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小學二年級開始作模型(如果26年前 乖乖送的組合玩具不算的話) . 我第一次摸就是機器人.
以前我沒有拿零用錢 , 都是拿午餐錢偷偷的不吃飯或是這裡a一點 , 那邊摳一些存起來(還要集書卡畫冊)... 自己走到台北南京西路的今日百貨樓上買. 沒記錯的話一盒是一百元......萬榮的未來合體吧 , 中間有個獅子頭的 , 那是我第一個模型 .
第一次看到"組立說明圖"的感覺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 , 看了那張紙腦袋並沒有任何要照著那張紙的說明去做的想法 . 完全是依照"自己爽", 看看圖中零件的形狀後再把每個框架的零件用眼睛掃描一變後 , 覺得長的一樣的就把它給"扳"下來(扳=上下左右前後搖晃)... 當然, 跟你想的一樣 , 遇到左右類似的零件就很好笑了. 各位一定覺得:為什麼要這樣呢?? 因為 , 當時我並沒發覺圖中零件附近的號碼是表示哪個框架的哪個零件 =.="
後來我第二盒組的是 "武藏", 為什麼差那麼遠呢?? 因為我看到它是60元.... 在這個套件中我終於發現了圖中號碼的意義 , 因為零件實在是多 , 我根本無法用形狀分辨 , 於是努力鑽研說明書 ,並且好好的用腦袋分析了一下. 那時我好像是三年級了.
之後我組了 "分身合體"也是機器人 , 那時覺得很滿意 , 因為不知道無接縫這個觀念 , 所以我以膠水都不弄到接縫外面引以自豪@@" 在小學的回憶中我還做了 a10a攻擊機 一台坦克(忘了什麼型號 , 但是若讓我看到我會認出) , 其他的就沒什麼印象 .
五六年級到上國中前開始做機車 , 汽車 , 開始玩遙控 . 我第一台遙控是田宮的大黃蜂 , 之後好像還買了"發燒" "軍刀" , 京商的xx….都是吃電的.
五專期間我沒有做任何的模型 , 這段荒唐的生活讓我一度忘記我還有這個嗜好興趣 ...... 一直到退伍我仍然沒有再碰 , 開始打拼事業 , 一直到前幾年從我工作十多年的公司離開後才又開始再摸 , ……竟然是鋼彈 .
真正在模型技術上有大躍進的關鍵就是段時間 , 因為願意去嘗試別人的作法 , 不時的在網站上爬文 , 作模型前不停的在電腦上搜尋別人的作品相片 , 判斷別人用的方法然後搜尋那方法的作法 . 之前作模型上色前我都要上網上個一兩週才會開始噴 .
後來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後 , 做的時間更少了, 完成一個作品的時間又拉長了 , 不過也因為如此 , 作品的精緻度會提升 , 因為每個步驟的空隙很長, 可以慢慢考慮下個動作要用什麼流程或方式去完成,而作模型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其實就是”結果與你的假設相同” , 時間越長 , 假設越多 , 樂趣就越多.
我認為 敢嘗試 , 不怕麻煩 , 多看多找多做是技術進步的捷徑 . 有瑕疵或不是很滿意的地方就從新來過 , 在”從做”的過程就是經驗累積的時候 . 而一時的中斷讓自己接受其他觀念的薰陶後 , 再開始就會有新的體驗進而創造更多的新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