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術超能] 從島主到國王 作者:符寶 (連載中)

 
梅兒 2016-8-4 01:34:52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551 175634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01:28
第一百四十節蓋爾索帕號沉船

在世界范圍內流傳著一個大西洋幽靈船的傳說。

‘在茫茫北大西洋,飄蕩著一艘‘幽靈船’,該船飄來飄去,行蹤不定,當船顯現時,他的形象是破爛腐朽的,而且,附近的水手們和漁民們常常能聽從船上傳來古怪的聲音,哭泣,嘆息,腳步聲,但是沒過多久,船就會消失在茫茫大海中。

傳說中,在船上住著海上死難者的靈魂。

‘圣瑪麗亞.福爾摩沙’號貨船成為21世紀最著名的‘幽靈船’。

關于它的傳說,不絕于耳。

陳銳拍攝的船員休息室的照片以及3分12秒視頻,經常出現在各國的網絡上,轉載非常頻繁。

好萊塢的編劇們嘗到改編自陳銳的冒險故事尋找‘幸運星’號的電影《尋找沉沒的西班牙運金船幸運星號》票房大賣的甜頭后,他們已經開始將目光瞄向‘圣瑪麗亞.福爾摩沙’幽靈船了。

‘圣瑪麗亞.福爾摩沙’號幽靈船故事性強,容易改編,恐怖懸疑類的電影小成本很容易搏大票房。

再加上關于‘圣瑪麗亞.福爾摩沙’號幽靈船的‘幽靈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這股關注熱潮還沒退去。

改編‘圣瑪麗亞.福爾摩沙’號幽靈船的電影有這么多成功的因素。

只要電影不是拍得太爛,讓觀眾實在看不下去。想不成功都難了。

最近一個星期,宣布要開拍一部改編真人真事真實事件‘圣瑪麗亞.福爾摩沙’號幽靈船的電影的消息履見報端。

甚至中國新一代著名導演鄭秀全也向媒體宣布要開拍一部改編‘圣瑪麗亞.福爾摩沙’號幽靈船的電影。

在媒體采訪他的時候,他還向陳銳發出邀請。邀請陳銳加入劇組成為該劇組的特邀編劇。

陳銳直接拒絕了,才沒空陪他們玩。

陳銳駕駛快艇離開‘圣瑪麗亞.福爾摩沙’號貨船。

開始繼續尋找沉沒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

陳銳在一片海域停下了快艇。

陳銳潛入海中。

水比較深,2、300米,能見度很低,只有一絲絲光亮,水很冰冷。

水壓很大,陳銳感覺到有點壓力。不過對陳銳來說,這點壓力幾乎可以忽略了。

但要是換成一個普通人。處在2、300米的海底,巨大的水壓早就將人壓扁了。

陳銳頭戴一頂防水礦照燈,手里拿著一個金屬探測器。

行走在海底沙石里,如履平地。行走自如。

忽然,在陳銳眼前出現了一個黑影,黑影像巨人一樣靜靜躺在海底沙灘上。

陳銳精神一震,游了過去。

游到近處,陳銳才發現這是一艘巨大的船體殘骸,斑駁的船體,銹跡斑斑,歪倒的桅桿,正在無聲地述說著這艘船的悲慘遭遇。

這艘船在冰冷陰暗的海水里沉浸了上百年。

船體有一小半埋在沙子里。甲板,船艙大部分露出外面。

這是一艘蒸汽船,兩舷有巨大明輪。船的外殼是鐵的。

這是一艘輪船。

動力,蒸汽機,靠安裝在兩舷的巨大明輪推進,外殼是鐵的,陳銳可以推測,這是一艘19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的船。

因為。19世紀前,人類一直是用木帆船作為水路運輸工具。19世紀中葉以后,螺旋槳為動力推進取代了明輪。

這是一艘英國的運輸船。

陳銳在船側看見一串英文字母.英文字母雖然鐵銹遮住了。

但陳銳還是依稀地能辨認得出,gairsoppa,‘蓋爾索帕’號。

19世紀初到19世中葉,用英語的國家總共就幾個。

美國,英國,新西蘭,澳大利亞,加拿大。

沉沒在大西洋中部,位于亞速爾群島下方偏東500海里,西撒哈拉偏西600海里,也就只有一個可能了,那就英國運輸船。

陳銳游進船艙。

發現船艙里物品散落的一地。

瓷器,青銅器,一些金銀幣,銀制餐具,裝飾品。

當然,或許還有其它物品,不過,這艘‘蓋爾索帕’號不像‘幸運星’號,西班牙‘幸運星’號埋在沙子里,長期隔絕空氣和海水的腐蝕,物品都很好的保存了下來。

‘蓋爾索帕’號甲板及船艙大部分暴露在海水,除了瓷器和金屬物品,其它物品經過將近200年浸泡在海水里,很難保存下來。

陳銳可以推測,‘蓋爾索帕’號出發地是中國,繞南非好望角到達英國。

19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蘇伊士運河還沒修筑通航,從中國或印度到達歐洲的船只只有繞南非好望角,經北大西洋中部,才能到達歐洲。

‘蓋爾索帕’號運送的是中國文物。

這些中國文物劫掠也好,收購也好或是所謂的‘考古發現’也好。

陳銳不想去猜測,這些都沒什么意義了。

這些中國文物中,其中青銅器占多數,瓷器,金銀幣,銀制餐具,裝飾品之類的只占極少一部分。

陳銳將這些物品收進孕海珠空間。

陳銳繼續在船艙里搜尋。

在船長室發現了一個密封的箱子。

搜尋完畢,確認沒有遺漏后。

陳銳進入孕海珠空間。

清點了一下收獲。

瓷器少量,但精品甚多,最值得陳銳注意的是一個碗。

碗胎體很薄,釉層很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面有很細的開片,在造型上,莊重大方,工藝精湛。

這是一個汝窯瓷,應該叫宋汝窯天青釉碗。

陳銳又仔細觀察了一下。

釉面開片的紋理毛毛扎扎,這是蟹爪紋。

在碗的底足有支釘,芝麻大小,這是芝麻掙釘。

陳銳可以確定手里的這個碗是一件汝窯瓷真品。

據陳銳所知,汝窯傳世的作品很少,據傳不足百件,價值可不便宜。

這個宋汝窯天青釉碗保存得非常完好,工藝精湛,一出世足以在古玩圈引起轟動。

上拍數千萬,甚至能過億。

金銀幣,少量,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如果要出售的話,這些金銀幣價值在1000-20000美元之間吧。

青銅器,占絕大多數。

陳銳清點之后才發現這些青銅器全部是商周的。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09:39
第一百四十一節商代青銅器

陳銳清點了一下,一共547件青銅器,有方鼎、圓鼎、盤、劍、方、三聯、尊、方、瓿、觥等器形,種類繁多,鑄工致,紋飾優美。

這些青銅器具有商周青銅器的特點。

眾所周知,商周時期是中青銅器發展的鼎盛時期。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數量大,種類繁多,有禮器、酒器、水器、樂器,各類器形一應俱全。

