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重生三國征天下 作者:皇甫大少(已完結)

 
BloomCaVod 2016-2-3 20:01:3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11 152996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6
第二十章 到達遼東

    長長的隊伍在幽燕的土地上移動著,從冀州到幽州,從幽州到遼東只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這裡面除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更多的是對李忠的信任。對此李忠除了在心裡表達他的謝意外,也只有通過自己的行動來兌現當初曾經給過他們的承諾和作為他們信任的回報了。

    望著眼前顯得有些繁華的,叫做烏縣的小縣城,李忠開心的笑了。這是他這二十天來第一次露出笑臉。

    在這二十天裡,流民的數量越來越多,已經超過了40萬人了,是當初的8倍,而從流民中挑選組成的護衛隊也從當初的1000擴充到了現在的2萬人,足足擴充了20倍之多。

    李忠騎馬走在前面,魯肅,沮授,管亥在李忠身後。等到了烏縣外後,從縣城裡走出來一老人,李忠一看那老人,兩眼頓時一片模糊,晶瑩的淚珠已在眼眶裡打轉,下馬朝走那老人小跑過去,扶住他的胳膊道:「李伯,這些年來辛苦你了」,那老人就是李伯。「少爺你這是說的哪裡話,如果當初沒有老爺的話,我的一家人都要被餓死,所以少爺無須如此,這都是老朽該做的」,李伯對李忠笑道。

    李忠還想說什麼,李伯搶先說道:『少爺還是先進城休息一晚吧,明日老朽再跟少爺匯報這些日子以來的事,少爺意下如何?「,李忠看了李伯一眼,點了點頭。然後轉過身對管亥道:「伯勇你去叫大夥兒進城,你們要在旁邊看著,切不可發生爭搶進城的事,另外你順便通知樂進,張合他們,叫他們再辛苦一些,等這些百姓安排好了再去休息吧,我會叫子敬和公與先生幫忙的」,管亥應了一聲,然後朝李伯拱了拱手轉身走了,李伯看著管亥的背影,眼睛一亮,那佈滿褶皺的臉色有了一絲笑容。

    李忠叫過來了魯肅和沮授,對他二人道:「子敬,公與先生,辛苦兩位再去安頓一下百姓,不知兩位還能撐得下去嗎?」,「主公小瞧我二人了,雖說我二人乃是文人,但我二人的身體可不弱,主公就放心吧」,魯肅說道,而旁邊的沮授也附和著點了點頭。李忠笑了笑道:「既如此,就麻煩倆位先生了」,「主公客氣了,此乃我二人分內之事,若主公沒別的事,我二人就去了」,魯肅說道。李忠點了點頭,然後兩人朝李忠拱了拱手,轉身走了。

    李忠則是扶著李伯的胳膊往城內走去,身後還跟著10名虎衛士兵貼身保護李忠的安全。李伯先是不肯李忠扶著他的胳膊,但在李忠那堅定的眼神下,無奈的笑了笑,也就只有由著李忠了。

    李忠這才對李伯笑了笑,扶著李伯朝城內走去。

    等到了城內府衙後,李忠才松開了李伯,屏退了虎衛,問道:「李伯,現在遼東的情況如何了」,李伯回答道:「按照少爺的意思,我從去年開始從各地找收流民到遼東,如今已招收了差不多50萬人了,陸陸續續的也還有人過來,而來的這些人也已經安置好了,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有了田地。加上遼東原來的60多萬人和少爺這次帶來的40多萬人,現在我遼東差不多有160萬人口了,如果把這些人安置好了,那離少爺的理想就又進了一步了」,說到這裡,李伯不禁笑了笑。

    李忠沒有說話,而是等著李伯往下說,也許是人老了精神不濟了,李伯喝了口水才接著說道:「去年少爺將顏良留了下來,交代我們辦的事也辦的差不多了,這差不多一年裡,顏良率人扮作土匪,一共在遼東殺了1000多頑固,作惡多端的遼東本地家族的人,哪些家族的僕人大多都放了,只有那些狐假虎威狗仗人勢之輩被殺,這點少爺請放心」,看著李忠點了點頭,李伯才繼續道:「如今這些剩下的家族之人都願意歸順少爺,沒有了哪些大家族的妨礙,現在少爺可以放心的在遼東做事了,不必在擔心有人來阻礙少爺,還有這一年來我們從各地買來了50萬斛糧草,夠10萬人8,9個月之用,而且捕風已經布邊了整個北方地區,包括烏丸,高句麗」。李伯揚揚灑灑的說了半個時辰。

    李忠聽完後很開心,同時又對李伯存有愧疚之情,但其實李忠那時才來到這個世界,除了李伯,基本上就沒什麼可以信任的人了,但除了秀兒之外,一想到秀兒,李忠心裡一陣愧疚,對李伯問道:「李伯,秀兒可好?」,「哎」,李伯嘆了口氣道:「秀兒那丫頭在少爺離開了之後整日以淚洗面,天天為少爺擔心,還是老爺從下人口裡聽到了這個消息後,才找夫人去勸了她,後來也就漸漸好了起來,但是那丫頭對少爺的思念怕是沒有半分減少啊」,李伯說到這裡又是一陣搖頭嘆息。

    聽完李伯的話後,李忠心裡一陣感動,恨不得馬上見到秀兒,然後狠狠的抱住她,給她一個吻,只是這些李忠只能在心裡想,暗道,秀兒對不起了,以後我再好好的補償你吧!

    想到這裡,李忠站起來走到了書桌旁邊,寫道:「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然後轉過頭對李伯說道:「李伯,差人吧這首詩送去給秀兒吧,免得她整日亂想」,李伯看了那首詩道:「少爺真乃是文曲星下凡耶?此詩風格迥異,但卻自由流暢,通俗易懂,卻又顯得婉約蘊藉,餘味無窮,尤其是末二句,使詞的思想境界昇華到一個嶄新的高度,少爺當真是大才啊?」,李伯有些感慨道。

    「李伯過獎了,我也只是偶爾有時間的時候才研究一下詩詞而已,當不得李伯如此讚揚」,見李伯還想說什麼,李忠連忙道:「李伯,快差人吧這個送去給秀兒吧,然後你老人家也去休息吧,別太累著了,我還想以後李伯能幫我看著我的兒女呢?」,李忠真誠的對李伯說道。李伯聽完後,老淚縱橫,對李忠道:「少爺放心,一定活到小少爺出生的時候,那時候,老朽什麼也不干,就幫著少爺看著小少爺,老朽這輩子都值了」。

    聽著李伯的話,李忠有些哽咽的對李伯說道:「放心吧李伯,我會讓這一天早日到了的」。

    李伯看了看李忠,然後朝他點了點頭,走了出去,步子顯得有些蹣跚了,看得李忠心裡很不是滋味。

    望著李伯的背影,李忠喃喃道:「李伯你放心,我會努力的幫你實現你的願望的」。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7
第二十一章 秀兒的改變

    遼東,指遼河以東地區,今遼寧省的東部和南部及吉林省的東南部地區。戰國、秦、漢至南北朝設遼東郡。又為軍鎮名,明初設置,轄境相當於今遼寧省大部分和吉林省一部分。戰國燕置郡。治所在襄平(今遼陽市),轄境相當今遼寧大凌河以東。西晉改為國。十六國後燕末地入高句麗。北燕又僑置遼東郡於今遼寧西部。北齊廢。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轄境相當今遼寧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魏改為昌黎郡。

    今遼東包括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北方有烏丸,鮮卑等胡虜,東南有高句麗,西北有婁沃等少數名族。

    但遼東地處東北平原,在白山黑水中,當時金國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就是崛起於這白山黑水之中,建立了金國。

    李忠等人在烏縣停留了一晚之後,在此踏上了北上遼東郡治所壤平城的道路,經過了大約5天的跋涉,他們終於到了壤平城了,望著這座並不是太雄偉的城池,李忠心裡一陣感慨,吩咐魯肅沮授等人開始著手安置百姓後,他策馬狂奔,直奔太守府而去,因為那裡有他日思夜想的人,當然她對他的思念絲毫不必他少。

    等李忠到了太守府後,跳下馬,然後直衝內府,在問了一個侍女後,李忠找到了秀兒的房間,輕輕的推門而入,剛想進去的李忠忽然聽見從裡面傳出了一陣有氣無力的聲音,「誰叫你們進來的,快出去,我先在不想吃飯,快出去」,李忠聽完之後,心裡一陣難受,走過去看見側身躺在床上的那個熟悉的背影,李忠輕輕喊了一聲:「秀兒,我回來了」,身影有些顫抖。

    秀兒轉過身來,看著眼前熟悉的面孔,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氣息,突然撲到了李忠的懷裡放聲大哭」,李忠聽到秀兒的哭聲剎那間心都顫抖了,摸著秀兒烏黑清香的秀髮,李忠深情對秀兒道:「秀兒我會來了,你難道不高興嗎?放心,以後我不會在丟下你一個人,你說好不好?」,懷裡的秀兒不停的點頭。

