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爭議] 貿易協定並不是解決台灣社經的良藥!!

miaomi 發表於 2014-4-4 03:13:28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 69709
http://twstreetcorner.org/

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4/01/linthunghong/

Posted on 2014/04/01 by 巷仔口社會學
林宗弘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台灣的母公司經常以中國子公司積欠的應收帳款,將子公司部分營收移轉到母公司帳上,獲得避稅利益,然後將資金再投資中國子公司,並列入台灣母公司的資本折舊沖銷,導致從國內生產要素所得來估計的GDP會膨脹。

經濟衝擊或效益,並未納入政府、產業針對相關影響所採取的因應措施效果,亦無法顯現自由化對吸引外資等所帶來的利益,同時更無法呈現如經濟安全、人才流動、社會觀感等非經濟議題之影響。

在GDP與GNP之間的海外要素所得近年來達到高峰,顯示有移動能力的資本家或中上階層確實能夠從中國經貿中獲益不少,另一個令人難堪的事實是,我們連有多少台灣人在中國常駐或置產也不太清楚,遑論計算服貿協議若簽訂對台灣資本外流與人口(尤其是青壯年技術勞工)外移所造成的負面效應。

例如主計總處中部辦公室每年用來計算各種貧富差距指標(如吉尼係數)的家戶收支調查,由於缺乏戶內人口是否在中國工作或投資的資訊,對於分解個體層次貧富差距沒有幫助。

惡化趨勢很可能是透過資本外移與失業造成的。甚至,兩岸經貿往來擴大造成勞動人口外流,對台灣的離婚率與少子化的惡化也有影響。
--------------------節錄文本重點說明↑------------------------

簡單說

1.合法的價格移轉避稅,來膨風台灣GDP

2.台灣真實在大陸的勞動人數,無明確數據

3.法人或個人的資本利得,無法像勞力所得被明確徵稅

4.不透明卻持續增加&透明卻持續降低的富貧差距,已經把台灣逼向死角

上述這些都不是新聞,也跟FTA的簽訂與否,無直接關聯性。

但卻明白告訴大家,台灣雖然號稱自由經濟卻是計畫經濟中的區域經濟(小市場)。

當初靠出口導向(加工出口)獲得外匯與政府投資爭加勞動就業率的方針,

已經完完全全是再也行不通的經濟策略(請別再看GDP了)。

但是經濟政策的荒腔走板,也不能掩蓋政府獎勵企業與資本利得免稅的事實,

更不能說明社會福利失當,忽視弱勢族群的理由。

問題的根本沒有解決,今日的服務貿易簽訂,不會造成經濟上的萬靈丹。
----------------------------------------------------------------------------------------------------------------------------
回頭來看,貿易協定應歸屬於法律條件、經濟條件、社會條件的三方問題。

從全球化,反全球化,關稅壁壘,貿易戰爭,到如今區域經濟的FTA。

全球貿易戰爭的歷程,有一部分是為了本國資源(礦植物)以及保護特色產業。

目前服務貿易抗爭的點好像不盡相符。

最近抗爭的一個主題在於台灣沒有立法FTNA(TPA)的協定,國會審核服貿沒有法源。

但是抗爭的重點,簽訂對象是中國

一個對台灣有敵意的政治實體,而且非常龐大、已經快邁入超級強權的國家。

而台灣面對美、中的國際關係,除了配合、遵從、逢迎..也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詞。

假如中國願意給台灣的是,MFN(最惠國待遇)或是美國PNTR還是ASEN+3。

最近的一切抗爭也不會存在,問題是,大陸對台灣的服貿條件就像是商場的惡意併購計畫。

大鯨魚想吞小蝦米,可是開出的價碼又令人髮指的低,以為花小錢就可以賺大便宜!!

更好笑的是,小蝦米公司的老闆還沾沾自喜,拼命說服員工這是市場最佳出價。

除非蝦米老闆早打算賣公司,跳槽到鯨魚公司做高幹,或是以內部員工鬥爭為目的。


本帖最後由 miaomi 於 2014-4-4 03:35 編輯

已有(10)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Mikaze 發表於 2014-4-4 04:32
想問...其實中資早來台了
只要中資設分公司在香港,然後轉投資到台灣就合法化了(港資)
但....都這麼久的時間了,怎麼還沒看到這些鳥事發生?
miaomi 發表於 2014-4-4 04:56
Mikaze 發表於 2014-4-4 04:32
想問...其實中資早來台了
只要中資設分公司在香港,然後轉投資到台灣就合法化了(港資)
但....都這麼久的時間 ...


所謂的鳥事?

是指資本利得課稅過低未發生?

還是指貧富差距不夠大?

或是說GNP等同經濟成長?

中資沒甚麼了不起,轉換成實業不牽扯到管制行業也OK

變成游資匯入投資投信投顧風險...etc,化成墊高房價的磚頭、股市、匯率波動的搖籃?