造型奇特,紋飾優美。

這一時期的青銅器還有一個重要的特征,商周的青銅器上刻有銘文。

到到秋晚期至戰,由于鐵器的推廣使用,銅制器物越來越少。

到了秦漢以后,隨著瓷器和漆器的進入日常生活,銅制器物更加少了,裝飾簡單,多為素面,胎體也更為輕薄。

所以,陳銳很輕易地判斷出這些青銅器是商周的。

更確切地講,這些青銅器是商代的。

原因很簡單。

看青銅器上的銘文。

商朝的文字是甲骨文。

周朝的文字是周篆。

兩種文字雖然一脈相承,但還是有很大的區別。

因此,陳銳通過青銅器上刻有的銘文輕易地判斷出這些青銅器是商代的。

同時,還可以說明一個問題。

這些青銅器的來源。

陳銳可以確定及肯定,這些青銅器是19世紀到19世紀中葉英人在中的土地上所謂的‘考古發現’挖出來的。

很明顯。這些青銅器來自同一個地方,同一個年代。

陳銳推測,英人在19世紀到19世紀中葉某某年挖掘了商代某期某個墓或某個商代遺址。

將這些商代青銅器放在一邊。

陳銳拿過從船長室找到的一個緊鎖的盒子。

盒子是鐵做的。陳銳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有點沉重。

盒子緊閉得嚴嚴實實,再加上鐵銹把盒子的縫隙給堵住了。

盒子密不透水。

陳銳拿過一把匕首,把盒子上的鐵銹刮掉,輕輕地撬開盒子。

盒子里面的物品長期保存在沒有空氣和干燥的環境中,非常好的保存了下來。

盒子里的物品有兩件。

陳銳小心地從盒子里拿起一件。

這是‘蓋爾索帕’號的航海日志。

紙張有些發黃。

陳銳翻看了一下。

航海日志記錄:

1941年,6月9日。

‘蓋爾索帕’號從中廣洲出發。前往英利物浦。船上運送一批中的青銅器,瓷器。

1941年。6月21日。

‘蓋爾索帕’號進入麻六甲海峽,停靠在新加坡海港,補充煤、食物和水。

船上的大副安德.艾布特生病了,不得不中途下船。在新加坡養病,船長臨時指定由二副克倫索.艾倫暫時接替安德.艾布特的職務,負責甲板部的工作,主管航行值班,貨物的運輸管理,甲板部的維修保養工作。

1941年,6月23號。

‘蓋爾索帕’號駛出麻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

航行一切正常。

1941年,7月12日。

‘蓋爾索帕’號繞過好望角。進入大西洋海域。

航行一切正常。

1941年,7月19日。

‘蓋爾索帕’號進入北大西洋,航向正北偏右,航速10.2節。

航行一切正常。

1941年。7月24日。

‘蓋爾索帕’號進入北大西部中部海域,離亞速爾群島還有520海里。

我們碰上大麻煩了,海面突然刮起一陣巨風,一股巨大的海浪向我們襲來。

寫到這里字跡非常潦草,陳銳可以想象得出來,當時是一個什么樣的形。

船艙外面。海面上刮起一陣巨風,一股巨大海浪向‘蓋爾索帕’號襲來。船隨時有翻覆的危險。

當時寫航海日志的值班船員心里非常緊張,以致于握筆的手有些顫抖,寫字速度非常快,很多字母一筆帶過,非常潦草。

‘該死,船要沉了,我們完了。”

最后一個字母‘y’,最后一筆‘撇’筆畫很長,在紙上畫了一條很長的筆跡。

顯然當然,船開始下沉,船的一側海水倒灌進來,船發生傾斜,值班船員形不由地往一側傾倒,手中握著的筆在紙上畫了一條很長的筆跡。

航海日志是船舶必備的重要法定文件,與其它重要文件在‘蓋爾索帕’號下沉之前,被值班船員鎖進鐵盒子里,被很好保存了下來。

鐵盒子里除了‘蓋爾索帕’號的航海日志外,還有一份‘蓋爾索帕’運送的物品清單。

青銅器和瓷器。

在物品清單上,瓷器被描述得非常詳細。

宋汝窯天青釉碗一件。

明永樂.綬帶耳扁腹葫蘆式一件。

明正德.青卉紋出戟尊一件。

清.黃地綠彩鳥紋碗一件。

一個黃地綠彩鳥紋碗就把這個物品的各項特征都描述得清清楚楚非常,非常詳細。

但在物品清單中對數量占大多數的青銅器描述得非常簡單,比較攏統。

刻銘文青銅鼎一件。

青銅爵一件。

銅鉞一件。

比如說,刻銘文青銅鼎一件,至于鼎的名字叫什么,方鼎還是圓鼎,三足的還是四足的,鼎上有什么紋飾,鼎上刻有什么銘文,這些器物的基本特征都沒有描述出來,非常攏統,簡單。

甚至由于這批青銅器數量實在太多,當時書寫物品清單的英工作人員在清單后面寫道‘青銅器一批’。

‘青銅器一批’。

一批是多少件,什么器物,什么品類,不詳。

為什么會在這樣一份非常重要的船上運送物品清單上,對運送的物品描述得如此攏統、簡單。

陳銳猜測,英人很可能沒有弄清楚這批青銅器的來歷。

現代人稍些懂點青銅器知識的一看到這些青銅器,稍一辨認,馬上就知道這是商代的青銅器。

對青銅器方面有過研究的人甚至能夠說出這批青銅器是商代那一時期的。

但當時的英人不知道啊。

事實上,不單只英人不知道,連中人都不知道。

要知道,世人對商代的認識是從1899年清末官員、石學家王懿榮

發現甲骨頭開始的。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09:41
第一百四十二節中國輝煌文明

在此之前,世人根本不知道中國歷史上還有個商代。

陳銳在腦海中梳理出這樣一個脈絡.

19世紀40年代初,英國人在中國大地上從一個商代古墓里或商代古城遺址里挖掘出這批青銅器,當時并沒有人考究出這批青銅器的來歷。

英國人用‘蓋爾索帕’號商船將這批青銅器運回英國本土。

最終因風暴、巨浪沉沒在北大西洋中部靠近亞速爾群島的海域。

直到被陳銳發現。

陳銳眼睛看著手里拿著的‘蓋爾索帕’號貨船的物品清單。

再抬頭看向不遠處矗立著的一棟用平整光滑的巨石塊堆砌建立起來的高大建筑。

這座建筑是收藏室。

是陳銳最近建立起來的。

陳銳是孕海珠的主人,對孕海珠空間掌控自如。

陳銳在孕海珠空間里用意念力可以控制海水做到在平靜無波的海面上掀起一股十幾米高的巨浪。

用意念力控制島上的泥土沙石忽然陷下去,形成一個湖泊,或忽然聳立起來,形成一座高山。

在孕海珠空間的島上建立一座用巨石塊堆砌起來的收藏室自然毫不費力。

收藏室里有很多藏品。

比如,‘美洲之星’鉆石,三張磁圓盤,海百合化石以及在大青山夏城遺址得到的啟劍、夏后杼鼎、夏后氏之璜。伊祁盤,數千件陶器,上千件青銅器。數百件玉器。

在陳銳的腦海中浮現出一個想法。

陳銳一直想讓自己在大青山夏城遺址得到的夏代器物能夠出世,讓全世界的人能夠欣賞這些精美、杰出的藝術品,了解到中國在4000多年夏代就已經擁有輝煌燦爛的文明。

證明夏代的存在。

證明夏代就已經跨入了文明的門檻。

證明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而不是國際學術界認為的3500年。

但客觀條件不允許。

最主要的是,面對國家的追索。

追索是每個尋寶人、尋寶公司都要面對的頭疼問題。

比如,中國對圓明園國寶及南海沉船的追索。

埃及政府對古埃及文物的追索。

陳銳自認不是圣人,也有人性自私的一面。

陳銳不會一口氣把啟劍、夏后杼鼎、夏后氏之璜。伊祁盤,數千件陶器。上千件青銅器,數百件玉器全部捐了。

陳銳一直想要找個更好的方法即能讓自己在夏城遺址得到的夏代器物能夠出世,又能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兩全齊美。