    等秀兒哭完之後,李忠的胸前卻濕了一大片,李忠暗道,女人果然是誰做的啊!秀兒看著李忠的臉龐,雙手死死的纏著他的腰,柔柔的道:「少爺以後不要在丟下秀兒了好不好?」,「嗯」,李忠鄭重的對秀兒點了點頭。

    秀兒聽到李忠的回答後,頓時笑了,那笑容如陽光般和煦,如鮮花般迷人,看得李忠一陣頭暈目眩。秀兒見李忠呆呆的看著自己,頓時又是一笑,並不介意李忠這樣直視著她,而不是像以前一樣紅著臉跑開。經過了這段時間的分別後,秀兒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只要是李忠想做的她都會配合他,如果李忠不在她身邊,那還有誰能這樣色色的看著她,欣賞她的美呢?不是嗎?所以秀兒很珍惜現在和李忠在一起的每一秒,因為他知道李忠有很大的志向,不可能每天都陪著她,以後的女人也不會只有她一個。

    所以在這段時間內她想明白了很多事情,讓她正真的成長了。也正是這種成長才讓她以一個丫鬟的身份成為了帝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后,不管大臣們怎麼勸說,李忠都不曾該變過對秀兒的態度。

    李忠回過神來看著秀兒也在看著他,看著秀兒那美道骨子裡的臉龐,李忠一咬牙一跺腳,就朝著秀兒那如點絳的朱唇,李忠是忍了又忍,最後還是沒忍住。

    吻了上去,香,甜,這是李忠在吻上秀兒那櫻桃小口時的感覺。秀兒睜大了眼睛,望著近在咫尺的那張英俊,堅毅的臉龐,第一反應就是推開他,但是他沒有成功,李忠把他抱的死死的,就憑秀兒那柔弱的嬌軀怎能推動雄壯魁梧的李忠呢?

    等到秀兒慢慢的冷靜下來,心裡道,這不就是我一直想的事情嗎?既然少爺高興,那就讓他得逞好了,反正這一天遲早也會到來的。想到這裡,秀兒也不在推李忠,而是慢慢的沉浸在兩人激吻的美妙感覺之中,秀兒雙手死死的抱住李忠的虎腰,感覺她自己就像飛起來似的,這種感覺讓秀兒感到很奇妙。

    就在兩人激吻的時候,有侍女在門外叫道:「主公,府外有人自稱魯肅前來拜見」,現在太守府乃的僕人都知道李忠回來了,所以叫李忠主公也不顯得那麼突兀。李忠聽到這侍女在這個時候叫他,心裡很是不爽,哎,這20幾年的老處男的帽子啥時候才能摘掉啊,李忠在心裡哭泣道。秀兒也被這一聲從那美妙的感覺中驚醒了,看著李忠正似笑非笑的盯著她看,當即臉上染上了一層紅暈,把頭埋在了李忠懷裡,不敢再看李忠。

    李忠摸著她的秀髮輕聲道:「秀兒,我先去處理些事情,待會兒再來看你好不好」,「嗯」,懷裡的秀兒用蚊子般的聲音柔柔答道。

    李忠把秀兒從懷裡輕輕的拉出來,雙手搭在她的肩上,看著正因害羞而低著頭的秀兒道:「秀兒,等遼東穩定後,我就娶秀兒為妻,秀兒你說好不好」,秀兒聽完李忠的話後,頭低的更低了,差不多都要挨著她那漸漸挺拔的玉峰上了。李忠見秀兒沒有回答,又搖了搖他她那嬌弱的嬌軀道:「秀兒你說好不好」,面對李忠的「咄咄逼人」,「嗯」,秀兒埋著頭輕吟了一聲。李忠大喜,把秀兒抱緊了懷裡,過了一會兒,在秀兒的額頭上輕輕吻了一下,把秀兒放在了床上後,對她深情一笑,然後走了出去。望著李忠離去的背影,秀兒伸出她的玉手,摸著剛才被李忠吻過的額頭,抿嘴一笑,那笑容傻傻的,呆呆的。一會兒秀兒便滿臉笑容中睡了過去。

    李忠出了秀兒的房間後,深吸了一口氣,邁步向客廳走去。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7
建設遼東

第二十二章 公孫度

    魯肅見到李忠出來後,對李忠道:「主公」,李忠點了點頭道:『子敬,現在百姓們怎麼樣了「,」百姓已全部安置好了,但是主公,我們不能一直把他們安置在這裡吧,得想個辦法「,魯肅對李忠有些著急道。

    李忠微微一笑道:」子敬不必著急,辦法我已經想到了,等明天你把大家都叫過來,我有事情要說「,魯肅點點頭道:」既然主公已有辦法,那肅就不必再多說什麼了,如果主公沒什麼事的話,肅就先下去做事了」,李忠點點頭。

    等魯肅走後,李忠一個人坐在椅子上閉著眼睛思考著,一刻鐘後,李忠睜開了眼睛,喃喃道:「就這麼辦了」。

    第二天早上,魯肅,沮授,田豫,管亥等文臣武將都來到了李忠的府邸,李忠過來後,眾人道:「參見主公」,李忠罷了罷手然後坐在了首位,看著下面的文武,李忠心裡一陣激動,說道:「今天叫大家來,是想向大家說一下關於流民的問題,大家先可以說說自己的意見」,說完後李忠看著眾人在下面討論,他也沒有出聲打擾,只是笑眯眯的看著大家。

    這時沮授站起來對李忠說道:「主公,授以為可以將這些百姓分散到遼東四郡,不能只把他們安置在遼東一郡,再分給他們田地耕種,然後還要給予他們三年的免稅,不然有可能引起百姓們的怨憤」,「肅也贊同公與先生的觀點」,魯肅附和道。李忠點點頭,沒說什麼,依然看著眾人。

    等過了一會兒,李忠見沒有人說話了,表情頓時變得有些嚴肅得對眾人道:「現在我們共有流民100萬左右,我想把30萬老弱留在遼東,30萬人遷到玄菟郡,20萬人遷到樂浪郡,20萬人遷到帶方郡,然後讓他們先修建好自己的房屋,然後在給予他們土地,土地按人頭算,一戶人有多少人口就給多少畝土地,土地不夠的,你們可以帶他們去開墾新的土地,各地免賦稅3年,大家有什麼意見」。

    眾人想了想,然後都搖了搖頭,表示都同意李忠的意見。見眾人沒有說話,李忠點了點頭,然後站起來道:「沮授為玄菟郡郡守,田豫為樂浪郡郡守,至於帶方郡郡守,各位有什麼好的人選嗎」,李忠見眾人低下了頭,剛欲說話,見魯肅站了起來對李忠道:「主公,肅到是有一人選只是怕他不肯出世」。李忠聽見魯肅有人選,頓時來了興趣,對魯肅說道:「子敬先生且說說看,那人是誰」,「此人乃是姓國名淵字子尼」,李忠一聽是國淵,當即大喜,作為一個穿越者,又是一個三國迷,李忠當然知道國淵了。

    國淵,字子尼,樂安郡蓋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官吏。漢末經學大師鄭玄的高足,曾跟從管寧、邴原避亂遼東,後來回歸中原,曹操任其為司空掾,而國淵亦忠於職守,在朝議上討論問題時,經常厲言疾色,敢於發言,正直無私。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國淵負責處理屯田事宜。國淵發揮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將屯田的土地分配給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員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項實行措施,短短五年間就令到國家倉廩豐實,百姓亦能安居樂業。曹操征伐關中,留國淵作後勤,擔任居府長史,統攝府中諸事。不久,田銀、蘇伯於河間造反,將軍賈信破之,田銀屬下千餘人眾請求投降,程昱勸曹操不誅降眾,國淵亦認為請降餘黨並非首惡,為其求赦,結果這千餘人都得以保命。後來國淵任職太僕,位列九卿,最後卒於任內。陳壽曾經評價國淵道:「袁渙、邴原、張范躬履清蹈,進退以道,蓋是貢禹、兩龔之匹。涼茂、國淵亦其次也。」由此可見國淵的才能。

    李忠高興的對魯肅說道:「子敬,就由你去和國子尼說吧,待會兒我寫一封信,你順便拿去給他「,李忠轉過來對眾人說道:「好了,帶方郡的郡守就是國淵了。我們現在又軍士2萬1千人,鞠義,你帶3000人跟隨公與先生到玄菟郡去,一定要配合好公與先生,而你的任務就是在1年的時間裡訓練出1萬名精銳士兵,蔣奇,你帶3000名士兵跟隨國讓到樂浪郡去,配合好國讓,你二人也要在1年的時間裡訓練一萬士兵,樂進,你帶4000名士兵到帶方郡去,要配合好子尼先生知道嗎?還有帶方臨近高句麗,你要時刻小心,別讓高句麗人打進了遼東,而且你也要訓練1萬士兵」,三人站起來對李忠道:「主公放心,末將遵命」。

