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國師濱田宏一:日本復甦真的有料

財訊雙週刊 發表於 2014-6-18 20:11:12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 1043
72.JPG
被譽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國師的耶魯大學教授濱田宏一,在接受本刊獨家專訪時,對安倍經濟學的成效讚譽有加;但他仍有一絲不安,擔心這次消費稅的藥,下得太猛...


版權所有:財訊雜誌 文/朱美宙

日本擺脫長期的通貨緊縮已初見成效,日本政府更宣布要在2016年正式告別通縮,這與首相安倍晉三開出的藥方大有關係。這帖藥方的關鍵設計者,正是安倍的特別經濟顧問、耶魯大學教授濱田宏一,他是安倍經濟政策的「國師」。

《財訊》在此關鍵時刻,前往東京專訪濱田宏一,這是台灣媒體首度獨家專訪這位享譽日本和世界的經濟學大師,請他剖析安倍經濟學的始末,以及他對日本經濟前景的看法。以下為專訪主要內容:

問:請您為安倍經濟學的表現打分數?

答:三支箭的成績分別為「A──B──E」,剛好是安倍首相英文名字的縮寫。

經濟大師幫安倍打分數
前兩箭過關 第三箭待加強


自安倍射出第一支箭以來,貨幣政策表現亮眼,日圓兌美元匯率貶值超過二成,日本股市應聲大漲,提振了日本企業的出口競爭力,信用成長加速,投資也有回升,使日本擺脫經濟負成長,可謂正中目標,可以打「A到A」的成績。

第二支箭包括了短期財政支出的增加,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項目投資方面。目前311地震後的災後重建作業尚未結束,財政上仍須支援基礎建設需求。如果經濟的成長能夠減輕債務增加的風險,那麼第二支箭可以獲得「B」。

當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成功地將經濟成長做了初步提升了之後,單靠貨幣擴張將無法支撐中長期的經濟成長,也無法帶來顯著的就業改善。此時,第三支箭的重要性就大大增加了。

第三支箭的目標是透過增加私人投資、技術創新、改善貿易障礙、改革稅收政策等結構性變化,來提振日本的潛在增長。但這些才剛起步的成長策略,勢必面臨利益團體與官僚體系等抗拒改革,橫加阻礙,也可能面臨失敗。我只能因為政府所付出的努力,給成績「E」,這種成績是幾乎當掉,所幸還沒有當掉,表示需要進一步加強。

問:日本政府調升了消費稅,對於安倍經濟學的影響為何?您先前曾經提出反對調升的意見,為什麼?

答:日本4月才調升消費稅,希望是溫和影響,不會對消費意願產生負面衝擊。我並不是反對調升消費稅,只是對於調升的時點有更多的考量,尤其是對現階段就調升,持保留態度。我更不贊成一次性的調高,尤其是一次就調高三個百分點,手段積極了點。

我原先的構想是隨著安倍經濟學實施成功,政府稅收狀況更好,企業獲利回升後,分階段逐步調升消費稅,每年提升1%。既然政府的決策已經形成,也開始實施了,初步的效應還算溫和,只能靜觀其發展。

這次不是「假復甦」
企業獲利衝高 外資買日股


問:日本政府還有意在第二階段繼續調升消費稅至10%,為什麼他們要如此積極?

答:是的,如果第一階段的消費稅實施情況良好,確實是有調升至10%的打算。然而,如果在未來3至4個月發現消費稅的調升確實影響了日本經濟,應該就會檢討作法。

日本政府為了增加稅收,解決債務問題,才要調高消費稅。從日本財務省的數據來看,日本單看財政赤字總數,約是GDP的240%,看似驚人,那是因為沒有將日本政府所擁有的資產計入所致。日本國債問題,如果將金融流動性資產等計入,債務淨額至少降到GDP的120%以下,只剩一半,與其他國家相比,根本沒有那麼嚴重。

我並不反對調升消費稅,只是認為應先調降公司營業稅,再提升消費稅,可惜的是,政治上的決定,並非經濟學家所能控制與預期的。日本的公司稅率很高,營業稅約35%,大大影響了外商、甚至日本本地廠商的投資意願。因此,公司稅是有調降的空間,消費稅可以調升,兩者相互彌補,但需要循序進行。

問:請問要如何定義安倍經濟學的成功與否?是不是像安倍首相宣示的「讓通膨數字上升至2%」即是成功的指標?