手中的‘蓋爾索帕’號航海日志和‘蓋爾索帕’號商船運送物品的清單讓陳銳想到了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

中國的老祖宗有辦法。移花接木。

給出土自夏城遺址的夏代器物換一個來歷,以打撈自‘蓋爾索帕’號上出水文物出世。

似乎這是一個兩全齊美的方法。

陳銳在腦海中斟酌思量了很久。

覺得這個想法可行,有很高的操作性。

‘蓋爾索帕’號航海日志上記載了1841年6月9日,‘蓋爾索帕’號從中國廣洲出發,前往英國利物浦。船上運送一批中國的青銅器,瓷器。

這里提到運送一批中國的青銅器。

‘蓋爾索帕’號商船運送的物品清單。

物品清單上列舉了一系列描述非常攏統、簡單的青銅器。

比如,刻銘文青銅鼎一件。

青銅爵一件。

銅鉞一件。

‘青銅器一批。’

‘蓋爾索帕’號航海日志的記載,‘蓋爾索帕’號商船運送的物品清單上列舉了一系列描述非常攏統簡單的青銅器。

給了陳銳的很大操作空間。

‘蓋爾索帕’號航海日志和‘蓋爾索帕’號商船運送的物品清單作不了假,用碳14可以鑒定紙張的年代。用生物方法也可以鑒定紙張年代。

而且,不管是中國還是英國都可以在檔案館查尋到一些關于‘蓋爾索帕’號商船的資料,比如。‘蓋爾索帕’號商船出發地,目的地,出發時間,船上所有船員姓名,運送的物品等等,非常詳細。

所以。‘蓋爾索帕’號航海日志和‘蓋爾索帕’號商船運送的物品清單上的信息可信度相常高。

再經過一些偽裝,陳銳足以讓世人認為‘蓋爾索帕’號上運送的是一批夏代的青銅器物。

陳銳之所以這么大費周折。

一個原因。確定自己對啟劍、夏后杼鼎、夏后氏之璜,伊祁盤,數千件陶器,上千件青銅器,數百件玉器的所有權。

國際法在很多方面的規定及原則都保證了陳銳對這批夏代器物的所有權。

比如,‘物之所在地法’,‘善意取得原則’,‘時效取得原則’,‘消滅時效取得’,‘條約不溯及既往原則。’等等國際及各國法律和原則都能最大程度的確定陳銳的所有權。

比如,有一條‘條約不溯及既往原則’,在中國,因為這條原則,意味著中國對1923年(中國1997年加入1995年公約)之前的因戰亂和走私行為流出的文物放棄了追索權。

確定了自己對這批夏代器物的所有權,才能在掌握在接下來的主動權。

對于這些夏代器物的處理。

陳銳有兩方面考量。

其一,出售給國家,換取一筆巨大,目前急需的資金。

其二,向國家捐賺一部分夏代器物,可以包括伊祁盤、夏后杼鼎、啟劍在內的其中一件或二件和一批青銅器,獲得國家諒解。

陳銳持有剩余的一批夏代青銅器在托爾圖加島建立一個夏代青銅器博物館,讓全世界的人能夠欣賞到中國的精美、杰出的藝術品,領略中國古代夏王朝輝煌燦爛的文明。

陳銳傾向于前者。

陳銳有人性自私的一面,也有對祖國熱愛的情懷。

陳銳很自豪中國擁有燦爛輝煌的文明。

這些出土至夏城遺址的夏代器物對中國非常重要。

它能向國際學術界證明夏代的存在,證明中國早在公元前2070年夏代開始,就已經邁入了文明的門檻,輝煌璀璨。

它可以讓全世界承認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世界唯一保持了文化主體的文明古國。

在這些夏代器物上賦予這么多深重的意義。

可以說國之至寶,華夏文明神器也不為過。

作為一個中國人,對中國熱愛的中國人,他希望這批來自中國的夏代器物能夠重新回到中國。

讓所有中國人都能夠欣賞到為之自豪的東西。(未完待續)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09:56
第一百四十三節潤園學術論

陳銳離開了海珠空間,從海底浮上水面,回到快艇上,駕駛快艇回到阿尤恩港口。

計劃要做出一些改變。

本來計劃要尋找沉沒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島的行動要暫時告一段了。

兩個原因。

其一,陳銳算將出土自夏城遺址的夏代器物諸于世,以撈自‘蓋爾索帕’號沉船的出水文物的來歷諸于世。

讓全世界的人能夠欣賞到中國古代夏王朝的美、杰出的藝術品,欣賞到夏代的輝煌青銅文化、技術華的結晶。

向際學術界證明夏代的存在。

證明4000多年前的中國古代夏王朝就已經跨入了文明的門檻。

證明中國擁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

陳銳還要面對將這批夏代器物諸于世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比如,接踵而來的家的追索。

對這批夏代器物的理。

國際學術的反映以及還有一部分學者對這批夏代器物以及夏文明的置疑。

陳銳都要去一一面對,回應。

其二,在托爾圖加島,新的阿卡古城已經修建完成。

這個工程規模非常浩大。

陳銳總共動用的人數達上千人。

參與進來的各國學者、考古學家、古建筑學家等與阿卡古城重建與修復工作相關方面的專家有57人。

動用運輸車輛100多輛。大型運輸船只12艘,大量的起重機械設備,費時間半年。費2億多美元。

新的阿卡古城主體工程城墻,宮殿、海神神殿、貴族居所、平民居所、工匠場、雕像廣場、思念遠方的故鄉阿卡人首領雕像,阿卡人字塔等建筑,完全是按照陳銳拍攝的阿卡古城的影像資料以一比一的比例復制還原。

新的阿卡古城將會向全世界的游客開放展覽,不僅向全世界的人展出阿卡文明的高超杰出的建筑藝術,還將會展出阿卡人制作的工藝湛,美絕倫的黃藝術品。先進的青銅生產工具和生活工具,造型優美、紋飾絢麗的陶器,......。

來自全世界的游客游覽阿卡古城。還可以欣賞到阿卡人在墻壁、石壁上涂繪的彩鮮豐富,體現了阿卡人的生活、社會活動、祭祀等方面容的壁畫。

讓全世界的人了解到這個在1萬多年前就已經輝煌璀璨阿卡文明這個失的被世人遺忘的文明。

所以,陳銳決定原定尋找沉沒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島的行動暫時要告一段了。

計劃要做出一些改,將計劃暫時推后。過一段時間來尋找沉沒在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島。

反正都一樣,亞特蘭蒂斯島就沉沒在腳下這片海域里,它不會移動,早點發現沉沒的亞特蘭蒂斯島與晚發現都是一樣的。

二天后。

陳銳回到托爾圖加島。

回到島上后,在島上好好休息了一晚。

饒是陳銳修煉過修仙法決,體各方面素質得到了極大化,不過經過連續十幾天在海上漂泊,行走在2、300米的深度的海底環境中尋找亞特蘭蒂斯島的遺跡,也會感覺到體有些疲倦。

第二天。陳銳起了一大早,精神煥發。

陳銳開地下寶庫。

將從阿卡古城得到的一批黃器、青銅器、陶器運出來。

工作人員清點了數量,一一拍攝圖片。登記造冊,然后放到新的阿卡古城它們原來的放置的位置。

總之,盡量做到復原亞馬遜叢林的阿卡古城當時的形。

新的阿卡古城計劃將在4月中旬向全世界的游客開放。

與阿卡古城差不多同一時間完工的還有江南園林,江南園林造價2億多美元,折合人民幣12億多元。

陳銳將江南園林取名為潤園。

潤在中詞語中是個好詞。

比如:潤之以風雨。——《易.系辭》

雨潤萬物。——《論衡.雷虛》

溫潤而澤。——《禮記.聘義》

隨風潛入,潤物細無聲。——唐.杜甫《喜雨》

一般西方人的格以及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很喜高大的古堡莊園。

東方人格斂,喜愛山水以及從小受到中國文化的熏陶。很喜江南式的經典園林。

陳銳沒有在島上建古堡莊園,而是建了一座江南式的經典園林。

潤園由蘇杭園林古建筑工程司承建,集中著名的江南園林設計師楊天明授,海釋之授,以及一批具有湛技藝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建造。