    李忠對三人點了點頭,然後到:「子敬先生就任遼東郡郡守,留在我身邊,張合,李典,周倉,你三人留在遼東郡,務必在明年開春的時候給我訓練出30000名士兵,記住要多招本地人,此事由儁義負責,周倉,李典你二人要配合好儁義知道嗎?」三人點點頭。

    「好了,今天就這些事了,明天你們就出發吧,越早越好」,眾人點點頭轉身走了出去。這時張合突然轉過身來對李忠道:「主公,末將有一事想和主公說」,李忠見張合一個大男人一副扭扭捏捏的樣子,不禁感到好笑,對張合道:「儁義有話只管說」,張合看了李忠一眼,然後咬了咬牙道:「主公,末將想向主公推薦一個人,只是怕,」,還沒等張合說完,李忠打斷了他的話道:「我還以為是什麼事呢?原來是這件事,這是好事啊,我遼東現在初建,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儁義只管說吧」,原來張合是怕李忠誤會他推薦自己人,而使李忠誤會他又什麼企圖,才一副扭扭捏捏的樣子。

    聽到李忠這樣說,張合感激的看了李忠一眼道:「主公,此人名叫公孫度,乃是遼東本地人,是我在壤平城裡募兵的時候認識的,末將見他武藝不錯,後來試了試他的武藝,和末將交手30回合不分勝負,而且他還頗懂治軍帶兵,末將見他是個人才,所以想推薦給主公,請主公做主」。李忠聽到公孫度的名字是一震,公孫度哇,他太熟悉了,那不就是後來的遼東王嗎?

    李忠連忙對張合道:「他人呢?」,「就在府外」,張合回答道。「那讓他進來吧」,李忠對張合說道。張合點了點頭

    走了出去。 本帖最後由 其夏微涼 於 2016-2-3 21:31 編輯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8
第二十三章 被埋沒的人才1

    等張合從外面進來,李忠從座位上走了下去,看著張合旁邊的那人,只見他身材高大,濃眉大眼,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大約20來歲的樣子,但整個臉龐顯得很成熟,李忠暗自點點頭。

    李忠轉頭對張合道:「儁義,此人莫非就是你說的那個公孫度」,張合點了點頭。

    公孫度(150年-204年),字升濟,遼東襄平(今遼寧遼陽)人[1]。少隨父遷居玄菟郡。初為玄菟小吏,繼升尚書郎、冀州刺史,後被免官。中平六年(189年),經同鄉徐榮推薦,被董卓任命為遼東太守。公孫度到任後,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漸豐。初平元年(190年),中原地區董卓亂起,各地軍閥無暇東顧。公孫度趁機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繼則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東萊諸縣,開疆擴土;又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威行海外,儼然以遼東王自居。由於公孫度的銳意進取和苦心經營,使遼東地區在漢末三國的戰亂年代,獲得了暫時的安寧,推動了當地生產技術和封建文化的發展。

    李忠轉頭看著公孫度道:「公孫度,儁義可是對你刮目相看啊,說你能文能武,你可願意在我麾下做事」,公孫度大喜,連忙跪地對李忠道:「末將願意,度拜見主公,李忠點點頭扶起公孫度,對他說道:「升濟啊,你以後就在儁義的手下先做個軍司馬,你可願意」,「末將願意」,公孫度連忙道。「嗯」,李忠對他點了點頭,然後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並未再說什麼。而公孫度見李忠朝他點了點頭,又拍了下他的肩膀,心裡很是激動。

    李忠剛欲轉身離開,突然想到了什麼事,然後對公孫度道:「升濟,你認不認識一個叫徐榮的人,好像他和你是同鄉吧」,「回稟主公,那徐榮的確是和末將是同鄉,而且關係很好」,「那他現在何處」,李忠道。他現在就在末將家裡,只是他對末將說他想要到西涼去」,公孫度恭敬的對李忠道。李忠一聽徐榮要走,那可急得不得了,連忙對公孫度道:「升濟可有辦法說服他到我麾下」,公孫度猶豫了一下,對李忠道:「主公,末將願意一試」,李忠聽到公孫度沒有把話說滿,又是對公孫度投去了一個讚賞的眼神,弄得他有些不知所措。

    「嗯,那你去吧,算了,還是我和你一起去吧」,說完之後李忠就往前走,張合見狀連忙對李忠說道:「主公那徐榮是什麼人,主公豈能親自前去」,李忠打斷了張合的話道:「儁義你說錯了,只要是人才,我李忠就願意這樣做,就算是向他下跪也不無不可,而且我有不是閨房裡的小姐,如果在戰場上,這樣的人才才能使我遼東兒郎少流一點血少死一些人,儁義你明白嗎?」,李忠停下了腳步,回過頭對張合意味深長的說道,說完後就走,沒有絲毫的停留。

    張合聽完李忠的一番話後,心裡頓時像激起了一層浪,他如何不明白李忠剛才說的話是什麼意思,滿臉羞愧的看著李忠的背影,喃喃道:「主公,張合明白了,合必為主公赴湯蹈火,除死方休」,然後跟上上去。而張合旁邊的公孫度也是臉的感動,他也是一個遼東人,有如此一位愛護子民的太守大人,乃是遼東百姓的福氣啊,公孫度望著李忠背影的眼神堅定了起來,也是快步跟了上去。

    走了差不多一炷香的時間才到了公孫度的家,他家跟在中原的家族比起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在遼東這個苦寒之地卻是算好的了。在公孫度的帶領下,李忠進了這家小院,等到了客廳,公孫度對李忠越發恭敬道:「主公稍等,末將這就去叫他過來」,李忠點了點頭。和張合坐在客廳裡等著。

    一會兒公孫度領著一個身材稍微有些矮小,滿臉頹廢的男子走了進過來,對李忠道:「主公,這就是徐榮了」,說完就站在了一邊。李忠在打量徐榮的同時,徐榮也在打量著他,兩人對視了一眼,李忠朝他點點頭,他也還以李忠一個顯得有些勉強的微笑。

    徐榮(?-192年),伯孝,玄菟人(一說為遼東襄平人,《公孫度傳》中說公孫度本遼東襄平人,遷居玄菟,為同郡徐榮所舉,任遼東太守。同郡當是同「玄菟」郡),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於汴水之戰中擊敗曹操的獨立追擊軍,以及在梁東之戰中擊敗孫堅的部隊。在董卓死後,受司徒王允的命令與李傕、郭汜交戰,死於新豐之戰,戰死在亂軍之中。

    徐榮擊破曹操,而且不只是擊破,曹操簡直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曹洪捨命相救,一代梟雄恐怕要歸天於此了就算曹操和徐榮兵力相差再大,也不可能比官渡差的還大吧?「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這一句,足夠說明,徐榮是一個勝而不驕的理智之人。

    時,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濤,烹之。徐榮這一回又擊破孫堅並煮熟了一個太守足見其狠毒果斷。孫堅移屯梁東,為卓將徐榮所敗,復收散卒進屯陽人。卓遣東郡太守胡軫督步騎五千擊之,以呂布為騎督。軫與布不相得,堅出擊,大破之,梟其都督華雄。」不可一世的孫堅,卻再次敗給了他的老對手徐榮。而後,他卻利用散卒,從容擊敗了呂布。這就是差距。呂布和徐榮領兵的差距。當然,這裡呂布戰敗,還得歸罪於這個胡軫。但這不是他最後一次害人。允聞之,乃遣卓故將胡軫、徐榮擊之於新豐。榮戰死,軫以眾降。胡軫第二次害人了。這次他害的是徐榮。徐榮在胡軫投降的情況下,孤軍奮戰。最終戰死了。由此可見徐榮子才。

    而從李忠親自上門來見徐榮,也可貼現出徐榮在李忠心中的地位,而他本人卻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被寥寥幾筆而帶過,可見其悲哀。

    李忠站起來正想開口,突然徐榮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驚訝的動作。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8
第二十四章 收徐榮

    徐榮在所有人驚訝的目光中,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動作。

    他太手,揮舞著拳頭就向李忠砸去,李忠也被他這個動作驚呆了,回過神來,看見徐榮的拳頭到了自己的面前,李忠來不及多想,倒地一個驢打滾,險險的避開了徐榮這一拳,旁邊的張合先是被徐榮這個動作震驚了一下,等他會過神來,就看到李忠倒在了地上,而徐榮抬起腳準備再次攻擊李忠,張合伸出了腳與徐榮對碰,張合晃了晃,而徐榮則是後退了5,6步才停下來,面帶驚訝的看著張合,但絲毫沒看見其臉上有任何其他的表情。而旁邊的公孫度早就已經被徐榮的動作驚出了一身冷汗,見張合和徐榮兩人對轟一腳後,連忙上前拉住徐榮喝道:「徐伯孝,你知不知道你剛才在幹什麼,還不快向主公賠罪」。

