高超。2006年的時候,他曾在YouTube上發佈過一段指南影片,介紹長達7個多小時的餡餅烘焙過程。
在那部由法國電視臺Canal Plus製作的紀錄片中,他在一間亂糟糟的屋子裡接受了採訪,坐在電腦和漫畫書中間。身著一件黑色T恤的卡佩萊斯說道,「沒有什麼地方像這個127.0.0.1一樣。」127.0.0.1是聯網電腦的本地地址。他用這種說法指代自己的家。
身為一個漫畫迷,他在2007年的時候在日本旅行過一個月。在回到法國後,他得意地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宣佈,一名日本女孩非常喜歡他的iPhone手機,當時日本還未發售iPhone。
2009年,他表示自己計劃搬到東京,並用日語在部落格上發了一篇文章,寫道,「我做計算機相關的工作;我的目標是統治世界。」
抵達日本後不久,卡佩萊斯便對比特幣產生了興趣。「2009年的時候我的一位顧客要求用比特幣付款,」他在2月17日接受郵件採訪時說到。
在搬到日本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他成立了Tibanne公司,名字與他那隻橙白條紋的貓Tibane很相似。這家公司今後將運營全球最大的一家比特幣平臺。
卡佩萊斯的Twitter推文顯示出,在成立初期,Mt.Gox和其他的小創業公司一樣。團隊成員會一起出去吃漢堡,而且會經常叫麥當勞外賣。
接近該公司的人表示,Mt.Gox的辦公氛圍「自由奔放」,而且公司的增長出人意料。
隨著比特幣的流行,Mt.Gox進一步擴張。有一段時間,該平臺曾負責80%的比特幣交易。在Mt.Gox的辦公室,一個30人左右的團隊負責響應客戶,而客戶的數量在去年達到了100萬。
伴隨增長到來的是新的麻煩。去年5月該平臺首次遭遇了挫折。美國監管機構在當時表示,這家交易所沒有在美國正式註冊。在6月的時候,Mt.Gox以一家貨幣服務企業的身份在美國進行了登記。
接近Mt.Gox的人士表示,在近期的事件中,卡佩萊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但他仍然想要保護僱員。自從2月17日的郵件採訪後,卡佩萊斯再未回復《華爾街日報》的採訪請求。
今年2月7日,Mt.Gox停止客戶取款,稱出現了技術故障。兩周後,該交易所成為了虛擬貨幣風險的代名詞。一些投資者稱自己虧掉了數十萬美元。
比特幣圈子的其他高管忍痛將Mt.Gox從行業中踢了出去。
別忘了,加入我們卡提諾科技粉絲團! 本帖最後由 524154515 於 2014-2-27 13:47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