潤園建成后廣受好評,在中園林界被稱為中國園林建筑技藝、髓集大成之作,成為中國園林的后起之秀。

而蘇杭園林古建筑工程司的努力也沒有白費,潤園不僅是蘇杭園林古建筑工程司的一項極為重要的資歷業績,而且,蘇杭園林古建筑工程司在國際建筑圈名氣大增。

潤園成為繼遠方的思念阿卡人首領雕像在托爾圖加島上又一個標志的建筑,響譽國內外,成為一個著名的建筑。

將中國園林.山水文化傳播到全世界。

布置得古色香古,巨大的紅木書架,寬大的紅木書桌,造型簡潔,素雅大氣。

紅木桌上擺放的筆架、筆筒,看起來非常古樸,自然,有一定的年代,是一件比較品的古玩。

陳銳坐在紅木書桌前,手握筆,聚精會神,在一張白紙上書寫,不時地停下筆,抬起頭,在腦海中仔細斟酌.思量一下后,又重新低下頭,繼續書寫。

陳銳寫的是一份學術論文,將發表在《世界史雜志》期刊上。

學術論文以出土自夏城遺址的夏代器物的圖片,夏代器物上的銘文釋解以及總結文字的形式向際學術界證明夏代的存在。

證明4000多年前的中國古代夏王朝就擁有非常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青銅鑄造技術,非常成、進步的文字,非常統一的部聯盟制家,非常完備的宗禮儀。

這些足以說明元前2070年的夏代就已跨入了文明的門檻,輝煌璀璨。

讓國外的學者重新認識中的歷史,文明。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09:57
第一百四十四節夏史盡在伊祁盤中

陳銳必須寫好這份學術論文,仔細思考、思量,逐字逐句的斟酌語句中是否有錯漏。

陳銳在這份學術論文中書寫的每一個論點都有足夠、充分的實物證據來映證。

陳銳不缺實物證據。

這是一份非常可靠、可信,能夠讓國際學術界普遍認同的學術論文。

當然,這份學術論文肯定有置疑的,在學術界從不缺少在雞蛋里挑骨頭的人。

陳銳的這篇學術論文只要能夠得到國際學術界的普遍認同就足以了。

陳銳寫這份學術論文用了半個多月,其間,不斷刪減、增添,仔細思量、斟酌。

陳銳將這份學術論文向《世界史雜志》郵寄出去。

《世界史雜志》是由美國世界史協會主辦的,該期刊初創于1990年,雜志問世后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在全世界是一份非常影響力的歷史期刊。

《世界史雜志》特約評審,燕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后導師劉震和收到一份來自國外的歷史學術論文稿件。

劉震和坐在辦公桌前,泡了一壺茶。

茶香四溢。

劉震和拆開郵件,取出里面的稿件。

稿件挺厚的。

厚厚的上百頁紙,每張紙上插了多張清晰的圖片。

投稿者比較用心,細致。

劉震和首先看了一下投稿人的名字。陳銳。

很陌生的一個名字,國內搞歷史研究比較知名的沒有這號人。

劉震和緊接看了一下論文的標題。

‘考證夏代的存在,夏代已跨入文明的門檻以及夏代譜系的考究。’

看到這個標題。劉震和頓時精神一震,來了興趣。

他曾經也參與‘夏商周斷代工程’,是200多位專家學者其中一位。

可惜,由于中國歷代典籍中有關夏代的文獻資料、信息記載得非常有限,模糊不清,在國內發現的夏代城址遺跡以及器物非常少。

因此,‘夏商周斷代工程’中關于夏代那一部分定論。沒有得到國際學術界普遍的認可。

國際學術界認為中國的文明從商代開始,只有3500年。

劉震和包括國內的歷史學家、學者都憤憤不平。

因為。通過有限的關于夏代的文獻資料、記載以及考古發現,他們非常確定夏代的存在,而且夏代已經跨入了文明的門檻。

就是拿不出更多的實物證據來證明這些,以至于中國的文明白白短了400年。

國內很多的歷史學家、學者都為此非常憋屈。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史記》包括有《夏本紀》、《殷本紀》。

以司馬遷《史記》為中心的古史體系來看,商史、夏史是信史。

學者王國維曾對甲骨文進行過釋讀,他證明了甲骨文中確實存在“殷”字,并且將甲骨文中的先公先王與《史記》中對商王朝世系的記載相比較,得出司馬遷的記載基本一致的結論。

證明了司馬遷的《史記》書中記載的《殷本紀》的真實性。

由殷周世系之確實,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確實。

這是學者們探索夏文化的力量之源。

這篇論文引起了劉震和非常大的興趣。

‘夏代是存在的,這點我毫無疑問。夏代已跨入文明的門檻,這點我也非常肯定。’

論文開頭,明宗開義地肯定夏代是存在的。夏代已經跨入文明的門檻。

雖然陳銳的這句開宗名義的論點直擊劉震和的心窩,讓劉震和對陳銳的好感大增。但,學術是非常嚴謹、客觀的。

虛話誰都會說。關鍵是你要用真實、可信的實物例證來論證你的論點。

不然的話,不管你說得天花亂墜,總之還是一句虛話,沒用的話,一篇沒用的論文,這樣的論文過不了他的審核。

論文在開頭就點出了論點。‘夏代是存在的,夏代已經跨入文明的門檻。’

接下來的內容就像中學生議論文作文一樣。

首先開頭點出作文的中心主題。然圍繞著這個中心主題展開論證。

陳銳在論文沒有一句廢話。

點出論點后,直接上圖,圖片非常清晰。

圖片是一個青銅盤,圓形,淺腹,雙附耳,高圈足。腹飾夔紋,圈足飾獸面紋,雷紋填地,圈足有折邊。內底鑄有銘文24行。

這是‘伊祁盤’。

紙上貼出的‘伊祁盤’圖片有三張,分別是對‘伊祁盤’的正面、底部、內壁三個角度拍攝。

在大青山夏城遺址中出土的上千件青銅器中,其中‘伊祁盤’上的銘文,頌揚了禹、啟、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九代夏后的功績。

最有代表性,最能論證‘夏代是否存在的,夏代是否已經跨入文明的門檻’這個問題。

劉震和在看到第三張圖片‘伊祁盤’內壁上銘文的一瞬間,整個人如電擊一樣,目瞪口呆,臉上的表情非常震驚。

緊接著,劉震和的臉像抽搐了一樣,陷入到驚喜當中。

“這是夏篆。”