基本上文內涵義,略指台灣經濟問題的癥結點,跟此次簽服貿的實際效幅有限,彈性係數低。

政府的笨蛋,就在台灣經濟問題不在ECFA,卻把不簽訂協定產生的風險係數放大N倍(疑似恐嚇)。

至於海外資本運作,大家應該知道台灣屬於封閉型管控資本,也是我們央行持續發揮功能的利基所在。 本帖最後由 miaomi 於 2014-4-4 04:59 編輯

0031997 發表於 2014-4-4 05:37
你說兩岸通商不是解決的好方法,這咱認同,因為咱認為美國商業條約相對可靠點,這是咱的主張,但咱要問你:你主張的解決方案在哪裡?反對你反了,那你建議在哪裡?不覺得你的內文跟標題不合嘛?你不如改服貿缺點懶人包好了

你說不是解決的好方岸,那好的方案在哪裡?

為反對而反對很簡單,角度轉一下就是缺點一堆,優點不也一樣,轉一轉優點就冒出來了,過去咱同期的都很愛借國策使力,怎麼現在的人對於國策除了反對以外都不會想想怎麼利用國策?有這麼困難嘛?
miaomi 發表於 2014-4-4 05:59
0031997 發表於 2014-4-4 05:37
你說兩岸通商不是解決的好方法,這咱認同,因為咱認為美國商業條約相對可靠點,這是咱的主張,但咱要問你: ...


這位大大!

你的用語讓人忍不住

有想法沒有執行力...不就變成第二個劉憶如?

(天呀~我還蠻喜歡她不當主委或部長的時候XD)


話說~台灣目前的外籍配偶+新台灣之子,佔總數的百分比有多少(年度結婚人數/班級人數)?

(聽說陸配要比越南等國籍取得居留權還要漫長,真不知道公平原則在哪?)

這議題,跟家庭年所得是否有部分正向關係連結?


還有~遺產稅、贈與稅、營所稅...這幾年的變更,有如某人的大水庫理論或是把餅做大理論,造成國家稅基擴大?

這議題,跟資本利得的不公平賦稅是否有直接關聯性?


不能因為行政機關的不作為,民意機關的政治協商,產生的問題要百姓買單。

就像不在其位不司其職,也無法幫人家解決不是自己的問題,你說對吧!!?




本帖最後由 miaomi 於 2014-4-4 06:00 編輯

0031997 發表於 2014-4-4 06:13
miaomi 發表於 2014-4-4 05:59
這位大大!

你的用語讓人忍不住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只是貼出來賺分數的,是嘛?

那咱不為難你了...
miaomi 發表於 2014-4-4 06:24
0031997 發表於 2014-4-4 06:13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只是貼出來賺分數的,是嘛?

那咱不為難你了...

說的真好~!!!

但是你又沒有加分

---------------------------------------------

好好奇幹嘛用"咱"自稱

包含複數自省的意義嗎?
0031997 發表於 2014-4-4 06:35
miaomi 發表於 2014-4-4 06:24
說的真好~!!!

但是你又沒有加分

因為咱以前在台灣的時候自稱都是零某人來零某人去的,現在年紀大了,每個都打零某太傷手也很累,尤其是chrome當機的時候還要欲哭無淚,少字回文賺分最快,系統都給你兩點了,你就加減收了吧,不然咱也給你一點好了,你這篇被扣的機會其實不多


那個阿如的話,咱沒特別關注那段時間的事,那時不在台灣,所以有吳又有如的咱只認識吳淡如....

davadhung 發表於 2014-4-4 08:13
那好的方案在哪裡?

nick9998 發表於 2014-4-4 12:23
1."經濟政策的荒腔走板,也不能掩蓋政府獎勵企業與資本利得免稅的事實"

  台積電2012年全年合併營收為5062.5億元,繳稅約130億元,
  跟十年前台積電只繳不到營收1%的稅有進步了。
  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確實落日了,至於產業創新條例是另一回事。
  至於證所稅,如你所知道的誰做誰下台,國民黨或民進黨誰當總統都一樣。
  馬英九這個傻蛋總統最少還去碰一下,陳水扁連出個聲音都沒有。

2."一個對台灣有敵意的政治實體,而且非常龐大、已經快邁入超級強權的國家。
而台灣面對美、中的國際關係,除了配合、遵從、逢迎..也想不出其他的形容詞。"

  如你所言,土八路共匪變成超級土豪了,無言又無可奈何。
  正門大開,毫無防備,當然不該;老死不相往來,也絕對不是辦法
  還是應該保持中庸之道,一方面保持距離,一方面通商往來。

3."更好笑的是,小蝦米公司的老闆還沾沾自喜,拼命說服員工這是市場最佳出價。
除非蝦米老闆早打算賣公司,跳槽到鯨魚公司做高幹,或是以內部員工鬥爭為目的。"

  小蝦米有兩家公司,兩家公司走向兩個極端。都不是人民之福。
  贊成統獨的人只佔30%,70%+的人主張維持現狀。所以70%的人才是董事長。
  董事長下面有獨派經理跟統派經理。
  獨派經理扮黑臉去激怒中國,統派經理扮白臉去安撫中國,
  因為兩位經理的努力,維持平衡,董事長才能安穩的過日子。
  我個人認為兩位經理都是為台灣好,只是因為扮演的角色不同,立場與方向不同罷了。
本帖最後由 nick9998 於 2014-4-4 12:31 編輯

12下一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 16

    主題

  • 1833

    回文

  • 3

    粉絲

地球是圓要走過一圈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