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尋常路 他 重新定義自己的單車人生
文章作者:黃子紘 / 翻譯:Peter Chen
“比賽剩下最後半哩,小將杜志濠還在集團前方,賣力踩動踏板的他,嘴裡正大口喘著氣,仍不忘回頭察看身後的兩名對手。就在過彎之後,身著藍衣的衝刺手蛇行切入最後的直線賽段,試著甩開杜志濠與另一位綠衣衝刺手,但他們也不是省油的燈,起身抽車,加速展開反擊...“
“就剩最後三分之一哩了,領先藍衣選手的眼神掃過後方,杜志濠和綠衫車手仍緊咬不放,眼看他是逃不掉了。說時遲那時快,綠衣衝刺手直行切右線,起身就是衝刺;杜志濠仍舊緊咬不放;隨著兩名對手的瞬間加速,錯失良機的藍衣衝刺手,只得目送他們漸行漸遠的車尾燈。“
“四分之一哩,杜志濠落在後頭,此時,他正在等待時機。眼看綠衫仍不斷往終點挺進,但速度似乎有趨緩的跡象。杜志濠選擇切左線加速;雖然對手踩得賣力,但推車一瞬間,還是由台灣小將略勝一籌,他舉起雙手,擁抱勝利!“
—
他是杜志濠,19歲的台灣小將,目前所屬丹麥三級車隊Giant-Scatto U23。雖然是職業車手的身份,去年的他,不過是一名平凡的高中生,在升上大學之前,為自己的在校成績努力著。他,不是老師眼裡的“升學重點”,家人對於他走向自行車競技的熱情,並未給予太多支持;職業車手這個夢想,或許連身旁的朋友都不以為意。在全世界都不支持他的時候,他選擇等待,如同衝線前半哩,等待著發動攻擊的瞬間。
杜志濠於2015年塔塔加登山賽
©自行車騎士協會/攝影:林建宏
或許因為控管飲食,搭配上嚴苛的訓練,燃燒了他攝取的卡路里,杜志濠的身形顯得高挑而精瘦,招牌的蒂芬妮藍棒球帽反戴,是受訪時的標準穿搭,也顯現著他個性中,那份獨特而引人注目的特質。除此之外,和朋友傳傳訊息、玩玩手機APP,或和女朋友視訊的他,與其說是一名職業車手,看上去更像一般的大學生。
在亞洲,特別是像日本、韓國、中國、台灣這些國家,國、高中生的生活從每天早上七點鐘開始,一直到下午五點才告一段落。然後,很多人還要上補習班。家長和老師秉持著分數至上的原則,成績單上的數字,區隔了學生的等級、定義了他們未來的人生。
對此,杜志濠顯然有適應不良的問題,他從小學開始的成績就不是頂好,有部分和他中文的閱讀效率不佳有關(杜志濠是多明尼加華僑,小學二年級才搬回台灣);除此之外, 當學習的項目提不起興趣時,他總顯得興致缺缺。像他這種“問題”學生,台灣的教育體制已經判定了他的未來:以後只能做勞力性質的工作。儘管如此,爸媽還是希望學校教育能對他有所啓發,引導他走向“正確”的方向,進而把杜志濠送進一間好大學,未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成就一般人眼中所謂“成功“的人生。
而杜志濠是在小學六年級,才不經意接觸到自行車這項運動。那時,媽媽帶了兩台車回家,要他每個週末,陪她一起參與俱樂部的約騎;在加入這項運動之前,賽車才是他的最愛,但箇中的張力和速度感,卻在雙輪競速的過程中獲得實現。
加入哥倫布單車俱樂部,這是他16歲時略顯青澀的模樣
「自行車是速度的運動,我很喜歡!」
童年時的興趣,恰恰呼應了現在對自行車的熱情。起初,他只是眾多自行車愛好者當中的一員,直到國中二年級,杜志濠加入哥倫布單車俱樂部;這支車隊是台灣俱樂部場上,數一數二的勁旅。此時此刻,自行車對他的意義,已經超越了興趣的範疇。
當時,他還住在學校的宿舍,但15歲的杜志濠,每天晚上七點鐘準時上滾筒,踩著自己排定的課表前進。通常他的一週,是從硬斗的間歇訓練開始,一直到週末前的輕鬆騎,為六、日的團練與競賽預作準備。每每在同學們放學或週末休息的時候,他的訓練才正要開始,這樣有紀律的訓練生活,在國中二年級已經展開。早在剛進入業餘時便立定志向,朝著職業車手的路線前進。