‘夏篆’是夏朝官方的文字。

對于‘夏篆’,在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中有記載。

雖然‘夏篆’在文獻中有過記載,但,從目前的考古實物來看,尚未發現確切可靠的夏代文字。

此時能夠在這篇學術論文中看到歷史文獻記載過,但沒有傳世的‘夏篆’,自己真是非常幸運。

劉震和癡迷地看著‘伊祁盤’內壁的“夏篆”文字。

字體非常規范、工整,筆道圓潤,對稱,堪稱‘賞心悅目’,簡直是一種享受。

劉震和研究歷史,也精通古文字。

結合甲骨文、金文、象形字,劉震和釋讀了‘伊祁盤’內壁上銘文的一部分內部。

此時,劉震和的內心心情已經不能簡單地用興奮來形容了。

劉震和整個人陷入到狂喜當中。

伊祁盤內壁刻有的銘文給了他極大震撼。

‘夏代是否存在,夏代是否已經跨入了文明’這個國際國內學術界一直存在很大爭議的問題。

要解決這個爭議性的問題,一個‘伊祁盤’足以了。

夏史盡在‘伊祁盤’中。(未完待續)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10:00
第一百四十五節中華第一劍

接下來,劉震和參照了甲骨文、金文、象形字,結合了《史記.夏本紀》、《竹書紀年.夏后氏》、《帝王世紀.第三(夏)》等一些歷史文獻中對夏代史料的記載。

劉震和釋讀出了‘伊祁盤’內壁銘文的更多的內容。

這是一段頌揚的銘文。

在銘文中頌揚大禹的功績:‘治理洪水,安定天下’,‘征伐三苗’,‘制訂歷法,指導農業生產’,‘把全國分為九州’。

啟的功績:通過武力征代東夷族首領伯益,將其擊敗后繼位,通過甘之戰,擊敗強大的有扈氏,使夏王朝得以鞏固。

在‘伊祁盤’圖片下面有一段文字,占了半張紙,大約有數百字,文字述訴的是陳銳對‘伊祁盤’的考究進行了細致、詳細的總結和分析。

文字述訴道:伊祁盤鑄于夏泄在位時,是一位在夏朝做太史令叫伊祁的人鑄造的,因此,我稱之為伊祁盤。

首先陳銳述訴了伊祁盤名字的由來,接下來進入正文。

通過伊祁盤的考證,我們可以至少了解到關于夏代歷史和社會生活的3個方面。

其一,夏代是擁有成熟、進步的文字的。

其二,夏代擁有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和青銅鑄造技術。

其三,夏代是一個非常統一的部落聯盟制國家。

陳銳用三張伊祁盤的正面、內壁、底部的全方位的圖片和對伊祁盤考證的文字總結和分析。來論證論文開頭陳銳明宗開義提出的一個論點‘夏代是存在的,這點我毫無疑問。夏代已跨入文明的門檻,這點我也非常肯定。’

在下面還有一段文字。文字中陳銳給出了夏代完整的譜系圖和以列表的行式述訴了夏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劉震和看著手上論文稿上伊祁盤的正面、內壁、底部的三張清晰的圖片和圖片下面投稿人對伊祁盤考究的文字總結和分析。

劉震和表示了肯定。

伊祁盤的圖片很清晰,對伊祁盤考究的總結、分析得非常到位、細致、合理。

如果能夠確定圖片上的伊祁盤是真的。

那就能夠非常確定及肯定地證明‘夏代是存在,夏代已經進入文明的門檻。

這兩個國際國內學術界一直存在很大爭議的問題。

想到這里,劉震和胸膛幾乎要爆炸,壓抑不住心中興奮的心情。

拿著論文稿的手因為太過興奮,有些的顫抖起來。

一張清瘦有些褶皺的臉上露出狂喜的表情。

要是在這個時候,他的一個學生剛好路過他的辦公室。透過辦公室的玻璃窗看見坐在辦公室里的劉震和此時的神情,肯定會非常驚訝的。

要知道。劉震和一向給人的映象是穩重、非常嚴肅的一個人。

他的學生很少能看到他臉上露出表情,在他的學生眼中就是一張撲克臉。

伊祁盤帶給了劉震和非常大的驚喜。

劉震和非常期待接下來在論文稿中能看到什么。

劉震和帶著期待的心里翻開論文下一頁。

一把青銅劍映入他的眼簾。

青銅劍平整光亮,組織細密,沒有沙眼。刃薄鋒利,寒光閃閃。

劉震和眼睛忍不住的閉合了起來,這是一把極為鋒利的青銅劍,刺眼得讓人不敢直視它的劍鋒。

一把青銅劍歷幾千年而毫不銹蝕,這是一個奇跡,在側面上也說明了夏代有非常高超的青銅冶煉技術。

劉震和在劍身靠近劍柄的地方發現了一串銘文,銘曰:稟承天命,天下咸朝。

八個字銘文將一個帝王的王者氣勢和霸者雄心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才是一把真正的帝道之劍。”劉震和心有所感地說道。

可以對‘帝道之劍’重新定義了。

在中國古代留傳著十大曠世名劍的說法。

圣道之劍,軒轅夏禹劍。

仁道之劍。湛瀘。

帝道之劍,赤霄。

威道之劍,泰阿。

誠信高潔之劍。七星龍淵。

摯情之劍,干將、莫邪。

勇絕之劍,魚腸。

尊貴之無雙之劍,純鈞。

十把曠世名劍,每一把劍都述訴了一個故事,每一把劍都代表了一種中國人的良好品潔。

帝道之劍。赤宵劍可以換成這把青銅劍了,這把青銅劍比赤宵劍更適合帝道之劍這個名字。

赤宵劍與這把青銅劍比起來。差了一個等級。

在青銅劍圖片下面有一段文字。

啟劍,夏禹子帝啟以庚戌八年鑄,長89.7厘米。

文字很少,20個字不到,但簡明概括。

其一,介紹了這把青銅劍的名字,鑄于什么時候。

其二,重點講出青銅劍的長度,89.7厘米。

為什么陳銳會在這里著重講出這把青銅劍的長度呢?

行外人或許不懂,你介紹一把劍,重要的比如劍上紋飾、裝飾物、鑲嵌的寶石你不講,非要著重講出這把青銅劍的長度,這不是抓不住重點,說來說去也形容不明白嗎。

但,劉震和非常明白陳銳會這里在著重講出這把青銅劍的長度含義。

這個長度放在夏代是相當了不起的。

眾所周知,在青銅時代,鑄劍的關鍵是在冶煉時向銅里加入多少錫。

錫少了,劍太軟;錫多了,劍硬,容易折斷。

所以,在考古發現的商代的青銅劍,它們的劍身一般很短,只有二三十厘米,制作也比較粗糙。

直到秦代,關中秦劍的長度才達80厘米,最長者可以達95厘米。

啟劍89.7厘米,將近90厘米,它的銅錫配比讓青銅劍的硬度和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

通過啟劍的長度,可以說明在夏代那個時候的青銅冶煉技術已經發展到一個非常成熟、先進的程度。

從鑄造年代。

鋒刃銳利。

這是一把帝道之劍。

以及透過啟劍,穿梭時空,回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鑄銅作坊,親身感受到夏代已經非常成熟、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以及精湛的青銅劍鑄造工藝。

綜合這四方面,劉震和認為‘啟劍’稱之為華夏第一劍一點也不夸張。

比啟劍更有資格成為華夏第一劍的軒轅夏禹劍,這把劍是傳說的東西,當不得真。(未完待續)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10:03
第一百四十六節華夏第一鼎

而湛瀘、赤霄、泰阿、干將、莫邪之類的劍,除了一個傳說故事外,賦予了中國的良好品潔,還有非常鋒利,能夠切金斷玉,一劍揮落巨石分。

蘊含的考古價值幾乎沒有,真正意義還比不上一把越王勾踐劍。

在一些考古學家、學者、歷史學家眼里,這把劍才是真正的中華第一劍。

劉震和繼續閱讀論文。

他在論文的圖片中看到非常多的青銅器物。

這些青銅器物中包括有炊具、食器、酒器、水器、兵器、工具等。

器型多種多樣,渾厚凝重,花紋繁縟富麗,有的青銅器上還刻有銘文。

其中任何一件放在普通的博物館里,足可以成為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要知道,在青銅器的歷史中,夏商周被稱之為三代。