    而這時李忠則在張合的攙扶下從地上站了起來,拉住一臉憤怒的張合,苦笑這看著徐榮道:「伯孝和李某有仇?」,徐榮搖了搖頭。「那李某可是做了什麼得罪了伯孝?」,徐榮仍舊搖了搖頭,沒有說話。一旁的張合看見徐榮如此傲慢,又見李忠客氣的對徐榮說話,而徐榮則只是搖頭,抬手就欲上前打徐榮,李忠連忙拉住張合,李忠也沒說話,只是微笑的看著徐榮。

    這時客廳裡的氣氛相當的詭異,李忠和徐榮對視,公孫度則在一旁留著冷汗,張合則在李忠旁邊怒視著徐榮,大概一刻鐘後,李忠對著徐榮點了點頭,仍舊微笑的看著他,而先前面無表情的徐榮則是在公孫度和張合目瞪口呆的注視下,向李忠跪了下去,道:「徐榮拜見主公,望主公收留」,李忠連忙上前扶起徐榮道:「伯孝快快請起」,主臣二人對視一眼,均哈哈大笑起來,弄得旁邊的公孫度和張合兩人摸不著頭腦。

    四人坐下後,李忠對徐榮道:「伯孝,就先委屈你在軍中做個軍司馬你可願意」,徐榮點點頭說道:「屬下為主公之命是從」。然後李忠又對張合和公孫度兩人道:「以後伯孝就是我遼東軍之人,你二人不可藉機找伯孝的麻煩,知道了嗎?」,二人聽到李忠的話後維維是諾,連忙點頭。李忠則是滿意的點了點頭。

    ********************************************************************************************************************************

    光合3年春季,有是一年的開始。在去年近3個月的努力後,所有前來遼東的流民都已在李忠和軍隊的幫助下修建好了自己的小家,並且得到了種子,在春天這個美麗的季節,人們開始有了新的期盼和對未來幸福的憧憬。這在以前他們是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今天終於就要實現了,因為他們都從官府的手裡分到了自己的土地,一個人2畝土地,並且這土地就是他們自己的了,雖然官府規定了這土地是不能買賣的,如果要買賣,官府就會收回去。但是這並沒有人反對,應為在這些樸實憨厚的百姓心中認為,只要有了自己的土地,生活就會越來越好,所以他們在今天分到了土地,在這白山黑水之間,充滿了歡聲笑語。

    大家也知道這土地是怎麼來的,所以大家都很感激他,並在家中供奉了他的畫像,為他祈禱。

    這天李忠在秀兒的服侍下,度過了一個短暫但是很香豔的早晨,就在秀兒服侍他穿衣服的時候,趁秀兒不注意,一把把她拉到了懷中,肆意掠奪她的甜美,雖然她很害羞,但還是欲拒還迎的讓他得逞了。在秀兒那仍舊害羞一片嗔怪下,李忠哈哈大笑的離開了房間,往議事廳走去。去年李忠把太守府重新佈置裝修了一番,不僅增加了議事廳,還增加了待客廳和作戰廳。使得太守府儼然成了遼東軍政中心。

    李忠來到了議事廳,裡面坐著的不僅有留在遼東的張合,魯肅等人,還有從各地趕過來的沮授,田豫和國淵三人」。說起這國淵,就不得不說,當時魯肅奉命前去招攬他的時候,他猶豫了一下就拒絕了,說是他此生只想作作學問,不想入仕,不論魯肅如何舌燦如花,他只是一個勁的搖頭。但是當魯肅把李忠給他的信交給國淵,他看完後,連忙對魯肅說他願意在遼東為官,弄得魯肅暈頭轉向的。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李忠只是把給地流民的數量和現在的百姓人口的數據寫在了信上,國淵一看,大漢共有百姓數量2000萬左右,各地流民數量就有差不多600萬左右。就為了哪些百姓,國淵才答應入仕為官,魯肅也被李忠這一手感到驚奇,暗自佩服李忠的才華和識人之能。

    「各位,如今各地的情況怎麼樣了」,李忠坐下對眾人道。沮授先站起來對李忠說道:「回稟主公,玄菟郡15萬當地百姓和30萬流民都已分到了土地和種子,目前大家都在忙著耕種。當地百姓為了感謝主公的仁義,吩咐把主公的畫像供奉在家,日日為主公和我遼東祈禱。而正因為主公的仁義,百姓們參軍的意識很強烈,目前鞠義將軍已經找到了1萬名士兵,但還還是有2,3萬青年說要報名參軍,已報主公之大恩,請主公決斷」,李忠對此點點頭道:「只要我遼東上下團結一致,我們就會戰無不勝,你回去後,在讓鞠義增招5000人吧,但是千萬不可誤了春耕啊,這不僅僅對百姓們很重要,對我們也很重要啊」,李忠意味深長的說道。「主公放心,授明白,保證不會誤了春耕」,李忠這才點點頭。

    接下來是田豫和國淵,兩人的情況和沮授差不多,所以李忠讚賞的看了兩人一眼後,也是叫兩人在不誤了春耕的情況下再增招5000名士兵,兩人也是點點頭應了一聲。

    而遼東郡的情況也是相當好,基本所以百姓都分到了土地和種子,25萬當地百姓和30萬流民都已安置妥當。李忠滿意的看了魯肅一眼,然後臉色變的有些凝重,開口對眾人說道:「各位,今天我叫大家來還有一件關乎我遼東命脈的事情要和大家說一下」。眾人見李忠面色凝重,也都一個個的站的筆直,認真的聽李忠說話。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8
第二十五章 瀋陽長春丹東錦州

    李忠看著眾人鄭重道:「給位有沒有發現我們遼東的地理位置如何?」,說完看著眾人。眾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最後徐榮站起來道:「主公,榮自幼生在遼東,頗為瞭解遼東的情況」,見李忠點點頭,徐榮接著說道:「遼東地處幽燕之北,很是苦寒,背靠大山,面朝大海,由南從遼西可到中原,由北可向烏丸,東部鮮卑,東南則可從鴨綠江到高句麗。」,徐榮說完看著李忠點點頭,然後坐到了位置上。

    李忠看著眾人沒有說話,也不生氣,對著旁邊的虎衛道:「去把遼東的詳細地圖拿過來」,那虎衛士兵應了一聲,轉身走了。

    「主公,地圖拿來了」,一會兒那虎衛拿著地圖過來呈給李忠道。李忠點點頭,對那虎衛說道:「把這地圖鋪在大廳的地板上」,那虎衛點點頭,轉身走到了堂下,把那地圖鋪開,大約有5平米的樣子,很是詳細。李忠走下來對眾人道:「大家先過來看看這地圖吧」,魯肅,沮授等人圍了過來,紛紛瞧著這張詳細到村鎮的地圖。突然魯肅,沮授,田豫三人露出了震驚的表情,繼而開始冒出了冷汗,紛紛表情凝重的看著李忠,那表情像是擔憂,又或是自責,反正是相當的豐富。

    李忠看見三人點點頭,看見除了他三人外就沒有人發現有什麼問題,依然興致勃勃的看著地圖,他心裡有點失望,剛想說話,卻看見了徐榮,張合和公孫度三人和魯肅等三人先前的表情差不多,心裡頓時一喜,暗道,名將果然是名不虛傳啊,到底還是發現了問題啊,只是現在他們還稍微有點年輕,等到他們成長起來的話,說不定比三國裡的他們更厲害。

    看這那三人剛想說話,李忠對他們擺了擺手,大概一刻鐘後,李忠見到再沒有人發現問題後,對眾人道:「好了,大家聽我一言,現在請大家看著地圖,這邊是大海,這邊是兩座山脈,我管它們叫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在兩條山脈北邊還有一座山脈,我管它叫長白山,他們就如同遼東的長城一樣,為遼東擋住了北面的胡虜,若他們想到遼東,一是從長白山轉道向南,從沮沃到我遼東,而走這條路,就只有一個入口,武北縣,雖然此條道路比從遼西走廊要多500里路,但是這樣卻能打遼東府一個錯手不及,而高句麗若想侵犯我遼東,則必從林縣進入,大家再看著裡,烏縣,這裡是我們到中原的唯一到路,如果有人率兵堵在這裡的話,」。

    李忠沒有再說話,而是靜靜的看著那些剛才沒有想到這個問題的人,發現那些人的額頭不斷的冒出了汗水,看樣子他們也是被嚇壞了。李忠當時也沒特別在意遼東的地理位置,只是覺得在這白山黑水中埋頭髮展,等待時機,就一定能完成他心中的夢想。但是當李伯拿著捕風耗時一年而繪製的詳細地圖看了大概一刻鐘後,他的全身也都開始在冒冷汗,因為這是關乎遼東160多萬人的生死,所以李忠連夜差人去吧沮授等人叫回來商量。