最熟悉的一群戰友們
在出國前,大夥為杜志濠餞別
©哥倫布單車俱樂部
「熱情,是一種生活方式。」杜志濠解釋道。
對他來說,投注在雙輪的熱情,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態度。帶給他熱情的自行車,比數學、文科或歷史都來得有趣,並且他會願意為了“它“犧牲一切。遇見自行車,就像發掘了他個性中的另一面,讓他朝著追尋的目標勇往直前。雖然這份熱情與夢想,在他的心中不斷滋長,但周遭的家長和老師,對此並不抱支持的態度。爸媽要他留在學校,並且嚴格要求他的成績;當他以學校之名,參與校外單車競賽的同時,校方甚至連公假也不准。老師甚至要求他在賽後隔天,就把作業補齊,對當時的杜志濠來說,無法在課業和單車達到平衡。
無畏跳脫傳統的學校教育,他,立志當一名職業車手
©Momo Chiu
「我在2015年3月1號那天休學了。」杜志濠說。
「假如我想要去歐洲騎車,勢必要休學才有辦法,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留在台灣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我繼續讀台灣的學校,每天早上七點出門、晚上七點到家,根本沒有訓練的時間;這是我必須下的決定。」就環境來說,學校很適合交朋友,但學費事小,回歸選手的現實面,這段時期流失的,還有最精華的訓練時間。杜志濠坦言:「我上課都在睡覺,我對那些東西一點興趣也沒有。」在遠赴荷蘭,參加為期三個月的訓練營前,他毅然中斷課業,選擇追尋自己的選手夢。改變需要勇氣,但對他來說,這會是最好的決定。
看到杜志濠2013年的好表現,包含全國錦標賽個人計時賽,男子青年組的冠軍頭銜,2014年伊始,車隊和台灣捷安特公司為他安排了一場會談。杜志濠和媽媽遠赴荷蘭,與一級車隊Giant-Shimano(現Giant-Alpecin)的教練和運動總監碰面。「我們討論了未來的訓練方式,為期兩年,他們計劃要把我送進旗下的U23車隊。」杜志濠回憶道。「當時討論的重點在於,該如何進行遠端訓練。」「他們會透過Dropbox把課表傳給我,我再回傳自己的訓練數據。」
非科班出身的杜志濠,在全錦賽擊退一眾青年好手奪冠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攝影:林嘉欣
這份數據裡頭,包含了杜志濠的心率、功率、以及他對訓練的想法和感受。「教練團和運動總監會和我進行視訊會議,大多時候是每週一次,賽事頻繁的時候,就用email溝通取而代之。」這項創新的做法,也讓杜志濠成為車隊成立後,隊史上第一位進行遠端訓練的青年選手;而他,也用最實際的表現,一掃大家過去對他的質疑。
也是在這趟旅程中,透過杜志濠和一級車隊之間的交流,才讓媽媽看到他在自行車領域的投入。她知道,這個“自行車“的夢想,不只是說說而已,杜志濠是真的很有希望成為一名職業選手,靠參加比賽養活自己。她開始支持兒子,並且肯定他在訓練上的投入。放下過去的成見,媽媽知道,是自行車讓杜志濠”轉大人“。兒子不僅有天份,還擁有理想的未來,而且,他離目標只差一步了。
與Giant-Shimano車隊當面交流,是選手路上的重要轉折
現在,媽媽是杜志濠的頭號粉絲