三代所產青銅器大部分是國家行動,極盡工巧,因為國之所需,工人也盡心盡力,國家更是不惜成本,注重的是器物的品質,不考慮成本問題。

所以,三代的青銅器件件都是精品。

每一件青銅器的身上都有一個關于它的故事。

每一件青銅器都能告訴我們一些那個時代的信息。

比如,一件夏代的青銅爵它告訴我們在夏代就有造酒。

透過圖片上一件件器型精美、鑄工精湛、紋飾繁縟富麗的青銅器物,為劉震和掀開了那段塵封的歷史的重重迷霧。

揭示了一個4000多年前生活于中國黃河流域的一個輝煌的青銅文明。

劉震和帶著一種像朝圣者去朝圣的心態去看論文上的青銅器的圖片。

一件一件青銅器。精美絕倫,在燈光的照耀下,折射出銅光寶氣。這種銅光寶氣似乎帶有一種神奇魔力,帶著劉震和回到4000多年前的夏代,親身感受到夏代這個璀璨而輝煌的青銅文明。

在論文最后,一張圖片的出現再次給了他一個巨大的驚喜。

這是一個四足方鼎,造型厚重典雅,氣勢恢宏,紋飾美觀。

在大鼎圖片的下面有一段文字。

夏后杼鼎。鼎高1052厘米,口長1125厘米。口寬754厘米,重721公斤,鼎內壁刻有銘文21行458字。

“又是一個帶這么銘文的大器。”劉震和驚喜萬分。

劉震和釋讀了銘文。

這個四足方鼎是夏后槐在位時鑄造,以紀念、歌頌父親杼的。

劉震和認為投稿人將這尊鼎取名為‘夏后杼鼎’這個名字非常貼切、很合適。

從年代、鑄工細致程度、紋飾、鼎上銘文字數。以及鼎中蘊含的考古價值,毫無疑問,夏后杼鼎在文物價值、意義上已超過了司母戊鼎,成為中華第一鼎。

劉震和不吝溢美之詞。

用‘國之至寶,華夏文明神器’,‘華夏第一劍’,‘中華第一鼎’,‘博物館鎮館之寶’來概括地形容伊祁盤、啟劍、夏后杼鼎和圖片中的夏代青銅器。

可以說,評價非常高了。高到一個無以復加的程度。

不過,這句話一點不虛,‘伊祁盤’。‘夏后杼鼎’,‘啟劍’,圖片中的夏代青銅器足可以當得起這樣的評價。

劉震和幾乎可以想象,這篇論文發表后,在國際國內學術界會引發出一場的驚天海嘯般的影響。

要知道這不是一件考古發現的普通的歷史事件,而是對一個古文明的重新認識。定義。

劉震和看了一眼論文稿上第一頁左上角投稿人的名字,陳銳。這是一個中國人。

劉震和深深地看了這個名字一眼,牢記了這個名字。

劉震和拿出手機。

對準論文上‘伊祁盤’,‘夏后杼鼎’,‘啟劍’的圖片拍了幾張圖片。

然后,在手機聯系人列表選定幾個聯系人將這些圖片發送過去。

接著,劉震和整個身軀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剛才閱讀論文的時候,情緒波動太大,耗費了自己太多精力。

燕京大學。

歷史課講堂上。

講臺上,站著一個穿著中山裝,須發皆白,但精神非常健碩的教授。

教授叫吳正一,燕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著名的歷史學家,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精通中國史,對古文字方面有很深的研究。

曾經參與過‘夏商周斷代工程’。

他在史學觀念和史學方法上,與劉震和一樣,是釋古派。

‘釋古’主張把古書的記載和考古的成果結合起來,重建古史。

吳教授站在講臺上,對下面的同學們說道,“同學們,大家翻到27頁,這節課我們要講的是中國王朝數千年“奉天承運”的君權神授的概念。

‘奉天承運’‘君權神授’歸納來講,就是古人有關于天命的觀念。

對于‘天命’的觀念,在很早以前的商朝就有。比如,傳說周文王在岐山時,有鳳凰在岐山棲息鳴叫,鳳鳴岐山是周興盛的吉兆就是一個例證。

到周朝建立之后,這套天命觀念經過了周公旦(姬旦)的整理,成為立國的政治法理基礎,。

吳教授在講臺濤濤不絕地講課,講得非常生動、有趣。

講臺下,學生們聽得非常認真,會神。

忽然,吳教授感覺自己口袋里的手機震動了一下。

平常自已講課的時候,一般不會有人打擾自己,除非有非常緊急的事情。

教授掏出手機。

看了一下信息顯示,是劉震和教授發來的信息。

教授點開信息。

這是幾張圖片,圖片有點小,看得不太清楚。

教授用手輕輕雙擊了一下手機屏幕。

在手機屏幕上出現一張清晰的圖片。

這是一個青銅盤,

吳教授只看了一眼,身體好像被電擊一樣,呆住了,臉上露出震驚的表情。

“這是夏篆!”吳教授幾乎要驚呼起來了。

緊接著一陣巨大的驚喜襲來。

吳教授將手機放回到回袋里,轉身對同學們說道,“對不起,各位同學,我現在有事,這節課自習。”說完吳教授收拾桌上的教課本,匆匆離開了教室。(未完待續)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10:05
第一百四十七節流失海外文物

燕京師范大學。

劉震和的辦公室。

一張圓桌前,圍坐了十幾人。

這些人中有中國歷史學家、學者、考古學家、文物專家、故宮博物館研究員等。

這些人中每個人都在相應的圈子里擁有非常大的名氣和聲望,對某一方面研究有非常高的造詣。

“老劉,你發到我手機上的青銅盤、青銅鼎、青銅劍的圖片我看到了。這幾天我對圖片上的青銅器也進行仔細地研究了一下,釋讀了其中一部分的銘文。這些都是夏代的重器,非常不得了的東西,這事情是怎么回事。”吳正一端起茶杯,茗了一口茶,開口對劉震和問道。

大家都看向劉震和。

“大家看一下這篇論文就知道了。”劉震和給在場每個人發一份復印的論文,開口說道。

大家接過論文,開始看了起來。

在這篇論文中,投稿人對‘夏代是否存在,夏代是否跨入了文明的門檻’這個論點進行論證,以及對夏代的譜系斷代,非常細致、清晰條理,結合論文中插入的數百張清晰的實物例證圖片,可信度非常高。

半個小時后,大家看完論文。

100多頁的論文如果仔細去看,細細琢磨、研究至少要看幾天。

不過今天劉震和把大家招集起來,顯然不是讓他們來看論文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與大家商議。

大家只是粗略地對論文看了一下。了解了事情的大概。

就算如此,也讓大家驚喜連連,震驚不已。

“這批青銅器的重要意義不下于殷墟的甲骨片。”有一位老教授感慨地說道。

“老楊說得對。商朝被國際學術界普遍認可是因為殷墟的甲骨片的出土。我認為,這批青銅器的出世,足以讓國際學術界對中國文明重新定義,讓全世界重新認識中國文明,其意義非常重大。”

“半個世紀以來,尋找夏王朝的證據,成了中國學者孜孜以求的目標。他們一直堅信夏文明的存在。隨著這批青銅器的出現,我想他們的努力和心血都沒有白費。”

