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老本的王晶 衰頹的港片

BOBCBY 2016-3-25 14:15:01 發表於 追星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2371



尖沙咀的嘉禾港威戲院歷經多年,見證了港片之盛極輝煌,亦目睹了港片之日漸衰頹。在這裡曾經拍攝過《無間道》,就是第一部裡陳永仁(梁朝偉)跟蹤劉建明(劉德華)的那家電影院,而爾冬升的《色情男女》亦曾在地取景。



二零一六年二月十五日,也就是明天,它就要停業了。



無獨有偶,去年九月二十日,正逢張曼玉五十歲生日,同樣有五十年歷史的香港金雀餐廳結業。

《花樣年華》裡周慕雲(梁朝偉)與蘇麗珍(張曼玉)拍攝用西餐的地方,《2046》裡周慕雲(梁朝偉)來吃聖誕餐的地方,見證了「這就是一個武林」的香港金雀餐廳。



然而來訪的大多是慕名而來的影迷,餐廳終於支撐不下去而宣佈結業:

「未能與您走到二零四六,榮幸與您度過花樣年華。」



今年春節檔上映的三部電影,《美人魚》《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作品質量毋論,票房卻著實可喜,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這三部電影的導演都是香港人,而且還都是經歷過香港電影全盛時代的導演。

周星馳和王晶不必多說了,港片全盛時代的代表人物,香港電影歷史上絕對繞不開的兩個名字,也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另一位導演鄭保瑞,雖然手裡有網劇《盜墓筆記》、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這些劣質作品,卻也不乏《狗咬狗》《衝鋒車》《愛·作戰》以及《殺破狼2》這些極具港片特色的佳作。



這三位都是「北上」的,事實上香港導演北上的非常多。

陳可辛和徐克算是其中走出來的兩位代表人物,《親愛的》和《智取威虎山》完全看不到港片的風味,成功打破「香港導演北上鎩羽而歸」的定律,香港導演也能拍出大陸片不再是傳聞,他二人也順利站住腳跟,得以繼續前行。

而另一位拍過《籠民》《自梳》和《流星語》的、曾經和徐克合稱「文張武徐」的張之亮導演,卻在北上途中屢屢「水土不服」,《墨攻》《肩上蝶》以及《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全部敗走麥城,難回當日榮光。

不得不承認的一件事是,港片不行了,往大點說,香港不行了,曾經因為英國搶佔而成為東西方世界的交流關口的香港,在大陸這個擁有巨大無比的胃口的饕餮的蠶食下,香港正在陸續回歸到它歷史上應有的位置上。

過去一百多年,由於大陸內亂、封閉,外交內困,香港的優勢得以凸顯,也迅速讓這個僅有一千平方公里、幾百萬人口的特別行政區飛快成長,而一旦大陸雄獅甦醒過來,無論香港還是臺灣,都無力抗衡,經過這許多年的復甦,我們從藝人角度就能看出來,或者啃老本死守香港小陣營,或者找出路擁抱大陸新世界。

所以香港相比於大陸衰退是必然的,港片在回歸後受到的衝擊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很多人把《無間道》視為港片最後的輝煌,誠然《無間道》後還有杜琪峰《黑社會》《放逐》《大隻佬》、爾冬升《門徒》《旺角黑夜》等警匪片,也有葉念琛十年如一日拍《十分愛》《我的最愛》《獨家試愛》等愛情片,但無論是影響力還是知名度上,都難以望《無間道》項背。

但不止這些,我們看到的是,很多港片不思進取地在啃老本。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澳門風雲3》就是如此。



《澳門風雲3》,當我們看到如此華麗的陣容海報時,心裡是會很期待的,這不僅僅是香港黃金時代的演員,他們中絕大多數人依舊是華語演員裡的佼佼者,如此巨星雲集的電影,王晶給了我們什麼?