    等眾人的臉色逐漸恢復了以後,李忠點點頭道:「大家看來是都想明白了,我也不在廢話了,我欲在烏縣以北50里處建一城,名曰錦州,此乃是我遼東通往中原的唯一道路,重要性不言而喻,林縣則是改建,規模和錦州一樣,林縣則是改名丹東,北面的武北縣改名長春,也要在擴建,而壤平乃是我遼東首府,但城池太小,我欲將他擴建,擴建後的壤平要能容納50萬人居住,而壤平則是改名瀋陽,而等他們建好之時,就是我們爭霸天下之時」,說道最後,李忠激動的看著眾人說出了他的建議和爭霸天下的理想,雖然以前他曾經隱晦的向魯肅,沮授等人說過,但他卻是第一次在眾人的面前表露他又爭霸天下的野心。

    李忠說完後看著眾人,魯肅,沮授,張合,徐榮是一臉淡然,其餘人先是驚訝,後則是大喜,因為他們知道李忠既然對他們說出了他的野心,就表示把他們當成了心腹,而一旦李忠成功的推翻了大漢王朝建立了新的國家,他們就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勛,這叫他們如何能不激動。

    看著眾人一臉的激動,李忠笑了笑,對眾人說道:「大家先不要高興的太早眼下當務之急乃是建成這四座城池,現在我命令,張合你率軍2萬駐紮在烏縣,周倉輔之,公孫度率軍5000駐紮武北縣,徐榮率軍5000駐紮林縣,我會在遼東和中原招募工匠盡快趕去,公與先生和國讓也要在玄菟郡和帶方郡招募工匠,爭取在半年內修建好此三城,保我遼東,望諸位不負我望」,眾人聽完後皆是一臉鄭重對李忠道:「主公放心,吾等必不負主公重託」。

    李忠看著眾人點點頭道:「有諸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說完大笑起來,眾人也是跟著李忠一起笑起來。

    在接下來的5天裡,李忠吩咐魯肅在遼東郡共招得工匠和百姓近5萬人,於是連忙叫裴元紹令兵一千把他們帶到烏縣,而張合等人則在會議的第二天就領兵走了,這也是李忠要求的。

    而魯肅則在李忠的授意下再壤平城開設了招賢館,專門招收能工巧匠,還要懂得建造城池,前3天裡幾乎沒什麼人來。李忠都有點灰心了。到了第十天,魯肅來報說有兩人去了招賢館。而李忠半刻也沒耽誤馬上就干了過去,不到一盞茶的功夫就到了招賢館。

    李忠看著這兩人問道:「我乃遼東太守李忠,就是你二人前來招賢館徵聘」,那兩人一聽是遼東太守,連忙點頭,其中一人道:「大,大人,我,我二人,人能幫大,大人造好城池」,那人有些結巴的對李忠說道。李忠見他說話結巴,連忙問道:「敢問先生是馬均馬德衡否?」,那人驚訝的看著李忠道:「大人怎,怎知小,小人的名字」,李忠一聽是馬均當場大喜道:「德衡先生的大名李忠早就知曉,不知德衡先生能為在下效力否?」,馬均大喜,本來他就是來應聘,混口飯吃,但是沒想到太守大人居然還認識他,當即下跪道:「馬均拜見主公,願為主公效命」,李忠大喜道:「好,好啊」。

    馬均見李忠對他的到來很是高興,他的心裡也很激動,因為當時的人對於工匠很不重視,所以他們過的很不好,現在李忠能夠接納他,並且真心的待他,他心裡很是感激,當即在心裡發誓要一輩子忠誠於李忠。

    高興過後,李忠看見馬均旁邊還有一人,對馬均問道:「德衡這為是?」,「這,這乃是,是屬下的好友,友鄭渾,和屬下一一樣,擅長,長武器發明」,李忠一聽又是一喜道:「可是鄭渾鄭文公否?」,馬均又是一驚道:「正是」,「好啊,好啊」,李忠連說了兩個好字來表達內心的喜悅之情。

    鄭渾(生卒年不詳),字文公。河南開封(今河南開封南)人。[1]漢末及三國時曹魏名守,東漢名儒鄭眾的曾孫。

    鄭渾早年與侄子鄭袤避亂淮南,後轉投好友華歆。被曹操闢為掾屬,歷任下蔡長、邵陵長,任內都幫助改善了當地人民的生活,因而頗得民心。後為丞相掾屬,遷左馮翊,任內擊斬了擾亂郡縣的梁興,又擊破作亂的山賊。後遷任上黨太守,轉京兆尹。再為丞相掾屬。曹丕稱帝,拜鄭渾為侍御史,加駙馬都尉,先後擔任陽平、沛郡太守,任內興修水利,使得常年豐收,百姓稱為「鄭陂」,後轉任山陽和魏郡太守。曹叡聽聞鄭渾的事蹟之後,下詔將其政績佈告天下。之後遷任將作大匠,數年後去世。

    馬均,字德衡,為三國時期著名科學家。曾為給事中。曾改進前人所造織綾機、百戲木偶,曾再次發明已失傳的指南車、發明翻水車,當他看見諸葛連弩時,首先是大讚其巧,可見它與以前的連弩實有大別,其次是認為還可演進為連發五十矢。希望朝廷立項,讓他試驗並推廣,結果未引起重視。這就為後人研製諸葛連弩提供了極重要的線索。

    李忠當即叫兩人趕到烏縣,先建好錦州。兩人也不推辭,在10餘虎衛的護衛下往烏縣而去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9
第二十六章 招賢館

    李忠從招賢館回到太守府後,徑直到了書房。哎!原來以為自己手下的人手現在夠用了,那知道,哎!李忠在心裡暗自嘆氣。不行,等這四城建好後,還是要南下尋找人才啊。

    「來人去,去吧魯肅先生叫來」,李忠對門外的虎衛道。

    「主公,魯肅先生到了」,正在沉思的李忠被虎衛的聲音所驚醒,對著門外道:「請先生進來吧」,魯肅進來對李忠拱了拱手道:「主公,不知主公叫肅來有何事?」,「子敬先生,顏良,文醜兩人現在可有消息傳回來?」,魯肅搖了搖頭道:「現在還沒有這二人的消息,要不要讓公孫度派人前去看看」,李忠的臉色變了變,後又嘆息一聲道:「算了吧,咱們就在這等著吧,我相信他們能回來,算了,不說這個了,我找先生來是要和先生商量一件事」。

    「主公請將」,「我發現咱們現在的這些人已經有點不夠用了,我想在太守府旁設一招賢館,為我遼東招募更多人才,子敬以為如何?」,魯肅想了想說道:「主公此法甚好,肅贊同」,李忠點點頭說道:「既如此那此事就叫給子敬先生了,對了,在招賢館內設兩館,一文一武,文叫招文館,武叫招武館,招文館就由子敬負責,這招武館」,李忠埋頭想了想到:「這招武館就讓廖元儉負責吧」,魯肅點點頭道:「那屬下先在就去辦此事」,「嗯,只是又要麻煩子敬先生了」,李忠嘆了口氣道。「此乃屬下分內之事,主公不必如此,如果主公沒什麼事的話,那屬下就去做事了」,李忠點點頭。

    *****************************************************************************

    遼東玄菟郡北部有一片大草原,在這片草原上共有軍馬十餘萬匹。

    這天李忠來到這片草原,管亥帶著100虎衛跟在李忠身邊。作為玄菟郡守的沮授和玄菟郡都尉的鞠義也跟在李忠身邊來到了這片天然馬場。「主公,這片草原大約有駿馬十餘萬匹」,鞠義向李忠介紹道。李忠有些興奮對鞠義道:「鞠義將軍,你派人看好這片草原,以後這裡就是我遼東的馬場了,切不可有任何閃失,知道嗎?」,鞠義點點頭道:「主公放心,沮授先生早就給末將說過了,末將已經命一校尉率軍1000駐守此地」,李忠聽完後,讚賞的看了沮授一眼,對鞠義道:「鞠義將軍,你到這馬場給我帶2萬匹馬出來,過兩天我帶到瀋陽去,組建我們自己的騎兵」,說道此處,李忠一臉的興奮。

    鞠義點點頭說道:「主公放心,末將定在主公回去之前辦好此事」,李忠點點頭,拍了拍鞠義的肩膀。轉身走了。

    2日後,李忠帶著這2萬匹馬返回瀋陽。

    自從李忠到了遼東後,嚴厲打擊殘暴不仁的地主官僚,分田地給百姓耕種,還免了3年賦稅。李忠的遼東軍更是與民無犯,更是得到了遼東百姓的支持,而自從李忠在遼東招募百姓修建瀋陽等四城,到現在為止共有20萬百姓自願前去修城,而李忠也交代不能隨意鞭打百姓,更不能殺害百姓,每天干活不僅讓他們吃飽飯還要給工錢,這讓那些百姓更為感動,拚命的幹活,有的離家近的人,在幹完活後回家吃飯,也不拿工錢,因為他們明白,如今的好日子都是李忠給的,況且李忠讓他們修建城池也是為了保護他們,如果他們再那李忠的錢的話,他們覺得會被別人在背後戳他們的脊樑骨的,這就是當時樸實的百姓們的想法,你如果對他好,他就百倍千倍的對你好。讓各地主持修建城池的張合,沮授等人感慨萬千。因而也更加佩服李忠,同時又為他們跟了這麼一個明主而感到高興。