“老劉。這批青銅器在哪里發掘的。”有教授開口對劉震和問道。

“這批青銅器并不是在國內發掘的,而是突然出現在海外。”吳震和說道。

“什么,這批青銅器流失在海外了。”有學者頓時痛心疾首地說道。

痛心疾首的不止這位學者,在場的十幾人都有這種痛心疾首的感受。

要說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那是一個極其龐大的數字,大得足以讓國人心驚肉跳,足以讓世人瞠目結舌。

英國各大博物館、圖書館共收藏中國歷代文物130萬件。

其中珍品、國寶級的文物不在少數。

法國各博物館、圖書館260萬件。

日本,200萬件之多。

美國,230萬件。

德國,30萬件。

這還是有記載的少部分,其中大部分中國文物流失海外后,被秘密收藏或收藏在私人藏家手里。

提到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但凡知悉這一情況的中國人都會痛心疾首。

這批夏代青銅器流失在海外。想追索回來的可能性非常小。

要知道,中國流失在海外的國寶級的文物不在少數,但能追索回來的非常少。

一個簡單的例子。與中國同樣遭遇的埃及。

埃及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大量的珍貴文物,這些文物一直以來都受到海外文物收藏者和文物走私者的覬覦,尤其是經過上個世紀頻繁的戰爭后,許多埃及國寶被侵略者帶到海外。

光是收藏在世界三大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法國盧浮宮的埃及文物,就不下十幾萬件。

收藏在其它博物館、被秘密收藏、或收藏在私人手里的埃及文物是這個數的幾十倍。達到數百萬件。

但50多年來,埃及追討回的文物只有幾千件。其中大件、重要的、有較高文物價值的文物只有不到百件。

埃及的文物流失到海外有數百萬件,但成功追討回來的只有幾千件。

1000:1,一個簡單的數據對比,可想而知,追討海外流失文物的道路之艱難。

之所以,如此艱難,主要有兩個重要的障礙。

其一,法理依據的缺失。

其二,文物持有者的抵制。

比如,2002年,法國盧浮宮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全球18家博物館發表聲明,公開反對返還流失文物。

大家都可以想象得到,這批對中國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夏代青銅器流失在海外,很有可能永遠會留海外,再也追索不回來。

“有追索回來的可能性。”一位學者對劉震和問道。

劉震和搖了搖頭,說道,“幾乎沒有,這批夏代青銅器是打撈自一艘沉沒在大西洋中部海域的叫‘蓋爾索帕’號的英國商船。

從這批青銅器的持有者提供的‘蓋爾索帕’號的航海日志以及船上運送物品的清單,以及我也查閱了檔案館一些關于‘蓋爾索帕’號的一些資料、信息。

都可以非常清楚表明,‘蓋爾索帕’號英國商船于1841年6月9日,從中國廣洲出發,前往英利物浦,船上運送一批中國的青銅器,瓷器。”

也就是說,這批青銅器是在1841年流失到海外,離現在有174年。

按照國際法一些規定和原則,想要成功追索到這批青銅器,幾乎不可能。

聽到劉震和的回答,大家非常失望,有些痛心疾首,悲憤不已。

“不過”峰回路轉,劉震和開口說道,“有個好消息,這批青銅器的持有者是一個中國人,叫陳銳,陳銳這個人我想大家都有一定了解,他在國際上有非常大名氣,與很多國家的首相、總統、國王都有來往,在國際社會,名聲非常好。

他最主要的成就是冒險、尋寶。

他曾在古巴外海海底尋找到殖民時期沉沒的西班牙運金船。(未完待續)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10:07
第一百四十八節伊祁盤的價值評估

在南美洲叢林尋找到印加帝國的寶藏。在亞馬遜雨林深處,發現了一個失落阿卡文明。

他的這些傳奇冒險、尋寶故事以及傳說中的他的地下寶庫的財寶,這些我就不多說了。

對他的傳奇冒險、尋寶故事感興趣的可以百度搜一下。

我想說的是,在他手上的中國國寶可不少,據大家所悉的就有:兩件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分別是蛇首,羊首。2048卷先秦竹簡,還有一批夏代的青銅器,數量達到一千多件。

一開始,劉震和在論文首頁左上角看到陳銳這個名字的時候根本不會去跟冒險者陳銳聯系在一起。

因為,冒險者陳銳身上的標簽是冒險寶藏.托爾圖加島,,反正肯定不會跟一個向《世界史雜志》投遞學術論文的歷史學者陳銳聯系在一起。

后來,劉震和查了一下,才知道向《世界史雜志》投遞學術論文,以歷史學者的身份出現劉震和的映象中的陳銳就是那個被標上了冒險、尋寶、寶藏的標簽的陳銳。

“是否可以說服陳銳向國家捐贈出這批青銅器的可能。”有一名穿著黑色中山裝,有點胖,戴著一副老花眼鏡,來自燕京博物館的文物研究員趙振國開口對劉震和問道。

劉震和搖了搖頭,說道,“如果只是一兩件的話。或許有可能,但讓他全部捐贈出這批青銅器,恐怕不可能。要知道。這批青銅器的初步估價在70億以上,要讓陳銳一下子把價值70億人民幣的一批青銅器全部捐贈出來,有些太過為難了。”

事實上也是這樣。

換位思考一下。

要是你碰到這種情況,一下子要你捐贈出價值70億人民幣的物品,你會嗎?

在場15個人,肯定有14個人選擇不會,還有一個人說了假話。

這是人性真實的一面。無關高大全、圣人。

劉震和繼續說道,“中央有幾位領導非常關注這件事。對陳銳的評價非常高。”

吳正一說道,“難道這批夏代青銅器流失海外,就沒有重新回到中國的可能性?”

“有。”劉震和開口說道,“對于這個問題。我與陳銳勾通過。得到陳銳的回復,是個好消息。

陳銳表示作為一個中國人,非常自豪中國擁有燦爛輝煌的文明。他也希望這批來自中國的夏代青銅器重新回到中國,讓所有中國人都能夠欣賞到為之自豪的東西。他表示愿意出售這批青銅器,并且向中國捐贈二件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太好了。”

“是個好消息。”

劉震和的回答對在場十幾人來說是個非常振奮人心的消息。

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笑容。

“就算陳銳愿意出售,購買這批夏代青銅器可不是一筆小數字,你也說了,這批夏代青銅器的初步估價是70億以上。”有人提出一個問題。

劉震和笑了笑,說道。“中央領導非常關注這件事,他們也非常希望中國的國寶重新回到中國,不管花費多少錢。收購款項可以從財政部撥出。”

這對大家來說,是再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

大家商議后,成立了一個夏文明之光工作小組。

顧名思議,這個小組的成立目地是重新讓中國古代夏文明綻放出光芒,讓全世界人重新認識中國夏代文明。

這個工作小組主要任務是:

1,收購回陳銳手里的這批夏代青銅器。

2。對這批夏代青銅器考究、論證,形成成果總結報告。讓國際學術界改變對中國文明的定義,讓全世界人重新認識中國夏代文明。

3,建立一個夏代青銅器博物館,對這批夏代青銅器展出。

這個工作組人數最后達到上百人。

其中包括國內著名的歷史、考古學家,學者,青銅項文物鑒定專家,財政部官員,法律專家,評估專家,談判專家等。

夏文明之光工作小組建立后,迅速跟陳銳進行接觸。

陳銳給出回應:可以出售。

陳銳委托了一家專業的大型評估公司對這批夏代青銅器的價值進行評估。

評估的物品包括:啟劍,夏后杼鼎,伊祁盤,1237件青銅器。

其中,評估價最高的是‘夏史盡在其中’的伊祁盤。

評估專家對伊祁盤的評價非常高。

伊祁盤器形非常大,鑄工精湛,紋飾精美,這在中國的青銅器中是一件精品力作,本身它的藝術價值非常高。

盤內壁刻有24行,517字,描述了夏代從禹開始到芒九代夏后的功績,這些銘文不僅向后世人描述了脈絡清晰的夏代譜系圖,而且述訴了夏代發生的重要的歷史事件。這給伊祁盤賦予了其藝術價值的數倍的研究、考古價值。