給了我們一坨令人難以形容的惡臭。儘管這部電影裡有許多老港片的懷舊梗,但是通通用得不到位,澳門不像澳門、香港不像香港,甚至都沒有煮熟就端出來讓觀眾食用了。

以王晶為代表的這一類港片黃金時代人物其實就是在消費自己,同樣的還有黃百鳴的「家有喜事」系列。

1992年,黃百鳴聯合張國榮、周星馳、張曼玉、吳君如、毛舜筠等演員一同出演了賀歲喜劇電影《家有喜事》,一炮而紅,緊接著第二年又推出了《花田喜事》,同樣賺了個盆豐鉢滿。



誰能料到香港回歸後,這一系列就一發不可收拾,97年的《97家有喜事》、98年的《九星報喜》、09年的《家有喜事2009》、10年的《花田喜事2010》、11年的《最強喜事》、12年的《八星報喜》、13年的《百星酒店》、14年的《六福喜事》,數量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差,完全印證了「炒冷飯」三個字。

再比如曾經拍出過令無數人難以忘懷的經典電影《大話西遊》的導演劉鎮偉。



如果我們細數一下,我們的編劇技安(劉鎮偉)在港片式微的時代,利用《大話西遊》和《東成西就》拍了多少部電影來賺錢,我們就能知道他是有多麼江郎才盡了。

2005年,謝霆鋒、蔡卓妍主演《情癲大聖》。

2010年,鄭中基、孫儷主演《越光寶盒》。

2011年,陳奕迅、莫文蔚主演《東成西就2011》。

2014年,鄭中基、孫儷主演《大話天仙》。
……
還有今年即將上映的,準備繼續消費這個題材的、韓庚和唐嫣主演的《大話西遊3》。

以上種種都能讓我們看到,香港式微了,香港導演式微了,多少香港導演在重複自己,在面對內地觀眾心中的港片情懷而不斷消費、剝削,直到變成《澳門風雲3》這種畸形怪物。

其實不僅僅是港片式微了,同樣是我們童年記憶的TVB,近幾年來也僅有《天與地》《使徒行者》等寥寥幾部還算可以,同樣不復當年模樣。而我們看到的則是很多TVB導演北上,拍起了令人難以理解的抗日神劇。



衰敗的東西往往卻能引起人們的懷念,徐崢《港囧》打了一張情懷牌,出現了多少粵語老歌、港片配角、港片取景,雖說不見得高明,卻是令人懷唸的、在觀影過程中如能偶爾碰到那麼一兩處心領神會的片段,總會有無限遐想,想起那很多年前的一分鐘。

「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之前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



「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說的也是香港電影。

一個好的故事是足夠讓人有非常多的解讀方面的,王家衛最新的作品(其實已經好多年了,笑)《一代宗師》可以算新世紀以來我最喜歡的港片(如果它可以算是港片的話),在我心中這是可以與許多被稱之為「神作」的電影媲美的,縱然它在各大電影網站上的評分並不高。


《一代宗師》不同於「我要打十個」的宇宙無敵動作片,它其實是以葉問為引子,聯絡出一個大世界。往大了說,是民國往事,再往大說,是新事物繼承了舊事物、舊事物日漸傾頹的哲學;往小了說,有情思綿延,也有每個人的人生哲學,比如「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又如「『我』都沒了,還怕啥」,還有「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等等。

所以這部電影的解讀是多方面、多樣化的,不同於陳可辛《親愛的》、徐克《智取威虎山》的精明與小心,王家衛十年磨一劍推出的《一代宗師》早已脫離了港片範疇,不再拘泥於港片和陸片之分,而是各取其所長,這其實也給港片發展指明瞭一條道路。

電影裡都說出來了:

「拳有南北,國有南北嗎?」

「其實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勉強求全,等於固步自封。」

「真管用的話,南拳又何止北傳?」







清王朝亡了,遺老們紛紛哀嘆國將不國。

傳統行業凋零了,大家斥責新世界太快容不下它們。

大哉,王家衛、徐皓峰、鄒靜之、張大春,以及那許許多多在王家衛採訪中提及的拳師們,給出了一個武林,又勾畫了一個武林,匯聚兩岸三地的融會貫通,拍出的《一代宗師》,其實正是一個驚醒:「武學千年,煙消雲散的事兒,我們見的還少嗎?」

正因為不少了,所以當我們面對頹勢時,懷念固可以有,但如一味抱守殘缺、不思進取,那麼最後面對的,只能是消亡。

有個朋友看完這部電影后,說了一句話:「物有興衰,人有進退。」當我們面對《無間道》裡的嘉禾影院、面對《花樣年華》裡的金雀餐廳的消亡時,去懷念固然是好的,但不能一味沉迷於對過去的執念,要向前看。

影院如是、餐廳如是,電影亦如此。一個時代出現的東西,總歸會被淘汰的,但新事物所承載的永遠是人。如果我們把自己當作已經成功的「老人」,總是津津樂道於過往的成就,那麼我們確實真的,就此老去。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OBCBY

LV:6 爵士

追蹤
  • 1746

    主題

  • 1748

    回文

  • 4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