    李忠在瀋陽城外看著百姓們不辭勞苦的幹活,有看了看著開始有了雄壯之態的城牆,心裡一陣感慨。

    等李忠讓管亥把馬帶到城外軍營後,他獨自一人帶這10名虎衛望招賢館而去。

    來到招賢館,李忠讓那些虎衛先回太守府,那虎衛們死活不肯,李忠無奈只有讓他們跟著,這才走了進去。看著來來往往的儒生,壯漢,李忠很是高興,希望能招到幾個有用之才吧,李忠在心裡想到。

    李忠先到了招文館,看見魯肅正在和前來應徵的儒生交談,李忠並沒有去打擾他,而是轉身往太守府走去。李忠回到太守府,進了書房,開始寫著什麼,過了一會兒,李忠叫來了一名虎衛對他說:「把這個拿去交給子敬先生,讓他貼在招賢館的門口」,那虎衛看了李忠一眼,轉身就往府外走去。李忠看著那虎衛消失的背影,笑了笑,轉身回書房去了。

    「魯大人,這是主公要小人叫給魯大人的,主公還讓魯大人將他貼在招賢館的們口」,那虎衛把李忠寫的一張紙交給魯肅並對他說道。魯肅有些疑惑的看了那虎衛一眼,然後對他說道:「請回稟主公,就說肅知道了」。那虎衛點點頭走了出去。

    等那虎衛走了之後,魯肅打開那紙一看,上面寫著三個大字,「求賢令」,越往下看,魯肅的表情就越興奮,等他看完後,喃喃道:「主公真是大才啊」,「來人,把這個貼在門外,記住要貼在顯眼的位置」,李忠對門外的士兵道。

    那士兵拿過紙張,恭敬的點點頭。

    「求賢令,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奏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等那士兵張貼好了之後,門外有的儒生開始大聲的朗讀起來。

    原來這正是李忠抄襲曹操的求賢令。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19
第二十七章 趙雲

    光合3年夏,也就是距離李忠發佈求賢令過去2個月的時間,而這時瀋陽等四城也在將近30萬人的努力下快要接近尾聲了。一旦這四城修建好後,遼東則能進可攻退可守。

    而在這2個月的時間裡,來求賢館應徵的人明顯比以前增加了不少,這還是得益於李忠的那篇抄襲曹操的求賢令,裡面提出唯才是舉,變得而用之。確實是吸引了很多人前來遼東。當然這也是李忠故意讓捕風把這篇求賢令散佈到各州郡的效果,當然還有李忠自從到洛陽求官到遼東一路收留流民,在遼東分田地,而為他贏得了美名,使得不少人前來投奔李忠。這其中最讓李忠高興的就是趙雲和田豐的到來,當然趙雲是和他的大哥趙范一起來的,這可把李忠高興壞了,當時他正在午睡,連鞋都沒穿,連忙跑出去迎接趙雲田豐三人。等李忠跑出太守府,看見三人正在門外,李忠連忙上前拉主趙范的手激動道:「趙大哥,李某終於把你盼來了,請,快快請進」。

    等四人到了客廳後,李忠忙招呼他們坐下,而這時他們才發現李忠竟然沒穿鞋,內心很是感動。這時侍女拿著李忠的鞋跑過來對李忠恭敬說道:「主公,您忘記穿鞋了」,李忠這才看著自己的腳,對趙雲三人尷尬的笑了笑,然後拿過鞋來連忙穿上,說道:「讓三為見笑了」,那三人並沒有說什麼,而是笑著搖搖頭。

    李忠這時才問趙范道:「趙大哥,這兩位是?」,其實李忠早就知道倆人的身份,但是沒有說破,反而是有點疑惑的問趙范。趙范朝李忠拱了拱手說道:「李大人客氣了,這為乃是冀州名士田豐先生,而這乃是范之兄弟趙雲」,李忠聽趙范說完後,激動道:「可是田豐田元晧,趙子龍否?『,趙雲和田豐兩人有點疑惑的看了李忠一眼,而李忠這時也意識到了什麼,連忙打個哈哈道:「忠久聞元晧先生和子龍的大名,不知三位前來可有事嗎?」。

    三人點點頭,最後還是田豐說道:「豐能否問大人一個問題?」,「元晧先生請說」,「敢問李大人如何看待天下百姓?」,李忠沉思了一下說道:「難道現在遼東的一切還不足以說明什麼嗎?」,李忠反問道。田豐楞了楞,明顯是沒想到李忠會這樣回答,接著問道:「敢問李大人如何看待這大漢天下」,李忠哈哈大笑道:「元晧先生問的好,如今天下大亂,王綱不振,天子無道,大漢一十三州,流民無數,忠於心不忍,在遼東收流民至今已有150萬,但這不過是杯水車薪」,說道這裡,李忠頓了頓,看著三人沒什麼反應,這才說道:「吾志乃是要讓天下所有人能吃上飯,能有田地耕種,有房可住,有衣可穿」,說到這裡,李忠停了下來,看著三人,田豐,趙范二人倒是沒什麼,但是趙雲的臉色變得有點難看。

    李忠對趙雲道:「子龍可有什麼疑問,不妨直言」,趙雲猶豫了一下,朝李忠拱了拱手道:「李大人,我等乃大漢臣民,如何能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來」,說完看著李忠,旁邊的趙范連忙拉了拉趙雲的衣袖,但趙雲卻是緊盯著李忠。李忠淡淡的看了趙雲一眼說道:「敢問這天下乃是誰的天下?「,「當然是當今天子,是大漢朝的天下,我等身為大漢臣民,應效忠陛下,」,趙雲毫不猶豫的說道。李忠有些戲謔的看了趙雲一眼,心裡暗道,果然和歷史上的趙雲一樣,還是心向大漢啊,李忠暗自搖了搖頭,對趙雲道:「子龍說得不錯,我們都是大漢之臣,但皇帝呢?他又是什麼?難道是天生的主人嗎?難道為了他一人就要讓幾百萬無辜的百姓流離失所嗎?」

    聽完李忠的話後,趙雲露出驚詫茫然的神情,李忠說的這些是這個時代的人想都不敢想的問題。他們從一出生接受的教育就是忠君,慢慢的在潛意識中使他們將忠君當成了理所當然的真理,違背這一原則的言行很自然地會被當成大逆不道。

    想當年高祖之所以能奪得這大好江山,難道真的是所謂的天命所歸嗎?如果真有天命,那這天命又是什麼?天命是有,但天命不是神,更不是命,而是民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其實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當年強秦之所以會失去天下,正是因為她不體恤百姓,致使民心向背,高祖才能乘勢而起一舉奪得天下。而今天下大亂,閹黨、黃巾、豪強等流毒無窮,究其根源難道不正是劉氏一族已經忘記了王朝的根本就是百姓的利益?此時的劉氏一族已經和當年的贏氏一族已經同樣腐朽了,甚至尢有過之。子龍,我需要你做個選擇,是助我為天下百姓助我創建一個新的王朝,還是為劉氏一族而戰?」李忠說完後有點緊張的看著趙雲,因為這個決定不論是對他,還是對李忠都很重要。

    趙雲的心頭掀起了驚濤駭浪,他不願意接受李忠的這番言論,但卻不得不承認李忠的這番言論是非常正確的。

    一邊是他自小所接受的教育,而另一邊則是他心底深處嚮往的東西。趙雲的臉色很難看,他的內心在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李忠沒有再說什麼了,他該說的已經說了,就看趙雲能不能接受了。

    好半晌過後,趙雲終於有動作了。只見趙雲朝李忠拱了拱手,恭敬道:「李大人,在下只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李忠點了點頭說道:「子龍請說」。

    「大人能將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下非常佩服。但人若無忠義,何以立?」,趙雲一臉嚴肅地問道。

    李忠微微一笑,「子龍說得對,人若無忠義,何以立!然而子龍你想過沒有,這種對一家一姓的忠是真正的忠嗎?如果這是所謂的忠的話,那麼現在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忠誠,因為漢王朝不過是在秦王朝身上站立起來的而已,要做忠誠就應該忠於贏氏一族才對。」,李忠頓了頓然後問趙云:「子龍,咱們應該怎樣做才是忠?」

    趙雲頓時愣住了,這個問題他可是從來沒想過。是啊,漢王朝是在秦皇朝身上站起來的,可秦王朝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照這樣推下去的話,到哪才是個頭啊!

