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說明:
雇用人:貨運公司大老闆A
受雇人:貨車司機B
他人:一個路人C
某一天,司機B"送貨途中"開車撞到路人C (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
1.路人C當然可以向司機B要求損害賠償
2.路人C也可以向大老闆A要求損害賠償 (由僱用人與行為人連帶負損害賠償責任)
------------------------------------------------------------------------------------------------------------------------------
(但選任受僱人及監督其職務之執行,已盡相當之注意或縱加以相當之注意而仍不免
發生損害者,僱用人不負賠償責任。)
意思是說,老闆A已經有注意平日車子定期保養,行車安全教育,並3不5時的督導司機B....等等,
結果司機B還是去撞到路人C,這時老闆A可以免除賠償責任
------------------------------------------------------------------------------------------------------------------------------
(如被害人依前項但書之規定,不能受損害賠償時,法院因其聲請,得斟酌
僱用人與被害人之經濟狀況,令僱用人為全部或一部之損害賠償。)
前提:老闆A有盡到相當注意的責任,所以老闆A不用賠錢
這時,路人C就倒楣了,小小的司機B怎麼可能賠得起???
例如:萬一撞死人或撞個終身殘廢....等等,起碼賠償金額都是幾百萬起跳
所以法條規定,就算老闆A已經免責
但是還要衡量老闆A與司機B的經濟狀況
必要時宣判老闆A必須負擔全額或部分額度的賠償金額
1.保障路人C可以拿得到賠償
2.減輕貧窮司機B的負擔
-------------------------------------------------------------------------------------------------------------
問題來了,老闆A已經免責,但又要賠錢
對老闆A不是很不公平嗎??
所以法條加了最後一句:
(此時僱用人賠償損害時,對於為侵權行為之受僱人,有求償權。)
老闆先賠錢給路人C,回頭再跟司機B要回來
這樣看的懂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