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吸收領級地穴(1)
張仲軍帶著一百五十多萬的騎兵,轟隆隆的衝向了江河領城。
江河領城是一座佔地甚廣,並且被一條大河穿城而過的城市,那河流都可以和京都的那條穿城河相比了。
所以別看張仲軍帶著一百五十多萬的騎兵,想要把這座城池給徹底包圍住,卻也還需要費一番的功夫。
別忘了,江河領城的武家家督,他只是帶了一部分的家臣和眾多士兵出征罷了,麾下的家臣重臣,絕大部分都留在江河領城內,一邊維持著對江河領城的控制和運轉,一邊維持著對出征大軍的物資供應。
張仲軍因為太過迅速的把江河領武家聯盟解決了,所以從山谷那邊衝出來後,就等於是一路行軍一路俘虜那些江河領城派出的龐大物資供給隊伍。
這樣的情況下,當然沒法避免讓江河領城早早得知戰場的消息。誰他喵的都不是蠢蛋,原本自己這邊供應物資個不停,帶回來的消息都是戰場上處於僵持狀態,然後他喵的自己這邊的運輸部隊給俘虜了,並且傳來消息是敵軍的騎兵部隊正潮水一樣的朝自己這邊湧來。
這情況下還需要猜測什麼嗎?當然就只有一個自家這邊的聯軍被擊潰了,除此之外沒有其他可能的了。
江河領城的人一聽這消息,全都懵住了,再然後底下的人都開始無頭蒼蠅一樣,高層還他喵的繼續懵逼中。
也不怪江河領城的高層如此不堪,畢竟他們已經和平了幾百年,幾百年來不是沒有敵人打他們的主意,有外敵也有內敵,但絕大部分都是靠著江河領城自家的體量就把這些敵人給壓死,少數內亂也是靠著陰謀詭計,或者說重臣們站在哪邊多哪邊就獲得勝利的。
不但他們自己從來就沒有經歷過這種敵軍擊潰己方大部隊,然後攻打到城下來的情況,就是他們的祖上十八代也都沒有經歷過。
所以不但沒有親身經歷的經驗,連他喵的祖輩經驗都拿不出來,這不讓他們惶恐萬分才是怪事啊。
江河領城的高層,也就是有著江河領城武家血脈的重臣們,自然是想都不想就決定拉扯全城人進行抵抗,畢竟自己這邊是領級的城市,可不是那麼好攻打的。
他們的想法非常的正常,已經享受慣了的統治者,遇到敵人的時候自然是第一時間就考慮如何維持自家的統治權。
但下面的人,就是說那些沒有江河領城武家血脈的重臣和家臣們,特別是全城各行各業的會首們,卻不怎麼認可這個決策。
別說各行各業的會首們了,下面那些普通的町民們,誰他喵的樂意困城自守的?一旦圍城,下面那龐大的城下町就徹底完蛋了!雖然江河領城足夠的遼闊宏偉,但他喵的,整個江河領城這麼多人,這麼多資源,這麼多的財富,能在大軍臨城前弄進城池內的也就他喵的不到十分之一而已!
或許自己這些有身份的人,能夠帶著家眷和浮財跑進城裡去,可失去了城外的根基和那些支持者,自己轉眼就變成一個普通的富翁而已,隨時就可以被武士欺壓剝削,哪兒像現在,有什麼事情都得詢問自己一聲啊!
而且自己這些人又不是沒有打探過黑川家的情報,就算之前沒有,在江河領城準備當盟主和黑川家開戰的時候,江河領城稍微有點能耐的人都會或派人去打探或花錢去購買一份黑川家情報的。
從情報上看,黑川家在佔據新地盤後,只要武家願意臣服,都是直接拿來當重臣使用的,不會有那種先接受你投降,然後事後掌控住地盤後直接把你滅掉的行徑出現。
但凡任命的武家,全都可以在黑川家的體系中混得風生水起,哦,應該是憑藉自己的能力攀爬,你能力足的可以在黑川家中一路往上爬,能力不足的,那不好意思,乖乖當個富家武士好了。
不過雖然這等於是表明了你有才能,才可以在黑川家中混得很好,但這不是絕大部分有才之人渴望的嗎?有才之人最討厭的就是那種憑藉血脈,自己蠢得不知道跟什麼一樣還佔據高位的!
而且他喵的,這種狀況才說明黑川家沒有過河拆橋的想法啊!不然黑川家想要事後算賬的話,那還不把投誠的武家捧得高高的,然後不需要的時候直接把這武家弄到泥潭裡去啊!
就是這種姿態,才表明黑川家言行如一啊,投誠黑川家根本就不需要擔憂那麼多,盡情的展示自己才華就可以了!
連武家投誠後都是這樣的待遇,那些家臣們不怦然心動才是怪事,也難怪那些投誠的武家,麾下的家臣會一個個轉投黑川家呢。換做自己也不會再跟著原來的主公啊,肯定是投奔黑川家為妙,說不得憑藉能耐,不用多長時間就超過原主公的地位了。到時候看顧一下原主公或者關照一下原主公的後裔,也讓自己得個不忘舊恩的好名聲呢。
不過當時大家還看不出武家聯盟和黑川家的決戰,黑川家會不會佔據上風,所以這些家臣們雖然心動不已,但卻還沒有絲毫的行動。
可現在黑川家的百萬騎兵都已經衝到江河領城下了,結果還用說嗎?自然是黑川家在決戰中大獲全勝,這樣一來,這些江河領城的留守低級武士們,可就全都蠢蠢欲動了!
他喵的,在這有著悠久歷史的武家中廝混,最不爽的就是功勞再大也沒有血脈的濃厚度強,家中的高位外人根本就別想爬上去。也不是沒有家臣想著投奔到其他武家中,但江河領內又有誰比江河領城的武家牛待遇好呢?所以大家只能壓住那種不爽的心情,只能想著現在熬著,熬到哪一代和家督家聯姻了,就可以爬到高層這種很絕望的渴望。
而現在黑川家橫空出世,並且攻打到城下了,江河領城裡的低級武士們,自然心動無比。 |