    趙雲的腦海中亂成了一鍋粥。他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他突然感到他一直堅持的東西是那麼的可笑。

    看到趙雲迷惘的神情,李忠知道自己的話起作用了,於是趁熱打鐵道:「子龍,忠誠乃是一個人立身之本,若無忠誠之心與畜生何異!但你將忠誠想錯了,真正的忠誠應該是對我中華一族和我華夏百姓,為了他們的利益和福祉奮戰才是真正的忠誠!這才是真正的大義!這也是新王朝能夠取代舊王朝的根本原因!」。

    趙雲心頭一震,他突然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為百姓而戰!這五個字使他異常激動和興奮。與這五個字相比,所謂的忠君顯得那麼的渺小與可笑。

    「若不是大人一席話,在下還不知道真正的大義為何!在下誓死追隨大人,為我中華百姓而戰!」,趙雲雙膝跪地雙手抱拳,語氣莊重至極地說道。

    聽到趙雲這樣說,李忠心裡才松了口氣,看著趙雲道:「子龍快快請起,有子龍助我,何愁大事不成啊」,說完哈哈大笑起來。趙雲見李忠笑起來才暗自鬆了口氣,並對李忠打心底裡佩服。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20
第二十八章 田豐

    對於趙雲的歸順,李忠是打心眼裡高興,因為他在前世最喜歡的武將有兩人,一個就是趙雲,另一個是***。李忠在鬆了口氣的同時,突然想起還有一個田豐,心裡苦笑了一下,然後轉過身看著這位天下有數的謀士。

    田豐(?-200年),字元皓,鉅鹿(今河北鉅鹿一帶)人,一說渤海人。[1]東漢末年袁紹部下謀臣,官至冀州別駕。其為人剛直,曾多次向袁紹進言而不被採納,曹操部下謀臣荀彧曾評價他「剛而犯上」。後因諫阻袁紹征伐曹操而被袁紹下令監禁。官渡之戰後,田豐被袁紹殺害。

    田豐自幼天姿聰慧,少年時喪親守喪,守喪的時間雖然已過,但他仍笑不露齒,因此為鄉鄰所器重。而且田豐博學多才,在冀州很有名望,最初被太尉府征辟,推薦為茂才,後來被選為侍御史,因憤恨宦官當道、賢臣被害,於是棄官歸家。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將漢獻帝遷往許都,從此開始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每次接到詔書,總擔心對自己不利,於是想要天子搬遷靠近自己,派人對曹操說許縣低窪潮濕,洛陽又殘缺被毀,應當將都城遷到甄城,以便靠近完整豐足的地區。曹操不答應。田豐對袁紹說:「遷都的計策,既然不被採納,最好早點兒謀取許縣,接來天子,動輒假托天子韶令,向全國發號施令,這是最好的辦法。不這樣做,最終將受制於他人,那時即使後悔也不起作用了。」袁紹沒有採納。

    後來袁紹採用田豐的謀略,消滅公孫瓚,平定河北,虎據四州。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官渡之戰之前,劉備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佔領了沛縣背叛曹操。曹操親自率兵征討劉備。田豐對袁紹說:「同您爭奪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現在去束邊攻打劉備,雙方交戰不可能很快結束,現在調動全部兵力襲擊曹操的後方,一去就可以平定。軍隊根據時機出動,造就是時候。」袁紹推辭說兒子生病,田豐的計策沒得到施行。田豐舉著枴杖敲擊地面說:「咳,大事完了!好不容易趕上這樣的時機,竟然因為小孩子生病喪失機會,可惜呵!」袁紹聽到以後很惱怒,從此就疏遠了田豐。

    曹操害怕袁紹渡過黃河,就加緊攻打劉備,不到一個月將劉備打敗。劉備投奔袁紹,袁紹這才進兵攻打許縣。田豐認為既然失去前面的時機,眼下不宜出兵,就勸阻袁紹說:「曹操已經打敗了劉備,許都就不再空虛丁。而且曹操擅長用兵,變化無常,人數雖少,不可輕視。現在不如長期堅守。將軍憑藉山嶺黃河的堅固,擁有四個州的人馬,外面聯合英雄豪傑,內部實行農耕用以備戰。然後挑選精銳部隊,分為奇兵,趁敵人空虛輪番出戰,用來騷擾黃河南面。敵人援救右邊,我就攻其左邊;敵人援救左邊,我就攻其右邊,使敵人疲於奔命,人民不能安於本業,我們還沒有疲勞但對方已經睏乏,用不了三年,安坐就可戰勝敵人。現在不用廟堂上穩操勝券的計策而想通過一次戰爭去決定成敗,萬一不能如願以償,後悔就來不及了。」袁紹不聽。田豐極力勸阻,得罪了袁紹,袁紹認為他敗壞軍心,就將田豐關了起來。於是先發佈檄文,大舉南下。

    曹操聽聞田豐不在軍中,喜道:「袁紹必敗。」後袁紹敗走,曹操嘆道:「假使袁紹用田豐之計,勝敗尚未可知也。」

    到袁紹軍隊返回時,一路土崩瓦解,眾軍士都捶胸而哭:「如果田豐在這裡,不至於到這個地步。」有人對田豐說:「您下定會受到重用。」田豐說:「袁公表面寬厚但內心猜忌,不相信我的忠誠,而且我多次因為說真話冒犯他。如果他得勝,一高興,一定能赦免我;打了敗仗,心中怨恨,內心的猜忌就會發作。要是出師得勝,我將得到保全,現在既然打敗了,我不指望活命了。」袁紹回來後,說:「我沒有採納田豐的意見,果然被他恥笑。」逢紀乘機進讒言:「田豐聽說將軍敗退,拍手大笑,正為他預言正確而歡喜呢!」袁紹於是殺了田豐。

    羅貫中曾經評價田豐道:「鉅鹿田元皓,天姿邁等倫。周朝齊八士,殷室配三仁。直諫干袁紹,忠心救兆民。堪嗟牢內死,黃土蓋麒麟。」「昨朝沮授軍中失,今日田豐獄內亡。河北棟樑皆折斷,本初焉不喪家邦!」

    由此可見田豐之能,能治國,能治軍,能謀略。而在李忠的心中也有兩名最喜歡的文臣,其一就是田豐田元晧。簡直就是全能型人才,與**比都不遑多讓(先賣個關子)。

    李忠看著田豐,微笑道:「元晧先生能否助忠救天下百姓於水火?」,田豐先是點了點頭,後又搖了搖頭道:「大人日後果真能記住今日之豪言壯語?,李忠看著田豐,一臉鄭重的道:「忠此話非是謊言,如果元晧先生不信忠,那元晧先生何不在此處監督著忠呢?如果忠忘記了,還請先生能夠提醒忠,以為鞭策,不致使忠有朝一日誤入歧途,不知元晧先生意下如何?」,說道最後,李忠竟是有些得意笑著。

    田豐聽著李忠的話後,有些苦笑的搖了搖頭,然後朝李忠跪下道:「豐拜見主公,希望主公日後能記住今日之話?」,見田豐終於臣服,李忠大喜,連忙扶起田豐道:「元晧先生快快請起。日後忠還需先生時刻提醒忠,莫要負了先生和百姓?」,田豐點點頭。

    李忠收服了趙雲和田豐兩人後,心裡非常高興,然後轉頭看著趙范道:「不知忠這座小廟能否容下趙大哥這坐大神否?」,趙范苦笑,朝李忠跪下道:「范拜見主公,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李忠扶起趙范,連說了三個好字,以顯示內心的興奮和喜悅。三人見李忠如此高興,心裡也很激動。

    「子龍啊,你來的正是時候,我欲組建騎兵,奈何缺少將領,所以此事就一直擱下,今日子龍前來投我,正好解我這燃眉之急啊」,李忠拉著趙雲的手高興道。趙雲見李忠要把騎兵交給他,讓他這個新投之人做騎兵將領,這就是赤裸裸的信任啊,當即跪下道:「主公,雲乃新投之人,主公就將如此重要的騎兵叫給雲,雲十分激動,但云怕辜負了主公的信任」,李忠扶起趙雲有些嚴厲道:「古人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我敢把騎兵交給子龍,就代表我相信你,,但是你不應當如此沒有志氣,子龍放心去做就是,即使子龍你做的不夠好,大不了重頭再來就是了,我相信總有一天你會成功的」。

    遇到這樣的主公,你還有什麼好說的,趙雲當即哽咽道:「主公放心,雲一定會盡力做好此事的,已報主公知遇之恩」,李忠這才滿意的笑了笑,對趙雲道:「子龍請起,我已經從玄菟郡馬場帶回來了2萬匹好馬,子龍你也要在半年內給我訓練好他們,我會讓管亥去幫你的,等訓練好了,到時我有大用」,趙雲鄭重的點點頭。一旁的趙范看著自己的弟弟被重用,他著個當哥哥的心裡也很高興。而一旁的田豐見李忠將遼東的騎兵交給新投的趙雲,心裡也是一陣波濤洶湧,暗自點點頭,現在他到是有點相信李忠能夠完成今日的諾言,心裡不由的一陣激動。