答:由於日本央行沒有辦法對就業率或經濟成長率做直接的監控,只好訂出通膨率2%的數字。事實上,即使通膨只能達到1.5%,只要實質經濟有成長,就算達到目標了。

人性的本質不喜歡通貨膨脹,全球各國的政府也都盡力避免讓通膨增溫,但如果是由成長帶動的溫和通膨,應就能接受。日本的經濟情況正在慢慢好轉,像是日本大學畢業生今年的就業率是94%,這是20年來難得一見的好消息。

日本人歷經了15至20年的不景氣,很擔心這次是假復甦,但從部分大型企業與出口企業的獲利都創新高,外資也大量買進日股,讓日本經濟吃了定心丸。

只是外資對於貨幣政策很敏感,進而影響對日股的投資態度。其實,大家應該著重的是日本企業的獲利前景,不應單純只看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央行的態度固然會影響外資的持股意願,但對我來說,日本企業的獲利前景好不好,遠比通膨目標值得關心。

日圓續貶力道有限
出口無大增 內需強支撐


問:在這個通膨目標下,日本國債的殖利率勢必要往上走,將造成日本金融市場的動盪,這會產生什麼影響?

答:如果以金融資產的觀點,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尤其又有那麼多人擁有日本國債。然而,安倍經濟學的目標是要提升消費力與提高生產力及就業率,這方面的成效也已慢慢顯現,這點我倒是沒有像其他金融學家那麼擔心。

問:安倍經濟學需要多久時間才能見到成效?前兩支箭的成功,與日圓貶值有很大關係,然而,由於國際情勢的關係,日圓又重回避險貨幣,續貶的力道有限,會不會因此影響後續成效?

答:我認為,成效已經顯現了。因為貨幣政策的刺激,已經達到充分就業、產能閒置的狀況也已改善。但未來要讓日本持續成長,亦即先前談到只得分數「E」的成長策略,需要更強而有力推行。

受到烏克蘭等國際情勢的影響,日圓是沒有像去年那麼弱勢了,日本央行大可以再採取更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卻沒有這麼做,其中原因值得思考。

日本經濟是長久以來第一次由投資帶動的成長,現今日本的工作機會與求職者比率是1.07,顯示勞動市場活絡,如果經濟能保持這樣的水準,假以時日,通貨膨脹率自然會上來,日本央行才會暫時按兵不動。

另一個原因是日本央行必須視消費稅調高後的經濟情況保持彈性,所幸,到目前為止都還是好的狀況:日圓不需要大貶,出口雖然沒有大增,但內部需求很強,總之,日本的經濟是往好的方向走去。

問:有人批評安倍經濟學是一種走鋼索的政策,金融市場的激情反映不一定能延續到實體經濟,您認為呢?

答:日股剛開始的激情表現,讓人以為這些政策只能對資產、股市產生效果,本來是有點令人擔心;但隨著經濟慢慢回歸常態,勞工市場與產業生產力也都見到成效,就比較沒那麼擔心了。那些對於安倍經濟學抱持懷疑態度的人,常會說寬鬆貨幣政策在過去十五年都沒有效,這次怎麼會有效呢?但從事態的發展,他們的懷疑態度應該可以減輕一點,也應該對未來的發展更有信心。

安倍經濟學最希望能增加就業率,薪資調漲尚且不是最優先。日本的實質薪資漲幅暫時跟不上價格的漲幅,看似下降,但只要就業市場活絡起來,讓失業人口開始就業,先增加兼職工作職缺,再使正職工作活絡,自然就會帶動薪資上漲,速度或許不會那麼快,但假以時日,一定會見到成效。

安倍經濟學已經見效
對的人對的構想 做對的事


問:過去20年來,日本政府曾經多次力圖擺脫低迷的經濟景氣,卻都沒有成功,為什麼這次你們會這麼有信心?