評估專家一致對伊祁盤給出了1.871億美元的高價,折合人民幣11.594億。

打破了藝術品拍賣史上由畢加索作品《阿爾及爾女人(o版)》以1.79億美元創造的最高紀錄。

甚至有評估專家推測,要是上拍的話,伊祁盤的價格有可能破2億美元。

之所以他們這樣認為。

是因為中國青銅器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無論在歷史價值上還是藝術價值上,都堪稱是世界青銅的最高藝術成就。

它的價值是舉世矚目的,是當之無愧的收藏市場里的主力軍。

中國的青銅器得到了越來越多國際國內的收藏者和投資者的追捧和傾心投注。

市場行情越來越好,一些精品的青銅器都能拍出非常高的價格。

比如,一件商代晚期的‘皿方罍’,在2001年拍了9246萬美元,按當年平均匯率827,“皿方罍”的總價超過7600萬元人民幣。

考慮到通貨澎漲以及青銅器越來越受到收藏者和投資者的追捧和傾心投注,青銅器的市場行情越來越好。

這個“皿方罍”以如今的行情,達到數億人民幣。(未完待續) 本帖最後由 梅兒 於 2016-8-9 10:12 編輯

梅兒 發表於 2016-8-9 10:11
第一百四十九節一筆75.12億的交易

因此,評估專家們對‘夏史盡在其中’的伊祁盤給出1.871億美元的估價一點也不夸張。

啟劍,華夏第一劍,評估專家們也給出1.107億美元非常高的估價。

夏后杼鼎,中華第一鼎,評估價為1.412億美元。

1237件夏代青銅器。

要知道,在夏商周三代,青銅器被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它不是一般意義的有實用價值的青銅器,而是溝通人與神及祖先的信物。

因此,在夏商周三代鑄造出來的青銅器力求精品,華美悅目,鏗鏘悅耳。

還有,在青銅器的歷史中,夏商周三代的青銅器是國家行動,極盡工巧,因為是國之所需,工人也盡心盡力,國家更是不惜成本,注重的是器物的品質。

最后,這三代鑄造青銅器的時候,全是由手工鑄造的,一個模子做一件青銅器,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每一件都是獨一無二、舉世無雙。

因此,這批鑄于夏代的1237件青銅器,件件精品絕倫,華美悅目,是收藏者和投資者的追捧和傾心投注的終極目標。

相比啟劍、夏后杼鼎、伊祁盤,價值最高的是這1237件青銅器。

40多名評估專家經過半個月時間對這批青銅器的細致、精確的評估。

最后給出的評估價格是8.14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50.474億人民幣。

其中評估價格最低,是一件器形比較小的青銅器,價值也達到30多萬人民幣。

其中有7件青銅器的評估價格在上億元。幾億元。

評估價值在一千萬元到一億元的青銅器有47件。

評估價值在一百萬到一千萬的青銅器有482件。

評估價值在一百萬以下的青銅器有701件。

一共1237件夏代青銅器,總評估價值為50.474億人民幣。

平均每一件夏代青銅器被眾多評估專家估出408萬人民幣。

可想而知,這批夏代青銅器其精品程度。

最后評估團給這批青銅器評估出來的價格是12.5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77.686億。

與夏文明之光工作小組的數十名評估專家得出的評估價值72.17億,有些差距。

最后,經過雙方反復協商,以75.12億人民幣成交。

雙方的律師草擬了一份交易合同。

最后。陳銳與中國方面的代表在交易合同上簽上自己的名字。

用來回購這批夏代青銅器的12.116億美元從國家財政部緊急預算費用中撥出,匯入陳銳的美國運通銀行的戶頭。

陳銳將這批夏代青銅器移交給中國方面的代表。

這筆交易算是完成了。

幾天后。一艘運輸船停靠在托爾圖加島剛擴建完成的馬爾魯日港。

中國方面的工作人員,島上的工作人員將這批青銅器搬運到船上。

這艘船將從托爾圖加島馬爾魯日港出發,抵達美國邁阿密。

在邁阿密國際機場,中國方面租用了一架c130型“大力神”運輸機將這批青銅器運回中國。

中國方面向陳銳回購一批夏代的青銅器。

涉及1240件夏代青銅器。件件精品。涉及的金額達到12.116億美元,這在國際藝術品交易市場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一個簡單的數字。

佳士得,世界著名的藝術品拍賣行之一,2005年,佳士得全球拍賣總成交額18億英鎊,為佳士得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要知道,佳士得全球90個辦事處,全球16個地點定期舉行拍賣會,一年的拍賣總成交額才18億英鎊。還破了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12.116億美元已經相當于佳士得拍賣行一年的拍賣總成交額的一半。

參與到這筆交易中的有200多人。

這事情肯定瞞不過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和媒體。

事實上,不管是中國方面,還是陳銳。都沒想過去瞞誰。

很多人知道這筆交易一些內幕消息。

例如,雙方的價格評估師,談判人員,他們全程參與了這筆交易過程,他們知道得非常詳細,比如。這批青銅器數量,評估價格。雙方交易、談判的細節。

還有雙方的一些工作人員也知道關于這筆交易的一些消息,但知道得不多。

第二天,這筆涉及到12億美元,1240件夏代青銅器的非常巨大的一筆藝術品交易在世界范圍內傳開了。

有人向媒體透露說,中國方面向陳銳回購了一批數量多達1200多件的夏代青銅器。

這些青銅器件件是精品。

1200多件青銅器中評估價最低的一件,都達到了32萬人民幣。

其中有一柄青銅劍,一個青銅盤,一尊青銅鼎,評估價都在1億美元以上。

青銅盤的交易價打破了國際文物成交價的最高紀錄,接近2億美元。

有7件青銅器評估價在1億人民幣以上。

國外國內一些媒體、電視臺都進行了報導。

報導一出來,在國際國內引起了非常大的震動。

國際學術界對這批夏代青銅器表示非常感興趣,保持極大的關注。

不過,很多人最感興趣的是這批夏代青銅器為什么會在中國國外再蹤。陳銳是怎么發現這批夏代青銅器的,發現地點以及發現過程。

相比藝術、歷史、文明這些東西,冒險、寶藏、尋寶永遠是大家最關注東西。

這可是一個12多億美元大寶藏啊。

因為打撈地點在大西洋中部靠近亞速爾群島的海域,打撈自一艘英國的商船,為避免一些麻煩,節外生枝,引起一些國際爭端,中國方面保持緘默。

陳銳當然也不會去說。

因此,對于這批夏代青銅器為什么突然在海外現蹤,在哪里發現的,對很多人來說,一直是個謎。

國外的媒體、學者一直對這批夏代青銅器的發現地點猜測不斷。

猜測最多的是陳銳發現了一艘沉船,在沉船里發現這批夏代青銅器。

這不難理解。

中國的青銅器突然在海外現蹤,青銅器不會長腳,自己跑到海外去。

最有可能的是在歷史上某個時期,這批青銅器被侵略者掠奪了,用船運回國內,在航行當中,碰到海上風暴、巨浪等惡劣天氣,沉沒在某片海域,直到有一天被陳銳發現。(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梅兒

LV:7 大臣

追蹤
  • 46

    主題

  • 8349

    回文

  • 6

    粉絲

安安.....我是梅兒......你好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