想想,即便他有辦法平衡學業和訓練,選擇留在台灣對他的選手生涯來說,還是弊大於利。「即便台灣選手接受了充份的訓練,還是沒有足夠的比賽作為舞台,他不知道自己為何而練。」杜志濠點出問題。「假如你兩個月才上場一次,想進步是很困難的,因為和上一場間隔的時間太久,很難針對比賽中所犯的錯誤加以改進。」歐洲的自行車運動,在政府的支持下,不僅提供市民們更友善的雙輪環境,也從中積累了深厚的自行車文化。大家不僅關注職業自行車賽,也加入俱樂部和業餘車隊,幾乎天天都在騎車。政府和公司行號,都很樂意贊助車隊和比賽,為車手打造更多競技的平台。
反觀台灣,自行車運動缺乏政府的支持和群眾的關注,車隊或賽事組織沒有足夠的資金舉辦比賽,更遑論送更多選手到海外,參與更多國際級的自行車賽?我們無法和歐陸選手一樣,在賽事當中訓練、學習,而進步的方法無他,就是比賽、比賽、再比賽!在歐洲,每個禮拜都有比賽,所以你會記得自己在上一場比賽中犯的錯誤,一旦犯了錯,你會養成在下一場“修正”的能力。你犯的錯越多,累積的經驗就越豐富。犯錯,反而變成重要的功課。如果想成為更好的車手,你必須發現錯誤,從中進步,然後變得比過去的自己更好。
參與國內個人計時賽挑戰,杜志濠拿下佳績
©Diana Hong
在歐洲,業餘車手(主要指U19、U23階段的青年選手),每年可以參與60到70場比賽。這些選手就像海綿一樣,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從賽事中汲取智慧與技巧,因此在他們成為職業車手之後,實力和技巧都相當平均,比的是戰術和運氣。自行車在此,成了不折不扣的團隊運動,需要隊員們各司其職。除了登山、衝刺、計時賽選手,有各自鎖定的賽段與站別之外,比賽當中,也有專門遞水壺、補給品的副將,負責帶領衝刺主將衝終點的燃料筒、或負責為GC主將配速的成員。
在荷蘭訓練營期間,杜志濠每個禮拜都有出賽,除了對外的賽事,他當時所屬的業餘車隊OWC Oldenzaal,每週也會舉辦繞圈賽,邀請職業或其他業餘車隊的車手前來共襄盛舉;這樣的作法,提供選手們絕佳的機會,用以嘗試新的戰術和策略,也磨合新換上的器材。每個星期,在他住的荷蘭、德國一帶,都有五、六場比賽,這是以往台灣無法提供的環境。雖然一開始,他也常因為集團的速度太快,以未完賽作收,但不久便適應了這樣的速度與訓練方式,從比賽犯的錯誤當中學習、成長。在旅程的最終,杜志濠不僅在當地的賽事中躋身前20位,他也參與了UCI的三日賽。
荷蘭行為他帶回滿滿的收穫與回憶
和俞辰憲兩人回國後,接受單車時代專訪分享經驗
延續這趟旅程,杜志濠再參加了台灣、日本、香港、中國各地的比賽,最終在日本北海道舉辦的業餘賽 Niseko Classic ,以冠軍的姿態為賽季總結;該年的全國運動會,他也分別在男子菁英組的個人計時與公路賽項目,摘下第6和第7的成績。在他所參與的賽事當中,甚至不乏頂尖的歐洲選手,而他只是當中最年輕的成員之一,也沒有職業車隊的合約在身;但杜志濠還是不斷為自己尋覓機會,對於挑戰世界,他,沒有卻步的意思。
杜志濠在全國運動會披上台北市的戰袍
杜志濠與范老師合影
「我朝著自己去年設定的三個主要目標前進,並且努力達成!」在2015賽季的最終,杜志濠為自己贏得一紙Giant-Scatto U23車隊的合約。
2016新賽季才剛剛開始,經過西班牙的春訓後,杜志濠似乎已經和隊友們打成一片,比賽的節奏也能適應良好。在前兩場的出賽中,都和主集團同時進站,並於150名車手當中名列前30。要知道,和杜志濠同場競技的,都是歐洲青年新銳中的頂尖成員,他的能力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然提升到另一個檔次。「今年,成績不是主要目標,我想在歐洲學到更多東西。」他也自信地宣告:「今年的我會全力以赴,在我爆發的同時,會犯下許多錯誤,但同時也會載著滿滿的收穫,回來挑戰年底的全國錦標賽(編按:今年全國錦標賽預計提前至9月份)。對他來說,現在犯的錯誤,都是為將來更大的挑戰蓄積能量。只有在遭遇更強的對手、或更巨大的阻礙時,才能演變成另一個進化的自己。
