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車龍頭詳解-一次說明材質、長度、角度的關係

雞排要切不要辣 發表於 2016-6-3 14:40:00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0 2656
深究公路車的龍頭品項,我們從外觀的材質談起。

碳鋁龍頭優勢不同

「一般消費者會想要換龍頭,大部份是跟著車手把一起更換,以相同的品牌為主。」考量與車手把的一體性,外型搭配較出色的碳纖,特別受到車友歡迎。不過,以小樹來說,他會推薦車友使用鋁合金龍頭,不僅在重量上抗衡碳纖產品,強度、價格都是鋁合金產品的優勢。


方型龍頭體積大、剛性強、但重量也比較重


考量力矩與強度的關係,頭管上的墊圈應在4公分以內


長度影響操控感受

龍頭的規格,配合到車手把的管徑,與其追求規格,更值得討論的是龍頭的“長度”。小樹接著分享:「主要是操控性的問題,合理龍頭的長度會落在9~13公分之間。」太長的龍頭影響強度,不僅更難通過安全標準,且操控的感覺越鈍,車手落在前方的重心也越多;換句話說,當車手壓過坑洞時,翻覆的可能性隨之提升,或者容易因後輪欠缺摩擦力,造成打滑的現象。


不僅關係風阻,Pro選用長龍頭是為了集團行進的穩定


「那麼,龍頭太短會有什麼影響呢?」

「太短的龍頭操控性過於靈敏,也可以解釋成太神經質,在8公分以下,連起身抽車都有困難。」小樹補充,透過Fitting的方式,坐上模擬車的車手,可以抓到自己的最適搭配。以台灣人普遍手長、上半身也長的身材比例,會需要更大的座艙空間,也必須選用長一點的龍頭,當然,為了達到最佳的舒適性,這樣的作法會犧牲掉一點操控的靈敏度。


仔細研究,Sagan也是屬於手長、身體長的類型


2014年,Cannondale針對Sagan客製的戰駒


反裝用於非常時刻

接下來,我們談到自行車龍頭的角度。

「其實,角度反而是比較不重要的。」「以6度和8度的龍頭為例,兩者只有0.41公分的差距,6度跟10度的龍頭,差距也在1公分以內。」看來,除非落差太大,否則龍頭的角度不會是騎士的主要考量。值得一提的是,先前我們也有聽過”龍頭反裝“的說法。小樹認為,反裝龍頭提高車手把的仰角,對操控性的影響太大,為了登山賽而做這樣的改裝,不是他會建議的方式,只有在車子過大/過小、又沒有預算的狀況之下,才有機會看到這樣的應急措施。


考慮日常使用的多元性,小樹通常不會建議做”全爬坡“的設定


柔軟度的進步有限

「在柔軟度與核心進步之後,龍頭是否也應該跟著調整呢?」小樹說,柔軟度的變化,主要在3個月內發生,其實成效沒有我們想像的大,倒是”體重“的關聯較為明顯。「假如你瘦了10~20公斤,配合拉長、降低的龍頭,設定可能會完全不一樣,坐墊的寬度和座高也會隨之調整。」


對一般車友來說,體重還是影響設定最大的因素


你的腰痛從何而來?

討論完龍頭的材質、長度與角度,最後,小樹和我們分享一個Fitting常見的案例:「在腰部出現疼痛的時候,很多人會選擇把龍頭縮短,但實際上應該要選用長一點的龍頭。」

「難道疼痛不是因為太“趴”而引起的嗎?」

小樹說明:「在手部提供支撐的情況下,騎士坐得越挺,重心就會越往後移,上半身的壓力也就轉移到腰部。兩相比較,用“手部的肌肉”來承載壓力,會比“腰部的關節”來得更好。回顧過去Fitting的狀況,太”挺“的案例比太”趴“的案例多出許多。」假如同樣的症頭也困擾著你,不妨徵詢專業Fitter的建議,要知道,正確的設定會比升級裝備來得經濟、且有效率許多!


調校受限的一體式車手把,不是小樹推薦給一般車友的品項


原文出處: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6507.html

暫無任何回文,期待你打破沉寂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