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預見下一步市場的變化。」
「自主性,這三個字,觸發了我一直想要講的事情。」
太平洋自行車董事長林正義
缺乏自主性的自行車產業
太平洋自行車董事長林正義(以下稱林董)開宗明義地說:「我們台灣的製造業,一直沒有自主性。你觀察台灣過去50年來的經濟成長,大概都沒有自主性,因為自主性很難。我們的發展,常常要看的是外部性,產業就變成reactive,因應外部的情況,大概佔百分之90以上。」
從業45年的他,認為過去市場爆炸性的改變,不能歸功於自行車品牌的主導,而是產業因應市場發生的變化。而生產出來的產品,規格由市場所在的品牌掌握大局,再來向其他國家採購。台灣在當中僅僅負責生產的角色。
「到底要做什麼?我們聽人家的。打什麼品牌?人家的。什麼樣的行銷策略?我們都不懂。我們只做一種,就是生產。」
「代工廠純粹是reactive,但這個reactive的情況,很糟糕的是,很快就會被淘汰了。」由於台灣在供應鏈中代工的定位,只能被動反應市場需求,第一線承擔市場起伏的風險,感受產業末端的流行趨勢。「可是,消失不見的情況沒有人看見,只看見活下來的人,他變強了一點。」林董接著說。自行車產業經過幾次流轉,造就大者恆大的面貌,但無論大小,大家都在做reactive的工作,看不到未來的需求。
「到最後,你只看到捷安特、美利達,你如果在這個行業,你也許會看到愛地雅都賺不了錢,第3名都賺不了錢。」林董說得直白。
點出問題,但林董也不忘提醒,自行車產業在全球表現仍相當出眾
腳踏車產業不是傳統產業
「你知道每差不多5年、甚至不到5年,自行車產業就會發生一種顛覆性的改變。」林董接著說。
和智慧型手機一樣,假如沒有年年推陳出新,自行車產業就會走向生產過剩。從看見需求、開發到正式量產,爆發性的成長,大概只有2年的壽命,之後就要做新的產品從頭來過。林董見證自行車產業,大概經過10次、11次破壞性的改變,最終我們只看到生存下來的大公司,卻以為這就是產業的榮景,以為這就是一個成功而安定的產業,其實不然。
「腳踏車不是傳統產業,腳踏車只能可以說是消費者產品(consumer goods),因為市場的變化,是看消費者使用而改變。」林董定義。一旦消費型態改變,整個市場可能隨之轉移、甚至消失。所以,我們必須把顛覆性的變革,當作是一種產業活力的來源。「如果腳踏車的市場沒有像這樣,一兩年就翻轉、沒有這麼多人犧牲,腳踏車的市場會如一灘死水(Zombie industry)。」
「腳踏車的市場,為什麼會享受50年的繁榮?就是因為幾年以後就重新來過、從零開始,才會有大量的市場需求嘛。」致力自行車產業45年,林董點出許多人只看到產業的表徵,而很少有人真正了解本質。對他而言,生意要好的關鍵不在銷庫存。「庫存永遠銷不掉,你原來的東西已經沒用了、報廢了,人家要的是另外一種東西。」
處處找尋靈感,林董口袋的便條紙隨時記錄生活
電動自行車只剩下兩年榮光?
對於現況,林董又有自己的見解:
「現在幾乎一窩蜂在做電動腳踏車,我認為電動腳踏車的光景,差不多只剩兩年而已。從過去的經驗,你不管再困難的東西,都是5年就要改了。過去電動腳踏車的缺貨,只有一家Bosch、現在又加上Shimano、又加上BionX、又加上台灣的、又加上大陸的八方的(指八方電機),柏林又有一家出來了,產能過剩真的太厲害了,哪有那麼大的市場?」
「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夠預見下一步市場的變化,也能夠看清楚表徵以外的本質,看到未來,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自然好奇,林董眼中的未來是什麼?
「下一個需求我還看不見,不過我幾乎可以判斷,登山車的變化,會發生在避震器,輪子可能也是要回到20寸。你會不會想像,20寸可能是5年以後,登山車的新標準?因為所有產品設計的趨勢,都是一直往小輪子去跑啊,都是一直往能夠靈活操作、在各種地形方面能夠靈活地跑,那20寸的輪子比26、27的輪子要靈活很多。」
堅信小輪車會是未來的時勢所趨,林董不僅分析台灣業界的現況,下一篇,他要和我們分享太平洋自行車的經營哲學。
未來登山車是否真如林董所示,走向“小輪化”?
文章來源: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69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