Giant-Scatto U23車隊於西班牙春訓
©車隊官方
車隊為他特製的塗裝
在國外過生日,收到車隊的小驚喜
雖然,現在的他已經完成中學時的最大目標,但,這只是他計劃當中的第一步。Giant-Scatto U23是UCI註冊的洲際車隊,在職業自行車運動領域屬第三級,全隊由23歲以下的成員組成。而真正能夠參與世界巡迴賽,包含環法、環義等最高層級賽事的一級車隊,總共也只有18支。(編按:不含外卡車隊)「我現在19歲,我希望自己在23歲之前,能夠加盟一級車隊。」「在這3、4年間,這是我期待自己能做到的事。」與全世界的自行車新星比拼,杜志濠要在一眾好手當中,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成為未來環法出賽名單當中的一員。
—
要知道,這名19歲的少年,獨自踏上數千英哩之遙的征途,他身旁的隊友,說的是他聽不懂的丹麥文,光要適應生活,就是一項挑戰。不過,杜志濠對每件事情,總是抱持著正面的態度。他知道,要當一名職業車手,這些“考試“只會讓自己變得更強壯。想要騎得更遠,路上經歷的過程,都會成為未來的養分。「我不會後悔,因為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決定,所以我必須堅持下去!」「為什麼要後悔?做就對了。想想,到了60歲的時候,我還有可能在一級車隊當中騎車嗎?」
杜志濠代表RTS-Santic車隊,參與香港單車節
©MinMin Chang
「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只告訴自己一件事:假如我現在選擇逃避,我或許可以逃避一個月,但我不可能逃避一輩子。」「我從來不對自己說“你做不到”,因為我還太年輕,說這句話還太早,假如浪費太多時間,猶豫自己能不能做到,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就像我說的,勇於犯錯,因為我還年輕。犯錯、改正,然後變成更好的我。」當所有人都不支持他的夢想時,路上阻撓他追尋的挫折,在他心中催生出這份堅定的想法。杜志濠的自信,源自所有支持他的車迷,是他的勝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讓所有支持他的車迷們印象深刻。
「我或許不是最強的車手,但為什麼不全力以赴,讓我在大家的心中留名?」「假如我還是一樣上學、工作、變老、就這樣過了一輩子,沒有人記得我是誰,這是我想要的人生嗎?」他自問。
離開校園遠赴歐陸,杜志濠追求屬於自己的單車人生
—
“通過彎道,前方沒有對手,杜志濠前方的賽段開闊而筆直。 終點前最後半哩,其他衝刺好手緊追在後,試圖把他抓回集團當中,進而超越攫取勝利。起身抽車的他,已經準備好發動最後一波攻擊!“
作者簡介: 黃子紘,因為4、5年前的時候買了一台單速車,後來越來越喜歡單車。不僅用單速車去挑戰一些路線,也開始收看與研究自行車賽事。目前就讀美國Emerson College,未來以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為目標!
杜志濠加盟捷安特三級車隊Giant Scatto U23 杜志濠的粉絲專頁 杜志濠所屬的Giant-Scatto U23車隊
Via 單車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