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廖德修╱特稿】
中時電子報 – 2015年3月22日週日 台北標準時間上午5:50
中職開幕戰昨於桃園熱鬧開打,去年除地主桃猿隊票房成長,其他3隊觀眾人數下滑11%至37%,加上電視轉播權凸槌,也影響到實際營收。一位代理商表示,美日職棒廣告是大宗收入,中職長久以來卻都依靠票房與轉播金。
有了前車之鑑,今年4球團在球季開打前敲定電視轉播權,不利因素去其一,接下來就要設法找回流失的球迷。猿隊教頭洪一中表示,在職棒圈打滾20幾年,發現球迷口味漸漸轉變,來球場除了看比賽,還要兼顧吃喝玩樂以及舒適的環境。
猿隊搬到桃園4年多,洪總頗以球團主場經營成果自豪。他說,以地理環境而言,桃園球場最偏遠,球迷卻越來越多,並不會被交通因素阻撓。此因球場內該有的都有,球迷即使攜家帶眷也不必擔心;何況除了球賽,還有大大小小的活動,讓球迷有所期待也很有參與感。
今年看得出其他3隊都在效法猿隊的主場經營策略,如整修球場與場邊活動設計,甚至啦啦隊擴編與強化等,或多或少都有猿隊的影子。但不管是學習還是抄襲,重點是營造氣氛,吸引球迷進場,有人潮才能帶動錢潮。
此外,中職2009年起即走回頭路,一轉眼進入第7年,就算興農、兄弟轉手,還是只有4隊。對戰組合僵化成了罩門,必須設法增加第5隊、甚至第6隊,才有機會把餅做大,而這也是新會長吳志揚上任後必須努力的方向。
新聞轉貼自:Yahoo! 運動
-----------------------------------------------------------------------------------------------------------------------------------------
雖然已經算是"舊聞"
但還是忍不住貼上來和大家分享、討論
其實最早有屬地主義應該是統一獅吧
不管是對球場的經營管理還是各式企劃活動
老舊的球場也在有限度內做最大的改善
桃猿真要說,大家學的只是他撈錢的"全猿主場"和辣妹啦啦隊
好吧...這不是討論的重點
中職近十年來最獲大家熱烈討論的是"球隊擴編"
筆者認為擴編是好事
但不應該是"因為擴編可以把市場做大"
而是"把市場做大,彈藥充足後擴編"
要4支菁英球隊爭一塊餅還是6支平庸球隊爭一塊餅
以近2年來說
進場球迷越來越多是有目共睹
春燕真的來了
但這卻不是擴編的好時機
筆者的疑慮是
1.
選秀的新人素質參差不齊
稱得上即戰力的屈指可數
而二軍制度不夠健全
一、二軍實力落差太大
你很難期待下到二軍的球員可以累積什麼經驗值
2.
經紀、自由球員制度不健全
不管是一年一約或是複數年合約
到期的球員往往只有和母球團重簽合約的選項
這是不好的(或是領隊之間的默契?)
球員沒有什麼流動,球團也鮮少交易,大大削減球員的良性競爭
新球隊的球員實力絕對比不上現有4隊
想想歷年來新加盟球隊的慘樣吧
沒有健全制度,新球隊哪來的好手
這樣的球隊真會幫聯盟把餅做大?
餅不是靠增加新球隊(新辣妹啦啦隊?)就可以做大的
這並不是對戰組合僵化的問題
二軍的質量夠健全
在有了提升"質"的環境後
加上完善的自由球員制度
讓球員有正常流動才能增加球員間的良性競爭
讓"質"可以有再向上提升的動能
也才有討論"量"的空間
在這樣的環境下
不僅舊有球隊良性競爭向上提升
新球隊也有"正常"補強的空間
縮短兵源不足的陣痛期
球迷要的是精采的比賽
而不是像以往興農、金剛、太陽...那樣一面倒的蹂躪賽
盲目的擴建只會讓球賽素質向下沉淪把餅越做越小
想想過去放眼未來
不應該短視近利把碗弄破 本帖最後由 印地安佬斑鳩 於 2015-3-24 10:2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