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13(六)金車文學講堂:陳黎【詩與音樂之美】

yutinart 發表於 2015-5-12 15:18:32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1670
除了廣為人所知的詩作,陳黎老師的散文也很引人入勝,生動寫出在地風情。除了大學時期,其餘時光幾乎在花蓮度過的老師,回到家鄉任教、寫詩、生活,包含許多關於花蓮的散文;他在《醇厚的人情,驕傲的山水:寫我的家鄉花蓮》寫道︰「花蓮,舊稱『後山』,是本省開發較晚之地區。一如所有後起、新興的事物,在性格上它具有開放、包容的特質。相對於台灣西部或北部,它的居民比較沒有什麼歷史包袱,他們不必對昔日或光榮的過去,付出太多的眷戀,也比較沒有什麼激烈的政治意識或敏感。」我們可從老師的散文當中感受到他成長過程中花蓮所有的點滴與映像,從四周的鄰居攤販、牙科至早年的小紅燈區…許多畫面構築出一個具體的城鎮,還有老師自己的地圖「波特萊爾街」;許多篇章中也以文字收錄各種聲音記憶,像是被納入國文課本的《 聲音鐘 》,描寫日常許多聲音與叫賣聲的交錯穿插,讀完深深感受到鄉村的親切與懷念!

  身為傑出的台灣中堅代詩人,老師的詩風多樣,在詩的發展上不斷力求變化與革新;余光中說:「(陳黎)頗擅用西方的詩藝來處理台灣的主題,不但乞援於英美,更能取法於拉丁美洲,以成就他今日『粗中有細、獷而兼柔』的獨特風格。        而老師更是最早著力於翻譯拉丁美洲詩歌的台灣詩人。音樂、歌曲藉由節奏、起伏同樣可帶給人不同的心情與體會,藝術家經由詩詞與歌曲觸發創作靈感,而不同的民族音樂所帶來的激盪與氛圍讓人也有耳目一新的體驗;音樂與文學都是人生對於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也代表著美好的事物,更沒有國界限制;反觀,詩如同歌曲一般藉由不同的節奏和字句帶來各種比喻與趣味,由老師的詩可以看出其前衛與跳脫格局的思想與創作風格,有時內斂、有時外放;以形的變換作為表達、或以字的排列帶引雙關之意,給人充滿無限想像的空間可謂另一種視覺上的藝術。

    譯有多本外文詩集的陳黎老師認為,在生活當中我們應以輕鬆自然的方式去欣賞美的事物,他舉出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與美國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為例;辛波絲卡的寫作題材多元、她書寫石頭、動物、植物、天空、衣服、戰爭、夢境…等許多現實與生活中的素材,但卻能將詩的觸角延伸得廣闊且深遠。

     陳黎老師分享詩,總以十分生動而無拘束的舉例方式和聽眾互動,偶爾岔題分享插曲和自身故事,無意間拉近聽眾與文學的距離:詩的來源可以很生活不再是強說愁或文謅謅!


………………………………………………………………………………………
【金車文學講堂】
講師:陳黎
講題:詩與音樂之美
日期:2015/06/13(六)
時間:14:00-16:00
地點:金車文藝中心(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電話:02-25628629黃小姐(周一休館無人接聽)
報名網址:http://kingcarart.org.tw/index.p ... p;cate=1&id=153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註冊會員

x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yutinart

LV:3 士兵

追蹤
  • 68

    主題

  • 69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