答:請容我再一次強調,安倍經濟學已經見效了。以往也曾經有經濟學家建議政府可以用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帶動經濟,但政府都沒有採納;再進一步的說,在這之前,日本政府之所以沒有推出對的經濟政策,常是因為政治多過經濟的考量。這次,安倍晉三首相是真正懂經濟的人、請教了對的經濟學家,也願意真正落實。

光是在振興日本經濟上,我們應該給安倍首相很高的評價。過去也曾經有少數的政治人物想要振興經濟,但都沒有人像安倍首相真的做到了,沒有人像他這樣成功。

問:安倍首相是聽了您的建議,才推出三支箭的振興經濟方案嗎?

答:我十多年前在政府任職時,曾與安倍首相共事,與他熟識。其他獻策的經濟學家還包括現任日本央行副總裁岩田規久男,他比我還早就開始倡議這樣的經濟政策。

安倍首相的經濟幕僚群很龐大,包括前日本央行委員中原伸之、曾任財務省官員的東京嘉悅大學教授高橋洋一、以及首相特別經濟顧問本田悅朗等人。他們都很有學術成就,也是安倍諮詢的對象。

問:所以這不僅是對的時點,還有對的人,才能使政策成功?

答:政策的推行不僅要有對的人,重點是要有對的構想!對的人要建言對的構想,而很榮幸,我就是其中之一。

更多文章:請至財訊官網

財訊粉絲團

已有(3)人回文

切換到指定樓層
415 發表於 2014-8-12 02:14
我相信他們應該可以的
只有不出大亂子
老ㄟ1 發表於 2014-8-14 20:36
台灣正需要一個團結的氣氛
政黨惡鬥搞出一堆很靠北的情節
給人有種無言的感覺
yuchuan0521 發表於 2014-8-14 20:56
調漲消費稅民生用品整個調漲
是有比較好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財訊雙週刊

LV:3 士兵

追蹤
  • 108

    主題

  • 111

    回文

  • 3

    粉絲

財訊粉絲團 http://goo.gl/eL6TX4 財訊官網 http://goo.gl/BqwaLu 1974年創刊的《財訊》,是台灣財經雜誌中,最資深也最權威的專業媒體。 數十年來始終秉持「引領趨勢、創造財富,掌握政經、放眼國際」的核心價值, 報導領域涵蓋財經趨勢、投資資訊、企業動向、產業動態、政情研判等, 是創造兩岸三地政經投資理財議題,洞燭市場的先行者。 在 2009年10月28日,《財訊》正式改版為《財訊雙週刊》, 更迅速的反映新聞的變化、更及時地為讀者篩選出真正有用的資訊。 一如月刊般嚴謹的查證,追蹤深入報導新聞始末,既有月刊的深度,也具有周刊的速度! 除了既有的財經及政治深入報導之外,還有更多金融訊息與投資含量, 提供讀者更專業、更豐富、更實用的財經資訊。 《財訊雙週刊》開闢企業、投資、金融、政治、科技等不同領域的重量級名人專欄, 由中外名家:諾貝爾大師史迪格里茲、謝金河、陶冬、南方朔、吳念真、顧爾德、林昭亮等輪流執筆,提供專業新知與獨到見解。 同時精選全球財經專業媒體的授權文章,透過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日本《朝日新聞》,提供讀者更多元且深入的國際視野。 近年更致力於數位化閱讀,電子雜誌、手機格式、線上閱讀等,與平面雜誌同步發行,期許更貼近讀者生活、資訊流通更迅速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