    「趙大哥,」,還沒等李忠說完,趙范打斷了他的話道:「主公,既然屬下已投在主公麾下,請主公直呼范之名便是」,李忠一陣猶豫,但看見一旁的趙雲和田豐一臉嚴肅的點點頭,李忠也只能無奈的笑了笑,然後說道:「既如此,趙范,我欲派你到盡錦州輔佐張合守城,不知你可願意」,趙范沒有絲毫猶豫,點頭道:「主公,末將願意」,李忠點點頭。

    「元晧先生,我欲讓先生在遼東郡主持政務,不知先生意下如何?」,田豐面無表情道:「即是主公吩咐,屬下焉敢不從」,田豐說完看著李忠,李忠見他欲言又止笑著說道:「元晧先生有話但說無妨」,田豐有些猶豫道:「是。主公,豐覺得主公不因對麾下臣子如此客氣,豐並不是說對麾下下屬客氣不好,只是這樣的話,豐擔心有些軍中將領可能會生出傲慢的情緒,請主公三思」,田豐有些委婉說道。李忠點點頭,心裡道,這田豐剛正之名果然名不虛傳,不過他說的也有道理,當下李忠心裡有了決斷,對田豐道:「嗯,元晧先生做的很好,我會考慮的」,田豐聽李忠這樣說才暗自點點頭。

    這時李忠對三人道:「今日有三位前來助我,我心裡很是高興,待會兒我為三位接風洗塵,明日再出發前去上任也不遲,望三位勿要推辭」,三人並沒有拒絕李忠的好意2,而是點點頭。李忠見此,哈哈大笑起來,連忙吩咐僕人前去準備好酒菜。
BloomCaVod 發表於 2016-2-3 20:20
大廈將傾

第二十九章 有情人終成眷屬

    第二天,趙雲去了瀋陽城外的軍營,那裡現在共有15000人,由廖化和裴元紹負責。而趙雲去了軍營熟悉情況後,還要到遼東徵兵,征完兵後還要訓練,所以他的事情很多,就算如此,他也甘之如飴,因為這不正是體現了李忠對於他無限的信任嗎?

    趙范也趕往錦州去了,田豐也被虎衛帶去了遼東府衙,也就是魯肅和哪些官員平時辦公的地方。

    李忠難得有一天閒暇的時間,而他也準備去陪秀兒,一想到秀兒,李忠又是一陣愧疚,暗想自己陪她的時間簡直太少了,以後還是要多花一點時間陪一陪她啊。嘆了口氣,李忠往秀兒住的院子走去。雖然他二人已是兩情相悅,但畢竟還沒有成親,所以現在還是分開住的。

    李忠走到秀兒的院子,恰好看見她正坐在院子裡發呆,於是上前坐在她身邊,拉著她的手,輕輕說道:「秀兒你在想什麼呢?」,秀兒被李忠的話驚醒,抬頭看見是李忠坐在她身邊,於是欣喜的道:「少爺你怎麼有時間來看秀兒,李忠聽完鼻子一酸,柔聲道:「秀兒對不起,我以後會多抽一點時間陪你的」,秀兒聽完連忙說道:「少爺不用了,少爺每天有那麼多事情要處理,秀兒怎麼好耽擱少爺的時間呢。只要秀兒每天能看少爺一眼,秀兒就已經很滿足了,秀兒不敢有太多奢求」,說道最後,秀兒竟是低下了頭,晶瑩的淚珠正在眼眶裡打轉。

    李忠看到有是一陣心疼,連忙把秀兒摟進懷裡,輕聲說道:「秀兒你放心吧,我不會負你的」,然後李忠想到了什麼,站了起來,拉這秀兒的手就往外走,「少爺,你這是要帶秀兒去哪兒啊?」,秀兒有些著急的問道。李忠回頭對她笑了笑,並沒說話。

    「父親,母親,孩兒有事要跟父親,母親說」,李忠站在李文和韓氏的門前喊道。「進來吧」,房裡面響起了李文那渾厚的聲音。李忠拉著正一臉疑惑的秀兒推開門走了進去。

    「父親,母親」,李忠恭敬道。「老爺,夫人」,秀兒亦是恭敬地朝李文韓氏行了一禮道。

    李文擺擺手,說道:「忠兒前來所為何事?」,「孩兒想要迎娶秀兒為妻,請父親應允」,李文聽後到是一臉平靜,但韓氏卻是反對道:「忠兒,這怎麼行,你現在乃是大漢遼東太守,護烏丸中郎將,但秀兒卻是我府上一丫鬟,這怎麼好,我不同意」,看著秀兒那愈發蒼白的臉,李忠暗道,你又不是我親娘,要不是看在你昔日對我好的原因,鬼才來徵詢你的意見,但臉色卻是平靜說道:「母親此話差矣,我與秀兒乃是兩情相悅,何況我以前也不是一個白身嗎?再說了,人無貴賤之別,再說了昔日高祖還不是乃一亭長」,「這,這不一樣」,韓氏反駁道。

    見李忠還想說話,李文卻是哈哈一笑,意味深長的看了李忠一眼,擺擺手對韓氏說道:「夫人,我看秀兒甚是賢惠,卻是一個好姑娘,既然忠兒要娶她,那就順了他的意吧」,聽到了李文如此說,李忠則是高興的搶在韓氏前面說道:「多謝父親成全」,「好了,帶秀兒下去吧,我看三日後就是良辰吉日,你們就在三日後拜堂成親吧」,李文看了一眼欲言又止的韓氏對李忠道。

    李忠則是興奮的對李文道:『多謝父親成全,那孩兒先下去了「,於是李忠拉著呆站在一旁的秀兒走了出去。李文則看著李忠的背影,用戲謔的口氣喃喃道:」便宜你小子了「,然後他便是一臉笑臉的看著韓氏,和她解釋剛才他為何答應這門親事。

    李忠拉著秀兒走了出來,對還沒緩過神來的秀兒道:「秀兒,你願意嫁給我嗎?」,秀兒回過神來道:「少爺你剛才說什麼,秀兒沒聽見?」,李忠又耐心的說了一遍:「秀兒你願意嫁給我嗎?」,秀兒一聽,玉臉一紅,然後低下了頭,站在那兒雙手搓著衣角,李忠見秀兒沒說話,又問了一遍,「嗯」,秀兒抵不住李忠的「咄咄逼人」,輕吟了一聲,然後在李忠哈哈大笑一臉戲謔的眼神下,紅著臉跑了。「這丫頭」,李忠看著秀兒那嬌柔的背影說了一句,然後轉身走了出去。

    ********************************************************************************

    三天的時間一晃而過,這天太守府一片喜氣,甚至是整個遼東都沉浸在喜悅的氣氛中,因為他們的恩人李忠在今天將要娶妻了,這讓他們如何不高興。

    太守府一片歡聲笑語,突然一聲「請新郎新娘」,大家都是靜了下來。

    李忠今天身穿紅袍,胸前帶著一朵大紅花,整個人顯得很是英俊,一旁的秀兒也是身著一身紅袍,嬌小玲瓏的身材展露無遺,頭被遮蓋蓋住,但即便如此也掩蓋不住那頭蓋下的傾城容顏,李文和韓氏今天則是坐在首位,李文是一臉笑眯眯的看著李忠和秀兒向他們走過來,而一旁的韓氏這是一旁的無奈,但是為了不影響李忠,她還是讓自己臉色帶著笑容,儘管著笑容有些勉強。

    等到李忠秀兒走到了李文韓氏身前,那司儀叫道:「一拜天地」,兩人轉身背對李文韓氏,朝門外拜了一拜,「二拜高堂」,李忠秀兒轉身過來朝著李文韓氏跪下,拜了一拜,「夫妻對拜」,兩人著是面對面跪下,又是一拜,「送入洞房」,然後秀兒就在兩名丫鬟的攙扶下朝臥房走去,而李忠則是留了下來。李文和韓氏則是因為身體不適,回房休息去了。

    「主公,屬下敬你一杯」,剛從錦州趕回來的管亥大大咧咧的舉起手裡的杯子對李忠喊道。李忠則是看了一眼管亥,朝他笑了笑,然後道:「好,喝」,哈哈哈哈,李忠喝完後大笑道。

    「主公,進敬主公一杯」,「主公,鞠義也敬主公一杯」,「主公,張合敬你一杯」,眾人一臉喜氣的朝李忠喊道。李忠也是來者不懼,一連喝了十幾杯,要知道今天李忠他們喝的酒乃是李忠自己「發明」的56度的老白干,十幾杯那就是一兩斤,好在李忠聰明,裝做暈倒,這才躲過一劫,被虎衛攙扶著回房了。看我以後怎麼收拾你們,李忠在回房的途中暗自狠狠道。

    秀兒則是緊張的坐在床上,雙手緊緊的抓著衣角,等待著李忠。

    「碰碰」,兩聲在秀兒的耳邊響起,她身子一顫,透過透明的頭蓋看著李忠搖搖晃晃的走了過來。 本帖最後由 其夏微涼 於 2016-2-3 21:32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loomCaVod

LV:9 元老

追蹤
  • 984

    主題

  • 1008918

    回文

  • 3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